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扬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他在《法言》中说,“实无华则野,华无实则贾,华实副则礼”,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使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时代终于到来。唐人魏征在《隋书·文学论传》中指出文质二者的特点以及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他所称“文质”,总括了南北二地文学风格和风尚爱好的不同,强调取长补短,以达“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宋明道学家多重质轻文,主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道胜而文不难自至。清代的“文质”观念,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沿袭和发展。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云:“文以质立,质资文宣。”“质”是本,是体;“文”是象,是用。“质近内而文近外,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但是“文”也不是“质”的简单形式,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质资文宣”,就是“质”待“文”现的意思。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沿袭。由于“文”与“质”作为文艺创作的两大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其中包括时代风尚、地方风尚、文体特征和个人风格等,这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如桐城派主将方苞在《杨千木文稿序》中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言公》中甚至认为:“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总之,中国古代“文质”理论的深化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摘编自陶东风《文质论》)材料二:孔子说“文胜质”之为“史”,实由史典礼“陈其数”而“失其义”而来。春秋时史以礼官身份主持礼,大都按原有礼的仪式进行,要在仪式上陈礼数,但因礼仪已不再表现原有的“义”,有其仪而无其义,于是有了社会对史官言而不诚、行而无实的印象,如《礼记·郊特牲》说:“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尽管这责任不都在史官,但他们的身份为“史”,人们也就将他们这种“陈其数”而“失其义”的行为谓之为“史”了。春秋时将作为社会规范的伦理道德与礼仪赋予了人格本质与外现的关系属性:礼之“义”即伦理道德被视为“质”;礼之仪、即礼义的行为表现在文饰意义层面被视作“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曰:“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动作有文”,即以外在的符合礼之义的施舍、进退、周旋、容止、作事、德行、声气、言语为内涵。《韩非子·解老》亦谓:“事有礼而礼有文;礼者,义之文也。”礼既为外在的“文”,故人既有仁义道德,又在施舍、进退、周旋、容止、作事、德行、声气、言语诸方面合于礼仪,便是“文质彬彬”;如果心有仁义道德,行为不合礼仪规范,便是“质胜文”;如果心无仁义道德,仅行为符合礼仪规范,便被认为“文胜质”。“文胜质”和史家为礼“陈其数”而“失其义”一样,都是行而无实,故也被视之如“史”。(摘编自赵辉《文胜质则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强调文质统一,但人们对他所说的“文”和“质”有不同的理解。B.汉代扬雄继承和发扬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用“华”喻“文”,“实”喻“质”,强调“华”“实”相副。C.六朝的文学创作突出“文”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宋明道学家则认为有了“质”,“文”自易至。D.清代王夫之与方苞、章学诚等清代古文家的“文质”观多是对前人观点的继承和发展。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以道家、墨家和法家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百家都重“质”轻“文”,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B.六朝的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因刘勰看重“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而得到了健康发展。C.“文胜质则史”的“史”源自春秋时的史官,这与他们主持的礼有“仪”而无“义”有很大关系。D.《左传》中的“动作有文”表明君子的行为要符合“礼”,与《韩非子》强调的“文质彬彬”不同。3.下列诗论文句中,最能体现“文质彬彬”的一项是(3分)()A.