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

比较阅读

————寻找诗中那个青春的“我”学习目标:1.阅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2.走进诗歌内部品读诗句,分析主人公“我”的形象3.运用知人论世,探究诗歌中“我”与作者的内在联系4.通过对比阅读,感悟时代青年的成长明晰我们成长的方向时期特点代表诗人代表作内容知识补充新文化运动时期20年代30年代40年代新诗的“尝试”新诗的奠基与开创新诗的规范新诗的成熟与深化胡适等郭沫若等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胡适《尝试集》等郭沫若《女神》等徐志摩《再别康桥》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废除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五四时期狂飙突进、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二三十年代大革命前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形态和精神风貌,时代的一面镜子三四十年代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救亡的严酷斗争和中国社会变迁与民族情绪的“吹号者”新诗特点新诗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特点:①

形式自由,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② 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③ 意涵丰富,意象重于修辞运用④ 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强烈。知人论世

郭沫若(1892--1978),字鼎堂,号尚武,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历史学家。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课前活动:诵读诗歌,联系诗歌的标题,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两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是一个怎样的角色。示例:《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我”是一个()者《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我”是一个()者形象概括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我”: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我”:歌号者(立在地球边)攀登者(置于悬壁的)

一、初读诗歌,寻“我”

请同学们朗诵两首诗歌,整体感知两首诗歌的内容。

任务一:初识抒情主体——“我”是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任务一:初识抒情主体——“我”是谁?抒情主人公“我”:歌号者平视甚至俯视地球的巨人(无限膨胀,放大的自我)任务一:初识抒情主体——“我”是谁?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额,惊异于薄壁那边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薄壁:báo厚度小的石砾:lì石块和沙砾嚣:xiāo,喧哗。揳:xiē,捶打。罅隙:xiàxì,裂缝、缝隙。血滴:xuè锈蚀:xiùshÍ因生锈而腐蚀但有:只有。攀登者

二、品读诗歌,析“我”请找出这两首诗中的主要意象及修饰词作品主要意象修饰词意象特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作品主要意象修饰词意象特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无数的、怒涌、壮丽的无限的、推倒、滚滚的雄奇壮丽奔放有力《峨日朵雪峰之侧》太阳、山海、石砾、深渊、岩壁指关节、血滴、千层张鞋底雄鹰、雪豹、蜘蛛彷徨许久的、引力无穷的、棕色嚣鸣、锈蚀铆钉一样小的可怜恢弘壮观、险峻紧张挣扎,不屈、坚韧雄壮有力渺小卑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1)宏阔雄奇的意象白云——无数,怒涌北冰洋——壮丽的太平洋——无垠的,把地球推倒洪涛——滚滚的力——绘画,舞蹈,音乐,诗歌,律吕《立在地球边上放号》(1)宏阔雄奇的意象白云——无数,怒涌北冰洋——壮丽的太平洋——无垠的,把地球推倒洪涛——滚滚的力——绘画,舞蹈,音乐,诗歌,律吕(2)磅礴奔放的语言

形象的特点是什么?是怎样塑造形象的?《峨日朵雪峰之侧》表里错位:强大反差带来的思维冲撞雪峰,太阳山海,深渊雄鹰,雪豹

蜘蛛阔大壮观,气势磅礴弱小,渴望强大渺小,默享

(二)两篇课文中两个形象的异同点是什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同①都在赞颂人的伟力。②都有壮美的景象。(意象群)③都有意地使用了长短句。④都表达了征服的意愿。异人物形象幻化的巨人贴近现实的普通人景物形象选择的景物宏大广阔选择的景物有崇高也有弱小的主旨传达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侧重于哲理的思索相同点:都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组合构成一幅幅具体的画面,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而且无论是塑造的横跨两大洋的巨人,还是登山勇士的形象,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的展现。不同点:抒情方式不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直抒胸臆,运用了四组“啊啊”,六个“哟”表达诗人热烈奔放、雄壮豪迈的情感,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峨日朵雪峰之侧》通过写景叙事,间接抒发情感。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太阳、俄日朵之雪、巨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三、知人论世,探究“我”

诗歌末尾的时间耐人寻味。“1919年9、10月间作”

“1962年8月2日初稿1983年7月27日删定”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谈谈你对诗人情感的理解。1919,受五四运动影响,27岁的郭沫若灵魂深处激荡出一种喷薄的情感,招呼那蕴藏在天地间的无限的力量,共同摧毁一切落后、黑暗与不合理,共同创造进步、光明与理想的新世界。1962年,26岁的昌耀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苦和人生事与愿违的无可奈何,诗歌中却无丝毫的颓废之感和埋怨之语,而是充满征服的激情、抗争的意志以及在卑微中蓄积力量再次出发的乐观通达。

