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创新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创新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创新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创新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创新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创新方案TOC\o"1-2"\h\u6628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222636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2141581.1.1绿色建筑的定义 297701.1.2绿色建筑的意义 2261761.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3129131.2.1生态优先原则 3207901.2.2节能降耗原则 3124921.2.3健康舒适原则 3195931.2.4可持续发展原则 3161991.3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3299201.3.1评价指标 3193371.3.2评价方法 3159651.3.3评价标准 4107251.3.4评价等级 425079第二章建筑材料选择与应用 4137442.1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标准 4171222.2生态建筑材料的应用 4198812.3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529682第三章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 5215523.1绿色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513703.2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5231963.3结构抗震与耐久性设计 617730第四章建筑节能技术 661404.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6127924.2建筑设备系统节能设计 738324.3建筑智能化与能效管理 74816第五章建筑室内环境优化 791405.1室内空气质量保障 753625.2室内光照与声环境设计 8107275.3室内绿化与景观设计 829606第六章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8298256.1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8122486.1.1环境保护措施 8316306.1.2施工废弃物处理 9145726.1.3施工现场绿化 946736.2施工技术创新 9146286.2.1节能施工技术 9138986.2.2绿色建材应用 925836.2.3信息技术应用 1027886.3施工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 10148666.3.1施工过程监控 10259136.3.2质量控制措施 104445第七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10156377.1建筑废弃物分类与处理 10160507.1.1建筑废弃物分类 10112617.1.2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 11195647.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1138537.2.1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11195157.2.2建筑废弃物制备生物质燃料技术 11132447.2.3建筑废弃物制备新型建筑材料技术 11218517.3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政策 1199897.3.1法律法规政策 1145147.3.2经济激励政策 11269877.3.3技术创新政策 12143057.3.4宣传教育政策 1213563第八章绿色建筑项目管理 1216438.1项目策划与管理 12290058.2项目实施与监督 1299258.3项目验收与评价 1310488第九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 13275849.1绿色建筑政策体系 13296229.2绿色建筑法规与标准 1496219.3绿色建筑政策实施与监管 1417055第十章绿色建筑发展趋势与展望 152553610.1绿色建筑发展的国际趋势 151000510.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 153138710.3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方向 16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1.1.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健康舒适、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的建筑形式。绿色建筑旨在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1.2绿色建筑的意义绿色建筑具有以下意义:(1)降低建筑能耗: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能技术、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功能等手段,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能源的依赖。(2)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建筑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减少建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3)提高居住舒适度:绿色建筑通过优化室内环境、选用环保材料等措施,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4)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关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1.2.1生态优先原则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充分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1.2.2节能降耗原则绿色建筑应注重节能降耗,采用高效的建筑围护结构、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降低建筑能耗。1.2.3健康舒适原则绿色建筑应关注室内环境质量,选用环保材料,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证用户的健康与舒适。1.2.4可持续发展原则绿色建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关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3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衡量建筑绿色功能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3.1评价指标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指标,如能耗、室内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等方面。1.3.2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测量、模拟计算、专家评审等手段,对建筑绿色功能进行综合评价。1.3.3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以实现对绿色建筑功能的客观、公正评价。1.3.4评价等级绿色建筑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根据评价结果,对建筑绿色功能进行分类。第二章建筑材料选择与应用2.1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标准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及拆除过程中,能够降低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具有节能、减排、环保、健康等特性的建筑材料。在选择绿色建筑材料时,以下标准应作为重要参考:(1)资源利用效率高:所选材料应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资源浪费。(2)环境影响小: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应尽可能小。(3)节能功能好:所选材料应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隔声等功能,降低建筑能耗。(4)健康环保:材料应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5)可循环利用:材料应具有较好的可回收、再生利用功能,减少建筑废弃物。2.2生态建筑材料的应用生态建筑材料是指具有环保、节能、健康、可持续等特性的建筑材料。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生态建筑材料及其应用:(1)绿色混凝土:采用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矿渣等作为替代原料,降低水泥用量,减少环境污染。(2)生态砖:利用废渣、尾矿等固体废弃物生产,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功能,可降低建筑能耗。(3)木结构材料:采用速生材、改性木材等,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功能,可减少建筑能耗,同时具有较好的室内空气质量。(4)绿色玻璃:采用低辐射玻璃、真空玻璃等,具有较好的隔热、隔声功能,降低建筑能耗。(5)绿色屋面材料:采用防水卷材、保温材料等,提高屋面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建筑能耗。2.3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指在建筑物的拆除、装修、施工过程中,将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再生利用,以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下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几种方式:(1)废混凝土:将废混凝土破碎、筛分,作为骨料用于制备新型混凝土或道路基层材料。(2)废砖瓦:将废砖瓦破碎、筛分,作为骨料用于制备砌块、混凝土等。(3)废木材:将废木材进行再生处理,用于制备家具、装饰材料等。(4)废塑料:将废塑料进行回收、再生,用于制备塑料制品。(5)废金属:将废金属进行回收、再生,用于制备金属材料。通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第三章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3.1绿色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在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师需遵循以下原则:保证结构设计的整体性和经济性。