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专题复习主题突破通史融会精准备考板块三世界史专题九多元共生——古代世界文明专题复习主题突破多维探究引领备考新模式主题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01主题二中古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02大题增分9高考非选择题——史料价值和史学研究的应用05专题限时集训(九)06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主题一主题解读:古代世界文明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大都发明了自己的文字;发展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比较完备的社会等级制度;有神权信仰;由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使各个文明能够充分吸收融合其他文明的先进因素,丰富文化内涵,促进文明发展。文明区域表现及特点西亚文明(1)政治: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地方实行行省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2)经济:灌溉农业;王室、神庙、政府官员等拥有土地,合伙经营或出租给佃户;赫梯人掌握冶铁技术;商业领域出现金属铸币、借贷商人、使用契约文明区域表现及特点西亚文明(3)文化:楔形文字;史诗《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制;重视编撰法典;亚述帝国建立图书馆保存典籍(4)建筑: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亚述帝国修建带有人首飞牛的王宫;波斯王宫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用土坯建造房屋,多家连建文明区域表现及特点埃及文明(1)政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2)经济:以尼罗河为中心的灌溉农业,王室和神庙占有土地;国家控制对外贸易,铜块和银块作为货文明区域表现及特点埃及文明(3)文化:象形文字;神话、诗歌、哲理故事、散文故事,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数学和医学颇有建树;制作莎草纸,创建亚历山大博学园(4)建筑:受宗教影响较大,如金字塔;修建众多神庙;木框架房屋,带有庭院文明区域表现及特点印度文明(1)政治: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出现种姓制度(2)经济:灌溉农业;铁器时代(3)文化:婆罗门教为种姓制度提供理论和宗教基础;“四吠陀”与梵文,巴利文;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艺术与宗教有关;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文明区域表现及特点欧洲文明(1)古代希腊①政治:公元前8—前6世纪进入城邦时代,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基层治理依靠村社;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斯巴达实行寡头政治②经济:公民拥有土地,使用奴隶劳动;种植橄榄、葡萄;奴隶制工商业繁荣,海外贸易活跃;货币经营行业兴起,汇票雏形出现;城市功能清晰文明区域表现及特点欧洲文明③文化:神话、悲剧、喜剧、《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荷马史诗》;希罗多德的《历史》与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分科教育;雅典卫城(2)古代罗马①政治:罗马共和国实行贵族寡头政治,《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的基础;罗马帝国皇帝实行独裁统治,法律制度更加完善;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文明区域表现及特点欧洲文明②经济:农业以谷物生产为主;长时间内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共和国晚期出现奴隶制庄园;商贸繁荣;交通发达;城市道路系统和排水系统完善③文化: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杰出的文学家;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万神殿、大竞技场是建筑代表;儒略历是现行公历的基础1.命题点:世界古代文明发展的特点(2024·广东卷)古代世界的波斯帝国、秦汉王朝、罗马帝国和印加帝国为加强统治,均实行君主专制制度,采取诸如颁布法律、改革币制、修建道路等措施。这反映出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
)A.互鉴性 B.同源性C.统一性 D.同步性√题号1234题号1234C
[根据材料“古代世界的波斯帝国、秦汉王朝、罗马帝国和印加帝国为加强统治,均实行君主专制制度,采取诸如颁布法律、改革币制、修建道路等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世界的大帝国为巩固统治,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具有一致性,说明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统一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帝国之间文明的互相借鉴,排除A项;古代文明的发展并不具有同源性,排除B项;“同步性”说法错误,排除D项。]2.命题点:埃及太阳神庙的史学研究(2024·山东卷)图1为古埃及国王献给太阳神庙的大白陶罐;图2为19世纪北美印第安人达科他族首领水牛皮袍上的一份年表的片段。据此可知(
)A.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B.采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C.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D.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题号3421D
[用历史事件对“年”进行命名,可见对某事件的重视程度,对其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提及社会进步,故排除A项;“普遍性”缺乏材料依据,排除B项;人类发展阶段是多元的,“相同”显然不合理,排除C项。]题号34213.命题点:波斯帝国的农业生产(2024·全国新课标卷)公元前5世纪,波斯的一份契约记载,有商人承租了国王的私有水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费;另一份契约记载,商人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等。据此可知,当时波斯(
)A.开始出现经营借贷业务的商人B.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C.成为西亚最早使用契约的国家D.国王占有全部生产资料√题号4132题号4132B
[根据材料“商人承租了国王的私有水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费”“商人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等”可知,当时波斯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经营借贷业务的商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契约的使用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王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故D项错误。]4.命题点:古代希腊城邦文明(2024·黑吉辽卷)古姆诺帕里亚节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是斯巴达城邦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创设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最炎热的7月举行,历时数天。这期间,人们吟唱颂歌以纪念众神和斯巴达英雄,还举行少年和成人的体育表演。据此可知,该节庆有助于斯巴达(
)A.维护民主政治稳定 B.繁荣城邦经济C.凝聚城邦公民意志 D.形成多神崇拜√题号1243题号1243C
