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选择理论_第1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选择理论_第2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选择理论_第3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选择理论_第4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选择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6.1公共选择理论概述6.2公共选择规则的标准6.3阿罗不可能定理6.4利益集团及寻租理论6.5官僚理论与政治经济周期关键术语思考题公共经济学6.1公共选择理论概述6.1.1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背景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离不开当时学术界主流观念以及政治影响。20世纪30年代后期,经济大萧条对资本主义社会造成巨大冲击,新古典经济学对此束手无策。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市场机制会自动调节资源配置从而使得社会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主张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被现实情况否定。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大行其道,撼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对财政、货币、金融、产业等部门的调控,缓解了经济危机对经济的打击,促进了社会生产恢复,为政府干预经济理论提供了实践支持。随着凯恩斯主义政策不断深入,一些缺陷暴露出来。凯恩斯政策并未彻底地解决政府为应对失业和经济危机而扩大支出、刺激经济所造成的持续通货膨胀。公共经济学6.1.1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背景传统市场经济理论认为政府为了公共利益而存在,政策制定过程遵循着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当市场失灵时,政府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被引入了经济分析。公共选择学派还受到福利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影响。社会福利函数所探讨的将个人偏好次序加总并实现福利最大化,激起了人们研究在不同投票规则下集体选择将导致什么结果的兴趣。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解释和解决了存在公共产品和外部效应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公共选择理论从独特的经济分析角度切入政治议题进行理论创新。公共选择学派强调应该把政治领域中的个人与市场中的个人同等理解为具有自利性和理性行为特征的经济人,把政府的行为视为政治领域中众多经济人行为选择的结果,同时强调方法论个人主义和制度规则理性选择问题。公共经济学6.1.2公共利益法与自我利益法公共利益法指与个人选择相区别的集体选择,即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产品之间如何分配。自我利益法指的是个人在市场上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通过理性决策和个人选择来自由地决定各种经济行为过程。非市场决策是相对于市场决策而言的。大多数情况下经济活动通过市场手段来进行,市场机制的内在力量使经济体系中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有效的市场需要能够完全反映消费者偏好,企业能够提供消费者所需。在考察非市场决策时,上述条件不能得到满足。公共选择影响大多数民众的生活。在如何决策的问题上,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了决策机制。对于公共选择来说,政府拥有更多的左右非市场行为的影响力。政府的决策实施后,即使民众对其并不满意,但是要求政府做出及时的改变也是困难的,非市场行为调整缓慢。公共经济学6.1.3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主要由以下三个主要因素构成:(1)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交易性质。制度经济学家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制度而不是技术上,把分析的单位落实在交易而不是生产上,并把制度作为经济研究的内生变量。(2)经济人假定。经济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都继承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随后的经济学家都将这一假设作为分析经济问题的起点。经济人假设也被公共选择学派所接受,公共选择经济学力求采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治领域中的诸多现象。(3)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传统经济学理论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所坚持的是亚当·斯密以来的个人主义方法,认为个人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个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决定着生产、交换、消费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公共经济学6.2公共选择规则的标准6.2.1全体一致原则全体一致原则是直接民主制下的投票规则。当采用一致性规则组织投票过程时,某一项备选议案只有得到全体投票人一致同意才能够成为获胜议案。一致性规则存在着一些缺陷,首先是成本问题。其次,该规则忽视了投票人偏好显示。