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废弃矿山自然恢复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然的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科学规范开展矿山生态修复,2022年,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这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管理省级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手段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为全面建设“美丽江西”提供法治保障。2024年1月,江西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决定》,是全国首个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江西时(2023年10月)强调的“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江西贡献。2024年3月,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2024年江西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了2研制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完善法规标准体系,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工作任务。2024年4月,根据江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征集2024年度我省自然资源领域标准制修订项目的函》,江西省地质局、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大湖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江西省自然资源政策调查评估中心、自然资源部环鄱阳湖区域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申报了《废弃矿山自然恢复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根据《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2024年五第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赣市监标〔2024〕16号),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于2024年7月8日正式批准《废弃矿山自然恢复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项目计划编号为DB36-2024-5-48,项目时限为2025年6月。本项任务由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由江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24)归口。(二)起草单位起草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大湖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江西省自然资源政策调查评估中心、自然资源部环鄱阳湖区域矿3(三)主要起草人男女男女男男讨男讨男女师男室4男男男师男男女男男男男男女女男5男室男男院制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江西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聚焦“走善作为”目标要求,于2022年12月,出台了全国首个矿山修复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明确了矿山生态修复的责、权、利,规范了过程管理,标志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工作迈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全省尚未建立矿山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对矿山生态修复如自然恢复等技术措施缺少统一规定和要求,存在矿山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示范滞后、缺乏科学途径与技术支撑,影响了生态修复工作进展和成效,因此,我省亟需构建与省域国土空间“生命共同体”相协调、与全省生态资源环境禀赋相适应6的矿山生态自然恢复规范标准。“江西样板”的重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在视察江西时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并多次强调要: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要科学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其中一个就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治愈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的道理所在。基于江西省生态环境资源禀赋,规范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环境自然恢复标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推进7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和治理标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将为全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规范遵循和技术支撑,为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做出积极贡献。山生态修复技术措施标准化水平的具体行动江西省是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是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江西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明确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江西实践路径,将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作为“三大高地”之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是我省“十四五”时期和2035远景目标的中心指导思想。