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下学期天津高一语文期中典型卷2一.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1.(6分)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围炉煮茶”的香气遍布大街小巷。围炉煮茶讲究氛围,从布景上看,有的庭院里摆上几组竹编桌椅,有的四周悬挂纸灯笼和书法字画,有的栽培几株绿竹,可谓_____,以求不同流俗的效果。桌子中间摆上炭炉和茶罐,煮上自己喜欢的茶,板栗、红薯、柿子、橘子等秋冬感十足的烤物_____。良辰美景,与亲朋好友一边煮香茶美物,一边_____。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后疫情时代的年轻人,缺少与朋友亲人交流的机会,情绪需求进一步加强。亲朋好友放下手机,聊天之余静候一杯热茶、享受冬日美食就是最好的慰藉。围炉煮茶是慢生活的文化符号,不装腔拿调,不张扬喧嚣,与飞盘、露营等其他户外活动不可_____。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对新中式茶文化的兴趣。以炉煮茶自古有之,苏东坡笔下“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就是指雪天煮茶。其实,和古时相比,“围炉煮茶”的走红,不在茶叶,也不在器具,而在于场景、在于形式、在于时间。如今,文人士大夫的闲情雅致走入民间,反映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包含着从世俗生活中超拔出来的向上的渴望和对传统生活美学的追求。(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煞费苦心琳琅满目谈笑风生混为一谈B.苦心孤诣林林总总谈笑风生同日而语C.煞费苦心林林总总谈笑自若混为一谈D.苦心孤诣琳琅满目谈笑自若同日而语(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二.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2.(3分)下列选项对文章、文学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雷雨》这一标题既表明作品的自然环境,又暗示了周家将爆发一场毁灭性的“雷雨”.作品告诉人们,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 B.《雷雨》写了很多冲突,如主仆冲突、夫妻冲突、父子冲突,等等.然而,全剧主要的冲突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C.元杂剧中,宫调表示声调的高低,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A调”、“B调”等.曲牌规定字数、格律,并表达一定声情,其字面意义和曲词内容一般无关.再如,【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 D.《窦娥冤》是由正旦主唱的,称作旦本戏.《窦娥冤》中的角色“外”指外末,扮老年男子,“净”指花脸,公人,扮打锣者等.“正旦”指女主角,扮窦娥.“卜儿”指老年妇女,窦娥的婆婆.窦娥的三桩誓愿是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文中引用的四个典故是: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3.(3分)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次第:光景,情形。②颙望:因期盼而凝望。 B.①是处:到处,处处。②残照:落日的余光。 C.①春花秋月:实指春天的花,秋天的月。②朱颜:红颜,年轻红润的面容。 D.①将息:将养,休息。②戚戚:愁苦的样子。4.(3分)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为国以礼A.加之以师旅 B.不吾知也 C.则何以哉 D.毋吾以也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9分,每小题19分)5.(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②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③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④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⑤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⑥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⑦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⑧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⑨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⑩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B.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C.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D.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性情粗野,刚直好勇。他曾欺侮孔子,后来被孔子以礼诱导,最终拜孔子为师。B.子路自尊自信,不慕虚荣。孔子认为子路即使穿着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也不感到羞愧。C.子路精于政事,能力出众。孔子赞扬子路有仁德,可以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军政事务。D.子路尽忠职守,至死不渝。卫国政乱时,子羔劝他不要进城,子路以“不避其难”为由拒绝了,最终殒命。(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②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③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4)结合选文第⑨段的内容,概括分析子路的性格特点。(5)结合选文第③段的内容以及下列《论语》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孔子对“勇”有怎样的看法。①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②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③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四.诗歌阅读(共2小题,满分15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致酒行【唐】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①。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②,谁念幽寒坐呜呃③。【注释】①请恩泽:马周因替常何代写政治利弊得失条目而为太宗赏识,因此得到官职。②拏云:犹凌云,指志向高远。③呜呃:悲叹。(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分写自己客中饮酒和主人奉觞祝酒,呼应题目,同时“零落栖迟”写出了自己飘零流落、滞留异乡的境遇。B.“主父”句以古人自喻,说自己像西游长安、久困不归的主父偃一样,家中的亲人因为盼望自己归来,将门前的柳树枝条都折断了。C.“吾闻”句中的“吾闻”二字可以删去,对诗的内容意蕴没有影响,但对诗的节奏及诗人神情口吻有明显的影响。D.“空将”句中的“空”可解释为“白白的、徒劳的”,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马周的遭际感到叹惋无奈。(2)下列对李白的诗歌《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劝酒歌,既劝朋友,又劝自己,在诗中诗人举出各种理由,强调痛饮尽欢。B.首句诗人以“黄河之水”起兴,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永恒衬托生命渺小。C.诗中多用夸张手法,屡用数字“十千”“千金裘”等来表达诗情,给人空浮之感。D.