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德州市夏津育中万隆中英文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夏、商、西周是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如表为此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朝代政治制度夏朝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A.建立完备的国家机器 B.国家内部结构比较松散C.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D.部族组织取代地域组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可知,夏、商、西周时期,国家的内部结构还是比较松散的,统治者并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集中,也没能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夏、商、西周时期实行内外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并没有建立完备的国家机器,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没有涉及到神权,排除C项;夏、商、西周时期通过内外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来控制地方,并没有取代地域组织,排除D项。故选B项。2.有学者说,秦朝缺少由皇帝控制的可以有力运转的帝国官僚大结构,丞相等等只是谋士、办事员,不是主持人,皇帝实际上成为了孤独的“独夫”,于是亡国了。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A.皇帝独断专行尚未形成 B.丞相权力受到严重制约C.官僚政治体制不够完善 D.社会阶级结构尚未成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秦朝缺少由皇帝控制的可以有力运转的帝国官僚大结构……于是亡国了”可知,有学者认为秦朝之所以王国的原因是雀巢能够推动国家运转的官僚大结构,即官僚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丞相等官僚,但“只是谋士、办事员,不是主持人”,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大权独揽,排除A项;秦朝三公九卿制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权力相对较大,没有受到严重制约,排除B项;秦朝时期,伴随着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社会阶级结构已经初步成型,排除D项。故选C项。3.汉初,朝廷在地方设置了郡县和同姓诸侯国。朝廷以“同姓一家”对诸侯王进行道德约束,而诸侯王认为“家”无君臣尊卑之分,不听朝廷节制,随意驱逐朝廷在王国设立的官员,自行处置王国相到县一级官员的选用以及封爵禄。这表明汉初()A.地方选官制度不够完善 B.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有限C.宗法血缘观念日渐淡化 D.地方行政制度存在隐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诸侯王”“无君臣尊卑之分,不听中央节制”“随意驱逐”“自行处置”可以看出,汉初王国势力增长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郡县与分封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存在隐患,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选官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汉初监察体制的效能如何,排除B项;汉初分封同姓诸侯王,说明宗法血缘观念并未淡化,排除C项。故选D项。4.公元前82年,罗马最高统治者苏拉建立了私人军队。有人评价,这种情况要出现在共和国早期会饱受诟病且会遭到元老院的口诛笔伐,然而其出现在此时(共和国晚期)则见怪不怪了。由此可见,当时罗马()A.出现集权的趋势 B.创立贵族寡头制C.实行城邦民主制 D.封君封臣制萌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题意可知,在罗马共和国早期,最高统治者建立私人军队会遭到反对,而共和国晚期则被接受,说明最高统治者的威权日渐加重,侧面反映了罗马出现集权趋势,A项正确;此时还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创立贵族寡头制,实行的也不是城邦民主制,排除BC项;罗马共和国时期,封君封臣制度尚未萌芽,排除D项。故选A项。5.“英国宪法,一言以蔽之,是建基在单一最高权力的基础上,并使其行之有效;而美国宪法,则建基于分散最高权力的原则,并希望通由这种繁琐的结构来掩盖其低下性”。此观点认为()A.英美权力中心都议会 B.英美都坚持分权制衡原则C.英国行政效率优于美国 D.英美同属议会制共和政体【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美国)。据本题材料“英国宪法,一言以蔽之,是建基在单一最高权力的基础上,并使其行之有效;而美国宪法,则建基于分散最高权力的原则,并希望通由这种繁琐的结构来掩盖其低下性”可知,当英国宪法建立在单一最高权力的基础上,行之有效,美国宪法基于分散最高权力的原则,行政下利率地下,说明英国的行政效率优于美国,C项正确;英国权力中心在议会,美国权力中心在总统,排除A项;美国坚持分权制衡原则,英国并没有,排除B项;英国属于君主立宪政体,美国属于总统共和政体,排除D项。故选C项。6.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宋教仁到处演说为国民党争取多数席位。“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利用进步党对抗国民党并控制议会。当进步党势力大增之际,袁世凯又策动组建公民党,以打击国民党和进步党。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政党政治具有一定影响力 B.政党沦为君主专制工具C.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已成熟 D.北洋派系内部纷争加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宋教仁到处演说为国民党争取多数席位”,“袁世凯利用进步党对抗国民党并控制议会”,可以看出宋教仁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依靠的是政党政治,袁世凯同样是依靠政党,进行排除异己,体现政党政治有一定的影响力,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民国初年政党的影响,与政党沦为君主专制工具无关,且材料中未提供袁世凯此时是否已称帝的信息,排除B项;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在当时的中国尚未成熟,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北洋派内部纷争严重,排除D项。