[根据材料可知,古姆诺帕里亚节期间,人们吟唱颂歌以纪念众神和斯巴达英雄,还举行少年和成人的体育表演,举行这样一些公共节日,可以塑造公民的共同经历和情感,有利于增强公民集体意识,维护城邦团结,凝聚城邦公民意志,C项正确;斯巴达并没有建立民主政治,排除A项;举行这样一些公共节日,并不能直接繁荣城邦经济,排除B项;多神崇拜在斯巴达早已有之,并非通过节日来形成多神崇拜,排除D项。]1.古代世界文明多元化的原因2.古代世界文明之间交流的途径1.(2024·广东佛山一模)考古学家在西亚黎巴嫩比布鲁斯废墟发掘中发现了很多带有古埃及国王名字的物品。黎巴嫩盛产的雪松木经常被古埃及用于建造棺木、神社和船。这反映出(
)A.古代文明的多元一体特性B.农耕文明具备扩张性C.区域性交流推动文明进步D.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2413题号√2413题号D
[根据材料“西亚黎巴嫩比布鲁斯废墟……被古埃及用于建造棺木、神社和船”可知,西亚地区的遗址发现了古埃及的物品,古埃及拿西亚地区的雪松木建造船等,体现了古代西亚地区与埃及地区有一定联系,故选D项;“多元”是指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一体”是不同文化因某些原因组成一个共同体,材料并未强调西亚和埃及的文化特色,也未说明其共性,无法得出“多元一体”,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古代西亚地区和埃及地区有一定的联系,并未体现西亚或者埃及的扩张,无法得出“农耕文明具备扩张性”的结论,排除B项;区域性交流可以推动文明进步,但材料仅涉及交流,没有体现西亚地区和埃及地区的文化创造,无法体现“文明进步”,排除C项。]2.(2024·安徽马鞍山三模)埃及中王国时期,神庙集团控制国家,阶级矛盾激化。此时社会中出现了一种预言文学,讲述了自然与社会秩序的崩溃,作为救世主的国王最终出现,并“驱除罪恶,使秩序回到它的王位上去”。据此推知,该文学(
)A.迎合民众对王权强化的期望B.折射出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C.提升了祭司阶层的统治地位D.反映了埃及人文精神的萌发题号2413√题号2413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埃及中王国时期,神庙集团控制国家,阶级矛盾激化,此时预言文学出现,讲述了自然与社会秩序的崩溃,救世主国王出现,使秩序回到王位上,迎合了民众对王权强化的期望,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国家政治领域的信息,而不是生态环境方面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该文学是反对神庙集团控制国家,呼吁强化王权,未体现祭司阶层地位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埃及民众对加强王权的期望,未涉及人文精神,排除D项。]3.(2024·河北邢台五岳联盟模拟)在两河流域历史上伴随军事战争而存在的是对其崇拜神灵神像的践踏和掠夺,如埃兰人攻陷乌尔城时,便将乌尔城保护神月神南那的神像劫走;赫梯人攻陷古巴比伦王国时也将其城邦保护神马尔杜克的神像劫走。这一做法意在(
)A.实现文化发展趋同 B.提高军事实力C.重建社会统治秩序 D.建立神权政治题号2413√题号2413C
[根据材料“在两河流域历史上伴随军事战争而存在的是对其崇拜神灵神像的践踏和掠夺”可知,这一做法旨在通过践踏被征服地区的神灵、神像,摧毁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民族心理,重建社会统治秩序,从而彻底占领该地,故选C项;“实现文化发展趋同”不符合题意,与材料仅提及征服者“对其崇拜神灵神像的践踏和掠夺”相悖,排除A项;“提高军事实力”不符合逻辑,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建立”不符合题意,应为“摧毁”,排除D项。]4.(2024·江苏南通一模)在中亚地区的尼萨古城曾出土了60余只公元前2世纪的象牙角杯,上面通常雕满了各种希腊神话与生活主题的图案,杯口边缘饰有希腊式的波浪形葡萄纹和波斯式的直线连珠纹。这些角杯印证了(
)A.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西移B.波斯帝国推行文化包容的政策C.罗马帝国内文化交流加强D.希腊化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题号2413√题号2413D
[由材料可知,中亚地区的尼萨古城曾出土了60余只公元前2世纪的象牙角杯,上面的图案具有古希腊和古代中亚、西亚地区的纹饰特征,这印证出古代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推广了希腊文化,促进了希腊文化和西亚、中亚地区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故选D项;仅凭尼萨古城出土的象牙角杯上面的纹饰具有希腊特征,不能得出“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西移”的结论,排除A项;波斯帝国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晚期被亚历山大灭亡,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罗马帝国存在于公元前27—公元4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中古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主题二主题解读:5—15世纪的“中古时期”,世界几个主要地区的文明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由此形成了中古时期世界文明多元发展的格局。正是人类文化的多区域性成就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成就了当今世界的多彩和灿烂,推动了人类文化的整体进步。1.中古时期的欧洲地域表现西欧政治(1)封君封臣制度下分裂割据;王权和教权长期并立;中古后期,王权加强,形成议会制度和等级君主制(2)国王赐予亲信官职;城市自治;基督教会利用宗教伦理控制、教化民众;社会管理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城市里的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行使城市治理职责,同时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地域表现西欧经济庄园与农奴制是经济生产的基本特征;手工业者和商人实行行会或商会管理;城市兴起;基督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文化(1)基督教信仰是普遍的文化符号;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占有重要地位(2)基督教会保存了古典文化,控制西欧居民的精神生活;大学发展(3)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催生“印刷书”东欧政治(1)拜占庭帝国一度强大,1453年被奥斯曼灭亡(2)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加强中央集权,俄罗斯成为庞大帝国经济拜占庭帝国工商业繁荣,君士坦丁堡沟通东西方文化拜占庭以东正教为国教,兼收并蓄欧亚文化;《罗马民法大全》影响深远;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建筑和雕塑艺术的代表。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斯拉夫字母和东正教;史诗《伊戈尔远征记》2.中古时期的亚洲(1)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①政治:阿拉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军队的主宰。②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阿拉伯商人在各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奥斯曼帝国政府控制着欧亚商路,东西方贸易受到影响。③文化:阿拉伯帝国保存并传播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是东西文化沟通的媒介和桥梁;奥斯曼帝国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2)印度①政治:实行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权体制。②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③文化: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在相互借鉴中发展。(3)日本和朝鲜①政治a.日本:大化改新后,日本仿照中国隋唐时期的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b.朝鲜:朝鲜半岛统一后,朝鲜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②经济:日本庄园经济较为繁荣;朝鲜推行土地国有。