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南北朝诗人作品专
题练习合集学案(含解析)
2024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南北朝诗人作品专题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采莲曲
萧纲①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注]①萧纲(5Q3-551),字世绩,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
梁代文学家,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古体五言诗语言平实,情感自然,对仗工整,诗中以“莲
”贯通全篇,说明题材是咏物诗。
B.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
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晖的傍晚。
C.“风起”“莲多”二句转入对采莲境况的描写,从“难渡”二字
可感受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
D.“掉动”“船移”二句运用白描手法写采莲场面:船在荷丛中穿
过,碰落莲花,惊庭栖息的白鹭。
2.诗歌的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青草湖[1]
(南朝陈)阴铿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2]。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3]。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4]远树,度鸟息危橘。
滔滔不可测,一苇诅能航[5]?
【注】口]青草湖:在湖南岳阳,北连洞庭湖。[2]桃花:桃源县
在沅水附近。杜若:香草名。《楚辞》中有“采芳洲兮杜若”的句子。
[3]茅山:在江苏句容县,相传汉代有茅氏三兄弟在此修道成仙。巫
峡:有巫山神女的传说。[4]逗:停止。[5]诅:犹"岂、《诗经河
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一苇”指小船,“杭”即“航、
3.这首作品的体裁与下面哪首作品完全相同?()
A.左思的《咏史》
B.王之涣的《凉州词》
C.柳永的《八声甘州》
D.杜甫的《登高》
4.下列关于这首作品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洞庭”一联点明时令,勾勒出湖水浩渺的全景。
B.“沅水”一联诉诸视觉与嗅觉,写出湘沅二水飘逸出尘的神韵。
C.“带天”一联,写出湖面上巨浪滔天、浮光跃金的壮美。
D.“行舟”一联借远处的扁舟与倦渡的飞鸟,展现出湖面的辽阔。
5.你认为本作品哪两句写景写得最好?请赏析其妙处所在。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咏怀(其七)
庾信①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②。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③。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
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晚年仕周时
期所作。②横波,指眼睛。③据《山海经》记载:华、岳本一山,当
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为两。此处指南归就像
让华、岳两山复合阻断黄河一样,难以实现。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胡笳、羌笛这些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在作者听来都是哀怨之
音,使人落泪断肠C
B.五至八句从对面着笔,通过写作者妻子的思念,来强化作者
内心无法消解的悲苦。
C.结末两句用典抒情,用枯木填海、青山断河的渺茫含蓄地表
达了内心深挚的情感。
D.本诗多用对偶句,对仗工整,讲究押韵,音节和谐,这有助
于作者情感的表达C
7.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夕逗繁昌浦
[南北朝]刘孝绰
日入江风静,安波似未流。
岸回知舶转,解缆觉船浮。
暮烟生远渚,夕鸟赴前洲。
隔山闻成鼓,傍浦喧棹讴。
疑是辰阳宿①,于此逗孤舟。
【注】①辰阳宿:辰阳,战国楚地,屈原《楚辞九章涉江》有
句“朝发枉楮兮,夕宿辰阳”,写他流放行途的曲折险难。
8.“岸回知舶转,解缆觉船浮”句,运用的艺术手法,写出了
江的特点。
9.本诗后六句是如何表现诗人的孤寂之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学刘公干①体五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②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③。集君瑶台④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注释:
①刘公干: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植齐名。②鲍照:南朝宋文学家,
出身贫贱,做过参军等官职。③龙山,即连龙山,古代传说中北方的
一座冰山。④瑶台,指巍峨而洁白的宫殿。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联写远在北方的雪被胡地寒风吹越龙山落到帝都,在
瑶台聚集,在殿前飞舞,动静结合,笔意朴实。
B.在艳阳天里,桃李争妍斗胜,白雪没有容身之所。这里作者
把“艳阳”和“桃李”作为白雪的对立面来写。
C.诗的前两联借景抒情,后两联直抒胸臆,层次井然,转折分
明,寄寓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D.全诗结构简括而严谨,没有铺排,十分凝练,虽是模仿前人,
但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发展。
11.这首诗以雪自喻,寄托了诗人的身世之遇和政治理想,请结
合全诗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梧桐
(南北朝)沈约
秋还遽已落,春晓犹未黄。
微叶虽可贱,一剪或成珪。
夜坐
(宋)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①周成王年幼继位,与胞弟叔虞玩耍时,把桐叶剪成了珪形,
