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技术方案_第1页
建筑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技术方案_第2页
建筑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技术方案_第3页
建筑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技术方案_第4页
建筑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技术方案TOC\o"1-2"\h\u14482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2144211.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2232421.2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196761.3绿色建筑设计与规划 328230第二章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3223632.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3224202.2建筑设备节能技术 4312752.3建筑能源管理系统 426511第三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 489883.1绿色建筑材料选择 470933.2生态建筑材料评价 5196783.3绿色建筑材料循环利用 521117第四章智能建筑技术概述 6308464.1智能建筑的定义与发展 669894.2智能建筑技术体系 620774.3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718151第五章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 7112735.1智能建筑设计原则 7175555.2智能建筑施工技术 8240235.3智能建筑系统集成 831058第六章建筑物联网技术 83176.1建筑物联网概述 8270936.2建筑物联网应用场景 8165646.2.1智能照明 953966.2.2智能安防 9113056.2.3智能环境监测 932586.2.4智能节能管理 946836.2.5智能物业管理 94426.3建筑物联网技术标准与规范 944096.3.1GB/T281812016《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安全参考模型和方案框架》 9283636.3.2GB/T336352017《物联网系统与设备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94066.3.3GB/T336362017《物联网标识体系》 960546.3.4GB/T336372017《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要求》 9141606.3.5GB/T336382017《物联网应用与管理规范》 102865第七章智能建筑能源管理 10116827.1智能建筑能源监测系统 1020457.1.1能源数据采集 1082147.1.2能源数据传输 10240007.1.3能源数据分析与展示 10247157.2智能建筑能源优化策略 10316807.2.1能源需求响应 10313807.2.2能源供需平衡 1069657.2.3能源设备优化 11303767.3智能建筑能源管理与决策 11118327.3.1能源管理组织架构 11255987.3.2能源管理规章制度 11160607.3.3能源管理决策支持 1117923第八章智能建筑环境监测与控制 1116888.1环境监测系统 11109598.2环境控制技术 1242788.3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集成 126668第九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融合发展 13299189.1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融合的意义 13184599.2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融合的关键技术 1327449.3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融合的发展趋势 136030第十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政策法规与标准 14562610.1绿色建筑政策法规概述 1480110.2智能建筑政策法规概述 141557510.3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相关标准与规范 14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1.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充分考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优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2)节能减排:通过采用高效节能技术、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手段,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办公环境。(4)全生命周期设计: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到拆除阶段,全面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1.2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对绿色建筑进行量化评价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指标:根据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文件,评价指标可分为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室内环境、建筑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维护等六个方面。(2)评价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打分,根据得分情况判定绿色建筑的等级。(3)评价标准:根据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文件,将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等不同等级。1.3绿色建筑设计与规划绿色建筑设计与规划旨在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以下为绿色建筑设计与规划的主要内容:(1)总体布局: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2)建筑形态:采用适宜的建筑形态,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3)绿色建材:选用绿色、环保、高功能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4)节能技术:采用高效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可再生能源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6)室内外环境设计:关注室内外环境质量,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办公环境。(7)智能化系统:运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建筑的管理和运行效率。第二章绿色建筑节能技术2.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建筑围护结构作为建筑能耗的主要环节,其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建筑体型系数:通过合理设计建筑体型,降低建筑外表面积与体积比,减少建筑能耗。(2)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采用高功能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室内外温差引起的能耗。(3)合理设置窗墙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设置窗墙比,既能保证室内采光和通风,又能降低能耗。(4)采用绿色建筑材料:选用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2.2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建筑设备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调系统节能: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优化空调系统设计,降低空调能耗。(2)照明系统节能: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合理设计照明方案,降低照明能耗。(3)热水系统节能:采用高效节能的热水器,优化热水系统设计,降低热水能耗。(4)电梯系统节能:采用节能型电梯,优化电梯运行策略,降低电梯能耗。