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仿真试卷(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998年夏季,中国东北地区的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出现了超强暴雨,引发创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给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三省区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导致此次强暴雨发生的最直接天气系统是东北冷涡活动异常频繁。冷涡是中心冷于四周的低压涡旋,其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强。如图是此次暴雨发生时500hPa平均高度场和风场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低压涡旋位于图中的()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2.此次强降水的水汽来源最主要是()A.孟加拉湾 B.西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3.降水极值中心可能出现在()A.冷涡西侧 B.冷涡中心 C.冷涡北侧 D.冷涡东南侧如图为河南省三个不同等级部分城镇分布图及某三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确定城市服务范围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IS C.GPS D.BDS5.图中①城市最可能是()A.等级规模大的中心城市 B.等级规模大的山区城市 C.等级规模小的平原城镇 D.等级规模小的山区城镇为研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中学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来观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变化:将一早先种有小草的用泥土制作的地形沙盘放在一个特制的塑料箱中(如图),盛夏时先放在冰柜中保持温度0℃左右,取出后在箱内放上小虾、蚂蚁等,于晴天中午12点将该塑料箱放置在空旷处72小时,并用摄像头记录箱内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6.观察发现,箱内的冰雪首先消融,这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中()A.可能对两极的影响更明显 B.各要素的变化均不同步 C.主要影响某一要素的变化 D.主要影响某一地区的变化7.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出发,在第72小时前后,相对于放置在户外之前,箱内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A.“大气”干热、“河湖”干洞 B.“陆地水”和“海洋水”增加 C.“三角洲”明显扩大 D.动植物死亡,土壤趋于荒漠化布拉柴维尔和金沙萨是全世界唯一一对隔河相望并能互相看见的首都(如图),其中金沙萨是中部非洲的最大城市,2017年人口近1200万。两城市新城区的发展都存在着对雨林和湿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据此完成8~9题。8.两城市的新城区建设过程中,对需要占用的雨林和湿地,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雨林全毁,湿地皆填 B.保留部分雨林和湿地原貌 C.雨林全毁,湿地全留 D.改部分雨林和湿地为生态功能区9.针对布拉柴维尔西北部新城区外围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下列合理的做法是()A.为城市居民提供动植物资源 B.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C.建设缓冲区和自然保护区 D.作为城市发展的“后花园”近十年来,某山区城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使城市面积扩大了近5倍,人口增加了2倍。如图为该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图中高速公路有进出口,铁路无配用车站。据此完成10﹣11题。10.促使该城镇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经济的发展 B.技术水平的提高 C.自然条件的改善 D.国家政策的驱动11.对该城镇城市化发展贡献最大的交通线路是()A.北山高速公路 B.南北滨河公路 C.北部山麓公路 D.南部山区铁路江西省自2001年起,经过20年时间,退耕还林成效显著,也导致许多地区出现耕地“非农化”(耕地不再种植农作物)和“非粮化”(耕地不再种植粮食作物)现象,其中山地丘陵地区“非农化”和“非粮化”更为严重。2020年以来,全省开始遇制和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实行退林还耕,但任务十分艰巨。如图为江西省山脉水系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2.图中山地丘陵地区“非粮化”较平原区更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有()①山地丘陵地区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②山地丘陵粮食作物受旱涝灾害影响重③平原地区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④平原地区种植经济作物经济效益低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13.在“遏制增量,解决存量”的原则下,破解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难题的合理措施有()①存量一律整改、恢复耕种②补充耕地、补划水久基本农田③抛荒地采用一律回耕④处理好耕地“进出平衡”⑤对丘陵山区农田进行宜机化改造⑥改革种粮补贴政策,严禁耕地改种非粮作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⑥如图是乌克兰地图。据此完成14﹣15题。14.乌克兰位于俄罗斯的()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15.45°N纬线大致经过()A.甲 B.乙 C.丙 D.丁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16.(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早期形成的岩层(石)发生长时间的沉积间断——剥蚀,后期又发生沉积作用形成新的岩层,上下岩层(石)之间的面称不整合面。这种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岩浆侵入过程中所捕获的围岩碎块,称为捕虏体。如图示意某地含有不整合面和捕虏体的地质剖面。(1)指出图中不整合面形成前后的地质作用。(2)说明砾岩中乙砾石的形成过程。(3)能否判断甲、乙、丙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1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多冰蚀湖,素有“千湖之国”之称,森林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需大量进口。