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菜溪片区排水防涝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洗菜溪片区排水防涝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洗菜溪片区排水防涝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洗菜溪片区排水防涝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洗菜溪片区排水防涝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洗菜溪片区排水防涝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1设计合同与业主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1.2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3)《城乡排水项目规范》GB55027-2022(4)《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9)《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11)国标图集《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12)《城镇内涝防治技术措施》(GB51222-2017)(13)《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18号)2018版(1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19);(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24年版)(1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19)《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20)《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22)《重庆市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24版)(23)《重庆市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4版)(24)《重庆市城市排水设施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2000.04)(25)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试行)(渝建发〔2018〕50号)(26)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18.05.17)(27)《重庆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22版)》(住房城乡建设部2022.12.13)(28)《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9.11.18)(29)《重庆市城市道路品质提升技术指南》(重庆市城市管理局,2019年5月)1.3设计基础资料(1)《潼南区工业园南区及潼柏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重庆市潼南区区域基础设施规划(2016-2020)》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6.11)(3)《潼南县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014.06)(4)《潼南区城市市政地下管线图》重庆市勘测院(2015.12)(5)《佳华路排水施工图》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9.02)(6)《佳华一路排水施工图》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9.02)(7)《潼南区朝阳湖南区洗菜溪片区排水防涝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重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24.07)(8)《区域内1:500地形图》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潼南区凉风垭片区佳华路西侧、安康街东侧,总占地面积约218亩(现状为自然冲沟)。根据潼南区相关规划及《潼南区建筑垃圾污染防治规划(2024-2035)》,在安康街与朝阳湖二桥交叉路口,规划扩建擦耳岩土石填埋场,占地14.51公顷(218亩),拟建库容125万立方米。项目所在地的东南侧,佳华路的东侧有一座市级保护文物搽耳寺。搽耳寺填埋场范围搽耳寺填埋场范围项目区位图本次设计内容:由于近期擦耳岩土石填埋场的设计,佳华路西侧冲沟将被回填,为保证排水通畅,本次考虑临时将佳华路西侧冲沟现状d1200管道排口及搽耳寺现状d1200雨水管涵排口全部顺接,最后在回填范围外散排,最终排至朝阳湖。本次近期新建1根d1400管涵,起点位于搽耳寺现状d1200雨水管涵排口,终点位于填埋场北侧边界外,长度约632m。设计范围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为潼南区朝阳湖南区洗菜溪片区排水防涝工程,本阶段设计为全一册:排水工程。本次设计内容主要为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雨水管涵及其附属构筑物设计。