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森林培育基础及育林技术体系§6-1森林培育基础§6-2森林营造技术§6-3森林采伐更新技术§6-1森林培育基础一、森林生长发育特点及其调控二、森林立地质量分析与评价
三、林种规划与树种选择四、林分结构控制的理论基础一、森林生长发育特点及其调控(一)森林生长发育特点1.林木个体生长发育规律:林木生命周期的规律变化受遗传所控制,同时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由于受生理机能衰退及环境条件的制约,林木生长过程表现为“慢-快-慢”的节奏,即“S”型生长曲线。(1)林木生命周期的特点:根据生长规律性变化,可分为4个时期,即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死亡期。一、森林生长发育特点及其调控(一)森林生长发育特点1.林木个体生长发育规律:(2)林木生长类型:通常根据林木在年生长周期中高生长期的长短,树种可分为2类,即前期生长型和全期生长型。前期生长型:也称春季生长型,通常1-3个月生长期,只有1次生长,少数具有2次生长;全期生长型:通常北方3-6个月,南方6-9个月,年周期中出现1-2次生长高峰;(3)个体生长相关性:林木各器官生长的这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为生长的相关性。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用冠根比来衡量;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奠定物质基础;主茎与侧枝的关系:存在顶端优势现象。(一)森林生长发育特点2.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规律幼苗阶段幼树阶段幼龄林阶段中龄林阶段成熟林阶段过熟林(衰老)阶段(二)森林生产力及其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1.森林生产力水平与潜力森林生产力指单位林地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生物量。其高低取决于自然因素和经营措施,可分为森林潜在生产力和森林现实生产力。森林潜在生产力是指在一定气候条件下森林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达到的最高生产力,也称气候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和立地的制约。森林现实生产力是指现存森林群落所具有的实际生产力,它低于潜在生产力。(二)森林生产力及其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2.提高森林生产力水平的途径选用适当的培育方式遗传改良林分结构调控立地的选择和调控(二)森林生产力及其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3.森林培育基本技术措施森林培育的对象包括天然林、人工林、以及不呈森林的散生及带状林木。森林培育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前期规划、更新营造、抚育管理、收获利用4个阶段。(图6-1森林培育的技术体系)二、森林立地质量分析与评价(一)森林立地质量分析1.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立地、立地质量与立地评价立地在林学意义上是指在造林地上与森林生长发育相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影响立地质量的因素有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及生物因素。立地质量评价是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或预测。立地类型根据生态特性相对一致而划分出的立地组合,称为立地类型。二、森林立地质量分析与评价(一)森林立地质量分析2.森林立地分析方法全面掌握森林立地性能森林立地因子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因子(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植被因子和人为活动因子3大类。掌握各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善于找出主导因子掌握立地条件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规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二)森林立地分类1.森林立地分类途径植被因子途径:主要方法包括应用林木生长效果和植被特征指标。环境因子途径综合多因子途径(二)森林立地分类2.森林立地分类的原则和依据森林立地分类的原则地域分异原则综合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原则简明实用原则森林立地分类的依据主要指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中各级区划单位和分类单位的划分依据。属于区划单位的级别应主要依据地貌、气候、岩性等的差异,对于基本的立地分类单位可依据地形、土壤、植被、水文等因子的差异。