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练习含解析_第1页
全国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练习含解析_第2页
全国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练习含解析_第3页
全国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练习含解析_第4页
全国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练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6-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湖南四校高三摸底调研]清明时天地回暖,万物洁齐,春风督促农事。为祈丰收,古人形成清明春祭之习,这一天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后来渐渐形成了扫墓祭祖的礼俗。由此可见()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身的传承性②文化总是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创新和发展③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统④清明祭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湖北黄冈高三模拟]当地时间2024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峻。熊熊火光里的塞纳河畔,圣母院塔尖轰然倒塌,令人心惊心碎。文物之殇,让法兰西流泪,也让全世界伤痛。这是因为()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爱护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③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世界共同的记忆④加强文物平安管理,留存文明记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2024安徽合肥高三调研检测]2024年大型季播纪录片《航拍中国》其次季以全航拍为特色,遴选7个省级行政区展示各具特色的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更;既有秀丽的风光,也有令人流连忘返的情怀,一经播出,反响热情。该纪录片的成功之处在于()①创建性转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敬重文化多样性,呈现地域特色③依托科学技术创新文化传播途径④立足社会实践,满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4.[2024河北石家庄重点中学高三摸底]在第三届全国优秀声乐暨音乐剧展演上,乡土音乐剧《黄四姐》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该剧取材于土家族民歌,很好地将民间乡土的民歌元素融入现代音乐中,让人们在具有现代节奏的乡土旋律中感受民族文化深厚的根基。音乐剧《黄四姐》受到人们宠爱的缘由是()①其找到了民间乡土文化和观众审美相结合的点②其正确把握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③传统文化的详细内涵能够因时而变④其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科学精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观赏全部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溢勃勃朝气,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建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这一论断是基于 ()①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我们要认同不同民族的文化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敬重文化多样性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2024山西太原名校高三考试]近几年,“故宫”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热词。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这座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独一无二的“文化IP”变得愈发年轻。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播出以及各种文创产品不断推出,故宫成功地打入了群众“内部”,不再显得那么高冷了。这一现象折射出()①着眼于人民的精神需求是文化发展的要求②大众传媒显示了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③文化创新确定着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生命力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湖北黄石高三质检]2024年7月,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展示考古成就,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建立了复原良渚先民生活场景的展示馆,还运用5G加MR(混合现实)的方式,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建模,让游客可以在虚拟空间立体触摸珍贵的出土文物。由此可见()①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科技使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方式发生变革③推动文化传播手段创新是爱护文物的前提④科技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展示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4江西赣州高三联考]中国古代名著《西游记》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书中的师徒四人虽历经艰辛却初心不改,为现代人所颂扬,但书中宣扬的一些封建思想,也遭到了现代社会的唾弃。由此可见,传统文化()①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相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在保留基本特征的同时,须要因时而变③只有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才能彰显其价值④因具有民族性而成为中华民族之魂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9.[科学精神]“提起长安城,常忆羊羹名;羊羹美味尝,唯属同盛祥……”民谣里,蕴含着老字号小吃的美味密码。老字号小吃的独特工艺蕴含着工匠精神,老味道令人难忘。但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些老字号小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这要求我们()①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②全面继承,永葆地方特色③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迁 ④加强沟通,推动文化传播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0.[2024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是中国电影人合力之作,影片从时代大潮中撷取七则历史大事务,讲解并描述了七个“中国第一”的历史瞬间,联结起每一个小“我”和“我的祖国”在值得牢记的历史瞬间紧紧相依的记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回望70年壮阔历程。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材料说明白()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建的主体③文化创新表现在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④文化的沟通、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4江西南昌高三模拟]有学者指出,年轻的音乐人须要娴熟驾驭自己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学习积淀,再通过跟别人学习和结合西洋等地乐器,就有可能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出现“1+1>2”的效果。