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案任课教师:付长芬教师职称:授课对象:农村医学102`103班课程学时:学时学年学期:2015—20XX年第二学期第1次课学时3授课题目(章,节)微生物学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重要地位,明确学习基本观点和目的,掌握本学科学习和研究方法。教学方法、手段:板书、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概念和分类教学难点: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概念和分类第2次课学时3授课题目(章,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细菌的大小与测量单位。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细菌的排列方式;细菌的基本结构、四种特殊结构及其功能。质粒的组成及功能。L型细菌及意义。2、熟悉细菌的营养物质、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和基本条件、细菌生长繁殖方式与速度、生长曲线及其意义。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实际意义。噬菌体的概念、主要生物学性状、熟悉噬菌体的实际意义。熟悉微生物变异的概,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的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菌落变异)。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熟悉细菌变异的机制。3、细细生长人的繁殖条件、生长繁殖的规律及意义。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教学方法、手段:板书和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教学重点、难点: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意义。细菌生长繁殖方式与速度、生长曲线及其意义。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熟悉细菌人工培养的方法、培养基的种类。细菌在各类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菌落及其意义,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原因。噬菌体的概念、噬菌体主要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化学组成);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和前噬菌体的概念。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新课导入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意义。二、讲授新课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时间:一、细菌大小:计量单位是微米(μm)二、细菌形态:球形、杆形、螺形第二节细菌的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一、细菌的基本结构(一)细胞壁1、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表位,可以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2、细胞壁的成分与结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有其特殊组分。(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成分与结构: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磷壁酸:包括膜磷壁酸和壁磷壁酸。青霉素可作用于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连接处,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肽聚糖而杀伤细菌;溶菌酶可作用于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上,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成分与结构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脂质双层3、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比较4、两类细菌的差别及其与细胞壁的关系:细菌壁成分与结构的不同,导致这两类细菌在染色性、致病性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二)细胞膜(三)细胞质(1)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2)质粒: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能独立自行复制、可传递给另一细菌(3)胞质颗粒:异染颗粒(四)核质二、细菌的特殊结构(一)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多肽的多聚物。不易着色。荚膜的功能:(1)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对菌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2)细菌的鉴别与分型(3)保护细菌在干燥的环境中生存(二)鞭毛:某些细菌表面附着的细长、弯曲的丝状物成分:鞭毛蛋白,具有高度的抗原性,称为鞭毛(H)抗原。功能:细菌的运动器官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可用以鉴定细菌和进行细菌分类。(三)菌毛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遍布菌细胞表面,每菌可达数百根。细菌的粘附结构,和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性菌毛仅见于少数革兰阴性菌,一个菌只有1~4根。性菌毛由F质粒编码,故性菌毛又称F菌毛。可通过接合传递遗传物质(四)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而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为芽胞。1)产生芽胞的细菌都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有芽胞杆菌属和梭菌属。2)芽胞带有完整的核质与酶系统等,因此具备细菌的全部生命活性。3)一个菌体(繁殖体)只能形成一个芽胞;所以说芽胞是细菌的休眠体,而不是细菌的繁殖器官。4)抵抗力强:细菌的芽胞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因此在进行消毒灭菌时,应以芽胞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5)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一、细菌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一)细菌的化学组成(二)细菌的物理性状1、带电现象2、表面积3、半透性质4、渗透压二、细菌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三、细菌的生长繁殖(一)细菌生长繁殖条件1、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生长因子(少数细菌)2、酸碱度:PH值一般为7.2~7.63、温度:一般为37℃4、气体:O2、CO2专性需氧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微需氧菌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专性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二)细菌繁殖的方式和速度:1、 细菌的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2、 细菌的繁殖速度:较快3、 细菌的繁殖规律生长曲线(1)迟缓期: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2)对数期:细菌快速增殖,大小、形态、染色性、生理活动典型、对外因作用敏感。(3)稳定期:细菌繁殖数与残废数趋于平衡;细菌产生的产物出现并集积,芽胞多在此期形成。(4)衰亡期:死菌数迅速超过活菌数。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应选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在培养后的8~18小时。第二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一、培养基(10分钟、展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并作简单介绍、展示生长现象图片要求学生作简单了解,详细内容在实验课中完成。)1、培养基的定义:2、培养基的种类: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现象固体培养基中:菌落、菌苔液体培养基中:混浊、沉淀、菌膜半固体培养基中:沿穿刺线长、沿穿刺线呈扩散生长三、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5分钟、举例讲解)(一)在医学中的应用1.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2.细菌学的研究细菌生理、遗传变异、致病性和耐药性等3.生物制品的制备疫苗、类毒素、抗毒素、免疫血清及供诊断用的菌液、抗血清等。4.细菌毒力分析与细菌学指标的检测(二)其他方面的应用1、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产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产品。2、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生产胰岛素、干扰素、乙型肝炎疫苗等。课程小结:(5分钟)新课导入(40分钟)细菌结构(40分钟)细菌培养(5分钟)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细菌的基本结构课后总结分析:第3次课学时3授课题目(章,节)分布与消毒灭菌、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清洁、无菌和无菌操作的概念。