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解析版)能力提升与真题过关_第1页
《第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解析版)能力提升与真题过关_第2页
《第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解析版)能力提升与真题过关_第3页
《第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解析版)能力提升与真题过关_第4页
《第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解析版)能力提升与真题过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学而优·教有方PAGE2PAGE1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单选题1.(2023秋·河北张家口·高三统考开学考试)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相关神经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a中①的移动及其中物质的释放需要的能量主要由a内的线粒体提供B.正常情况下,①中内容物释放不会持续发挥作用C.发生在③处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D.兴奋剂一定会提高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答案】D【分析】1、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的,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神经递质有两种类型,即兴奋型和抑制型。3、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详解】A、a突触小体中①突触小泡的移动及其中物质(神经递质)的释放,为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细胞呼吸提供,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A正确;B、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才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挥发作用后,被灭活或被突触前膜回收,以避免神经递质持续发挥作用,B正确;C、③突触后膜接受神经递质(化学信号),引起膜电位的变化,故此处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C正确;D、兴奋剂可能会降低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进而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D错误。故选D。2.(2023秋·广西南宁·高三南宁市武鸣区武鸣高级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在Ⅱ处给予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Ⅱ所指的神经元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答案】A【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根据图示,图中a为传入神经上的点,b为突触,Ⅰ为传入神经,Ⅱ为传出神经。【详解】A、Ⅱ是传出神经纤维,由于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Ⅱ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在a处不可检测到电信号,A错误;B、b为突触结构,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C、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等的传出神经,而结构II是控制肌肉的传出神经,C正确;D、Ⅱ是传出神经纤维,在Ⅱ处施加刺激能引起屈肌收缩,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D正确。故选A。3.(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有关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树突增大了神经元膜面积,利于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B.轴突是神经元的一种细胞器C.神经元的突起外都套有一层髓鞘D.神经系统中除神经元外还有少量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和支持等【答案】A【分析】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元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细胞体这三个区域。【详解】A、树突增大了神经元膜面积,利于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B、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个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个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并不是细胞器,B错误;C、神经元的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C错误;D、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是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为神经元提供保护、营养和支持等,D错误。故选A。4.(2023·海南·高三统考专题练习)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强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癫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出来B.该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C.药物W阻断了突触前膜对该神经递质的重吸收而增强抑制作用D.药物W可用于治疗因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答案】C【分析】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该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出来,胞吐过程依赖膜的流动性实现,A正确;B、该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导致阴离子内流,进而使静息电位的绝对值更大,表现为抑制作用,B正确;C、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进而增强了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即药物W不是通过阻断突触前膜对该神经递质的重吸收而增强抑制作用的,C错误;D、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强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因此,药物W可用于治疗因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D正确。故选C。5.(2023秋·吉林四平·高三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a、d为电流计与神经纤维的接触位点,b为a和d的中点。已知轴突末梢M释放的为抑制性神经递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处的膜可能是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B.给b点一个有效刺激,电流计指针先向a点一侧偏转C.