说“余以此封汝”;摄政王周公旦听说后提醒成王,要言出必行;成
王于是履行诺言封叔虞于唐。
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咏梧桐》首句以一“遽”字,写出了梧桐在秋天来临时树叶
急速飘落的特点。
B.《夜坐》以“庭户无人”“月明”“清气”等意象,烘托出秋夜
的寂静与清冷。
C.《咏梧桐》描写梧桐秋凋春发的场景,仅用寥寥数语,却能于
平易简淡中见深意C
D.《夜坐》写景抒情,天然妙合,表现了诗人静夜独坐的见闻与
感受,意境深远。
13.两首诗三、四句都写到了梧桐,但使用的手法与表达的情思
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①
沈约
眷言②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纷吾隔嚣滓③,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漫水,沾君缨上尘。
[注]①本诗系南朝梁诗人沈约于离京外任东阳太守途中所作。②
眷言:犹“蜷然”,回忆。③嚣滓:犹“嚣尘”,代指尘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兹川信可珍"句总起下文,极目想象中的新安江景色之美,
给诗人带来极大的震撼。
B.接下来四句,具体描写新安江水清澈澄碧,水面明净如镜,
倒影如画,游鱼栩栩如生。
C.七八两句分别用典,村托新安江水的清澈,引发诗人生出随
流而去、远离尘俗的念头。
D.全诗风格犹如兴安江水一般,清新舒缓,质朴自然,用语精
巧,音韵和谐,巧妙生动。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
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
作。
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
月、萤火漂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自己如今厌弃官场,
像庄子般旷达闲适之情。
C.“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对仗工整,表达出时光流
逝但诗人却如故的悲哀之情。
D.“露泣”两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也象征着诗人往昔的功名
之心已如萤火般破碎漂流。
17.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
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竹
[南朝•梁]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①。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②。
[注]①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②吐龙吟:竹笛声音嚓
亮有如龙吟。葛洪《神仙传》记载了仙人壶公的竹杖变化为龙的故事,
此处暗用此典。
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诗人用简洁语言描写了野竹的生长环境和高耸人
云的挺拔雄姿。
B.诗人在第三句中笔锋一转,揭示野竹虽然气概凌云却不被欣
赏的凄凉境遇。
C.五、六句中“耻”“羞”二字沉重且有分量,表现出竹子无人
同情的抑郁伤感。
D.尾联暗用仙人壶公的典故,妥切无痕,包蕴深广,寄托了诗
人的高远情致。
19.《咏竹》与《春日山中竹》都写山野之竹,都采用了托物言
志的手法,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所言之“志”有何不同。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
与春争。(裴说《春日山中竹》)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还上国诗①
[南朝•齐]谢眺②
方舟泛春渚,携手趋上京。
安知慕归客,诅③忆山中情。
香风蕊上发,好鸟叶间鸣。
挥袂送君已,独此夜琴声。
[注]①江兵营、檀主簿、朱孝廉均为诗人任宣城太守时■的朋友;
上国,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②谢眺:诗人作此诗时在宣城任太守,
政治上的波折,使他渐生归隐之想。诗人虽是陈郡阳夏(河南太康)
人,但生于建康,长于建康。③诅:岂,表反问。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头两句写送别的环境、时间、描绘了一幅画面:春日
洲渚,友人登舟,将返京城。
B.三、四两句写的是,谁理解“我"羡慕"归客”的真意,“我”
怎会忘却山中的幽趣,表现了诗人的生活志趣。
C.七、八两句与一、二两句呼应,诗人觉得琴声最能契合、表
达、消弭因送别而诱发的种种愁苦。
D.此诗写送别之景、叮咛之词、相知之深、别后之念,寄寓离
别之苦、孤寂之感C
21.鉴赏此诗五、六两句。
2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此诗表达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有所思①
沈约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②当欲满,蒲萄应作花。
垂泪对汉使,因书寄狭邪。
【注】①有所思:属乐府鼓吹曲辞。②昆明:指长安的昆明池,
汉武帝时凿建,春池水满。③狭邪:窄街曲巷,代指在长安的住所。
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征”表明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在戍之人,前两句写他远征
在外,登山东望而领起全篇。
B.第三、四句承接“东望不见家"的“望''字,写出征夫眼中所
见的边塞春天的风光。
C.从句法结构上看,中间四句是两个对句,单从修辞的角度来
说,本诗已具五言律诗雏形。
D.整首诗起承转合,章法严谨,情景相融,韵律和谐,是一首
典型的思妇盼归之作。
24.本诗中间四句除对仗外,写景也颇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山曲
谢眺
天明开秀愕,澜光媚碧堤。
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
暮春春服美,游驾凌丹梯。
升崎既小鲁①,登峦且怅齐②。
王孙尚游衍,蕙草正萋萋③。
[注]①小鲁,语出《孟子•尽心》“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