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及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拉彭兰塔位于芬兰最大湖泊塞马湖的南边,是芬兰最大的内陆港。是世界最大的制浆造纸厂集群地,其原料来自芬兰各地。近年来,拉彭兰塔多家制浆造纸厂针对造纸工业中出现的问题,开始寻求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图甲为芬兰南部地区图,图乙为芬兰造纸工业发展模式示意图。(1)分析拉彭兰塔成为世界最大的制浆造纸厂集群地的有利条件。(2)结合图乙,指出芬兰传统造纸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3)分析拉彭兰塔把造纸过程和能源生产一体化的有利影响。18.(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区际公平是指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地区的发展为代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河流特别是大河流域,其上、中、下游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如图为北京周边地区地形和水系图。(1)为促使京津地区健康发展,从区际公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请对图示地区山地丘陵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2)你认为京津地区能为上游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哪些帮助。19.(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城市、河流、湖泊、沙漠分布图,图中虚线框以内地区素有“西域湿岛”“塞外江南”之美称,是中国西部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区内植被覆盖率平均达到90%,河谷平原农田广布,低山带为优质春秋草场,中山带为茂密云杉林,高山带为优质夏季草场,山顶多冰川。(1)指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2)根据图中河流分布,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结合地势特征,用图例所示山脉符号绘出中国境内河流的分水岭。(3)图中虚线框内地区有“西域湿岛”“塞外江南”之美称,分析地形对这种环境的形成起了什么作用?
202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仿真试卷(一)·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998年夏季,中国东北地区的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出现了超强暴雨,引发创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给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三省区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导致此次强暴雨发生的最直接天气系统是东北冷涡活动异常频繁。冷涡是中心冷于四周的低压涡旋,其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强。如图是此次暴雨发生时500hPa平均高度场和风场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低压涡旋位于图中的()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分析】低压系统(气旋):①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北半球呈逆时针辐合;南半球呈顺时针辐合);②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解答】解:根据材料可知,冷涡影响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等地;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我国省区分布相对位置可以判断冷涡位于③处,且③处气压最低,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此次强降水的水汽来源最主要是()A.孟加拉湾 B.西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分析】影响我国的降水来自于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是东南风,来自于印度洋的是西南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北坡和阿尔泰山南坡,是高空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解答】解:根据图中的气流分布可知,此次强降水的水汽来源有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水汽和东南季风从西太平洋带来的水汽,西风气流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根据上题可知,图示降水最多在东南部,所以东南季风是从西太平洋带来的水汽最多,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降水极值中心可能出现在()A.冷涡西侧 B.冷涡中心 C.冷涡北侧 D.冷涡东南侧【分析】等压线数值内大外小为高压,从气流来说是反气旋;反气旋的气流为北顺南逆辐散,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等压线数值内小外大为低压,从气流来说是气旋;气旋的气流为北逆南顺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解答】解:降水极值区应该是水汽最为集中的区域,并与冷涡附近冷空气相遇的区域,根据图的位置可知,从西南、东南部来的气流将水汽汇集于冷涡的东南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如图为河南省三个不同等级部分城镇分布图及某三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确定城市服务范围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IS C.GPS D.BDS【分析】RS(遥感)主要用于获取信息;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三维空间定位;GIS(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处理空间数据,进行地理事物的查询、分析、模拟和评估。其功能差异可简单地理解为:RS负责拍片,解决是什么的问题;GPS负责找位置,解决在哪里的问题;GIS如人脑,负责存储和处理信息,解决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办的问题。【解答】解:RS(遥感)主要功能是获取影像资料,A错误。确定城市服务范围需要叠加人口分布、城市规模、行政区划等多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地理信息系统),B正确。GPS(全球定位系统)和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CD错误。