诗中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节奏疾徐变化,具有参差错落的表达效果。(3)借酒抒情,是李贺的《致酒行》与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共同的特色,但二者所抒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即是,如杜牧《阿房宫赋》中“,”。(2)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3)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3分,每小题13分)8.(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王子猷[注]何其芳“难道天已要亮了吗?”从动了一下的棉被的边缘上滑进一丝冷气,从窗外映进来的亮度,是如此皑白,如此澄静,与月光,与曙光,都不难找到区别。然而这如此皑白,如此澄静地亮着的,到底是什么呢?他这时已能肯定地在心里说一个字了,那个字是:雪。他起来了。趿着鞋把窗门一扇扇打开,雪已停止了飘飞,外边的窗角都垫着一窝新雪,不自觉地把指头去试触一下,雪可爱幽冷。再从窗子平望出去,望得见的只是白色,在黑夜里显出澄静。在室内轻轻巡行一周,最后把门闩推开。随着门的开,是一声,“筼青!”来的是一个清瘦的童子,和他手里的一个黝色的陶壶。“不要甚么下酒物么?”“这还不够下一壶酒吗?”指着窗外。又轻轻在堂室内走着。重新凝睇窗外:这雪,这皑白的雪,不仅在它的浓黑里显出澄静,而且妩媚,使人感到温柔,这温柔是只允许人感到的。——就只感到不已够了吗?他心里做一种聪明的微笑,脚步不自觉地重了起来。他想起他是怎样像脱去一件脏的衣服,丢了官来这里隐居:他是从来没有觉到那错了的,但今夜的雪似又是新的参证。举起眼。远远的,那个方向,使他想起戴安道。今夜真怪,一觉醒来,使他对一切感到新鲜,说不出的模糊不定,虽说一切都似乎更清楚,更亲近。是这雪!他于是要从雪里去访他远在剡溪的朋友。王子猷和童子筼青在一只船里。船小小的,然而清洁使它不觉得窄促,没有一片帆,一半舱篷来遮蔽它向圆圆的蓝的天空仰视。幽暗的水柔滑地抚摩过它身边,流着永远的静寂。天亮。灰暗的黎明告诉一切将有一个冬季的阴天。王子猷从桨打起的水花里望到河岸,从河岸的丛林里望到天边,天边就似乎在丛林的枝巅。“划拢岸去。”林间有一条曲折的小径,满径丰腴的积雪,还不曾有人的踪迹。王子猷望着这一径白雪,不忍踏上它,又想踏上它,最后,一步步向前走去。出了林,是平坦的田野。有短短的木桥,有冰锁的小溪,有一声声鸡啼夹着凄冷,有一家家晨炊的烟袅上天空。路从一家草屋的前面过身。那门前的土坝上,站着一个农夫模样的中年人。“两位走路的先生真早。”一个笑着招呼。王子猷停住脚步,向农夫说,“我们是从山阴来的,打算去访一个朋友。”“在什么地方?”“剡县。”“不想歇歇脚吗?我还可以给两位先生准备早饭,如不嫌——”“那么,恭敬不如从命。”“到灶屋去坐,有火,暖和暖和吧。”所谓灶屋就是左手边现着更阴暗的门。一个两眼的灶占了屋的一角,灶门已亮着火光,流出湿柴的味,灶背已有一个中年的女人在做饭。“这两位先生是从山阴来的,将在我们这里吃早饭。”女人放下做着的事,带一点忙乱到堂屋去搬板凳。坐定,男人陪着说话,女人仍带一点忙乱跑进跑出,拿东拿西,做着早饭。“今年雪真大。”“是的,明年一定是很好的年成。”“真是扰乱了你们。希望不要因为我们,在饭菜上多些麻烦。”“没有的事。便饭便饭。”饭要熟时,那女人问:“午郎呢?”“一定在外面耍雪。我去喊他。”男人起身。外面是“午郎”“午郎”和一个五六岁孩子答应的声音。孩子带着顽皮的神气跑进来,看见两个生人,瞪着惊问的眼,不动,一双红红的手。女人从堂屋摆了碗筷进来,走近孩子——“你瞧,你一双手!”“妈,我冷!”多么习惯的依托的声音!女人用大大的粗黄的手握住小孩向她伸出的小手,完全包没了那红红的两拳,“谁教你耍雪的!”饭桌上,有炒的鸡蛋,还有肥的腊肉,大块的腊豆腐干,这显然是为贵客而准备的菜。吃了饭,他说着赶路的话告辞。主人是这样好,不肯收钱,只很客气地收了一声“谢谢”。“也许戴先生这时还高卧着吧。”为什么快乐像一阵轻轻的风飘过人的心里,跟着就扬起怅惘的尘土?为什么人要伸手去捉那轻轻的风,而又不愿捉着的是一握尘土?他想起他做官时是怎样不管那些属于官的俗事。为着完全适意,才连那仅是一个挂名的官也抛弃了。想起出都时,在都下偶遇桓伊的那夜,桓伊是怎样为他吹了三弄笛,主客不交一言而去。这些故事,是一般人士都知道并且传说着的故事,而他,在往次,忆及时也在心里泛起凉幽幽的微笑。但这次!他沉思着伸出一双红色的小小的手。那平凡的可祝福的家庭!那平凡里流着多温柔多充实的声音!一锄,一家,一块田地,一间草屋,一个妻子还有孩子。工作时的汗水,休息时的烟管,还有大家在一块时的亲切的目光与笑语。晨到夜,春到冬,生到死,一首朴质而妥帖的诗——这样走着到哪里去,他猛意识到。戴安道家。到戴安道家去干吗?戴安道那个人,一个平常的自以为不平常的人,一个时代的流行病的患者。去和他串一幕习惯的喜剧?去告诉他今天感到的悲哀?不!“回去吧。”“不是到戴先生家里去吗?不是已到了吗?”“我原是乘兴而来的,兴尽就可以回去了,何必一定要见着戴呢——”他自己听到语尾有一点颤抖,一点哽咽。(有删改)[注]小说取材于《世说新语》中“雪夜访戴”的故事,王子猷即王微之,“书圣”王羲之之子。小说并未拘泥于原作中王子猷诞漫的个性,而赋予人物更复杂的情绪。(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子猷的感受细腻而敏感,棉被边缘上滑进的冷气,窗外映进来的皑白、澄静的亮度,让他意识到下雪了。B.筼青送来了酒,并问要不要下酒物,而在王子猷看来,窗外的雪景足可以下酒,可见二人在心灵境界上的差异。C.小说中画横线的语句,写王子猷回忆自己做官之前的生活状况,他曾经过着一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民生活。D.小说中人物对话非常生动,这些对话整体上不但符合人物身份,展现出其性格特点,而且还推动了故事情节向前发展。(2)关于文中王子猷到农家歇脚吃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农夫的热情招呼和诚意邀请下,王子猷走进农家,丰富了故事的内容。B.女人“带一点忙乱”搬凳子,跑进跑出拿东西,表现出她的热情与真诚。C.“谁教你耍雪的!”这是母亲在责备孩子,写出了孩子的顽皮与叛逆性格。D.农人一家的古道热肠和温馨的气氛,为后文王子猷思想情绪的转变张本。(3)雪夜醒来到最后放弃访戴,王子猷的情绪不断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世说新语》中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小说中也多处写到雪,这样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六.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8分)9.(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海棠诗社是《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贾探春提议邀集大观园中有文采的人所组的诗社。诗社成立旨在“宴集诗人于风庭月榭;醉飞吟盏于帘杏溪桃,作诗吟辞以显大观园众姊妹之文采不让桃李须眉”。诗社成员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所作“咏白海棠”诗节选如下:①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情女亦离魂。②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③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④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现请你结合自己对作品中人物的理解,从给出的诗句顺序中选出相对应的作者和雅号。正确的一项是()A.林黛玉(潇湘妃子)薛宝钗(蘅芜君)贾宝玉(怡红公子)史湘云(枕霞旧友) B.史湘云(枕霞旧友)贾宝玉(怡红公子)薛宝钗(蘅芜君)林黛玉(潇湘妃子) C.薛宝钗(蘅芜君)林黛玉(潇湘妃子)史湘云(蕉下客)贾宝玉(怡红公子) D.贾宝玉(怡红公子)史湘云(蕉下客)林黛玉(潇湘妃子)薛宝钗(蘅芜君)10.(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同样问读书的问题,黛玉却给出不同的回答,试分析黛玉变化的原因。七.作文(共1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50分)11.(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最近,抗疫前线的一名年轻护士这样说:“非典来临的时候,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90后’.