而小天下“。②怅齐,语出《晏子春秋•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
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涛去此而死乎?\③末二句化用淮南小
山《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招隐士》极言
深山老林环境险恶,招募隐士出山做官。尚,爱好。
2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以“光”喻水,以“碧”写岸,“媚”字活画出“澜光”
“碧堤”的生机。
B.三、四句写风使莺乱,行云被芳树吸引,写出了风的顽皮和
云的多情。
C.五、六句由写景转叙游。“暮春”总括前四句写景,又暗示此
时节正合登临游赏C
D.七、八句由叙游转抒情。诗人登山想到孔子和齐景公,感慨
应该建功立业。
26.诗的最后两句布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①
谢眺[南北朝]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②
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
停修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③
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①新亭:在今南京市南。零陵,南齐郡名,今湖南省零陵县北。
②张乐:相传古时黄帝曾在洞庭奏《成池》之乐。潇湘:水名。娥皇、
女英曾追随舜前往南方而死于湘水。③广平:指晋人郑袤做广平太守
有政绩,为百姓所爱,临去,百姓恋慕涕泣。茂陵句:汉司马相如谢
病居茂陵,武帝遣人往求其书,及至,已卒。
2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句写暮云去野,江水回流,既写去留两地之间美景,同
时又回应前句,空间流转间牵带着情感慢,曼流出。
B.五六两句一写诗人自己岸边立马,怅然若失,一写友人在江
中放下船桨,犹豫不舍,场面描写具有画面感。
C.七八句分别用郑袤和司马相如的典故,前者表达对友人官途
的祝福,后者则流露出对个人遭遇的伤感,情感深沉。
D.结尾两句写诗人怅然独立新亭,望着滔滔江水,对友人的万
般“心事”此刻全都消散,以此凸显别离之痛的深刻。
28.有评论说:一般送别诗都是从此地遥想彼地,从现时憧憬将
来,而此诗皆反其道而行之,结构奇特。请从“时空”角度分析本诗
的结构特点以及情感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高斋视事①
[南北朝]谢跳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
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
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
列俎②归单味,连驾③止容膝。
空为大国忧,纷诡④谅非一⑤。
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
【注】①高斋:作者出任宣城太守时,曾于城关陵阳山顶建造一
室,取名“高斋”视事:处理政务。②列俎:面前摆着许多美味佳肴。
③连驾:指一间接着一间的房屋。④纷诡:指官场混乱。⑤非一:不
一而足,难以治理C
2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两句写远景寒雾消散,白日显露出来,"映”字写出
了远处尚未消尽的白雪与青山相互映衬的景象。
B.三、四句写江边村落与树木隐约可见,其中“暧暧”与陶渊
明“暧暧远人村”中的“暧暧”意思相同。
C.“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写诗人早起所做之事。“秉笔”
指执笔批阅公文。可见谢眺在宣城勤于郡治。
D.全诗十二句,分写景、叙事、抒情三个层次。写景,景中见
意;叙事,事中含情;抒情,抒写忧国忧无之情。
30.有人认为“锁吾愁与疾”中的“锁”字亦可用“销”字,你认
为哪一个更好?请结合全诗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王中丞闻琴
[南朝齐]谢眺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风入怀抱,闻君此夜琴。
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蹉院江海心。
【注】容与:徘徊,踌躇不进。
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秋夜凉风月露,从视觉、听觉与触觉多角度渲染清凉
感和宁静感。
B.第三句的“感风入怀”从嗅觉感受着眼,写出了诗人的愉悦
感与陶醉感。
C.颈联侧面写“闻琴”,使人产生林泉幽胜的美好联想,写得极
富画面美。
D.与《琵琶行》不同,此诗更多从虚处传神,着重渲染环境气
氛和传达感受。
32.本诗境界可用一“清”字概括,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清”
的表现。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梅花落①
【南朝】鲍照②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注】①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名。②鲍照:南朝文人,家世贫
贱,在宦途上饱受压抑。
3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本诗的内容是赞梅,诗结构单纯,一、二两句直抒己见,第
三句作为过渡,引出下文的申述,诗歌以强烈的个性,明快的语言,
给读者以震撼。
B.“问君何独然?”这“问”的主语便是“杂树:”杂树”将问题
直逼到诗人面前,而接下来诗人的回答言辞爽直,绝无遮掩之态。
C.“念尔零落逐寒风”一句,诗人从对梅花的赞美转而对梅花凋
落的惋惜,借以惋惜像梅花一样位卑志高、孤直不屈的人士。
D.这首诗虽是咏物,然其身世境遇、性格理想、志趣情怀无不
熔铸其中,表现了诗人爱憎分明、刚正磊落的胸怀。
34.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简
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共六)
鲍照(南北朝)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踝践①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躁暖:小步走路或裹足不前的样子。
35.以下对这首诗判断错误的是()
A.乐府诗B.古体诗C.杂言诗D.叙事诗