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灭菌法的原理及应用对象。日光与紫外线的杀菌机理与实际应用。影响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2、熟悉化学消毒剂的主要种类、杀菌机制。滤过除菌。3、了解其他杀菌与抑菌法。4、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的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菌落变异)。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转位因子,其基本成分为DNA。细菌变异的机制(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的基本方式: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及实例)5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和菌群失调症的概念。细菌的致病性与毒力的概念、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侵袭力(包括荚膜、粘附素、侵袭性物质和形成细菌生物膜)、毒素(包括外毒素、内毒素的性质,致病作用及比较)。掌握感染的类型(包括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6熟悉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天然免疫(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中抗菌物质)和获得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机制。感染的发生与发展: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感染的方式与途径。教学方法、手段:板书和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教学重点、难点:消毒、灭菌、防腐、清洁、无菌和无菌操作的概念。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和菌群失调症的概念。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新课导入消毒、灭菌、防腐、清洁、无菌和无菌操作的概念。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法与湿热灭菌法)的原理及应用对象。日光与紫外线的杀菌机理与实际应用。化学消毒剂的主要种类、杀菌机制。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二、讲授新课一、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1)焚烧:用火焚烧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破坏性大,仅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2)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实验室的金属器械(镊、剪、接种环等)、玻璃试管口和瓶口等的灭菌;(3)干烤:加热至160℃~170℃维持2小时,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器皿、瓷器、玻璃注射器等;2、湿热灭菌法(1)巴氏消毒法:加热61.1℃~62.8℃30分钟,或者72℃15秒,可用于乳制品消毒。(2)煮沸法:煮沸5~10分钟,杀死细菌繁殖体,用于一般手术器械、饮水的消毒,(3)流通蒸汽消毒法(4)间歇灭菌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5)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KPa(15磅)、121.3℃维持久15~30分钟,可达到杀死繁殖体和芽胞菌的目的。适用于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玻璃容器及注射器、敷料等物品的灭菌。(二)紫外线与电离辐射灭菌法1、日光与紫外线:紫外线的波长在200-300nm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最强,因其正好与DNA的吸收光谱一致。原理:紫外线主要作用于核酸,使核酸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成二聚体,干扰核酸的复制和转录,轻者变异、重者死亡。特点:紫外线的穿透力极弱。故一般只用于空间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2、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和γ射线,可产生游离基,破坏DNA,从而杀死细菌,常用于大量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或食品消毒且不破坏其营养成分。(三)滤过除菌法:机械除菌;用于不耐高温的血清、抗生素、药物等到的除菌。(四)超声波杀菌法:可裂解细菌。原理:空化作用二、化学消毒灭菌法(一)消毒剂的杀菌机制:1、促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3、损伤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通透性(二)常用消毒剂的种类、性质与用途(列表展示)(三)影响消毒剂消菌效果的因素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消毒剂种类不同,其杀菌效果亦有很大差别,大多数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但醇类例外,作用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2、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及性质同种消毒剂对不同的微生物杀菌效果也不一致,且微生物数量越多,所需消毒的时间就越长;有无芽胞。3、环境因素(1)温度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效果,消毒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2)酸碱度酸碱度可影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3)有机物及拮抗物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可影响消毒剂的效果一、细菌遗传变异的概念:二、的细菌变异现象(一)形态结构变异1、L型细菌(1) 概念:某些因素作用于细菌,可抑制的肽聚糖的合成或破坏细胞壁的结构,在高渗环境下,细菌仍可存活,成为细胞壁缺陷型(2) 形成条件:溶菌酶、青霉素、胆汁、溶葡萄球菌素、抗体、补体(3) 生物学特性:1形态染色:多形性、革兰阴性。2培养物征:高渗培养、生长缓慢、荷包蛋样菌落。3变异:可回复4生化反应、抗原性、抗药性等发生变化(4) 与医学的关系:致病性,常引起慢性和反复发作的感染,尿路感染多见。2、H-O变异(二)菌落变异S-R变异。(三)毒力变异:如牛型结核杆菌———甘油马铃署基、13年、230代———卡介苗(四)耐药性变异: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PG由敏感———耐药,临床常见的耐药菌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淋球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二、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10分钟,展示图片后讲解,重点:噬菌体)染色体、质粒、转达位因子、噬菌体1、噬菌体的概念: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2、噬菌体的特点:1、个体微小、可以通过滤器;2、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和包含于其中的核酸组成;3、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3、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蝌蚪形、微球形和丝形结构:头部和尾部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抗原性抵抗力4、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1)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2)温和噬菌体: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三、细菌变异的发生机制(一)基因突变(二)基因转移与重组(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四、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1、诊断方面:注意识别变异菌,以作出正确的判断2、治疗方面: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防止耐药菌的出现3、预防方面:利用毒力变异以制备疫苗,用于预防接种4、在基因工程方面:用于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的生产。5、在检测致癌物质方面的应用一、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三、人体正常菌群及其意义(1、概念:正常人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都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细菌,这些细菌在正常时对人体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2、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营养作用生物拮抗作用免疫作用促进消化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肿瘤作用3、条件致病菌概念: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仅在特定条件下致病的正常微生物群致病条件:①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②宿主免疫功能低下③菌群失调4、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1)菌群失调的概念:由于某种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了改变,导致微生态失去平衡。