本次规范编制立足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出发,以提升矿山生态系统恢复力为核心,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身修复能力,尊重生态系统演替规律,按照最大限度保留和维持原有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修复、平衡,最小限度匹配人工辅助措施,增强矿山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功能,加速修复进程、提升修复效能,制定本地化,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矿山生态环境自然恢复技术标准,对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提升我省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措施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出问题的现实需要8近几年,江西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成功申报实施赣州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赣州市和江西抚河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寻乌县、兴国县、永新县等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还被人民日报、中国自然资源报、江西日报等历史悠久。由于过去长期粗放型发展,矿山企业普遍“重开采、轻修复”,导致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历史欠账多。截至2023年底,全省尚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0座,待治理面积约9万亩;全省有在采矿山2346座,因采矿活动使用土地面积约90万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修复的矛盾依然突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任务仍然艰巨。江西生态本底好,降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植被自然生长条件适宜性较好,有不少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停止开采后,植被逐渐恢复,生态逐渐演替。但是在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实践中,在与省内相关主管部门、从事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技术单位等多方调研中发现,各地在矿山生态修复中对自然恢复的评判上,由于无统一的技术标准,缺少科学的评价指标,自然恢复认识不强,这项工作成为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堵点、痛点与难点问题。具体表现在:自然恢复区的识别与判定中调查方法不完善,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未建立;自然恢复技术措施与辅助再生的界线不明晰;自然恢复缺少监测与管护;自然恢复验收缺少9这些问题导致自然恢复技术措施在工作中难以科学、规范、有序施行,一定程度影响了生态修复工作进展和成效。因此,组织编制废弃矿山自然恢复技术规范,对科学规范开展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和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具有重要意义。三、主要起草过程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适用性和先进性,以达到充分发挥技术规范对废弃矿山自然恢复等生态修复工作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本标准的制定自任务下达后,成立标准起草小组。起草小组就本标准的制定开展前期资料收集,矿山实地调研,查阅相关文献规范,梳理国家、行业、各省地方标准,多次听取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等处室意见与建议,确定本标准编制方案开始初稿编写;初稿文本编写期间,不定期开展内部审查和交流讨论,反复修改后形成标准草案和项目建议书。2024年2月,江西省地质局、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大湖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江西省自然资源政策调查评估中心、自然资源部环鄱阳湖区域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向江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交立项申请;3月,江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自然恢复适宜性评价、自然恢复技术措施及辅助再生的适用性、标准的创新性等具体修改意见,并同意推荐立项。4月,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向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函(《关于<DLG基础测绘成果转换地理实体技术规程第2部分1:5001:10001:2000>等14项地方标准推荐立项的函》)推荐本标准申请立项。2024年5月,江西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组织专家对本标准开展立项评估,通过论证评估和立项审查后报省市场监管局审核,并同意立项;经公示后,于7月正式下达项目立项批复-《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五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赣市监标[2024]16号)。标准起草小组共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10余项,国家10余项、行业标准20余项、地方标准20余项;标准起草小组采用分工负责、集中攻关等方式进行标准草案的编制,每隔1-2周组织召开一次内部讨论、交流,进行相关标准草案相关章节的衔接,涉及不同行业之间的专业融合。2024年8-9月,为充分结合各地自然恢复典型矿山案例,契合江西本土矿山特色,夯实规范编制工作基础,提高规范的科学性和实操性,标准起草小组赴九江市、萍乡市、赣州市、宜春市、吉安市、抚州市、上饶市7个地级市开展专项调研,内容包括废弃矿山实地踏勘和自然资源部门交流座谈。根据江西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现状,结合规范编制相关专题内容,从省厅数据库中选取了按自然恢复核销的24个典型废弃矿山开展调研,矿山类型涉及建筑石料及砖瓦页岩类、非金属类、金属类、能源矿产类(煤)等,实地查看废弃矿山自然恢复的效果、适用性指标和验收的程序、资料的完整性等;在调研的县市召开多次交流座谈会,了解各地废弃矿山自然恢复积累的经验,以及实际工作中的难点、疑问等,参会的市、县、区局相关负责人从各自角度对废弃矿山自然恢复工作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标准起草小组结合实地调研、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意见征询,形成标准草案初稿后,提交江西省地质局进行内部审查。10月下旬,江西省地质局组织专家对标准草案初稿进行了初审,专家组对标准各条款逐一进行审查、论证、交流及讨论,标准起草小组按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完善,形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待网上公示结束后,根据征求意见情况修改完善标准文本,最终形成本标准送审稿。标准起草单位按照地方标准报审的要求进行标准送审,并按照审查会要求、意见修改、完善标准文本后,完成报批表,形成本标准(报批稿)。最终根据报批要求,提供立项和报审的全过程材料和报批材料,完成标准报批工作。