设计原则(1)排水管网设计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2)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3)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4)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5)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前期与业主沟通情况2024年7月3日上午9点30,在重庆市潼南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608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方案专题会,会议内容如下:①根据与业主沟通确定,本次新建d1400管涵汇水面积仅包含佳华路现状d1200排口上游以及搽耳寺现状d1200排口上游雨水,其余范围雨水不进入本次设计雨水管涵。②本次设计管涵线位通过与业主沟通确定,其中设计管涵Y3~Y13穿越规划居住用地。经业主反馈,规划局后期会根据新建管涵线位进行调规,并由业主向规划局进行调规对接。③根据业主意见,由于本次设计管涵埋深较大,为节省投资,业主要求本次填埋场范围内所有检查井均设为暗井。本项目建设完成后,管涵运维单位应定期安排养护工人或机械进入管涵内检查养护,避免管涵发生淤堵造成排水不畅。初设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设计说明应按最新《重庆市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编制。回复:已补充,详见初步设计说明1.2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2.补充方案阶段的评审意见、回复及批复。回复:已补充,详见初步设计说明6方案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3.设计说明图片中注明有拟建挡墙,设计无相关内容;本项目管道埋深20多米,目前已形成边坡也有22m,应由结构和岩土专业参与项目设计,确保相关结构和边坡安全。回复:本次设计仅包含管涵部分,该段填方边坡及挡墙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已调整管道标高,本次设计管道施工没有开挖现状边坡。4.水力计算表应增加Y-3-1至Y-3段。回复:已补充,详见初步设计说明8.2.2雨水工程。5.设计检查井做成暗井不利于检修,不建议采用;若坚持采用,建议增加监测措施。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增加监测系统,详见8.4排水技术措施。6.本项目管道埋深较深,无需设置跌水井,这样可减少检查井数量,节省投资。回复:本次仅考虑在斜管跌落下游设跌水井消能。7.本项目冲沟填埋,建议在原冲沟底设置导排盲管引排地下水。回复:经与业主沟通确定,该部分设计放在后续平场图册里出。8.复核P-14处排出口位置,确保不冲刷地面,不与桥墩冲突。回复:经与桥梁专业复核不与桥墩冲突,已补充相关内容,详见初步设计说明8.4排水技术措施。9、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管道开挖回填大样图应按加固大样修改。回复:已修改,详见C-P-007管涵开挖回填大样图。场区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理场地位于潼南区朝阳湖南区洗菜溪片区,周边有多条市政道路可直达现场,但拟建管涵沿线均位于沟底,地形崎岖,无既有道路相通,交通条件较为不便。气象水文(1)气象重庆市潼南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冬温夏热、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季节变化大、多云雾、少日照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7.9℃,最高年份为18.4℃,最低年份为17.1℃,气温变化较为稳定,潼南最热月为8月,平均气温达28℃,极端最高温度40.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6.9℃,极端最低气温为-3.8℃。潼南区地处四川盆地底部,冬季温暖、很少霜冻,多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最长则长年无霜,无霜年率为14%。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18.8小时。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74.8毫米,最高年份达1413.9毫米,最少仅650.8毫米,年际变化显著。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也不均匀,夏半年(5-10月)降水量偏差,达781.4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冬半年(11-4月)降水量仅195.4mm,占年总水量的20%。潼南区1959年以来最大日降雨量210.40毫米(2013年7月2日)。(2)水文拟建场地北侧约100m洗衣溪为场地内主要地表水,勘察期间水位240.30m,水流较缓。根绝调查访问,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244.4m,洗菜溪距离拟建场地较远,其对拟建场地影响有限;场地中间的沟谷内分布一条冲沟,水量较小,为季节性冲沟,该冲沟由南向北展布,最终汇入场地北侧的洗衣溪内。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原始地形为一处沟谷,两侧为地形教陡峻的山体,沟谷底部地形平缓,属剥蚀残丘宽缓沟谷斜坡地带。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西侧已回填,形成一段高10-20m的填方边坡,破角约30°;东侧受佳华路建设影响,部分地段已回填整平,在Y1-Y4段形成一段高约22m的填方边坡,其余段多为原始地貌。