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三晋联盟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山西省三晋联盟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山西省三晋联盟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山西省三晋联盟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山西省三晋联盟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三晋联盟山西名校高一期中联合考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24年9月3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所处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对在轨运行卫星传输数据干扰最大的是()A.狂风暴雨 B.大雪纷飞 C.太阳活动 D.地表地势起伏【答案】1A2.C【解析】【1题详解】工作中的遥感四十三号02星属于地球的卫星,其所在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同级别,A正确;地月系级别低于太阳系和银河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等级相同,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卫星在太空中借助无线电短波通讯进行信号传输,受地面天气和地形变化影响较小,ABD错误;太阳活动会发出带电粒子流,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对卫星传输数据产生较强干扰,C正确。故选C。【点睛】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遥感卫星主要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和海洋卫星三种类型。2024年3月23日,太阳爆发X1.1级耀斑,并引发日冕物质抛射事件。3月25日地球发生特大地磁暴,出现极光现象,在我国黑龙江漠河等地,人们拍摄到了清晰的极光。图示意太阳大气结构。完成下面小题。3.耀斑发生在()A.①—光球层 B.②—色球层C.③—日冕层 D.③—光球层4.下列关于耀斑及日冕物质抛射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使太阳黑子的数量大量减少 B.导致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C.可导致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D.地球中低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答案】3.B4.B【解析】【3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选B。【4题详解】耀斑及日冕物质抛射产生的影响,即太阳活动的影响,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增多,B正确;太阳活动具有相关性,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增多,太阳黑子数增多,且黑子数量变化不是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带来的影响,A错误;太阳活动增强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C错误;使地球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D错误。故选B。【点睛】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通常以地磁指数来表征地磁暴的大小。地磁暴是太阳风高速等离子体到达地球空间后,引发产生的最具代表性的全球空间环境扰动事件。下图为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关于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 B.地震时,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纵波大于横波C.岩浆来自地幔 D.地震震源最深可达古登堡界面以下6.当地震到来时,航行在大海上的轮船()A.先上下震动,再左右晃动 B.先左右晃动,再上下震动C.只上下震动 D.只左右晃动【答案】5.C6.C【解析】【5题详解】由图可知,纵波速度大于横波,A错误;地震时横波使楼房水平晃动,破坏性比纵波大,B错误;岩浆来自地幔内部的软流层,C正确;地震震源最深达到古登堡界面以上,D错误。故选C。【6题详解】横波不能通过液体传播,纵波既可以通过固体传播,也可以通过液体传播,因此大海上的轮船纵波可以到达,横波无法穿过,因此只能感受到上下震动,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洋壳厚度小,平均厚度为6千米;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一般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时间序列和化石存在,对研究古地质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下图示意喜马拉雅山山地局部地层结构,该地地层未经较大的地质变动破坏。完成下面小题。7.图示地层中生物主要生活在中生代时期的是()A.d地层 B.e地层 C.b地层 D.c地层8.e地层形成时期()A.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B.裸子植物繁盛 C.哺乳类动物初现 D.阿尔卑斯山脉形成9.该区域地质环境演化顺序为()A.浅海区→陆地区→山地 B.陆地区→浅海区→山地C.深海区→浅海区→山地 D.山地区→浅海区→深海区【答案】7.A8.D9.A【解析】【7题详解】中生代时期是恐龙繁盛时期,图中d地层有恐龙化石存在,因此d地层中生物(恐龙)主要生活在中生代时期,A符合题意;e地层有大型哺乳类动物化石,大型哺乳类动物生活在新生代时期,排除B;b地层有菊石化石、c地层有鱼类化石,原始菊石和原始鱼类都主要生活在古生代时期,排除CD。故选A。【8题详解】读图可知,e地层中有哺乳类动物化石存在,大型哺乳动物出现在新生代,因此e地层应形成于新生代。新生代联合古陆完全解体,联合古陆在中生代开始解体,A错误;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与e地层形成时期不同,B错误;哺乳类动物初现于中生代,与e地层形成时期不同,C错误;新生代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促使了阿尔卑斯山脉形成,D正确。故选D。