故选:B。5.图中①城市最可能是()A.等级规模大的中心城市 B.等级规模大的山区城市 C.等级规模小的平原城镇 D.等级规模小的山区城镇【分析】城市级别越高,服务种类越多,城市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级别越低,服务种类越少,城市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解答】解:图中①城市服务范围很大,服务人口却很少,等级规模大的中心城市服务范围大、服务人口也多,A错误。图中山区城市规模均较小,B错误。等级规模小的平原城镇服务范围小而服务人口较多,C错误。最可能是等级规模小的山区城镇,人口密度较小、面积大,总人口少,城市等级低,D正确。故选:D。为研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中学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来观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变化:将一早先种有小草的用泥土制作的地形沙盘放在一个特制的塑料箱中(如图),盛夏时先放在冰柜中保持温度0℃左右,取出后在箱内放上小虾、蚂蚁等,于晴天中午12点将该塑料箱放置在空旷处72小时,并用摄像头记录箱内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6.观察发现,箱内的冰雪首先消融,这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中()A.可能对两极的影响更明显 B.各要素的变化均不同步 C.主要影响某一要素的变化 D.主要影响某一地区的变化【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某一要素的变化,必然伴随着其他要素的变化。【解答】解:随着箱内气温升高,箱内各地理要素的变化是同时进行的,而且气候变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BCD错误。全球变暖引发冰需消融,对两极的影响可能比较明显,A正确。故选:A。7.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出发,在第72小时前后,相对于放置在户外之前,箱内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A.“大气”干热、“河湖”干洞 B.“陆地水”和“海洋水”增加 C.“三角洲”明显扩大 D.动植物死亡,土壤趋于荒漠化【分析】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答】解:在第72小时前后应当是中午,箱内蒸发旺盛,较为湿热湿热,A错误。箱内地表水减少,空气中水汽增加,故“陆地水”和“海洋水”减少,B错误。夜间箱内水汽凝结,但数量有限,不会形成明显的“降雨”,“水土流失“现象也不明显,“三角洲”不会明显扩大,C错误。经过反复的高温蒸烤,箱内动植物死亡,土壤逐渐荒漠化,D正确。故选:D。布拉柴维尔和金沙萨是全世界唯一一对隔河相望并能互相看见的首都(如图),其中金沙萨是中部非洲的最大城市,2017年人口近1200万。两城市新城区的发展都存在着对雨林和湿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据此完成8~9题。8.两城市的新城区建设过程中,对需要占用的雨林和湿地,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雨林全毁,湿地皆填 B.保留部分雨林和湿地原貌 C.雨林全毁,湿地全留 D.改部分雨林和湿地为生态功能区【分析】两城市的新城区建设过程中,对需要占用的雨林和湿地的措施可以从保护性开发的角度分析。【解答】解:城市建设应当留有生态功能用地,因此应当保留一部分雨林和湿地作为城市生态用地,并对这部分雨林和湿地进行人工改造,使它们更适合城市发展需求,D正确。雨林全毁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AC错误。两城市的新城区建设过程中,对需要占用的雨林和湿地,保留部分雨林和湿地原貌,不利于融入城市环境,B错误。故选:D。9.针对布拉柴维尔西北部新城区外围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下列合理的做法是()A.为城市居民提供动植物资源 B.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C.建设缓冲区和自然保护区 D.作为城市发展的“后花园”【分析】布拉柴维尔西北部新城区外围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利用应从雨林环境特点、功能、价值方面分析。【解答】解:西北部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对布拉柴维尔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重要生态功能,应加以保护,建设缓冲区和自然保护区,C正确。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又很高生态价值,为城市居民提供动植物资源,会破坏环境,A错误。热带雨林气候湿热、有毒虫猛兽,不适宜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和作为城市发展的“后花园”,BD错误。故选:C。近十年来,某山区城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使城市面积扩大了近5倍,人口增加了2倍。如图为该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图中高速公路有进出口,铁路无配用车站。据此完成10﹣11题。10.促使该城镇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经济的发展 B.技术水平的提高 C.自然条件的改善 D.国家政策的驱动【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因素主要有区位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质和水文等;社会因素有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因素对交通的影响越来越小,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交通线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解答】解: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启动是该城镇交通条件改善的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BD错误。该城镇自然条件并没有多大改善,C错误。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促使该城镇交通条件不断改善,A正确。故选:A。11.对该城镇城市化发展贡献最大的交通线路是()A.北山高速公路 B.南北滨河公路 C.北部山麓公路 D.南部山区铁路【分析】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地区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维持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等。【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高速公路、铁路和北部山麓公路对该城镇的城市化影响不大,ACD错误该城镇的城市用地面积扩大主要是南北两条滨河公路的推动作用,B正确。故选:B。