3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情绪跌宕且曲折B.记叙和抒情兼有C.文词质朴且率直D.对
比和比喻并用
37.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本诗如何表达情感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高台
谢映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
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
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3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上高台,面对随风舞动的帘幔,不禁产生对遥远故乡
的思念之情。
B.诗人极目远眺,一只孤独的飞鸟闯入视野,他的心绪也由此
而产生波澜。
C.诗人努力看向故乡,连绵的群山却遮挡了视线,这让他的内
心更加惆怅。
D.清晨未明,诗人登临山顶,面对着清冷的晨风和袭人的寒气,
不忍离开。
39.有人说,读诗需要字字斟酌,词词品味。请尝试从末尾二句
中的“谁知"、"倦游"、"嗟”、“故乡忆”四个词语中任选两个来分析
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五)
鲍照①
君不见柏梁台②,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声③。
【注】①鲍照:南朝宋,家境贫困,年少时曾从事农耕,献诗言
志被刘义庆擢为侍郎,后离开始兴王任永安令,接着刘劭谋反,他蒙
受株连。仕途坎坷,几度沉浮。②柏梁台:汉武帝所建,非常豪华,
武帝尝于其中宴请群臣,赋诗作乐。③黄坤:犹“黄泉”,地下深处。
4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柏梁台”“阿房宫”这两座建筑曾是秦皇、汉武富贵尊荣生活
的突出表现,而今天都成了废墟,显得清冷、荒凉,与昔日的繁华适
成鲜明的对照。
B.“长袖纷纷”表现“歌妓舞女”穷妍极态、争宠取怜,这里用
了个“徒”,表示枉费心机,又用一个“我”字,借作者的口吻现身说
法,很是冷峻。
C.长袖竞世,是一种情态百出、忘乎所以的形象,当不仅指那
些宫人,还用来象征世上追逐名利的奔竞之徒。
D.最后诗人表达了要学会及时享乐,顺着心意去生活的感慨,
不让自己在黄泉路上留有遗憾。
41.有人认为这首诗反映的情绪是消极的但又含有积极的内容。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谢珞议咏铜雀台
谢跳【南北朝】
穗帷飘井干①,樽酒若平生。
郁郁西陵②树,诅闻歌吹声。
芳襟染泪迹,婵媛空复情。
玉座③犹寂寞,况乃妾身轻。
【注】①井干(hdn):汉代楼台名,这里借指铜雀台。曹操临
终让妾妓们住在铜雀台,早晚供食,要求她们每年初一和十五在其灵
帐前奏乐唱歌。②西陵:曹操的葬地。③玉座:帝位,这里指曹操的
灵位。
4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铜雀台上素白的灵帐,飘于西风中,摆酒设祭,场面隆重热
烈庄严肃穆。
B.西陵墓地,树木葱茏;死者早已长眠于地下,却还在尽享这
些丝竹之声。
C.本诗抒发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和感受,是对历史故事
的艺术评判。
D.本诗叙写平白,蕴含却深刻丰富,辞章短小却给人韵味渺远、
悠长之感。
43.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与苏轼《赤壁赋》中“配
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有相通之处,结
合这首诗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二
[南北朝]鲍照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①,
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②携手仙。
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
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注:①金博山,香炉的名称,因炉盖形状像重叠的山形而得名。
一般用铜器制作,身之为“金[②秦女,即春秋时秦穆公的女儿弄
玉,传说与丈夫双双骑凤升天而去。
4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拟行路难”中的“拟”
为“模仿、模拟”之意,是鲍照模仿原“行路难”的风格而作。
B.诗歌开头三句,首句总写香炉的产地、制作人、质料及形状,
其余两句对香炉进行观察描写,上面刻的是历史人物弄玉和丈夫萧史
的故事,意格所指C
C.“承君”以下四句,重点刻画香炉的内外之美。回想过去,自
己和心上人两情欢洽,精巧的博山炉放置在床帏间,它那龙鳞般的篆
纹在烛光照耀下焕发奇彩,一缕缕轻烟随风传送出沁人的香味。
D.该诗语言通俗自然,富于变化。采用避虚就实的手法,将凄
艳的爱情故事写得惊心动魄,意蕴深长。
45.此诗是一首在构思上别出心裁的弃妇诗,请结合诗句说说它
的构思之妙。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梅花落
[南朝]鲍照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
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①。
【注】①霜质:耐寒的品质。
4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偏为梅咨嗟”中的“咨嗟”,意思是赞许、感叹。庭院中有
各种树木,而诗人独独赞赏的是梅花,其态度十分鲜明。
B.本诗第三句“问君何独然”运用了拟人修辞,写“梅”迷惑不
解,询问诗人为何对自己情有独钟。
C.末两句以感慨作结,以杂树的有华无质突出梅的品质,表明
了作者不愿顺随俗流的坚定不拔的志趣。
D.全诗采用杂言,音节顿挫激扬,构思新颖巧妙,借助对话、
对比等手法,使诗作的深刻含意得到形象的体现。
47.诗中的“梅”和“杂树”各有什么象征意义?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赠故人马子乔之六
(南北朝)鲍照
双剑①将离别,先在匣中鸣。
烟雨交将夕,从此遂分形。
雌沉吴江里,雄飞入楚城。
吴江深无底,楚阙格崇扃。
一为天地别,岂直限幽明。
神物终不隔,千祀倘②还并。
宝剑双蛟龙
(唐)李白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③。
精光射天地,电腾不可冲④.