这启示我们,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须要()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面对世界,博采众长③立足实践,促进传播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12.[新素材]肢体动漫剧《三个和尚》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克服文化沟通障碍,传递给孩子们清楚、精确的信息。剧中加入宽容和善的老和尚,使三个和尚从有水喝到没水喝再到最终有水喝,提倡团结、互助、包涵精神,让一个讽刺故事变得温馨向上。戏曲、武术等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入,让这部儿童剧打动了外国观众。上述材料说明()①我们要主动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③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征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24分)13.[2024河北九校高三其次次联考](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8月8日晚,其次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二青会)开幕式在山西体育中心“红灯笼”体育场实行。二青会在设项和规模上都堪称浩大,赛场内外的改革和创新举措也到处可见。第一,开幕式突破传统。“新时代、新青年、爱国主义、转型发展,成为此次开幕式最大的亮点和元素。”科技和艺术创新贯穿始终,开幕式的观演模式突破传统,吊装直径80米、面积达5024平方米的巨型天幕,首次在空中呈现影像内容,实现沉醉式演出,并运用虚拟技术增加电视画面效果;“浑天仪”造型的主火炬装置由6位火炬手与智能机械臂共同点燃。其次,增设项内涵丰富。二青会增设的项目各有侧重,让青运会承载的内容更加丰富。龙舟、中国式摔跤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青运会更富有“中国特色”;增设全能项目,将特点相近的冬夏项目结合,是对跨界跨项选材的有益尝试;增设冬季项目,则是在备战2024年北京冬奥会大背景下的战略调整。第三,办赛事思路开放。二青会不再以城市为参赛单位,而是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组成参赛代表团,这种模式有利于各地整合资源,选派更优秀的队员参与青运会;参赛方式也更加多元,大多数项目同时设立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能够进一步深化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在青少年体育培育领域的有机结合,激励更多的市场和社会力气参与青少年体育培育工作。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传承角度,分析二青会增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必要性。14.[2024湖南衡阳高三二模](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4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中国工业遗产爱护名录(其次批)”。随着时代变迁,关停、闲置、荒废的工业遗迹已成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工厂旧址、附属设施等工业遗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尚存工业遗产近千处,但爱护形势严峻而紧迫。有些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迫搬迁甚至被拆除;有些留存下来却保存状况堪忧;有些在利用过程中,因对价值把握不准,面临二次破坏。在工业遗产爱护过程中,必需摸清其“家底”、现存状况,编制工业遗产爱护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坚持整体性和原真性两个文物爱护的基本原则,持续其历史风貌;要处理好工业遗迹和历史街区爱护、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建立综合、整体的爱护机制,避开“一刀切”“碎片化”式的爱护。工业遗产爱护当然重要,但也要让其融入现代生活,这样才能以“用”促“保”,开启其活在当下的良性循环模式。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751D·PARK”,原址为国营751厂,经过改造后,现入驻园区的设计师工作室及协助配套类公司已有130家。江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原址为武汉轻型汽车厂,通过改造,现内驻企业有100多家,集时尚餐饮、文化消费、休闲消遣、创意办公、文化遗产于一体。老旧的工业遗产,经过改造和活化,焕发出新的朝气,融入城市、融入时代、融入生活。(1)工业遗产“活起来”,既要爱护好,又要合理利用。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学问对此观点加以说明。(10分)(2)请就如何爱护和利用工业遗产提出两条建议。(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国家级文化生态爱护区管理方法》规定,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爱护区要以“遗产丰富、氛围深厚、特色显明、民众受益”为目标,将非遗及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加以整体性爱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遗产丰富”——让各种类型、各个级别的非遗项目和资源隐藏更加丰富多样②“氛围深厚”——让更多人认同全世界的非遗文化,并自觉地参与非遗的爱护③“特色显明”——让非遗资源始终保持单一形态,显示显明的地方或民族特色④“民众受益”——让非遗爱护与满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须要相结合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2024湖北七校高三联考]作为时代记录者的中心广播电视总台构建“5G+4K/8K+AI”全新战略格局,在2024年国庆大阅兵中为海内外观众进行直播,用高质量荧屏呈现盛世华诞。这表明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①能超越时空局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供应技术支撑②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记录宏大时代,凝合民族力气③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引领中华文化前进方向④创新了文化传播手段,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传媒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4江西南昌高三摸底]“宏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实行。展览广泛运用“互联网+”、VR(虚拟现实)、AR(增加现实)等手段,营造立体展陈体验空间,实现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使受众通过眼观、耳听、体感等多种方式参与进来,在互动参与中感到震撼、得到感悟、受到教化。上述做法说明()①评价传播的效果就在于能否满意更多人的须要②文化创新能提高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③现代科技能更好地发挥文化传递的功能④让文化“走出去”才能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2024江西南昌高三摸底]《牛津英语词典》发布了一批新词新义,其中有直译自中文“加油”的addoil。该词典中的“中式英文”还有我们熟识的jiaozi——“饺子”、hongbao——“红包”、zhifubao——“支付宝”等。“中式英文”不断被认可 ()①反映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加文化影响力②说明文化沟通使得文化更具活力、更丰富③显示中国文化已经得到西方世界的广泛认同④证明中华文化具有包涵性,能够兼收并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新素材]为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2024年8月,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剧《遇见大运输河》在莫斯科上映。该剧是中国首部文化遗产传播剧,它将传统和现代风格相结合,在舞蹈表演的基础上,加入戏剧艺术和行为艺术的表现方式,真实地刻画了大运输河的千年兴衰,深受观众好评。材料表明()①文化创新要面对世界、博采众长②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6.