(2)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的概念: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或预防某些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发生的另一种新感染。(3)菌群失调症的防治原则:A.合理使用抗生素等B.服用微生态调节剂正常微生物优势菌种(益生菌)促进正常微生物生长物质(益生元)C.增强机体免疫力D.保护微生态环境课程小结:(10分钟)新课导入(35分钟)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40分钟)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5分钟)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1、消毒、灭菌等基本概念2、常用消毒灭菌方法3、细菌变异现象课后总结分析:第4、5次课学时6授课题目(章,节)第十九章呼吸道传播的细菌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培养基上菌落特点和变异性等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传播方式、传染、免疫与变态反应的关系、结核菌素试验、防治原则。掌握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与排列、染色性,掌握抵抗力特点、致病因素、传播方式、致病过程、所致疾病。掌握肺炎链球菌的形态与排列特点、染色性;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白喉棒状杆菌的的形态染色性、排列特点、异染颗粒;白喉的传染源、传播方式、白喉外毒素的分子结构及致病机制。2、熟悉流感嗜血杆菌的主要培养特点、致病性;熟悉支原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百日咳鲍特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预防措施。教学方法、手段:板书和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教学重点、难点: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抗酸染色法)、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物质、传播方式、所致疾病、传染、免疫与变态反应的关系、结核菌素试验、结核病防治原则。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与排列、染色性,抵抗力特点、培养特性、致病性。流感嗜血杆菌的主要培养特点、致病性。支原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肺炎链球菌的形态与排列特点、致病性。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课程回顾以提问的方式将上次课的内容复习一遍,加深学习印象。二、新课讲授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性状:抗酸染色阳性、生长缓慢,用罗氏培养基培养后形成菜花样菌落。四怕四不怕。可发生形态、毒力、免疫原性和耐药性等变异(L型、BCG)。致病性:结核病,经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皮肤黏膜等进入机体,侵犯多种组织器官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可分为原发感染和原发后感染。肺外感染:入血播散如脑、肾结核,痰菌咽入消化道可引起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多为L型细菌入血播散。机体抗结核免疫特点:传染、免疫、超敏反应共存。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Ⅳ型变态反应)的一种试验。方法:结果:1、红肿硬结>5mm者为阳性,多见于以下情况:①已感染过结核菌,但不一定发病。②接种BCG后。③有活动性感染,应查感染灶。2、≥15mm强阳性,提示活动性结核感染。3、<5mm阴性,除未感染过外,还应考虑①感染初期②老年人或体弱者③严重结核患者或正患有其他传染病④获得性细胞免疫低下。G-球菌,肾形,成双排列,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致病物质主要是内毒素,以及荚膜和菌毛起粘附和抗吞噬作用。所致疾病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主要经飞沫传播。一般有三种临床类型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第三节白喉棒状杆菌第四节流感嗜血杆菌第五节肺炎支原体第六节其他细菌课程小结:(20分钟)课程回顾(25分钟)结核分枝杆菌(40分钟)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5分钟)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简述结核分枝杆菌。课后总结分析:第6次课学时3授课题目(章,节)第二十章消化道传播的细菌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 掌握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的致病因素和所致疾病;肥达反应的原理及结果分析。2. 了解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教学方法、手段:板书和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教学重点、难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细菌卫生学检查内容。志贺菌的分类、引起疾病、预防方法。沙门菌的抗原构造及分类;肠热症发病机制、血清学诊断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课程回顾以提问的方式将上次课的内容复习一遍,加深学习印象。二、新课讲授共同特性:1、形态与结构:G-杆菌,无芽胞,多数有鞭毛、有菌毛。2.、营养与生化反应:营养要求不高,生化反应活泼,,常用于鉴别。3、抗原结构: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荚膜(K)或包膜抗原及菌毛抗原。4、抵抗力:不强,能耐胆盐。5、变异:耐药性变异,H-O抗原和S-R菌落变异。大肠埃希菌20分钟所致疾病:1、肠道外感染条件致病菌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2、肠道感染主要种类:ETEC;EPEC;EHEC;EIEC;EagEC卫生细菌学检查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指数志贺菌属(痢疾杆菌)抗原构造:O、K两种抗原。分类A、B、C、D四个群,44个型别。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侵袭力、内、外毒素2、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流行特点:我国以福氏为主,其次是宋内志贺菌。疾病特点:急、慢性菌痢两种,儿童以中毒性为主。免疫性抗感染免疫主要是消化道粘膜表面的SIgA,免疫力不持久。沙门菌属一、主要特点1、不分解乳糖,在肠道鉴别培养基上为无色半透明菌落。2、抗原构造:主要有O、H及Vi抗原。O、H是分组,分型的依据。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1、侵袭力菌毛和Vi抗原2、毒素内毒素、肠毒素(个别菌)。所致疾病1、肠热症2、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为感染性食物中毒3、败血症免疫性肠热症病后有牢固的免疫力微生物学检查以肠热症为例:1、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2、血清学检查肥达氏反应(Widal)原理、结果判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程、病史及地区流行病学情况。课程小结:(10分钟)课程回顾(35分钟)大肠杆菌(40分钟)沙门氏菌(5分钟)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肠热症发病机制、血清学诊断。课后总结分析:第7、8次课学时6授课题目(章,节)第二十一至二十四章创伤感染的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性传播细菌、动物源性细菌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掌握葡萄球菌、链球菌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分类。掌握淋病奈瑟菌形态与染色性、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熟悉钩端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教学方法、手段:板书和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教学重点、难点:SPA的生物学活性及其用途。耐药菌株与菌群失调症;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的性质与作用;葡萄球菌所致的主要疾病,化脓性感染灶的特点。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指标。某些血浆凝固酶阴性菌株也可引起致病的问题。微生物学检查标本的采集与直接涂片法、防治原则。钩端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立克次体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的抗原交叉现象。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新课导入二、新课讲授葡萄球菌形态染色、培养特性、SPA、色素、分类。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的性质与作用;葡萄球菌所致的主要疾病,化脓性感染灶的特点。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指标。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的性质与作用。主要微生物学检查。链球菌形态与排列、染色性、培养特点,按菌落的溶血性分类与致病性的关系。链球菌致病物质:细胞壁成分(脂磷壁酸、M蛋白、细胞壁受体)、毒素(链球菌溶素、致热外毒素)、侵袭性酶类(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胶原酶)等。链球菌所致的主要疾病(包括化脓性疾病、中毒性疾病、链球菌性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等)。