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钟嵘《诗品序》)B.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C.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郑板桥《题画》画竹题记)D.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刘勰《文心雕龙》有言:“夫立文之道,惟字与义。”作家柳青说:“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一谈在文学创作中应如何体现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猫城记(节选)①老舍①大蝎调了五百名兵来保护迷林,可是兵们全驻扎在二里以外,因为他们要是靠近了迷林,便会先下手抢劫。但是不能不调他们来,因为猫国的风俗以收获迷叶为最重大的事,必须调兵保护。兵们不替任何人保护任何东西,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可是不调他们来做不负保护责任的保护是公然污辱将士。大蝎是个漂亮的人物,自然不愿被人指摘,所以调兵是当然的事,可是要将他们安置在二里以外,以免兵馋自乱。风稍微大一点,而且是往兵营那面刮时,大蝎立刻令兵们后退半里或一里,以免他们随风而至,抢劫一空。兵们为何服从他的命令?还是因为有我在那里:没有我,兵早就哗变了。“外国人咳嗽一声,吓倒猫国五百兵”是个谚语。②五百名兵之外,真正保护迷林的是大蝎的二十名家将。这二十位都是深明大义、忠诚可靠的人,但是有时候他们一高兴,也许会把大蝎捆起来,进而把迷林抢了。到底还是因为我在那里,因此他们不敢“高兴”,所以能保持着忠诚可靠。③这天大蝎为收获迷叶举办了盛大的敬神仪式。他请我这个外国人作大神的代表,在迷林中心的高架子上替他保护迷叶。大蝎告诉猫兵们,摘叶的时候若私藏或偷吃一片,大神的代表便会用张手雷劈了他们。大蝎一声令下,兵们两人一组上树摘叶。不大的工夫,我在上面已能看到原来被密叶遮住的树干。④猫人并不是不能干事,我心中想,假如有个好的领袖,禁止了吃迷叶,这群人也可以很有用的。假如我把大蝎赶跑,替他做地主、做将领……但这只是空想,我不敢决定什么,我到底还不深知猫人。我正在这么想时,便看见大蝎的木棍照着一个猫兵的头去了。我知道即使我跳下去自己不致受伤,也来不及止住他的棍子了,但是我必须跳下去。在我眼中大蝎是比那群兵还可恶的,就是来不及救那个兵,我也得给大蝎个厉害。我爬到离地两丈多高的地方,跳了下去。跑过去,那个兵已躺在地上,大蝎正下令把他埋在地下。一个人若不明白他人的心理,便往往会因自己的善意而有害于人。我这一跳,让猫兵们以为我是下来放张手雷。我跳在地上,只听噼咚噗咚,四下里许多兵全掉下树来,大概跌伤的不在少数,因为四面全悲苦地叫着。我顾不得看他们,便一手捉住大蝎。他呢,也以为我是看他责罚猫兵而来帮助他的,因为我这一早晨处处顺从着他,他自然地想到我完全是他的爪牙了。我捉住了他,他感到莫名其妙,大概他一点也不觉得打死猫兵是不对的事。⑤我问大蝎:“为什么打死人?”⑥“因为那个兵偷吃了一个叶梗。”⑦“为吃了一个叶梗就可以……”我没往下说,我又忘了我是在猫人中,和猫人辩理有什么用呢!我指着四围的兵说:“捆起他来。”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似乎不明白我的意思。“把大蝎捆起来!”我更清晰地说。还是没有人上前。我心中冷了。设若我真领着这么一群兵,我大概永远不会使他们明白我。他们不敢上前,并不是出于爱护大蝎,而是完全不了解我的心意——为那死去的兵报仇,在他们的心中是万难想到的。这使我为难了:我若放了大蝎,我必定会被他轻视;我若杀了他,以后我用他的地方正多着呢。无论他怎么不好,对于我在火星上——至少是猫国这一部分——所要看的,他一定比这群兵更有用一些。我假装镇静问大蝎:“你是愿意叫我捆在树上,眼看着兵们把迷叶都抢走呢,还是愿意认罚?”⑧兵们听到我说叫他们抢迷叶,立刻全精神起来,立刻就有动手的。我一手抓着大蝎,一脚踢翻了两个。大家又不动了。大蝎的眼已闭成一道线,我知道他心中怎样地恨我:他请来的大神的代表,反倒当着兵们把他惩治了,极难堪的事,自然他绝不会想到因一节叶梗而杀人是他的过错。但是他决定不和我较量,他承认了受罚。我问他,兵们替他收迷叶,有什么报酬。他说,一人给两片小迷叶。这时候,四围兵们的耳朵都在脑勺上立起来了,大概是猜想,我将叫大蝎多给他们一些迷叶。我叫大蝎在迷叶收完之后,给他们一顿饭吃,像我每天吃的晚饭一样。兵们的耳朵都落下去了,却由嗓子里发出了一点声音,好像是吃东西噎住了似的,不满意我的办法。对于死去的那个兵,我叫大蝎赔偿他的家小一百个国魂②。大蝎也答应了。但是我问了半天,谁知道他的家属在哪里?没有一个人出声。对于别人有益的事,哪怕是说一句话呢,猫人没有帮忙的习惯。这是我在猫国又住了几个月才晓得的。大蝎的一百个国魂因此省下了。(有删改)【注】①《猫城记》创作于1932-1933年,老舍从英国回国不久。此时的中国内有军阀割据、国共对峙,外有日本侵占东北,全国上下一片混乱,岌岌可危。小说情节概要:因飞机失事,中国人“我”坠落到了火星上的猫国,被一群猫人抓走。猫国大地主大蝎救了我,但他只是想利用我外国人的身份替他保护能使人上瘾又毒害精神的迷叶。我随着大蝎看到了猫国社会的种种情状,最终见证了猫国的灭亡。本文节选自第十三章。②国魂:猫国的货币。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作为猫国的外来者,与猫人保持着心理和文化的距离,以“我”这一视角来讲述故事能增强小说的批判力度。B.“我”的存在使得大蝎调动了本不想调用的五百名猫兵前来看管并收获迷叶,由此可见“我”在猫国的威慑力之大。C.文中画线部分的心理描写表明“我”对拯救猫人心存念想,对大蝎颇为不满,这为后文“我”惩罚大蝎埋下了伏笔。D.