[2024安徽示范性中学高三联考]包括中心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在内的14家美术院校及院校机构、20多家专业艺术机构美术馆联合抖音,共同发起了“抖音艺术季”系列活动,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呈现艺术作品,呈现艺术魅力,为青年艺术家供应更加宽广的展示渠道,助力艺术创作者在互联网平台的产出。“抖音艺术季”系列活动()①表明现代传媒是推动当代艺术创新的动力②意在依托网络功能挖掘文化艺术的商业价值③融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一体④意在探究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创作与呈现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4广东惠州高三其次次调研]近年来,各类翻拍剧层出不穷。统计显示,《神雕侠侣》已被翻拍了11次,《倚天屠龙记》被翻拍了9次;而一些比较火的当代剧,“不是已经被翻拍,就是在被翻拍的路上”,这引来不少争议。这启示创作者要()①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创新②坚持文化创新,杜绝翻拍经典作品③顺应生活变迁,给予作品新的时代内涵④挖掘优秀作品的丰富资源,推动其创新性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4河北九校高三其次次联考]《光明日报》与科大讯飞联合研发了第一张智能化“有声报”,通过“语音+内容”“数据+思想”,将每天报纸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声音内容,逐步实现智能化、特性化听读,满意了受众对新媒体产品的新需求。材料表明()①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推动先进文化的创建和共享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朝气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③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④现代科技有助于提高思想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4广东七校高三其次次联考]中心电视台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通过“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经典诵读”等环节,阐释与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与根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泉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载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4青海西宁高三模考]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干脆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一般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辩。材料表明()①代表一方水土的方言文化是民族的,而不是世界的②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③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④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借鉴融合是一种必定趋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河南洛阳高三其次次联考]纪录片《假如国宝会说话》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五分钟的视频里,穿越古今王朝、探访先贤今人,讲解并描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同时,该片又用“卖萌”的表达方式把古老文物拍出了簇新萌感。这表明()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定要求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创新是实现文化旺盛的必由之路④创新是文化富有朝气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4山东日照高三校际联考]一支笔、一把刀、一张牛皮、几种颜料,伏案一番精工细雕后,一位绝世美人便跃然形成,这就是中国的皮影艺术。艺术大师陈玉玲变更传统皮影雕刻人物面部呆板和一模一样的风格,结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大胆创建出更加鲜活的人物造型,深受观众宠爱。这表明()①面对世界博采众长,能推动皮影艺术的创新②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推动了文化产品创新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使皮影艺术焕发活力④文化创新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变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24分)13.[2024辽宁六校高三联考](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博爱包涵、和平共荣的大同思想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供应重要启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得以传播和认同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涵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多年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将倡议从雄伟蓝图转化为详细行动,各项建设成果突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加,国际支持率明显提升。然而,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不同,双方在思维方式、看待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和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国家难以理解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而,来自部分国家的反对、质疑和攻击声音也不断增加,给倡议的进一步推动造成了相当的阻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谈判共识,能够充分表达世界各国的所想所思,最大限度地凝合了全球共识,是指导将来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一带一路”倡议在愿景目标、行动纲领等诸多领域存在契合之处,将二者进行有效对接有助于增加“一带一路”倡议的权威性,有助于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价值,进而调动国际社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动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对其他国家质疑和误会的有效回应,是对恶意攻击的有力回击。(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运用文化生活学问对此观点加以说明。(10分)(2)“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理念。请你写出符合这一理念的3条古语。(6分)14.[2024青海西宁高三模考](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美史诗,是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雄伟丰碑。长征是充溢志向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志气谱写的人类史诗,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宏大史诗。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宏大壮举,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宝,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宏大长征精神。长征精神迸发出激荡人心的强大力气,是具有历史穿透力、恒久感召力的不朽精神旗帜。80多年来,从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红旗渠精神,再到“两弹一星”精神,在中华民族拼搏奋进的图谱中,始终不难寻到长征精神的痕迹。