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_第1页
专题讲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_第2页
专题讲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_第3页
专题讲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_第4页
专题讲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17—今)

世界现代史阶段划分:第一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1917—1945):“探索”的时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调整与创新。也是两种不同文明的创新与发展第二阶段,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1991):“对抗”的时代两极到多级、发展与探索,由两大阵营的对峙到两极格局解体的演化进程,美苏矛盾是世界矛盾的焦点;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和激烈竞争,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也是两种不同文明的的对峙第三阶段,多极化趋势的世界(1991—至今):“剧变”的时代文明的新探索与创新,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全球多极化趋势加强,形成“一超多强”的格局。也是两种不同文明的的融合整体时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现在世界社会基本矛盾:1.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它经历了从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经济封锁、政治渗透相互交替,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冷战、缓和、竞争、共处的过程;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西欧、日本等;3.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发达国家间的矛盾。如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如福利制度;5.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苏波、苏南、中苏等;6.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印巴、中东等。二轮通史复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两种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1917—1945)时空定位·阶段特征20世纪上半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调整与创新时期,也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1)政治上:20世纪初,世界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爆发的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一战后建立的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代表的国际秩序,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反而孕育着一场新的大战。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人类带来空前浩劫,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根本性变化。(2)经济上: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3)思想文化上:自由主义思想逐渐被凯恩斯主义取代;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4)国际关系上:世界由相对稳定走向世界大战。时空定位·阶段特征7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3.主要原因:列强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4.20世纪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大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5.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一战全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6.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探究一

一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问题探究·角度阶段战役或重大事件影响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战略主攻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俄国退出大战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问题探究·角度1.战争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十分紧张。2.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3.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4.防止社会主义革命的扩散。5.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根本原因。6直接: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问题探究·角度美国参战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建立两次重要的会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2)主要内容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是一战后对于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是战胜国(主要是英、法、美、日)对战败国(主要是德国)遗产的重新分赃,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奴役。它重新巩固了帝国主义在世界上的位置。(3)机构:国际联盟(国联)(4)评价:①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②作用:构成一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国际联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的世界性国际组织。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为宗旨;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为后来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提供了经验教训。但“全体一致”原则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将国联作为维护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探究一

一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问题探究·角度③局限:它的建立是一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物。它没有消除大国矛盾,反而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宰割战败国分赃不均奴役弱小民族敌视社会主义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30年代法西斯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取得统治和对外扩张。(5)崩溃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资本主义的新秩序从一开始就引起了种种的不满,20年代这个新秩序逐渐瓦解,到30年代又为新的国际危机所替代。二战的爆发,体系彻底崩溃。问题探究·角度【时空体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政策的调整全面认识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1)经济方面,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大危机及危机之后的持续萧条,各国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开始形成,对外贸易上则以邻为壑,大打贸易战和关税战,恶化了国际关系;苏联确立了高度集中、集权的斯大林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迅速实现了工业化。(2)政治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整个社会动荡不安;面对社会危机,各国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应对危机:一种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改革运动,一种是德国、日本建立法法西斯专制。苏联这一阶段的典型特点则是高度集权,一党专政。(3)国际关系,这十年可被称作“走向大战的十年”一方面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的幌子疯狂侵略,另一方面英法美等国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二战的爆发。问题探究·角度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2)启示1.繁荣和危机往往相互关联,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2.要随时注意经济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3.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大危机的恶化与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关,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4.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在大危机期间,一方面表现为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难得的机会和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探究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问题探究·角度胡佛的经济政策

