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工程复建道路设计总说明_第1页
水库工程复建道路设计总说明_第2页
水库工程复建道路设计总说明_第3页
水库工程复建道路设计总说明_第4页
水库工程复建道路设计总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1-1总说明1、概述1.1项目背景项目位于蒋家沟水库工程复建道路,蒋家沟水库坝址位于吉义河左岸支流响水洞沟中游河段,地处厚坝镇群联村,枢纽区距离开州城区约18km。本次设计复建道路2条,总长980.077m,路基宽4.5m,路面宽3.5m,采用混凝土路面,包含排水沟、交安设施及新建桥梁一座,全长为30m。图1-1项目地理位置图。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2.1设计任务的依据1:200地形图我司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政府部门和当地村委意见1.2.2测设经过2024年5月我司接到设计任务后,立即组织相关技术力量进入项目区,对项目现场进行踏勘,结合当地政府及当地村委路线走向等意见后我司完成了现场定线工作,并完成地形图测量工作,随后我司组织路线、桥涵等技术力量于2024年6月底完成了公路路线、路基路面等专业的施工图设计工作,设计深度满足规范要求。1.3执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201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07《公路基本建设工程交通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公设技[2000]285)相关外业勘测调查及相关检测资料。1.4设计标准结合沿线地形、地貌等情况,参照《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此次设计采用农村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5km/h;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路面结构为混凝土路面。2、自然地理概况2.1地理位置重庆市开州区蒋家沟水库工程位于重庆市开州区厚坝镇群联村,距开州城区约18km,距厚坝镇约4km。2.2地形、地貌、地质拟建项目位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北与大巴山山地毗连,地形上北高南低。区内地貌明显受控于地质构造格局,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山脉总体走向与大的构造线方向一致。开州区境内,南部和北部为两大不同的地貌单元,和谦~岩水一线以南为川东盆地侵蚀构造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地貌区,以北为大巴山盆周构造溶蚀中山地貌区。根据项目需要,区内地貌,按其成因类型,可划分为四个大的地貌单元。工程区主要出露为浅切宽谷丘陵区(Ⅲ′)。中山区(Ⅰ′)占全区总面积的25%,主要分布在和谦、岩水一线以北的北部地区,南部分布少仅分布在温泉背斜、假角山背斜、铁峰山背斜区。北部中山区以构造构造溶蚀中山地貌为主,西北麻柳坝一带分布为构造剥蚀中山地貌。多属强烈切割地形,巍峨险峻,坡陡谷深,最高点一字梁横猪槽主峰海拔2626m,山顶与邻谷之间相对高差多在1000~1600m。南部地区低山、丘陵区,一般标高在500~1000m,多为构造地貌区。低山区(Ⅱ′)占全区面积的38%,分布于和谦~岩水以南地区。该地貌可分为:(1)构造剥蚀台状低山多处于向斜轴部,岩层产状平缓,呈台状山形态,相对标高400~700m。台状山台面有的坪宽达1000m,每一级平台前缘都由砂岩形成陡崖,在地形上显示出台状或仰舟状的地貌景观。(2)构造剥蚀条状低山广布于背斜背斜翼部斜坡带,海拔标高在500~900m,地形上为相互迭置的单面山,以条状山地的形式展布,在背斜两翼,横向沟谷发育,多呈“V”形。浅切宽谷丘陵区(Ⅲ′)占全县面积的8%,属构造侵蚀地貌,主要分布于工程区竹溪、临江、南雅一带,海拔标高200~450m,相对标高50~100m,地形上为起伏不平的浑园状、条状丘陵,个体形态多形成单面山地形,沟溪沿丘间蜿蜒曲折,河床多为“U”型。河谷平坝区(Ⅳ′)为堆积地貌,属山间坝子,主要集中在南河、普里河沿岸,标高均在250m以下。平原地区占开县面积的6%。2.3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较大,无霜期长,春季气温回升较早但常受寒潮影响出现倒春寒,初夏雨量丰沛,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无严寒,云雾较多。根据流域邻近的开州区气象站1957年~2018年实测资料统计:雨季从4月延续至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7.15%,12月至2月是流域枯季,其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39%。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60.7mm,最大年降水量1716.4mm(1983年),最小年降水量795.7mm(1988年),相差达920.7mm。暴雨多发生在5~9月,一次大暴雨过程多为1~3d,其中大部份雨量集中在24h内。多年平均气温18.5℃,极端最高气温43.4℃,极端最低气温-4.5℃;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138.1m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0.2m/s。2.4行政划分厚坝镇位于重庆开州区东部,地处三峡库区小江回流处,镇政府坐落在开云路距老城10公里的古墓岭,海拔168米。距开州区新城12公里。全镇辖7个村1个社区(大坝、红宝、石龙、青坪、大安、群联、厚坝),83个村(居)民小组,幅员面积49平方千米,总人口25509人(2017)。集镇建成区面积达0.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0.9万余人。厚坝镇于1992年由茂林乡、厚坝乡合并而成,全镇辖红宝、石龙、青平、大安、群联、大坝、厚坝7个村,复兴社区1个居委会,83个村(居)民小组,下设18个党支部(其中1个机关党支部,8个村、社区党支部,6个事业单位党支部,3个其他性质党支部),共计党员657人。2.5社会经济环境全镇现有耕地24020亩(其中:田14590亩,地9330亩),林地30121余亩。境内山清水秀,植被较好,现有石柱关、堕基石、大坪寨、船儿寨等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比较丰富。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6500万元,人均纯收入2016元;粮食总产量达12856吨,人均产粮399公斤。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薯类。经济作物以花生、西瓜、油菜、大栅蔬菜为主,水果以柑桔、杂水量为主。全镇普遍推行良种水稻,平均亩产突破800公斤,再生稻蓄留面积达7500亩,平均亩产达到300公斤。河漫地膜玉米达5510亩,柑桔年产量达27280吨。养殖业全年生猪存栏达19985头,大型养殖基地2个,种养大户118户。森林面积18000多亩,其中退耕还林723公顷,森林覆盖率占42%以上。全镇拥有私营企业35家,从业人员966人。劳务输出7984人,劳务收入达2258万元。