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模)得分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沸点 B.熔点 C.可燃性 D.密度2.会造成酸雨的物质是(
)A.SO2 B.CO C.O23.生活中的白醋呈酸性,室温时,白醋的pH可能为(
)A.3 B.7 C.10 D.134.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挥发 B.过滤 C.消毒 D.吸附5.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木炭 B.石墨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6.对食品中各种“剂”的物质描述错误的是(
)A.食盐作调味剂 B.生石灰作干燥剂 C.干冰作制冷剂 D.氧气作防腐剂7.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减少酸雨的形成
C.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D.减少氧气的消耗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9.关于1mol过氧化氢(H2OA.含1mol氧分子 B.摩尔质量为34克
C.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含氢元素210.能表示如图细口瓶中水的“量”最适合的是(
)
A.1000g水分子 B.100克水
C.6.02×1023mol水11.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灰水可以换成水 B.尾气指产生的二氧化碳
C.玻璃管中固体减少量小于石灰水增加量 D.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然后通一氧化碳1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涉及的元素种类有三种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13.硫在氧气中燃烧,描述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S+O2=点燃SO2↑
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14.一定能改变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是(
)A.降温 B.恒温蒸发 C.加入该种溶质 D.加水15.碳还原氧化铜如图所示,判断该反应发生的现象是(
)A.被加热试管的管口有无色液滴 B.生成无色气体
C.导管口冒气泡 D.固体由黑色变红色16.天气瓶是有趣的装饰品,瓶中物质M在不同的天气会产生不同的晶体变化,现象如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天气瓶中物质是纯净物
B.物质M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C.物质M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从晴天到下雪天的过程中,物质M溶质质量分数依次减小
17.取24.5克氯酸钾和一定量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收集一瓶氧气后停止实验,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生成氧气质量是(24.5-m)克 B.生成氯化钾质量小于m克
C.二氧化锰质量可能是8.7克 D.m18.人类生活在空气中,空气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
(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
,空气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自然界中既有消耗氧气又有产生氧气的变化,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保证。请分别写出你学过的一个消耗氧气和一个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
(3)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雷电时,空气中产生少量臭氧气体,臭氧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臭氧的化学式为O3,氧元素的存在形态是
(选填“游离态”或“化合态”),1mol臭氧分子的个数约为
个。
(4)我国承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碳”代表的物质是
。19.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现象是
,由此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集气瓶中集满二氧化碳。
(2)按表格进行实验,分别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稀盐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实验编号药品Ⅰ块状大理石、10%HClⅡ大理石粉末、10%HCl①两次实验中参与反应的盐酸质量是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曲线乙对应实验
(选填“I”或“II”),你的判断依据是
。
③若用曲线甲对应的药品进行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图2中合适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20.依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氯化钠属于
(选填“易溶物”或“难溶物”)。
(2)60℃时,把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3)6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列式即可),倒出部分该溶液,从“量”的角度对比剩余溶液和原溶液。剩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比原溶液中溶质质量
(选填“大”“小”或“相等”);剩余溶液中的
与原溶液相同。
(4)某溶液中含有硝酸钾和氯化钠,对该溶液进行如图2操作:
①操作X的名称是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②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一定含硝酸钾
B.滤渣一定含氯化钠
C.原溶液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D.滤液甲和滤液乙中都含有两种溶质21.煅烧10克碳酸钙并检验相关成分,根据实验过程填空。
(1)操作的名称是
。往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现象是
。
(2)碳酸钙煅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灼烧后的固体中氧化钙是
克。
(3)10克碳酸钙有a克钙元素,7.8克固体中含有b克钙元素,滤渣中含有c克钙元素。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并说明判断依据
。
(4)为确定滤渣的成分,还需要的一个信息是
。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A、沸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D、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C。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2.【答案】A
【解析】解:煤燃烧时会排放出大量的SO2、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故选:A。
根据酸雨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3.【答案】A
【解析】解:生活中的白醋呈酸性,pH<7,故室温时,白醋的pH可能为3,不可能为7或10或13。
故选:A。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难度不大。4.【答案】C
【解析】解:A、挥发的过程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过滤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吸附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答案】B
【解析】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
A、木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属于混合物,与金刚石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B、石墨和金刚石均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与金刚石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与金刚石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6.【答案】D
【解析】解:A、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食盐可作调味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石灰可作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不能用作防腐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CO2的排放,故选项错误.
B、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酸雨的形成,故选项错误.
C、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煤的浪费,故选项正确.
D、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氧气的消耗,故选项错误.