大蝎认为“我”很顺从他,且因叶梗杀人不是大事,因而对“我”质问他的行为感到不解,对“我”想要将他捆起来的行为感到愤怒。7.关于文中“猫兵被打死”这一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有意跳下高架子为被打的猫兵报仇,却反而导致不少猫兵因为害怕而跌伤。B.“我”本是替猫兵出头,却没能得到猫兵的响应,这既是“我”的悲哀,也是猫人的悲哀。C.“猫兵被打死”一事使“我”与大蝎彻底反目,但最终大蝎也没给被打死的兵做出赔偿。D.猫兵对待被打死同伴的态度加深了“我”对人性的认识,彰显了小说的现实批判意义。8.猫兵们具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学评论家王淑明曾评价本文:“《猫城记》在独特的风格里,包含着蕴藉的幽默味,给一个将近没落的社会,以极深刻的写照。”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始皇三十七年七月,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欲立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与斯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至咸阳,发丧,太子立为二世皇帝。仍以斯为相,又以赵高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二世从赵高言,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二世之所亲信者近之。后赵高畏斯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臣光曰: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①,则不能以入坚。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羽括:锻炼、磨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夫才A与德B异C而世俗D莫之E能辨F通G谓之贤H此其所I以失人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竟并天下”与“有志者事竟成”两句中的“竟”意思相同。B.“灭大臣而远骨肉”中“远”与“其坚不能自举也”(《五石之瓠》)中“坚”的用法相同。C.“二世以为然”与“君子挟才以为善”两句中的“以为”意思不同。D.“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两句中的“遗”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始皇本想立公子扶苏为太子,但没等到将册封扶苏的诏书交给使者便死了,这给了赵高等人篡改诏书的机会。B.赵高建议秦二世铲除先帝的旧臣,培养自己的势力,并实行严峻的法律和苛刻的刑罚,如一人触法诛灭全族等。C.材料二举云梦的竹子虽刚劲,但要想穿透坚物,还需进行矫正和磨砺的例子,形象地说明了德大于才的重要性。D.材料二认为君主宁可任用愚人也不能任用小人,因为小人得到重用,他的才能和力量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危害。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根据材料二司马光关于“德与才”的观点,判断李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结合材料说明理由。(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新构亭台,示诸弟侄白居易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清泠白石枕,疏凉黄葛衣。开襟向风坐,夏日如秋时。啸傲①颇有趣,窥临不知疲。东窗对华山,三峰②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注】①啸傲:傲然自得地放声长啸。②三峰:华山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两句写诗人在数尺高的平台上搭建了茅屋,照应诗题,引出了下文对茅屋的介绍。B.诗人身穿黄葛,仰可摘果子,俯可采蔬菜,由此不难看出诗人安于平淡质朴的生活。C.“开襟”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虽身处夏日,但仍感到十分清凉。D.“啸傲”两句颇见雅趣,其意境与陶渊明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两句相类似。16.诗人在本诗中向弟侄们传达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归途艰难和遥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进酒》中,诗人以曹植为例,表面是在说喝酒,实际是表达自己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2024年国内高校本科录取通知书可谓创意满满。浙江大学立足传统文化,从《四库全书》中撷取灵感,采用古籍的装帧方式;①天津大学将定点帮扶县的特产“当归”随通知书一同寄送,②既寓意求学路上终有回甘,③也推进“‘当’你学成,‘归’家报国”的家国情怀;④北京科技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⑤由北科大教师团队和校友团队携手研发的高品质超薄钢制作而成,⑥目的是意在激励学生开拓创新勇攀科技高峰……层出不穷的创意,打造出一份份