故选A项。7.抗日战争时期,在各个抗日根据地普遍推行基层选举。在陕甘宁边区,选举前村干部和党员会深入村民中,宣传选举重要性,解释候选人的情况,动员大家积极参与投票。这一做法()A.真正实现人民全面当家作主 B.动员了社会各界进行抗战C.增强了群众对政权的认同感 D.加强了中央政权的合法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村干部和党员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选举,这增强了群众对政权的认同感,C项正确;A项夸大了参与选举的作用,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基层选举是动员群众参与投票,排除B项;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选举,加强的是地方政权的合法性,排除D项。故选C项。8.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素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据此判断,该思想家属于()A.资产阶级维新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地主阶级顽固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根据题中材料信息,该思想家一方面主张“民权自由”,另一方面反对采用革命方式,结合所学可以判断其为资产阶级维新派,A项正确。近代中国的地主阶级不会主张“民权自由”,排除B、C两项;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方式实现民权自由,排除D项。故选A项。9.1978年,安徽省委“借地度荒”,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种麦种菜,所产粮菜不征购,不计口粮。这一措施有利于()A.改变土地所有制形式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C.农村冲破旧体制限制 D.加强对基层地区的管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78年中国。根据题干“1978年”“安徽省委”“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种麦种菜,所产粮菜不征购,不计口粮”可知,安徽省保留土地的所有权,把使用权借给农民,并且所产粮食不征购,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推动农村突破旧体制限制,C项正确;材料体现内容并未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排除A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材料并未体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排除B项;安徽省委借地给农民主要是为了“度荒”,不是加强对基层地区的管理,排除D项。故选C项。10.据陈寿《三国志·杜畿传附杜恕传》记载,杜恕主张“州郡考士,必由‘四科’;皆有事效,然后察举”,“四科”即儒学、文吏、孝悌和能从政。据此可知,杜恕主张官员考核应()A.固守前朝监察制度 B.地方主导,依据绩效C.注重考察德行才干 D.淡化家世,唯才是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州郡考士,必由‘四科’;皆有事效,然后察举”“‘四科’即儒学、文吏、孝悌和能从政”概括得出结论是:杜恕主张官员考核的“四科”既包括对德行的考察也包括对才干的考察,C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及监察制度,排除A项;考察官员的“四科”中还包括对德行的考察,排除B项;题干不仅仅提到才能还有德行,排除D项。故选C项。11.“这支官吏队伍……对上司毕恭毕敬的习气和某些‘公’务特权把他们拴住了,通过股票和银行,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这一论述()A.指出了西方文官制度带有阶级性 B.肯定了文官政治中立性C.认为西方文官制度滋生官僚习气 D.全面否定西方文官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公’务特权”可知作者说的是公务员制度﹐从“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可知,作者指出西方的公务员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A项正确;“肯定了文官政治中立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方文官制度滋生官僚习气”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原因,排除C项;“全面否定西方文官制度”具有绝对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12.晚清时期,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但(现在)它需要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以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符合该观点的措施是()A.废除科举制,采用学堂选官 B.裁减冗官,瓦解六部建制C.设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D.加设经济特科,选经世济变之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认为科举制度应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西方国家为资本主义国家,故加设经济特科,选经世济变之才符合题意,D项正确;材料是改变科举而非废除,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官僚制度的改革,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设立新的部门,排除C项。故选D项。13.2013年12月,中央组织部提出: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这些提议()A.落实了党管干部的根本原则 B.弱化了公务员法的要求C.适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D.凸显了对干部才干的重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3年(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规划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同年年底,中央组织部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相关制度的提议和要求,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党管干部原则和公务员法的要求,排除A、B两项;只有民主测评制度和区分实施选任制能体现对干部才能的重视,而非全部提议,排除D项。