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全册教学课件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金黄的油菜花铺满了原野,微风拂过,飘来阵阵花香。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能够闻到这沁人心脾的香味呢?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早就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认为这是由于花的原子飘到了人们鼻子里。德谟克利特认为“只有原子和虚空是真实的”。这些“花的原子”究竟是怎么运动的?经过很长一段探索历程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运动也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热运动。热学就是研究物质热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需要指出的是:在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时,我们认为组成物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或者离子。但是,在研究物体的热运动性质和规律时,不必区分它们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分子。我们知道,1mo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量就达6.02×1023个。这足以表明,组成物体的分子是大量的。人们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分子,就是用高倍的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直至1982年,人们研制了能放大几亿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观察到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列。图1.1-1是我国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石墨表面的原子,图中每个亮斑都是一个碳原子。◑
分子热运动从许多实验和生活现象中我们都会发现,不同种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在物理学中,人们把这类现象叫作扩散(diffusion)。扩散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例如对流、重力作用等)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例如,图1.1-2中酱油的色素分子扩散到了鸡蛋清内。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证据之一。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这样的现象。扩散现象在科学技术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在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一过程可以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分子的扩散来完成。典例探究例题1: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A.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很多的小水滴B.海绵吸水C.在一杯吸水中放几粒盐,整杯水很快就会变咸D.把一块煤贴在白墙上,几年后铲下煤后发现墙中有煤CD布朗运动19世纪初,一些人观察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总在不停地运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首先在显微镜下研究了这种运动。布朗运动: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叫作布朗运动。课外拓展1827年,英国的一位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花粉微粒悬浮在静止水面上的形态时,却惊奇地发现这些花粉微粒都在不停地的运动中,布朗发现了花粉微粒在水中的这种运动后,人们对运动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种种猜测。一颗小小的花粉颗粒,顿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面对植物学家的发现,当时的所有物理学家们显得束手无策,无法解释这一奇怪现象。整整过了半个世纪,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和波兰物理学家佩兰发表了他们对布朗运动的理论研究结果,对布朗运动做出了理论上解释。下面我们做一个类似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小炭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温度越高,小炭粒的运动越明显。三颗微粒每隔30秒位置的连线图现象:微粒在做无规则运动。如果在显微镜下追踪一颗小炭粒的运动,每隔30s把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线段把这些位置按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来,便可以得到一条类似于图1.1-4中某一颗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这表明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实际上,就是在30s内,微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当时布朗观察的是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他起初认为,微粒的运动不是外界因素引起的,而是其自发的运动。是不是因为植物有生命才产生了这样的运动?布朗用当时保存了上百年的植物标本,取其微粒进行实验,他还用了一些没有生命的无机物粉末进行实验。结果是,不管哪一种微粒,只要足够小,就会发生这种运动;微粒越小,运动就越明显。这说明微粒的运动不是生命现象。后人把悬浮微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作布朗运动(Brownianmotion)。因为花粉微粒在各个瞬间受到较强撞击的方向是无规则的,所以花粉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微粒越小,某时刻与它相撞的分子数越少,来自各方向的冲击力越不易平衡布朗运动越明显。如图1.1-5,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分子组成的,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断地撞击微粒。在某一瞬间,微粒在某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较强;在下一瞬间,微粒受到另一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这样就引起了微粒无规则的运动。思考:为什么花粉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2)不同瞬间、不同方向的撞击作用的强弱不同→无规则性运动(1)撞击力不平衡→运动状态改变思考:为什么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颗粒小,瞬间与微粒撞击的分子数越少,撞击作用的的不平衡性越明显,布朗运动越明显。思考:为什么温度高,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高,液体分子运动越激烈,对布朗微粒撞击频率和强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少,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明显,并且微粒越小,它的质量越小,其运动状态越容易被改变因而,布朗运动越明显。如果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很大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分子数很多,各个方向的撞击作用接近平衡,这时就很难观察到布朗运动了。思考:某学习兴趣小组在学习完布朗运动后,对分子的运动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他们在交流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新的观点,你对他们的部分观点有着怎样的理解?观点1:布朗运动是布朗微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观点2: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观点3:布朗运动反映了布朗微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观点4: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分子的运动,但这一现象可以间接地反映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布朗运动是颗粒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布朗颗粒的无规则性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典例探究例题2:“布朗运动”是说明分子运动的重要实验事实。则布朗运动是指(
)A.液体分子的运动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D.液体分子和固体分子的共同运动C热运动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观察布朗运动,温度越高,悬浮微粒的运动就越明显。可见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这种运动越剧烈。因此,我们把分子这种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