【9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地层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时间顺序,最古老的最下地层含有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喜欢生活在温暖的浅海区域,以藻类植物、原生动物等为食,表明该区域当时环境为浅海,后面依次形成的地层中含菊石、鱼类化石,这此生物也生活在浅海环境,再后形成的d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表明当地逐渐演变为陆地,最后形成的e地层中含有大型哺乳动物,有可能当地演化为山地环境。由此判断,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点睛】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宙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宙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猴子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龙里县南部,风景区内的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表现为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分布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自然景观,以及由这些地形地貌所形成的自然气候、植被等有机组合。如图示意该风景区一洞穴内部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下列与图中地貌对应正确的是()A.a——石芽,b——石柱,c——石笋 B.a——石钟乳,b——石笋,c——石柱C.a—石芽,b—石笋,c—石柱 D.a—石钟乳,b—石柱,c—石笋11.下列关于猴子沟风景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岩浆岩分布广泛 B.洼地储水条件良好C.气候温暖湿润 D.适合大规模放牧12.天坑形成之前,应该发育的地貌是()A.洼地 B.峡谷 C.沟谷 D.溶洞【答案】10.B11.C12.D【解析】10题详解】石芽是溶沟间突起的石脊;石钟乳是溶洞顶部向下生长的碳酸钙堆积体;石笋是由洞底向上生长的碳酸钙堆积体;石柱是石笋和钟乳石连接起来形成的柱状体;观察题目中的图片,a从洞顶向下生长,且较为细长,a为石钟乳;b从地面向上生长,且较为矮小,b为石笋;c是上下连接在一起的柱状体,c为石柱,石芽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该处展现了溶洞,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该地区主要是喀斯特地貌,是由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与岩浆岩关系不大,A错误;喀斯特地貌岩石易被溶蚀,出现渗漏,洼地储水条件良好错误,B错误。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C正确;大规模放牧会破坏植被,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易出现石漠化等生态问题,不适合大规模放牧,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先有地下溶洞的形成,随着溶洞顶部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坍塌,逐渐扩大形成天坑,D正确;而洼地、峡谷、沟谷与天坑的形成关系相对较小,ABC错误。故选D。【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地上喀斯特地貌有:孤峰、峰林、峰丛、洼地、丘陵、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地下暗河、溶洞等。冰碛垄为受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的垄岗状地貌,是古冰川前缘曾在此停留的痕迹。下图为青藏高原波堆藏布江林琼村段河谷现代地貌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示中的冰碛垄()A.M1冰碛垄形成时期最晚 B.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C.受冰川消融作用影响 D.堆积物质分选性较好14.根据冰碛垄的空间分布特点,说明该地气候()A.在持续变暖 B.在持续变冷C.先变冷,后变暖 D.先变暖,后变冷【答案】13A14.C【解析】【13题详解】材料中提出,冰碛垄为冰碛物堆积成的垄岗状地貌,是古冰川前缘曾在此停留的痕迹。从图中可以看出,M2冰碛垄覆盖在M3冰碛垄之上,M1冰碛垄又覆盖在M2冰碛垄之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碛物堆积过程中,新的堆积物会覆盖在旧的堆积物之上,因此M3冰碛垄先形成,M2冰碛垄后形成,M1冰碛垄最晚形成,A正确;由冰川堆积作用形成,B错误;受气候变冷,冰川前缘继续向低海拔地区前进,C错误;冰川堆积物的分选性差,D错误。A正确。【14题详解】根据冰碛垄的空间分布特点,冰川不断向低海拔的地方推进,说明气候先变冷,而后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冰碛垄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形成湖相沉积物,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冰盛期,古冰川前缘移动到该段河谷;冰消期冰川消融,高大的冰碛垄堵塞河谷;冰雪融水增多,河流发育,在冰碛垄处河流上游形成堰塞湖;河流挟带泥沙在湖底堆积,形成湖相沉积地层。俄罗斯乌苏里湾有一处玻璃海滩,那里有以前倾倒在海边的玻璃瓶垃圾,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自然把这些瓶子碎片慢慢打磨成了“玻璃鹅卵石”。下图为该海滩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乌苏里湾的海滩属()A.冰川侵蚀地貌 B.海水侵蚀地貌 C.冰川堆积地貌 D.海水堆积地貌16.把这些瓶子碎片打磨成“玻璃鹅卵石”的大自然力量是()A.河流侵蚀作用 B.海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答案】15.D16.B【解析】【15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俄罗斯乌苏里湾有一处玻璃海滩,海滩属于海水堆积地貌,D正确,排除ABC。故选D。【16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俄罗斯乌苏里湾的玻璃海滩在海浪的冲击下,瓶子碎片不断被磨蚀,最终被打磨成了鹅卵石状,因此该力量是海水侵蚀作用,B正确,河流、风力在此作用力相对较弱,该区域无冰川作用,排除ACD。