(二)森林立地分类3.森林立地类型划分方法可分为环境因子为依据的间接划分法和以林木生长指标为依据的直接划分法。利用主导环境因子分类利用生活因子分类利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二)森林立地分类4.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中国国森林立地分类》提出的系统该系统把全国共划分了8个立地区域、50个立地区、166个立地亚区、4463个立地类型。《中国森林立地》提出的系统该系统把全国划分成3个立地区域、16个立地带、65个立地区、162个立地亚区。三、林种规划与树种选择(一)林种规划林种就是森林的种类。我国《森林法》规定,森林按功能可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5大类。防护林:防护林是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护堤防浪、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可依防护对象不同进行分类。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包括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经济林:是以生产除了木材以外的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薪炭林:是以生产木质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特种用途林:是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生产繁殖材料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风景林、环境保护林、名胜古迹及革命纪念地的森林和林木。林种规划:林业区划已在大区域范围内规划和确定了林种。各地可以根据林业区划的框架并结合本地区的具体实际进行林种规划。(二)树种选择1.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适地适树原则:使树木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与立地条件相协调;经济原则:满足造林目的;生态原则: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理念组织营林生产实践;(二)树种选择2.不同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1)用材林的树种选择选择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丰产、优质、稳定和可持续”等目标上。(二)树种选择2.不同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2)经济林的树种选择经济林对树种的要求是优质、丰产、早实。树种选择时应更注重品种和类型的选择。经济林大致可分为木本油料、果品林(主要为干果)、工业原料林(包括生漆、五倍子等)、木本药材林、木本香料调料林。(3)防护林的树种选择①农田防护林: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干热风和平流层霜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对树种的基本要求是:抗风力强,枝繁叶茂、树冠狭窄、树体高大、寿命长、生长稳定;深根性、侧根相对不发达;经济价值高,与农作物没有共同的病虫害。(3)防护林的树种选择②水土保持林:是种植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其主要功能是拦截和吸收地表径流,固定土壤,涵养水分。对树种的要求是: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根蘖性强;生长迅速,能够密植;树冠浓密,落叶丰富,易分解,改土护土性能好。(3)防护林的树种选择③防风固沙林:是营造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方,防止风蚀,控制沙砾移动危害工农业生产。对树种的要求是:侧根发达,根蘖性强;耐干旱瘠薄和地表高温,耐沙割、沙埋;落叶丰富,易分解。薪炭林及能源林的树种选择:薪炭林及能源林对树种的要求是:生长迅速,生物量大,木材密度高;易燃烧,热值高;具备萌蘖更新能力,能适应干旱瘠薄的立地条件,兼顾防护效益。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的树种选择:要根据生态环境特点和园林绿化的要求,以及树种特征和主要功能作用综合考虑。(三)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三)适地适树1.适地适树的标准适地适树的评价标准包括定性和数量标准。对于用材林来说,其定性标准要求达到成活、成林、成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数量标准包括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和立地期望值。(三)适地适树1.