轴突末梢M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直接使N处的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D.在机体内进行的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只能由a端一侧向b端一侧传递【答案】C【分析】当兴奋传导到一个神经元的末端时,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在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处,有许多突触小泡。当轴突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同时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从而改变了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这样,信号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N为突触后神经元,接受信息,属于胞体膜或树突膜,A正确;B、突触处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相互转换,传递需要时间长,给b点一个有效刺激,兴奋先传导到a点,故电流计指针先向a点一侧偏转,B正确;C、如果轴突末梢M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对其对应的突触后膜产生抑制,不会直接影响N处的膜对离子的通透性,C错误;D、因为突触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故在机体内进行的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只能由a端一侧向b端一侧传递,D正确。故选C。6.(2023·重庆·重庆南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突触是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有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类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小体是指。(2)据图分析,化学突触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突触直接传递电信号,因此化学突触传递的速度更(填“快”或“慢”)。(3)科学家利用下图所示的结构探究有关结构中信号传递的方向。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图示位置的细胞膜外侧,分别刺激图中A、B、C三点观察电位计偏转情况和肌肉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刺激位点电表偏转次数肌肉是否收缩1A2收缩2B1收缩3C1收缩实验结论:。其中化学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答案】(1)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2)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慢(3)化学信号传递方向是单向的,电突触传递方向是双向的,神经纤维上传递方向是双向的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详解】(1)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2)化学突触传递信号的过程中涉及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电信号,其中化学信号需要通过扩散穿过突触间隙,耗时长,因此与电突触相比,化学突触传递的速度更慢。(3)根据实验结果,刺激A点时,电表偏转两次,而刺激B点时,电表偏转一次,说明化学突触只能单向传递(从左到右);刺激B点时,电表偏转1次,肌肉发生收缩,而刺激C点时,电表偏转1次,肌肉发生收缩,说明电突触的传递是双向的,同时说明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其中化学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选择题1.(2023秋·广西南宁·高三南宁三中校联考阶段练习)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甲、乙为转运蛋白;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K+通过甲进行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呼吸速率影响B.图1M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N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C.图2处于③时膜内为正电位,此时膜外Na+浓度大于膜内D.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致【答案】C【分析】静息电位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内流产生的,通常情况下钠离子主要存在于膜外,而钾离子主要存在于膜内。题图分析,图1中钾离子由M侧进入到N侧需要消耗能量,说明M侧是细胞膜外侧,N侧为细胞膜内侧,图2为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详解】A、图1中K+通过甲进行的跨膜运输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受呼吸速率影响,A错误;B、神经纤维在静息时膜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造成的,K+从N侧运输到M侧是通过离子通道完成的,不消耗能量,所以N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M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错误;C、图2中③为动作电位,③处膜内为正电位,Na+浓度膜外仍然大于膜内,C正确;D、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错误。故选C。2.(2023秋·山东济南·高三统考开学考试)我们经常会被身边突然出现的声音、触碰等刺激“吓一跳”,这被称为惊跳反射,是哺乳动物所拥有的高度保守的一种本能防御行为,为后续进一步的防御反应做好准备。下图是关于控制惊跳反射的基本神经环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惊跳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惊跳反射的形成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C.兴奋在控制该反射的神经环路中只能单向传递D.兴奋从神经元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答案】C【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详解】A、由图可知,惊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其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B、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结合图示可知,惊跳反射的形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错误;C、由于突触结构的存在,故兴奋在控制该反射的神经环路中只能单向传递,C正确;D、兴奋从神经元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发生Na+内流,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D错误。故选C。3.(2023秋·浙江·高二课堂例题)神经调质,又称神经肽,主要由神经元释放。它们在神经元之间虽不起到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但能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及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以增强或削弱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的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成神经调质时,细胞中核糖体的生命活动加强B.