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包括材料、能源等。优先选择绿色、可持续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环保功能,如低能耗、低污染、可循环利用等特性。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在设计中应考虑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恢复,以及与人文环境的协调。结构设计还应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能够灵活应对未来功能变更或技术更新。强化结构设计的系统集成。绿色建筑结构设计应综合考虑结构、围护、设备等多个系统,通过集成设计提高整体效能,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3.2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结构优化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是结构拓扑优化。通过计算机算法对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寻找在满足力学功能和功能要求下的最优结构形式。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材料用量,提高结构功能。其次是结构参数优化。通过对结构参数(如截面尺寸、材料属性等)进行优化,实现结构功能的提升和资源消耗的降低。另外,结构功能模拟与评估也是优化设计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分析,评估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功能,为设计提供依据。3.3结构抗震与耐久性设计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与耐久性是保障建筑安全、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抗震设计应遵循规范要求,结合地区地震特点,采用合理的抗震措施。例如,采用隔震、减震技术,提高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功能;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整体抗震能力。耐久性设计则需从材料选择、结构构造等方面入手。选用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耐候钢等;加强结构构造细节处理,提高结构在各种环境作用下的耐久性。同时应定期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第四章建筑节能技术4.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设计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高功能的建筑材料。高功能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热阻、较低的导热系数和良好的保温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2)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布局。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形态和空间组合,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采光、通风效果,降低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能耗。(3)采用高功能的门窗系统。高功能门窗系统具有优良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功能,可以有效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降低能耗。(4)加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在建筑物外墙、屋面、地面等部位设置保温隔热层,减少室内外热量传递,提高建筑物的保温功能。4.2建筑设备系统节能设计建筑设备系统是建筑物运行过程中能耗的主要来源之一。建筑设备系统节能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选择空调、供暖、照明等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降低建筑物的能耗。(2)优化设备系统布局。合理设计设备系统的布局,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降低能耗。(3)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对于空调、水泵等设备,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运行,降低能耗。(4)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备系统中,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4.3建筑智能化与能效管理建筑智能化与能效管理是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智能化与能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建筑物的能耗数据,为节能管理提供依据。(2)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对建筑设备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实施能源管理策略。根据建筑物的能耗数据,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策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4)加强建筑节能宣传和教育。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者对节能的认识,培养节能意识,形成良好的节能氛围。第五章建筑室内环境优化5.1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室内空气质量是衡量居住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对居住者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为实现室内空气质量保障,设计者应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室内污染物排放。建筑材料应具备低毒、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无放射性等特点。(2)优化室内通风系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流动,降低污染物浓度。(3)设置空气净化设备,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例如,采用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等设备,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5.2室内光照与声环境设计室内光照与声环境是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以下为室内光照与声环境设计的要点:(1)充分利用自然光,提高室内光照效果。设计合理的窗户布局和尺寸,保证室内自然光照充足。(2)合理配置人工照明,满足室内光照需求。根据不同功能区域,选用合适的照明方式、灯具和光源,实现室内光照的均匀性和舒适性。(3)室内声环境设计,降低噪声干扰。采用隔音材料、吸声材料和隔声构造,提高室内声环境的舒适度。5.3室内绿化与景观设计室内绿化与景观设计是提升室内环境质量、丰富室内空间层次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室内绿化与景观设计的建议:(1)引入自然元素,打造室内生态景观。利用植物、水体、山石等自然元素,构建室内生态景观,提高室内环境质量。(2)合理布局绿化空间,提高室内绿化效果。根据室内空间大小和功能需求,选用适宜的植物和绿化方式,实现室内绿化与景观的和谐统一。(3)注重室内景观的实用性,提升居住舒适度。结合室内绿化,设置休息区、娱乐区等功能区域,满足居住者的生活需求。第六章绿色建筑施工技术6.1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绿色建筑施工的现场环境管理是保障施工过程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重要环节。以下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几个关键方面:6.1.1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现场应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部门,负责现场环境管理;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减少土地占用和破坏;施工过程中采用低噪音、低振动设备,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设置施工围挡,减少扬尘、噪音等污染物的扩散;采用封闭式施工,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6.1.2施工废弃物处理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废弃物分类存放,便于后续处理;尽量减少废弃物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可回收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置,防止二次污染。6.1.3施工现场绿化施工现场绿化是提高施工现场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种植绿色植被,提高空气质量;设置绿化带,降低噪音污染;建立绿色施工文化,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6.2施工技术创新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是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保障建筑质量的关键。以下为施工技术创新的几个方面:6.2.1节能施工技术节能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采用高效节能的施工设备和工艺;优化施工方案,降低能源消耗;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6.2.2绿色建材应用绿色建材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选择环保、低碳、高功能的建筑材料;优化建材使用方案,提高建材利用率;推广绿色建材认证制度,引导市场健康发展。6.2.3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在绿色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设计、施工管理和施工监控;建立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施工效率;采用智能监控设备,实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6.3施工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是保证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为施工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的几个方面:6.3.1施工过程监控施工过程监控主要包括:制定施工监控计划,明确监控指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加强施工现场巡查,保证施工质量。