适地适树的标准立地指数:立地指数能够很好的反映立地性能与树种生长期的关系,了解同一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特别是比较不同树种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能客观为树种提供依据。平均材积生长量:平均材积生长量是评价适地适树的指标。立地期望值:立地期望值实际上相当于在一定的使用期内立地的价值。2.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适地适树的途径可归为2大方面,一是选择,包括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二是改造,包括改地适树和改树适地。选树适地是指在确定造林地以后,根据其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选地适树则是指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确定拟发展的造林树种,再寻找与之相适应的造林地。2.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改树适地是指在树木与立地条件不相适应的情况下,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来改变树木的某些特征性,使之与立地相适应。改地适树主要是通过土壤管理(包括整地、施肥、灌溉、排水等)、树种混交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立地性能,使之适合原来不太适应的树种生长。四、林分结构控制的理论基础(一)林分密度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林木的数量,分初始密度和经营密度。1.密度的作用规律(1)造林密度在郁闭成林过程中的作用树冠郁闭是森林形成过程中重要转折点,及时郁闭,可减缓杂草灌木竞争。适当增加密度,有利。四、林分结构控制的理论基础(一)林分密度1.密度的作用规律(2)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对树高生长的影响,关系不显著;对树冠的影响:显著负相关;对直径生长的影响:负相关;对单株材积的影响;形数升高,胸径下降;对材积蓄积量和生物量的影响。四、林分结构控制的理论基础(一)林分密度1.密度的作用规律根系生长林分过密,根系营养空间小,生长受阻;密度较小,受土壤条件的影响。密度对干材质量的作用密度适当加大,有利于提高木材质量。2.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林分密度与经营目的林种不同,在培育中要求的群体结构不同,林分密度也不相同。林分密度与造林树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林分密度与立地条件立地条件好适于培育大径材宜稀植;立地条件差只能培育中小径材宜密。林分密度与培育技术水平集约程度高,稀植;林分密度与经济因素投资效益估算选择合适的造林密度(二)林分树种组成树种组成是指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1.混交林的特点可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充分利用和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林分稳定性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2.混交林的种间关系树种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有利与有害两种,具体包括:双方有利、单方有利、一方有利另一方有害、双方有害、双方无利无害、单方有害等。树种种间关系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树种种间关系的演变随时间、立地条件及栽培技术等不同而发生变化3.混交类型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作用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3类。主要树种是人们栽培的目的树种,经济价值高、防护性能好或观赏价值高,是林分中的优势树种。同一混交林中主要树种一般有1个,有时可以2-3个。3.混交类型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作用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3类。伴生树种是在一定时期内与主要树种生长在一起,并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的乔木树种。它属于次要树种、在数量上不占优势,多为中小乔木,其主要作用是辅助、护土、改土作用。3.混交类型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作用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3类。灌木树种是指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生长在一起,并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的灌木树种。属次要树种,其主要作用是护土和改土,但大灌木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3.