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失业第一节通货膨胀第二节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知识目标:(一)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类型;(二)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和二者之间的关系技能目标:(一)能对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大萧条期间(1929—1933年)的美国经历了严重的通货紧缩,价格下跌,生产萎缩,经济萧条。1929年的冬天特别寒冷,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他的爸爸:“天气这么冷,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炉子取暖呢?”爸爸说:“因为我们没有钱买煤,孩子,爸爸我失业了。”孩子又问:“爸爸,你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爸爸无奈地回答。引导案例:煤矿工人的无奈在大萧条期间,美国银根紧缩,社会总需求下降,导致商品供给过剩,企业觉得扩大生产无利可图,于是减少投资,相应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减少,造成就业减少、失业增加、生产萎缩。正是因为“煤太多了”,所以故事中的煤矿工人失业了。而失业对个人最直接的危害就在于它使得失业者丧失了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收入,对长期失业的工人而言,这样的损失就意味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因此,失业的煤矿工人只能对他的儿子解释:“我们没有钱买煤。”导入案例思考:什么是失业?失业有哪些类型?哪些原因会导致失业?(社会和个人角度)失业对家庭和国家的影响有哪些?第一节失业
一、失业的内涵二、失业的成因及主要分类三、失业的影响四、失业的治理1.失业的含义2.失业的衡量一、失业的内涵
1、失业的定义
定义:在法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状态。
我国劳动年龄范围的下限为16岁。上限为男60岁,女55岁。
2、失业的衡量——失业率
衡量一个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人数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二、失业的成因及主要类型自愿失业:指不愿接受现行工资率而放弃工作机会情况下发生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指劳动者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仍然找不到工作而出现的失业。宏观经济学以非自愿失业为研究对象
摩擦性失业含义: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公种转换的困难所引致的失业。形成的原因: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经常希望找到更高的收入,更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或更为轻松的工作,在找到新的工作机会之前,他们需要一定的搜寻信息的时间,劳动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或组织不完善,可能加剧摩擦性失业。失业按其形成的原因分为:
含义: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形成的原因: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求劳动力流动能迅速适应这些变动。但由于劳动力有其一时难以改变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和性别结构,很难适应经济结构的这种变动,从而就会出现失业。
特点:“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工作无人作的“空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衰退和萧条阶段,总需求水平绝对量下降,需求不足,由此而造成的失业。当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周期中的衰退期时,社会总需求不足,因而厂商的生产规模也缩小,从而导致较为普遍的失业现象。周期性失业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也就是说,人们收入下降,产品需求大幅度下降的行业,周期性失业情况比较严重。通常用紧缩性缺口来说明这种失业产生的原因。
周期性失业三、失业的影响
失业的经济损失(1)个人方面非自愿失业,会给失业者本人及其家庭造成损失。(2)企业方面企业来说,失业的最大经济损失是人力资本的损失。(3)社会方面财政方面:失业增加了社会保障金和福利的支出,造成财政困难。
国民收入方面:失业造成实际国民收入减少,这是失业最大的经济损失。四、失业的治理1、对摩擦性失业的治理
产生原因: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动;信息不对称。
治理:通过缩短选择工作的时间来减少摩擦性失业。如:增设职业介绍所和劳动力就业市场,建立人才库网站等以便有更多的途径传播有关就业的信息。2、对结构性失业的治理产生原因:劳动力的素质跟不上经济结构的变化。治理:(1)对受结构性失业威胁的人进行教育培训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
(2)帮助劳动力迁移,使劳动力能够很容易在不同的工作与地区之间流动,以此降低结构性失业。3、对周期性失业的治理产生原因:有效需求不足治理:国家积极干预经济,设法刺激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1、某大学生刚刚毕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2、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B.自然失业率与经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C.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D.自然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答案1、A2、D3、某人因为纺织业不景气而失业,属于(B)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愿性失业4、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失业第一节通货膨胀第二节第二节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标准二、通货膨胀的类型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四、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导入案例一10万元面额的大钞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财政金融极端混乱,赤字惊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民政府一面增加苛捐杂税,一面滥发纸币,靠通货膨胀弥补财政赤字,结果造成货币贬值、物价飞涨。那个时候,上海有五家专门印刷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就可以印刷1600万元的纸币。五家印钞厂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求,甚至还要到英国和美国去印,后来只好发行10万元面额的大钞。当时舆论说,在百业萧条的中国,唯一仍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钞票印刷业。那时候,货币贬值速度惊人。同样的100元钞票,1937年可买到一头牛,到了1947年却只能买三分之一盒火柴。导入案例二德国严重通货膨胀