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其抗O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破伤风梭菌形态与染色性、厌氧培养特性;致病性:致病物质(痉挛毒素)的致病机制、破伤风感染的条件和防治原则(一般措施、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铜绿假单胞菌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烧伤、创伤感染、机会感染等)。厌氧菌概述、种类与分布、感染特点、取材及培养注意事项,临床上最主要和最常见的致病菌(脆弱类杆菌和产黑色素类杆菌)。与致病有关的放线菌属的主要种类、主要生物学性状(病灶组织中硫磺样颗粒的意义)、所致疾病。葡萄球菌属主要生物学性状能产生脂溶性色素(金黄色、白色、柠檬色),故菌落呈现不同的颜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可与人类免疫球蛋白IgG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而IgG分子的Fab段仍能同相应抗原分子特异性结合。致病性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TSST-1。所致疾病侵袭性疾病化脓性感染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链球菌属分类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2、根据抗原结构分:根据多糖抗原分为20个群,对人致病的菌株90%属A群,致病物质1)链球菌溶血素2)致热外毒素3)侵袭性物质侵袭性酶所致疾病A群链球菌引起的疾病分为三类:化脓性炎症、中毒性疾病(猩红热)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龋齿,菌血症第八章弧菌属霍乱弧菌30分钟生物学性状:G-弧菌、单鞭毛,耐碱PH8.8~9.0,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O139群引起的霍乱有增多趋势。致病性:霍乱肠毒素、侵袭力等致病物质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霍乱,是我国甲类法定传染病。患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破伤风梭菌生物学性状:有芽胞的G+杆菌。芽胞圆形位于菌体顶端,呈鼓槌状。专性厌氧菌。致病条件:本菌由伤口侵入人体,伤口厌氧微环境是细菌生长繁殖和致病的重要条件。致病物质:破伤风痉挛毒素可阻断上下神经原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导致痉挛。所致疾病:破伤风,典型临床症状为苦笑面容、角弓反张。防治原则:防止创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清创+扩创);特异性治疗:早期足量使用TAT及抗生素;特异性预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紧急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白喉棒状菌30分钟G+杆菌,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菌体着色不均匀,有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具有鉴别意义;致病物质白喉毒素为β棒状杆菌噬菌体编码产生的,所致疾病随飞沫或污染的物品传播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表现为局部炎症及全身中毒症状。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防治原则人工主动免疫:白喉类毒素或白百破三联疫菌(DPT)。人工被动免疫:白喉抗毒素(早期足量注射)。药物治疗:青霉素、红霉素。引起霍乱的O139群趋势、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预防法的研究动向。破伤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的作用机制及微生物学检测和鉴定。淋病奈瑟菌主要致病物质是表面结构,如菌毛、外膜蛋白、脂多糖。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引起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是性接触传播疾病(STD)的重要病原体。还可垂直传播,分娩时婴儿通过产道而感染。取脓性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可初步诊断梅毒螺旋体:主要生物学性状:8~14个致密而规则的小螺旋,两端尖直,运动活泼,革兰染色阴性,不易着染,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致病物质:外膜蛋白、透明质酸酶等所致疾病:先天性和获得性梅毒。获得性梅毒临床分三期:Ⅰ期(初期):无痛性硬下疳,可自愈,传染性极强Ⅱ期梅毒:出现皮肤、粘膜梅毒疹,全身淋巴结肿大,破坏性小,传染性强Ⅲ期梅毒:可侵犯全身组织和器官,破坏性大若侵犯CNS和心血管,可危及生命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系母体苍白亚种螺旋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流所致,多发生于妊娠4个月之后。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或生出梅毒儿。先天性梅毒儿体征:马鞍鼻,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等。免疫性:感染性免疫,细胞免疫比体液免疫重要。钩端螺旋体:主要生物学性状:螺旋细密、规则,形似细小珍珠排列的细链。运动活泼,常使菌体呈C、S或8字形。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在湿土或水中可存活数月,这在传播上有重要意义。所致疾病:钩体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立克次体专性寄生、二分裂繁殖,DNA、RNA,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寄生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或为寄生宿主、或为储存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多形态,革兰染色阴性,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大多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如氯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外斐反应(Weil-Felixreaction),可做辅助诊断感染途径:主要通过节肢动物如人虱、鼠蚤、蜱或螨的叮咬而传播。所致疾病:立克次体病。课程小结:(10分钟)新课导入(35分钟)葡萄菌属(40分钟)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性传播细菌、动物源性细菌(5分钟)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梅毒螺旋体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课后总结分析:第9次课学时3授课题目(章,节)第二十五章真菌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菌丝与孢子等)、培养特性(常用培养基、菌落类型、繁殖方式)、抵抗力特点。2、熟悉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3、了解真菌的防治原则。教学方法、手段:板书和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教学重点、难点: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菌丝与孢子等)、培养特性(常用培养基、菌落类型、繁殖方式)、抵抗力特点。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菌丝与孢子等)、培养特性(常用培养基、菌落类型、繁殖方式)、抵抗力特点。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课程回顾以提问的方式将上次课的内容复习一遍,加深学习印象。二、新课讲授真菌是一类有细胞壁和真核结构,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以寄生或腐生方式存在于自然界,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细胞核和细胞器)主要生物学性状:真菌可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常见于酵母菌或类酵母菌,以出芽方式繁殖。多细胞真菌大多长出菌丝和孢子,交织成团,称丝状菌或霉菌。检查时常用沙保培养基,致病性:致病性真菌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真菌性中毒症、真菌毒素与肿瘤课程小结:(20分钟)课程回顾(60分钟)真菌(5分钟)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简述真菌种类课后总结分析:第10次课学时3授课题目(章,节)第二十六章病毒的基本性状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病毒的增殖过程2、熟悉病毒的大小(测量单位)与形态。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教学方法、手段:板书和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教学重点、难点:病毒的基本特征: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病毒的增殖过程。病毒的大小(测量单位)与形态。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病毒的增殖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课程回顾以提问的方式将上次课的内容复习一遍,加深学习印象。二、新课讲授病毒(virus)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体积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RNA或DNA;严格细胞内寄生,只能在一定种类的细胞中增殖;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一、病毒大小和形态病毒体积非常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用光学显微镜看不见,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测量时用nm来测量(1nm=1/1000μm)。