2.3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是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的技术手段。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耗数据采集:通过安装在建筑内的能耗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建筑各类能耗数据。(2)能耗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能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找出能耗异常原因,为节能措施提供依据。(3)能耗控制:根据能耗数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降低建筑能耗。(4)能源优化:通过对建筑能源使用进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5)能耗监测与评估:定期对建筑能耗进行监测和评估,评价建筑节能效果,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依据。第三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3.1绿色建筑材料选择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是绿色建筑实施的基础。在选择绿色建筑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环保性:绿色建筑材料应选用无毒、无害、低污染的材料,以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2)节能性:绿色建筑材料应具有较高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3)可持续性:绿色建筑材料应来源于可再生的资源,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循环性:绿色建筑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循环利用功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具体而言,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包括以下方面:(1)墙体材料:选用环保、保温隔热功能好的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蒸压灰砂砖等。(2)屋面材料:选用具有良好保温隔热功能的屋面材料,如挤塑聚苯板、岩棉板等。(3)地面材料:选用环保、防滑、耐磨的地面材料,如天然石材、实木地板等。(4)窗户材料:选用节能、环保的窗户材料,如双层玻璃、LOWE玻璃等。3.2生态建筑材料评价生态建筑材料评价是对绿色建筑材料环保功能、节能功能、可持续性和循环利用功能的评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LCA):对绿色建筑材料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估,包括生产、运输、使用、废弃等阶段的环境影响。(2)绿色建材评价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环保功能、节能功能、可持续性和循环利用功能进行评分。(3)环境标志产品评价: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建筑材料进行认证,颁发环境标志产品证书。3.3绿色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绿色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绿色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的几个方面:(1)废弃物回收: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如废金属、废塑料、废木材等。(2)再生材料利用:将废弃材料进行再生处理,制成新的建筑材料,如再生砖、再生混凝土等。(3)废弃物处理:对无法回收的废弃物进行环保处理,如填埋、堆肥等。(4)绿色建材租赁:推广绿色建材租赁业务,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5)建筑垃圾减量化: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施工工艺等措施,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第四章智能建筑技术概述4.1智能建筑的定义与发展智能建筑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建筑物内部各系统的高度集成,以达到节能、环保、舒适、安全、高效的目标。智能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从独立系统到集成系统,从有线到无线,从国内到国际的演变过程。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建筑的定义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4.2智能建筑技术体系智能建筑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为智能建筑提供数据传输、处理和分析的基础。(2)自动控制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执行器技术、控制器技术等,实现对建筑物内部各系统的自动监控和控制。(3)系统集成技术:将建筑物内部各系统进行高度集成,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任务协同。(4)节能环保技术:通过优化建筑物的能源使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5)安全防范技术:包括视频监控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火灾报警技术等,保障建筑物内部人员和财产的安全。(6)智能家居技术:为用户提供便捷、舒适、智能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品质。4.3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以下是我国智能建筑应用现状的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2)市场规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能建筑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3)技术创新:我国智能建筑技术不断创新,特别是在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4)产业链完善:智能建筑产业链逐渐完善,包括设计、施工、运维、产品研发等环节。(5)区域发展: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城市智能建筑应用较为广泛,中西部地区也在逐步推进。(6)国际合作:我国智能建筑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需在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以推动智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第五章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5.1智能建筑设计原则智能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用户需求,以提升居住和办公环境品质为目标,实现人性化、舒适化、智能化。(2)可持续发展: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实现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有机结合。(3)标准化与模块化: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提高建筑系统的兼容性、互换性和可扩展性。(4)技术创新:运用先进的智能建筑技术,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建筑物的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5.2智能建筑施工技术智能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智能施工管理:通过建立智能施工管理系统,实现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施工效率。(2)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利用BIM技术,实现建筑物的可视化、模拟化、协同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准确性。(3)智能施工设备:运用智能施工设备,实现施工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4)智能施工监测: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环境质量等信息,保证施工安全。