故选C项。14.如表所示为战国晚期两名思想家有关法律与治国的观点。由此可知,二人均认为()思想家观点荀子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法不能独立……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韩非好恶者,上(君主)之所制也,民者好利禄而恶刑罚……治国者莫不有法,然而有存有亡;亡者,其制刑赏不分也A.法律高于君主权威 B.法治可与德治并行C.治理乱世当用重刑 D.律法是人治的工具【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有治人,无治法……法不能独立”及所学知识可知,荀子强调礼法结合,认为律法在治理国家中有着一定的作用,同时强调人治高于律法,据材料“好恶者,上(君主)之所制也……亡者,其制刑赏不分也”及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强调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同时强调法律为君主制定,也体现了人治高于律法,律法是人治的工具,D项正确;韩非认为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人治的工具,排除A项;韩非没有强调德治,排除B项;荀子没有强调重刑,排除C项。故选D项。15.宋朝时期,儒学士人吕氏兄弟撰写《吕氏乡约》教化乡里。衡阳侯氏、建昌洪氏、婺源王氏等宗族则在各自家乡设文庙祭祀孔子,并邀请地方儒士在义学讲学。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更是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宋朝儒学()A.受“致良知”思想影响 B.与法律逐步实现了合流C.整合了封建礼仪制度 D.呈现向基层渗透的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乡约”“文庙”“义学”“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等都体现了儒学与基层教化相结合的特点,D项正确;“致良知”思想是在明朝由王阳明提出的,排除A项;明清时期,乡约与法律合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封建礼仪制度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4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大宪章》内容(节选)《权利法案》内容(节选)14.除传统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都必须经“全国人民普遍同意”才可征收。39.任何自由民,如未经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61.由男爵推举25人组成委员会,监督国王及其大臣的行为,保证《大宪章》的执行。如发现政府有违反《大宪章》的行为,经委员会多数同意后,可联合全国人民采取一切手段,包括使用暴力夺取国王城堡、土地和财产,强迫国王改正。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在对英国法律史的研究中,很多学者认为《权利法案》更多的是对《大宪章》的恢复,而非创新。请从内容、性质、影响三个角度对这种观点进行批驳。【答案】《权利法案》吸收了《大宪章》王权有限、法律至上等思想,经过不断融合、创新、发展而来。从内容上看,《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保障了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及骑士、市民的某些利益。《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为核心,保障议会和国民的权利,确立了议会主权。从性质上看,《大宪章》是英国封建专制时期的宪法性文件,调整了封建社会的矛盾和权力斗争。《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反映了资产阶级对于权利的追求。从影响上看,《大宪章》将国王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开创了英国自由的传统,为未来的议会及议会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中世纪和近代英国。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是《大宪章》和《权利法案》的一部分内容,结合史实,从内容、性质、影响三个角度对“很多学者认为《权利法案》更多的是对《大宪章》的恢复,而非创新”这种观点进行批驳。其次,结合《大宪章》确立的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大宪章》是封建专制时期的宪法性文件、《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大宪章》为未来的议会及议会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权利法案》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同一种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影响。在初创时期,它可能是一个好制度,但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形势的变化,到了后期,它如果不随之调整,就有可能走向反面。——摘编自冯钺《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材料二中国古代重大制度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政治制度初创时期后期分封制周王是天下共主,诸侯要定期向周天子进贡、服从命令、拱卫王室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形成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废除丞相制度,增设军机处科举制度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后又增设武举和殿试③(1)请补写出材料二表中①、②、③的内容。(2)任选材料二中的一项政治制度论证材料一的观点。【答案】(1)①: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②: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基本原则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③:后期以八股取士为主,科举制逐渐僵化,限制了人们的思想。