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力求各部分内容科学合理,同时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本标准符合我国目前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其他相关标准没有矛盾之处。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提升矿山生态系统恢复力为核心,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身修复能力,尊重生态系统演替规律,按照最大限度保留和维增强矿山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功能,加速修复进程、提升修复效能,制定本地化,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矿山生态环境自然恢复技术标准。基于充分调查评价和深入研究分析,统筹安排本次规范编制的内容。根据江西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现状与生态资源禀赋,结合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实践中突出的问题为导向,按照“尊重科学,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和“技术可行,注重成效”的原则,在基础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自然恢复适宜性评价,合理确定自然恢复范围;根据矿山生态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多因性和地域性特征,统筹考虑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确定本区域参照生态系统及适用于当地特点的废弃矿山自然恢复和辅助措施及监测管护内容;根据废弃矿山自然恢复及辅助措施实施效果、原始资料及成果资料的完整性,开展自然恢复验收,充分考虑因区域条件差异,允许举证按照参照生态系统背景值验收。因此。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其实用性、可操作性。本标准在确保符合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参考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江西省地方标准,注重与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相关政策加强衔接;确定标准框架和主要内容,确保标准内容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本标准充分借鉴参考的国家、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文件主要包括:1.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2.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3.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4.GB/T38360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5.GB/T401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6.DZ/T022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7.DZ/T0282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8.DZ/T0287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9.HJ1172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质量评10.LY/T2356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范;11.TD/T103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一部分:通则;12.TD/T1068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13.TD/T1070.1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五、主要条款的说明本文件规定了废弃矿山自然恢复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技术流程、基础调查、问题识别与判定、自然恢复及辅助措施、监测与管护、验收和信息化建设等内容。本文件主要适用于江西省行政区域内的废弃矿山自然恢复的判定和修复,闭坑矿山、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可参照执行。(二)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制定过程中,标准起草工作组充分研究借鉴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为确保与现有标准内容协调一致,在标准条文中对部分标准进行了规范性引用,列出了对本标准必不可少的引用文件。为方便标准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标准,在本部分列出了废弃矿山、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参照生态系统、覆盖度、三区两线等标准中出现的术语的定义。其中,“废弃矿山”的定义参考、结合了《江西省矿山生态区两线”参考了《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生态修复监督管理的通知》(赣自然资字〔2024〕45号)。(四)基本原则与技术流程明确了矿山生态修复自然恢复遵循:尊重科学、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技术可行,注重成效的原则。“技术流程”原为“工作流程”,初审时按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主要流程包括:基础调查、问题识别与判定、自然恢复及辅助措施、监测与管护、验收、信息化建设等,并制作了技术流程图。规定了在系统收集矿山基础资料、“三区两线”、国土空间明确了调查范围、内容、方法等相关要求。调查内容上,与《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TD/T1070.1)进行了衔接,并注重自然恢复关系相对密切的内容;调查方法上,与相关行业规范进行了衔接。(六)问题识别与判定综合矿山开采规模、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等,参考受损生态系统的历史状态或周边类似矿山生态系统状态,合理建立参照生态系统;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问题识别及分析。经多方调研、论证,确定了自然恢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区位重要性、土壤质地、地形坡度、水文条件、地质环境破坏、与参照系统覆盖度落差等六项指标;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及自然恢复评价需求,进行自然恢复适宜性量化评价,分级、判定,根据判定结果,确定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措施;评估为适宜或基本适宜自然恢复的,编制自然恢复方案表。