(thermalmotion)。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典例探究例题3: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B.布朗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同种物质的分子的热运动激烈程度相同C.气体分子的热运动不一定比液体分子激烈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的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C◑
分子间的作用力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隙。固体或液体不容易被压缩,那么,分子之间还会有空隙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这表明液体分子间存在着空隙。再如,压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这表明固体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空隙。空气容易被压缩酒精和水混合气体分子间有空隙!液体分子间有空隙!固体的扩散现象固体分子间有空隙!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都存在空隙——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有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当用力拉伸物体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要产生反抗拉伸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用力压缩物体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会产生反抗压缩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之间的引力或斥力都跟分子间距离有关,那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研究表明,分子间的作用力F
跟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1.1-7所示。当r<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F
表现为斥力。当r=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F
为0,这个位置称为平衡位置。当r>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F
表现为引力。那么,分子间为什么有相互作用力呢?我们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内部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分子间的作用力就是由这些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分子动理论我们已经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热学研究中常常以这样的基本内容为出发点,把物质的热学性质和规律看作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这样建立的理论叫作分子动理论(molecularkinetictheory)。由于分子热运动是无规则的,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分子而言,在每一时刻沿什么方向运动,以及运动的速率等都具有偶然性;但是对于大量分子的整体而言,它们的运动却表现出规律性。在本章第3节我们将研究分子运动速率的分布规律。练习与应用2.标准状态下氧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是多少?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10-2kg/mol,1mol气体处于标准状态时的体积为2.24×10-2m3。
3.以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错误。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在液体(或气体)分子的频繁碰撞下所做的无规则运动.这些固体微粒虽然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但它们也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属于宏观粒子,通过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可以反映出液体(或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但布朗运动本身不是分子运动,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到分子的运动的.(2)布朗运动证明,组成固体小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解:错误。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这些小颗粒在液体分子的频繁碰撞下做无规则运动.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通过布朗运动我们无法推断出组成固体小颗粒的分子是否在做无规则运动.(3)向一锅水中撒一点胡椒粉,加热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这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解:错误。胡椒粉是由于热水的流动而运动的,而对流是靠宏观流动实现的热传递过程,在对流过程中伴有大量分子的定向移动,胡椒粉的翻滚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不是布朗运动.因此,此例不能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4)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煤油中小粒灰尘的布朗运动,这说明煤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解:正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煤油中小粒灰尘的布朗运动,是小粒灰尘受到煤油分子不停碰撞的结果,通过小粒灰尘运动的无规则性可以推知,煤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4.小张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他把小颗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图1.1-8),于是得出结论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证明水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小李不同意小张的结论,他认为:“小颗粒沿着笔直的折线运动,说明水分子在短时间内的运动是规则的,否则小颗粒怎么会沿直线运动?”对此,说说你的看法。解:小李的观点是错误的.题图中的折线并非细微粉笔末颗粒的运动轨迹,而是每隔一定时间细微粉笔末颗粒所在位置的连线,即使在这段时间内,细微粉笔末颗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绝不是沿折线运动的.正因为细微粉笔末颗粒在水分子不停的碰撞下所做的运动是不规则的,才能使我们认识到水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1.2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分子十分微小。一个直径为10-3mm左右的水珠,它的大小与细菌差不多,用肉眼无法观察,就是在这样小的水珠里,分子的个数竟比地球上人口的总数还多上好几倍!那么,通过什么途径可以知道分子的大小呢?问题1:曹冲怎么称象?化整为零问题2:怎样估测绿豆的直径?方法一:将绿豆排成一行,测出总长,数出个数。
方法二:测出总体积,数出个数。
方法三:量出单层铺开的面积,测出总体积。
问题3:怎么估算鞋底的大小?▋▏实验思路为了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我们把1滴油酸滴在水面上,水面上会形成一层油膜,油膜是由单层油酸分子(C17H33COOH)中的烃基C17H33-组成的。尽管油酸分子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形状,分子间也存在着间隙,但在估测其大小时,可以把它简化为球形处理,并认为它们紧密排布(图1.2-1)。测出油膜的厚度d,它就相当于分子的直径。实验中,为了使油酸充分展开,获得一块单分子油膜,我们需要将油酸在酒精中稀释后再滴入水中。这样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溶液中的酒精将溶于水并很快挥发,从而获得纯油酸形成的油膜。这里可以粗略地认为,油膜的厚度d等于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与它在水面上摊开的面积S之比。▋▏物理量的测量1.测量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配制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注射器吸取一段油酸酒精溶液,由注射器上的刻度读取该段溶液的总体积再把它一滴一滴地滴人烧杯中(图1.2-2),记下液滴的总滴数。用它们的总体积除以总滴数,得到1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再计算其所含纯油酸的体积V。2.测量1滴油酸酒精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S。在浅盘里盛上水,一只手捏住盛有爽身粉的布袋,另只手拍打,将爽身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图1.2-3甲)。然后,用注射器向水面上滴1滴油酸酒精溶液(图1.2-3乙),油酸立即在水面散开,形成一块油膜。油膜上没有爽身粉,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轮廓(图1.2-3丙)。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带有坐标方格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下薄膜的形状(图1.2-3丁)。根据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上的坐标方格,计算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然后,把正方形的个数乘单个正方形的面积就得到油膜的面积S。▋▏数据分析用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和该油膜面积S