现在,换我们‘90后’保护你们!”2020年3月5日,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让她最感动的是中国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疫情中的角色,有着绝对驱动力,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同学们,在这次疫情当中,你肯定是一个保护者或者是被保护者,对于上面这些话你肯定有着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深刻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天津高一语文期中典型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1.(6分)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围炉煮茶”的香气遍布大街小巷。围炉煮茶讲究氛围,从布景上看,有的庭院里摆上几组竹编桌椅,有的四周悬挂纸灯笼和书法字画,有的栽培几株绿竹,可谓_____,以求不同流俗的效果。桌子中间摆上炭炉和茶罐,煮上自己喜欢的茶,板栗、红薯、柿子、橘子等秋冬感十足的烤物_____。良辰美景,与亲朋好友一边煮香茶美物,一边_____。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后疫情时代的年轻人,缺少与朋友亲人交流的机会,情绪需求进一步加强。亲朋好友放下手机,聊天之余静候一杯热茶、享受冬日美食就是最好的慰藉。围炉煮茶是慢生活的文化符号,不装腔拿调,不张扬喧嚣,与飞盘、露营等其他户外活动不可_____。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对新中式茶文化的兴趣。以炉煮茶自古有之,苏东坡笔下“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就是指雪天煮茶。其实,和古时相比,“围炉煮茶”的走红,不在茶叶,也不在器具,而在于场景、在于形式、在于时间。如今,文人士大夫的闲情雅致走入民间,反映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包含着从世俗生活中超拔出来的向上的渴望和对传统生活美学的追求。(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A.煞费苦心琳琅满目谈笑风生混为一谈B.苦心孤诣林林总总谈笑风生同日而语C.煞费苦心林林总总谈笑自若混为一谈D.苦心孤诣琳琅满目谈笑自若同日而语(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考点】词语辨析;病句辨析.【答案】(1)A(2)示例: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围炉煮茶”的香气遍布大街小巷。(或:“围炉煮茶”的香气遍布大街小巷。)【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找出有语病的地方,正确修改。【解答】(1)第一空,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苦心孤诣:刻苦钻研,到达了他人所不能及的地步。也指煞费苦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处指为了营造围炉煮茶的氛围而想尽办法,以求不同流俗的效果。应选“煞费苦心”。第二空,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林林总总: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此处指摆了很多秋冬感十足的烤物,应选“琳琅满目”。第三空,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谈笑自若: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形容在异常情况下不改常态,谈笑自然。此处是指与亲友相谈甚欢,应选“谈笑风生”。第四空,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来讨论;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此处指围炉煮茶与飞盘、露营等其他户外活动不同,不能放在一起比较,应选“混为一谈”。故选A。(2)原句语病有:成分残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后应分别加上“被”与“名录”;成分残缺或不合逻辑,“让‘围炉煮茶’的香气遍布大街小巷”一句主语与上句不一致,或在“让”前加上“这”;或改成“围炉煮茶”的香气遍布大街小巷。答案:(1)A(2)示例: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围炉煮茶”的香气遍布大街小巷。(或:“围炉煮茶”的香气遍布大街小巷。)【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二.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2.(3分)下列选项对文章、文学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雷雨》这一标题既表明作品的自然环境,又暗示了周家将爆发一场毁灭性的“雷雨”.作品告诉人们,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 B.《雷雨》写了很多冲突,如主仆冲突、夫妻冲突、父子冲突,等等.然而,全剧主要的冲突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C.元杂剧中,宫调表示声调的高低,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A调”、“B调”等.曲牌规定字数、格律,并表达一定声情,其字面意义和曲词内容一般无关.再如,【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 D.《窦娥冤》是由正旦主唱的,称作旦本戏.《窦娥冤》中的角色“外”指外末,扮老年男子,“净”指花脸,公人,扮打锣者等.“正旦”指女主角,扮窦娥.“卜儿”指老年妇女,窦娥的婆婆.窦娥的三桩誓愿是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文中引用的四个典故是: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考点】文学常识.【答案】B【分析】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每个选项,然后接题目要求选出答案,选答案的过程中要认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文学常识,结合已有的只是解答本题.【解答】A.正确;B.“全剧主要的冲突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错,应是“主要矛盾还有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C.正确;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没有好方法,主要靠平时的积累,通过该题也告诉我们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的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了解作家作品.3.(3分)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次第:光景,情形。②颙望:因期盼而凝望。 B.①是处:到处,处处。②残照:落日的余光。 C.①春花秋月:实指春天的花,秋天的月。②朱颜:红颜,年轻红润的面容。 D.①将息:将养,休息。②戚戚:愁苦的样子。【考点】一般实词.【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用法,学生应重视课本所学,加强识记和累积,熟练掌握120个常见实词,重点关注多义实词古今差别大的义项,以提高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解答】A.正确。B.正确。C.春花秋月:既实指春天的花,秋天的月,又借指一年中最美好的事物。D.正确。故选:C。【点评】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4.(3分)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为国以礼A.加之以师旅 B.不吾知也 C.则何以哉 D.毋吾以也【考点】文言句式.【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别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解答】例句:状语后置句。