从规范的意义上看,一致性原则存在一些优点:一方面它可以保护每一个成员免遭社会上其他成员的强制,他们的利益不会因集体的行动而遭受损失;另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平衡各成员的博弈冲突,即使是某些成员个人利益受损,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那些受益较多的成员也会主动进行让步和弥补,最终使总收益超过总成本的决策得到通过。公共经济学6.2.2多数同意规则多数同意规则规定,只要一项方案获得约定多数票的赞同,就能通过,而无须获得全体投票人的一致同意。根据约定的多数票不同,又可以将多数同意规则分为简单多数和比例多数。多数同意规则具有一些缺陷:首先,根据多数同意规则投票决定的方案,其决策结果往往只体现多数同意者的利益,而不同意的少数派的福利则被忽略甚至被损害,投票结果是一种非帕累托最优。在针对多个方案选一个的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多数人不喜欢的方案当选。其次,容易导致多数人的专政。由于多数同意规则基于少数服从多数的理念,最终的投票结果对全体成员均有约束力。但是多数决定并不能确保意志的合法性与正义性,有可能会产生多数人暴政问题。最后,多数同意规则容易导致参与人轻视投票权。由于单个参与人的选择行为在多数投票规则下显得可有可无,这就促使投票人不重视自己的选举权,从而在相当多的选举中导致投票率偏低。公共经济学6.2.3投票悖论问题在投票规则中,多数同意规则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它具有导致议案相互循环,最终结果不存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在公共选择理论中被称为“投票悖论”或“多数周期现象”。它是指在运用简单多数规则进行集体选择时,如果议题能够在投票成员中做出修改,将会出现投票的结果随投票次序的不同而变化,导致这些选择方案在部分分步骤方案的比较过程中都有机会当选。为了解决投票悖论,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投票规则的方案,例如实行排序投票,即所有投票人根据自己对候选方案的偏好顺序对方案进行排序,对排在第一的方案计1分,对排第二的方案计2分,将所有投票人排序后的方案得分进行加总,总分最低的方案当选。人们将排序投票下无法解决投票悖论的问题,部分归咎于排序投票只能表明投票人对候选方案的偏好顺序,却无法说明其偏好差异的强度。公共经济学6.3阿罗不可能定理6.3.1阿罗不可能定理与理想投票程序阿罗对投票悖论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果排除效用人际比较的可能性,各种各样的个人次序偏好都有定义,那么把个人偏好总和作为表达社会偏好的最理想的方法,要么是强加的,要么是独裁性的。不可能存在一种社会选择机制——所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次序的影响,同时又尊重每一个人的偏好,能将所有个人的偏好次序转换成社会偏好次序,并且准确表达社会全体成员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阿罗的研究结论被称为阿罗不可能定理。在讨论集体决策和公共选择问题时,习惯上将个人投票视为每个独立个体根据自己的偏好程度给各种备选方案从大到小排序,而个体的偏好排序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完备性。(2)反身性。(3)传递性。公共经济学6.3.1阿罗不可能定理与理想投票程序阿罗在关于如何实现社会最大化问题的论述中,讨论了他所遵从的若干假设条件。他认为从所有个人的偏好次序出发所得出的“社会序关系”都只有“满足一定的自然条件”才会有意义。如果将选举视为一种规则,它能够将每个个体表达的偏好次序综合成整个群体的偏好次序。理想的投票程序必须满足以下五个假设:(1)个人理性原则。(2)无关方案的独立性原则。(3)帕累托准则。(4)非独裁原则。(5)偏好的非限制性原则。公共经济学6.3.2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政策含义阿罗不可能定理虽然提出不存在一种理想的投票程序来反映每个人偏好的同时又反映社会总偏好,但他并不否定多数投票机制仍然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投票制度,也没有否定投票制度是现代民主政体的重要实现手段。在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中,虽然理想的投票程序难以实现,但是仍有一些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阿罗不可能定理下的投票机制。1.投票交易在公共政策投票过程中,实际投票行为往往偏离个人的真实偏好,这其实是投票者的策略性行为。投票交易又称为互投赞成票,是指在多数同意规则下,当投票者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进行投票时,其中既有投赞成票的,也有投反对票的,部分投票者会愿意就那些与其关系重大的问题进行投票交易,即互投对方所支持的提案的票,以期自己所赞成的提案能够获得通过。在投票交易时,获胜的多数人之受益价值总和可能低于少数人的成本价值,一般少数派会倾向于在投票中使用这种策略。公共经济学6.3.2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政策含义1.投票交易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互投赞成票是一种常见的行为。通过不同选民之间的投票交易,可以使得原本在多数规则下无法通过的提案获得通过。但无法确定这种交易对全部投票者的整体福利是有利还是有弊。一方面少数派投票者可以通过互投赞成票最终使其总福利得到改善;而另一方面,这种投票交易会改变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投票交易是一种非生产性行为,其产生的社会成本必将给社会带来一定影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交易总是局限于一定规模的投票人,对没有参与交易的投票人而言,他们的个人收益很可能由于这些交易而受到严重损害,因而认为投票交易不利于社会总福利的提高。公共经济学6.3.2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政策含义2.投票操纵投票操纵指的是在面临多个备选方案时,由于投票悖论无法产生均衡的投票结果,产生了可以影响最终投票结果的操纵空间。投票操纵就是当存在两种备选方案时,如果某个投票人在详细了解了其他所有投票者的偏好之后,发现在排除自己的情况下,两种备选方案的支持者一样多,这样的话最终投票结果将取决于自己的选票投向何种方案。