③文化: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相互影响、相互借鉴。3.古代非洲与美洲非洲班图文明培育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农作物,掌握了冶铁技术东非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10—15世纪,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家兴起,广泛使用奴隶,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非洲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先后兴起;廷巴克图是重要文化中心;桑海实行中央集权,扩大对外贸易,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南非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美洲政治玛雅人建立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统治阶级。阿兹特克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印加国王是最高统治者,划分政区、编制人口调查表;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迁移被征服地区居民经济印第安人独立培育马铃薯、玉米、番茄等。玛雅人发展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阿兹特克土地分贵族私有和村社公有,发明“浮动园地”;印加土地国有美洲文化多神崇拜,太阳神地位重要,修建金字塔和神庙;玛雅人发明独特文字和太阳历、采用20进制、知道“零”的概念;印加人使用麻醉剂,进行人体解剖,制定太阳历和太阴历;阿兹特克人锻造铜器,用图画文字记事,手工制品精美1.命题点:中古时期的日本(2024·黑吉辽卷)1069年,日本后三条天皇颁布法令,规定取缔非法庄园。为此,天皇成立“记录庄园券契所”,任命亲信担任官员,对庄园文书进行严格审查,如果庄园领主相关文书不全,其庄园将被没收。这一措施意在(
)A.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B.稳定封建主从关系C.维护法律政令统一 D.加强朝廷经济基础2413题号√2413题号D
[根据材料“为此,天皇成立‘记录庄园券契所’,任命亲信担任官员,对庄园文书进行严格审查,如果庄园领主相关文书不全,其庄园将被没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庄园制的不断发展,庄园之间以及庄园与国家各级政权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趋突出,有实力的庄园主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兼并其他庄园,将一部分农民武装起来。严查庄园的措施是将有证书不全等问题的庄园没收为公有,而且使许多庄园投靠皇室,天皇拥有的庄园数量迅速增加,这有利于加强朝廷的经济基础,D项正确;材料所述与地方官员贪腐无关,且“遏制”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打击庄园主,并未起到稳定封建主从关系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法律政令统一的内容,排除C项。]2.命题点:中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2024·湖北卷)中世纪中前期,地中海地区的主流通货是拜占庭帝国的苏勒德斯金币、阿拉伯帝国的第纳尔金币。自13世纪中叶起,佛罗伦萨的弗洛林金币和威尼斯的杜卡托金币取代它们,成为地中海贸易的主流通货。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意大利民族国家兴起 B.封建庄园制度的成熟C.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2413题号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商业日益繁荣,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其发行的货币也逐渐在地区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项正确;意大利民族国家兴起在这一时期并不明显,且与主流通货转变的直接关联不大,排除A项;封建庄园制度主要关注的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结构,而主流通货的变化更多地反映了贸易和商业活动的变迁,排除B项;此时新航路还未开辟,欧洲并没有大量的贵金属涌入,排除C项。]2413题号3.命题点:中世纪西欧行会的发展(2024·山东卷)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出(
)A.技术革新速度加快
B.市场竞争日益加剧C.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D.王权对城市的控制加强2413题号√2413题号B
[由材料可知,13世纪以后,掌握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并提高了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的入会门槛,这实际上反映了富人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通过提高入会门槛来限制竞争,保持其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因此,这一变化反映了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故选B项;A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行会的管理与城市的管理并不能等同,行会的管理也很难直接反映出城市的管理,故排除C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到王权与行会或城市之间的关系,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4.命题点:罗马帝国的统治(2024·湖北卷)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为了维护统治,建立禁卫军并给予他们特殊待遇。后续皇帝不但遵循给禁卫军发放大量赏金的惯例,而且发放金额越来越大。禁卫军甚至认为皇帝的任命必须征得他们的同意。这显示罗马帝国(
)A.军人集团威胁政权稳定B.经济繁荣提升军人待遇C.皇帝赏赐增强军队战力D.边境压力增加军费支出√2413题号A
[材料中提到禁卫军因特殊待遇和不断增加的赏金而权力膨胀,甚至认为皇帝的任命需征得他们的同意,这显示出军人集团的势力过大,对政权稳定构成了威胁,A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的是禁卫军权力过大对政权的影响,并没有提及军人待遇的提升是经济繁荣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罗马皇帝为了维护统治,不断提升禁卫军赏金,而非强调这些赏赐是为了增强军队战力,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边境压力和军费支出的关系,排除D项。]2413题号1.古代信贷、商业契约等产生的影响(1)借贷①借贷在维持农业生产、发展商业资本、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缓解了官方融资的压力。②货币借贷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③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造成一部分人的破产,客观上有利于阶级关系的新变化。④由于借贷多属于私人交易行为,容易产生借贷纠纷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破坏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2)商业契约①商业契约有利于调节商业贸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缓和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②契约制度反映着一国民事活动的基本情况、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达程度,对于社会经济乃至政治形态有着强烈的反向作用。2.西欧封建社会的多元性特征多元的社会结构政治上,天主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经济上,庄园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文化上,天主教神学、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共存封君封臣的体制封君与封臣通过特定仪式建立一种契约关系,领主不能强加给封臣某种义务,封臣要履行效忠领主等义务相对独立的庄园自给自足是西欧庄园经济的显著特征,在庄园中以领主为中心,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集团,领主在自己的庄园中,行使某种程度的统治权追逐自由的城市城市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封建关系脆弱。自治城市建立一种自治机构来对抗领主,维护市民生活与商业贸易,为市民文化的生长提供土壤宗教的禁欲主义与世俗的贵族文化宗教文化宣扬对上帝、神权的敬畏,通过禁欲控制人们的生活。贵族宣扬以忠诚为核心的骑士精神1.(2024·山东日照一模)14世纪末—16世纪,英国出现了出租自营地的高潮,庄园主将土地出租给较为富裕的农民或包买商经营农场,在这一进程中,农场规模、租期和承租人权限日益发展,并有农场主买下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A.促进了封建关系的解体B.加剧了社会的阶级对立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导致了土地市场的混乱2413题号√2413题号A