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
风胡⑤殁已久,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
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注]①双剑故事见《晋书・张华传》,雷焕看到斗牛之间常有紫
气,断定是宝剑之精,后深掘地下四丈,得双剑。雷焕留一剑,另一
送张华。雷焕死后,其子带剑行经延平津,剑忽然从腰间跳入水中,
让人到水中去寻,不见剑,但见两条龙在水底。②倘:可能。③指剑
舞动时,光如芙蓉初开。④冲,当。⑤风胡,古之善相剑者。
48.对上面两首诗(以下简称《赠故人》《宝剑》)的体裁解说正
确的一项是()
A.《赠故人》是古体诗,《宝剑》是近体诗B.《赠故人》《宝剑》
都是古体诗
c.《赠故人》是近体诗,《宝剑》是古体诗D.《赠故人》《宝剑》
都是近体诗
49.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诗先写分离情景,再写分别后难以重聚之痛,最后翻新出
奇,突显友情之深C
B.鲍诗以物喻人,写分离苦情仍显刚健,高亢嚓亮,在六朝绮
靡诗风中独树一帜。
C.李诗中宝史宛如蛟龙飞腾,又如雪花映照芙蓉;剑光照射天
地,快赶上闪电了C
D.李诗写善于识剑者风胡子亡毁,宝剑仿佛因此而潜藏锋芒,
暗含知音不在之叹C
50.两首诗都写到了“双剑”,用意有何不同?请引用重点句子
加以分析。
5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①
谢映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鹫②。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③。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④,终隐南山雾。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离别金陵出任宣城太守之际。②鹫:疾驰。
③沧洲:隐士的居处。④玄豹:传说南山有玄豹,恐皮毛为雨雾所损,
居洞中不去觅食;《列女传》载,陶答子妻借玄豹表达对丈夫为官”名
誉不兴,家富三倍”的痛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路”二句写诗人离别金陵,乘舟逆江流而行,前往宣城任
太守。
B.“旅思”二句,其中“摇摇”表现诗人首次转任的忐忑焦虑与
赴任时的意兴阑珊c
C.“嚣尘”二句中的“兹”与“此”,其义均与诗人“之宣城”事
相关。
D.此诗先景后情,结构完整;语言清淡质朴,情思丰富而又蕴
藉。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歌前四句。
(3)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南北朝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别王宣城①
鲍照
发郢流楚思,涉淇兴卫情。
既逢青春盛,复值白苹生。
广望周千里,江郊蔼微明。
举爵自惆怅,歌管为谁清。
颍阴腾前藻,淮阳流昔声②。
树道慕高华,属路伫深馨。
【注】①此诗为诗人送别友人王僧达出为宣城太守时所作。②'颍
阴”二句:西汉黄霸曾为颍川太守,治为天下第一;汲黯为淮阳太守,
岁余,淮阳大治。前藻,指前人的诗文。
5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送别诗,虽有诗人依恋不舍的离情却并不低沉,饱含诗
人对友人才能的坚定信心。
B.“既逢”以下四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环境,而“青春盛”还
暗示了友人正值青春盛年。
C.“举爵自惆长”借自己离别之际的惆怅,为下文写对友人的期
待、勉励和祝福作铺垫。
D.本诗前六句为第一层,后六句为第二层,由实入虚,由景到
情,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53.本诗是如何表现离别之情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四)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腐躅
不敢言。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
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
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54.下列选项中格关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照以水流四方比喻因出身而贵贱不同,反映了当时门阀制
度的黑暗。
B.“行”“叹,,"坐",鲍诗用三个词措写诗人坐卧不宁、寝食难
安的状态。
C.李白面对清洒珍饯无心进食,因为挂念着跋山涉水,去实现
心中远大的理想。
D.李诗反复出现“行路难”,并提出路在何方的疑问,表现了诗
人的彷徨和痛苦。
55.李诗从情感到技巧都对鲍诗有所借鉴,也有所创新,请简要
分析。
5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作答
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还上国①
南朝谢眺
方舟泛春渚,携手趋上京。
安知慕归客,沮忆①山中情。
香风蕊上发,好鸟叶间鸣,
挥袂送君已,独此夜琴声。
①上国:即上京,当时的京都建康(今南京)。②诟(ju)忆:
怎不回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头两句写送别的环境、时间,描绘了一幅画面:春日
洲渚,友人登舟,将返京城。
B.三、四两句写的是,“我”羡慕朋友们回到上京,希望自己也
能和朋友们一样回朝廷任职。
C.七、八两句照应开头,写送别之后的情景,诗人独自弹琴,
觉得琴声最能契合比时诗人心中的情绪。
D.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工笔淡抹,写景细致,意境极富
韵味,体现了谢眺清新秀丽的诗歌风格。
(2)请结合诗句,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东田
【南朝】谢眺
戚戚苦无惊,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57.从体裁看,这是一首诗。
58.下列对这首诗景物描写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了春末夏初的美景,构成一幅意境淡远而生机盎然
的图画。
B.“远树”二句写远景:树木茂盛,树影朦胧,烟雾缭绕,云霭
密布。
C.“鱼戏”二句写近景:鱼儿活泼,嫩荷婀娜,众鸟欢鸣,落英
缤纷。
D.先用精细的工笔描绘阔大的背景,后用疏淡的白描点染精美
的细节。
59.这首诗写出诗人感情怎样的变化?是如何表现这种变化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意
【南北朝】王僧孺
青丝控燕马,紫艾饰吴刀。朝风吹锦带,落日映珠袍。
陆离关右客,照耀山西豪。虽非学诡遇①,终是任逢遭。
人生会有死,得处如鸿毛。宁能偶鸡鹫,寂寞隐蓬蒿。
【注】①诡遇:语出《孟子•滕王公下》,常用以指那种不守规
矩、不讲原则、枉道从人、随意苟合的行为。
60.诗歌中“陆离关右客,照耀山西豪”两句用了手法
塑造游侠的形象,“宁能偶鸡鸯"中“鸡鹫”喻指O
61.诗人通过“游侠”这一形象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加
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关山月
徐陵【注】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备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注】徐陵,南朝陈时期的著名诗人。
6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
A.诗歌首句既写了时间和地点,也描绘了一幅莽莽苍苍的关山
图景,寄寓了客子身在边地思念亲人的幽怨情怀。
B.羁旅中的客子与家乡高楼上的思妇在春末夏初之时,满怀伤
离之情,两地情感同书,互相映衬,思念深重。
C.诗中描写星旗云阵的方式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描写边地北风飞雪的方式虽不相同,却各尽其妙。
D.“关山月”是乐府旧题,常用以抒写征人思妇怨离伤别之情。