该投票者将拥有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力,他将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决定支持哪种备选方案。每个非独裁的投票过程都是可以操纵的,除非选择只限制在两个选项内做出,或者严格限制了个人偏好的范围,个人偏好是单峰。公共经济学6.3.2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政策含义3.用脚投票理论该理论指出,在某种假设条件下,由于各辖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不尽相同,所以各辖区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来自由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该理论可以作为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外延,在理想的投票程序不存在而不能满足社会总偏好时,选民可以放弃选票而迁入其他地区以满足其偏好。虽然用脚投票理论十分合乎逻辑,但其限制条件在现实中仍然十分苛刻。当不存在规模经济时,相对于人口规模而言,公共产品数量越少,对公共产品组合的偏好就越相同,用脚投票理论就越接近于实现帕累托最优。而当存在供给具有联合特性的规模经济时,用脚投票理论就不再成立。公共经济学6.3.3单峰偏好与中间投票人定理单峰偏好理论指个体对多个选择方案的偏好排列顺序就如同只有一个顶峰的高山,具有同质特性。多峰偏好是指人们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如在偏离了最理想的结果后,其偏好程度或效用会出现先降后升,当某人具有两个偏好峰时,就称其为双峰偏好。中间投票人是指其最优偏好处于所有投票人最优偏好结果的中间值的投票人。中间投票人最偏好的公共产品的提供量就是简单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状态,即所谓的中间投票人定理。中间投票人也称中位投票人,是有一半的人比他偏好多、一半的人比他偏好少的人。公共经济学6.3.3单峰偏好与中间投票人定理在直接民主制度下,中间选民的意见具有很大的作用。在代议制民主制度下,中位选民的表现形式要复杂得多。美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唐斯对这类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政治竞争模型——唐斯模型,用来解释两个党派的政治竞争格局。唐斯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在代议制民主制度下,各个党派是为了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的,而不是为了制定政策而去赢得选举。政客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目标函数通常是选票而不是社会福利。选民选举代表是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即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公共经济学6.4利益集团及寻租理论6.4.1利益集团的内涵与分类在投票过程中,除了作为个体的选民进行选择外,还大量存在着利益集团的选择行为,观点相同的选民会组成利益集团,对政府的公共决策和公共选择活动施加影响,以利于本集团利益的政策获得通过。利益集团就是具有特定共同利益要求的人们构成的试图通过影响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来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的社会群体,它既包括具有一定规则和组织结构的利益集团,也包括大量松散的、缺少组织形态的利益集团形态,如建立在种族、语言、宗教、地区和职业利益基础上,或可能建立在家族关系和血统基础上的利益集团。公共经济学6.4.1利益集团的内涵与分类利益集团有以下特征:首先是一个有组织的集团,一个宣称自己代表着具有共同利益或理想的人们的组织。其次,集团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或目标,战略明确。最后,它为了共同利益向政府机构提出要求或施加压力,使政策符合它的需要。利益集团可分为特权集团、中级集团和潜在集团。公共经济学6.4.2利益集团的行为与影响利益集团是政治主体或政治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西方国家的立法行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目的是向国家公共权力机构施加影响以维护自己团体的利益。当一个集团确定了自己的要求后,就要把这种特殊的要求传达到政策中心,对公共政策的立法过程施加影响。利益集团利用各种有效方式影响立法行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集团影响立法过程活动的主要对象是议会。为实现其目的,特殊利益集团会采用诸如为缺乏信息的选民免费提供信息,竭力鼓励他们支持自己,与其他特殊利益集团互相捧场、互投赞成票等方式,还会通过下面一些途径来达到它们的政治目的。(1)游说。(2)公开运动。(3)和平示威。(4)威胁等极端行为。公共经济学6.4.3寻租行为与寻租理论寻租活动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地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或者是指那种能够维护既得经济利益的非生产性活动。狭义的寻租指现代社会中最多见的非生产性地追求利益行为以及利用行政法律手段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自由竞争,以维护和攫取既得利益的行为。寻租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的“无意设租”。二是政府“被动设租”,指政府由于各种原因受到特殊利益集团影响而设租。三是政府“主动设租”,指政府官员利用行政手段增进某些行业或企业的利润,人为设置租金,引诱企业或利益集团进行赞助。寻租活动的目的大多在于寻求经济利益。在寻租成本方面,一类是寻租活动中花费的资源;另一类是经济寻租带来的政治寻租从而浪费掉的资源。还有一类是寻租成功后所损失掉的经济效率。公共经济学6.4.3寻租行为与寻租理论在政治领域,寻租的活动经常会引发政府失灵。