(2)论证:隋朝创立科举制,以考试为核心,分科设目,面向社会,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使社会门第观念逐渐淡化,形成了勤奋好学的社会风气,提高了官员的自身素质,有利于国家治理,成为中国古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明清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发展成为八股取士,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文章形式趋向单一和固定,逐渐脱离实用和忽视士人的自身道德,越来越禁锢人们的思想。【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题意要求,补写中国古代重大制度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后期的表现为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初创时期,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基本原则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科举制度后期以八股取士为主,科举制逐渐僵化,限制了人们的思想等等。【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题意要求,以科举制度为例论证材料一的观点,如隋朝创立的科举制,以考试为核心,分科设目,面向社会,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使社会门第观念逐渐淡化,形成了勤奋好学的社会风气,提高了官员的自身素质,有利于国家治理,成为中国古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明清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发展成为八股取士,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文章形式趋向单一和固定,逐渐脱离实用和忽视士人的自身道德,越来越禁锢人们的思想等等。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的透视:一张京师大学堂毕业证书注:边框饰龙纹,边框四角篆书“京师大学堂”。毕业文凭之首是800余字的慈禧“懿旨”,宣示办学宗旨“以圣教为宗,以艺能为辅,以理法为范围,以明伦爱国为实效”。正中介绍该学生的年龄、籍贯和学习的分科成绩、毕业考试成绩及等次。课程有人伦道德、经学、中国史、心理、图画、算学、物理、化学等。统计了六学期的总分数及平均分,给出了“总平均分七十九分三厘八”的终评成绩。结合所学知识,对毕业证书中的信息加以阐释。【答案】阐释:该证书颁布于1909年,处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属于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运动中,而且在此后延续下来,证书上印慈禧太后的懿旨,体现出作为镇压维新变法的当权派,慈禧也不得不顺应近代化的趋势。该懿旨交代了清政府创办新式学堂的宗旨,即为国家兴贤育才,这说明清政府既想发展新式教育培育人才,也注重防范新式教育发展对封建统治的冲击。证书中“人伦道德、经学、中国史、心理、图画、算学、物理、化学等”,反映出京师大学堂采用分科教学的办法,体现了中国大学教育的近代化,但是课程中既有传统文化学科又有自然科学学科,这体现了但是清政府既要维护封建体制有不得不引进西方先进思想的矛盾之处,说明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具有缺陷。【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09年的中国。从颁布时间可知,这是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成就。联系戊戌变法运动可知,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运动中,而且在此后延续下来,证书上印慈禧太后的懿旨,体现出作为镇压戊戌变法的当权派,慈禧也不得不顺应近代化的趋势。再联系材料“以圣教为宗,以艺能为辅,以理法为范围,以明伦爱国为实效“,可知,该懿旨交代了清政府创办新式学堂的宗旨,即为国家兴贤育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清政府既想发展新式教育培育人才,也注重防范新式教育发展对封建统治的冲击。“课程有人伦道德、经学、中国史、心理、图画、算学、物理、化学等。”结合清末新政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课程反映出出京师大学堂采用分科学的办法,体现了中国大学教育的近代化;但是课程中既有传统文化学科又有自然科学学科,这体现了但是清政府既要维护封建体制有不得不引进西方先进思想的矛盾之处,说明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具有缺陷。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胶东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后汉书》材料二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甲夫乙将船,会海风盛,船没溺流死亡,不得葬。四月,甲母丙即嫁甲,欲皆何论?或曰:甲夫死未葬,法无许嫁,以私为人妻,当弃市。议曰:臣愚以为,《春秋》之义,言夫人归于齐,言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妇人无专制擅恣之行,听从为顺,嫁之者归也,甲又尊者所嫁,无淫行之心,非私为人妻也。明于决事,皆无罪名,不当坐。——《太平御览》材料三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材料四针对春秋决狱,吕思勉认为“汉人每有援经义以折狱的。现代的人都以为奇谈,其实这不过是广泛的应用习惯。当时儒家盛行,儒家的学说自然要被应用到法律上去了。”于语和、尚绪芝认为“汉代的统治者之所以倡导‘春秋决狱’,是因为‘春秋决狱’可以抛开法律法令而以儒家经典特别是以《春秋》所表达的观点作为判案的根据,便于统治者根据需要作出各种解释。”封志晔则认为“否定‘春秋决狱’不合理,忽视了它内在的深远而巨大的历史价值。”——摘编自朱宏才《“春秋决狱”研究述评》(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春秋决狱”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在妇女夫死改嫁的现象上董仲舒和理学家的不同态度。(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春秋决狱”。【答案】(1)特点:以儒家的经典尤其是《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为审判的依据,来定罪量刑;礼法结合;在当时法律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以春秋经义决狱也是司法审判上的一种补充。(2)不同态度:董仲舒认为妇女可以在夫死后改嫁;理学家认为妇女夫死改嫁违反三纲五常的儒家礼法,持反对态度。