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风景谈》《秦腔》任务式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品黄土地风景,感生命之热情
——《风景谈》《秦腔》联读
教学目标
1.聚焦描写对象,能感受并归纳出两篇文章选材和构思上的特性。
2.能品鉴并比较出两篇文章抒情方法、语言表达上的异同。
3.借助情境任务,体悟并交流两篇文章传达出的崇高精神与生命热情。
教学重点
1.聚焦描写对象,能感受并归纳出两篇文章的选材、构思及思想内涵。
2.能品鉴比较出两篇文章抒情方法、语言表达上的异同。
教学难点
借助情境任务,体悟两篇文章传达出的崇高精神与生命热情。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点拨归纳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思考两篇文章在内容上有何关联?
2.查阅资料,了解茅盾和贾平凹两位作家生平及该文的创作背景。
一、课堂导入
1.情境任务
学校将举办以“跟着书本去旅行"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活动,我们班准备走进文学画廊中的黄土黄土地,以《风景谈》《秦腔》两篇文章为依托,捕捉文学中的独特风景,探寻风景中的文学意蕴,品味作品中的艺术笔法。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启此次文学审美之旅吧!
2.明确学习目标。
二、课堂活动
任务一:入文赏景,捕捉文学中的独特风景
活动1:初读感知,概括画面
《风景谈》《秦腔》两篇文章都以西北黄土高原为写作题材,它们分别描绘了哪些事物?请以短语或短句的形式进行概括。
(1)学生以批注形式概括
(2)小组交流后择优展示
【示例】
(1)《风景谈》主要描绘了六幅画面,可概括为:
A:大漠驼铃、月夜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茶社、北国晨号;
B:大漠古道驼铃脆、披霞戴月荷锄回、日落西山咏而归、握卷不觉雨纷飞、桃花芳园叙乐事、荷枪执号迎朝晖。
(2)《秦腔》主要描绘了秦腔场面,可概括为:
A:排秦腔、盼秦腔、演秦腔、观秦腔、评秦腔;
B:戏班排演、秦腔表演、秦人观演、演出轶事;
C:热情排戏、共情盼戏、痴情看戏、迷情评戏。
活动2:捕捉风景,交流感受
《风景谈》《秦腔》两篇文章描绘的画面或场景,你觉得美吗?为什么?
点拨:《风景谈》《秦腔》两篇文章描绘对象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优美、唯美的事物,有其独特美感。《风景谈》中的“风景”既指自然风光,也包括人的活动。作者笔下的风景是容纳了自然风景的“社会生活风景"。《秦腔》不是孤立地写戏曲,而是突出秦腔与秦人的血肉联系。作者笔下的秦腔是饱含了劳作民众喜怒哀乐的家乡交响乐。
(1)利用平板投票选出两篇文章之“我最喜爱的画面”,并简要概括美在何处。
(2)生成投票结果,呈现出得票前四名的画面。
【预设】
《风景谈》:
沙漠驼铃——庄严妩媚
月夜归耕——粗朴愉悦
延河夕照——雄壮爽朗
石洞雨景——怡然充实
桃林茶社——温雅可爱
北国晨号——严肃刚性
《秦腔》:
排秦腔——排演艰辛,观众热情
盼秦腔——场面热闹,秦人豪爽
演秦腔——技艺绝妙,摄人魂魄
观秦腔——观众痴迷,悲喜相生
小结:《风景谈》《秦腔》两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独特的文学风景,我们感知到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的庄严厚重、雄浑阔大,更感受到黄土地人民的崇高精神与生命热情。
任务二:入境悟情,探寻风景中的文学意蕴
《风景谈》《秦腔》两篇文章,茅盾称“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贾平凹评“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请同学们结合作家评论,研读文本,探寻风景之中的文学意蕴。
(1)小组合作:根据上一环节投票所选,全班自动分成四个小组,挖掘所选画面背后的文学意蕴。
(2)每组选出三人分别负责朗读对应语段、解析个中意蕴、交流小组感悟。
(3)以导游词的形式在全班分享推介。
【示例】
1.各位游客好!欢迎大家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我们面前的这处桃林就是当年延安青年在工作学习之余,休息、畅谈、读书的地方!一片绿荫,半盘石磨,断碑旧阶,加上荞麦大麻,这些东西随处可遇,也实在算不上什么风景,然而在这里休憩的青年却使这块地方有一种特别的氛围。他们或谈天,或讨论,或学习,或聚会,恬然自话,各得其所。劳动、工作之余的稍事休息,正是为了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新的战斗。当我们国家正处在民族危亡之际,是他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背负着民族的苦难和人民的希望,高举着救国图存的火炬,才使我们有了美好的今天及光明的未来。也就是说是这些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使这里原本显得贫乏的大自然也增添了景色,所以茅盾先生说:面对伟大的自然,人只有成为自然的主宰者、战胜者,才能显出自身的“更伟大”,成就一种崇高的美。不然,人也会像沙漠上那些“驼马的枯骨”,以其“微小的白光"融入“四周的苍茫”,更无从谈美和对美的欣赏了。请朋友们入林落座,想象当年那些年轻的革命者在这里的生活,感受超越自然的真正的风景!