A
的“见面礼”,搭建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见字如晤,展信舒颜。对新生来说,一份独具巧思的录取通知书,饱含了人生关键节点上的仪式感。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数字化技术
B
。在招生录取、报到入学的流程中,录取通知书的纪念意义越来越凸显。一份录取通知书,见证了为梦想拼搏奋斗的青春汗水。让录取通知书意蕴更丰富,(
甲
),也是对其大学生活的美好祝福,折射出高校温暖细致的人文关怀。录取通知书贵在“走心”。对高校而言,(
乙
),也能开辟以文化人的新途径。自2015年开始,清华大学随录取通知书向本科新生赠予书籍。从文学名著到科普经典,再到名人传记,一本本好书引导学生养成“开卷有益”的好习惯,让学生通过阅读涵养精神世界。赋予录取通知书更多教育意义,也正是当下不少高校的共同探索。这些录取通知书或是结合校风校训,遥寄对莘莘学子的期许,展现薪火相传的治学精神;或是讲述校史校情,拉近与新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塑造更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形式新颖、润物无声、创新扩容的录取通知书,亦可化身大学“第一课”,帮助学子开启新篇、拥抱未来。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答:A___________B__________19.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答: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请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表现高校录取通知书更多的教育意义。要求句式一致,表意准确。(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哈尔滨工业大学在2024年的录取通知书中赠予学子每人一把“金”钥匙,所用材料为航天飞行器关键部件使用的高性能钛合金,如下图。请说明这一创意的寓意,要求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7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认识世界时,我们往往会顺从传统、权威或大多数人来作出判断。但鲁迅先生说:“从来如此,便对么?”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A(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可知,人们只对“质”有不同的理解。)2.C(A选项,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可知,不是所有先秦诸子百家都重“质”轻“文”,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B选项,“六朝的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因刘德看重‘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而得到了健康发展”错,刘勰重视“文质”辩证统一关系是六朝的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得到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不是唯一原因。D选项,依据材料二第二段“‘动作有文’,即以外在的符合礼之义的施舍……言语为内涵”和“礼既为外在的‘文’,故人既有仁义道德,又在施舍……言语诸方面合于礼仪,便是‘文质彬彬’”可知,二者观点相同。)3.D(A选项是对诗歌创作手法的表述。B选项是强调内容的重要作用,属于重质轻文的观点。C选项是对诗歌意趣特点的表述。D选项是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特点和关系的表述。)4.①文章整体是总分总结构。开头引用《论语》,提出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按时间顺序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文”“质”关系的演变及特点。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中国古代“文质论”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②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每点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5.①文学创作要重质(内容):文学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洞悉生活本质,要言之有物,表达真实的情感体验。②文学创作要重文(形式):文学创作要追求文学性和艺术审美价值,进行艺术形式创新,多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③文学创作要文质兼备(内容和形式对立统一):要看到内容的决定性作用,也要看到形式对内容的积极意义。