(3)简评:“春秋决狱”在古代中国的出现是因为儒学的盛行;体现了古代中国礼法结合的特点;有利于发挥儒家伦理作用教化百姓,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对中国古代法律内容和司法原则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法制和道德建设有着重要启示。【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特点:据材料“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以儒家经典特别是以《春秋》所表达的观点作为判案的根据”可得出以儒家的经典尤其是《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为审判的依据,来定罪量刑;结合所学可知,礼法结合;结合所学可知,在当时法律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以春秋经义决狱也是司法审判上的一种补充。【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不同态度:据材料“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可得出董仲舒认为妇女可以在夫死后改嫁;据材料“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可得出理学家认为妇女夫死改嫁违反三纲五常的儒家礼法,持反对态度。【小问3】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简评: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从背景、特点、影响等方面分析论述。据材料“当时儒家盛行,儒家的学说自然要被应用到法律上去了”可得出“春秋决狱”在古代中国的出现是因为儒学的盛行,体现了古代中国礼法结合的特点;据材料“便于统治者根据需要作出各种解释”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有利于发挥儒家伦理作用教化百姓,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从历史影响和当代启示方面分析“春秋决狱”的意义和价值,可得出对中国古代法律内容和司法原则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法制和道德建设有着重要启示。山东省德州市夏津育中万隆中英文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夏、商、西周是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如表为此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朝代政治制度夏朝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A.建立完备的国家机器 B.国家内部结构比较松散C.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D.部族组织取代地域组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可知,夏、商、西周时期,国家的内部结构还是比较松散的,统治者并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集中,也没能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夏、商、西周时期实行内外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并没有建立完备的国家机器,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没有涉及到神权,排除C项;夏、商、西周时期通过内外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来控制地方,并没有取代地域组织,排除D项。故选B项。2.有学者说,秦朝缺少由皇帝控制的可以有力运转的帝国官僚大结构,丞相等等只是谋士、办事员,不是主持人,皇帝实际上成为了孤独的“独夫”,于是亡国了。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A.皇帝独断专行尚未形成 B.丞相权力受到严重制约C.官僚政治体制不够完善 D.社会阶级结构尚未成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秦朝缺少由皇帝控制的可以有力运转的帝国官僚大结构……于是亡国了”可知,有学者认为秦朝之所以王国的原因是雀巢能够推动国家运转的官僚大结构,即官僚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丞相等官僚,但“只是谋士、办事员,不是主持人”,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大权独揽,排除A项;秦朝三公九卿制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权力相对较大,没有受到严重制约,排除B项;秦朝时期,伴随着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社会阶级结构已经初步成型,排除D项。故选C项。3.汉初,朝廷在地方设置了郡县和同姓诸侯国。朝廷以“同姓一家”对诸侯王进行道德约束,而诸侯王认为“家”无君臣尊卑之分,不听朝廷节制,随意驱逐朝廷在王国设立的官员,自行处置王国相到县一级官员的选用以及封爵禄。这表明汉初()A.地方选官制度不够完善 B.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有限C.宗法血缘观念日渐淡化 D.地方行政制度存在隐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诸侯王”“无君臣尊卑之分,不听中央节制”“随意驱逐”“自行处置”可以看出,汉初王国势力增长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郡县与分封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存在隐患,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选官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汉初监察体制的效能如何,排除B项;汉初分封同姓诸侯王,说明宗法血缘观念并未淡化,排除C项。故选D项。4.公元前82年,罗马最高统治者苏拉建立了私人军队。有人评价,这种情况要出现在共和国早期会饱受诟病且会遭到元老院的口诛笔伐,然而其出现在此时(共和国晚期)则见怪不怪了。由此可见,当时罗马()A.出现集权的趋势 B.创立贵族寡头制C.实行城邦民主制 D.封君封臣制萌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题意可知,在罗马共和国早期,最高统治者建立私人军队会遭到反对,而共和国晚期则被接受,说明最高统治者的威权日渐加重,侧面反映了罗马出现集权趋势,A项正确;此时还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创立贵族寡头制,实行的也不是城邦民主制,排除BC项;罗马共和国时期,封君封臣制度尚未萌芽,排除D项。故选A项。5.