2.各位游客好!欢迎大家来到八百里秦川大地,我们看到了一扶黄褐的平原,一尺多宽墙的土屋,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也看到了当地民众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磙子、碌碡上吃着羊肉泡馍。观中华文明之光,品十三朝古都绝唱。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听一听黄土地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秦腔。请允许我稍作介绍:秦腔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正如陕西人粗犷豪迈、毫不矫揉造作的性格一样。他们用秦腔表达喜怒哀乐,用秦腔抒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时代的讴歌。朋友们,秦腔秦韵撩心弦,古老艺术今再现。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听秦腔真遗憾。瞧,演出开始了——
……
小结:《风景谈》正是因为“人的活动"才使得画面和谐悠远,借“风景”来表现人的精神美。《秦腔》正是因为秦腔与秦人的血肉联系,才使得秦腔化作了美的艺术,借“秦腔"来表现人的生命力。从《风景谈》《秦腔》两篇文章中,我们感受到黄土高原的魅力不只是苍凉辽阔、广漠旷远的山川风貌,更是人们坚韧抗争、坚韧乐观、热情旺盛的生命力;延安的魅力不只是单纯强烈、生动鲜艳的自然风物,更是质朴刚健、昂扬崇高的革命风貌;秦腔的魅力不只是独特的唱腔,更是三秦大地大苦大乐之民众的生命意识。
任务三:品味文辞,鉴赏作品中的艺术笔法
当代学者、散文家佘树森在《散文创作论》中说:“散文产生美感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思想情趣的美,二是语言文字的美,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上都展示了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山川风貌、风俗人情与精神面貌,但读来却给我们不同的审美体验,这源于不同艺术笔法的使用。请从抒情手法、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赏析,并思考其成因。
活动1:体悟情感,探究抒情手法
《风景谈》中茅盾是如何抒发对延安的热爱与赞美的?《秦腔》中贾平凹是如何抒发对秦腔文化的热爱与赞美的?
【明确】
《风景谈》:借景抒情,借“谈风景"来“谈政治”,赞扬延安儿女所表现的向上、坚毅的民族精神。如“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说明人类比自然更伟大;“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石洞雨景"与“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和休息,说明人类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的贫乏;“北国晨号”,写清晨山峰上两名战士的雄姿,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士是坚毅、刚强、勇敢等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秦腔》:借物抒情,借“秦腔”来写“秦人”,表达对原乡的热爱、对民众生活的关注,秦腔是黄土地与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集中体现了秦之韵、秦之美。①唱秦腔是做人最体面的事,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②秦腔是恶劣环境下的精神寄托,劳苦倦怠时可以荡涤困乏;③在文化生活贫乏的时代,秦腔让他们可以宣泄生活的情乐痛苦,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得到美的享受;④秦腔弘扬了真善美,可以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活动2:读文察言,品味语言特色
就语言表达而言,你更喜欢《风景谈》《秦腔》两篇文章中的哪一篇,为什么?