[根据材料“土地出租给较为富裕的农民……农场主买下土地所有权”可知,英国土地经营者自由权增大,削弱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促进了封建关系的解体,故选A项;土地关系变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流动性,缓和了阶级对立,排除B项;土地出租和所有权的改变会削弱封建统治基础,排除C项;土地出租和所有权的改变是土地市场发展的表现,没有导致土地市场的混乱,排除D项。]2.(2024·安徽合肥二模)在中世纪后期的西欧自治城市里,市民热衷于制定具有本城市特色的法律,将全民参政、司法独立、理性取证等原则写入其中。这一现象(
)A.得益于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B.源于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C.推动了罗马法律体系的完善D.反映封建阶层特权的终结题号2413√题号2413B
[根据材料“市民热衷于制定……法律,将全民参政、司法独立、理性取证等原则写入其中”可知,市民追求自身权益的保护和政治地位的提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西欧手工业和商业兴起,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壮大,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结构和观念的变革,使得市民阶层有能力也有需求去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法律,并推动司法体系的独立性和程序的合理化,故选B项;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发生在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法律不属于罗马法律体系,排除C项;封建阶层特权的终结在近代,不是中世纪,排除D项。]3.(2024·湖南株洲一模)公元863年,出生于拜占庭帝国的西里尔和他的兄弟美多德,为完成用斯拉夫语传教的任务,用希腊字母为斯拉夫方言拼音,创造了一种为斯拉夫人所理解的文字——“西里尔文字”。据此可知(
)A.拜占庭帝国继承发展了古罗马文化B.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C.东正教为俄罗斯创造了本民族文字D.俄罗斯此时已接受了基督教题号2413√题号2413B
[根据材料“出生于拜占庭帝国的西里尔……‘西里尔文字’”可知,斯拉夫人是俄罗斯的民族之一,其使用的文字“西里尔文字”由拜占庭人创造,体现了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故选B项;根据材料“用希腊字母为斯拉夫方言拼音”可知,西里尔兄弟使用的是希腊字母,与古罗马文化有区别,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是西里尔和美多德创造了斯拉夫文字,并非东正教,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4.(2024·江西景德镇三模)从非洲内部进行考察,地处非洲东北、红海沿岸的阿克苏姆文明发展相对比较快,而其他地区始终处于原始状态,即使曾经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南非大津巴布韦,后来也不知所终。材料的主旨是(
)A.文化交流对文明发展有重要意义B.探索非洲历史文化遗产任重道远C.气候条件导致大津巴布韦的衰落D.战争对文明扩张和融合的重要性题号2413√题号2413A
[材料体现的是阿克苏姆文明发展相对比较快的原因,说的是地理位置优越,接近红海沿岸,意味着易进行文化交流,而其他地方因为地理位置原因,难以进行文化交流,文明发展缓慢,故选A项;文明交流并不等于探索非洲历史文化遗产,排除B项;大津巴布韦的衰落与气候条件没有直接的关联,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文明交流,没有特指通过战争交流,排除D项。]高考非选择题——史料价值和史学研究的应用大题增分9例
(2023·湖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史料一《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萄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史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史料三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前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材料二
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近代以后,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15—16世纪,西班牙人将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18—19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19世纪中期,美国葡萄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以上材料改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葡萄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10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8分)[点拨]
隐含前提不同区域人类交往逐渐密切,人类世界由分散走向密切联系的整体时空信息古代西亚、欧洲、中国;中古欧洲;近代以来的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中心概念葡萄酒的生产及其反映的世界历史
有效信息材料一:史料一表明古代西亚已将葡萄酒作为饮品,生产量较大;史料二表明古巴比伦时期饮用葡萄酒是贵族特权,有明确法律规范;史料三表明考古发现古代高加索地区已有葡萄酒材料二:葡萄酒的传播体现了人类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不同地区联系越来越密切;近代以来,葡萄酒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消费品,与人民的生活愈加密切;现代社会,葡萄酒的生产和消费更为集中信息整理从史料类型、内容等角度辨析三则史料的价值,并得出客观的认识。选取一个角度提炼与葡萄酒的发展相关的论题,结合不同时空从政治、经济等方面阐述