6.3.2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标准;加强原材料、构件和设备的质量检验;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第七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7.1建筑废弃物分类与处理7.1.1建筑废弃物分类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废弃物的产量逐年增加。建筑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砖、废混凝土、废钢材、废木材、废塑料等。为提高建筑废弃物处理效率,首先需对其进行分类。根据废弃物的性质、来源和用途,可以将建筑废弃物分为以下几类:(1)固体废弃物:废砖、废混凝土、废砂浆等;(2)金属废弃物:废钢材、废铝材等;(3)有机废弃物:废木材、废塑料等;(4)其他废弃物:废玻璃、废陶瓷等。7.1.2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1)固体废弃物处理:对废砖、废混凝土等固体废弃物进行破碎、筛分,将其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道路基层等;(2)金属废弃物处理:对废钢材、废铝材等金属废弃物进行回收、拆解,重新投入生产;(3)有机废弃物处理:对废木材、废塑料等有机废弃物进行生物降解或热解,转化为可再生能源;(4)其他废弃物处理:对废玻璃、废陶瓷等废弃物进行回收、破碎,用于制备建筑材料或工艺品。7.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7.2.1再生骨料制备技术再生骨料是利用建筑废弃物中的废砖、废混凝土等固体废弃物制备而成的骨料。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破碎、筛分、清洗等步骤。再生骨料可替代天然骨料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道路基层等,实现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7.2.2建筑废弃物制备生物质燃料技术建筑废弃物中的有机废弃物,如废木材、废塑料等,可通过生物质燃料制备技术转化为可再生能源。该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气化、生物质热解等过程,有助于减少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7.2.3建筑废弃物制备新型建筑材料技术利用建筑废弃物制备新型建筑材料,如废玻璃制备微晶玻璃、废陶瓷制备陶瓷透水砖等,不仅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提高了建筑材料的功能。7.3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政策7.3.1法律法规政策我国高度重视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等,明确了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的责任主体、处理方法和标准等。7.3.2经济激励政策为鼓励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激励政策。如对采用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补贴等支持。7.3.3技术创新政策我国积极推动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研发新型处理技术和设备。如设立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7.3.4宣传教育政策通过开展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的认识,引导企业、公众积极参与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工作。第八章绿色建筑项目管理8.1项目策划与管理绿色建筑项目策划与管理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在项目策划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理念和要求,明确项目目标、设计原则和关键技术。具体措施如下:(1)明确项目目标:根据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设定项目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保证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2)设计原则:遵循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原则,进行项目设计,保证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3)关键技术:选用先进的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技术、环保设施等,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和环保功能。在项目管理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制定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项目按照既定目标和要求进行。(2)强化项目管理团队:选拔具有丰富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团队,提高项目执行力。(3)加强项目协调与沟通:保证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畅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8.2项目实施与监督绿色建筑项目实施与监督是保证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1)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2)落实环保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环保设施的检查,保证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3)加强安全管理: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项目监督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项目监督机制:设立项目监督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2)定期开展项目评估: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3)加强项目变更管理:对项目变更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变更内容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8.3项目验收与评价绿色建筑项目验收与评价是检验项目成果的重要环节。在项目验收阶段,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验收标准:根据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制定项目验收标准,保证项目符合要求。(2)验收程序:明确验收程序,保证验收过程的公正、透明和高效。(3)验收结果:对项目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在项目评价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1)评价指标: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2)评价方法: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全面评估项目成果。(3)评价结果:对项目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为今后绿色建筑项目提供借鉴。第九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9.1绿色建筑政策体系绿色建筑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政策体系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绿色建筑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层面政策国家层面政策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这些政策对绿色建筑的定义、评价方法、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明确。(2)地方层面政策地方层面政策是指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绿色建筑推广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旨在鼓励和引导绿色建筑的发展。(3)行业层面政策行业层面政策主要包括行业协会、学会等制定的绿色建筑相关规范、指南等,这些政策对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施工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9.2绿色建筑法规与标准绿色建筑法规与标准是绿色建筑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规绿色建筑法规主要包括《绿色建筑促进法》、《建筑节能条例》等,这些法规对绿色建筑的法律地位、责任主体、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2)标准绿色建筑标准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这些标准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9.3绿色建筑政策实施与监管绿色建筑政策实施与监管是保证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宣传与培训各级行业协会、企业应加大绿色建筑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重视。同时开展绿色建筑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2)政策实施与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绿色建筑政策实施的监管,保证政策落地生根。对违反绿色建筑政策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3)项目评价与验收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评价与验收,保证项目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对评价合格的项目,给予政策优惠和支持。(4)激励机制建立绿色建筑激励机制,对在绿色建筑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5)跟踪评估与反馈对绿色建筑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