故选B。【点睛】海水堆积地貌: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移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形态。按海岸物质的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砂砾质海岸地貌、淤泥质海岸地貌、三角洲地貌、生物海岸地貌等(见海岸地貌)。按堆积体形态与海岸的关系及其形成原因,可分成毗连地貌、自由地貌、封闭地貌、环绕地貌和隔岸地貌5大类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新政策。云南大理积极发展光伏发电,推行“面板发电,板下种植”,带动了乡村振兴,促进了绿色高质量发展。云南光伏发电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下图示意云南大理周边位置及1980-2020年云南省不同季节大气边界层(位于对流层底部,地温上升会使大气边界层高度增加)平均高度分布。(1)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匮乏区域,试简述原因。(2)列举云南大理推广光伏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3)结合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的季节变化,说明云南春季光伏发电量较大的原因。【答案】(1)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散失。(2)纬度较低;地势较高。(3)图中春季云南省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最大,说明此时地表升温快;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较大;当地春季降水少,多晴朗天气,故光伏发电量较大。【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光伏产业发展相关图文字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大气的垂直分层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多云雾天气;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日照时间较短,日照强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弱。【小问2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云南的纬度位置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较多;云南地势较高,大气较稀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小问3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与其他季节比,春季云南的大气边界层最高,结合材料信息“地温上升会使大气边界层高度增加”提示可知,春季云南的大气边界层最高说明此时地表升温快,结合所学知识,云南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冬春季节降水较少。夏秋季节,降水量大,云层厚,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表温度不是很高,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较低;冬春季节,尤其是春季,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较大,地表升温快,大气层结不稳定,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较高。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是长江的支流。该流域内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暴雨集中在5—9月,7月、8月尤为突出,常导致农田被淹没。大渡河流域为中国地质灾害高发区,以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主。如图为我国大渡河某河段景观图。(1)农田和聚落所在地为不同的两种典型河流地貌,分别指出农田和聚落所处的河流地貌名称,并简述两地貌之间的转化过程。(2)说明图中农田和聚落选址的合理性。(3)大渡河流域滑坡灾害多发,试说明其自然原因。【答案】(1)农田位于河漫滩,聚落位于阶地。转化过程:随着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河漫滩逐渐抬升,形成阶地。(2)河漫滩面积大,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利于农田规模化生产;靠近河流,利于农田取水灌溉;阶地所处海拔较高,防止聚落受山洪、泥石流危害。(3)位于地震多发区;地势起伏大,山体易坍塌;降水量大,暴雨集中,易诱发滑坡灾害。【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大渡河某河段景观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河流地貌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农田位于河漫滩,聚落位于地势相对较高的阶地。转化过程:阶地是较早形成的河漫滩,后随着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河漫滩逐渐抬升,形成了地势相对较高的阶地。【小问2详解】农田位于河漫滩,河漫滩面积大,且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和机械化开展,利于农田规模化生产;河漫滩靠近河流,利于农田取水灌溉;而阶地所处海拔较高,即减少了对河漫滩耕地占用,有可以防止聚落受山洪、泥石流危害。【小问3详解】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靠近板块交界处,位于地震多发区;该流域内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山体易坍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暴雨集中在5—9月,7月、8月尤为突出,降水量大,暴雨集中,易诱发滑坡灾害。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明在暑假研学期间,先后实地考察了内蒙古甲、乙、丙三地,并拍摄了当地典型的地貌景观的照片,小明在考察时做了如下记录:“第一天在甲地发现了风力侵蚀地貌,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