[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史料一和史料二是文献史料,史料三是实物史料。(2分)史料一有助于研究古代西亚地区葡萄酿酒业的发展,可以推断古代西亚地区葡萄酒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作用,葡萄种植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酿酒业的兴旺,葡萄酒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史料二有助于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统治,可以推断在古巴比伦王国,葡萄酒成为统治者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古代社会对于酒的管理和监管力度较大,葡萄酒的饮用受到法律规范。史料三表明古代高加索地区存在早期的葡萄酒生产,并且其制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推断出古代葡萄酒制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前5800年。(8分)(2)示例:论题:葡萄酒的传播体现了人类交往的不断扩大。(1分)阐述:古代世界,人类的交往主要在同一区域内部或欧亚大陆之间进行。随着不同地区商贸往来的不断发展,葡萄酒由西亚地区和埃及传播到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意大利半岛及西岸地区。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葡萄酒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殖民扩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增加,葡萄酒也成为人们喜欢的饮品。西班牙人把葡萄酒带到殖民地拉丁美洲,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殖民地。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的葡萄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葡萄酒的消费群体逐渐大众化。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葡萄酒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包括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国家。(5分)综上所述,葡萄酒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传播,不仅反映了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交流和融合的重要表现,体现了不同区域人类交往逐渐密切的发展趋势。(2分)[题后反思·技法指导]史料价值和史学研究的应用史料价值与史学研究型题目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境,主要指在拥有史料或者结论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论证、严谨的思辨、合理的推理来还原历史真相过程的一种试题,也是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或围绕历史结论寻找史料依据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命题一般主要包括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辨别原始史料和转手史料、认识史料的能力、运用史料论证问题、史论结合阐述历史问题等内容。(2024·全国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在同一块耕地上连续耕作,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及田间管理,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特征。先秦出现的连作制在两汉发展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冬小麦种植的推广,为豆类作物与大、小麦的轮作提供了条件,麦类作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44—200倍,唐代北方麦豆两熟制普及。宋代南方水稻育秧、插秧技术推广与提升,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同时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明清随着美洲作物的传入、双季稻的推广,轮作物种更为丰富,山地、丘陵等得到进一步利用。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经济支撑。——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等材料二罗马帝国时期,农业中普遍采用轮作制。4世纪后,法兰克人从罗马人那里掌握了二圃耕作方式,轮流耕种全部耕地的1/2。10世纪起,重犁的采用以及长达300年的大垦荒运动,扩大了耕地面积。三圃制渐渐流行,耕地依自然条件划分为三大块,分别进行春播(大麦、燕麦等)秋收、秋播(小麦、黑麦等)夏收和休耕。耕地收割完毕和休耕的土地成为“敞地”,作为公用牧场。13世纪,豆科植场加入轮种,谷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3—4倍。14、15世纪,粗放农业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结合,葡萄、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近代西欧农业的许多特征逐渐形成。——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等(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欧古代农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主要差异。(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和西欧古代农业对文明发展的影响。(12分)[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连续耕作,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及田间管理”得出古代中国对土地的利用方式是连续耕作;精耕细作;结合材料一“豆类作物与大、小麦的轮作”“稻麦轮作”“轮作物种更为丰富”等信息得出古代中国对土地的利用方式是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结合材料一“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山地、丘陵等得到进一步利用”等信息得出古代中国对土地的利用方式是耕地类型多样,利用率高。结合材料二“采用轮作制”“二圃耕作方式,轮流耕种全部耕地的1/2”得出古代西欧对土地的利用方式是轮作制;结合材料二“耕地收割完毕和休耕的土地成为‘敞地’,作为公用牧场”“粗放农业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得出古代西欧对土地的利用方式是粗放经营转向集约方式;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结合材料二“葡萄、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得出古代西欧对土地的利用方式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第(2)问,可结合上述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以及所学知识,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转型等方面阐述。[答案]
(1)中国:以精耕细作、连续耕作为特征;多种作物轮作;注重水利建设;耕地类型多样,如圩田、梯田等。西欧:以轮作制为基本特征;三圃耕作制流行;敞地制作为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与畜牧业结合。(13分)(2)中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为中华文明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得中国长期领先世界农业水平。这种农业模式也塑造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品格;有利于多民族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发达的农业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成为古代中国长期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西欧:古代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促进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转型;农业技术的革新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欧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近代科学的兴起,推动了西欧社会的变化与进步。(12分)一、选择题1.(2024·河北邯郸二模)阿玛尔纳艺术是指埃及新王国时期十八王朝法老埃赫那吞推行宗教改革时的艺术。下图是典型的阿玛尔纳艺术作品《庭园中的埃赫那吞夫妇》(壁画)。据此可知,该作品反映出阿玛尔纳艺术具有的显著特征是(