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和各部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转政风,改机制,强监管,严政纪,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要看到,纠正“四风”不彻底,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权力寻租空间仍然存在。有的干部为官不为,对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不到位。因此,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反腐倡廉,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毫不松懈地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势在必行。一是放权限权,坚决打掉寻租空间。二是严管公款,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三是勤政有为,推动重大决策落实。四是标本兼治,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五是坚持“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公共经济学6.5官僚理论与政治经济周期6.5.1官僚理论官僚集团成员的产生大多实行任命制,只对任命他们的政府机关和政治家负责,不直接对选民负责,不会受选民的制约。不过选民可以通过“软约束”来影响官僚的行为,比如通过舆论带给官僚压力。官僚机构的成员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由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晋升规则,组织成员的变化缓慢。按照公共选择学派的观点,分析官员行为要把官员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官僚的利益最大化包括直接经济利益最大化和非直接经济利益最大化。前者主要是指个人收入和享受的最大化,后者主要是指权力、晋升机会、名誉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最大化。官僚还具有以下理性经济人特征:(1)追求预算最大化。(2)逃避错误与短视。(3)缺乏灵活性与敏感度。公共经济学6.5.2政治经济周期理论西方主流的经济周期理论中很少涉及政治冲击,通常只在一个不受政治因素影响的环境下分析具体宏观经济变量的协同变化和相互影响,论述宏观经济现象的波动。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经济学家将政府行为视为宏观经济的内生变量,同样考虑到政治家的目标函数。而这种方法在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中的应用直接产生了政治经济周期理论。政治经济周期是指周期性的政策变化使经济发展处于经济扩张期与经济紧缩期的交替变换中,使经济发展随着周期性的政策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周期。在政治经济周期模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微观行为主体,一是选民,二是政党。对于选民的行为有两种假设,如果选民的投票行为是回顾性的,即选民对政党的评价依据的是其过去的成绩,同时选民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是适应性预期,那么选民的行为就是非理性的。如果选民的投票行为是前瞻性的,即选民对政党的评价依据的不仅仅是政党过去的成绩,主要是政党现在的能力和其将来的政策取向,那么选民的行为就是理性的。公共经济学6.5.2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对于政党而言,如果参选政党在竞选中的唯一目标是竞选获胜,为获取最大量的选票而采取迎合选民的经济政策,其目的为机会主义的。根据选民和政党的不同行为特征,经济学家们发展了四种主要的政治经济周期模型:诺德豪斯的机会主义模型、希布斯的党派模型、罗格夫和赛伯特的理性机会主义模型和阿莱西纳的理性党派模型。1.诺德豪斯的机会主义模型诺德豪斯建立的机会主义模型中,假设政治体制中有两个政党,其目标都是最大化其选票而不是贯彻其意识形态纲领;它们的行为是机会主义的,政策具有趋同性;还假设选民投票行为是回顾性的,是基于政治家过去的成绩做出的投票选择;同时选民是短视的,相较于过去的经济状况,现在的经济状况对其投票选择影响更大;选举时间是外生因素给定的;宏观经济可以用一条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来描述,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操纵总需求来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水平。公共经济学6.5.2政治经济周期理论2.希布斯的党派模型希布斯把政治家视为意识形态至上的党徒,他们只是把赢得选举视为政治纲领付诸实施的手段。他对于选民的假设与诺德豪斯模型一致。希布斯得出的一般结论是:政府追求与其经济利益和不同阶层核心政治选民的主观偏好相符合的宏观经济政策。当政党进行轮换时会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当政党之间的偏好差距很大时,造成的经济波动也会很大。3.罗格夫和赛伯特的理性机会主义模型由于理性预期革命的广泛影响,以理性投票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周期模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政党仍然是机会主义的,目标是赢得尽可能多的选票。罗格夫和赛伯特的研究表明,并不是只有在投票人是短视的、非理性的情况下,政治家才能制造经济周期。最优政策只有在经济主体、投票人和政治家之间信息对称的政治环境中才可能存在。公共经济学6.5.2政治经济周期理论4.阿莱西纳的理性党派模型阿莱西纳的政治经济周期模型拒绝采用关于追求选票最大化的各党派政治家将选择趋同性政策的观点。他认为政治家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并在当政时采取不同政策。他还假设选民对通货膨胀进行理性预期,能够完全意识到政党间的意识形态差异。该模型假设在选举前签订的工资合同在选举结果宣布之后继续得到履行。理性党派模型表明,虽然选民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是理性的,能够完全意识到政党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