计算出油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直径
▶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是一种通过测量宏观量来测量微观量的方法。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尽管所用的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不同,测出的结果也有差异,但数量级是一致的。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m。数量级误差分析1.形成的油膜不是单分子油膜让油膜尽可能散开,等收缩到稳定状态再进行测量。要求使用的酒精的浓度、痱子粉的用量适宜等。2.纯油酸体积的计算误差要用累积法测油滴的体积。先测出1mL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滴数,从而计算出一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再由油酸的浓度算出油酸的体积。3.油膜的面积S
测算产生的误差(1)油膜形状画线误差:用浅盘使玻璃尽量靠近液面,画线尽量和油膜边缘对应。(2)数格子法,带来的误差用坐标纸,测出形状不规则油膜的面积。数出不规则图形的轮廓包围的方格数,计算方格数时,不足半格的舍去,多于半格的算一个,方格边长的单位越小,用这种方法求出的面积越精确。注意事项1.测1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时,滴入量筒中的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应为整毫升数,应多滴几毫升,数出对应的滴数,这样求平均值误差较小。2.浅盘里水离盘口面的距离应较小,并要水平放置,以便准确地画出薄膜的形状,画线时视线应与板面垂直。3.痱子粉不要撒得太多,只要能够帮助看清油膜边界即可。4.在水面撒痱子粉后,不要再触动盘中的水。5.滴入油酸溶液时,一定要细心,不要一下滴得太多,使油膜的面积过大。6.待测油酸面扩散后又收缩,要在稳定后再画轮廓。扩散后又收缩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水面受油酸滴冲击凹陷后恢复;第二是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7.利用坐标纸求油膜面积时,以边长1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格的舍去,多于半格的算一个。思考:在用油膜法测定分子的直径时,实际上做了理想化处理,请问:有哪些地方做了理想化处理?1.把滴在水面上的油酸层当作单分子油膜层。2.把分子看成球形。3.油分子一个紧挨一个整齐排列。典例探究例题1:“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2)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④①②⑤③5×10-10例题2:下面哪些措施可以减小“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的误差(
)A.装在浅盘中的水用蒸馏水B.向水中滴油酸酒精溶液液滴时,只要注射器针尖离水面近一些就可以,没有其他要求C.在描绘油膜形状时,透明盖板要离水面近些D.在油膜稳定后再描绘油膜的形状ACD例题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1cm,试求:(1)油酸薄膜的面积是________cm2;(2)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1146.6×10-10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油膜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练习与应用1.把一片很薄的均匀塑料薄膜放在盐水中,调节盐水的密度,使薄膜能在盐水中悬浮,此时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用天平测出尺寸为10cm×20cm的这种塑料薄膜的质量是36g,请计算薄膜的厚度。
2.“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有两个非常巧妙的设计,请你借鉴这两个设计思路,完成以下实验:(1)现需要在一个烧杯中倒入0.01g食盐供以后做实验用,但现有的电子秤最小只能称1g的质量,怎么办?请定量地具体说明操作的步骤。解:①将量筒放在电子秤上,记下示数;②在量筒中加入食盐,使电子秤的示数增加5g;③取下量筒,向量筒中加水,直到溶液体积为500mL;④用滴管取1mL食盐水溶液滴入烧杯;⑤对烧杯加热,将水烧干,即得到0.01g食盐.(2)有一小捆粗细均匀的细铁丝,要较精确地测量细铁丝的横截面积,你认为应该怎样测量?说出所需的器材和测量方法。
3.某同学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时,每103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纯油酸1mL。用注射器测得58滴这样的溶液为1mL。把1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等油膜形状稳定后,把玻璃板盖在浅盘上并描画出油膜的轮廓,如图1.2-4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1)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的纯油酸的体积是多少?
(2)油膜的面积是多少?解:由题图可知,油膜大约占257个小格,故油膜面积
S=257×10-4m2=2.57×10-2m2.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1.3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提示:大量随机事件的分布情况都遵从一定的规律,即统计规律.在一定条件下,若某事件必然出现,这个事件叫作必然事件;若某事件不可能出现,这个事件叫作不可能事件。若在一定条件下某事件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这个事件叫作随机事件。大量随机事件的整体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就叫作统计规律(statisticalregularity)。◑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热现象与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统计规律有关。要研究气体的热现象,就要了解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我们可以认为,液体的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的。液体变为气体后,体积要增大上千倍,可见,气体分子间距离大约是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的大小相对分子间的空隙来说很小,所以,可以把气体分子视为质点。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比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弱,通常认为,气体分子除了相互碰撞或者跟器壁碰撞外,不受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气体充满它能达到的整个空间(图1.3-1)。虽然气体分子的分布比液体稀疏,但分子的数密度仍然十分巨大,分子之间频繁地碰撞,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频繁地改变。分子的运动杂乱无章,在某一时刻,向着任何一个方向运动的分子都有,而且向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目几乎相等。当然,这里说的数目相等,是针对大量分子而言的,实际数目会有微小的差别,由于分子数极多,其差别完全可以忽略。典例探究例题1:对于气体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的分子的碰撞虽然十分频繁但同一时刻,每个分子的速率都相等B.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的分子速率一般不等,但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数目相对较少C.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的分子做杂乱无章的运动可能会出现某一时刻所有分子都朝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D.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其中某10个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减少BD◑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尽管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分子的速率却按一定的规律分布。下表是氧气分子在0℃和100℃两种不同情况下的速率分布情况。图1.3-2是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的图像。可以看到,0℃和100℃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但这两个温度下具有最大比例的速率区间是不同的:0℃时,速率在300~400m/s的分子最多;100℃时,速率在400~500m/s的分子最多。100℃的氧气,速率大的分子比例较多其分子的平均速率比0℃的大从这里我们可以直观地体会到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源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当它们飞到器壁时,就会跟器壁发生碰撞(可视为弹性碰撞),就是这个撞击对器壁产生了作用力,从而产生了压强。如图1.3-3甲,选择一个与器壁发生正碰的气体分子为研究对象,由于是弹性碰撞,所以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前后的动量大小为mv,方向相反(图1.3-3乙),气体分子受到的冲量为图1.3-3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的示意图FΔt=-mv-mv=-2mv气体分子受到的作用力为图1.3-3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的示意图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器壁受到的作用力为