20世纪20年代初,“一战”硝烟散去未久,古老的德国笼罩在一片几乎毫无希望的风雨凄迷之中。人们尚未来得及摆脱战败的沮丧和羞辱,严峻的生计问题就紧逼了上来。战争结束后,同盟国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德国人拿不出钱来,法国人就伙着比利时人,毫不客气的进占了德国经济命脉鲁尔工业区,史称为“鲁尔危机”。
为了偿还这笔巨额债务,手忙脚乱的政府采取了千古不变的饮鸩止渴的老办法:增发纸币。终于,在这片饱受战争摧残和古典音乐滋润的土地上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超级通货膨胀。宏观描述随着印刷机的全速开动,1921年1月31日,世界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如同张开翅膀的死神,扑向了奄奄一息的德国经济。从21年1月到24年12月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已惊人的比率上升。当时美元与马克的比率从21年的1:64,到23年已崩溃到1:4.2万亿。到23年底,200000000(两亿)马克只能够买一个面包。
微观现象我们再来看一看当时德国人的生活。在那段时期,所有的企业主,薪水必须按天发放。不然,到了月末,本来可以买面包的钱只能买到面包渣了。发工资前,大家通常都要活动一下腿脚,准备好起跑姿势,钱一到手,立刻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市场与杂货店。那些腿脚稍微慢了几步的,往往就难以买到足够的生活必需品,而且会付出更高的价格。
1、通货膨胀是什么?2、怎么衡量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哪些类型?4、哪些原因会造成通货膨胀?5、通货膨胀对经济有哪些影响?6、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有哪些?通过案例导出问题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不存在货币或者不出现货币供给过多,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指的是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即商品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
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
发生通货膨胀时,货币不断贬值。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而是指全面、持续的上涨。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标准(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GDP平减指数
是由各国政府根据各自国家若干种主要食品、衣服等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住房、交通、医疗等服务费用而编制计算出来的。我国通常是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来测度通货膨胀率,官方文件中对通货膨胀率的分析,通常以此指数为准。
CPI指数指通过计算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的指数。1.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分析提示:
在社会经济中,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同样的条件下,也就是说居民在消费等量的商品和服务的时候,如果价格上涨,他可能就会支付更多的货币。近几年来,我们的资本市场发展也比较快,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又是宏观调控的一个指标,相应来说就影响我们一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如何走向,再加上这几年的居民又在股市上投资得比较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能又影响到居民对股市和储蓄存款的利率。
如果用上面介绍的CPI来衡量价格水平,则通货膨胀率就是不同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需要说明的是基期CPI总是等于100.这是因为概念CPI计算公式中的分子和分母相同。练习
1)根据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某国的价格水平1960年为40、1970年为52、1980年为68、1990年为136,求该国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各为多少?答案:π70=(P1970-P1960)/P1960×100%=30%π80=(P1980-P1970)/P1970×100%=31%π90=(P1990-P1980)/P1980×100%=100%
又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我国尚未公开发布批发物价指数资料。由于统计范围狭窄,所以许多国家没有将批发物价指数列为测定通货膨胀的代表性指标。
3.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2.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为10%以内)2)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腾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3)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在三位数以上在100%),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1、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五)结构性通货膨胀(四)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三)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二)货币供给增加形成的通货膨胀2、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社会总供给而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一种通货膨胀。通俗地说,这种通货膨胀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因而物价上涨。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原因的描述
凯恩斯主义认为决定总需求的因素有消费、投资、出口,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扩张,都可能使AD线右移并带来通货膨胀。特别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通货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刺激经济和就业增长,很多国家政府实行宽松的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得物价水平不断上涨。