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甘蔗、烟叶、蔬菜、水果、药材等为主。建有占地200亩的良种柑蔗基地1个,年产值达20万元。柑桔已成为全镇水果生产的拳头产品,年产量达成17000吨,是开县柑桔主产区之一。全镇建有蔬菜大棚128个,种植反季节商品蔬菜300亩,年产值100万。厚坝镇的乡镇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全镇共有各类性质的乡镇企业50家,年创产值600万元,上交利税50万元。利用沙、石资源开办采沙、石场3个,年产值150万元。投资65万元的大型页岩砖厂,产销两旺,年产值100万元。厚坝镇党委政府依托"粮食、水果、淡水鱼"三大支柱产业,先后争取上级和引资投入3.6亿元,开发万亩养殖水面、万亩柑桔、万亩水下农场,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5个,特色农业园12个,乡村旅游星级酒店5个、农家接待点41个,注册商标32件。四季名果园、草莓采摘园被华龙网评为重庆"十大醉美采摘园"之一,后湖农业公司成功创建全国休闲渔业基地,总体呈现出了政通人和、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的发展态势,极大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镇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较为完善。2017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0.7万吨,年出栏生猪1.8万头、山羊0.5万只、家禽10万只、肉牛129头。肉类总产量达到1820吨,全镇实现生产总值达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399元。3、总体设计3.1设计指导思想通过对本项目所在地区建设条件的认识,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的地形地质情况,拟定本项目总体设计必须贯彻执行“技术可行、实施可能、经济合理”的指导方针,以地质勘察、详实的基础资料为先导,路线总体设计为龙头,体现“安全、创新、精细、和谐”的设计理念。在保证公路使用公能、技术标准、服务水平的情况下,深化各专业设计方案,减少施工及养护成本,控制工程造价,以最少投入,实现项目效益最优化的设计指导思想。(1)提升公路勘察设计理念,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公路勘察设计质量。(2)重视环境保护,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3)坚持技术标准,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合理利用地形,按照“安全、创新、精细、和谐”的原则,加强总体设计,坚持地质选线、地形选线、环保选线和安全选线。(4)多方案综合比选,达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5)强调技术创新,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及新结构,提倡个性化设计。同时强化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2设计原则本项目设计根据现状丘陵地形,结合结合农村公路实际,认真勘察、科学选线,不诱发新的地质病害,设防护工程与排水措施,减轻各类地质病害对公路的危害,不遗留隐患,提高公路整体服务水平。3.2.1路线设计原则路线布设在服从总的路线走向和主要节点的前提下,贯彻“标准选线、地质选线、地形选线、生态选线、安全选线”相结合的理念,正确运用技术标准,妥善处理公路建设与城镇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及旅游事业的关系;结合地物、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通过综合研究分析,认真进行方案研究,在控制造价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好的技术指标,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设计中必须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实际条件,使本项目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1)纵面线形指标结合桥涵、通道、交叉等构造物的布局,确定合理路基设计高度,做到纵坡既不频繁起伏,也不过于平缓,纵面设计应尽量重视土石方平衡。(2)平纵线形组合在强调线形的连续均衡的基础上追求线形组合,使之构成舒顺、流畅的立体线形,并注重路线与桥梁、交叉等构造物以及沿线景观协调,融公路线形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尽可能降低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3.2.2路基路面及排水防护设计原则(1)加强不良地质或特殊路基段的地质、水文勘察工作,做好路基病害调查和气象资料收集工作。(2)设计时应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并充分结合地形、地质、生态环境及施工、运营、养护等因素,以综合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为目标,认真作好方案比选、研究工作,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防护方案,并作详细的工点工程设计。(3)路基防护工程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过渡,强调其可持续发展性。在结合地层岩性、满足安全稳定性的前提下,边坡坡率应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宜采用单一坡度,以减少人工痕迹,边坡外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4)在满足排水要求、利于养护的情况下,路基排水工程应尽量做到外观线形美观流畅。路基排水应系统完整,敏感路段如沿河线等应自成体系。(5)取、弃土场位置应尽量选择在行车视线范围以外的荒地或小山包,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排水措施,有条件地段对其表面进行绿化美化处理。大型弃土场实测典型地质剖面或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探,计算分析堆置弃土后的稳定性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弃土场地表耕植土不得随意填埋,应加以收集用於后期弃土场表面的绿化、美化。(6)路面设计原则:根据本项目的使用要求及沿线的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交通量、材料等特点,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基本原则,进行路面结构方案的综合比选。3.2.3环境保护设计原则各专业设计中应贯彻“最少的破坏,即是最大的保护”环境保护意识,尽量控制路基填、挖高度,避免形成新的环保创面,对适宜植物生长的路段,以植树植草绿化工程为重点,达到恢复自然生态环境,诱导视线和美观景观的目的。