工程区总体地势高差较大,最高点位于工程区东侧山体,其高程约为299.80m,最低点位于挡墙所在洼地,高程约244.30m,相对高差约56m。工程区现场地貌图地质构造拟建项目位于中心镇背斜北西翼中段,产状320~330°∠5°。层面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经过场地开挖地段的地质调查,场地周边主要发育有构造裂隙2组:L1组产状为240~255°∠70~76°,微张,裂隙面较平直,偶见粘土充填,水平延伸约6~7.5m,间距2.9~4.4m;L2组产状为134~138°∠78~80°,裂隙面较平直,闭合,无充填,水平延伸约15~20m,间距3.5~6.0m。上述裂隙均为构造裂隙,属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场地基岩构造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内及附近无断层通过。场区岩体总体上较完整。地质构造简单。勘察区勘察区56中心镇背斜57龙凤场向斜构造纲要图地层岩性根据工程钻探揭露和地面调查,工程区地层主要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Q4el+dl)、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泥岩、砂岩。各地层岩性特征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①人工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泥、砂岩碎块石、卵石、粘性土等组成,局部钻孔揭露少量建筑垃圾,但不连续。填土中硬质物粒径一般在2~1500mm,硬质含量约30%~50%。回填时间约5年,由机械抛填形成。场地内填土均匀性较差,整体呈松散状~稍密状,稍湿~湿。填土层主要分布于整个场地,其中场地西侧为弃土场,土层厚度亦最大,最深未揭穿,场地东侧主要为佳华路施工回填,根据钻孔揭露拟建场地填土厚度在0.30(ZK17)~34.28m(ZK16,未揭穿)。②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褐色,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主要呈可塑状。该层主要场地西北角的斜坡地带。根据钻孔揭露拟建场地填土厚度在1.0(ZK35)~2.30m(ZK25)。2、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①泥岩(J3sn-Ms):紫红色、暗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强风化泥岩岩芯呈碎块状,手捏可碎,强风化层厚度0.80~3.90m。中风化泥岩岩质较完整,层理清晰,呈短柱状~长柱状。为本场地的主要岩性之一。②砂岩(J3sn-Ss):灰色、灰褐色,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等暗色矿物组成,泥钙质胶结,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岩芯呈粉砂状~薄饼状,强风化层厚度0.60~2.0m;中风化砂岩岩质较完整,层理清晰,呈短柱~长柱状。为本场地的主要岩性之一。基岩面及风化带基本特征(1)基岩面特征根据野外调查及钻探成果,基岩面与现状地形起伏相差较小,一般坡度5°~30°,东侧陡崖处坡度约80°。(2)基岩风化带特征基岩强风带走势与基岩面基本一致,主要位于上部基岩表层。1)强风化带岩体揭露强风化岩体主要为强风化泥岩和强风化砂岩。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碎块状或块状,风化后易崩解,手捏岩芯易碎散,质极软。风化带厚度总体较均匀,局部较厚,钻探揭露层厚一般为0.60~3.90m。2)中等风化带岩体主要为泥岩和砂岩,泥岩及含泥质较重的砂岩具有揭露后易风化崩解、遇水软化的特点。泥岩岩芯呈块状、短柱状,岩质较软,锤击易碎;砂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岩质总体较硬,局部较软。水文地质条件根据调查勘察区的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土体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1、松散土体孔隙水拟建场地地表主要覆盖层为素填土,且土层厚度较大,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在人工填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部分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该类地下水具有分布不连续、含水量不均匀且随季节变化大等特点。在枯雨季水量及地下水的埋深相差较大。2、基岩裂隙水该层主要由侏罗系上统遂宁组组的砂岩和泥岩组成,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层基岩强风化带中,为局部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各含水层自成补给、径流、排泄系统;构造裂隙水分布于中下部的中厚~厚层块状基岩裂隙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水量大小与裂隙发育程度和裂隙贯通性密切相关。其补给源一般较远,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水量大小与岩体中裂隙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一般呈滴状或脉状,动态不稳定,由于岩层倾斜,基岩中的裂隙水具弱承压性。钻探结束后,通过抽干钻孔中的循环水后进行水位观测,水位恢复较缓慢,该类地下水总体较贫乏。