“以礼”是介宾短语作状语修饰动词“为”,因此正确顺序是“以礼为国”。译文:用礼来治理国家。A.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以师旅”作状语后置修饰动词“加”,译文:把侵略的军队加在这个国家上。B.宾语前置,“不吾知也”应为“不知吾也”,句意:不了解我。C.宾语前置句,“何以”应是“以何”。句子翻译为:那你又能做什么呢?D.宾语前置句,应是“毋以吾也”。句子翻译为:没有人任用我了。故选:A。【点评】倒装句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四类。学习文言特殊句式可借助现代汉语的分析句子结构知识,会划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明确这几种成分的位置关系。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9分,每小题19分)5.(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②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③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④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⑤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⑥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⑦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⑧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⑨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⑩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B.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C.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D.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子路性情粗野,刚直好勇。他曾欺侮孔子,后来被孔子以礼诱导,最终拜孔子为师。B.子路自尊自信,不慕虚荣。孔子认为子路即使穿着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也不感到羞愧。C.子路精于政事,能力出众。孔子赞扬子路有仁德,可以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军政事务。D.子路尽忠职守,至死不渝。卫国政乱时,子羔劝他不要进城,子路以“不避其难”为由拒绝了,最终殒命。(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②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③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4)结合选文第⑨段的内容,概括分析子路的性格特点。(5)结合选文第③段的内容以及下列《论语》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孔子对“勇”有怎样的看法。①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②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③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考点】人物传记;文言断句;文言翻译;内容理解;形象分析.【答案】(1)B(2)C(3)①恭谨并且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并且清正,就可以亲近民众;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②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③我和你在江上捕鱼,在江中的小洲上打柴,以鱼虾为伴侣,和麋鹿交朋友。(4)①尚勇:只身一人也敢赶回去同叛乱者作战。②重义:食人俸禄而为人尽责,不顾个人安危。③守礼:临死也为不免冠而结缨,不违君子之礼。(5)“勇”是君子具备的一种优秀品质,勇者无所畏惧;但“勇”需要“礼”和“义加以节制,否则就会变成缺点,造成不良后果。【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信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句子的含义,再结合题目要求具体分析。【解答】(1)句意:灵公的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她,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子的儿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得过”是“得罪过”的意思,后面要跟宾语“南子”,句子结构才完整,所以应该在“南子”后断开,排除AC。句中的“惧诛”解释“出奔”的原因,不能断开,且“及灵公卒”是表示时间的状语,应单独成句,排除D。故选B。(2)C.“孔子赞扬子路有仁德”错误,原文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意思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故选C。(3)①“恭以敬”“宽以正”“恭正以静”中的“以”用法相同:相当于连词“而”,表并列;“执勇”,驾驭勇武的人;“比众”,亲近民众;“报上”,报效上司。译文:恭谨并且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并且清正,就可以亲近民众;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②“嘉”,赞许;“古道”,古人从师的途径;“贻”,赠送。译文: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③“渔樵于江诸之上”,状语后置句,“于江诸之上渔樵”;“渔樵”,捕鱼、砍柴;“侣”“友”,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译文:我和你在江上捕鱼,在江中的小洲上打柴,以鱼虾为伴侣,和麋鹿交朋友。(4)由“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可知,本来子路有事在外,听说孔悝作乱时,立刻独自一人赶回来,同叛乱者作战,可见其尚勇。由“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可知,面对子羔的劝告,子路认为吃着人家的粮食就不能回避人家的灾难。可见其为人尽责,重义。由“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可知,子路即将死亡,却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可见其守礼。(5)由“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可知,具备了“勇”的人,可以让自己无所畏惧。因此,君子应当具备“勇”的品质。由“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可知,孔子认为君子最崇尚的是义。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做强盗。也就是说君子可以尚勇,但是尚勇更需要尚义,应当用“义”来节制、限制“勇”。再结合“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可知,孔子认为尚勇还需守礼,否则就会犯上作乱。因此,“勇”还需要“礼”加以节制。答案:(1)B(2)C(3)①恭谨并且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并且清正,就可以亲近民众;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②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③我和你在江上捕鱼,在江中的小洲上打柴,以鱼虾为伴侣,和麋鹿交朋友。(4)①尚勇:只身一人也敢赶回去同叛乱者作战。②重义:食人俸禄而为人尽责,不顾个人安危。③守礼:临死也为不免冠而结缨,不违君子之礼。