面对经济危机,胡佛一方面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另一方面,1930年,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1932年为了赢得连任,胡佛不得不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胡佛作为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向国家干预经济政策过渡时期的一位总统,其经济政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完全放任的自由主义,也采取过一些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虽对解决经济危机没有起到根本性作用,但却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某些借鉴。问题探究·角度探究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罗斯福新政内容的延伸(1)环境保护新政:首先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如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等。其次环境保护立法。1933年,国会通过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同年,国会所通过的农业调整法中也有鼓励休耕的内容。再有实施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小工程以水土保持示范区为代表,1937~1941年,各州共建立500多个水土保持示范区。大工程以田纳西河流域整治工程为代表。新政把19世纪末开始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推向高潮,促进了美国资源保护体系的初步形成。同时,新政创造的生态环境遗产为战后美国的环保运动和环保主义奠定了思想和人文基础。问题探究·角度探究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2)政治体制新政:新政中,积极扩充总统的权力;构建“大政府”,设立新的总统办公室;扮演“议长”角色,频频使用否决权;使最高法院成为“罗斯福法院”。新政使美国国家体制发生重要变化,将“总统中心”或“总统主导”巩固下来并制度化,使以国会为中心的近代总统制向以总统为中心的现代总统制过渡得以实现。(3)外交新政:新政期间,美国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从“恶邻外交”到“睦邻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并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与苏联建交,既有抵制德、日、意法西斯的考虑,又有向苏联出售农产品的考虑。美国对拉美实行“睦邻外交”,既有防止法西斯渗入和影响拉美的目的,又有更好控制拉美这一重要的原料供应、商品输出和投资市场的目的。美国介入反法西斯战争,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全速开动军事工业和相关民用工业,既可达到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的目的,又可达到彻底解决国内失业问题的目的。问题探究·角度探究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调整1.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1)政治机制上: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也使联邦政府的规模、职能和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联邦政府的影响进一步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社会生活中。(2)经济体制上: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政通过法律形式,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美国自此确立了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3)社会保障机制上: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开始享有法定的经济权益。(4)经济思想上:告别“自由放任”的时代,凯恩斯主义学说被广泛运用。问题探究·角度2.罗斯福新政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1)政治上:1787年宪法确立了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美国政治体制。但是,在美国建国以后一个很长时间里,“国会明显居于支配地位”。从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在宪法框架内,总统权力扩张,强化了政府的主导作用。(2)经济上: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大萧条背景下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3)思想文化上:国家干预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指导思想;罗斯福新政采取“以工代赈”的措施,推动了环保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传统、反理性,追求人类精神的彻底解放的现代主义流派盛行。问题探究·角度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调整(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运行机制的变革与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变革互为前提。(2)经济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与变革,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表现。(3)自由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史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还能促进生产力发展。(4)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纵向认识资本主义运行机制问题探究·角度1、区别俄国的不同时期称谓沙俄(1547——1917)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俄罗斯(1991年12月——今)探究三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问题探究·角度2、全面认识十月革命:(一个过渡;“四个变化”;“四个特点”)(1)一个过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四个变化”: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①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②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③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④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问题探究·角度探究三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3)“四个特点”①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②革命道路:革命由中心城市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③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④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问题探究·角度探究三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3、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性质(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行了和西方三权分立政体不同的政治体制。(2)苏俄时期苏维埃政权一方面是立法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行政机构,因此说其性质是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典例1】(2019·海南单科,18)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A问题探究·角度探究三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4、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不同、原因及认识(1)不同:俄国是工人阶级武装夺取中心城市,革命势力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最后取得全国胜利;中国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2)原因①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他们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决策;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使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临时政府前线失利,后方空虚,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②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方割据严重,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环节;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中共以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受到挫折,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3)认识①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走什么样的道路则需根据各国的国情决定。②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问题探究·角度(1)军事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后,苏俄布尔什维克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怀着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忽视了苏俄落后的国情,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最终被迫走上了间接过渡的道路。(2)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恢复并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等一向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其本质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苏俄(联)对经济体制的探索问题探究·角度探究三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3)权威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党内一直存在一股强大的反对新经济政策的力量,他们主张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要求限制以至消灭“富农”和资本主义分子,用计划原则取代市场体制。这些人在列宁逝世后取得统治地位,逐渐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些内容,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不仅消灭了“富农”,而且消灭了个体小生产者——农民,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农具、牲口,剥夺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独立自主权。第二,取消市场机制,实行指令性计划,实行超高速度的重工业化、军事工业化。