历史是人民创建的,英雄的人民创建英雄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成功80周年大会上强调,弘扬宏大长征精神,走好今日的长征路,必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妙生活而矢志奋斗。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学问,说明我们应如何用长征精神照射新的长征路。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1.B本题考查民族节日、传统文化的特征,考查考生获得和解读信息的实力。为祈丰收,古人形成清明春祭之习,后来渐渐形成了扫墓祭祖的礼俗,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身的传承性,①入选。材料关于清明祭祖的一些描述,说明白③。材料强调的是传统习俗的形成,不是文化随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创新,②不选。清明祭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但与时代性无关,④解除。2.B法国巴黎圣母院因火灾损毁严峻让法兰西流泪,也让全世界伤痛,这是因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①③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②错误;④是巴黎圣母院火灾带来的惨痛教训和深刻反思,而非缘由,不选。3.C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社会实践。遴选7个省级行政区展示各具特色的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更,是敬重文化多样性,呈现地域特色的详细体现,②入选。该纪录片展示了各具特色的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更,一经播出,反响热情,说明白④。4.B该剧很好地将民间乡土的民歌元素融入现代音乐中,让人们在具有现代节奏的乡土旋律中感受民族文化深厚的根基,说明白①。该剧取材于土家族民歌,很好地将民间乡土的民歌元素融入现代音乐中,说明白④。材料提到了现代文化、乡土文化,没有提到外来文化,②解除。③在材料中未涉及。5.D本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为素材,考查文化多样性的有关学问。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敬重世界文化多样性。这是基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敬重文化多样性能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旺盛,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民族文化的作用,①不选;我们要认同本民族文化,敬重其他民族的文化,②不选。6.A本题考查文化沟通与传播。“故宫成功地打入了群众‘内部’”,说明着眼于人民的精神需求是文化发展的要求,①正确。“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变得愈发年轻”,说明大众传媒显示了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②正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运动确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③说法错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但材料并没有强调这一点,④不选。7.A本题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为素材,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的学问。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建立了复原良渚先民生活场景的展示馆,还运用5G加MR(混合现实)的方式,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建模,让游客可以在虚拟空间立体触摸珍贵的出土文物,说明白①②。推动文化传播手段创新有利于旺盛文化,但不是爱护文物的前提,③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是文化产业的发展,④解除。8.C本题以现代人对待《西游记》中的精华与糟粕的看法为素材,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的继承等学问。材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传统文化的详细内涵须要因时而变,②正确;书中所宣扬的一些封建思想遭到了现代社会的唾弃,说明传统文化只有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才能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主动作用,彰显其价值,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传统文化对人的实践活动、相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①不选;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④说法错误。9.D本题以老字号小吃的传承为素材,考查考生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相关学问的理解。材料强调老字号小吃的独特工艺蕴含着工匠精神,老味道令人难忘,这说明老字号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须要继承;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些老字号小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说明加强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变更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①③符合题意。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②中“全面继承”说法错误;材料主要讲的是老字号的发展与创新问题,不涉及文化传播问题,④与题意无关。10.A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影片从时代大潮中撷取七则历史大事务,体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正确。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表明影片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吸取养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建的主体,②正确。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③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没有涉及文化的沟通、借鉴与融合,④解除。11.B本题以民族音乐的发展为素材,考查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相关学问。年轻的音乐人驾驭自己的民族乐器,再通过跟别人学习和结合西洋等地乐器,可能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出现“1+1>2”的效果,说明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既须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须要面对世界,博采众长,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强调实践和文化传播的内容,③不符合题意;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12.C本题以中国传统故事的创新为素材,考查文化创新的学问。“形象的肢体语言”“加入宽容和善的老和尚”,这些都是对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主动创新;“戏曲、武术等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入”,说明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③符合题意。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②错误;中华文化的包涵性强调的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在文化沟通中吸取、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主动成分,题干信息没有反映不同民族文化的沟通,④不符合题意。13.