大的病毒如痘病毒为300×200×100nm,中等大小为50~250nm,大多数100nm左右,小病毒可小于20nm。形态多样,有球形、杆形、子弹形、砖形、蝌蚪形等各种形态。二、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颗粒叫病毒体(virion)。1.基本结构病毒的基本结构有核酸(核心)和核壳(衣壳),两者组成核壳体,如果该病毒体无包膜,那么核壳体就就是病毒体,这样的病毒体是裸露的病毒体。病毒核心(viralcore):由DNA或RNA组成,是病毒的基因组,位于病毒的内部,病毒的基因只能是DNA或RNA的一种,同一个病毒体内不可能同时具有两种核酸。病毒基因组的功能是(1)指导病毒复制,(2)决定病毒特性,(3)病毒的核酸也具有感染性。病毒衣壳(viralcapsid):由病毒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组成,衣壳由一定数目的壳粒组成,壳粒是一种形态亚单位,电镜下壳粒是呈对称性排列。不同的病毒核酸形态和结构不同,壳粒的数目和排列也不同,核酸和壳粒按一定的方式排列成不同的对称类型。一般有以下三种:(1)螺旋对称型,(2)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3)复合对称型。病毒认壳的功能是(1)保护核酸,(2)参与感染,(3)具有抗原性。2.辅助结构有的病毒体有包膜,包膜上有一些钉状突起,称为包膜子粒或刺突。病毒包膜(viralenvelope):磷脂双层液态镶嵌模型的生物膜,将病毒衣壳包裹在内部。有些病毒的包膜表面具有刺突,这些突起分子具有如凝血酶、神经氨酸酶等活性。包膜的功能有(1)维持完整性;(2)细胞膜亲和、融合性能;(3)表现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有些病毒还有其他辅助结构,如腺病毒外有触须样纤维。三、病毒的增殖病毒结构简单,不具有能独立进行生命代谢的酶系统,因此必须靠宿主细胞为它提供原料、能量、酶和合成场所,病毒才能进行增殖。病毒的增殖其增殖过程大致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五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吸附(adsorption):非特异性吸附;特异性吸附。穿入(penetration):三种方式:吞饮、融合和转位。脱壳(uncoating):两步。生物合成(biosynthesis):(1)mRNA转录与蛋白质合成,(2)核酸复制。成熟(装配)与释放(maturation):装配;释放方式:(1)破胞释放;(2)芽生。病毒的增殖也会出现一些异常增殖现象,表现为以下方式:(1)顿挫感染(abortiveinfection)(2)缺陷病毒(defectivevirus)(3)干扰现象四、病毒遗传和变异在医学上较有意义的突变现象:(1)条件致死性突变株(conditional-lethalmutants),如温度敏感性突变株(ts)。(2)缺陷性干扰突变株。基因重组:概念。基因产物相互作用:(1)互补作用和加强作用,(2)表型混合五、理化因素对病毒影响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很大,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病毒对温度很敏感,绝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保存病毒必须低温。脂溶剂可使有包膜病毒失活,化学消毒剂可使大多数病毒灭活。(1)物理因素温度、pH值、射线和紫外线等。(2)化学因素脂溶剂、消毒剂等。课程小结:(20分钟)课程回顾(20分钟)病毒基本结构(20分钟)病毒的增殖、遗传变异(5分钟)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1.理解病毒的定义2.掌握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3.熟悉病毒的增值过程及课后总结分析:第11次课学时3授课题目(章,节)第二十七章病毒的致病性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病毒的感染类型(主要为显性感染中的持续性感染)。抗病毒免疫:天然免疫(先天不感受性和生理屏障、单核吞噬细胞和NK细胞、干扰素)、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2、熟悉病毒的传播方式与途径、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3、了解其他相关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板书和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教学重点、难点:病毒的感染和免疫、防治原则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新课导入二、新课讲授病毒的感染概念,病毒感染类型,根据临床症状的长短,可分为急性与慢性感染等。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区别。感染过程与结局等。病毒的感染类型(主要为显性感染中的持续性感染)。抗病毒免疫:天然免疫(先天不感受性和生理屏障、单核吞噬细胞和NK细胞、干扰素的概念、种类、产生及作用机理、作用特点)、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病毒的传播方式与途径、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干扰素的概念、作用机理、作用特点。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病毒的感染是从侵入宿主开始,然而其致病作用则主要是通过侵入易感细胞、损伤或改变细胞的功能而引发。因此可从整体及细胞两个层次分别阐述。一、整体水平的病毒感染(一)感染类型病毒主要通过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生殖道)传播,但在特定条件下可直接进入血循环(如输血、机械损伤、昆虫叮咬等)而感染机体。这种传播方式被称为水平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将病毒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称为垂直传播或围生期传播,主要见于发生病毒血症或病毒与血细胞紧密结合的感染,如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乙型肝炎病毒等。机体感染病毒后,依病毒的种类、毒力强弱和机体免疫力等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类型。如不引起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inapparentorsubclinicalinfection)和出现临床症状的显性感染或感染性疾病(apparentinfectionorinfectiousdisease)。根据临床症状的长短,可分为急性与慢性感染等。病毒的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viralinfection)是病毒感染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在这类感染中,病毒可在机体内持续数月至数年、甚至数十年。可出现症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成为长期带病毒,引起慢性进行性疾病,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此外也可引发自身免疫病或与肿瘤发生相关。持续性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不同,而且临床表现各异。根据患者的疾病过程和动物实验与细胞培养中的表现,可大致分为三种: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清除,可持续存在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可出现症状,也可无症状。在慢性感染全过程中病毒可被分离培养或检测,例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所致的慢性感染及慢性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经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的组织或细胞中,但并不能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在某些条件下病毒可被激活而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期可以检测出病毒的存在。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在三叉神经节中潜伏,此时机体既无临床症状也无病毒排出;以后由于机体劳累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影响,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后沿感染神经到达皮肤、粘膜,发生单纯疱疹。水痘病毒初次感染儿童引起水痘,痊愈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细胞中,在患者发生肿瘤或年龄增大而免疫力降低时,病毒可被激活、增殖并扩散至皮肤发生带状疱疹。慢发病毒感染(slowvirusinfection)较为少见但后果严重。病毒感染后有很长的潜伏期,既不能分离出病毒也无症状。经数年或数十年后,可发生某些进行性疾病,并导致死亡。有些慢发病毒感染是由寻常的病毒所引起,如儿童期感染麻疹病毒恢复后,经过十余年后可发生亚急性硬化性脑炎(SSPE)。开始对SSPE的病因不明,经过大量研究在患者脑组织中用特殊的细胞共培养等技术后,才证实是由麻疹病毒所致。至今还有一些病因未知的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也被认为可能是一种慢发病毒感染,又如动脉硬化症及糖尿病,因发现病变组织中存在巨细胞病毒及肠道病毒基因片段,也被认为可能为慢发病毒感染。除寻常病毒外,还有一些非寻常病毒或待定生物因子(如朊粒)也可能引起慢发感染。构成持续性感染的机制主要可分为病毒因素(出现基因缺陷或病毒变异、病毒基因整合、病毒侵犯免疫细胞致机体不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应答等),及机体因素(遗传因素、抗体或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等)。应该说明的是,迄今对各种病毒持续性感染的机制还在研究之中。(二)感染过程与结局病毒在机体内的感染过程指的是病毒入侵部位,病毒增殖的组织与细胞,是否进入血循环及最终增殖并致病变的靶器官(组织与细胞)。如病毒仅局限在入侵部位增殖并引起疾病,引起的是局部感染。例如鼻病毒仅在上呼吸道粘膜细胞内增殖,引起普通感冒;轮状病毒在肠道粘膜内增殖而引起腹泻。