江西省自2001年起,经过20年时间,退耕还林成效显著,也导致许多地区出现耕地“非农化”(耕地不再种植农作物)和“非粮化”(耕地不再种植粮食作物)现象,其中山地丘陵地区“非农化”和“非粮化”更为严重。2020年以来,全省开始遇制和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实行退林还耕,但任务十分艰巨。如图为江西省山脉水系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2.图中山地丘陵地区“非粮化”较平原区更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有()①山地丘陵地区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②山地丘陵粮食作物受旱涝灾害影响重③平原地区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④平原地区种植经济作物经济效益低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分析】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解答】解: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土壤、水分,局地气候等条件差异大,适合因地制宜种植多种农作物,①正确。江两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对各地区影响均较大,②错误。平原地区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和机械化作业,③正确。平原地区种植经济作物从投入和产出角度看,效益并不比山区低,④错误。故选:A。13.在“遏制增量,解决存量”的原则下,破解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难题的合理措施有()①存量一律整改、恢复耕种②补充耕地、补划水久基本农田③抛荒地采用一律回耕④处理好耕地“进出平衡”⑤对丘陵山区农田进行宜机化改造⑥改革种粮补贴政策,严禁耕地改种非粮作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⑥【分析】破解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难题的合理措施应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上维护耕地数量、质量方面分析。【解答】解:存量一律整改,恢复耕种,是“简单化“和“一刀切”,措施不合理,①错误。对耕地遭受深度破坏的,无法恢复或恢复代价过大的区域,应补充耕地、补划水久基本农田,②正确。抛荒地应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农则农,不能一律回耕,③错误。耕地“进出平衡”能保证耕地不减少,保证数量稳定,④正确。对丘陵山区农田进行宜机化改造,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正确。耕地是否改种粮食作物,还应当考虑农民、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经济损失大小,不能“一刀切”,⑥错误。故选:C。如图是乌克兰地图。据此完成14﹣15题。14.乌克兰位于俄罗斯的()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分析】方向的判读方法主要有一般定向法,即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解答】解:根据上题可知,题干中提到“北约东扩”、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卢甘斯克战事等,“北约东扩”是到达俄罗斯的家门口,卢甘斯克位于乌克兰东部,卢甘斯克在俄罗斯的西部,所以乌克兰位于俄罗斯的西面,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45°N纬线大致经过()A.甲 B.乙 C.丙 D.丁【分析】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弧长约为110千米;在纬度为a的纬线上,经度相差n°,其长度为110千米×n°×cosa。【解答】解:乌克兰位于北半球,所以图中50°纬线是北纬;由于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弧长约为111千米,所以45°N纬线距离50°N约是550km;根据比例尺可知,45°N与直线比例尺125km作对比约靠南4个比例尺的长度,丁最符合,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16.(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早期形成的岩层(石)发生长时间的沉积间断——剥蚀,后期又发生沉积作用形成新的岩层,上下岩层(石)之间的面称不整合面。这种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岩浆侵入过程中所捕获的围岩碎块,称为捕虏体。如图示意某地含有不整合面和捕虏体的地质剖面。(1)指出图中不整合面形成前后的地质作用。(2)说明砾岩中乙砾石的形成过程。(3)能否判断甲、乙、丙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分析】(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2)沉积岩形成过程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3)岩层新老关系或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的判断方法:一般而言,沉积岩是越向下层年龄越老;若岩浆侵入到沉积岩内部或岩浆通过沉积岩内部后喷出地表,则岩浆岩较沉积岩新;岩浆通道附近的变质岩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受高温作用变质而形成的,因此其形成时间晚于岩浆岩。地壳垂直运动导致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因此出现断裂错位的岩层形成于断层之前,反之,完整而上覆于断层之上的岩层形成干断层之后。同理,若地质构造中既有褶皱又有断层,也可依据切断关系判断,被切断的形成较早。【解答】解:(1)据所学分析,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不整合面形成前因为地壳的抬升造成了岩层的剥蚀,后期由于地壳的下沉,发生沉积作用形成新的覆盖岩层,导致上下岩层之间形成不整合面。所以不整合面形成前后的地质作用为前期地壳抬升,侵蚀作用;后期地壳下沉,沉积作用。(2)读图可知,乙砾石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所以乙砾石的形成过程为先经过岩浆侵蚀,后经侵蚀破碎,最后沉积固结作用形成砾岩。(3)读图分析可知,甲和丙均为页岩岩块,页岩为最先形成的地层,花岗岩为岩浆侵入页岩后形成,花岗岩形成后经过剥蚀形成乙,所以乙最后形成。故答案为:(1)前:地壳抬升,侵蚀作用;后地壳下沉,沉积作用。(2)乙砾石为花岗岩岩块,岩浆侵入页岩岩层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经过长时间侵蚀,形成破碎花岗岩岩块,经过沉积固结为砾岩。(3)丙先于甲先于乙;页岩层最先形成,内与甲均为页岩碎岩,丙处页岩碎块被岩浆侵入形成在花岗岩体中,花岗岩形成后经过侵蚀形成乙岩块。1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多冰蚀湖,素有“千湖之国”之称,森林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需大量进口。