例如:20世纪60年代,在美越战争的刺激下,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就属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美越战争引起美国政府军费开支增加,刺激了社会总需求,同时国家为了自身安全,纷纷增加国防开支,从而引起了通货膨胀。对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不少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认为地制造一次经济衰退。(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这种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胀的根源不是在于需求过度,而是在于产品成本(包括原材料、工资、租金、利润、利息等)上升,即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也能产生物价上涨。
1、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
员工工资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工资提高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导致物价水平上涨。
案例
目前,我国劳动力的转移面临增长极限,务农人口的减少,耕地面积的锐减,粮食产量的下降已在逐渐提高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劳动配置正在接近其均衡状态;另一方面,对于收人分配的关注正在成为政策层面的重要议题,一系列旨在维护劳工权益,提高工资分配的政策逐步出台(例如,鼓励成立工会,颁布新劳动法等),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双重夹击之下,“民工荒”开始涌现,制造行业的工资水平也已开始进人上升通道。于是,工资提高与物价上升开始进人一个互相反馈,互相推升的阶段。显然,这一通胀诱因不是来源与需求或者供给层面的偶发冲击,而是源自资本与劳动两大要素相对价格扭曲的自我纠正进程。2.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又称为价格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或者是由产业协会统一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3.原材料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原材料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指是在开放的经济中,由于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三)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
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在现实生活中,单纯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和单纯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难以找到的,大多数是通货膨胀的发生总是包含了需求和供给(成本)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四)结构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上涨。以下我们列举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具体因素:
1.供求关系变化导致部门结构失衡。
2.开放型部门和封闭型部门。
3.劳动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
案例房地产与通胀
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对普通人影响最大的是住房制度改革。
住房的市场化,使大批中国人从“存款族”变成了“贷款族”。他们买房产生的几十万消费,多数是十几年到几十年的贷款,是一种预支消费,而不是实际消费。大量房贷的发放,增加了货币的供应,这些增加的供应逐步通过房地产交易转移到房地产商手中,房地产的高利润刺激了房地产的发展,房地产的发展刺激了建材、钢铁、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带来了通胀。
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1、通货膨胀对收入的影响
第一,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第三,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第二,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2、通货膨胀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改变各种商品、劳务和各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引起相对价格体系的变动,最终会使原来的资源配置状况和方式发生变动,导致资源进行重新配置。3、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会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增雇工人,增加国民收入。
(一)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其直接效果是降低总需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贴现率或法定准备金率,其直接效果是利率的提高,进而抑制投资和消费,从而导致总需求的减少。四、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
收入政策是指限制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主要指工资收入,也包括利润利息、租金收入)的增长率,从而限制物价上涨的政策,又称工资和物价管制政策。
第一,规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率,即由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指标,要求把工资和物价的增长率限制在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的幅度以内。第二,对工资和物价进行直接管制,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硬性管制,必要时冻结工资和物价,禁止工资物价上涨。第三,实行以税收为基础的奖惩制度。即对超过政府规定的工资和价格增长率的单位,政府提高税率进行处罚;反之,政府以税收优惠给予奖励。(二)收入政策
李女士是一位公司白领,其工资收入为5000元/月。央行公布的2018年1月的通货膨胀率是7%,请问:(1)如果王女士所在的公司没有给其涨工资,王女士的利益是否受到了损害?为什么?(2)如果王女士所在的公司在政府公布了通货膨胀率之后作出反应,将王女士的工资提高到5200元/月,王女士是从通货膨胀中获益了还是损失了呢?案例
分析:(1)在没有涨工资的情况下,王女士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因为通货膨胀率为7%,此时的5000元只能买到价值4673元的货品及服务,货币的购买力下降。(2)如果工资提高到5200元/月,如果通货膨胀率为7%,王女士仍是受到了损害。因为按照7%的通货膨胀率,工资必须提高到5350元/月以上才能弥补因为通货膨胀而带来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练习:
如果发生通货膨胀:()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失;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C.债务人受益,债权人受损;D.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感谢观看第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经济周期理论第二节第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知识目标:(1)掌握经济增长及其原因(2)了解经济增长的各种主流理论(3)掌握经济周期及其原因技能目标:(1)能用经济增长理论,初步分析一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原因(2)能用经济周期理论,初步分析一国经济的周期变化情况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二、经济增长的原因三、经济增长的理论四、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对策
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
案例:7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占世界比重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7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52年,按美元计价,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00亿美元。2018年,GDP达到136082亿美元,比1952年增长452.6倍。1978年,我国GDP世界排名第11位;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此后稳居世界第2位。我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2012年的11.4%提高到2018年的15.9%。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5%,比1978年提高24.4个百分点。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不断增多的过程,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
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它包括商品产出量的增加、劳务的增加,其衡量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
美国经济学家J·库兹涅茨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相适应的基础上的。”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
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在内的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经济发展不仅仅包括数量的增加,还包括经济质量的提高、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协调。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二者既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是一个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社会和个人福利的增进以及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经济增长为物质前提。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
(二)经济增长的特征:1、人均产量、资本高增长率
2、生产率迅速增长3、经济结构快速变革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变革5、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6、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
二、经济增长的原因
经济增长意味着产量或财富的增加,需用总生产函数来研究增长的源泉。Y=A×F(K,L)Y-产量,K-资本、L-劳动,A-技术。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劳动、资本与技术进步。
1.劳动
包括劳动素质提升与劳动数量的增加。劳动力的素质提升,表现为劳动者的品德素养、职业技能、文化素养等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劳动数量增加,包括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就业率的增加、劳动时间的增加。发达国家由于人口数量较少,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来弥补劳动力数量的不足;而一般发展中国家,则通常是通过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推动经济的增长。二、经济增长的原因
2.资本
包括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增加。
在经济增长的分析中,主要指物质资本,即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厂房、设备、建筑物等的存量资本。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亚当·斯密认为,资本的增加是国民财富增加的源泉。二、经济增长的原因3.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河流、森林、矿藏等。
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更显重要。当然,自然资源并非是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比如日本、荷兰、卢森堡等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却因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依靠技术研发,借助国际贸易,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而获得经济的增长。二、经济增长的原因
4.技术
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讲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仅意味着生产要素在更广范围、更大程度上的优化组合及合理使用,更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各个要素中的比重加速递增。二、经济增长的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R·索洛的研究,美国在1909~1940年间,平均年经济增长率为2.9%。其中:资本为0.32%,贡献占11%;劳动为1.09%,贡献占38%;技术进步为1.49%,贡献占51%。二、经济增长的原因
除此之外,经济体制对经济增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及技术状况差不多的国家,经济状况却大相径庭,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制度的差异。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诺斯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了制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制度和资本、技术等一样,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诺斯从历史角度阐述,即使技术条件基本不变,只要经济制度发生变化,如市场制度变化、组织形式革新、产权制度变革等,生产效率也能提高,经济也能增长。历史证明,最适于经济增长的是市场经济制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事实表明,经济体制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二、经济增长的原因