混交类型混交类型是将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人为搭配而成的不同组合。常见的混交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乔灌混交类型)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混交(综合混交类型)3.混交类型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乔木混交类型):两种或两种以上目的树种混交,这种混交组合可充分利用地力,可获得多种木材。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这种混交组合类型通常生产率较高,多形成复层林,防护性能好,稳定性强。3.混交类型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乔灌混交类型):这种混交组合,种间关系缓和,林分稳定。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混交(综合混交类型):这种混交类型兼有上述三种混交类型的特点,防护效益很好,适于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6-2
森林营造技术一、森林立地调控二、林分结构设计三、造林方法四、幼林抚育管理五、森林抚育采伐六、林分改造一、森林立地调控(一)造林地种类1、荒山荒地草坡灌木坡竹林地平坦荒地2.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农耕地指用于营造农田防护林及林粮间作和造林地种类。四旁地是指路旁、水旁、村旁和宅旁植树的造林地。撂荒地是指停止农业利用一定时期的土地。3、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采伐迹地是森林采伐后腾出的林地。火烧迹地指人为或天然火灾后形成的造林地。4.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这类造林地的共同特点是造林地上已生长树木,但其数量不足或质量不佳或树木已衰老,需要补充或更新造林树种。(二)造林整地造林地的整地是造林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1.造林整地的作用造林整地是造林前处理造林地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造林整地能够清除林地植被、改变微地形、翻动和熟化土壤从而明显改善造林地的光热条件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杂草和病虫害,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幼树生长发育,增强林地的水土保持能力。同时,整地后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2.造林地的清理造林地的清理是在翻耕土壤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或采伐迹地上的剩余物等一道工序,主要目的是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和卫生状况,并为整地、造林和幼林抚育等作业创造便利条件。2.造林地的清理(1)造林地清理的方法割除清理:植被比较稠密和高大的造林地,在造林前需利用割除工具好割灌机等割除林地的杂草、灌木及采伐剩余物,再采取烧除或堆积处理。火烧清理:是在造林前粗放地割除天然林植被,待其干燥后进行焚烧(炼山)的一种清理方法。化学清理;就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消灭造林地上的杂草、灌木,具有针对性强、清理效果显著、投资少、省工以及不致造成水土流失等优点。堆积清理:就是将采伐剩余物及割除的灌按照一定的方式堆积在造林地上任其腐烂分解的清理方法。2.造林地的清理(2)造林地清理的方式全面清理:是全部清除天然林植被和采伐剩余物的清理方式。清理方法可采用火烧、割除以及化学方法。带状清理:是以种植行为中心,带状地清除两侧植被和采伐剩余物,然后将其堆积成条状的清理方式。块状清理:是以种植穴为中心,呈块状地清除其四周植被和采伐剩余物,然后将其归拢成堆的清理方法,常用割除和化学处理方法。2.造林地整地(1)整地方式造林地整地的方式有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2种,其中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全部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式。带状整地:在造林地上呈长条状翻垦土壤,并在翻垦带间保留一定宽度原有植被的整地方式。块状整地是块状翻耕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式。带状整地山地带状整地水平带状整地:带宽0.4~3m,带长自定,深度25~35cm。水平阶(条):阶宽石质山0.5~0.6m,土石山和黄土地1.5m;阶长随地形,多2~10m;深度30~35cm。反坡梯田:田面内倾3~5°反坡,面宽1~3m,深40cm以上。水平沟:上口0.5~1m,沟底0.3~0.6m,沟长4~10m;沟长时每隔2m应在沟底留埂,外缘有埂。撩壕整地:大撩壕宽0.5m,深0.5m;小撩壕宽0.5m,深0.3~0.35m,壕间距2m。