自然恢复适宜性评价,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了当某一指标受到很强烈的限制时,会严重影响自然恢复的可行性。因此,结合极限条件法进行评定,即只要某一评价指标值得分为0,不极限条件法主要针对区位重要性和地质环境破坏两项指标。(七)自然恢复及辅助措施为了提升自然恢复能力和效果,提出了采取封闭修复场地、拆除废弃设施,消除影响自然恢复的生态胁迫因子,封林恢复和封育恢复等技术方法,实施自然恢复,促进矿区生态环境功能恢复,实现良好的成效;同时明确,在不需要重新引种林草植被的前提下,依赖场地和周边生态系统自我愈合能力,促进植被再生和生物种群恢复。规定了局部裸露的区域可采用少量补种、补植和飞播等方式增加植被种类和覆盖度,减少与参照生态系统的差距,使其协调一致;露采形成的坑塘水面,能作为灌溉或养殖等用途的,可作为水域景观予以保留,水塘周边应做好封堵、加固、设立警示牌等安全措施。辅助措施是在现场调研、意见征询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的,也注意了与《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验收销号指南(试行)>的通知》(赣自然资函〔2022〕602号)的衔接。为掌握自然恢复实施效果,确定为自然恢复的区域,适时监测和管护。明确了监测期限、范围、内容、方法和频次等;规定了管护内容,提出了除必要的辅助措施外,不允许在修复场地内翻土、取石、搬运、垦殖,排除外界干扰,减少对场地的扰动等相关要求。(九)验收规定了验收的条件,主要包括:废弃矿山自然的适宜性、自然恢复状况和资料完整性等;验收内容包括原始资料及成果资料的完整性、自然恢复及辅助措施实施效果;明确了验收标准,重点列出了林地、草地、坑塘水面等的具体标准;提出了因区域条件差异,允许举证按照参照生态系统背景值验收;对验收程序提出了要求,并出具验收意见,填写自然恢复矿山验收表。验收的相关内容编制是经现场踏勘、实地调研、内部研讨、部门意见征询、专家咨询等,多方论证确定,同时,注意了相关标准规范及文件的衔接。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对乔水林地、竹林地、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木林地、灌从沼泽、其他林地等7种类型的林地郁闭度进行了规定,其中其他林地郁闭度不小于0.1,结合江西较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本标准确定林地验收标准郁闭度不小于0.2。中确定的灌木林覆盖度等级,中:覆盖度50%~69%;《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中草地土地复垦质量标准(中部山地丘陵区),要求覆盖度大于≥40%;结合相邻省份自然恢复覆盖度相关要求(50%-75%综合确定本标准草地验收标准:覆盖度不小于60%,且裸露部分不集中。(十)自然恢复信息化建设规定了自然恢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始资料数据、成果资料数据等;对信息化建设中分类、整理、建库和管理等提出了相关要求。(十一)附录附录列出了自然恢复适宜性综合判定表、自然恢复方案表、自然恢复矿山验收表等内容,用于对本标准正文内容进行补充。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未出现重大意见分歧。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通过资料收集、分析研究,自然资源部现行矿山生态修复相关标准主要制定于十八大之前,技术内容侧重地质环境、水土保持等,关注的是一个区域内的地质环境本底特点、调查监测的通用技术和工程方法等,缺少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等生态保护修复理念的落实。自然资源部归口管理的标准分为通用综合、调查监测、生产建设、修复治理、评价评估等五个类别。涉及通用综合的标准规范主要分布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两个方面,如《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等;涉及矿山调查的标准规范主要分布在矿山水文、地质、土质、水质、生态、环境等不同要素的本底调查与动态监测两方面,如等;涉及生产建设的标准规范主要集中在绿色矿山建设与资源循环利用两个方面,如《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不同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技术规范等;涉及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标准规范可以分为对不同矿种矿山生态进行系统修复的工作方法、对矿山生产建设过程中不同要素进行专项修复的技术方法两个方面,如不同矿种的“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等;涉及矿山生态评价评估的标准规范主要分布在矿区土地、地下水等不同要素破坏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验收规范》等。综上,自然资源部关于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面的标准主要集中技术规程、技术方法等方面,重点涵盖了调查监测、生产建设、评价评估等有关业务流程,标准类型相对单一。依托江西省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科学利用自然恢复的方式,有效推进江西省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不仅需要对有关矿山生态保护修复重要技术标准等进行梳理和总结,还需要从实践出发,以江西省典型地区矿山自然恢复实际经验为基础,针对性的制定《废弃矿山自然恢复技术规范》地方标准。2022年,自然资源部印发了《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TD/T1070.1-2022),该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面向全国,规定了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后矿山生态修复等技术工作,涵盖各种生态修复模式,概括性强,但对自然恢复的相关技术要求不具体,结合地方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能源设施抵押权担保运营合同3篇
- 2024年甲乙双方关于人工智能研发的合作协议
- 课外活动计划3篇
- 余甘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晒衣杆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社区讲座活动策划书6篇
- 初中地理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 旅游景区工作总结万能2022
- 公司活动策划方案模板集锦五篇
- 英文感谢信范文集合10篇
- 122首初中文言古诗文艾宾浩斯背诵表
- 残疾儿童家长培训讲座
- 2024年时政考点大全(135条)
-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解读
- 机动车驾驶员考试《科目一》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学前心理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乘除法口算题800道
- 内容运营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8 Unit 2 Sam is going to ride horse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
- 2025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