这种做法使苏联迅速成为军事强国,但是也造成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严重短缺,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第三,贯彻“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加强专政,在国内实施大规模镇压。结果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斯大林模式。问题探究·角度探究三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4)三个政策的注意事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具有“共产主义”的特点,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探究·角度探究三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2、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1)过渡方式的区别:在列宁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到斯大林时期取消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行政体制。(2)过渡思想的对比:列宁的逐步过渡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问题探究·角度探究三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3、列宁对社会主义过渡的两种不同道路探索的启示(1)政策立足: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2)发展途径:坚定改革,不断完善。(3)建设道路: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4)规律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5)政策正误: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6)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总之,经济体制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基本规律,新经济政策之所以成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根源就在于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问题探究·角度探究三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4、认识斯大林模式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个人崇拜。影响:①通过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③但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生产停滞不前。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浪费资源。⑤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问题探究·角度探究三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典例】

(2012·山东卷,29,节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试题分析】结合材料一及所学,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方式、所有制形式、经济管理模式等方面思考“改变”即可。答案:(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问题探究·角度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相同点:两者都强调国家干预经济,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不同点: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市场下的计划)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渐地向社会主义过渡。(计划下的市场)启示:①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②发展经济应注意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问题探究·角度探究三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欧美、苏联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国别与时间欧美国家苏联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后1917~20世纪40年代生产关系

国际政治格局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西欧为中心,英国确立世界霸权美德崛起,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

美国崛起,二战后逐步形成美苏两极格局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抗衡问题探究·角度国际经济格局

经济思想

以西欧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美、德两国经济发展迅速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二战后,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成为工业化国家,但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由主义思想兴起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凯恩斯主义思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别与时间欧美国家苏联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后1917~20世纪40年代问题探究·角度时间:交战双方:性质:原因:1939.9.1德军突袭波兰——1945.9.2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世界反法西斯同盟VS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本:具体:②受经济危机影响,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③英法绥靖政策和美苏中立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④20世纪30年代亚非局部反法西斯战争未能阻止世界大战的发生①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世界局势紧张。探究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问题探究·角度1、含义:2、表现:(5)制造慕尼黑阴谋。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同时企图祸水东引的政策。(1)纵容日本侵略中国。(2)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3)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4)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英法没有抗议。关于绥靖政策3、结果:(1)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2)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经济军事实力,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3)欧洲集体安全落空,苏联寻求自保(6)“奇怪战争”“静坐战争”问题探究·角度第二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939、9——1945、9第一阶段:爆发和初期1939、9——1941年

第二阶段:战争的扩大1941年——1942年

第三阶段;大战的转折1942年——1943年

第四阶段;大战的结束1943年——1945年大战的初期阶段(1939年9月——1941年):1、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1939.9.1“奇怪战争”“静坐战争”、“东方战线”2、德国突袭北欧1940.4.9丹麦、挪威3、德国突袭西欧1940.5-6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4、英国由绥靖到抵抗二战扩大的表现:1、苏德战争爆发(1941.6—1945.5)2、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1945.8)3、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2.1)二战的转折(1)苏德战场:(2)太平洋战场:(3)北非战场:标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7月-1943.2月)标志: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标志:阿拉曼战役(1942.1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是由各国军民在不同战场上共同完成的,并非在同一战场单独完成。

政治形势的根本转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才迎来了军事形势的转折。1.德国法西斯在法西斯国家中占有重要地位,苏德战场是对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2.德国法西斯战败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瓦解3.苏德战场的胜利使各国人民看到了战胜法西斯的希望作用主要内容参加国时间名称利于三国协同对日作战发表《开罗宣言》中美英1943年开罗

会议德黑兰会议1943年苏美英通过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关于战后合作的宣言;决定开辟第二战场加强了三国联合对德作战雅尔塔会议1945年苏美英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和对日作战问题的精神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②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③战后成立联合国④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①加速了德国的灭亡②为雅尔塔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波茨坦会议1945年苏美英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领土归还中国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思考和议论是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