“英国宪法,一言以蔽之,是建基在单一最高权力的基础上,并使其行之有效;而美国宪法,则建基于分散最高权力的原则,并希望通由这种繁琐的结构来掩盖其低下性”。此观点认为()A.英美权力中心都议会 B.英美都坚持分权制衡原则C.英国行政效率优于美国 D.英美同属议会制共和政体【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美国)。据本题材料“英国宪法,一言以蔽之,是建基在单一最高权力的基础上,并使其行之有效;而美国宪法,则建基于分散最高权力的原则,并希望通由这种繁琐的结构来掩盖其低下性”可知,当英国宪法建立在单一最高权力的基础上,行之有效,美国宪法基于分散最高权力的原则,行政下利率地下,说明英国的行政效率优于美国,C项正确;英国权力中心在议会,美国权力中心在总统,排除A项;美国坚持分权制衡原则,英国并没有,排除B项;英国属于君主立宪政体,美国属于总统共和政体,排除D项。故选C项。6.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宋教仁到处演说为国民党争取多数席位。“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利用进步党对抗国民党并控制议会。当进步党势力大增之际,袁世凯又策动组建公民党,以打击国民党和进步党。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政党政治具有一定影响力 B.政党沦为君主专制工具C.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已成熟 D.北洋派系内部纷争加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宋教仁到处演说为国民党争取多数席位”,“袁世凯利用进步党对抗国民党并控制议会”,可以看出宋教仁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依靠的是政党政治,袁世凯同样是依靠政党,进行排除异己,体现政党政治有一定的影响力,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民国初年政党的影响,与政党沦为君主专制工具无关,且材料中未提供袁世凯此时是否已称帝的信息,排除B项;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在当时的中国尚未成熟,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北洋派内部纷争严重,排除D项。故选A项。7.抗日战争时期,在各个抗日根据地普遍推行基层选举。在陕甘宁边区,选举前村干部和党员会深入村民中,宣传选举重要性,解释候选人的情况,动员大家积极参与投票。这一做法()A.真正实现人民全面当家作主 B.动员了社会各界进行抗战C.增强了群众对政权的认同感 D.加强了中央政权的合法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村干部和党员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选举,这增强了群众对政权的认同感,C项正确;A项夸大了参与选举的作用,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基层选举是动员群众参与投票,排除B项;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选举,加强的是地方政权的合法性,排除D项。故选C项。8.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素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据此判断,该思想家属于()A.资产阶级维新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地主阶级顽固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根据题中材料信息,该思想家一方面主张“民权自由”,另一方面反对采用革命方式,结合所学可以判断其为资产阶级维新派,A项正确。近代中国的地主阶级不会主张“民权自由”,排除B、C两项;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方式实现民权自由,排除D项。故选A项。9.1978年,安徽省委“借地度荒”,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种麦种菜,所产粮菜不征购,不计口粮。这一措施有利于()A.改变土地所有制形式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C.农村冲破旧体制限制 D.加强对基层地区的管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78年中国。根据题干“1978年”“安徽省委”“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种麦种菜,所产粮菜不征购,不计口粮”可知,安徽省保留土地的所有权,把使用权借给农民,并且所产粮食不征购,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推动农村突破旧体制限制,C项正确;材料体现内容并未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排除A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材料并未体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排除B项;安徽省委借地给农民主要是为了“度荒”,不是加强对基层地区的管理,排除D项。故选C项。10.据陈寿《三国志·杜畿传附杜恕传》记载,杜恕主张“州郡考士,必由‘四科’;皆有事效,然后察举”,“四科”即儒学、文吏、孝悌和能从政。据此可知,杜恕主张官员考核应()A.固守前朝监察制度 B.地方主导,依据绩效C.注重考察德行才干 D.淡化家世,唯才是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州郡考士,必由‘四科’;皆有事效,然后察举”“‘四科’即儒学、文吏、孝悌和能从政”概括得出结论是:杜恕主张官员考核的“四科”既包括对德行的考察也包括对才干的考察,C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及监察制度,排除A项;考察官员的“四科”中还包括对德行的考察,排除B项;题干不仅仅提到才能还有德行,排除D项。故选C项。11.“这支官吏队伍……对上司毕恭毕敬的习气和某些‘公’务特权把他们拴住了,通过股票和银行,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这一论述()A.指出了西方文官制度带有阶级性 B.肯定了文官政治中立性C.认为西方文官制度滋生官僚习气 D.全面否定西方文官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公’务特权”可知作者说的是公务员制度﹐从“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可知,作者指出西方的公务员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A项正确;“肯定了文官政治中立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方文官制度滋生官僚习气”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原因,排除C项;“全面否定西方文官制度”具有绝对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12.