同理,我们也可以求出气体分子与器壁发生斜碰时分子给器壁的作用力。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不断撞击器壁的结果。或许有人会问,这种撞击是不连续的,为什么器壁受到的作用力却是均匀不变的呢?下面我们用豆粒模拟气体分子做一个实验。实验表明,单颗豆粒给秤盘的压力很小,作用时间也很短,但是大量的豆粒对秤盘的频繁碰撞,就对秤盘产生了一个持续的均匀的压力。可见,对于单个分子来说,这种撞击是间断的、不均会的,但是对于大量分子总的作用来说,就表现为连续的和均匀的了。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分子动理论将气体系统的宏观性质归结为分子的热运动及其相互作用,揭示了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从微观角度来看,气体分子的数量是巨大的。一方面,若某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对器壁的作用力就越大;另一方面,若容器中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大,在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就多,平均作用力也会较大。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1.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体积微观角度宏观角度2.分子密集程度从宏观上如何改变?典例探究例题2: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四个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C.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D.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B练习与应用1.从宏观上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仅温度升高或温度不变仅体积减小,都会使压强增大。从微观上看,这两种情况有没有区别?解:有区别.从微观上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仅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作用力增大,压强增大.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仅体积减小,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增大,则在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增多,压强增大.2.体积都是1L的两个容器,装着质量相等的氧气,其中一个容器内的温度是0℃,另一个容器的温度是100℃。请说明:这两个容器中关于氧气分子运动速率分布的特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解:相同点: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不同点:这两个温度下具有最大比例的速率区间是不同的,0℃时速率在300~400m/s的分子最多,100℃时速率在400~500m/s的分子最多,100℃的氧气,速率大的分子占比较大,其分子的平均速率比0℃的大.3.有甲、乙、丙、丁四瓶氢气。甲的体积为V,质量为m,温度为t,压强为p。乙、丙、丁的体积、质量、温度如下所述。(1)乙的体积大于V,质量、温度和甲相同。(2)丙的温度高于t,体积、质量和甲相同。(3)丁的质量大于m、温度高于t,体积和甲相同。试问:乙、丙、丁的压强是大于p还是小于p?或等于p?请用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来说明。解:(1)乙的压强小于p.甲、乙的质量、温度相同,但乙的体积大于甲的体积,则乙的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小,在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就少,故压强就小.(2)丙的压强大于p.加甲、丙的质量、体积相同,但丙的温度高于甲的温度,则丙的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大,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对器壁的作用力就大,故压强就大.(3)丁的压强大于加p.甲、丁的体积相同,但丁的质量大于甲的质量,丁的温度高于甲的温度,则丁的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大,分子的平均速率大,在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多,对器壁的作用力也大,故压强大.4.我们知道,大量随机事件的整体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例如,某一区域各辆共享单车的行驶方向是随机事件,但大量随机事件的统计结果就能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某人想利用共享单车的大数据为本市规划的几条公交线路提供设计思路。图1.3-5显示了共享单车停放位置的分布图,共享单车的数据系统中也能记录用户每次使用共享单车的时间、路程等信息(图1.3-6)。据此可以统计“在某区域、某时段沿不同道路骑行的人数”“在某区域、某时段沿某道路骑行超过1km、2km、3km的人数”等。你认为还可以统计哪些对规划公交线路有价值的数据?请说出利用这些统计数据的思路。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1.4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存在.分子间的作用力所做的功与路径无关,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相对位置有关.◑分子动能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那么,像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一样,做热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这就是分子动能。分子动能组成物体的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物体中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大小不一,所以各个分子的动能也有大有小,而且在不断改变。在热现象的研究中,我们关心的是组成系统的大量分子整体表现出来的热学性质,因而,这里重要的不是系统中某个分子的动能大小,而是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叫作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平均动能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加剧,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小。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加。这样,分子动理论使我们懂得了温度的微观含义。温度宏观含义: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1.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但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一定相同。所以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也不一定相同。2.温度反映的是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不能反映个别分子的动能大小,同一温度下,各个分子的动能不尽相同。需要注意典例探究例题1:有甲、乙两种气体,如果甲气体内分子平均速率比乙气体内平均速率大,则(
)A.甲气体温度一定高于乙气体的温度B.甲气体温度一定低于乙气体的温度C.甲气体的温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乙气体的温度D.甲气体的每个分子运动都比乙气体每个分子运动的快C◑
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可以证明分子间的作用力所做的功与路径无关,分子组成的系统具有分子势能。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所具有的由它们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地面上的物体,由于与地球相互作用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相互作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弹性势能分子势能分子间作用力做功,会引起分子势能的变化,其变化关系类似于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当r≈10-10m数量级时,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此距离为r0。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要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斥力做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当r>r0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要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引力做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如图1.4-1,设两个分子相距无穷远,我们可以规定它们的分子势能为0。让一个分子A