)A.推崇神权至上 B.凸显法老庄严形象C.反对宗教迷信 D.注重现世生活情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专题限时集训(九)多元共生——古代世界文明√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阿玛尔纳艺术中,艺术家们开始更加注重描绘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而不是采用以往那种理想化的、神圣化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风格更加自然主义,更加注重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在这幅壁画中,埃赫那吞和他的妻子在庭园中散步,他们的姿态放松,面带微笑,享受着家庭的快乐时光。这种注重现世生活情趣是阿玛尔纳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故选D项;在阿玛尔纳艺术中,艺术家们开始更加注重描绘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而不是采用以往那种理想化的、神圣化的表现形式,“神权至上”说法错误,也没有“凸显法老庄严形象”,排除A、B两项;古代埃及生产力水平低下,同样受宗教迷信影响,“反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2.(2024·重庆二模)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几乎所有早期文明都经历了彩陶时代。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之间,仰韶文化广泛分布于黄土、类黄土区及冲积平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彩陶文化也以土壤丰厚的冲积平原为基础,特里波利耶-库库泰尼文化彩陶也基本分布在东欧黄土区。这反映出(
)A.彩陶文化以农业为基础B.彩陶是早期国家重要标识C.早期文明具有多元特征D.中西方彩陶文化交融共生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材料“仰韶文化……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彩陶文化也以土壤丰厚的冲积平原为基础……东欧黄土区”反映出彩陶文化以农业为基础,故选A项;材料未提及彩陶与早期国家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仰韶文化、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共有的彩陶文化,所以体现的并非多元特征,而是共性,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这些彩陶文化的共性基础,没有体现后期发展上是否进行过交流交融,排除D项。]3.(2024·广东揭阳二模)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的两种重要文明,一点一滴的成就都弥足珍贵,不仅深刻影响了古代西亚和埃及,而且还影响到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下列文明成就最能作为上述观点依据的是两者(
)A.发明了60进制 B.强化了法老权力C.创制了成文法典 D.创造了古老文字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文字的发明深刻影响着古代西亚和埃及,而且还影响到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故选D项;发明60进制的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与古代埃及无关,排除A项;强化法老权力的是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无关,排除B项;创制成文法典的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与古代埃及无关,排除C项。]4.(2024·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在《埃及亡灵书》中,古埃及人想象今世与来世之间有一条大河,这条河被比作难以战胜的死神,只要死者渡过了河水就等于征服了死亡,获得了重生。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民众对法老的统治悲观失望B.自然环境对古代文明影响深远C.航运经济是埃及的支柱产业D.文学艺术起源于对死亡的敬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由材料可知,在《埃及亡灵书》中古埃及人所想象的是今世与来世之间有一条大河,在埃及人看来只要渡过了河水就等于征服了死亡、获得了重生,这说明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中,自然环境曾经对其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故选B项;题干体现的是埃及民众对自然环境的关注,而不是民众对法老统治的态度,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埃及亡灵书》中所提到的河,应该是指孕育了埃及文明和让埃及人生存下来的河流,是对埃及至关重要的河流,所以不是讲其航运,而是讲其对埃及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排除C项;仅凭材料不能得出“文学艺术起源于对死亡的敬畏”的结论,排除D项。]5.(2024·河南驻马店模拟)雅利安人的习惯法本有一夫一妻制的规定。但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的《鲍达耶那法经》宣称,一个男人只能娶1位同种姓女子,但可从每个低种姓中各娶1名女子为妻,这意味着婆罗门男子最多可以娶四妻。这一变化反映出古代印度(
)A.种姓职业不再世袭 B.社会等级分化加剧C.法律强化王室特权 D.女性地位不断下降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材料“一个男人……可从每个低种姓中各娶1名女子为妻”可知,印度实行种姓制度,该制度下各种姓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而娶妻数量的不同强化了这一不平等的制度,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分化加剧,故选B项;在种姓制度下,不同种姓可以从事的职业是固定的,且娶妻数量与职业是否世袭关系不大,排除A项;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因此《鲍达耶那法经》并未特意强调王室特权,而是强调高种姓的地位,排除C项;古代印度女子地位不高,但不同种姓的女子地位不同,且“地位不断下降”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6.(2024·山东烟台一模)《汉谟拉比法典》对于土地的转让、出租、抵押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如“田园房屋由自行买得,则得以之遗赠其妻,亦得以抵偿债务”。这表明古巴比伦王国(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B.着力于强化国王的专制统治C.承认并保护土地的私有产权D.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材料“田园房屋由自行买得,则得以之遗赠其妻,亦得以抵偿债务”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对土地的处分权进行了保护,体现出对私有产权的保护与尊重,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律对土地的转让、出租和抵押的规定,不是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汉谟拉比法典》对土地问题的规定,没有关于王权的规定,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材料中是说对土地所有者私有产权的保护,不只涉及奴隶主贵族,排除D项。]7.(2024·广东深圳二模)公元前225年至公元前43年,大量战俘奴隶进入罗马,意大利奴隶人数从60万增加到300万。但公元2世纪后,随着对外扩张战争的结束,奴隶来源不断枯竭。这(