晚清时期,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但(现在)它需要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以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符合该观点的措施是()A.废除科举制,采用学堂选官 B.裁减冗官,瓦解六部建制C.设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D.加设经济特科,选经世济变之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认为科举制度应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西方国家为资本主义国家,故加设经济特科,选经世济变之才符合题意,D项正确;材料是改变科举而非废除,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官僚制度的改革,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设立新的部门,排除C项。故选D项。13.2013年12月,中央组织部提出: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这些提议()A.落实了党管干部的根本原则 B.弱化了公务员法的要求C.适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D.凸显了对干部才干的重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3年(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规划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同年年底,中央组织部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相关制度的提议和要求,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党管干部原则和公务员法的要求,排除A、B两项;只有民主测评制度和区分实施选任制能体现对干部才能的重视,而非全部提议,排除D项。故选C项。14.如表所示为战国晚期两名思想家有关法律与治国的观点。由此可知,二人均认为()思想家观点荀子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法不能独立……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韩非好恶者,上(君主)之所制也,民者好利禄而恶刑罚……治国者莫不有法,然而有存有亡;亡者,其制刑赏不分也A.法律高于君主权威 B.法治可与德治并行C.治理乱世当用重刑 D.律法是人治的工具【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有治人,无治法……法不能独立”及所学知识可知,荀子强调礼法结合,认为律法在治理国家中有着一定的作用,同时强调人治高于律法,据材料“好恶者,上(君主)之所制也……亡者,其制刑赏不分也”及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强调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同时强调法律为君主制定,也体现了人治高于律法,律法是人治的工具,D项正确;韩非认为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人治的工具,排除A项;韩非没有强调德治,排除B项;荀子没有强调重刑,排除C项。故选D项。15.宋朝时期,儒学士人吕氏兄弟撰写《吕氏乡约》教化乡里。衡阳侯氏、建昌洪氏、婺源王氏等宗族则在各自家乡设文庙祭祀孔子,并邀请地方儒士在义学讲学。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更是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宋朝儒学()A.受“致良知”思想影响 B.与法律逐步实现了合流C.整合了封建礼仪制度 D.呈现向基层渗透的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乡约”“文庙”“义学”“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等都体现了儒学与基层教化相结合的特点,D项正确;“致良知”思想是在明朝由王阳明提出的,排除A项;明清时期,乡约与法律合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封建礼仪制度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4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大宪章》内容(节选)《权利法案》内容(节选)14.除传统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都必须经“全国人民普遍同意”才可征收。39.任何自由民,如未经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61.由男爵推举25人组成委员会,监督国王及其大臣的行为,保证《大宪章》的执行。如发现政府有违反《大宪章》的行为,经委员会多数同意后,可联合全国人民采取一切手段,包括使用暴力夺取国王城堡、土地和财产,强迫国王改正。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在对英国法律史的研究中,很多学者认为《权利法案》更多的是对《大宪章》的恢复,而非创新。请从内容、性质、影响三个角度对这种观点进行批驳。【答案】《权利法案》吸收了《大宪章》王权有限、法律至上等思想,经过不断融合、创新、发展而来。从内容上看,《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保障了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及骑士、市民的某些利益。《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为核心,保障议会和国民的权利,确立了议会主权。从性质上看,《大宪章》是英国封建专制时期的宪法性文件,调整了封建社会的矛盾和权力斗争。《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反映了资产阶级对于权利的追求。从影响上看,《大宪章》将国王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开创了英国自由的传统,为未来的议会及议会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中世纪和近代英国。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是《大宪章》和《权利法案》的一部分内容,结合史实,从内容、性质、影响三个角度对“很多学者认为《权利法案》更多的是对《大宪章》的恢复,而非创新”这种观点进行批驳。