【明确】:
比较角度《风景谈》《秦腔》相同点
表达方式六幅画面都是先描写,后议论,点明题旨;议论性语句连缀起来集中表现作者唯物史观。描写、记叙中夹杂议论、抒情熔叙述、写景、议论、抒情于一炉
艺术手法对照、烘托、欲扬先抑场面描写、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环境烘托、运用比喻等修辞
语言风格尖锐与含浑,严肃与轻松,直白质朴与含蓄蕴藉的巧妙结合,富有时代气息张扬大气,原生朴拙,富有张力,浓墨重彩,热烈豪放,广阔深远,浓郁细腻,富有生活气息质朴自然、准确传神、妙用修辞,自由活泼,感染力强
活动3:知人论世,剖析风格成因
结合预习资料,谈一谈《风景谈》《秦腔》呈现不同风格的原因。
(1)小组交流资料,形成见解。
(2)借助表格形式,总结梳理。
比较角度《风景谈》《秦腔》
作者概况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作品有长篇小说《蚀》《虹》《腐蚀》《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霜叶红似二月花》;散文集《白杨礼赞》《炮火的洗礼》《时间的记录》;评论集《夜读偶记》《给青年作者的信》《鼓吹集》等;话剧剧本《清明前后》;中短篇小说《路》《三人行》《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茅盾擅长以理性思辨剖析社会现象,构建长篇巨制。茅盾的文学道路,与倡导“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结伴而生。现实主义文学观是茅盾的文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必须是时代的反映,文学创作源泉是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贾平凹,中国当代作家。1952年出生于陕西丹凤县,1972年以偶然的机会进入西北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学编辑。后任《长安》杂志小说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新时期伊始,文学界普遍还在“救救孩子"的呼喊中抚摸伤痛、控诉罪恶时,贾平凹却以一个山地青年天真的眼睛发现了爱和美。成为小说、诗歌、散文“三马并进”的著名作家,是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的作家。1987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4月20日,凭借散文集《贾平凹灵性散文》获得第二届三毛散文奖;代表作还有《高老庄》《怀念狼》和《病相报告》等,其作品风格清淡恬静,文笔纯朴厚实。
写作时间1940年12月1983年5月2日
写作背景茅盾于1940年5月由新疆到延安,巧遇朱德,应邀前往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在延安,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回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后,就写了这篇“见闻录"式的散文。为了在国统区发表,全篇从谈风景的角度下笔,写得比较含蓄,用一幅幅有特点的风景画来表现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贾平凹是地地道道的陕西农村出身的人。即使身处城市多年,他依然不改乡音,不忘乡情。黄土高原的野山野地、一草一木、乡亲父老,连同那高亢的秦腔、自足自乐的生活方式,一起构成了贾平凹全部创作的“根”,也构成了他散文创作中鲜明的民俗性和地域文化意识。《秦腔》就属于这类题材。此文创作于1983年。秦腔是一种广泛流行于陕西及西北地区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作者对秦腔和秦川人民、秦地生活都饱含热爱,创作了不少具有浓郁陕西地方特色的散文,此文即是其一。
写作意图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作者生于斯长于斯,表达对故土的热爱、对黄土地上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的赞美。这使得作者在描述中更多地凸现了黄土地人民的人情美,而滤掉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愚昧与丑陋。
创作个性倡导“文学为人生"的艺术主张,较自觉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新文学的革命精神和战斗传统。擅长“大题小做”,是“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还原式”写作,为文讲“真”,用真挚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以独立的思考去建立与时代的联系。
……(根据学生见解,可继续完善)
任务四:拓展阅读,徜徉文学画廊中的黄土地
资料链接:
1.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
——班固《汉书·地理志》
2.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
——西方文艺理论家丹纳《艺术哲学》
3.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巍巍秦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追梦励志演讲稿(35篇)
- 身边的调查报告5篇
- 让小学生轻松爱上英语的技巧
- 设备维护服务方案样本
- 设计合同解除策略研究
- 诚心担保真实性的誓言
- 语文大专科学素养卷
- 豪华大巴接机服务合同
- 购买牛只合同范例
- 购销合同格式与书写规范
-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
- 数控机床主轴结构与调整课件
- 煤矿一通三防煤矿一通三防培训教案
- 最新液化气站风险分级及隐患治理体系手册
- SAP HANA 定制化平台(TDI)方案
- 中医诊疗养生中心招商加盟手册
- 桥梁拆除施工方案模板
- (学前教育原理)大作业:你身边的蒙氏幼儿园的教育现状是怎样的?你怎样理解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精髓?
- (中金)银行业分析框架ppt课件
- 《色彩搭配》PPT课件(教学)
- 《颈椎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