本诗虽大体没有超出这一传统主题的范围,但蕴涵丰富,艺术个性鲜
明。
63.有人认为,最后两句表达思妇盼归之情,也有人认为表达客
子厌战之意,还有人认为表达夫妇充满矛盾的内心,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周参军
吴均【注】
日暮忧人起,倚户怅无欢。
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
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单。
沈云隐乔树,细雨灭层峦。
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
【注】吴均:南朝梁文学家,素有才名,然位仅下吏。
6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起、是在烦恼滋扰下的举动;次句中的“倚户”,
更见其无聊与无奈°
B.“水传”二句借水的远阔、风的凄寒营造出高旷肃杀之境,凸
显了诗人惆怅的心绪。
C.“沈云”二句互文见义,以乔树隐、层峦灭暗喻诗人不为世所
知,深深寄寓了他的不平之气。
D.全诗以忧怀开端,以饮酒抚琴作结,又兼寓情于景,语言古
朴刚劲,情致清拔高远。
65.同为酬答诗,吴均的“且当对樽酒”与刘禹锡的“暂凭杯酒
长精神”所含的情感、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作答。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②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西魏灭梁后被迫
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位望通显”(《周书庾信传》因
而他既是被强迫,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②《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6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思”两句直抒胸臆,写到自己梦想着获得食邑万户的显赫
爵位,夜半时分,却忽然愁从中来。这是在告诉我们,令诗人忧愁的
原因就是为故国建功立业的失志之恸。
B.“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
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庄周。通过反用
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
C.“残月”两句使用比喻,道出在不同时间维度中的的“月”与
“秋”,在诗人的感觉之中没有什么不同,突显出“愁”的深远弥漫。
D.“乐天”两句,诗人以无奈的自问结束全篇:顺应天道变化,
接受命运安排,方能消愁解忧,可是自己何时才能做到呢?
67.赏析“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的修辞手法。
68.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
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
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
吴均
王孙重别离,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69.这首诗的体裁是o
70.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王孙”犹言公子,此处泛指参加宴会的人。
B.用“涧里薇”表现送别之人地位卑微,使诗充满愁绪。
C.水禽栖檐,萤飞绕窗,环境清幽美好,似有依恋之态。
D.全诗在叙事、写景中寄托情意,意境淡远,耐人寻味。
71.赏析结尾两句诗人所表现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送沈记室夜别
范云①
桂水澄夜氛,委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正意②我,折桂方思君。
【注】①范云,南北朝人,父范抗在郢府任职,范云随侍其侧,
与记室参军沈约交好。②意,通“忆、
7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清丽之笔点明送行时静谧、安详的环境,渲染了送别
场面的温馨。
B.颔联写出两地相思之怨愁,也以在千里之外共对皎洁的月亮
点明二人心灵之相通。
C.颈联前句写寒枝不能共采,喻两人即将分别。后句以对别后
寂寥旅程的想象表达离情。
D.尾联运用拟人,写扪萝正在思念我,折桂正在思念你,既表
达离别之意,也暗含高洁之情。
73.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指明并简要分析。
74.对下面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躲般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嗓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A.“躲般何泛泛”,写出了诗人乘一叶扁舟在清溪中随着微波荡
行的情景,“何”字透露出诗人初入若耶溪时情不自禁的喜悦心情。
B.“阴霞生远岫”中的“生”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云霞
浮动之势,且似乎怀着无限情意缭绕在群山之间。
C.第五、六句从听觉的角度来写若耶溪的景致,“蝉躁”和“鸟
鸣”反衬得山林愈发幽寂,看来王籍是一个很有艺术见地的诗人,他
深谙动静之间的辩证关系。
D.最后两句,诗人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含蓄地流露出自己失
意愁苦的心情。全诗以景起,以景结,显得和谐自然。
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琴材①奉柳吴兴②
丘迟③
边山此嘉树,摇影出云垂。
清心有素体,直干无曲枝。
凡耳非所别,君子特见知。
不辞去根本,造膝仰光仪。
[注]①琴材:即“白桐②柳吴兴:吴兴(治所在今浙江湖州
南)太守柳悻,此人立性贞素,早年即以妙善琴音而名闻遐迩,且又
在丘迟的家乡当“父母官”。诗人从数百里外送给他一段琴材,并题
了这首诗以相寄。③丘迟:南朝文学家,诗人写此诗时为永嘉太守。
7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一二句中的“摇影”二字让“嘉树”充满了生气,“出云
垂”则描摹了桐树的披襟高耸之态。
B.诗歌三四句描写桐树的形和质,诗人写出其不凡之处,以示
自己奉琴的诚意从而奉承柳悻。
C.五六句中诗人认为,用白桐制作的琴奏出的琴韵,非凡俗之
辈能辨别,只有知音方可体味。
D.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手法,想象琴横置于柳作膝头的场景,
充满了对柳作琴艺的赞赏之情。
76.有人评论“这首诗表面咏的是‘琴材',实则是在为诗人自
己画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班婕妤
陆机
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寄情在玉阶,托意惟团扇。
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黄昏履泰绝,愁来空雨面。
玉阶怨
谢跳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两首诗均写宫怨,源自班婕妤的典故,班婕妤,西汉成帝的
妃嫔,据载,她才貌双全,一度颇受成帝宠爱。后赵飞燕姐妹进宫,
独擅帝宠,班婕妤自请退居长信官,服侍太后。因作赋与诗以自伤悼,
成语“秋扇见捐”就出自她的《怨歌行》。
77.下列对于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起首二句概述了班婕妤始受宠爱,终被遗弃的不幸遭遇。
B.陆诗第三、四句描绘了班婕妤手持团扇、徘徊玉阶的形象,
团扇象征着汉成帝与班婕妤之间美好的爱情。
C.谢诗首句中“殿”照应题名“玉阶”,交代宫中的特定环境。
D.“长夜缝罗衣”暗含着主人公希求获宠的幻想,也使人能懑见
她的寂寞愁闷。
78.后人评这两首诗时说陆诗“情浅语露”,谢诗“意致深婉”,
请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黄鹤矶
(南朝)鲍照①