水平带状整地水平阶整地反坡梯田水平沟整地反坡梯田整地隔坡反坡梯田水平沟整地水平沟整地退耕还林草撩壕整地平原带状整地带状:连续长条,带面与地面平。宽0.5~1.0m或3~5m,深25~40cm,带间距大于等于带面宽。高垄:连续长条,垄宽30~70cm,垄面高于地面20~30cm,垄向有利于排水。犁沟:连续长条,沟宽30~70cm,沟底低于地面20cm。带状整地平原高垄整地块状整地穴状整地:穴径40~50cm,深度20cm以上块状整地:正方、长方形,边长40cm以上,深30cm,外侧筑埂鱼鳞坑:近半月形的坑穴,长径(横向)0.8~1.5m,短径(纵向)0.6~1.0m,深45~50cm。高台整地:台面高于地面25~30cm,台面边长或直径30~50cm或1~2m,台面外侧挖排水沟。鱼鳞坑整地鱼鳞坑整地断面形状2.造林地整地(2)整地规格和整地时间:造林整地技术规格主要指整地的断面形式、深度、宽度、长度以及间距等。确定这些参数的原则: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条件下,力争最大限度地改善立地条件,避免造成不良危害,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林分结构设计(一)林分密度确定与种植点的配置1.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经验法调查法查图表法试验法二、林分结构设计(一)林分密度确定与种植点的配置2.种植点的配置人工林种植点的配置,是指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其排列形式,其配置方式可分为:行状配置:行状配置是栽植点穴分散而有序排列为行状的一种方法。行状配置可分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方式。群状配置:也称簇式配置、植生组配置,是反映植株在造林地上呈不均匀的群丛状分布,群内植株的密度较大、群间距离较大。(二)混交林培育方式1.混交林的应用条件培育目标: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及专用用材林等商品林的培育,要求早成材或增加结实面积,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便于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可营造纯林。经营条件:经营条件好的地方,由于可通过人为措施来干预林分的生长发育,可营造混交林也可营造纯林。(二)混交林培育方式1.混交林的应用条件立地条件:造林地区和造林地立地条件极端严酷或先烈的地方,如高寒、瘠薄、水湿、干旱、盐碱地等,只有少数适应性强的树种才能生长,只能营造纯林,除此以外的立地条件都可营造混交林。树种特性:对于直干性强、生长稳定、自然整枝良好的树种,无需通过混交来改善林木干形,可营造纯林,当然这些树种也可营造混交林。2.混交树种选择选择混交树种,必须在考虑混交树种本身适地适树的前提下,能充分发挥其辅佐、护土和改土效能,为主要树种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要考虑下列具体条件。混交树种应与主要树种在生态位上尽可能互补,也就是混交树种具有与主要树种不同的生态要求,不同的生长特点和根型。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美化效果和抗火能力。2.混交树种选择不应与主要树种有共同的病虫害。最好具有萌芽能力强,繁殖容易,以便在采种育苗、造林更新及调节种间关系后仍有恢复成林的可能。其成熟期最好与目的树种一致,以降低生产成本。3.混交方法混交方法是指参加混交的各个树种在造林地上的排列方式。株间混交:又称行内混交、隔株混交,是指在同一行内,隔株种植2个以上树种的混交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好地体现混交树种作用,即辅佐、护土、改土作用。但种间矛盾出现早、且调节较难,施工麻烦。多应用于乔灌混交类型。行间混交:以称隔行混交,是一种树种的单行与另一树种的单行依次栽植的混交方式,主要用于种间矛盾较小的树种混交类型。种间关系容易调节,造林施工简便,是一种常用的混交方法,适用于乔灌木混交类型或主伴混交类型,也可用于乔木混交类型。3.混交方法带状混交:是一个树种连续种植3行以上构成的“带”,与另一个树种构成的“带”依次种植的混交方式,主要用于种间矛盾比较大的树种之间的混交造林。其种间关系发生得比较晚,良好的混交效果多出现在林分生长的后期。施工简单方便,常用于乔木树种混交或主伴混交类型。有时为削弱伴生树种的竞争能力,可将伴生树种改成单行种植,形成过渡混交类型。块状混交:是将一个树种栽成一小片,与另一个树种栽成的小片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有规则式和不规则式块状混2种。3.混交方法植生组混交:种植点为群状配置时,在一小块地上密集种植同一树种,与相距较远的密集种植的另一树种的小块相混交的方法。种间关系出现较晚,易于调节,但施工麻烦,一般仅用于人工更新、次生林改造和治沙造林。星状混交:是将一种树种的少量植株分散地与其他树种的大量植株栽植在一起的混交方法,或栽植行内隔株(或多株)的一个树种与栽植成行状、带状的其他树种混交的方法。混交方法星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5块状混交12345带状混交行状混交行状混交(2×2m)行状混交(1×1m)4、混交比例混交比例是指造林时每一树种的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分比。