)A.加深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危机B.表明罗马的政体不断成熟C.反映了庄园经济的逐渐发展D.增强了罗马的内部凝聚力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根据材料“随着对外扩张战争的结束,奴隶来源不断枯竭”可知战争结束后,以奴隶制剥削为基础的罗马帝国面临着危机,一方面社会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奴隶发动反抗起义,出现了以斯巴达克为代表的奴隶起义,罗马帝国陷入统治危机,故选A项;奴隶的来源与扩张战争关系密切,与罗马的政体改变无关,排除B项;奴隶枯竭容易导致庄园经济缺乏劳动力陷入困境,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频繁的奴隶起义和罗马贵族的内部斗争进一步削弱了罗马的内部凝聚力,排除D项。]8.(2024·江西鹰潭一模)公元前8世纪左右地中海地区形成了一个文明交流共同体,如表为该地区经济状况,这反映出当时(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地区经济活动大多数地区以本地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活动形式古希腊本地农业仍然是主要的社会与经济基础,城邦的社会与政治力量的主体是自由农民A.区域文明交流的规模有限B.农业技术的发展较快C.社会阶级分化的进程加快D.工商业发展面临困境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地区经济活动古代埃及农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也远远高于商业活动。商业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取原料和一些贵重物品√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根据材料“本地农业……形式”“本地农业……主要的社会与经济基础”“农业的地位……高于商业活动”可知,公元前8世纪左右,地中海沿岸大多数地区仍以本地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活动形式,地位远远高于商业活动,反映出当时区域文明交流的规模有限,故选A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农业在本地区的经济地位,并没有农业技术发展情况的描述,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由材料可知,这一时期地中海地区的农民占有重要地位,工商业者所占比例较低,体现不出明显的阶级分化,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这一时期地中海地区商业活动不如农业地位重要,不能据此认为“工商业发展面临困境”,排除D项。]9.(2024·广东汕头二模)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严复曾论及欧洲历史时说:“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严复所谓“拂特之制”是指(
)A.城邦民主制 B.政教合一体制C.封建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材料“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可知,在这种制度下土地和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也一起分封,并且只服从于自己的上层封建主,这与西欧封建制的特点相吻合,故选C项;城邦民主制是指城邦国家中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行使决定国家大政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政教合一体制是指统理政治与宗教两权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资本主义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排除D项。]10.(2024·安徽池州一模)基辅罗斯地处欧亚交界处,深受周边各种政治力量威胁,在常年战争中养成了强烈扩张的传统;加之它选择了东正教信仰,一定程度上又加强了外交的被动性,这些因素还深刻影响着日后莫斯科公国及俄罗斯的外交。据此可知(
)A.地理位置决定基辅罗斯的外交特点B.拜占庭帝国深刻影响基辅罗斯文化C.俄罗斯继承了基辅罗斯的外交传统D.基辅罗斯外交深受多方因素的影响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材料“基辅罗斯地处欧亚交界处”“在常年战争中养成了强烈扩张的传统”“加之它选择了东正教信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辅罗斯的兴起及发展受到了地理位置、外部政治力量的威胁及信仰东正教的影响,说明多方因素深刻影响着基辅罗斯的外交,故选D项;地理位置影响着基辅罗斯的外交特点,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单一在强调拜占庭文明对基辅罗斯文化的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内容并未体现俄罗斯继承了基辅罗斯的外交传统,排除C项。]11.(2024·江西景德镇三模)欧洲中世纪庄园法规定:“为了合理利用牲畜耕种属于不同租户的相邻条田,避免未来播种和收割时发生冲突,农民采取一致的耕作方法是必要的。对于共有的牧场、草地和林地的使用,也需要达成协议。”材料表明欧洲庄园法(
)A.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B.主要处理庄园主和农民的纠纷C.重视维护庄园秩序稳定D.强调维护村庄共同体自治权利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庄园法对农民的耕种作出具体规定,防止农民“未来播种和收割时发生冲突”,让农民能合理使用“共有的牧场、草地和林地”,体现了欧洲庄园法重视维护庄园秩序的稳定,故选C项;“保护农民利益”不符合史实,应为“庄园主”,排除A项;“庄园主和农民”不符合题意,应为“庄园内农民之间”,排除B项;“维护村庄共同体自治权利”不符合题意,应为“维护庄园秩序的稳定和谐”,排除D项。]12.(2024·河北邢台一模)《查士丁尼法典》只是在前代法典基础上的整理和简化,而不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创制。在编辑过程中,法律编纂委员会遵循的原则是删繁就简,避免过时和矛盾的地方。《查士丁尼法典》这一编撰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古罗马丰富的法律遗产B.东罗马帝国国力的强盛C.拜占庭社会发展日趋停滞D.市民法与万民法的差异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查士丁尼法典》只是在前代法典基础上的整理和简化,法律编纂委员会遵循的原则是删繁就简,避免过时和矛盾的地方,这是因为古罗马丰富的法律遗产,需要将与时代不符的地方删除,使之适应时代的需要,故选A项;东罗马帝国国力的强盛是《查士丁尼法典》能够编撰的物质前提,而不是其删繁就简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查士丁尼法典》编撰时是拜占庭帝国社会发展强盛时期,而不是日趋停滞时期,排除C项;市民法与万民法都是《查士丁尼法典》编撰时需要取舍的内容,其差异不是删繁就简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13.(2024·安徽马鞍山三模)646年开始,日本政府把原先的氏族变为世袭贵族,选调其中那些社会等级最高的人出任比较重要的职位;同时把全国划分为66“国”,向每一“国”委派一名“国司”及其辅助官员。该举措(
)A.利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埋下战国割据的隐患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管理D.助推武士阶层的崛起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材料可知,日本将氏族变为世袭贵族,选用其中等级较高的人担任政府官员,并将全国分成若干行政区域,派遣官员进行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6年日本开始“大化改新”,在地方设置各级机构,派官员管理,把地方置于中央控制之下,这些措施削弱了地方力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C项。]14.(2024·湖南长郡中学一模)公元5世纪以来,(阿拉伯)古莱氏人从游牧部落转化为专门从事经营商业的部落,他们从胡扎阿人手中夺取了麦加,其中的商人贵族操纵了麦加的管理机构“马拉”。麦加社会的贫富分化和对立日益加剧,氏族制度只剩下一层薄薄的外壳。这说明(
)A.商业发展推动阿拉伯的社会变革B.麦加地区国际商业迅速发展C.南北阿拉伯人进行了深度的融合D.各部落更大规模联合的发展趋势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根据题干可知,当(阿拉伯)古莱氏人夺取了麦加之后,麦加社会的“贫富分化和对立日益加剧”,其“氏族制度只剩下一层薄薄的外壳”,说明古莱氏人转化为商业部落之后,推动了阿拉伯半岛旧氏族制度的解体和社会变革,故选A项;题干述及的是(阿拉伯)古莱氏人促进了麦加地区社会的变化,并没有述及该地区的商业发展情况,排除B项;题干仅述及(阿拉伯)古莱氏人,并没有述及其他部落,无法得出南北阿拉伯人进行了“深度的融合”的结论,排除C项;题干述及的是(阿拉伯)古莱氏人“夺取”了麦加,并没有述及“联合”,排除D项。]15.(2024·安徽黄山二模)古代西非某国曾一度打通了北至中东、南至几内亚湾的黄金商路。1324年其国王曼萨·穆萨前往麦加朝圣,此行让西非文明走向世界,并让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都感受到其文明的强盛。该国(