(5)“勇”是君子具备的一种优秀品质,勇者无所畏惧;但“勇”需要“礼”和“义加以节制,否则就会变成缺点,造成不良后果。参考译文:①仲由,字子路,卞地人。比孔子小九岁。②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欺凌孔子。孔子用礼乐慢慢地诱导他,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③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做强盗。”④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新的道理。⑤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之所用,就不适用了。”“像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用乱麻絮做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好象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呢。”⑥季康子问道:“仲由有仁德吗?”孔子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⑦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说:“子路可以说是人臣了吗?”孔子回答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⑧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理。可是,我告诉你:恭谨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清正,就可以亲近民众;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⑨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作南子。灵公的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她,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子的儿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留在国外,不能够回来。这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就和孔悝一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悝家,就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这就是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还有事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子羔从卫国城门出来,正好相遇,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为他遭受祸殃。”子路说:“吃着人家的粮食就不能回避人家的灾难。”子羔终于离去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他的劝说。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魇到台下去攻打子路,斩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说完系好帽子就死了。⑩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说:“唉呀,仲由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他的死讯。【点评】解答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文从句顺。四.诗歌阅读(共2小题,满分15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致酒行【唐】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①。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②,谁念幽寒坐呜呃③。【注释】①请恩泽:马周因替常何代写政治利弊得失条目而为太宗赏识,因此得到官职。②拏云:犹凌云,指志向高远。③呜呃:悲叹。(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句分写自己客中饮酒和主人奉觞祝酒,呼应题目,同时“零落栖迟”写出了自己飘零流落、滞留异乡的境遇。B.“主父”句以古人自喻,说自己像西游长安、久困不归的主父偃一样,家中的亲人因为盼望自己归来,将门前的柳树枝条都折断了。C.“吾闻”句中的“吾闻”二字可以删去,对诗的内容意蕴没有影响,但对诗的节奏及诗人神情口吻有明显的影响。D.“空将”句中的“空”可解释为“白白的、徒劳的”,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马周的遭际感到叹惋无奈。(2)下列对李白的诗歌《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将进酒》是劝酒歌,既劝朋友,又劝自己,在诗中诗人举出各种理由,强调痛饮尽欢。B.首句诗人以“黄河之水”起兴,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永恒衬托生命渺小。C.诗中多用夸张手法,屡用数字“十千”“千金裘”等来表达诗情,给人空浮之感。D.诗中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节奏疾徐变化,具有参差错落的表达效果。(3)借酒抒情,是李贺的《致酒行》与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共同的特色,但二者所抒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考点】理解诗词词句;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作者情感.【答案】(1)D(2)C(3)《致酒行》中李贺虽然感叹自己有迷失的魂魄,无法召回,但还是相信雄鸡一声则天下大亮,年轻人应当心怀凌云壮志,不必总是唉声叹气。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要求舒展抱负的心情。而《将进酒》中李白则在情感的起伏变化中,“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狂放不羁的心情。【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3)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D.“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马周的遭际感到叹惋无奈”错误。“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意思是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所以,诗人说马周只凭“两行书”即得皇帝赏识,言外之意似乎是:政治出路不只是有一种途径,“囊锥”终有出头之日,科场受阻也不能悲观,表达了诗人的乐观自信。故选D。(2)C.“给人空浮之感”错误。《将进酒》诗多用夸张手法,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如“十千”“千金裘”等表达出诗人豪迈之情。故选C。(3)《致酒行》结尾四句“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意思是,我是个执迷不悟的人,但听君一席话我茅塞顿开,犹如雄鸡一声啼叫,天下大亮。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作者直抒胸臆,“雄鸡一声”是一鸣惊人,“天下白”的景象激起了诗人的豪情;“谁念幽寒坐呜呃”既是自我激励,也是一种对诗人以前的批判。总体展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极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说富贵“不足贵”,乃是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说古人“寂寞”,其实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寂寞”,所以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是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陈王”曹植于曹丕、曹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也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满的不平之气。