3、地下水径流的补给、排泄特征勘察区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径流方向主要受地形及裂隙发育程度的控制,大多流向地势低洼地带或沿孔隙、裂隙下渗;地下水的排泄主要为向地势低洼处径流,其次为大气蒸发。区内地形为沟谷状地貌,两侧高中间低,且沟底呈南高北低,地下水自两侧高地向中间沟谷汇集,且自南向北最终汇于北侧的河流。具有排泄路径、周期短的特点。4、地下水的分布、埋藏条件及特征拟建场地周边已被回填土覆盖,根据本次勘察、周边其他项目钻探揭露以及钻探水文观测及调查,钻孔中有静止的地下水位,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深为0.0~22.30m,其中沟底处地下水埋深较浅,一般小于2.0m,两侧坡地地下水埋深较深。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孔隙水,赋存于松散土层中。该类地下水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明显,受降水影响大等特点,水量、水位变化大,且不稳定。综上,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管涵工程地质评价1、Y-1~Y-4段工程地质评价该段管涵位于宽谷地带的沟心位置,根据现场调查,沿线无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该段场地整体稳定。根据钻探揭示,该段管涵沿线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土层厚约5.20~21.2m,最深处填土未揭穿,填土多呈松散~稍密状。下伏基岩为遂宁组泥岩及砂岩。(1)基础及持力层建议根据设计方案,该段管涵设计管底标高为266.176~268.630m。按照设计标高开挖后,管道埋置于填土内,考虑到管涵对承载力要求不高,建议管涵基础可采用素填土作持力层,建议开挖到位后,对持力层做承载力试验,通过检测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可直接作为管涵持力层。若达不到设计要求,建议对现状填土进行换填处理,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后方可作为持力层。管涵基槽开挖后达到设计深度,经各方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封底,避免岩土体暴露或浸水时间过长降低其承载力。工程区域应设置完善的截、排水系统,做到地表水体有序排放,对地下水体进行有效拦截,隔离水体对土体的不利影响。(2)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管涵施工开挖过程中,两侧形成的临时基坑边坡高约0.0~3.80m,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3.2.1判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基坑边坡为土质边坡,主要由素填土组成,该段基坑边坡为土体内部边坡,直立开挖易诱发土体内部的滑移破坏,建议采用临时放坡措施处理,放坡率取1:1.50。Y-3-Y-4段管涵位于既有道路坡脚,管涵开挖既有边坡坡脚可能导致道路边坡局部发生滑移破坏,因此该段开挖前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以确保既有道路边坡的安全。管涵基坑开挖宜跳槽开挖,严禁大开挖、超深开挖。当管涵安装好后即时回填,雨季施工(基槽开挖)时,应作好地表水截排水措施。2、Y-4~P-14段工程地质评价该段管涵位于沟谷东侧沟心,靠东侧陡崖坡脚处,根据现场调查,沿线无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该段场地整体稳定。根据钻探揭示,该段管涵局部基岩出露,地表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主要覆盖层为素填土,土层厚约0.0~25.2m,填土多呈松散~稍密状。下伏基岩为遂宁组泥岩及砂岩。(1)基础及持力层建议根据设计方案,该段管网设计管底标高为259.827~266.176m,则该段管涵部分为挖方段、部分为填方段,根据地质断面显示该段管涵的持力层均为素填土,考虑到管涵对承载力要求不高,建议管涵基础可采用素填土作持力层。挖方段建议开挖到位后,对持力层做承载力试验,通过检测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可直接作为管道持力层。若达不到设计要求,建议对现状填土进行换填处理,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后方可作为持力层。填方段,回填前应结合现状地形以及排水措施,综合考虑回填方案,回填前应清除地表植被,并对原地面挖台阶处理。建议填土时应采取分层碾压回填,压实度及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管涵基槽开挖后达到设计深度,经各方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封底,避免岩土体暴露或浸水时间过长降低其承载力。工程区域应设置完善的截、排水系统,做到地表水体有序排放,对地下水体进行有效拦截,隔离水体对土体的不利影响。(2)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根据设计方案该段最大挖方边坡高约3.50m,最大填方边坡高约2.60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基坑边坡为土质边坡,其中填方边坡,由于位于沟槽底部,边坡发生整体滑移的可能性小,建议采用放坡处理,放坡率取1:1.50。建议回填前应结合现状地形以及排水措施,综合考虑回填方案;挖方边坡,由于管涵位于沟槽底部靠近岩质斜坡坡脚处且边坡高度较低矮,因此建议挖方时沿既有土岩界面放坡,但由于斜坡上覆土体为素填土,填土中砂岩碎块石较多,因此斜坡坡脚管涵施工时应注意上方滚石,做好防护措施。管线基坑开挖宜跳槽开挖,严禁大开挖、超深开挖。当管道安装好后即时回填,雨季施工(基槽开挖)时,应作好地表水截排水措施。排水工程方案设计排水现状及规划分析(1)排水流域分析本次设计道路所在的片区属于朝阳湖流域。