不动,另一个分子B从无穷远处逐渐靠近A。在这个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图1.4-2甲)做功,分子势能的大小发生改变。图1.4-2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势能当分子B向分子A靠近,分子间距离r
大于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力的方向与分子的位移方向相同,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间距离r减小到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分子势能减到最小。图1.4-2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势能越过平衡位置r0
后,分子B继续向分子A靠近,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力的方向与分子的位移方向相反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可见,分子势能的大小是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图1.4-2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势能决定分子势能的因素图1.4-2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势能(1)从宏观上看: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2)从微观上看:分子势能跟分子间距离r
有关。由以上分析可知,如果选定分子间距离r
为无穷远时的分子势能Ep
为0,则分子势能Ep
随分子间距离r
变化的情况如图1.4-2乙所示。分子势能Ep
随分子间距离r
的变化有最小值,即当r=r0
时,分子势能最小。图1.4-2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势能物体的体积变化时,分子间距离将发生变化,因而分子势能随之改变。可见,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图1.4-2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势能典例探究例题2: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大BC◑
物体的内能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internalenergy)。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也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一般说来,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变化时它的内能都会随之改变。
(1)从宏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的摩尔数、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决定。
(2)从微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数,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子间的距离三个因素决定。足球静止时,气体分子仍在做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故仍然有能量,即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机械能的区别应当指出,组成物体的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具有热运动的动能,它是内能的一部分;同时物体还可能做整体的运动,因此,还会具有动能,这是机械能的一部分。后者是由物体的机械运动决定的,它对物体的内能没有贡献。内能机械能对应的运动形式常见的能量形式影响因素大小联系物质的量、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及物态永远不等于零微观分子热运动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可以等于零物体的机械运动的速度、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或弹性形变量物体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宏观物体机械运动典例探究例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C.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越来越大D.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D练习与应用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一滴15℃的水,过一段时间后,水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温度还是15℃。它的内能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什么?解:内能增加.15℃的水滴变成15℃的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温度没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但分子势能增加,故内能增加.2.在一个真空的钟罩中,用不导热的细线悬吊一个铁块,中午时铁块的温度是28℃,晚上铁块的温度是23℃。铁块的内能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什么?解:内能减少.由题意可知,晚上时铁块的温度比中午时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而分子势能不变,故内能减少.3.有人说:“在高速列车的速度由小变大的过程中,列车上所有物体的动能都在增大,组成这些物体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在增大。既然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列车上物体的温度是在升高的,只是升高得并不大,我们感觉不到而已。”你说对吗?为什么?解:这种说法不对.物体的温度是它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这里的运动指的是分子的热运动,并不是列车及列车上物体的运动.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1.5复习与提高A
组1.为什么说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的体积不变,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怎样变化?解: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而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若物体的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即分子势能不变,分子平均动能增加,则物体的内能增加·2.当分子间距离为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分析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9r0
增大到10r0
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分子势能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解:分子间的距离从0.9r0
增大到10r0
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先减小到0,再增大,然后再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再增大.3.钻石是首饰以及高强度的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请写出质量为m
的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推导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计算时可认为组成钻石的分子是一个紧挨着一个的小球)。
4.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很大,可将单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看作以下模型:将气体所占的整个空间分成若干个小立方体,气体分子位于每个小立方体的中心,小立方体的棱长为相邻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请按这种模型,估算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解:标准状态下1mol气体的体积V为22.4L,设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a,则a3·NA=V,代入数据,解得a=3.3×10-9m.B
组1.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105km。已知铁的摩尔质量为5.6×10-2kg/mol,密度为7.9×103kg/m3。若把铁分子一个紧挨一个地单列排起来,筑成从地球通往月球的“分子大道”。求:(1)这条“分子大道”共需多少个铁分子?(2)这条“分子大道”的质量为多少?(1)这条“分子大道”共需多少个铁分子?
(2)这条“分子大道”的质量为多少?