混交比例是人为调节混交林种间矛盾、保证主要树种处于优势状态,提高林分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在造林初期伴生树种或灌木树种的比例应占25-50%,主要树种一般超过株数的50%以上。5.混交林种间关系调节三、造林方法人工造林方法是按照造林时所使用的材料不同而划分的方法。造林所使用的材料有种子、苗木、营养器官,相应的造林方法就有直播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确定造林方法主要依据树种的繁殖特性、立地条件、经营条件、经济条件。三、造林方法(一)直播造林直播造林是把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上而培育森林的造林方法,也称播种造林,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造林方法。1.直播造林的应用条件直播造林主要用于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要求土壤疏松、杂灌草不太繁茂、鸟兽害及其他灾害不严重地方;种子发芽迅速、幼苗生长快、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种子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造林树种。三、造林方法(一)直播造林2.直播造林的技术(1)种子播前处理为使直播造林取得良好效果,要求选用良种,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浸种、催芽及拌种等技术施,其目的是促使种子快速萌芽、整齐出土,并做好病虫害和鸟兽害的预防工作。(2)播种方法撒播:把种子均匀地撒在造林地上的方法。条播: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上按一定的行距进行条带状播种的方法。穴播:在经过局部整地的造林地上,按一定的行距和穴距挖穴播种的方法。块播: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上,小块状密集大量播种的方法,通常块状地面积在1m2以上。播种量:主要依据树种特性、种子品质及单位面积上计划保留苗木的数量。播种技术:主要要求播种均匀、放置方式得当、覆土厚度适宜。播种季节:主要是春季播种。(二)植苗造林也称植树造林,是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是一种应用最广且可靠的造林方法。1、应用条件适用于大多数树种,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适于各种宜林地造林;节省种子,对种源少、价格昂贵的珍稀树种意义更大。但苗木移栽过程中因根系受损,对其生长产生一定影响;需经过苗木培育过程,造林成本高,所要求的技术较高。2.植苗造林技术整地质量、苗木规格及质量、苗木保护与处理、栽植技术;(三)分殖造林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茎干、枝、根、地下茎等)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也称分生造林,是有些树种的主要造林方法。1、应用条件主要应用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不定根的树种。造林时要求土壤深厚湿润,母树来源丰富。2.分殖造林技术插木造林、地下茎造林(四)幼林抚育管理森林抚育管理就是指按照经营目标进行定向培育,在森林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是森林培育的关键问题之一。森林抚育包括林地抚育和林木抚育,但从广义上来说,还应包括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预防等。1、林地抚育管理松土除草、灌溉和排水、施肥、间作2.林木抚育管理修枝、摘芽、除蘖、平茬、间苗、接干(五)森林抚育采伐也称抚育间伐,是在未成熟林分中,为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又称为中间利用采伐,简称间伐。1.抚育采伐的目的主要目的:按经营目的调整树种组成;淘汰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缩短培育期,提高木材总利用量;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抗逆性;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2.林木分化与自然稀疏(1)概念森林内林木间的差异称之为林木分化;在一定密度的森林内,随着年龄增加和森林生长而发生林木株数不断减少的现象称为自然稀疏。2.林木分化与自然稀疏(2)林木分级林木分级的目的是为抚育采伐时确定采伐木提供依据。分级的方法很多,但应用最为普遍的是克拉夫特于1884年提出的林木生长分级法,把同龄纯林中的林木按其生长的优劣和树冠形态分为5级。对于异龄林的林木分级既要考虑成年树,又要考虑更新幼树。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3级分级法,将林分内的林木分为优良木、有益木和有害木。