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研究_第1页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研究_第2页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研究_第3页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助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主题选择、内容整合、目标确定、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等五个层面,阐述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TCOAE模式。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纽约,指的是超越单一学科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创造与传播活动。从中国知网上国外文献资料的总体趋势和学科分布来看,国外对于中等教育的跨学科研究仅占4.29%。在《中学跨学科教学:系统回顾》(2023)中,Tonnetti,Benoit和Lentillon-Kaestner,Vanessa的研究表明:目前在中学中开展的跨学科实践很少,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往往是有限的。国内的跨学科教学研究始于2000年。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的范式正从牛顿体系逐渐向量子体系转变。新的量子体系范式强调,事物不能从整体体系中分离出来,因为它们只存在于体系的相互关系中。当前社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加复杂多变,往往涉及多个领域,以往单纯靠某一学科或者领域的突破带动技术整体发展的可能性正在逐渐消失。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未来需要面对的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远远超出了单科教育内容的边界。这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土壤(郭华,2023)。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要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教育部,2017)。《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各学科开展“10%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方法、观念,综合解决主题聚焦的问题的教学理念。它将“跨学科(transdisciplinary)课程”和“主题(thematic)课程”两种课程形态结合起来,既立足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又将这种关联拓展到社会生活当中,围绕特定主题整合学生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设计(李俊堂,2022)。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实现课程综合化、凸显课程实践性的积极稳妥的举措,对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郭华,2023)。可以说,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吴刚平,2022)。就英语课程而言,英语学科的语篇内容本身就是跨学科内容,但由于教材容量有限,在解决某个问题时仍需补充相关学科的知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基于英语学科的立场,以英语课程内容为依托,以主题为核心和纽带,统领、整合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内容、方法和思维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围绕主题有机融合,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新的相对系统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王蔷,刘诗雨,2023)。《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学模式。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TCOAE模式。该模式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有推动作用。一、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TCOAE模式概述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TCOAE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由五个步骤组成:主题(theme)选择;内容(content)整合;目标(objective)确定;活动(activity)设计;评价(evaluation)设计。一是主题选择。主题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得以实现的枢纽,是学科间建立关联的桥梁。主题把散落在各个学科中的碎片以一定的逻辑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问题和展开学习的全景视角(郭华,2023)。二是内容整合。跨学科学习主题确定后,应当围绕该主题迁移、整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形成资源包,供教学使用。三是目标确定。确定合理、适宜的学习目标是跨学科主题学习顺利实施的前提。跨学科内容整合后,需要进一步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既为跨学科学习活动提供指引,也为活动实施后的评价提供参照(郭华,2023)。四是活动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应以学习活动观为指导,以所整合的学习资源为支撑,以所确定的学习目标为引领。五是评价设计。选择了主题、整合了内容、明晰了目标、设计好活动之后,还需要进行评价设计,以评估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效果。二、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TCOAE模式教学实践(一)T——主题选择主题是跨学科学习得以实现的枢纽,是学科间建立关联的桥梁。主题是实现跨学科的中介,跨学科的学习由主题催生。主题应该与多个学科关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开放性、拓展性和综合性,以便融入不同学科的内容。主题应当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课前,教师可进行问卷调查,安排学生应用在线协作平台如MicrosoftTeams、GoogleClassroom等,讨论哪些是他们感兴趣的主题。这些平台提供了多种协作工具,如群组讨论、文件共享、任务分配等。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实时的讨论交流,共同商定主题。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第二单元NaturalDisasters(以下简称NaturalDisasters)为例,该单元的主题语境为人与自然,涉及灾害防范这一主题群,问题情境为自然灾害,比如地震,2023年以来(截至8月13日),我国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365次。教师综合考虑上述主题确定要素,从地震频发的问题出发,选择“自然灾害与防范,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为本单元跨学科教学主题。(二)C——内容整合跨学科学习主题确定后,应当以主题为核心,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我的资源库”功能,使用平台资源围绕主题迁移、整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主题情境中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或联系点,避免学科泛化和知识碎片化,将多个学科的关键因素进行融合和重构,形成跨学科知识体系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包,上传网络教学平台,供教学使用。学习资源应当多元化,如文本、图片、视频、实验等,让学生从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源中获取综合性知识和技能。以NaturalDisasters为例,教师依据“自然灾害与防范,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这一教学主题,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我的资源库”或数字化图书馆,整合地理学科的地壳变动和火山喷发知识,以及思政学科的防震减灾法和灾难防护知识等形成学习资源包,上传智慧课堂、希沃白板等平台。(三)O——目标确定跨学科内容整合后,需要进一步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跨学科学习目标应当科学合理,体现可行性与引领性。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和可衡量性,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教师希望学生收获的学习成果。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相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前可应用视频会议工具Zoom、MicrosoftTeams、Skype等,这些工具提供视频和音频通话功能,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进行实时的讨论和交流,表达自己对教学目标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达成目标共识。目标应该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实践相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目标应该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目标应该与评价标准相关,这样可以方便教师根据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以NaturalDisasters为例,在本单元结束时,学生要能够达成以下目标:①分析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②获取结构化的防灾减灾知识;③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灾能力。(四)A——活动设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英语学习活动观。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应以学习活动观为指导,以本学科课程内容为主体,运用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思想方法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根据主题、目标和整合后的学习资源,设计实验、调查、讨论、案例分析等跨学科学习活动。活动应该具有实践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多学科知识,提高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能力。活动应具有情境性和真实问题驱动性,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生疑、思疑、质疑,通过观点交锋和思维碰撞,发展批判性思维品质,对于复杂问题可为学生搭建问题支架,帮助学生应用综合性知识和方法解疑。比如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科学实验、地理探索等真实的情境。这些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环境,并提供互动和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模拟软件和游戏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并提供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以NaturalDisasters为例,活动分为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等三种类型。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教师依托VR和AR技术,创设有关自然灾害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感知激活背景知识,发现问题,即如何防灾减灾、如何自我保护,形成学习期待。学生利用教材内容和资源包内容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有关地震和火山的灾害成因和防灾自救的措施等结构化知识。在活动中,可应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动画、模拟演示、视频等,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与多媒体内容的互动,深入理解复杂的概念和过程,提升学习效果。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学生内化已形成的结构化知识,并依据结构化知识解决问题。在模拟软件和游戏的支持下,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利用多样化的认知工具促进知识内化,用思维导图分析地震以及火山的成因与危害,并展示科学的防灾减灾方法。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新的真实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应用内化了的知识解决问题,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指导学生应用协作文档工具GoogleDocs、MicrosoftOfficeOnline等合作创建多样化的防灾减灾类作品,向学校广播站投稿并对学校的防震演练等防灾减灾活动提出科学的建议,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践行深度学习。(五)E——评价设计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价值判断离不开评价。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Tableau、PowerBI等为学生搭建评价平台,师生对直观的数据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开展精准评价。评价应当多元化。一是目标多元。评价的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二是标准多元。评价标准不仅包括传统的纸笔考试成绩,还包括行为表现、作品完成度等。这些标准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多个方面,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三是形式多元。评价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等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可以借助自我评价量表、问卷、成长记录单等工具进行,融入教学全过程,使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评价相互助力,让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到“教学评”一体化。跨学科视角下,增值性评价是指通过演示、操作、口头表达、表演、写作等形式对学生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生活能力、情感态度等要素进行评价,检测上述评价要素的增值幅度,并以此证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性。以NaturalDisasters为例,学生利用数据可视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