神经调质可能会影响突触后膜上受体的数量及反应性C.神经调质的释放需要消耗ATP和载体蛋白的协助D.神经调质的存在可能使机体的神经调节的精确度提高【答案】C【分析】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成突触小体。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随后,神经递质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详解】A、题意可知,神经调质的化学本质是多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因此,合成神经调质时,细胞中核糖体的生命活动会加强,A正确;B、由题意可知,神经调质能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及突触后膜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或削弱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的效应,神经调质可能会影响突触后膜上受体的数量及反应性,B正确;C、题意可知,神经调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释放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ATP,但是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D、由题意可知,神经调质能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及突触后膜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或削弱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的效应,神经调质的存在可能使机体的神经调节的精确度提高,D正确。故选C。4.(2023秋·河南·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顺利举办,中国游泳项目诞生史无前例“九金王”,张雨霏成为本届运动会上最耀眼的一颗星。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听到枪响,运动员开始游泳属于条件反射B.运动员完成游泳动作需要多个神经元的协调合作C.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反射弧中的效应器D.张雨霏在游泳过程中,心跳和呼吸加快主要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答案】D【分析】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的。2、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条件反射。3、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解】A、听到枪响,运动员开始游泳,是在后天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A正确;B、运动员完成游泳动作需要,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发出指令,经多条传出神经传到躯干和四肢,故需多个神经元的协调合作,B正确;C、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C正确;D、张雨霏游泳时身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和呼吸加快,D错误。故选D。5.(2022秋·重庆沙坪坝·高三重庆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下表为哺乳动物骨骼肌细胞内外主要离子的浓度和平衡电位,平衡电位是指在质膜只对一种离子通透的条件下,该离子净扩散量为零时的跨膜电位。已知该细胞的静息电位为-90mV,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离子(X)胞外浓度[X]out(mM)胞内浓度[X]in(mM)浓度比值[X]out/[X]in平衡电位(mV)Na+1451212+67K+41550026-98Cl-120430-90Ca2+110-410000mA.离子净扩散量为零时,该离子在膜两侧的浓度差不为零B.由表可知m为正值,Ca2+浓度比值的维持与Ca2+的主动运输有关C.该细胞静息电位与K+平衡电位略有不同的原因可能是静息时质膜对Na+有一定的通透性D.血钙过低引发抽搐的原因可能是Ca2+降低了质膜对Na+的通透性【答案】D【分析】兴奋传导和传递的过程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离子净扩散量为零的原因是跨膜电场对该离子的作用与该离子浓度差的作用相平衡,A正确;B、胞外Ca2+浓度大于胞内Ca2+浓度,膜对其通透时Ca2+内流,导致平衡电位为正,Ca2+在膜两侧维持浓度差是因为Ca2+能经主动运输从胞内运至胞外,B正确;C、膜对Na+有一定的通透性将导致Na+少量内流,从而使膜内外电势差缩小,C正确;D、抽搐是由骨骼肌兴奋性增强导致,血钙过低可能是Ca2+增大了质膜对Na+的通透性,从而使骨骼肌更易兴奋,D错误。故选D。6.(2023秋·湖南益阳·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多选题)辣椒素受体(TRPV1)是一种阳离子通道受体,在背根神经节神经元(DRG)等部位表达,介导神经多肽的释放,与疼痛和炎症产生密切相关。辣椒素所带来的疼痛,会促使身体分泌大量的内啡肽等激素。TRPV1感知的天然刺激物包括辣椒的活性成分辣椒素(Capsaicin)、毒蜘蛛产生的多肽毒素(DkTx)、树脂大戟含有的植物毒素(RTX)等,同时也能感知温度变化(>43℃)从而参与生物体的体温调节,效果和辣椒素相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吃辣椒使人产生的不良反应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有关B.对辣椒素敏感的人平时尽量喝温水(45℃),有助于身体健康C.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D.在户外活动时,要避免接触昆虫如毒蜘蛛,但对植物无需在意【答案】ABCD【分析】1、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规律性应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是连接神经调节受刺激的器官,效应器是产生反应的器官;中枢在脑和脊髓中,传入和传出神经是将中枢与感受器和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2、兴奋在体内是单向传递的,因为体内兴奋由感受器产生,沿反射弧传递,由于神经元之间存在突触结构,故兴奋在突触只能单向传递。【详解】A、吃辣椒让人产生疼痛感,说明有神经系统的参与,之后身体分泌内啡肽,内啡肽是激素,所以说明有体液调节参与。所以吃辣椒使人产生的不良反应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该过程并未涉及到免疫调节,A错误;B、辣椒素受体能感知温度变化(>43℃),对辣椒素敏感的人平时尽量喝冷水,有助于减轻高温刺激造成的不适,B错误;C、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C错误;D、TRPV1感知的天然刺激物包括辣椒的活性成分辣椒素、树脂大戟含有的植物毒素等,所以在户外活动时,除了要避免接触昆虫如毒蜘蛛,也要注意避免接触某些植物,D错误。故选ABCD。二、综合题7.(2023秋·青海·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多巴胺(DA)是一种传递兴奋,使人开心的神经递质。通常情况下,通过神经冲动释放的DA很快被转运蛋白(DAT)从突触间隙回收,其过程如图所示。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会阻断DA回收的通路。过量DA的连续刺激会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一系列强烈而短暂的刺激峰值,引起大脑奖赏系统发出欣悦冲动,使人产生陶醉感,并出现强迫性的觅药行为,这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损害。回答下列问题:

(1)DA储存在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以胞吐形式被释放到(填内环境成分)中,该过程(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2)正常情况下,DA作用于细胞B后,突触后膜膜内外的电位为,最终在产生愉悦感。(3)研究发现,DAT转运DA时需要Na+和Cl-的参与。正常情况下,DA或Na+随机与DAT上的特定位点结合后,促使Cl-结合到作用位点上,最终引发DAT将DA由胞外转运到胞内,可卡因和Na+在DAT上的结合位点相同。据此推测可卡因抑制DA回收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答案】(1)组织液消耗(2)外负内正大脑皮层(3)通过和Na+竞争在DAT上的结合间接抑制Cl-结合到作用位点上,从而抑制DA的转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离子通透性改变,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由此可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之间的转变过程。【详解】(1)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以胞吐形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组织液)中,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2)DA为兴奋性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DA作用于细胞B上的特异性受体,使B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大量内流,使突触后膜膜内外的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成外负内正;人体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3)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可卡因和Na+在DAT上的结合位点相同,推测可卡因抑制DA回收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和Na+竞争在DAT上的结合位点,抑制Cl-结合到作用位点上,从而抑制DA的转运。8.(2022秋·江苏宿迁·高三校考期中)下图1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另一种受体)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结构)组成部分。肌质网释放Ca2+的方式是。(2)轴突末端释放Ach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点,当Ach作用于A时,在骨骼肌细胞内(填“能”或者“不能”)检测到Ach,骨骼肌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症状。(3)神经细胞外的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成为膜屏障作用,该机制能使神经细胞保持正常的兴奋性。研究小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血钙较低,肌肉易抽搐痉挛,其原因是。②为验证膜屏障作用,研究小组首先用含有Ca2+、Na+等离子的培养液培养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刺激,获得膜电位变化的模型(图2)。然后降低培养液中Ca2+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验。a.图2曲线的获得,应采取图3中所示的连接方式。b.为达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研究小组还需要测定。(4)验证屏障作用后,研究小组去除培养液中全部的Ca2+,其他条件不变,然后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的刺激,结果虽然神经纤维上能发生动作电位,但是腓肠肌未收缩。对轴突末梢的研究发现,其膜上有Ca2+通道,突触小体中也有一定数量的突触小泡。据此推测Ca2+的作用是。【答案】(1)效应器协助扩散(2)(一定的)流动性不能化学信号→电信号肌肉持续收缩(肌肉痉挛)(3)Ca2+较少,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过强,很容易产生兴奋而使肌肉收缩Ⅱ膜内Na+含量的变化(4)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3.突触是由突前膜,突间隙和突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详解】(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肌质网释放钙离子是从高浓度至低浓度进行的,且经过通道蛋白,所以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2)轴突末端释放Ach的过程是胞吐作用,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Ach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没有进入细胞内,即Ach作用于A(突触后膜)时,没有进入细胞内,因此在骨骼肌细胞内不能检测到Ach,骨骼肌膜相当于突触后膜,接受递质的信号后,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则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则胆碱酯酶不能分解乙酰胆碱,导致乙酰胆碱持续结合在突触后膜上,出现肌肉持续收缩(肌肉痉挛)的现象。(3)①神经细胞外的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血钙较低,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过强,很容易产生兴奋而使肌肉收缩肌肉易抽搐痉挛。②为验证膜屏障作用,研究小组首先用含有Ca2+、Na+等离子的培养液培养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刺激,获得膜电位变化的模型(图2)。然后降低培养液中Ca2+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验。a.图2曲线检测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差,因此,图2曲线的获得,应采取图3中Ⅱ所示的连接方式。b.为达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研究小组还需要测定膜内Na+含量的变化,这样可以得出更有说服力的数据。(4)验证膜屏障作用后,研究小组去除培养液中全部的Ca2+,其他条件不变,然后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刺激,结果虽然神经纤维上能发生动作电位,但是排肠肌未收缩。说明钙离子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影响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对轴突末梢的研究发现,其膜上有Ca2+的运输通道,突触小体中也有一定数量的突小泡。据此推测Ca2+的作用是促进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以及释放神经递质。1.(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糖尿病显著增加认知障碍发生的风险。研究团队发现在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脂肪组织释放的外泌囊泡(AT-EV)中有高含量的miR-9-3p(一种miRNA),使神经细胞结构功能改变,导致认知水平降低。图1示IR鼠脂肪组织与大脑信息交流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①时,轴突末梢内的移至突触前膜处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打开,突触后膜电位升高。若突触间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