答案:(1)D(2)C(3)《致酒行》中李贺虽然感叹自己有迷失的魂魄,无法召回,但还是相信雄鸡一声则天下大亮,年轻人应当心怀凌云壮志,不必总是唉声叹气。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要求舒展抱负的心情。而《将进酒》中李白则在情感的起伏变化中,“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狂放不羁的心情。译文: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当年主父偃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哎,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我是个执迷不悟的人,但听君一席话我茅塞顿开,犹如雄鸡一声啼叫,天下大亮。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客居长安,求官而不得的困难处境和潦倒感伤的心情。诗人以不得志的人的身份作客饮酒,前四句写作客的情形和潦倒自伤的心情。中间四句,诗人由自伤转为自负和自勉,引汉代名士主父偃和唐代名士马周自比,说明他自己有经世之才,早晚会得到皇帝赏识。后四句,诗人又由自负和自勉转为自伤,感慨自己冷落寂寞的处境。三层意思转折跌宕,沉郁顿挫,而以怀才不遇之意加以贯通。《李长吉集》引黄淳耀的话评价说:“绝无雕刻,真率之至者也。”黎简评价说:“长吉少有此沉顿之作。”从开篇到“家人折断门前柳”四句一韵,为第一层,写劝酒场面。先总说一句,“零落栖迟”(潦倒游息)与“一杯酒”连缀,大致地表示以酒解愁的意思。不从主人祝酒写起,而从客方(即诗人自己)对酒兴怀落笔,突出了客方悲苦愤激的情怀,使诗一开篇就具“浩荡感激”(刘辰翁语)的特色。接着,诗境从“一杯酒”而转入主人持酒相劝的场面。他首先祝客人身体健康。“客长寿”三字有丰富潜台词:忧能伤人,折人之寿,而“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七字画出两人的形象,一个是穷途落魄的客人,一个是心地善良的主人。紧接着,似乎应继续写主人的致词了。但诗笔就此带住,以下两句作穿插,再引申出“零落栖迟”的意思,显得委婉含蓄。“主父西游困不归”,是说汉武帝时主父偃的故事。主父偃西入关,郁郁不得志,资用匮乏,屡遭白眼(见《汉书•主父偃传》)。诗人以他来自比,“困不归”中含有无限辛酸之情。古人多因柳树而念别。“家人折断门前柳”,通过家人的望眼欲穿,写出诗人自己的久羁异乡之苦,这是从对面落笔。引古自喻与对面落笔同时运用,都使诗情曲折,生动有味。经过这两句的跌宕,再继续写主人致词,诗情就更为摇曳多姿了。“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到“直犯龙颜请恩泽”是第二层,为主人致酒之词。“吾闻”二字领起,是对话的标志;同时通过换韵,与上段划分开来。这几句主人的开导写得很有意味,他抓住上进心切的少年心理,甚至似乎看穿诗人引古自伤的心事,有针对性地讲了另一位古人一度受厄但终于否极泰来的奇遇:唐初名臣马周,年轻时受地方官吏侮辱,在去长安途中投宿新丰,逆旅主人待他比商贩还不如,他的处境比主父偃更为狼狈。为了强调这一点,诗中用了“天荒地老无人识”的生奇夸张造语,那种抱荆山之玉而“无人识”的悲苦,以“天荒地老”四字来表达,看似无理,实际上极能尽情。马周一度像这样困厄难堪,以后却时来运转,因替他寄寓的主人、中郎将常何代笔写条陈,唐太宗十分高兴,予以破格提拔。(注:原文见作品注释。)“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说的就是这件事。主人的话到此为止,只称引古事,不加任何发挥。但这番语言很富于启发性。他说马周只凭“两行书”即得皇帝赏识,言外之意似乎是:政治出路不只是有一种途径,“囊锥”终有出头之日,科场受阻也不能悲观。事实上,马周只是被唐太宗偶然发现,这里却说成“直犯龙颜请恩泽”,主动自荐,似乎又在怂恿少年要敢于进取,创造成功的条件。这四句以古事对古事,话中有话,极尽循循善诱之意。“我有迷魂招不得”至篇终为第三层,直抒胸臆作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主人的开导使“我”这个“有迷魂招不得”者,茅塞顿开。诗人运用擅长的象征手法,以“雄鸡一声天下白”写主人的开导生出奇效,使他的心胸豁然开朗。这“雄鸡一声”是一鸣惊人,而“天下白”的景象更是光明璀璨。这一景象激起了诗人的豪情,于是末二句写道:“少年正该壮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谁念幽寒坐呜呃”,“幽寒坐呜呃”五字,用语独造,形象地刻画出诗人自己“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伤心行》)的苦态。“谁念”句,同时也就是一种对旧我的批判。末二句音情激越,颇具兴发感动的力量,使全诗具有积极的思想色彩。《致酒行》以抒情为主,却运用主客对白的方式,不作平直叙写。诗中涉及两个古人故事,却分属宾主,《李长吉歌诗汇解》引毛稚黄的话说:“主父、马周作两层叙,本俱引证,更作宾主详略,谁谓长吉不深于长篇之法耶?”这篇的妙处,还在于它有情节性,饶有兴味。另外,诗在铸词造句、辟境创调上往往避熟就生,如“零落栖迟”“天荒地老”“幽寒坐呜呃”,尤其是“雄鸡一声”句等等,或语新,或意新,或境奇,都对表达诗情起到了积极作用,是李贺式的锦心绣口。【点评】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即是,如杜牧《阿房宫赋》中“长桥卧波,未云何龙”。(2)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3)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解答】故答案为:(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重点字:卧)(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重点字:昔)(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重点字:暮)【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3分,每小题13分)8.(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王子猷[注]何其芳“难道天已要亮了吗?”从动了一下的棉被的边缘上滑进一丝冷气,从窗外映进来的亮度,是如此皑白,如此澄静,与月光,与曙光,都不难找到区别。然而这如此皑白,如此澄静地亮着的,到底是什么呢?他这时已能肯定地在心里说一个字了,那个字是:雪。他起来了。趿着鞋把窗门一扇扇打开,雪已停止了飘飞,外边的窗角都垫着一窝新雪,不自觉地把指头去试触一下,雪可爱幽冷。再从窗子平望出去,望得见的只是白色,在黑夜里显出澄静。在室内轻轻巡行一周,最后把门闩推开。随着门的开,是一声,“筼青!”来的是一个清瘦的童子,和他手里的一个黝色的陶壶。“不要甚么下酒物么?”“这还不够下一壶酒吗?”指着窗外。又轻轻在堂室内走着。重新凝睇窗外:这雪,这皑白的雪,不仅在它的浓黑里显出澄静,而且妩媚,使人感到温柔,这温柔是只允许人感到的。——就只感到不已够了吗?他心里做一种聪明的微笑,脚步不自觉地重了起来。他想起他是怎样像脱去一件脏的衣服,丢了官来这里隐居:他是从来没有觉到那错了的,但今夜的雪似又是新的参证。举起眼。远远的,那个方向,使他想起戴安道。今夜真怪,一觉醒来,使他对一切感到新鲜,说不出的模糊不定,虽说一切都似乎更清楚,更亲近。是这雪!他于是要从雪里去访他远在剡溪的朋友。王子猷和童子筼青在一只船里。船小小的,然而清洁使它不觉得窄促,没有一片帆,一半舱篷来遮蔽它向圆圆的蓝的天空仰视。幽暗的水柔滑地抚摩过它身边,流着永远的静寂。天亮。灰暗的黎明告诉一切将有一个冬季的阴天。王子猷从桨打起的水花里望到河岸,从河岸的丛林里望到天边,天边就似乎在丛林的枝巅。“划拢岸去。”林间有一条曲折的小径,满径丰腴的积雪,还不曾有人的踪迹。王子猷望着这一径白雪,不忍踏上它,又想踏上它,最后,一步步向前走去。出了林,是平坦的田野。有短短的木桥,有冰锁的小溪,有一声声鸡啼夹着凄冷,有一家家晨炊的烟袅上天空。路从一家草屋的前面过身。那门前的土坝上,站着一个农夫模样的中年人。“两位走路的先生真早。”一个笑着招呼。王子猷停住脚步,向农夫说,“我们是从山阴来的,打算去访一个朋友。”“在什么地方?”“剡县。”“不想歇歇脚吗?我还可以给两位先生准备早饭,如不嫌——”“那么,恭敬不如从命。”“到灶屋去坐,有火,暖和暖和吧。”所谓灶屋就是左手边现着更阴暗的门。一个两眼的灶占了屋的一角,灶门已亮着火光,流出湿柴的味,灶背已有一个中年的女人在做饭。