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及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拉彭兰塔位于芬兰最大湖泊塞马湖的南边,是芬兰最大的内陆港。是世界最大的制浆造纸厂集群地,其原料来自芬兰各地。近年来,拉彭兰塔多家制浆造纸厂针对造纸工业中出现的问题,开始寻求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图甲为芬兰南部地区图,图乙为芬兰造纸工业发展模式示意图。(1)分析拉彭兰塔成为世界最大的制浆造纸厂集群地的有利条件。(2)结合图乙,指出芬兰传统造纸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3)分析拉彭兰塔把造纸过程和能源生产一体化的有利影响。【分析】(1)拉彭兰塔成为世界最大的制浆造纸厂集群地的有利条件需要考虑交通的便利、水源是否丰富以及自净能力的强度。(2)芬兰传统造纸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3)拉彭兰塔把造纸过程和能源生产一体化的有利影响可以分析对生产成本、产品竞争力、能源供应、消费结构以及环境质量的影响。【解答】解:(1)拉彭兰塔成为世界最大的制浆造纸厂集群地的有利条件首先要考虑交通因素,由图可知,此地交通十分便利,铁路和水路交通都便利,有利于运输产品、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其次临近马塞湖,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并且需水量大,因此用水充足也是一个有利条件;最后塞马湖面积广大,湖泊的流动性强,自净能力强,因此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造成的伤害。(2)芬兰传统造纸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工业生产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排放的废水废气会严重污染环境;其次造纸生产会对树木造成影响,会减少树木的数量,使森林遭到破坏,从而引发生态破坏;同时再生产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3)拉彭兰塔把造纸过程和能源生产一体化首先会降低造纸的生产成本,减少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废弃物的排放会减少,并改善大气质量;也会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从而保证冬季的供暖效果。故答案为:(1)水陆交通便利(铁路交通便利,有运河与割泊和海洋相通,水运交通便利),便于原料运入和产品运出;临近塞马湖,用水充足;塞马湖面积广大,自净能力强,可缓解环境污染。(2)森林破坏,引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问染和大气污染);资源浪费。(3)提供清洁能源,降低造纸厂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保证冬季供暖:废弃排放量减少,污染减轻: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18.(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区际公平是指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地区的发展为代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河流特别是大河流域,其上、中、下游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如图为北京周边地区地形和水系图。(1)为促使京津地区健康发展,从区际公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请对图示地区山地丘陵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2)你认为京津地区能为上游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哪些帮助。【分析】(1)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向为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2)区域联系可以通过人才、资金、技术、产业等方面联系。【解答】解:(1)把山地丘陵区作为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以京津地区为客源市场,发展生态旅游;兴修水利,为京津地区提供水源保障,减轻京津地区的洪涝灾害;开发水电,保障京津地区电力供应;发展生态农业,为京津地区提供农副产品。(2)京津地区经济相对上游地区发达,可以为上游山区提供资金的支持;京津地区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人口丰富,可以为上游山区提供人才和技术的支持;京津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可以为上游地区提供广阔的市场;京津地区可以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山区。故答案为:(1)提高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发展生态旅游;为京津地区提供水源;开发水电。(2)为上游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资金;为上游山区经济发展提供市场;部分产业向上游山区转移。19.(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城市、河流、湖泊、沙漠分布图,图中虚线框以内地区素有“西域湿岛”“塞外江南”之美称,是中国西部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区内植被覆盖率平均达到90%,河谷平原农田广布,低山带为优质春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证房屋交易合同范本
- 合同转让合同的签订技巧
- 广告媒体设计合同
- 广告委托协议-合同范本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 意见不同怎么办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痴呆震颤麻痹》课件
- 狂犬病辩证论治方案
- 手术区铺无菌手术单
-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护理
- 年产xx男帽项目建议书
- GB/T 19342-2024手动牙刷一般要求和检测方法
- 洗车场清淤合同范本
-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社会招聘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6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售后服务人员培训资料课件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 中小学生安全事故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 2024年高考真题-历史(福建卷) 含答案
- GB/T 15822.1-2024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