多数病毒经一定途径感染机体后,常在另一种组织或细胞内增殖后,病毒释放入血循环或经淋巴系统或经神经组织,再入侵靶器官中的易感细胞,在该细胞中增殖,损伤细胞并引起疾病。这种感染过程涉及全身或数种组织与器官,引起的是全身性感染。如麻疹病毒经呼吸道入侵人体后先在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以后进入血流在其中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增殖,并随之散布到淋巴组织等细胞内增殖,在其中大量增殖后再次入血,并随血流播散到全身的皮肤粘膜、口腔、呼吸道及淋巴组织。由于病毒可在毛细血管内皮组织中增殖,在机体的抗体参与下形成皮疹。约1/1000患者中麻疹病毒还可侵入脑组织。各种病毒在体内的感染过程与结局反映了病毒对一种或多种细胞的嗜性及细胞作为对该种病毒的容许性细胞,供病毒在其中增殖并释放出有感染性的大量病毒体。一般全身性感染较局部感染会诱生更全面及巩固的免疫应答。感染的过程与结局取决于病毒与机体间相互的作用。机体的遗传特性及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均将影响感染的结局。例如病毒是否会完成全部感染过程造成严重损伤,甚至致感染者死亡;还是仅出现隐性感染或使感染中止成为顿挫型感染,或感染者最终清除病毒而恢复健康,均由病毒与机体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然而大多数病毒感染的嗜组织性及在体内播散等机制至今尚未能阐明。(三)动物模型为研究和阐明病毒感染的机制,动物模型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工具。最为理想的动物模型是完全能模拟人体的感染过程,如黑猩猩可感染人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但即使灵长类动物(黑猩猩、猴等)也难以重复出与人感染相同的过程。其次则是有些病毒可以用实验方法感染动物,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经脑内注射小鼠,可发生脑炎。第三种动物模型是应用在动物中存在与人相同病毒科的病毒感染,如猴免疫缺陷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均属逆转录病毒科但并非同种病毒,前者可在猴引起类似人的艾滋病,也可作为模型。第四种动物模型则为转基因动物模型。通过将某一种病毒的部分或全部基因克隆入质粒,注入鼠受精卵后,转入鼠宫腔,娩出鼠可获得表达病毒抗原或甚至有病毒复制的转基因鼠,也可用以在整体水平研究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二、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人体进入易感细胞在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损伤或产生其他变化。当病毒扩散至多数细胞后则可形成对组织器官的损伤或功能障碍。对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分析,多数是通过将病毒接种培养的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研究细胞新陈代谢及抗原性的改变。从机体的病变组织采取标本,作超微结构观察,也可了解病毒感染对细胞的作用。自从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后,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或提取组织细胞的核酸研究病毒基因在其中的存在状态也可阐明病毒与被感染细胞的相互作用。溶细胞型感染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成熟后,在很短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子代病毒,细胞被裂解而死亡。主要见于无包膜、杀伤性强的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病毒在增殖过程中不仅可阻断细胞的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的新陈代谢功能紊乱造成细胞病变或死亡。病毒感染还常引起细胞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增高,释放其中的水解酶引起细胞自溶。发生溶细胞型感染的病毒多数引起急性感染。稳定状态感染有包膜的病毒(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以出芽方式释放子代病毒,因其过程相对缓慢,所致病变相对也较轻,因此细胞在短时间内并不立即被溶解与死亡。由于这类病毒感染常是以出芽方式释放子代病毒,细胞膜常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在细胞膜表面出现嵌合有病毒特异抗原的蛋白成份,因这些病毒抗原具有抗原性,可被机体的特异抗体或杀伤性T细胞(CTL)所识别。如果细胞膜表面的病毒蛋白具有融合膜的生物活性时,数个细胞间的细胞膜可互相融合而形成多核巨细胞,具有病理学特征。如麻疹病毒引起的肺炎,在肺部可出现融合的多核巨细胞,有诊断价值。受病毒感染的细胞经过不断大量释放子代病毒后以及在机体的免疫因子介导下,细胞最终仍不免死亡。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由宿主细胞基因所指令发生的一种生物学过程。当细胞受到诱导因子作用激发并将信号传导入细胞内部,细胞的死亡基因被激活后,细胞膜出现鼓泡、细胞核浓缩、染色体DNA被降解,在凝胶电泳时出现阶梯式的DNA条带。已证实在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腺病毒等)或直接由感染病毒本身,或由病毒编码蛋白间接地作为诱导因子可引发细胞凋亡。了解这种造成细胞死亡的机制,对指导研究如何阻断或减少病毒致细胞死亡的损伤作用有重要价值。细胞增生与细胞转化有少数病毒感染细胞后不仅不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反而促进细胞的DNA合成。引起动物肿瘤的SV40病毒即为这些病毒的代表。发现SV40病毒编码的一种蛋白(T蛋白)可以与细胞的DNA复制起始点及细胞的DNA多聚酶结合,从而可以促进细胞的增生。在小鼠中,注射SV40病毒可使动物发生肿瘤。在鼠成纤维细胞培养中这类病毒均可致细胞转化,即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由成纤维细胞形态转变为上皮样细胞形态),细胞繁殖增快,失去细胞间的接触抑制,呈成堆生长等特点。虽然这些现象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开辟了研究病毒致肿瘤的切入点。病毒基因的整合从基因水平研究发现,病毒基因整合入宿主细胞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逆转录病毒复制过程中以双链DNA整合入细胞染色体DNA的阶段;另一种整合称为失常式整合(aberration),主要见于DNA病毒,即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的DNA在细胞核内可偶然地以部分病毒基因片段与细胞的染色体DNA随机地进行重组,从而使整合的病毒DNA随细胞分裂而带入子细胞中。如SV40病毒DNA即可整合入细胞DNA。如果整合的片段编码T蛋白,即可持续地表达T蛋白并长期致细胞转化。如果病毒基因整合入细胞染色体部位或附近有抑癌或癌基因存在,则细胞可发生与肿瘤相关的一系列的变化。三、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免疫系统在体内呈免疫网络作用。免疫细胞应答、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细胞因子与抗体应答均可因病毒感染而影响其正常功能。最常见的现象是病毒感染致机体的免疫应答性降低,如早已发现麻疹患儿对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应答低下或由阳性转为阴性。免疫应答低下与病毒侵犯免疫细胞有关。有的病毒如麻疹病毒可侵入巨噬细胞,T、B细胞,并可致淋巴组织中出现多核巨细胞。EB病毒可侵入单核细胞,不仅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数也显著增多,在临床上发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然而也有许多病毒(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可侵犯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后在其中潜伏存在,并不引起病变或仅影响细胞的功能,但在一定条件下病毒可被激活而复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犯巨噬细胞及T辅助性细胞(CD4+)后,经过多种机制可使T辅助性细胞数量大量减少而发生艾滋病。由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合并条件微生物的感染。病毒入侵免疫细胞后,不仅因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如吞噬功能降低、抗体产生低下等),致难以清除病毒,还可在这些细胞中逃避抗体、补体等作用而受到保护,并可随免疫细胞播散至体内其他脏器。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后还可致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失去区别对自身与非自身抗原的识别功能,而产生对自身细胞或组织的细胞免疫或抗体,可发展为自身免疫病。这类患者常经历过病毒感染或伴有病毒持续性感染,并可检测到对自身组织(如肝细胞膜抗原、脑组织髓鞘抗原)的抗体或细胞免疫应答。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可分为天然的非特异性免疫及获得的特异性免疫两方面阐述,但在体内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并协同发挥作用。一、干扰素与NK细胞非特异性抗病毒免疫中除与抗其他微生物相同的机制外,干扰素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占有突出的地位。机体对病毒入侵细胞的最早应答是诱生干扰素以及出现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干扰素干扰素是1957年Isaac等在深入研究灭活病毒可以干扰活病毒这一现象时,发现的一种由细胞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糖蛋白。除病毒外,细菌内毒素、人工合成的双链RNA也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体细胞均可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但只具有抑制病毒作用而无杀灭病毒的作用。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有相对的种属特异性,一般在同种细胞中的活性最高。