克拉夫特林木生长分级(适用于同龄林)I级:优势木,树高和直径最大,树冠很大,且伸出一般林冠之上;Ⅱ级:亚优势木,树略次于I级,冠向四周发育,大小上次于I级木;Ⅲ级:中等木,生长尚好,但树高和直径较前两级林木为差;树冠较窄,位于林冠的中层,树干的圆满度较I、Ⅱ级木为大;Ⅳ级:被压木,树高和直径生长都非常落后,树冠受挤压,通常都是小径木,其中又可分为a、b两个亚级:Ⅳa级木:冠狭窄,侧方被压,但枝条在主干上分布均匀,树冠能伸入林冠层中;Ⅳb级木:树冠偏生,只有树冠的顶部才伸入林冠层,侧方和上方均受压制;Ⅴ级:濒死木,完全位于林冠下层,生长极落后,树冠稀疏而不规则,又可分为两个亚级:Ⅴa级:生长极落后的濒死木;Ⅴb级:枯死木。寺崎林木分级源于德国人什瓦帕赫分级法。强调干形。适用于同龄林。优势木——组成上层林冠的总称。1级木(1):树冠、树干均发育良好。树冠首相林木的妨碍。树干形态也无缺陷的林木。2级木(2):树冠、树干有缺陷的。(a)树冠发育过强,冠形扁平;(b)树冠发育过弱,树干特别细长;(c)树冠受压,得不到发展余地;(d)形态不良的“上层木”或分叉木;(e)被害木。劣势木——组成下层林冠的总称。3级木(3):树势减弱,生长迟缓,但树冠尚未被压,处于中间状态。4级木(4):树冠被压,但还有绿冠维持生活。5级木(5):衰弱木、倾倒木、枯立木。霍莱林木分级阔叶树林木分级法,主要用树冠分级。适用于同龄林。D(优势木):树冠超出上层林冠的一般水平,充分接受上方光,部分地接受到侧方光,树冠很发达,略受邻接木树冠的侧压。CD(亚优势木):处于上层林冠的中间位置,上方光充足,也能受到小部分侧方光照射,树冠中庸,较多地受邻接木树冠的侧压。I(中庸木):树高比前两级低,树冠处于由优势木和亚优势木形成的林冠层中光少,没有侧方光,一般受侧压严重,形成窄小树冠。O(被压木):树冠完全在一般林冠层以下,没有上方或侧方的直射光。Dunning异龄林林木分级分级采用的因子1年龄:幼龄木(<50)壮龄木(50~150)成熟木(150~300)过熟木(>300)优势程度:孤立木、优势木、亚优势木、中庸木、被压木树冠发育程度:冠长和冠宽健壮程度:1级木:龄级为幼龄或壮龄木;在林冠中的地位为孤立木或优势木(在极少情况下为亚优势木);冠长占树高的65%以上;;树冠宽度中等或较宽;顶部形状为尖顶;活力良好。2级木:龄级为幼龄木或壮龄木;在林冠中的地位通常是亚优势木(在极少情况下为孤立木或优势木);树冠长度小于树高的65%;树冠宽度中等或较窄;顶部形状为尖顶;活力良好或中等。3级木:龄级为成熟木;在林冠中的地位为优势木;树冠长度65%以上;树冠宽度中等或较宽;顶部形状为圆顶;活力良好。4级木:龄级为成熟木;在林冠中的地位通常是亚优势木(在极少情况下为孤立木或优势木);冠长小于树高的65%;树冠宽度中等或较窄;顶部形状为圆顶;活力中等或不良。5级木:龄级为过熟木;在林冠中的地位为孤立木或优势木(极少情况下为亚优势木);树冠大小不定;顶部形状为平顶;活力不良;叶—般呈灰绿色,而且稀疏。6级木:龄级为幼龄木或壮龄木;在林冠中的地位为中庸木或被压木;树冠大小不定,通常较小;顶部形状为圆顶或尖顶;活力中等或不良,受压后尚有一定的恢复能力。7级木:龄级为成熟木或过熟木;在林冠中的地位为中庸木或被压木;树冠大小不定,通常较小;顶部形状为平顶;活力不良;严重被压,很少有能出商品材的树干。3.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根据1995年国家制定和发布的《森林抚育采伐规程》,将抚育采伐分为透光抚育、生长抚育,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卫生伐。透光抚育:对象有5类;方法有全面抚育、带状抚育和团状抚育;最好在初夏进行,一般每隔2-3年或3-5年进行1次或2次。生长抚育:下层抚育法、上层抚育法、综合抚育法、机械抚育法。卫生伐:为维护和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而进行的抚育采伐。4.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抚育采伐的开始期指首次进行抚育采伐的时期,可根据林分连年生长量、林分的分化程度、林分外貌特征或林分密度管理图\表来确定。抚育采伐的强度以每次采伐的材积(或胸高断面积)占林分蓄积量(或总胸高断面积)的百分率表示或以每次采伐的株数占原林分总株数的百分率来表示。取决于经营目的、运输、劳力、小径材销路等经济条件,又要考虑树种特性、林分密度、年龄、立地条件等因素。4.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选择采伐木淘汰低劣价值的树种,保留经济价值高的树种;砍去劣质和生长落后的林木;伐去有碍森林环境卫生的林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满足特种林分的经营要求。抚育采伐的间隔期指相邻两次抚育采伐所间隔的年限。下层抚育伐前林分:A优良木,B有益木,C有害木上上层层抚抚育育::伐伐后后林林分分伐前林分:A优良木,B有益木,C有害木上层抚育:伐后林分上层抚育综合抚育:伐前林分综合抚育:伐后林分综合抚育:伐后林分地下水位林缘效应森林或宽林带的中心林缘林缘机械带状采伐行状采伐(六)林分改造1.林分改造的对象和要求林分改造的对象大片灌丛、疏林地、生长衰退无培育前途的多代萌生林、“小老头”人工林、生产力过低的林分、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林分、非目的树种组成的林分、天然更新不良,低产的残破近熟林。要求适地适树、改萌生林为实生林、改疏林为密林、改低价值阔叶林为高质量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2.低价值林人工改造低价值林形成原因:树种选择不当;整地粗放、栽植技术不当;造林密度过大或保存率偏低;造林后缺少抚育或管理不当。3.次生林经营(1)次生林的特点组成树种种类单纯,多为喜光和中性树种;无性起源的林分多;林木早期生长迅速,但衰退早;群落层次结构简单,水平结构多样,林分呈镶嵌分布;林分稳定性差,多病虫害。3.次生林经营(2)次生林的分类自然类型:按优势树种分类或以立地条件分类;经营类型:抚育型、改造型、抚育改造型、利用型和封育型。3.次生林经营(3)次生林的经营措施A次生林的抚育间伐B低价值次生林分改造:小面积皆伐改造、林冠下造林、群团状改造、带状改造、抚育改造法、封山育林(全封、半封和轮封);C次生林的采伐更新§6-3