“这两位先生是从山阴来的,将在我们这里吃早饭。”女人放下做着的事,带一点忙乱到堂屋去搬板凳。坐定,男人陪着说话,女人仍带一点忙乱跑进跑出,拿东拿西,做着早饭。“今年雪真大。”“是的,明年一定是很好的年成。”“真是扰乱了你们。希望不要因为我们,在饭菜上多些麻烦。”“没有的事。便饭便饭。”饭要熟时,那女人问:“午郎呢?”“一定在外面耍雪。我去喊他。”男人起身。外面是“午郎”“午郎”和一个五六岁孩子答应的声音。孩子带着顽皮的神气跑进来,看见两个生人,瞪着惊问的眼,不动,一双红红的手。女人从堂屋摆了碗筷进来,走近孩子——“你瞧,你一双手!”“妈,我冷!”多么习惯的依托的声音!女人用大大的粗黄的手握住小孩向她伸出的小手,完全包没了那红红的两拳,“谁教你耍雪的!”饭桌上,有炒的鸡蛋,还有肥的腊肉,大块的腊豆腐干,这显然是为贵客而准备的菜。吃了饭,他说着赶路的话告辞。主人是这样好,不肯收钱,只很客气地收了一声“谢谢”。“也许戴先生这时还高卧着吧。”为什么快乐像一阵轻轻的风飘过人的心里,跟着就扬起怅惘的尘土?为什么人要伸手去捉那轻轻的风,而又不愿捉着的是一握尘土?他想起他做官时是怎样不管那些属于官的俗事。为着完全适意,才连那仅是一个挂名的官也抛弃了。想起出都时,在都下偶遇桓伊的那夜,桓伊是怎样为他吹了三弄笛,主客不交一言而去。这些故事,是一般人士都知道并且传说着的故事,而他,在往次,忆及时也在心里泛起凉幽幽的微笑。但这次!他沉思着伸出一双红色的小小的手。那平凡的可祝福的家庭!那平凡里流着多温柔多充实的声音!一锄,一家,一块田地,一间草屋,一个妻子还有孩子。工作时的汗水,休息时的烟管,还有大家在一块时的亲切的目光与笑语。晨到夜,春到冬,生到死,一首朴质而妥帖的诗——这样走着到哪里去,他猛意识到。戴安道家。到戴安道家去干吗?戴安道那个人,一个平常的自以为不平常的人,一个时代的流行病的患者。去和他串一幕习惯的喜剧?去告诉他今天感到的悲哀?不!“回去吧。”“不是到戴先生家里去吗?不是已到了吗?”“我原是乘兴而来的,兴尽就可以回去了,何必一定要见着戴呢——”他自己听到语尾有一点颤抖,一点哽咽。(有删改)[注]小说取材于《世说新语》中“雪夜访戴”的故事,王子猷即王微之,“书圣”王羲之之子。小说并未拘泥于原作中王子猷诞漫的个性,而赋予人物更复杂的情绪。(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王子猷的感受细腻而敏感,棉被边缘上滑进的冷气,窗外映进来的皑白、澄静的亮度,让他意识到下雪了。B.筼青送来了酒,并问要不要下酒物,而在王子猷看来,窗外的雪景足可以下酒,可见二人在心灵境界上的差异。C.小说中画横线的语句,写王子猷回忆自己做官之前的生活状况,他曾经过着一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民生活。D.小说中人物对话非常生动,这些对话整体上不但符合人物身份,展现出其性格特点,而且还推动了故事情节向前发展。(2)关于文中王子猷到农家歇脚吃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在农夫的热情招呼和诚意邀请下,王子猷走进农家,丰富了故事的内容。B.女人“带一点忙乱”搬凳子,跑进跑出拿东西,表现出她的热情与真诚。C.“谁教你耍雪的!”这是母亲在责备孩子,写出了孩子的顽皮与叛逆性格。D.农人一家的古道热肠和温馨的气氛,为后文王子猷思想情绪的转变张本。(3)雪夜醒来到最后放弃访戴,王子猷的情绪不断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世说新语》中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小说中也多处写到雪,这样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考点】小说;内容理解与概括;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答案】(1)C(2)C(3)①发现下雪,很兴奋,窗外的雪景让他感觉足够下一壶酒,白的雪让他对自己弃官隐居的选择更加坚定。②雪夜使他对一切感到新鲜,兴之所至,他想在雪夜里去访他远在溪的朋友戴安道。③在农人家用早饭后,为农人一家生活的温馨、亲情所动,对自己先前弃官隐居、一味追求随心随性的选择进行反思。④感悟到平凡的生活、人间温情、真实的岁月是朴质而妥帖的诗,内心的价值认同产生了变化。⑤开始对自己拜访戴安道的想法产生了动摇,意识到戴安道不过也是一个和自己一样自以为不平靠的时代流行病患者,未登门而回。(4)①小说中的大雪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场景,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使整个故事流畅自然。②小说中的雪在一定意义上象征着主人公的人生追求,品行高洁、不屈就世俗,在雪景的烘托下,人物更丰满。③小说中多次写到雪,将人物内心的细致感触与雪景完美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全文的诗情画意。【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部分,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情绪变化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内容,找到人物不同情形下的不同反应,结合语境分析情绪变化。(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环境描写在文中的运用以及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加以分析。【解答】(1)C.“回忆自己做官之前的生活状况,他曾经过着一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民生活”错误。小说中画横线的语句是对王子猷歇脚的农家生活的描述,跟王子猷的生活无关。故选C。(2)C.“责备孩子”“写出了孩子的顽皮与叛逆性格”错,表现的是这位母亲对孩子的嗔怪,责备的意味浅而疼爱的意味深,展现出农家的亲情与温暖。故选C。(3)由“他起来了。趿着鞋把窗门一扇扇打开,雪已停止了飘飞,外边的窗角都垫着一窝新雪,不自觉地把指头去试触一下,雪可爱幽冷”“这还不够下一壶酒吗”“他想起他是怎样像脱去一件脏的衣服,丢了官来这里隐居;他是从来没有觉到那错了的,但今夜的雪似又是新的参证”等可知,王子猷看到早晨的雪,内心激动,趿着鞋去赏雪,看到雪景感觉已经有了下酒之物,并让他更加坚定了弃官隐居的选择。由“今夜真怪,一觉醒来,使他对一切感到新鲜,说不出的模糊不定,虽说一切都似乎更清楚,更亲近”“他于是要从雪里去访他远在剡溪的朋友”可知,醒来看到雪景感到一切都很新鲜,并且想去拜访远在剡溪的朋友戴安道。由“他想起他做官时是怎样不管那些属于官的俗事。为着完全适意,才连那仅是一个挂名的官也抛弃了……而他,在往次,忆及时也在心里泛起凉幽幽的微笑”可知,在农人家用早饭后,为农人一家生活的温馨、亲情所动,对自己先前弃官隐居、一味追求随心随性的选择进行反思。由“那平凡的可祝福的家庭!那平凡里流着多温柔多充实的声音!一锄,一家,一块田地,一间草屋,一个妻子还有孩子。工作时的汗水,休息时的烟管,还有大家在一块时的亲切的目光与笑语。晨到夜,春到冬,生到死,一首朴质而妥帖的诗”等可知,王子猷看到乡村农家的生活,感受到了平凡生活的温情、质朴,因此,内心的价值认同产生了变化。由“戴安道家。到戴安道家去干吗?戴安道那个人,一个平常的自以为不平常的人,一个时代的流行病的患者。去和他串一幕习惯的喜剧?去告诉他今天感到的悲哀?不”可知,在途中,他对自己访友的想法产生了动摇,意识到戴安道不过也是一个和自己一样自以为不平常的时代流行病患者,未登门而回。(4)王子猷一觉醒来,看到大雪,由此有了一系列情感变化,坚定了自己弃官归隐的想法,想要去拜访朋友,又因为雪大起得早,因而去农夫家吃饭等,因此大雪既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环境,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由“他想起他是怎样像脱去一件脏的衣服,丢了官来这里隐居;他是从来没有觉到那错了的,但今夜的雪似又是新的参证”“戴安道那个人,一个平常的自以为不平常的人,一个时代的流行病的患者”可知,主人公弃官归隐,好像脱下了一件脏衣服,并且不再去拜访自以为是的朋友,因此大雪象征主人公品行高洁、不屈就世俗的精神。由“从窗外映进来的亮度,是如此皑白,如此澄静,与月光,与曙光,都不难找到区别。然而这如此皑白,如此澄静地亮着的”“这雪,这皑白的雪,不仅在它的浓黑里显出澄静,而且妩媚,使人感到温柔,这温柔是只允许人感到的”“林间有一条曲折的小径,满径丰腴的积雪,还不曾有人的踪迹”等可知,文本将人物内心的细致感触与雪景完美融合在一起,增加了文本的诗情画意。答案:(1)C(2)C(3)①发现下雪,很兴奋,窗外的雪景让他感觉足够下一壶酒,白的雪让他对自己弃官隐居的选择更加坚定。②雪夜使他对一切感到新鲜,兴之所至,他想在雪夜里去访他远在溪的朋友戴安道。③在农人家用早饭后,为农人一家生活的温馨、亲情所动,对自己先前弃官隐居、一味追求随心随性的选择进行反思。④感悟到平凡的生活、人间温情、真实的岁月是朴质而妥帖的诗,内心的价值认同产生了变化。