知识链接1:创作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三、知人论世,探究“我”作者的“自我”抒情主人公“我”想象力之下放大了的三、知人论世,探究“我”这首诗的创作时间?1919年9、10月间五四时期五四精神狂飙突进的时代对自我的追寻与确认

五四运动的鲜明标志就是要毁坏一个旧世界,打破一切旧制度、旧传统。可以说,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狂飙突进这个名称,蕴含着一股摧枯拉朽的动力,它主张破坏旧制度,建设新制度,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解放。狂飙突进更强调感情,认为在理性与感情的结合中,由于感情的巨大作用,可以使人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知识链接2:五四精神狂飙突进

诗歌前四句是对主人公“我”眼中广阔宏大场景的描写,从这里看出主人公“我”是个站在地球边上的巨人形象。

从诗歌后四句知道了,“我”是在为伟力而感慨呼号。

所以,这首诗塑造的是:站在地球边上为赞颂伟力而发出怒号呐喊的巨人形象。

昌耀,原名王昌耀,中国当代诗人。原籍湖南省桃源县。1950年投笔从军,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调青海省文联,任《青海湖》杂志编辑等职,1957年被划成“右派”,其后长期流徙于青海祁连山等地。1979年平反重回编辑部,后任专业作家至去世。著有《昌耀抒情诗集》《昌耀诗文总集》等诗集。

三、知人论世,探究“我”1962.8.2日初稿1983.7.27日删定一个作家,如果吞入多少苦难便吐出多少苦难,总不是大本事,而且这在实际上也放纵了苦难,居然让它囫囵出入、毫发无损。……正恰相反,他在无穷无尽的遭遇中摸透苦难的心窍,因此对它既不敬畏也不诅咒,而是凌驾于它的头上,俯视它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反躬自问。

——余秋雨《一个让人心疼的大师》在昌耀的作品中,“我”是诗人经历的写照与超越

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反右派斗争。这一运动后来被严重扩大化,一大批响应党的号召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被错误的确定为“右派分子”,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这首诗写于1962年8月2日,作者因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三、知人论世,探究“我”作者的“自我”抒情主人公“我”面对人生苦难时联想到的1962年遭遇个人的苦难——渴望“雄鹰与雪豹”1983年个人平反、“改革开放”——在“蜘蛛”

思想解放跨入“人”的时代

身上得到快慰探寻英雄礼赞人的精神诗人本来“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却意外发现与“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为伴,这种强烈的反差告诉我们什么?

“我”在蜘蛛的身上看到了自我的渺小,看到了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感伤,但也看到了坚毅,看到了自己。

“我”与它一同默享大自然赐予的快慰,不再痛苦于征服的艰难,从一只蜘蛛身上获得了力量,也获得了对人生新的认识。

谦卑而坚毅,伟大与渺小,理想与现实,全由这只蜘蛛诠释了。“蜘蛛”与“我”已经合二为一了。现实:我:恐惧、坚韧雪峰之侧落日、深渊嚣鸣小小蜘蛛理想:雄鹰雪豹默享着大自然的快慰我:默享大自然的快慰合二为一

所以,这首诗塑造的是:在攀登过程中,面对险境彷徨惊恐而又决绝坚韧、渴望鼓舞、最终从微小生命中感悟到力量的登山勇士形象。1、“我”对雪峰的征服,表面上看是与自然环境的搏斗和磨合,其实从深层次讲,是“我”对命运的抗争,是我对自身现实处境的突围。表达了与命运抗争的不屈昂扬精神。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李白2、外表愈弱小,就愈能衬托出生命的尊严和精神境界的超拔:真正的强者从不取决于外在形象的高大,而在于内在的坚韧和精神境界的超拔!一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

——海明威《老人与海》3、在生命的困境面前,不放弃抗争和突围,但面临无法“征服”的现实,寻找心灵的安稳和慰藉,与生活达成和解,或许也是一种人生不可多得的达观精神。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狂飙突进时代的歌号者苦难中勇毅的攀登者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诗中的“我”四、对比阅读:鉴“我”

当我们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抒情主人公放在一起,我们又会发现:时代的青年狂歌猛进的自我冷静清醒的自我1919五四时期1983改革开放对你的青春有什么启示?以“我”为鉴照见“自我”找到我们的发展方向!比较“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