木落江渡寒,度还风送秋。
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
适郢无东辕,还夏②有西浮。
三崖隐丹磴,九派引沧流。
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③。
岂伊药饵泰,得夺旅人忧。
[注]①鲍照,东海(今山东郑城一带)人,刘宋大明六年秋,他随
刘子顼赴荆州任所,途中登黄鹤矶。②夏,指夏水。③传说郑交甫于
汉皋台遇二女,二女佩两大珠,交甫求得其珠,不久珠与二女皆不见。
7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落”二句视听结合,写出一派肃杀萧条的暮秋景象,境界
开阔而又苍凉。
B.“商”是五音之一,从语境看,“商弦”音调高亢而悲凉,很切
合诗人的心境。
C.“适郢”二句以对偶的形式概括交代了随友赴任荆州的行程,
语言十分精练。
D.诗人最后倾诉,尽管旅途中衣食无忧,但仍然无法消除心中
之忧,情味深沉。
80.“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和“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
坐愁”在表达的情感、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效果上各有怎样的不同请简
要概括。
答案:
1.A2.这两句可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绕着她的柔腕,
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②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莲情态美,构思十分
巧妙,富有情韵;
③这两句是借物抒情,借写“荷丝”“菱角”来写采莲女的生活情
态,表达作者对这种环境的喜爱和生活的向往。
【解析】1.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此类题
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
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
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
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
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是"。
A项,“说明题材是咏物诗”说法有误,全诗通篇写景,用清丽浅
显的语言,描绘采莲人泛舟湖上采摘莲蓬的图景,表现了诗人悠然闲
适的情趣。诗歌虽然以“莲”贯通全篇,其重点却不是咏莲,而是写
景抒情。
故选Ao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手法,要先知道题干的指向,然后回顾相关的
技巧;而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
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
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尾联“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写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
绕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
荷丝和菱角当作人来写,好像在挽留着采莲女,让采莲女无法抽身,
实际上是作者留恋这环境,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
【注意】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
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
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
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
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抓住关键信
息,答题语言要规范。
3.A4.C5.如:”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带天”
“迥”写出湖水一望无际,水天相连的广阔高远,“澄、碧”,写出天
空和湖水的清澈碧蓝,相互映照。“动”“浮二化静为动,写阳光照
耀在湖面上,湖面上浮动着日光,一片波光粼粼,有动态美。色彩绚
烂缤纷,碧绿的湖面和金色的阳光,相互映衬,画面感强,意境开阔。
抒发了作者乘舟渡湖的喜悦闲适。
【解析】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常识类题
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我
们知道,从体裁上讲,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绝句
和律诗。古体诗的字数不定,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
言的、也有杂言的;近体诗句有定字,流行的只有五言的和七言的两
种,不得任意增减,
本诗根据字数可知是“五言诗”。
A项,左思的《咏史》是五言诗。
B项,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七言绝句。
C项,柳永的《八声甘州》是词。
D项,杜甫的《登高》是七言律诗。
故选Ao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
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
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
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
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C项,“写出湖面上巨浪滔天”错误,“带天”一联着力描绘的是
洞庭的碧波浩渺,而不是“巨浪滔天、
故选C。
5.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指出
手法,其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后写出运用
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诗人在开端
两句即点明渡湖季节,以“满”字和“平”字勾勒出湖泊春水渤沌的
全景。“沅水”以下四句不仅描写洞庭湖的水势,更糅入了与之相关
的动人传说,使得诗的意蕴更加丰富,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沅水是
湖南西部的一条江流,入洞庭,桃源县在其左岸。“桃花色”三字让人
联想起陶渊明笔下“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因此“杜
若香"使人想起蛾皇、女英溺于湘水的传说及屈原笔下的湘君、湘夫
人;山有华阳洞,相传汉代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此得道成仙;
而巫峡则留有巫山神女的传说。因此此四句诗不仅写出自然风物,更
使诗歌具有了一种迷奇神幻的色彩。表现出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流露
出欣喜之情。“带天”四句写洞庭湖的幽远之景:一叶扁舟,数只飞
鸟,飞鸟越湖力怯,栖息在高高的桅杆之上,烟波浩渺的湖面,宽不
可测,遥不可及,相形之下,大者愈见其大,小者愈见其小。于是诗
人很自然地发出因旅途劳顿、世途艰险的感慨:“滔滔不可测,一苇
说能航?”这首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交错,色调明快,笔墨酣畅。
【注意】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c诗
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C其