其次,结合《大宪章》确立的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大宪章》是封建专制时期的宪法性文件、《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大宪章》为未来的议会及议会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权利法案》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同一种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影响。在初创时期,它可能是一个好制度,但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形势的变化,到了后期,它如果不随之调整,就有可能走向反面。——摘编自冯钺《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材料二中国古代重大制度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政治制度初创时期后期分封制周王是天下共主,诸侯要定期向周天子进贡、服从命令、拱卫王室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形成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废除丞相制度,增设军机处科举制度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后又增设武举和殿试③(1)请补写出材料二表中①、②、③的内容。(2)任选材料二中的一项政治制度论证材料一的观点。【答案】(1)①: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②: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基本原则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③:后期以八股取士为主,科举制逐渐僵化,限制了人们的思想。(2)论证:隋朝创立科举制,以考试为核心,分科设目,面向社会,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使社会门第观念逐渐淡化,形成了勤奋好学的社会风气,提高了官员的自身素质,有利于国家治理,成为中国古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明清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发展成为八股取士,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文章形式趋向单一和固定,逐渐脱离实用和忽视士人的自身道德,越来越禁锢人们的思想。【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题意要求,补写中国古代重大制度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后期的表现为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初创时期,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基本原则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科举制度后期以八股取士为主,科举制逐渐僵化,限制了人们的思想等等。【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题意要求,以科举制度为例论证材料一的观点,如隋朝创立的科举制,以考试为核心,分科设目,面向社会,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使社会门第观念逐渐淡化,形成了勤奋好学的社会风气,提高了官员的自身素质,有利于国家治理,成为中国古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明清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发展成为八股取士,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文章形式趋向单一和固定,逐渐脱离实用和忽视士人的自身道德,越来越禁锢人们的思想等等。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的透视:一张京师大学堂毕业证书注:边框饰龙纹,边框四角篆书“京师大学堂”。毕业文凭之首是800余字的慈禧“懿旨”,宣示办学宗旨“以圣教为宗,以艺能为辅,以理法为范围,以明伦爱国为实效”。正中介绍该学生的年龄、籍贯和学习的分科成绩、毕业考试成绩及等次。课程有人伦道德、经学、中国史、心理、图画、算学、物理、化学等。统计了六学期的总分数及平均分,给出了“总平均分七十九分三厘八”的终评成绩。结合所学知识,对毕业证书中的信息加以阐释。【答案】阐释:该证书颁布于1909年,处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属于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运动中,而且在此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砂石厂2024年度物流配送合同2篇
- 2024修订版房屋建筑施工协议样本详细条款四版B版
- 2024年主播经纪协议样本版
- 2024年合作经营合同标的及其属性
- 二零二四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合同标的创意开发与市场推广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标的详述6篇
- 九下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单元测试卷(B)(含答案)
- 2024年专利许可使用合同范本:某生物科技公司与科研机构
- 2024年互联网企业广告投放合同
- 二零二四年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合同3篇
- 部队体能训练计划制定方案
-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形考作业3-国开-参考资料
- 2024年中国绿发投资集团限公司夏季招聘高校毕业生117名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荷花淀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商用储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考1000题及完整答案
- 小区绿地设计说明
- 咯血介入治疗护理查房
- 2023年北京市各区(东西海朝丰等)中考英语一模汇编 书面表达含详解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训练: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 MOOC 隔网的智慧-乒羽两项-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