)A.以廷巴克图为经济文化中心B.朝圣之行导致拜占庭金价下跌C.国家都城以石块垒砌而建成D.疆域曾一度扩张到尼罗河流域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根据材料“古代西非某国”“1324年其国王曼萨·穆萨”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国家是西非的马里。根据材料“黄金商路”“让西非文明走向世界”可知廷巴克图是西非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故选A项;材料主要涉及马里国王曼萨·穆萨前往麦加朝圣,让西非文明走向世界,并让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都感受到马里文明的强盛,并未提及拜占庭的金价,排除B项;南非津巴布韦国家都城是以石块垒砌而建成,排除C项;马里的疆域曾扩张到尼日尔河流域,不是尼罗河流域,排除D项。]16.(2024·江西南昌二模)在殖民者入侵之前,玛雅文明的中心区是以石灰岩地形为主的尤卡坦半岛,他们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木器和骨器。该地区一个农民每年用250小时的劳动就可给全家提供80%的食物,这主要是由于(
)A.工具技术的改进 B.地理条件的影响C.农业管理的进步 D.对外交流的加强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殖民者入侵之前,玛雅文明在尤卡坦半岛的石灰岩地区繁荣发展。他们的工具主要包括石器、木器和骨器,这些工具虽然看似原始,但在玛雅人的手中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利用这些工具,在热带雨林中开垦土地,发展出了高效的农业系统;玛雅人的农业管理技术较先进,他们采用了多种农业技术,如梯田、灌溉和水井,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此外,他们还使用了轮作和肥料等先进的农业管理方法,使得土地能够持续产出丰富的农作物,故选C项;“工具技术的改进”与材料中“他们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木器和骨器”矛盾,排除A项;优越的地理条件是粮食产量高的原因之一,但没有农民的辛勤耕作与管理,粮食产量依然不高,排除B项;在西方殖民者入侵美洲之前,古代美洲与外部交流少,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二、非选择题17.(2024·湖南五市十校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下表是“封”“郡”二字的字形结构演变。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材料二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之后,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数目大为增加,行省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长期的战争以及行省需要重兵驻扎,从而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行省制的发展,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最终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古代中国的县,出现在春秋时期。……郡大概到春秋末期才出现,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王朝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在秦汉时期,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马帝国仍存有城邦时期血缘关系的残余。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王朝那样复杂。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性质,所以罗马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行省主要负责税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事务,远不及秦汉郡县管辖得那样广泛。尽管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行省控制不断加强,但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从表中字形结构演变来分析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主要区别。(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汉郡县制和罗马帝国行省制建立的异同点,并分析不同的主要原因。(10分)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封”的金文字形,左边像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分封制是封疆建国,割据一方。根据材料一可知,“郡”字从邑,君,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郡县制是为君主管理地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第(2)问第一小问,相同点——根据材料二“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古代中国的县,出现在春秋时期。……郡大概到春秋末期才出现,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王朝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得出,形成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都是向帝国发展及扩张的产物;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由材料二“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秦王朝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得出,都促进了君主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碱性锌酸盐镀锌光亮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电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礼仪镜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马路刻纹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电动遥控天棚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电信级多媒体通信系统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环隙引射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电网事故与教训》课件
- 2024至2030年无接头皮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家电控制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轮状病毒课件
- 电大财务大数据分析编程作业2
- 2024年华远陆港集团所属华远陆港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国书法艺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美术学院
- 第八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理论试题库大全-下(多选题)
- 体温表水银泄露的应急预案
- 餐厅、食堂餐饮服务方案(技术标)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幼儿教师心得体会(10篇)
- 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1.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实验说课课件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法律职业伦理》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