森林采伐更新技术一、森林采伐更新的概念二、择伐作业与更新三、皆伐作业与更新四、渐伐作业与更新五、其它采伐作业法一、森林采伐更新的概念森林达到成熟以后,木材的生长量和质量下降,森林的防护性能趋于减弱,应进行采伐利用。其目的一方面是获取木材,另一方面是改善、提高森林的各种有益效能。对成熟林或林分中部分成熟的林木进行采伐利用,并通过适宜的更新方法,使采伐迹地得以更新,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服务效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技术措施,称为森林收获作业法,简称森林作业法。一、森林采伐更新的概念(一)森林作业法的目的与要求森林作业的目的和要求就是:确保森林资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可持续发展。(二)森林作业法分类1、乔林作业法2、矮林作业法3.中林作业法(三)森林更新森林更新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森林经过采伐、火烧或其他自然灾害消失后,在其迹地上以自然力或人为的方法重新恢复森林的过程称为森林更新。(四)森林主伐对成、过熟林分或林木所进行的采伐利用称为森林主伐。森林主伐是以获取木材为主要目的,但更重要的是主伐后必须及时更新。划定为实施主伐的森林地段,在规定期限内(通常1年)采伐的林地称为伐区,采伐过的林地称为采伐迹地。森林更新与森林采伐是密切相关的,是森林作业法的2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确定森林作业法时需考虑下列因素:林分作用、林分结构、林分及树种的更新特点、经济效益。二、择伐作业与更新择伐是每隔一定时期,在林分中有选择在采伐一部分成熟林木、使林地始终保持多龄级森林的状态。(一)择伐更新过程及其特点择伐是模拟原始天然林自然更新过程,以采伐成熟林木来代替原始林中老龄过熟林木的自然枯死和腐朽,使林冠疏开,为更新创造必要的空间,实现天然更新。择伐借助于母树的天然下种更新,但在天然更新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并不能排除采用人工植苗或播种方法,来弥补天然更新的不足。择伐是以主伐为主,辅以抚育。择伐强度的确定应考虑林分的年生长量,又与间隔期的长短密切相关。(二)择伐作业的种类择伐按其经营的集约程度分为集约择伐和粗放择伐法。1、集约择伐:是经营集约度高的择伐方法,又分为单株伐与群状择伐。单株择伐是在林地上伐去单株散生的已达轮伐期限及劣质、有害的林木。群状择伐是小块状的采伐成熟林木,块的大小可根据树种的需光特性来确定,喜光树种大于耐阴树种。集约择伐要求很高的作业技术与管理水平,适用于山地生态公益林、经营强度高的用材林。更新择伐属于集约择伐的的范畴,适用于各类生态公益林,不以获取木材为目的,仅以采伐衰老木、濒死木、各种病虫害感染木等,以保证林分健康发展、良好更新。2.粗放择伐:只注重木材利用,而忽略今后森林的质量和产量。(三)择伐的评价及选用条件1.择伐的评价择伐的优点在于始终维持森林环境,维持森林的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异龄复层林,具有更高的景观价值;采伐利用与抚育更新紧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策略
- 盖瓦施工合同:体育装修升级
- 水上乐园监理工程师聘用协议
- 水处理设备工程合同管理策略
- 2024年度厦门商标租赁合同模板2篇
- 矿产资源合同履行
- 企业安全奖惩制度
- 玻璃钢美缝施工合同协议书
- 住宅楼安全防护围挡施工合同
- 机器人制造公司总经理招聘合同
- 2024茶山茶叶种植基地合作协议
- 北京市朝阳区农村集体资产租赁合同书
- 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期中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3年广州市白云区在珠海招聘中小学事业编制教师笔试真题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松香药芯焊锡丝行业产销状况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宪法课件幻灯教学课件
- 期中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 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职业梦想
- RBA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系列)
-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50篇-含答案
- 属水十画的字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