4、路线设计4.1路线设计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公路使用情况合理选用平、纵面技术指标。在灵活掌握平纵面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现有公路、河流、地物等实际情况及环境保护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线位和路基断面型式,合理布设结构物,严格控制路基填挖高度,使平纵面线形连续流畅,公路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4.2安全设施设计4.2.1安全设施设计原则遵照“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保障行车安全,为用路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根据公路所处路网的位置及沿线城镇分布,分层次拟定指示、指路标志的设置方案。结合路线平、纵、横设计及路段、构造物所处的位置、自然环境情况、拟定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原则。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确保交通安全设施结构外观美观大方、与周围环境相协调。4.2.2安全设施设计内容本次安全设施设计主要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安全防护栏等。5、路基路面设计5.1路基、路面工程根据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参照本地区已建公路的路基设计和施工经验,路基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安全、环保、经济、和谐的设计理念,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选择合理的路基横断面结构形式及边坡坡率,设计完善的排水设施、防护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地基处理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路基的危害,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坚持“经济适用、美观大方、方便施工和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设计原则。5.2横断面布置5.2.1路基宽度项目为农村公路设计标准,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5.2.2路基设计标高及路拱横坡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中心线处路面标高。行车公路拱横坡采用2.0%。5.3路基超高及加宽对于半径小于150m平曲线均设置超高,超高方式采用绕公路中心线边缘旋转,超高渐变率按规范要求在0~2%的过渡区间内不小于1/330,以保障路面排水顺畅。本次设计为农村公路为低等级公路,本次设计采用四级公路一类半加宽。5.4公路用地范围公路用地范围为路堤坡脚或排水沟外缘1.0m,路堑边坡坡顶外缘1.0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5.5错车道单车道农村公路应设置错车道,本项目错车道有效长度为10m,加宽后路基总宽为6.5m。5.6路面工程路面设计按交通量、公路等级、交通组成等对路面的使用要求,根据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及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施工方便、利于养护及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原则,结合路基工程进行设计。根据交通量、公路等级对路面结构强度的要求,考虑到路面面层应具备坚实、耐磨、抗滑、防雨水下渗等功能,经分析计算,全线路段路面结构组成如下:20cmC25砼路面20cm集配碎石基础路面总厚度40cm6、交叉工程本项目两条公路共设平面交叉2处,均为起点与现有农村公路相交。本次公路平面交叉采用加铺转角方式,交叉口内转弯车道的设计行车速度为15km/h,根据不同的交叉角,连接车道边缘的曲线一般半径R=10~15m。7、环境保护在公路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各阶段对环境保护的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各阶段、各工作环节都应对环境保护措施乃至操作细节进行深入细致的预测性研究,遏制施工、运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一些破坏,需要采取积极对策,对认为造成的一些生态环境破坏进行积极补偿,极力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处于自然良性循环状态、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整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保障。本项目路基开挖及弃土场等涉及的环境保护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早办理环保手续、并作好保护工作。8、筑路材料8.1、外购材料工程所需水泥、钢材、硅酸盐砌块等可在本地市场购入。砂、砂砾、砾石等材料可以就近购进。生石灰等可就近采购。其它建筑材料均可就近采购。8.3、工程及生活用水该项目沿线的沟谷中均有丰富而且洁净的常流水,不含杂质,可作为生活用水和工程用水。8.4、工程用电本项目区域用电点较为分散且不集中,如果采用社会用电将需要搭建较多的变压器且还不能保证能满足施工用电时间及设备电压要求,且费用较高、办理协调时间较长,故本项目生活用电及动力用电需施工单位自行发电。8.5、筑路材料要求1、各种筑路材料应严格按照设计规格选用。对设计未明确说明的,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的最新版《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2、各种筑路材料在使用前均应进行试验,进一步确定材料的使用性能,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质量。各种材料在技术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9、施工方案9.1施工期限的总体安排根据本项目现场的施工条件、工程规模等情况,建议本项目总工期建议为(自开工之日起)4个月。9.2主要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面临的诸多不利条件及其对施工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拟定施工方案时应予以充分重视,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的安排施工计划,将各种不利因素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9.3应急处理措施1)通知相关人员将工程技术档案(内种包括:地质地形、地层土质、桥涵设计以及特殊的工程处理措施等)立即送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