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在三个实验小组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但都发生了操作错误。甲在配制油酸酒精溶液时,不小心把酒精倒多了一点,导致油酸酒精溶液的实际浓度比计算值小一些。乙在计算注射器滴出的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后,不小心拿错了一个注射器把溶液漓在水面上,这个拿错的注射器的针管比原来的粗,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比原来的大。丙在计算油膜面积时,把凡是半格左右的油膜都算成了一格,导致计算的面积比实际面积大一些。请分析:这三位同学的操作错误会导致实验测得的油酸分子直径偏大还是偏小?说明道理。解:甲同学的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实际配置的油酸酒精溶液浓度偏小,导致油膜面积偏小,因此,分子直径的计算结果偏大.乙同学的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乙同学滴在水面上的这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比已计算好的每滴溶液的体积要大,形成的油膜面积偏大,因此,分子直径的计算结果偏小.丙同学的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丙同学把凡是半格左右的油膜都算成一格,导致计算的油膜面积比实际面积大,因此,分子直径的计算结果偏小.3.全班每人都把4枚硬币握在手中,在桌面上随意投掷10次,统计10次投掷中有0、1、2、3、4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并将所得数据按下表的要求记录下来。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些因素决定了分子的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气体、固体和液体。物体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相应地,人们对新材料或传统材料新功能的开发和研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到后来的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新材料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1温度和温标打开挡板K后,A、B两部分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发生扩散现象,如果容器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经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气体会混合均匀,达到一种稳定状态,即两部分气体温度相同,压强也相同,达到平衡.◑状态参量与平衡态系统研究某一容器中气体的热学性质,其研究对象是容器中的大量分子组成的系统,这在热学中叫作一个热力学系统(thermodynamicsystem),简称系统。物理学中,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统称外界。例如,用酒精灯加热容器中的气体,把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它就是一个热力学系统,而容器和酒精灯就是外界。
在物理学研究中,对系统内部问题,往往采取“隔离”分析方法,对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问题,往往采取“整体”分析的方法.状态参量在力学中,为描述物体(质点)的运动状态,我们使用了物体的位置和速度这两个物理量。在热学中,为确定系统的状态,也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这些物理量叫作系统的状态参量(stateparameter)。描述物质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叫做状态参量。物理学中,需要研究系统的各种性质,包括几何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磁性质等等。为了描述系统的状态,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例如,为了确定系统的空间范围,要用到体积V,这是一个几何参量;为了确定外界与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力的作用,要用到压强p,这是一个力学参量;而要确定系统的冷热程度,就要用到一个热学参量——温度T。平衡态要定量地描述系统的状态往往很难,因为有时系统的参量会随时间变化。然而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内各部分的状态参量就能够达到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叫作平衡态
(equilibriumstate),否则就是非平衡态。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所有状态参量都不随时间变化,我们就能比较准确地描述系统的状态。在中学阶段,我们主要处理平衡态的问题。热学系统所处的平衡态往往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动态平衡性质充分说明热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典例探究例题1:在热学中,要描述一定气体的宏观状态,需要确定下列哪些物理量(
)A.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B.压强C.体积D.温度BCD◑
热平衡与温度上面所说的平衡态,指的是一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改变。下面我们要研究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相互作用的问题。热平衡如果两个系统相互接触而传热,这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将会互相影响而分别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各自的状态参量就不再变化了,这说明两个系统达到了平衡。这种平衡叫作热平衡(thermalequilibrium)。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的系统.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热平衡的.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实验表明: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个结论称为热平衡定律。温度热平衡定律表明,当两个系统A、B处于热平衡时,它们必定具有某个共同的热学性质,我们就把表征这一“共同的热学性质”的物理量叫作温度
(temperature)。换句话说,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的物理量,它的特点就是“达到热平衡的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图2.1-1)。下表列出了部分人们已观测的温度。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宏观标志就是温度相同,若温度不同即系统处于非平衡态,则系统一定存在着热交换。若温度计跟物体
A
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跟物体
B
处于热平衡,根据热平衡定律,A
的温度便与
B
的温度相等.典例探究例题2:一金属棒的一端与0℃冰接触,另一端与100℃水接触,并且保持两端冰、水的温度不变.问当经过充分长时间后,金属棒所处的状态是否为热平衡态?为什么?答案:否,因金属棒各部分温度不相同,存在能量交换.◑
温度计与温标温标如果要定量地描述温度,就必须有一套方法,这套方法就是温标(thermometricscale)。定量描述温度的方法叫做温标。
确定一个温标时首先要选择一种测温物质,根据这种物质的某个特性来制造温度计。例如,可以根据水银的热膨胀来制造水银温度计,这时我们规定细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与温度的关系是线性关系。还可以根据气体压强随温度的变化来制造气体温度计(图2.1-2),等等。确定了测温物质和它用以测温的某种性质之后,还要确定温度的零点和分度的方法。例如,摄氏温标曾经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水的沸点为100℃;并据此把玻璃管上0℃刻度与100℃刻度之间均匀分成100等份,每份算作1℃。温标的建立包含三个要素:①
选择温度计中用于测量温度的物质,即测温物质;②
对测温物质的测温属性随温度变化规律的定量关系作出某种规定;③