三、经济增长的理论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经济增长产生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相互作用的思想,即资本积累进一步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劳动分工反过来通过提高总产出,使得社会可生产更多的资本积累,让资本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领域,就会形成这种发展的良性循环。
亚当·斯密将“分工”作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他指出,一国国民所需要的一切必需品的供给情况的好坏,应当视社会每年消费一切必需品对消费人数的比例大小而定,可见,在亚当·斯密那里,人均国民收入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他提出了增加人均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途径:一是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二是提高生产性劳动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在此基础上,他强调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以及资本积累对增加生产性劳动者人数的意义。(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理论,他把利润看作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李嘉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他认为增加积累是扩大生产的必然选择,而刺激资本家增加积累就要靠利润的增长。他认为促进利润增加或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降低工资。李嘉图理论中把积累和扩大生产看作高于一切的观点,充分代表和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利益。(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是完全不同的,财富是交换价值,而财富的原因是生产力,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许多倍。因此,必须动态地考虑一个国家的财富问题,从长期来看,既要考虑现在的财富量,也要考虑将来能够获得的财富量。他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必须考虑与国家现在和将来的生存、发展等有重要关系的因素,要考虑到一个国家的生产力。落后国家应该牺牲一些眼前的贸易利益,依靠贸易保护政策,使国内重要的幼稚产业的生产力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然后再到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当本国幼稚产业发展起来之后,人们的损失会得到补偿,从长远来看可以增加本国财富。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理论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寻求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有效需求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及货币数量。由于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既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又引起投资需求不足,使得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失业,这是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二)凯恩斯主义
他进一步否定了通过利率的自动调节必然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理论,认为利率并不是取决于储蓄与投资,而是取决于流动性偏好(货币的需求)和货币数量(货币的供给),储蓄与投资只能通过总收入的变化来达到平衡。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均衡。这样,凯恩斯在批判传统经济理论的同时,开创了宏观经济学。(二)凯恩斯主义
二战后初期,建立于凯恩斯理论之上的哈罗德-多马(H-D模型)增长模型,将人口、资本、技术等因素视为在长期内变化的量,分析它们在连续的时间内与其它变量一起,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H-D模型反映了经济增长率和资本—产出比之间的关系。(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设:第一,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二,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为固定技术系数。第三,规模收益不变。第四,不考虑技术进步。第五,投资率等于储蓄率。(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模型的基本公式:G=s/v式中,G-经济增长率。S-储蓄率,V资本一产量比率,即资本/产量。例如,假定储蓄率S为10%,资本一产出比率v为5:1,即1美元产出需5美元资本投入,增长率G为多少?G=S/v=10/5=2(%)
在资本一产量比率v不变的条件下,储蓄率高,则经济增长率高。可见,这一模型强调的是资本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的是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然而,运用该模型解释战后各发达国家在相同的资本积累水平下存在相当大的经济增长差异这一现实时,却难尽人意。与此同时,各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不足和新的经济现象,被索洛等人强调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所弥补和关注。(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1956年,索洛提出了加速技术决定作用的增长模型。它将原先固定不变的资本一产出率及劳动一产出率以技术变动来表现。该模型表明,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以及资本和劳动对收入增长的相对作用的权数,而且还取决于技术进步。(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既可供消费用,也可供投资用。2.生产中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和资本,而且这两种要素可以相互替代。3.劳动和资本的收益取决于各自的边际生产力,而且对于每一个生产函数来说,规模报酬不变。4.经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运行,由于要素和商品价格可以灵活变动,资本和劳动得以充分利用。(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德里克(J.Kendrick)发现:产出的增长率一般大于投资率。如投入增长2%,产出增长3%。如:美国1919-1957年间,要素投入增长的生产率为1.1%,产出增长率为3.2%。即:△Y/Y>α(△L/L)+β(△K/K)α为劳动贡献率,β为资本贡献率。(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将技术进步产生的要素生产率增加的贡献加入到模型中,成为内生变量。公式是:△Y/Y=α(△L/L)+β(△K/K)+△A/A式中:△A/A为技术进步率。(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例,某国劳动贡献率为75%,劳动增加率为1%,资本贡献率为25%,资本增加率为2%,技术贡献率为1.5%依据公式:△Y/Y=α(△L/L)+β(△K/K)+△A/A经济增长率=75%×1%+25%×2%+2%=3.25%(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四、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对策