要用内容引领形式,要用形式丰富内容表现,把艺术创造力和人民需求结合起来。(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6.B(“‘我’的存在使得大蝎调动了本不想调用的五百名猫兵前来看管并收获迷叶”错,大蝎调动五百名猫兵的原因是“猫国的风俗以收获迷叶为最重大的事,必须调兵保护”“不调他们来做不负保护责任的保护是公然污辱将士”,他“不愿被人指摘”。)7.C(“‘猫兵被打死’一事使‘我’与大蝎彻底反目”错,由文中“但是他决定不和我较量”可知应该没有彻底反目)8.①缺乏责任精神,规则意识。如猫兵身为士兵,却不履行保护的责任,被人请来保护迷叶,却想监守自盗,毫无规矩和责任意识。②愚昧无知,胆小怕事。如猫兵盲目惧怕外国人,在面对单个外国人时,即使自己所在的队伍庞大,还是会心生畏惧。③自私自利,毫无助人精神。如猫兵在同伴被打死时,毫无出头的念想,即使有人帮着伸冤,也不愿意回应,涉及自己利益时才开始出动。(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9.①风格独特:小说富有科幻色彩,以火星猫人来展现旧社会国民的人格缺陷,以猫写人,风格独特。②幽默:小说运用反语、对比、反转等手法达到讽刺的效果,如“有时候他们一高兴”一句中,用“高兴”一词美化叛变,语境中褒词贬用,形成反差,生成幽默。③深刻的写照:作者意在通过描写猫人和猫城的生活,来映射当时混乱的社会现状及国人的自私自利、愚昧无知等,启人深思。(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10.CFH(原文标点为: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11.B(A项,都是“最终”的意思。B项,前者是形容词作动词,疏远,后者是形容词作名词,硬度。C项,前者是“认为”的意思,后者是“把……作为”的意思。D项,前者是“遗忘”的意思,后者是“舍弃”的意思。)12.C(“形象地说明了德大于才的重要性”错,应是形象地说明了德与才都很重要。)13.(1)各国有名的人能用钱财收买的,就多赠送礼物来结交,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杀掉。(“厚遗”“刺”各1分,“下以财”状语后置句1分,句意1分)(2)愚人即使想作恶,但智慧不充足,力气不能胜任,就好像小狗扑人,人能够制服它。(“虽”“周”“胜”各1分句意1分)14.①是一个才胜于德的小人。(1分)②李斯辅佐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是个有才之人;(2分)③李斯与赵高密谋,伪造诏书,废掉秦始皇嫡子扶苏,品行不端。(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秦始皇就任命李斯为长史,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捧持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各国有名的人能用钱财收买的,就多赠送礼物来结交,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杀掉。(先用)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的计策,(接着)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秦王任命李斯为客卿。二十多年后,终于一统天下,尊称国君为皇帝,任命李斯为丞相。(称帝)第二年,秦始皇又外出巡视,平定了四方少数民族,其中李斯都出了不少力。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到沙丘,病得非常严重,就命令赵高写好诏书赐给公子扶苏,想立扶苏为太子。书信都已经封好了,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赵高于是就与李斯一起商议,伪造了秦始皇给丞相李斯的诏书,立儿子胡亥为太子。到咸阳后,发布丧事,太子胡亥立为二世皇帝。仍以李斯为丞相,又任命赵高担任郎中令,常在宫中服侍皇帝,掌管大权。二世听从赵高的话,实行严峻的法律和苛刻的刑罚,把犯法的和受牵连的人统统杀死,直至灭族,杀死当朝大臣而疏远骨肉兄弟;铲除先帝的旧臣,重新任命信任的人并让他们在自己身边。后来赵高害怕李斯权势日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屋装修合同协议书简单范本
- 长沙市二手房赠送家政服务合同
- 佛山市游泳馆租赁合同
- 铁路建设清运施工合同
- 风力发电工程合同设备维护
- 历史文化名城一级公路施工合同
- 模具检验合同
- 云计算服务器租赁合同模板
- 2025陕西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款要求
- 私人会所KTV音响协议
- 教练技术1阶段讲义一阶段版本十一1
- JESD22~B117A中文版完整详细
- 五大发电公司及所属电厂列表及分部精编版
- 2022年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 高分子材料完整版课件
- DB37∕T 5118-2018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大气红色商务展望未来赢战集团年会PPT模板课件
- 住宅工程公共区域精装修施工组织设计(217页)
- 冷却塔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介绍
- (完整版)项目工程款收款收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