以后发现干扰素还有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NK细胞最早在研究肿瘤细胞被杀伤的实验中发现了NK细胞,但以后发现NK细胞也可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NK细胞是一种不受MHC限制,也不依赖抗体的具有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NK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被活化,如膜表面的CD2、CD3分子和多种细胞因子,其中以受干扰素的激活在抗病毒免疫中尤为有意义。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膜发生了变化,成为NK细胞识别的“靶”,但其具体识别机制尚未阐明。NK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后杀伤作用出现早,一般在体外1h,体内4h即可出现杀伤效应。NK细胞除可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外,肿瘤细胞和某些自身组织细胞也是NK细胞的靶细胞。NK细胞识别靶细胞是非特异性的,即无对某一病毒的特异识别作用,而是普遍地对凡属病毒感染的细胞均有杀细胞作用。NK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后,可自胞质中释放穿孔素而溶解病毒感染细胞。此外,NK细胞还可被激活而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TNF-?),改变靶细胞溶酶体的稳定性,使多种水解酶外漏;还可活化靶细胞的核酸内切酶,降解细胞基因组DNA,而引起细胞凋亡。通过干扰素的诱生与激活NK细胞,机体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可抑制病毒的复制。由于干扰素还能扩散至邻近的细胞使之也产生抗病毒蛋白,因此除可阻断病毒在已感染的细胞中复制外,还可限制病毒在细胞间扩散。在干扰素的激活下,体内NK细胞被激活后,发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更有利于清除病毒。但如病毒的感染不能被非特异免疫所抑制,则伴随病毒的继续增殖,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将随后发挥抗病毒作用。二、特异性免疫病毒感染过程中,病毒的各种结构蛋白(如衣壳蛋白、基质蛋白或包膜上的各种糖蛋白)以及少数DNA多聚酶,可经抗原的加工与递呈,活化T细胞及B细胞,分别在体内诱生体液及细胞免疫。中和性抗体可中和游离的病毒体,主要对再次入侵的病毒体有预防作用。抗体也可与病毒感染细胞的表面抗原结合,在补体或抗体依赖性杀伤细胞(ADCC)参与下发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细胞免疫中的杀伤性T细胞(CTL)通过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清除病毒后是使机体恢复健康的主要机制。活化T细胞所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TNF等也对清除病毒有利。(一)病毒抗原的加工与递呈一般将抗原加工与递呈分为MHCⅠ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与MHCⅡ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病毒感染细胞后,由病毒核酸指令在宿主细胞内合成病毒蛋白。合成的蛋白除装配病毒外,蛋白可经细胞器中的蛋白酶体降解成短肽,被MHCⅠ类分子选择结合后,在细胞膜表面递呈。这种方式递呈的病毒抗原又称为内源性抗原递呈,与CD8+T细胞作用,诱生CTL功能。CTL被认为是清除病毒感染的主要机制。MHCⅡ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又称为外源性抗原递呈。当病毒通过胞饮或被吞噬而进入细胞后,经吞噬体内酶水解为小片段的肽后,由MHCⅡ类分子选择结合后在细胞表面表达而与CD4+T细胞相互作用,诱生T细胞释放IFN-γ,TNF-α,IL-2等细胞因子,并可辅助B细胞成熟为浆细胞及合成抗体。现已发现在抗病毒免疫中这种类型的抗原递呈随病毒种类不同而分别或同时存在。多数病毒经抗原递呈后可诱生CTL应答,但在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两种类型可以并存。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故主要为内源性抗原递呈;然而当感染细胞被杀伤后,病毒体或病毒抗原被释放,又可被吞饮而以外源性抗原方式递呈。CD4+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又可激活CD8+T细胞,因此两种抗原递呈形成交叉,在抗病毒免疫中可以互补。(二)体液免疫作用病毒的抗体可自感染者血清中检出,因此较早被发现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病毒感染后最先出现的是IgM类特异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3d血清中开始出现。以后则出现IgG类抗体,并随不同病毒种类而持续时间长短不等。一般经粘膜感染并在粘膜上皮细胞中复制的病毒在局部可诱生IgA类抗体。特异性抗体可用于诊断。在体内,中和抗体的抗病毒作用至为重要。中和抗体这种抗体能与病毒结合后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故在杀灭细胞外的游离病毒中起主要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改变病毒表面构型,或与吸附于易感细胞受体的病毒表位结合,阻止病毒吸附并侵入易感细胞和增殖。病毒与中和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更容易被巨噬细胞所吞噬、清除或改变抗原递呈途径。有包膜的病毒表面抗原与中和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可致病毒裂解。IgG、IgM、IgA三种不同类型免疫球蛋白的中和抗体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由于IgG分子量小,通过胎盘,新生儿可具有来自母体的中和抗体而得到约6个月的被动免疫保护期。IgM因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如在新生儿血中测得被动特异性IgM抗体,可诊断为宫内感染。病毒感染后最早出现IgM抗体,故检查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IgA抗体主要来源于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存在于粘膜分泌液中,在局部免疫中起主要作用,常可阻止病毒的局部粘膜入侵。中和抗体的分子量大,不能进入病毒感染的细胞,故无清除细胞内的病毒的作用。非中和抗体有些抗体是针对有包膜病毒的基质或其中的核蛋白,有些抗体是针对病毒表面具有细胞融合功能的酶或病毒复制酶等。因这类抗原与病毒入侵易感细胞不相关,故相应抗体无中和作用,但有时具有诊断价值。病毒抗体的诊断方法随不同病毒而异。抗体介导对靶细胞的作用因有包膜的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膜可出现病毒编码的蛋白,能与相应抗体结合,在补体参与下裂解细胞;也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裂解与破坏病毒感染的细胞。在体内,ADCC的抗病毒作用所占地位尚未最终确定。抗体介导促进作用(enhancement)抗体与某些病毒结合后,可促进病毒在感染细胞中的复制,如登革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对抗体增强作用的机制还不明确。实验发现IgG抗体有促进作用,而IgM抗体则无此作用,推测可能当抗体与病毒结合后,更多的病毒进入巨噬细胞而增殖,在细胞表面出现的病毒抗原激发了机体的免疫应答。其中,巨噬细胞释放多种酶(如蛋白激酶、凝血酶等),进一步激活补体和凝血系统,释放血管通透因子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发生严重疾病。(三)细胞免疫作用对细胞内的病毒,机体主要通过CTL及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发挥抗病毒作用。细胞免疫主要在病毒感染的局部发挥作用,其作用方式为通过免疫细胞接触靶细胞后杀伤靶细胞或在局部释放细胞因子,因此检测细胞免疫的技术较体液免疫为复杂。杀伤性T细胞(CTL)CTL的杀伤性作用具有病毒特异性,一般出现于病毒感染后7d左右。当CTL活性开始表现则NK细胞活性逐步降低。CTL接触病毒感染的细胞后,特异地识别与MHC分子结合靶细胞表面的病毒抗原特异肽段。在识别中还有一些附加因子如CD3、CD2和一些粘附分子等。CTL接触靶细胞后被激活并释放穿孔素及细胞毒素,穿孔素是一组酶的统称,其作用类似补体的C9,致靶细胞出现许多小孔。细胞毒素可激活靶细胞内的一些酶、细胞,或自身裂解,或发生凋亡。在多数病毒感染中,因CTL可以杀伤靶细胞达到清除或释放在细胞内复制的病毒体,从而在抗体的配合下消除病毒。因此被认为是使病毒感染恢复的主要机制。辅助性T(Th)细胞Th细胞可以促进B细胞生长与分化,并活化CTL及巨噬细胞。由于在小鼠中发现有分泌不同淋巴因子的T细胞类型,对可分泌IL-2和IFN-?的T细胞称为Th1类型,对分泌IL-4,IL-5和IL-10的T细胞称为Th2类型。在人类亦有类似的分类,但不如鼠中明确。在病毒感染中已发现当患者的Th细胞有上述类型的转换时,病程可以变化,但其机制及意义还有待于对细胞因子在免疫网络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后方可阐明。Th细胞功能低下则可影响机体的抗体产生及CTL的作用。细胞因子在实验动物及病毒感染者研究中发现,个别病毒感染后虽CTL有抗病毒作用,但并未发生靶细胞死亡的现象。这一现象在神经系统病毒感染,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中已被证实,其机制是由于释放IFN-?等细胞因子所致。有人称这一现象为非溶细胞性T细胞的作用,即通过CD4+T细胞在感染病灶的聚集,受特异的病毒抗原所激活,分泌大量抗病毒因子(IFN、TNF)。这些细胞因子又可进一步激活T细胞(CTL,Th细胞)、巨噬细胞或甚至NK细胞,在抑制病毒复制及清除靶细胞内的病毒协同发挥作用。(四)免疫病理作用病毒诱生的免疫应答除引起免疫保护作用外,还可引起一定的免疫病理作用。如CTL在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同时,也造成了细胞损伤,并在感染局部引起炎症反应。抗病毒的抗体如因亲和力低或与抗原的比例不当,可在体内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而引起Ⅲ型超敏反应。有些病毒感染者可发生肾小球肾炎等就是因这一免疫病理作用所致,当病毒感染细胞后,因改变了宿主细胞膜的抗原性,或致“隐蔽抗原表位”的暴露,可诱发自身免疫病。例如慢性肝炎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存在针对肝细胞蛋白的自身抗原或细胞免疫,在麻疹、腮腺炎病毒感染后期可发生脑炎。