片区雨水汇集到佳华路西侧现状冲沟,最后汇入朝阳湖。(2)现状水系本次设计道路所在的片区有一条水系,为朝阳湖,朝阳湖起于成渝环线高速,由南向北汇入涪江。根据规划,朝阳湖为保留水系,作为片区雨水的主要排放通道。(3)周边主要道路雨水现状本次设计管涵位于佳华路西侧、安康街东侧。佳华路、安康路均为现状道路。根据管网普查资料,现状安康路东侧设置有一根雨水管,管径为d600~d1000,埋深2.0~3.0m,管道由南向北排至现状冲沟,最后汇入朝阳湖。现状佳华一路北侧设置有一根雨水管,管径为d400~d800,埋深2.0~4.5m,管道由东向西排至佳华路雨水系统。现状佳华路双侧设置雨水管,管径为d400~d1200,埋深2.0~7.0m,管道由南北两侧向道路低点敷设,最后向佳华路西侧冲沟散排。项目所在地的东南侧,佳华路的东侧有一座市级保护文物搽耳寺。搽耳寺庙属于市级文物,无法搬迁,且处于低洼处,现状设置有1根d1200雨水管涵下穿佳华路,将低洼处雨水引向佳华路西侧冲沟后散排。(3)规划分析①用地规划分析片区主要规划分布居住用地公园绿地。其中本次设计管涵Y3~Y13东侧规划为居住用地,其余为公园绿地,近期作为擦耳岩土石填埋场。②水系规划根据排水专项规划,位于本次设计管涵终点北侧的朝阳湖为保留永久性水系,作为片区雨水排放的主要通道。③雨水规划根据《潼南县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本区域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根据规划分区图,本次设计佳华路及搽耳寺排口雨水经佳华路西侧冲沟排至朝阳湖,最后汇入涪江。由于近期擦耳岩土石填埋场的修建,佳华路西侧冲沟将被回填,为保证排水通畅,本次临时修建1根d1400管涵及2根DN600球墨铸铁管将搽耳寺及佳华路排口雨水全部顺接后在回填范围外散排。本次设计d1400管涵及2根DN600球墨铸铁管远期考虑废除,佳华路及搽耳寺排口雨水结合最新规划用地实施永久排放。排水设计排水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2030年)规划进行设计。(2)排水体制根据重庆市规划及《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的要求,结合城市发展需要,本工程设计范围内实行雨污分流制,排水管线采用重力自流收集排放。(3)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暴雨强度公式和道路设计范围内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ψ。(4)基本设计参数①控制设计流速:最大控制设计流速:《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塑料管道最大设计流速为5m/s,《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塑料管道用于排放雨水时最大设计流速为8m/s,用于排放污水时最大设计流速为6m/s。最小控制流速:污水管道:Vmin=0.6m/s,雨水管道0.75m/s。②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③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④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雨水工程(1)雨水量计算①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ψF(L/S)②本次设计暴雨强度q按新修订的重庆市潼南暴雨强度公式计算:(L/s•ha)设计暴雨重现期取值根据《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城市主干道及快速路的暴雨重新期应取5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5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Ψ:道路取Ψ=0.9,绿地取Ψ=0.2,地块综合径流系数取Ψ=0.7。n:管材粗糙系数,塑料管取0.011。序号设计管道重现期服务面积径流系数设计流量末端管径设计坡度设计流速过流能力排出口(hm2)(m3/s)(mm)(%)(m/s)(m3/s)1Y1~Y14518.500.74.41d14000.803.174.88朝阳湖2Y3-1~Y3518.360.74.382根DN6004215.258.62新建d1400管涵(2)雨水管道平面布置本次近期新建d1400管涵,起点位于搽耳寺现状d1200雨水管涵排口,顺接佳华路西侧冲沟现状d1200管道排口后沿着冲沟东侧敷设,终点位于填埋场北侧边界外,长度约632m。佳华路西侧冲沟现状d1200管道排口近期由2根DN600球墨铸铁管采用斜管跌落段方式接入本次新建d1400管涵,末端采用跌水暗井消能,长度约88米。拟建场地北侧约100m朝阳湖为场地内主要地表水,勘察期间水位240.30m,水流较缓。根据调查访问,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244.4m,本次排出口标高为259.827m。(3)雨水管道纵向布置道路雨水管道纵向按道路坡向敷设,本次埋设深度按管顶敷土0.46~26.55m控制。管道坡度原则上按道路坡度设置,当跌落水头大于1.5m、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时采取跌水消能措施。排水内涝校核(1)雨水管根据《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本次内涝重现期取P=100年。雨水排水管渠按重力流、满管流设计,当对应重现期的较强降雨时,排水管渠可能处于超载状态,受纳水体水位抬升也会影响出水口排水能力,因此根据管道上下游的水位差对管渠的排水能力进行校核。雨水管道流态示意图本次设计选取最低点Y13进行验算,假设最低点出现压力流,则根据达西-威斯巴赫公式计算沿程水头损失。