⑤开始对自己拜访戴安道的想法产生了动摇,意识到戴安道不过也是一个和自己一样自以为不平靠的时代流行病患者,未登门而回。(4)①小说中的大雪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场景,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使整个故事流畅自然。②小说中的雪在一定意义上象征着主人公的人生追求,品行高洁、不屈就世俗,在雪景的烘托下,人物更丰满。③小说中多次写到雪,将人物内心的细致感触与雪景完美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全文的诗情画意。【点评】解答对文本赏析的选择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六.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8分)9.(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海棠诗社是《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贾探春提议邀集大观园中有文采的人所组的诗社。诗社成立旨在“宴集诗人于风庭月榭;醉飞吟盏于帘杏溪桃,作诗吟辞以显大观园众姊妹之文采不让桃李须眉”。诗社成员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所作“咏白海棠”诗节选如下:①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情女亦离魂。②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③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④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现请你结合自己对作品中人物的理解,从给出的诗句顺序中选出相对应的作者和雅号。正确的一项是()A.林黛玉(潇湘妃子)薛宝钗(蘅芜君)贾宝玉(怡红公子)史湘云(枕霞旧友) B.史湘云(枕霞旧友)贾宝玉(怡红公子)薛宝钗(蘅芜君)林黛玉(潇湘妃子) C.薛宝钗(蘅芜君)林黛玉(潇湘妃子)史湘云(蕉下客)贾宝玉(怡红公子) D.贾宝玉(怡红公子)史湘云(蕉下客)林黛玉(潇湘妃子)薛宝钗(蘅芜君)【考点】《红楼梦》.【答案】B【分析】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需做学生阅读文本。读清情节,读懂内容,读出自己的理解。【解答】①是史湘云所作。②是贾宝玉所在作。③是薛宝钗所作。④是林黛玉所作。关于众人的雅号:李纨自取了“稻香老农”的雅号;探春自取名“秋爽居士”,后来宝玉说不好,探春改成了“蕉下客”;史湘云称“枕霞旧友”;黛玉得探春所送“潇湘妃子”;宝钗得李纨所送“蘅芜君”;宝玉称“怡红公子”;迎春得宝钗所送“菱洲”;惜春得宝钗所送“藕榭”。故选:B。【点评】针对文学名著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熟悉考纲限定必读的名著,了解全书的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把握全书的主题思想和语言风格;精读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节,做到点面结合。此外,可以阅读一些关于作品评价类的文章,进一步理解作品内涵。2.阅读、积累、记忆与写作结合。积累、记忆名著中人物的主要情节、表现作品思想意义的情节、体现作者倾向的内容、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等,学会标记、摘录、批注点评等,还应该和写作结合起来,做读书笔记,并坚持不懈。3.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设问指向和要求组织答案,切忌答非所问。力求答案语言简明、连贯,书写字迹工整,标点规范。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规范。10.(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同样问读书的问题,黛玉却给出不同的回答,试分析黛玉变化的原因。【考点】《红楼梦》.【答案】黛玉远离父亲,寄身外祖母家,寄人篱下的遭遇以及黛玉本身敏感多疑的性格,使得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她从贾母的语气中听到贾母对女子读书的不屑(或不甚在意),因而当宝玉再问同一个问题时,她改变了自己的回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人物鉴赏等的整体把握能力。要仔细分析黛玉所给的不同回答,结合其遭遇,把握其性格。【解答】同样问读书的问题,黛玉却给出不同的回答,直接原因是贾母的话。贾母问黛玉读何书,开始黛玉是据实回答的,且“只刚念了”几个字已有谦虚的意味在里面了;结果黛玉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这话说明贾母不喜欢女孩子读书,认为只要认得两个字就可以,在贾母心中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在黛玉看来,连贾家这样人家的女孩子都“只刚认得几个字”,那么自己刚才的回答大约有些不恰当了。且黛玉聪明灵秀,从贾母的回答中品出贾母对女子读书的不屑,因而改变了自己的回答。这件事的根源还在于黛玉的处境和性格。她在母亲离世后离开父亲,寄身于外祖母家,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加倍小心;而她的性格本身也敏感多疑,“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让人耻笑了她去”,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她对在贾母那里的回答感到不妥之后,当宝玉再问同一个问题时,她改变了自己的回答。答案:黛玉远离父亲,寄身外祖母家,寄人篱下的遭遇以及黛玉本身敏感多疑的性格,使得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她从贾母的语气中听到贾母对女子读书的不屑(或不甚在意),因而当宝玉再问同一个问题时,她改变了自己的回答。【点评】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学之林中的珍奇瑰宝。它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近年来名著题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名著阅读题常见的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感悟评点类等。我们要掌握作品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能用简洁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猪的饲养饲养管理流程优化考核试卷
- 2024年度房地产租赁代理买卖及居间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员工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及保密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度环保技术研发代工生产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度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有限合伙协议书3篇
- 2024年网络云服务合同模板
- 2024年绿色能源产业母子公司股权转让与环保责任协议3篇
- 氮肥产业现状与发展考核试卷
- 幼儿园mooc课程设计
- 碳酸饮料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考核试卷
- 北斗创新设计导航-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韩国三星在中国的跨文化管理探析-以上海子公司为例5800字】
- 新学位法专题讲座课件
- 坠积性肺炎治疗新进展
- 心身疾病的心理与康复治疗
- 2024年02月四川省省直机关2024年度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安吉桃花源萌宠露营节活动方案
- 壮医药水蛭疗法
- 200句搞定中考英语词汇
- 2024年型材切割机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知识总结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