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
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
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
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
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6.B7.①羁留异乡的寂寞孤独。“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写故国音信断绝后的孤苦状况,表达了诗人羁留异乡的寂寞孤独;②
对故国的深切思念c"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写出作者身处异邦
之地,听到胡笳与羌笛这些异邦之音,引起内心对故国的深切思念;
③故国难归的悲痛与无奈。最后两句用“精卫填海”“青山断河”的典
故表达自己明知回归故国希望渺茫,但依然存此执念,表达了故国难
归的无奈与悲痛。
【解析】6.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的能力。这是一道综
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
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
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
不对,语信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
意仔细辨析。
B项,五至八句并非“通过写作者妻子的思念,来强化作者内心
无法消解的悲苦”,也没有“从对面着笔”,而是承接屈原开创的“香
草美人”的比喻传统,以女子自喻,写自己因思念故国故君而腰身消
减,泪水长流,以致因悲伤过度而红颜过早衰老。
故选B。
7.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此类题,不仅要借助
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
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诗歌前两句“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写他身留西魏,盼望
着祖国来的音信和使者,但音信早已断绝,也不见祖国的使者到来。
三四句"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写他在北方整天听到的尽是胡
笳、羌笛吹奏出的歆曲,只能使作者落泪断肠。五至八句“纤腰减束
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以闺中思妇喻指自己
思念祖国故乡感情的强烈。由于思念祖国和家乡,纤细的腰身更加消
瘦了;由于别离祖国而悲伤流泪,以致哭坏了眼睛;这种充满离怪的
心情,是永远不会停止的,使得自己更快地衰老了。这些内容都表达
了诗人羁留异乡的寂寞孤独和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以及故国难归的悲
痛与无奈。最后两句“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哀叹自己南归没
有希望。前一句用精卫衔木填海的典故,说南归就像精卫填平东海那
样没有实现的可能。后一句用《水经注•河水》中记载的神话传说,
说南归就像让华、岳两山复合阻断黄河一样,永远无法实现,委婉的
表达了故国难归的无奈与悲痛。
【注意】分析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
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
前提条件。其次分析要细致,延伸要具体。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
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
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还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
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
8.以动写静(反村)平稳(意思接近即可)9.①借景抒
情。通过对傍晚时分暮烟、飞鸟等景物的描写,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
与惆怅。②反衬。以鸟的归家,反衬诗人目己不得不暂宿异乡,无法
归家的孤单;以远远近近的“成鼓”和“植讴”之声,反衬诗人境况
的冷清。③用典。最后两句,用屈原“夕宿辰阳”之典,表现诗人旅
途的曲折险难,流露出内心的孤苦。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
题目,需要掌握常用的艺术手法,首先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然后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艺术手法的。最后阐明此种艺术手
法的表达效果。
本诗的首联写到傍晚时江面风平浪静。“岸回知触转,解缆觉船
浮”是说看见岸的转动,才知道船在转舵,解开缆绳,才知道船是浮
在水上。运用"回""转’'"解”"浮”这些动词,以动衬静,更能说
明江流的平稳。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
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首先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
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最后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
达效果。
这六句是写泊舟的所见、所闻。“暮烟”、“夕鸟”,这些景象引起
他居人之安煦,夕鸟归飞的联想,让他倍感孤单。“隔山闻戍鼓,傍
浦喧棹讴”中“戍鼓”、“棹讴”,是他听到的声响,显得很热闹。但这
是“隔山”、“傍浦”传来,距离非近,又显得他这里很是清冷了。运
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同时,又运用反衬
的手法,夕鸟归巢,来反衬诗人自己不得不暂宿异乡,无法归家的孤
单,以远远近近的“成鼓”和“樟讴”之声,反衬诗人境况的冷清。
“辰阳宿”出自屈原《涉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二屈原诗从行
旅角度看,是写水道萦回,船行难进,从心情来说,是写放逐中的抑
郁、悲愤。这里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旅途的曲折险难,流露出内心的
孤苦。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专业门禁系统工程安装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度专利申请与授权许可合同3篇
- 2024年度水电站运行维护承包合同5篇
- 2024年关联公司资金借贷合同模板版B版
- 2024年度工程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效益分析2篇
- 2024年全球旅游服务代理合同
- 2024年度建筑垃圾资源化合作合同2篇
- 水稻运输合同(2024年版):含物流方案与保险责任2篇
- 2024年度广告素材制作与供应合同
- DB14∕T 2017-2020 果园施用畜禽粪污沼液技术规程
- 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课件
- 菊次郎的夏天钢琴谱乐谱
- 临时用地草原植被恢复治理方案
- 国际贸易法课件
- 养老院初步设计说明书
-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课件
- 财政学-判断题要点
- 微生物培训资料(微生物普及知识)课件
- 2023厂房租赁合同范本(一)(2篇)
- 掘进机液压传动
- 自然拼读课件(26个字母发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