故选:C.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8.【答案】C
【解析】解:A、关闭止水夹,不能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故选项错误。
B、长颈漏斗伸入试管内的长度太短,关闭止水夹,液体无法倒流回长颈漏斗,不能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故选项错误。
C、关闭止水夹,液体倒流回长颈漏斗,能使固体和液体分离,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故选项正确。
D、关闭止水夹,不能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故选项错误。
故选:C。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要能控制固体药品与液体的接触;可利用止水夹关闭后,容器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容器中,固液分离,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随开随用、随关随停”装置应具备的条件(控制固体药品与液体的接触)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2)≠1:1,故选项说法错误。
D、1mol过氧化氢含氢元素质量=34g/mol×1mol×1×21×2+16×2×100%=2g,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10.【答案】D
【解析】解:A、水分子是微观概念,不能体现在细口瓶上,故错误;
B、水的质量需要通过计算得出,不能直观体现在细口瓶上,故错误;
C、摩尔是微观概念,不能体现在细口瓶上,故错误;
D、体积可以表示细口瓶中水的量,故正确;
故选:D。
根据细口瓶的使用知识进行分析。
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等即可顺利解答。
11.【答案】C
【解析】解:A、石灰水验证是否生成二氧化碳,不能换成水,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水,无明显现象,故A错误;
B、尾气是指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碳不会污染空气,故B错误;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O+CuO=△Cu+CO2,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是反应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增加量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玻璃管中固体减少量小于石灰水增加量,故C正确;
D、实验时先通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然后点燃酒精灯,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石灰水验证是否生成二氧化碳,不能换成水进行分析;
B、根据尾气是指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进行分析;
12.【答案】C
【解析】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中涉及两种原子,即涉及元素的种类两种,故A错误;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
1:3,故B错误;
C、该反应的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每4个分子生成2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
故选:C。
由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点燃SO2,故错误;
B、反应前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正确;
C、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硫是氧化物,硫和氧气都属于单质,故错误;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克硫和1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克二氧化硫,故错误;
故选:B。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14.【答案】D
【解析】解:A、若该溶液溶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时溶解度增大,溶液的组成未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若该溶液溶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温时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降温不一定能改变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
B、若溶液为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质量减少,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恒温蒸发不一定能改变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
C、若溶液为饱和溶液,加入该种溶质后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加入该种溶质,溶质质量变大,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加入该种溶质不一定能改变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
D、溶液中加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则加水一定能改变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一定能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能改变溶液的组成,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改变溶液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氧化铜和碳高温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无水生成,试管口无无色液滴,或无色液滴可能是药品中所含的水蒸发后液化形成,不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不能判断该反应发生,故A错误;
B、无法直接观察到有无色气体生成,可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判断有二氧化碳生成,从而判断发生了该反应,故B错误;
C、导管口冒气泡可能是加热时空气膨胀排出试管,无法判断发生了该反应,故C错误。
D、固体由黑色变红色,说明已经生成了铜,可以判断发生了该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题主要考查碳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6.【答案】CD
【解析】解:A、天气瓶中含有水和M,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天气瓶中的压强保持不变,无法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受压强变化的影响情况,故选项说法错误。
C、物质M在晴天时能完全溶于水,在阴天时有部分晶体析出,下雪天时析出的晶体更多,说明物质M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物质M在晴天时能完全溶于水,在阴天时有部分晶体析出,下雪天时析出的晶体更多,从晴天到下雪天的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物质M不断减少,故物质M溶质质量分数依次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根据瓶中物质M在不同的天气会产生不同的晶体变化,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结晶现象、饱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BC
【解析】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4.5g+二氧化锰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则生成氧气的质量大于(24.5-m)g,故选项说法错误。
B、剩余固体包括反应生成的氯化钾、二氧化锰、以及未反应的氯酸钾(如果氯酸钾未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钾质量小于mg,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题给信息,无法计算得出二氧化锰的质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可能是8.7g,也可能不是,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MnO22KCl+3O2↑,参加反应的氯酸钾和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24518.【答案】氮气或N2
混合物
S+O2=点燃SO2(答案合理即可)
2【解析】解:(1)根据空气中各组成的体积分数可知,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约是78%,所以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由于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所以空气属于混合物;
(2)消耗氧气的反应有很多,例如: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等合理即可;产生氧气的反应也有很多,例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等合理即可;
(3)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属于元素的游离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属于元素的化合态,由于臭氧中的氧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所以氧元素的存在形态是游离态;1mol臭氧中含有6.02×1023个臭氧分子;
(4)“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达峰”与“碳中和”一起,简称“双碳”,其中“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氮气或N2;混合物;
(2)S+O2=点燃SO2(答案合理即可);2H2O=通电2H2↑+O2↑(答案合理即可);
(3)游离态;6.02×1023;
(4)二氧化碳或19.【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解析】解:(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点燃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会看到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不能判断集气瓶中集满二氧化碳,应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熄灭则收集满。
(2)①由图像可知,甲、乙曲线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相等,故两次实验中参与反应的盐酸质量是相等的;
②曲线乙对应实验I,因为实验I药品用的是块状大理石,与盐酸接触面积小,反应更慢,产生二氧化碳的时间更长;
③由图像可知曲线甲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时间非常快,故曲线甲是实验II,药品是大理石粉末,合适的发生装置是B,因为大理石粉末与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迅速,装置B可以控制盐酸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的速率,还能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20.【答案】易溶物
蒸发溶剂或加溶质
110110+100×100%
小
溶质质量分数
蒸发结晶
【解析】解:(1)通常把在室温(20℃)下,溶解度在l0g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由图可知,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10g,为易溶物;
(2)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故把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蒸发溶剂或加溶质;
(3)由图知6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10110+100×100%;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倒出部分该溶液,剩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比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小;剩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同;
(4)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大幅度升高,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要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并趁热过滤得到氯化钠,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即升高温度,蒸发水分,氯化钠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而硝酸钾仍在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计从业总账管理》课件
- 《广场规划设计》课件
- 寒假自习课 25春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4课时 国家监察机关
- 短信营销合同三篇
- 农学启示录模板
- 理发店前台接待总结
- 儿科护士的工作心得
- 探索化学反应奥秘
- 收银员的劳动合同三篇
- 营销策略总结
- 中建安全标准化图册图集(上下全集)(全电子版)
- 高一物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 锚索张拉和锁定记录表
- 2016年校本课程--------合唱教案1
- 【原创】《圆柱与圆锥》复习课教教学设计
- 《中国药典》规定中药饮片用量
-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电力建设实施细则
- 初中物理元件实物图及一些常用图形
- 中小学生备战期末迎接期末考试动员班会PPT
- 房测之友BMF用户说明书
- 国自然模板(空白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