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红烛 》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2.2《红烛 》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2.2《红烛 》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2.2《红烛 》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2.2《红烛 》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近作者(1899--1946)本名闻家骅huá,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新月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很大,其中闻一多提出了三美的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父子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暗杀。

背景介绍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押韵,叠词,反复等)建筑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意象美,色彩绚丽的词语、动词,使画面具有动态感)

背景介绍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封建残余与西方现代文明交织碰撞。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作为深受中西文化影响的诗人,当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也使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对时代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探索。在即将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之际,他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内心充满激动与感慨,创作了这首反映时代精神的杰作《红烛》。初读感知一、看朗读视频,明确写作对象及感情基调感情基调:热烈而忧伤

写作对象:红烛

咏物诗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想想诗人表达什么思想感情?牺牲自我不求回报对祖国的赤诚之心

文艺评论中总能看到一个术语,叫“意象解构”,它指的是诗人经常将一个完整的意象,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来表情达意。

思考:“红烛”这个意象在闻一多的诗中主要被解构成了哪几个部分?(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灰”与“泪”2、3、4节——“灰”(自焚)5、6、7、8节——“泪”(流泪)再读感知诗歌围绕“红烛”提出了几个问题?三处问:第1节为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第2节为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烧蜡成灰?第6节为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伤心流泪?1.红烛为什么这样红?

课堂探究第一节: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之红色象征赤诚、炽热、忠心,恰如诗人心中的那抹赤诚之红。在诗人眼里红烛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呼告呼告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情感,加强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2、红烛为什么要烧蜡成灰?

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课堂探究先说红烛燃烧“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否矛盾?第二、三节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2、红烛为什么要燃烧?

课堂探究第四节: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世人的梦:众人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愚昧迷信,如在梦中。→让世人觉醒世人的血:没有血性,麻木不仁。→让世人热血沸腾世人的灵魂、监狱:世人被困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之中。→把世人从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到此为止,作者明确地表达了对红烛燃烧才能放光的态度:从不解-领悟-坚定。宁可牺牲自我,也要拯救世人。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2、红烛为什么要燃烧?

课堂探究第四节: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世人的梦:众人深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在梦中。→让世人觉醒世人的血:没有血性,麻木不仁。→让世人热血沸腾灵魂、监狱:世人被困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思想监狱。

→把世人从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

课堂探究第五节: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承上启下灰泪结合背景,思考“残风”指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残风”象征反动势力。为自己不能尽快实现理想而着急得流泪。

3、红烛为什么要伤心流泪?

课堂探究第六节: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这几句诗体现了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却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干扰和阻挠,而感到壮志难酬,为世人而着急流泪的情感。3、红烛为什么要伤心流泪?

课堂探究第七节: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地花儿,结成快乐地果子!诗人勉励红烛流泪,并培出花儿,结成果子,实际是勉励自己为争取人民的幸福快乐而献身祖国。3、红烛为什么要伤心流泪?

课堂探究第八、九节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种因果关系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做不屈的奉献。卒章显志,既是对红烛精神的提炼,也是对自己的劝勉。不惜牺牲,无私奉献,只要能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本诗的情绪变化第1节赞叹红烛的“红”第2节困惑于红烛的自焚第3节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第4节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第5-7节欣喜于红烛的伟绩第8节掂量灰心与创造的份量第9节红烛精神的总结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诗歌主题诗人通过红烛这一意象,应用反复、呼告、象征等手法,表现了自己的赤诚之心,表达了诗人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的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总结

灰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第三部分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2-4泪5-7

拓展延伸

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你知道有哪些为国家不计回报耕耘的人物?请把你知道的人物事迹写在素材本上,积累作文素材。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燃灯校长”张桂梅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人物事迹:64岁的张桂梅,一直拖着病体扎根在云南贫困山区第一线,战胜千难万难,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她化作一束光,照亮了大山里女孩的梦想,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中国人的航天梦欢迎回家9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在太空“出差”了三个月的三位航天员就要回家啦!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工程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今日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地球。五四运动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