达西-威斯巴赫公式:沿程水头损失系数:局部水头损失:(本次取沿程水头损失的30%)排水管渠流量公式:Q=Av以上公式中,hf为沿程水头损失(m);λ为沿程水头损失系数;d为管径(m);l为管长(m);C为谢才系数;R为水力半径;v为流速(m/s);A为排水管渠截面面积(m2);ξ为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可通过局部水头损失计算表查取);S指水力坡度。伯努利方程:(其中z——位置水头,——压力水头,——压力水头)假设管道内水流为均匀流,满足能量守恒,则有以上公式中,z1、z2为两断面几何中心位置水头,p1、p2为两断面几何中心位置至自由液面的压力值;hf为两断面间的水头损失值。根据管道连续性方程,v1=v2,则即管道两端的位置势能()与压力势能()能够满足水头损失,则认为设计满足内涝防治要求。取内涝重现期P=100年,内涝水位0.15m(路缘石高度),则=269.42-260.15=9.27m,Z1-Z2=(268.63+0.7)-(259.325+0.7)=9.305m,通过计算可知:沿程水头损失Δh1=9.305m,局部水头损失Δh2=2.792m故hf=Δh1+Δh2=12.097m<9.27m+9.305m=18.575m,满足内涝防治要求。现状检查井改造由于管道埋深较深,为避免本次设计d1400管涵被进水淤积并方便后期检修,本次考虑将佳华路排口上游现状井Y47改造为沉砂井、搽耳寺现状d1200雨水管涵进口YS1改造为沉砂池,做法详见大样图;沉砂池三面开口由500×500浆砌片石矩形边沟沿1%的坡度将低洼处雨水汇入沉砂池,经沉砂槽沉砂后再排入下游现状d1200雨水管涵,沉砂槽应定期清理,防止堵塞;为防止行人跌落,沉砂池池顶四周安装防护栏杆,做法详栏杆大样图。排水技术措施(1)排水管管材根根据重庆市建委于2019年颁发的《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版)》(渝建发〔2019〕25号)的规定,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同时考虑到本项目管道埋深较大,故排水管采用Ⅲ级钢筋混凝土管。斜管跌落段采用球墨铸铁管。1)球墨铸铁管采用K9级,所使用的球墨铸铁管必须符合《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13295-2008标准,球墨铸铁管可借转角度以3°计。2)采用T型胶圈接口,橡胶圈应由管道供货厂家配套供应,其物理性能应满足有关国家规定。外部不需防腐,其内部防腐采用水泥砂浆防腐,并已在制造厂内完成。(2)管道基础Ⅲ级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满包混凝土基础。(3)管道接口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采用承插连接,橡胶圈柔性接口。(4)检查井①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本次设计检查井采用C30混凝土现浇;井深小于2m时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浅型井。爬梯均采用铸铁成品,爬梯参考尺寸为:长295×宽220(180)。②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品质提升技术指南》(渝城管局〔2019〕54号),在城市道路车行道的井盖采用黑色球墨铸铁井盖,井盖应保证通风。采用自调式防沉降黑色球墨铸铁防盗井盖(防响、防跳、防盗、防坠落、防位移),人行道上采用轻型井盖,按其承载能力,最低选用B125类型;车行道上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D400类型,所选井盖应符合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与井座。井盖上标明其使用性质及权属单位。③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排水系统检查井均应设安全网。④本次设计检查井采用C30砼现浇工艺,如采用装配式检查井,可参考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检查井》DJBT50-121进行运用,但需征求排水管理部门同意,并请厂家进行专项设计及实施。(5)跌水井当污水管跌水头大于1.0m,雨水管跌落水头大于1.5m、管道穿越地下障碍物或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时,设置跌水井。跌水井材料及附件技术要求同检查井,做法详见大样图。(6)沉砂井部分道路截、排水沟雨水需接入道路雨水系统,为防止泥沙阻塞管道,需要设置沉砂井。沉砂井在实施时应调整至该段水沟最低点。雨季时应及时清通沉砂井格栅,防止堵塞。(7)斜管跌落本次设计排水管道Y3-1—Y3段由于现状地面坡度大,管道坡度i=0.42,流速大于8m/s,故采用斜管跌落。斜管跌落的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管,基础采用砼基础,在管道转弯处均需设置支墩以及管卡。具体做法详见《斜管跌落大样图》。八字出水口本次设计管涵排出口采用八字出水口,其做法详见详国标06MS201-9第5、6页,排出口漏出经急流槽跌水消能后排入现状冲沟,最终排至朝阳湖;本次新建排出口需设置安全警示标示。排水监测装置本次设计道路雨水排出口P14设置液位计及流量计,实时、动态监控管网水流及液位情况,辅助支撑及时预警与决策,本次考虑预留检测设备位置。设备材料如下表所示。序号设备材料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1排水监测设备雨水管网监测流量、液位;1)测速传感器测量精确性:≤0.06m/s或实际波峰流速的4%;分辨率:≤0.003m/s;运行温度:-20到60℃。2)液位传感器精确度:≤0.0032m或读数的0.5%(采用较大值);分辨率:≤0.25mm;运行温度:-20到60℃。3)供电方式:采用电池供电,电池寿命:>=3年;4)数据采集:支持无线数据远传,通过多普勒法采集数据;5)支持远程设备状态的诊断及故障码自动上传。