由于脑组织中不能分离出病毒,说明发生脑炎的机制并非由病毒复制所造成的损伤,而可能因病毒改变了脑组织抗原或因存在交叉抗原诱生了免疫应答,从而造成脑组织损伤。课程小结:(10分钟)新课导入(35分钟)病毒的感染类型(40分钟)病毒的感染机制与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5分钟)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1.熟悉病毒的致病性课后总结分析:第11次课学时3授课题目(章,节)第二十八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熟悉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毒分离标本的采集、血清学诊断标本的采取);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组织培养);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病毒感染的预防(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2、了解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抗病毒治疗。教学方法、手段:板书和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教学重点、难点: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毒分离标本的采集、血清学诊断标本的采取);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组织培养);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病毒感染的预防(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病毒感染的预防(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抗病毒治疗。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课程回顾以提问的方式将上次课的内容复习一遍,加深学习印象。二、新课讲授随着对病毒感染从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进展,病毒的诊断技术已由传统方法扩展至新的快速诊断技术。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有利于对病毒感染者的治疗;例如对有些病毒(如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已有较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控制病毒感染十分重要。此外,从群体感染角度分析,确诊病毒感染的病原在监测病毒的流行病学(如新型流感病毒、肺出血型汉坦病毒的发现等)方面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用于分离病毒或检测病毒及其核酸的标本应采集病人急性期标本。根据不同病毒感染采取不同部位的标本(如鼻咽分泌物、脑脊液、粪便或血液)。由于病毒在室温中很易被灭活,应在采集和运送标本中注意冷藏。如欲检测抗体,早期单份血清可用于检测IgM抗体,而欲检测早期与恢复期的抗体效价的变化,则需采集早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血清抗体检测标本应保存于-20℃。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细胞培养。在注明欲检测的病毒后,病毒分离培养的实验室将选择适当的原代培养细胞(敏感性高)及传代细胞系(便于在实验室保存)作病毒分离培养。接种标本后,细胞可出现病变或也可并不出现病变而需用血细胞吸附等方法检测是否有病毒增殖,并进一步还需用特殊的抗体鉴定病毒的种类,例如用特异荧光抗体染色或抗体中和试验等。当无病毒增殖时,可能标本中病毒含量较低,未被检出,则需要盲目传代3次后方可明确标本中是否存在病毒。这一分离与鉴定病毒的全过程有时可长达2~3个月,而且仅在有设备、实验条件及合格工作人员的实验室方可进行。虽然这种方法所需时间长、步骤多,但在确定病原上是“黄金标准”,即其准确性高而无误。如我国台湾省确定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多数患儿发生脑膜炎并致死的研究报道,就是由分离培养及鉴定病毒所确诊。如欲提高病毒感染细胞培养的敏感性,可将病毒接种于内有盖玻片的细胞培养瓶,经低温离心后,以增加病毒与细胞接触的机率。再将盖玻片进行培养,并用单克隆抗体染色,藉以通过检测病毒的早期抗原进行诊断。在流感病毒的分离培养中,最敏感而特异的方法是鸡胚接种,并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以鉴定病毒。此外,细胞培养也可应用。分离流感病毒在发现新变异株中具有重要价值。接种动物分离病毒的方法目前已很少应用,但对狂犬病病毒及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中还需应用动物接种,并结合用特异抗体作中和试验或作免疫荧光染色以鉴定病毒种类。检测病毒抗原及抗体方法对于一些血清型别不多的病毒或在寻常细胞培养系统中还不能成功增殖的病毒,直接检测抗原是快速而实用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标本中有一定量的抗原和具备高质量的抗体;其原则为免疫学技术,即用特异标记的抗体检测相应的抗原。可以用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标记抗体检测在病毒感染局部脱落细胞或分泌物细胞中的抗原,也可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或乳胶凝集法检测抗原。这一方法在数小时或一天内可获得结果。用特异的抗原可以检测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的IgM抗体,以快速诊断病原体。应用的病毒抗原或是利用基因工程表达的重组抗原,也可以是用根据编码基因片段推导的合成肽作为抗原。一般多用ELISA法检测。由于IgM抗体出现于病毒感染早期,标本采集的时间对这一方法的检测结果影响很大。此外,所用抗原的质量与覆盖抗原表位的幅度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用特异抗原也可检测IgG类抗体,但IgG抗体类型用于临床诊断则必须具有早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并且抗体的效价需有4倍或以上的升高或降低方有诊断价值。在有些病毒感染中,如获得的血清标本已属感染后期,也可在随访中测定抗体效价,如有4倍降低,可作出辅助诊断。IgG抗体的检测在调查某一病毒感染在某些地区人群中的感染率也有价值。此外,还可将病毒蛋白先经凝胶电泳,再转移至膜上,用血清标本与之作用后染色的方法(称Western印迹法、免疫印迹法或蛋白印迹法)检测血清中针对某种病毒抗原亚单位的抗体。例如这一方法已用于确诊病人所产生的HIV抗体等。检测病毒核酸的方法由于多数病毒基因均已成功地被克隆及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因此可以利用病毒基因作为探针,用核酸杂交的方法检测标本中有无相应的病毒核酸。作为探针的病毒核酸可以用同位素或非放射性核素标记。用探针杂交后,为检测核酸杂交体,可用放射自显影法或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进行检测。这一方法的敏感性一般并不高,但对标本中含有病毒核酸量较多时则很实用。用凝胶电泳将标本中DNA电泳后,转移至膜上(Southen印迹法),再用病毒探针作核酸杂交,可根据分子量大小分辨标本中病毒核酸存在的状态,例如是整合型还是游离型。对于已测定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病毒,可设计相应的病毒基因的引物,作多聚酶链反应(PCR)。其原则为先加入标本中提取的核酸(根据待测病毒为RNA病毒或DNA病毒而加入RNA或DNA),对RNA则需先转录成互补的DNA,加入耐热的DNA多聚酶后,在一定温度及条件下作PCR。通过扩增病毒基因片段可诊断标本中是否存在病毒核酸。本法十分敏感可达fg水平,但需注意操作时污染而出现的假阳性。检测病毒核酸的缺点为,病毒核酸阳性并不等于标本中存在有感染性的活病毒。此外,对于未知病毒及可能出现的新病毒则因不了解病毒核苷酸序列不能采用这些方法。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病毒感染机体引起疾病是病毒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抗病毒治疗应采取既针对病毒又针对机体的综合措施,即一方面选用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或制剂,另一方面需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促进消灭病毒感染细胞。抗病毒药物或制剂由于病毒必须进入宿主细胞内复制方显示其生命活性,因此设计抗病毒药物或制剂的策略基本上可分别从病毒感染细胞的吸附、穿入及脱衣壳、病毒核酸复制及装配与释放等不同环节设计不同药物。虽然对HIV、鼻病毒等已明确其靶细胞表面的受体为CD4及粘附分子ICAM-1,但用重组表达的可溶性CD4并不能有效地抑制HIV复制;模拟ICAM-1的抗病毒制剂尚未用于临床研究。60年代已发现金刚烷胺(amantadine)可抑制甲型流感病毒脱衣壳,并已用于临床研究,发现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因副作用较大,也未被临床广泛采用。对抑制病毒基因复制、转录及转译的药物和制剂是开发抗病毒药物的热点,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1.核苷类药物核苷类化合物是最早用于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工程承揽协议版B版
- 暨南大学《和声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济宁学院《武术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全新版权许可使用合同2024年度4篇
- 安全生产常识 第3版 课件 第五章 职业安全技术
- 2024年度防洪应急预案施工合同2篇
- 2024年上半年综治工作总结
- 前台收银员2024年终工作总结
- 2024年师范生个人顶岗实习总结
- 社会保险医疗保险
- 四方变频器e380说明书
- 劳动法全套课件
- 退教协工作总结范文(通用6篇)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45张)
- 车间泡罩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 电焊作业教育训练
- 竣工验收签到表
- 跑团年会龙腾运动同乐跑团年会
- 卫生部关于发布《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通知((78)卫医字第1689号)
- 网球运动损伤与防护课件
- 磁现象与磁场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