【答案】①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增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利于旺盛中华民族文化,维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3分)②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显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3分)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满意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妙须要。(2分)④传统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才能充溢朝气与活力。(2分)【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等学问。本题设问指定从文化的传承角度,分析二青会增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必要性。详细解答时,首先调用文化的传承的学问,包括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沟通中传播、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然后对设问进行分解,从传统文化、传统体育项目两个角度,论证其必要性。14.【答案】(1)①工业遗产体现人类工业文明成就,对探讨工业文明的演进和展示工业文明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历史文化财宝,必需爱护好。(4分)②传统文化假如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不断满意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能对社会发展起主动促进作用。(3分)对工业遗产合理利用,使其融入现代生活,才能使工业遗产在合理开发中得到有效爱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发展。(3分)(2)示例:①建设工业博物馆,传承工业历史文化。②将工业遗产改造为景观公园、公共休憩场所等,发展工业旅游。③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每条2分,答出两条即可。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只要围绕主题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学问。第(1)问要求对工业遗产“活起来”,既要爱护好,又要合理利用这一观点进行说明。分析“要爱护好”,应从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角度入手。分析“要合理利用”,一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二是强调利用要“合理”。最终应结合传承和发展的学问说明既要爱护好又要合理利用,以“用”促“保”。第(2)问是开放性设问,要求就如何爱护和利用工业遗产提出两条建议,要留意从爱护和利用的角度提建议,考生只要围绕主题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C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敬重文化多样性,试题结合国家级文化生态爱护工作,培育考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素养。“遗产丰富”,就是要敬重文化的多样性,让区域内的文化遗产更加丰富多样,①正确。“民众受益”,就是要让人民群众从文化遗产爱护中受益,④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看法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是认同世界文化,②错误。“特色显明”,是指要爱护其特点,而不是说其形态不能多样化,不能变更,③错误。2.A本题考查大众传媒的功能,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实力和对学问的理解、运用实力。中心广播电视总台构建全新战略格局,在2024年国庆大阅兵中,为海内外观众进行直播,用高质量荧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凝合民族力气,①②正确。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且“引领中华文化前进方向”夸大了大众传媒的作用,③不选。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传媒,④解除。3.B本题考查文化传播、文化创新。展览广泛运用“互联网+”、VR(虚拟现实)、AR(增加现实)等手段,体现了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受众“在互动参与中感到震撼、得到感悟、受到教化”,体现了文化创新能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②符合题意。展览广泛运用现代科技营造立体展陈体验空间,使受众更好地参与进来,故③入选。评价文化传播的效果要考虑多方面因素,①中“就在于”说法肯定。题干没有涉及文化“走出去”,④不选。4.A本题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推动文化沟通的意义,有利于引导考生坚决文化自信,增加政治认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式英文”不断被认可,①正确。“中式英文”丰富了英文的内容,使文化更具活力,②正确。文化认同一般是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的一种情感,③中“得到……广泛认同”不符合实际。材料没有强调中华文化包涵其他文化,强调的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影响力,④不符合题意。5.B本题以《遇见大运输河》的成功为素材,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学问。《遇见大运输河》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风格,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体现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③符合题意;《遇见大运输河》真实地刻画了大运输河的千年兴衰,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该剧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①不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发展的推动作用。6.D本题考查文化传播与创新。“抖音艺术季”系列活动是新媒体时代对艺术创作与呈现方式的探究,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③④入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文化艺术商业价值的挖掘,②解除。7.D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学问。针对经典剧本,一方面我们要挖掘并吸取其中的优秀成分加以继承,另一方面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为其注入时代精神以进行创新性发展,③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①解除。坚持文化创新并不是要全盘否定经典剧本、杜绝翻拍,②错误。8.D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创新。研发第一张智能化“有声报”,逐步实现智能化、特性化听读,满意了受众对新媒体产品的新需求,说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朝气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②正确。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智能化“有声报”满意了受众对新媒体产品的新需求,说明现代科技有助于提高思想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④正确。《光明日报》与科大讯飞联合研发了第一张智能化“有声报”,体现的是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报纸的内容并没有变更,并不涉及先进文化的创建,①解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③说法错误。9.C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关系。材料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②③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源泉,①说法错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