6)主机盒防护等级IP65,含监测设备、无线通讯模块、成套主机盒、连接线及安装附件等成套设施以及含2年的运营商物联通讯及运营费用套12电池配套电池设备,满足监测设备的使用要求;含成套电池盒、连接线及安装附件等,电池盒防护等级IP65套13配套安装支架成套不锈钢支架,适用于主机盒、电池盒安装套14设备调试含系统通讯、接口对接等内容项1管道施工(1)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2)现场复核本工程雨、污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3)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1.5控制(详见管道开挖断面图),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位于车行道下雨水口连接管,在道路底基层施工以后再开挖管道沟槽,回填采用粗砂回填。(4)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Mpa(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沟槽在填方地段、地基受到扰动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度按相关设计图说。(5)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塑料管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还必须符合相关专业规程。(6)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排水管道在接口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7)沟槽回填管道、涵洞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当检查井在车行道下时,应在检查井周围采用砂石回填,宽度为40cm。回填材料及压实度应严格执行本设计相关设计图说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5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验收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验收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图表等技术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监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排水结构设计标准及参数设计荷载:车行荷载按城-A考虑;人行荷载按5KN/m2考虑。土质条件:井周回填料的容重γ=20.0KN/m3,综合内摩擦角φ≥30°,地下水位以下回填料的有效重力密度取10KN/m3。地下水:本项目勘察资料显示无稳定地下水位,在进行结构验算时对地下埋深较大的暗井考虑一定高度水位的地下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构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大设计裂缝宽度不大于0.3mm。材料1)钢筋:直径d<12mm采用HPB300钢筋,直径d≥12mm采用HRB400钢筋。2)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素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5,钢筋混凝土井墙及底板埋深小于10m时抗渗等级不小于P6,埋深大于10m时抗渗等级不小于P8。3)钢筋保护层厚度:底板下部与垫层接触处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其余处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35mm。4)流槽:采用C30混凝土现浇而成。5)盖板: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现浇或预制而成;若采用预制盖板,则预制盖板应在适当位置加吊环,预制盖板吊环应采用HPB00级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且吊环埋入混凝土应有可靠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d,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6)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中环境等级I-C的基本要求;构筑物与有化学侵蚀类污水接触时,应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B/T5047)中的要求对混凝土强度及保护层厚度进行相应调整。7)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8)当盖板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用MI0防水砂浆。抗震设计根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第1.0.8条,本项目管道结构可不进行抗震验算,需按7度设防的要求采用抗震措施,为此,本次排水管道采用以下的抗震措施:(1)管道接口根据管道材质和地质条件确定均采取柔性接口;(2)禁止采用砖砌检查井,均统一采用C30砼现浇检查井;混合结构的矩形管道及沉砂井基础应采用整体底板,底板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直埋承插式圆形管道应在下列部位设置柔性接头及变形缝:①地基土质突变处;②穿越重要交通干线两段;③承插式管道的三通、四通、大于45°的弯头等附件与直线管段连接处。