确定固定点即温度的零点和分度方法.热力学温度现代科学中用得更多的是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作热力学温度(thermodynamictemperature),它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号T
表示,单位是开尔文(kelvin),简称开,符号为K。根据国家标准,在表示温度差的时候可以用摄氏度(℃)代替开尔文(K),即1℃与1K相等。因此这个式子中T的单位用K.t的单位用℃。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确定了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关系:摄氏温标由热力学温标导出,摄氏温标所确定的温度用t
表示,它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是T=t
+273.15K说明①摄氏温标的单位“℃”是温度的常用单位,但不是国际制单位,温度的国际制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在今后各种相关热力学计算中,一定要牢记将温度单位转换为热力学温度即开尔文;②由
T=t+273.15K
可知,物体温度变化1℃与变化1K的变化量是等同的,但物体所处状态为1℃
与1K是相隔甚远的;③一般情况下,T=t+273K典例探究例题3:实际应用中,常用到一种双金属温度计.它是利用铜片与铁片铆合在一起的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如图7-4-1所示.已知左图中双金属片被加热时,其弯曲程度会增大,则下列各种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铜、铁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B.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C.由左图可知,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的热膨胀系数D.由右图可知,其双金属征的内层一定为铜,外层一定为铁双金属温度计图7-4-1
ABC练习与应用1.“在测定某金属块的比热容时,先把质量已知的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把它迅速放入质量已知、温度已知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当水温不再上升时这就是金属块与水的共同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就可以计算金属块的比热容。”在这样的叙述中,哪个地方涉及了“热平衡”的概念?解:在以上叙述中,有两个地方涉及“热平衡”.第一处是金属块放在沸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金属块和沸水组成的系统温度相同同,这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第二处是将金属块迅速放入质量已知、温度已知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水温,当水温不再升高,这时金属块、水和温度计组成的系统温度相同,它们也达到了“热平衡”.2.天气预报某地某日的最高气温是27℃,它是多少开尔文?进行低温物理的研究时,热力学温度是2.5K,它是多少摄氏度?解:由T=t+273.15K知,27℃是300.15K,2.5K是-270.65℃.3.已知某物理量X
与热力学温度T
成正比、请把这个关系式用等式表示出来。现在用摄氏温度
t来表示温度,这个关系式又该怎么写?分别画出X-T
图像和X-t
图像的草图。解:X=kT,X=k(t+273.15K),如图所示.4.图2.1-5甲表示某金属丝的电阻R
随摄氏温度t
变化的情况。把这段金属丝与电池、电流表串联起来(图2.1-5乙),用这段金属丝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电阻温度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些因素决定了分子的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气体、固体和液体。物体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相应地,人们对新材料或传统材料新功能的开发和研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到后来的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新材料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2气体的等温变化温故知新气体的状态参量1.温度: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T=t+273K2.体积:体积V单位:有L、mL等3.压强:
等温变化我们首先研究一种特殊的情况: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压强与体积变化时的关系。我们把这种变化叫作气体的等温变化。实验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思路针对气体的研究,可以先选定一个热力学系统,比如一定质量的空气,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测量气体在不同体积时的压强,再分析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为此,我们需要一个既能改变气体体积,又能测出与体积相对应的气体压强的封闭容器。下面我们利用如图2.2-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下端的开口有橡胶套,它和柱塞一起把一段空气柱封闭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怎样操作可以保证温度不发生明显的变化?▋▏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我们需要测量空气柱的体积V
和空气柱的压强p,具体操作如下。空气柱的长度l可以通过刻度尺读取,空气柱的长度l
与横截面积S的乘积就是它的体积V。空气柱的压强p可以从与注射器内空气柱相连的压力表读取。把柱塞缓慢地向下压或向上拉,读取空气柱的长度与压强的几组数据。▋▏数据分析一定质量气体等温变化的压强p
与体积V
的关系,可以用p-V
图像来呈现。用采集的各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制曲线,由于它描述的是温度不变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因此称它为等温线。若你绘制的p-V
图像类似于双曲线(图2.2-2),那么,空气柱的压强是否跟体积成反比呢?
玻意耳定律英国科学家玻意耳和法国科学家马略特各自通过实验发现,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与体积V
成反比,即
写成公式就是
式中C
是常量。或者p1V1=
p2V2其中p1、V1
和P2、V2
分别表示气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压强和体积。(2)式反映了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我们把它叫作玻意耳定律
(Boyle′slaw)。典例探究例题1: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是20L时,压强为1×105Pa。当气体的体积减小到16L时,压强为多大?设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p1V1=p2V2答案:1.25×105Pa用气体定律解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被封闭的气体(满足质量不变的条件);2.用一定的数字或表达式写出气体状态的初始条件(p1,V1,T1,p2,V2,T2);3.根据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特点,列出相应的气体公式(本节课中就是玻意耳定律公式);4.将各初始条件代入气体公式中,求解未知量;5.对结果的物理意义进行讨论。气体等温变化的P-V图象一定质量气体等温变化的p-V图象是双曲线,它描述的是温度不变时的p-V关系,称为等温线。
问题:同一气体,不同温度下等温线相同吗?你能判断哪条等温线温度较高吗?你是根据什么理由作出判的?(2)温度越高,其等温线离原点越远。(1)等温线是双曲线的一支。T2>T1练习与应用
解:小王的说法是错误的,小李的说法正确,因为两组数据的体积变化量都非常小,即使实验误差非常大,体积和压强的乘积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两乘积看起来是相等的.此时,不应该比较压强和体积的数据,而应该比较体积变化量和压强变化量的数据.根据题中的数据,气体的体积变化量等于原体积的1.3%,而压强的变化量却等于原压强的2.5%,因此,该实验没有反映压强与体积成反比的规律.