1.改善技术增长和生产率的政策一般说来,政府推动和改善经济增长的最好政策就是推动和促进教育的发展,推动提高人力资本的培训工作。而技术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对技术研究和创新开发的投资。此外,教育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都具有溢出效应,它们都可以带来超过其研发者私人收益之外的社会效益。如果通过自发的机制,个人和厂商在教育和研究上选择的支出水平,将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政府就可以考虑通过拨款或者提供补贴,来刺激这些活动。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政府对研究和试验的税收实行抵免,为研究和开发支出提供了税收方面的激励。这一政策的实行,对厂商而言,相当于减免了它们的研究开发支出的20%左右的税收额。如果研究和开发计划是技术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的话,这样的税收激励应该能够提高技术增长。四、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对策
2.刺激资本形成的政策长期以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几乎完全集中在资本形成上,因为资本存量的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研究证明,在数量上,每一个额外百分点的资本增长将大约增加0.3个百分点的产出增长。而为了将产出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资本存量每年就必须提高3.3个百分点。当然,新工厂和机器的增加,也会带来促进生产率提高的额外的技术创新。四、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对策
还是以美国为例,1962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实行了其任内第一个投资税抵免政策,以刺激社会的投资。这一刺激资本形成的政策,加上当时普遍的扩张条件,使美国的投资额从1962年的3060亿美元增加到1966年的4010亿美元,增长了大约30%。但是这种增长率的趋势并不能就此保持下去,几年后,资本增长率就降了下来。为达到通原来一样的资本增长率,投资税抵免政策不得不加强力度。四、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对策
3.增加劳动供给的政策
研究表明,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资本增长的两倍多。就业量每多增长一个百分点,将使产量增长提高0.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为使产出增长率每年增加1%,就业量每年需要增加1.4%。个人收入所得税的提高会减少工人的工作所得,从而降低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所以,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减免能够改善激励,促进工作积极性。四、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对策1.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有()A.劳动B.资本C.技术D.以上都是D四、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对策2.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不包括()。A.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B.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C.规模收益递增D.不考虑技术进步C四、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对策第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经济周期理论第二节第二节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及阶段二、经济周期的类型三、不同学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四、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一、经济周期的含义及阶段
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生产过剩性经济危机,以后每隔10年左右就有一次这样的危机,1929年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震惊全球。从那时以来,经济周期就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主题之一。
经济周期,有时也称经济波动、商业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经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个过渡性阶段。一、经济周期的含义及阶段经济周期TGDP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复苏衰退萧条
1、繁荣: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其特征为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公众对未来乐观。2、衰退:是从繁荣到萧条的过渡时期,这时经济开始从顶峰下降,但仍未达到谷底。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的特点:
3、萧条:国民收人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其特征为生产急剧减少,投资减少,信用紧缩,价格水平下跌,失业严重,公众对未来悲观。萧条的最低点称为谷底,这时就业与产量跌至最低。4、复苏:是从萧条到繁荣的过渡时期,这时经济开始从谷底回升,但仍未达到顶峰。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的特点:
1.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俄罗斯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1952年提出了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康德拉季耶夫认为,从18世纪末期以来,经历了3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为35年,共60年。第二个周期是从1849年到1896年,上升部分为24年,下降部分为23年。第三个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部分为24年,1920年开始下降。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2.建筑周期:库兹涅茨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中提出了一个为期15—25年的经济周期,平均长度20年左右。该周期尤其在建筑业中表现明显,因此称之为建筑周期。库兹涅茨根据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19世纪初叶到20世纪初期60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量和35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价格变动的时间数列资料,剔除期间短周期和中周期的变动,着重分析了有关数列的长期消长过程,提出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长度从15年到20年不等、平均长度为20年的“长波”或“长期消长”的论点。二、经济周期的类型3.中周期:朱格拉周期1862年,法国医生、经济学家朱格拉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以及发生周期》一书中首次提出危机或恐慌并不是一种独立现象,而是经济波动三个阶段中的一个,这三个阶段是繁荣、危机和清算。这三个周期反复出现形成周期现象。他认为周期波动与民众的行为、储蓄习惯以及他们可利用的资本与信用的运用方式直接相关。朱格拉认为经济中每个周期平均年限是9—10年,被称为中周期。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4.短周期:基钦周期英国经济学家基钦1923年在《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倾向》中研究了美国和英国1890—1922年的利率、物价和生产等指标,发现厂商生产过多时就会出现存货,从而减少生产。这种调整一般持续2—4年,被称为“存货”周期或者基钦周期。二、经济周期的类型5.综合周期:熊彼特周期1939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周刊》中对朱格拉周期、基钦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每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二、经济周期的类型1、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门格尔、庞巴维克等)他们认为,经济周期的起源主要是政府过度印钞。当政府多印钞时,整个社会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了,短期内人们借钱便会更容易了,而且需要支付的利息也下降了,人们预期未来利率会增加,所以会增加对未来的投资,社会便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会制定长远的计划,雇佣大量的劳动力。但是随着增发的货币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会感觉到物价在上涨,钱即便挣了也买不到原来的东西了,真切地感觉到通货膨胀。
三、不同学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这时候政府便面临两难的抉择了,要么继续印钞,要么停止印钞。事实上,政府迟早会采取行动,收缩货币的供给,这时制定长远计划的人们便没有了资金支持,导致资金链断裂。因此,奥地利学派认为,避免经济周期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机制住印钞的冲动。
三、不同学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2.凯恩斯主义学派
他们认为,社会总需求的降低、总消费的下降,对就业、产量和价格三者的影响是不对等的。每当出现需求不足的冲击时,价格的调整总是缓慢的,因此真正受到冲击的就是就业和产量,这就是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三、不同学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凯恩斯学派认为,市场没有办法自行进行调整,政府就应该承担一定的泽恩,在社会总需求不足时,代替人们形成需求,产生消费。他们主张政府应该逆经济周期而行,当需求不足时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增加需求,刺激消费。当社会一旦回到政策状态,政府就应该停止干预经济,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作用。
二战后很多信奉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利用借债的办法来刺激需求,所以都债台高筑。
三、不同学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3.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
他们的主张主要包括:(1)坚持货币数量论(MV=PY),通货膨胀就是因为货币超发。弗里德曼和施瓦茨通过研究1867年至1960年美国的货币史,发现这些年货币的流通速度和经济增长总量基本没变,所以根据公式,物价上涨的因素就是货币的供给量。
三、不同学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2)他们认为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也就意味着在长期政府政府货币的后果必然是物价上涨,政府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是无效的。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增加通货膨胀并不能减少失业,即引发钞票不能消除经济的停滞,还会额外地制造通货膨胀,即出现“滞涨”。
三、不同学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3)永久收入假说。货币主义者认为,人们的消费水平是根据他们的永久收入决定的,人们会在时间维度上平衡消费,从而提高生活的幸福感,所以政府的短期刺激政策并不会有效。如当你月薪是1000时,突然捡到1万块钱,你会把1万元用来去国外旅游一趟吗?很可能不会。你会把钱存起来在未来一段时间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宝石合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考核试卷
- 压力容器智能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考核试卷
- 保险资管产品考核试卷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12课《建立自己的网站》说课稿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策略考核试卷
- 固体饮料的冷链配送效率优化考核试卷
- 合成材料制造的服务创新与客户满意度考核试卷
- 2025年沪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建筑项目技术咨询合同8篇
- 大城市近郊区乡村农户留居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 常用静脉药物溶媒的选择
-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武汉科技大学
- 2024年预制混凝土制品购销协议3篇
- 2024-2030年中国高端私人会所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经营管理分析报告
- GA/T 1003-2024银行自助服务亭技术规范
- 《消防设备操作使用》培训
- 新交际英语(2024)一年级上册Unit 1~6全册教案
- 2024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与孵化合同
- 2024年电动汽车充电消费者研究报告-2024-11-新能源
- 湖北省黄冈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徐汇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