结构材料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块石砌体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砂浆不低于M7.5,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5。本次设计混凝土采用C30。排水管线建设规定根据《重庆市城市排水设施管理办法》渝建发【2019】10号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排水管材质量抽检制度和排水管网内窥检测制度,建设单位应当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承担见证取样检测的机构除外),在排水管材安装后,覆土前,采用随机方式进行覆土前抽检。建设单位应当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在排水管网覆土达到场地设计标高后,竣工验收前,按照《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有关规定,对排水管网进行内窥检测。内窥不合格管段应重新施工后再检测,否则不予施工验收。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及保障措施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庆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22版)》和《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本项目排水工程涉及的危大工程包括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工程。本工程施工单位应该根据上述文件要求编制专项顶管安全施工方案并明确安全防护、应急措施。本工程涉及危大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及保障措施如下:表121危大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及保障措施意见序号危大工程名称重点部位及环节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意见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和土方开挖普通工作井、接收井、排水管井开挖高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1)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规范法规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安全审查后方可实施;2)基坑(槽)采用稳定临时坡率放坡开挖,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可调整临时坡率,必要时可施作临时支护,确保施工安全;3)基坑(槽)采用跳槽开挖,开挖槽段不宜大于15~20m;4)基坑开挖后,应及时组织验槽,验收通过后应及时浇筑基础及施作上部结构,及时回填压实基坑其余部位;顶管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施工排水井,并回填。5)基坑(槽)应避开雨天施工,并做好截排水设施,基坑(槽)底部不得有水体长期浸泡;6)做好基坑(槽)应急预案,基槽内应设置逃生设施,一旦发生险情,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撤离;7)基坑(槽)周边不得堆土、不得有重型车辆通行。超过一定规模工作井、接收井、排水管井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普通模板搭设高度大于5m小于8m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超过一定规模模板搭设高度大于等于8m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3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普通1m一节的单节钢筋混凝土管重量大于10kn(1吨)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注意事项未在说明中体现的,建议在施工前由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方案文本召开专家评审会。注意事项对于本项目较复杂部分,施工方需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后方可进行施工。有限空间作业要求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对现状检查井、化粪池、现状箱涵等有限空间作业中,可能造成伤害的气体毒气、缺氧窒息、物质爆炸、高温中暑等有限空间作业情况,应全面识别和分析危险源,并严格按照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印发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和4个专题系列折页的通知》(应急厅函〔2020〕299号)要求,做好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防控与应急救援的相关措施。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本施工设计图及《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2)施工前应校测已建各种管道的断面、高程和位置,确保满足接入条件后方可施工。若开挖中发现图中未示意的排水管道,应通知业主和监理,并联系设计人员。(3)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接口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