2.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是不同的。图2.2-5中的两条等温线,哪条等温线表示的是温度比较高时的情形?请你尝试给出判断,并说明理由。解:T2>T1.理由:在题图中过V轴上的某点画平行于p轴的辅助线,在相同的体积下,压强大的气体温度高,故T2>T1.3.一个足球的容积是2.5L。用打气筒给这个足球打气,每打一次都把体积为125mL、压强与大气压相同的气体打进足球内。如果在打气前足球就已经是球形并且里面的压强与大气压相同,打了20次后足球内部空气的压强是大气压的多少倍?你在得出结论时考虑到了什么前提?实际打气时的情况能够满足你的前提吗?解:以最终足球内部的气体为研究对象,设大气压强为p0,在温度不变时,这部分气体在初始状态下,p1=p0,V1=2.5L+0.125×20L=5.0L;打气后气体体积V2=2.5L.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p2V2,解得p2=2p0,即打了20次后足球内部空气的压强是大气压的2倍.得出此结论的前提是打气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实际打气时,由于压缩气体做功,气体温度会升高.4.水银气压计中混入了一个气泡,上升到水银柱的上方,使水银柱上方不再是真空。当实际大气压相当于768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时这个水银气压计的示数只有750mm,此时管中的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80mm。当这个气压计的示数为740mm水银柱时,实际的大气压相当于多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假设温度保持不变。解:以水银柱上方的气体为研究对象,设水银柱的横截面积为S.当水银气压计的示数为740mm时,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90mm,这时实际的大气压相当于高度为h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2.3气体的等压变化和等容变化实验表明,在保持气体的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吸热升温膨胀,而封闭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变大了.◑气体的等压变化等压变化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时,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过程叫作气体的等压变化。猜想:在等压变化中,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可能存在着什么关系?我们可以用实验研究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实验表明,在V-T
图像中,等压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图2.3-1)。等压线其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斜率反映压强大小。法国科学家盖-吕萨克首先通过实验发现了这一线性关系,这个规律可以表述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即V=CT(1)其中C
是常量。或
盖-吕萨克定律
其中V1、T1
和V2、T2
分别表示气体在不同状态下的体积和热力学温度。(1)式反映了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的等压变化规律,我们把它叫作盖-吕萨克定律(Gay-Lussac′slaw)课外拓展盖-吕萨克1778年9月6日生于圣·莱昂特。1800年毕业于巴黎理工学校。1850年5月9日,病逝于巴黎,享年72岁。
盖-吕萨克(Gay-Lussac,1778-1850年)法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盖-吕萨克(Gay-Lussac,1778-1850年)法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其实查理早就发现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只是当时未发表,也未被人注意。直到盖-吕萨克重新提出后,才受到重视。早年都称“查理定律”,但为表彰盖-吕萨克的贡献而称为“查理-盖吕萨克定律”。一定质量气体的等压线的物理意义①图线上每一个点表示气体一个确定的状态,同一根等压线上各状态的压强相同。②不同压强下的等压线,斜率越大,压强越小(同一温度下,体积大的压强小)如图所示p2<p1。盖-吕萨克定律说明1.盖·吕萨克定律是实验定律,由法国科学家盖·吕萨克通过实验发现的。
2.适用条件:气体质量一定,压强不变。注意:V正比于T
而不正比于
t。4.一定质量的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增加(或减小)的体积是相同的。5.解题时前后两状态的体积单位要统一。典例探究例题1: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右管有一段高为h
的水银柱,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
)A.弯管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B.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体积增大C.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D.若环境温度升高,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ACD◑
气体的等容变化等容变化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变化的过程叫作气体的等容变化。猜想:在等容变化中,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可能存在着什么关系?图2.3-2是气体等容变化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图像。从图2.3-2甲可以看出,在等容变化过程中,压强p
与摄氏温度t
是一次函数关系,不是简单的正比例关系。但是,如果把直线AB
延长至与横轴相交(图2.3-2乙),把交点作为坐标原点,建立新的坐标系(图2.3-2丙),那么,这时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就是正比例关系了。法国科学家查理在分析了实验事实后发现,当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一定时,各种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之间都有线性关系。可以证明,气体的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时,图2.3-2内中坐标原点代表的温度就是热力学温度的0K,也称绝对零度。所以说,在p-T图像中,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的等容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等容线其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斜率反映体积大小。这时,这个规律可以表述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即p∝T。写成等式的形式就是p=CT(2)其中C
是常量。查理定律或者
其中p1、T1
和p2、T2
分别表示气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压强和热力学温度。(2)式反映了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我们把它叫作查理定律
(Charles′law)。课外拓展大约在1787年,查理着手研究气体的膨胀性质,发现在压力一定的时候,气体体积的改变和温度的改变成正比。他进一步发现,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不变的时候,温度每升高1℃,压力就增加它在0℃时候压力的1/273。查理还用它作根据,推算出气体在恒定压力下的膨胀速率是个常数。这个预言后来由盖-吕萨克和道尔顿(1766-1844)的实验完全证实。查理(Charles,1746-l823)一定质量气体的等容线的物理意义①图线上每一个点表示气体一个确定的状态,同一根等容线上各状态的体积相同。②不同体积下的等容线,斜率越大,体积越小(同一温度下,压强大的体积小)如图所示,V2<V1。查理定律说明1.查理定律是实验定律,由法国科学家查理通过实验发现的。
2.适用条件:气体质量一定,体积不变。4.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容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所增加(或减小)的压强是相同的。5.解题时前后两状态压强的单位要统一。注意:p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不与摄氏温度成正比。不过,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强下500很多实际气体,特别是那些不容易液化的气体,如气、氧气、氮气、氦气等,其性质与实验定律的结论符合得很好。实际气体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但是作用力很小;分子也有大小,但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分子直径大得多;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几乎是弹性的,动能损失也很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贸建设与规划
- 手术室预防压疮管理
- 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 流感的防治课件
- 《“形”动起来》教案
-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22 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同步精练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四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二中学、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电炉炼钢工艺设备
- 移动工程竣工资料
- 《36岁儿童学习及发展指南》全文
- 脑梗合并肺部感染疑难病例讨论课件(PPT 68页)
- 汽车客运站规章制度汇编
- 《国际关系学入门》课件第二章国际关系研究方法
-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7课《玩磁铁》青岛版(15张)ppt课件
- 安全科学使用农药知识图解ppt课件
- 实验室安全知识习题3单选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验收意见单
- 【汇报】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