5.3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楼宇自控系统:通过集成楼宇自控系统,实现建筑物内部环境、设备、能源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安防监控系统:通过集成安防监控系统,实现建筑物内部外的安全防范,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3)通信网络系统:构建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满足建筑物内部及外部信息传输的需求。(4)智能家居系统:通过集成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庭环境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便捷、舒适的居住体验。(5)绿色建筑评价系统:通过集成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物绿色功能,为绿色建筑提供数据支持。第六章建筑物联网技术6.1建筑物联网概述建筑物联网是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网络传输和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建筑设备、设施和环境的实时监控、智能控制和高效管理。建筑物联网旨在提高建筑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功能,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居住和工作环境。6.2建筑物联网应用场景6.2.1智能照明建筑物联网通过智能照明系统,实现对室内外照明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节。根据环境光线、人员活动等因素,自动调整照明亮度,实现节能照明,提高舒适度。6.2.2智能安防建筑物联网将视频监控、门禁、消防等安防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实时监控、报警联动等功能。有效提高建筑的安全功能,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6.2.3智能环境监测建筑物联网通过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室内外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6.2.4智能节能管理建筑物联网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分析能耗数据,为用户提供节能优化方案。通过智能控制系统,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2.5智能物业管理建筑物联网将物业管理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物业服务的在线化、智能化。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物业服务,提高物业工作效率。6.3建筑物联网技术标准与规范为保证建筑物联网技术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以下为部分重要标准与规范:6.3.1GB/T281812016《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安全参考模型和方案框架》本标准规定了物联网安全参考模型和方案框架,为建筑物联网安全提供了基础性指导。6.3.2GB/T336352017《物联网系统与设备互联互通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物联网系统与设备互联互通的技术要求,为建筑物联网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依据。6.3.3GB/T336362017《物联网标识体系》本标准规定了物联网标识体系,为建筑物联网中的信息标识提供了统一规范。6.3.4GB/T336372017《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存储的技术要求,为建筑物联网数据处理提供了指导。6.3.5GB/T336382017《物联网应用与管理规范》本标准规定了物联网应用与管理的规范,为建筑物联网应用提供了参考。第七章智能建筑能源管理7.1智能建筑能源监测系统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建筑能源监测系统在现代建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建筑能源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1.1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采集是智能建筑能源监测系统的基石。系统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如电量表、水表、气表等,实时监测建筑内各种能源的消耗情况。系统还可以通过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等设备,实现远程抄表功能,提高管理效率。7.1.2能源数据传输能源数据传输是智能建筑能源监测系统的关键环节。系统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能源数据实时传输至处理器。传输过程中,系统应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7.1.3能源数据分析与展示能源数据分析与展示是智能建筑能源监测系统的核心功能。系统对采集到的能源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建筑能源消耗情况。系统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能源消耗趋势,为能源管理提供依据。7.2智能建筑能源优化策略智能建筑能源优化策略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建筑目标。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能源优化策略:7.2.1能源需求响应能源需求响应是指建筑根据能源市场价格和自身能源需求,调整用能策略,降低能源成本。智能建筑能源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市场能源价格,结合建筑能源需求,制定最优用能策略。7.2.2能源供需平衡智能建筑能源监测系统通过分析建筑能源需求,与能源供应系统(如太阳能、风能等)进行实时调度,实现能源供需平衡。在能源供应不足时,系统可以自动启动备用能源,保证建筑能源需求得到满足。7.2.3能源设备优化智能建筑能源监测系统可以根据建筑能源需求,对能源设备进行优化调度。如调整空调温度、优化照明系统等,以降低能源消耗。7.3智能建筑能源管理与决策智能建筑能源管理与决策是建筑能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几个关键环节:7.3.1能源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健全能源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能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能源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7.3.2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能源管理流程、责任和奖惩措施。通过制度约束,保证能源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7.3.3能源管理决策支持智能建筑能源监测系统为建筑能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辅助决策者制定能源管理策略。系统可提供以下决策支持:(1)能源消耗分析:分析建筑能源消耗情况,找出能源浪费环节,为节能措施提供依据。(2)能源成本分析:分析建筑能源成本构成,优化能源采购策略,降低能源成本。(3)能源设备维护: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提高设备运行效率。(4)能源需求预测:预测建筑未来能源需求,为能源供需平衡提供依据。第八章智能建筑环境监测与控制8.1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建筑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该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实现对环境参数的精确测量和有效管理。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建筑内各种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2)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转换成数字信号,便于后续分析和控制。(3)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传输至处理器,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监控。(4)处理器:对环境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预设的阈值和算法,实现对环境参数的智能调控。8.2环境控制技术环境控制技术是智能建筑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空调系统:根据环境监测数据,自动调节空调运行状态,保证室内温度、湿度舒适。(2)照明系统:根据环境监测数据,自动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和色温,实现节能照明。(3)新风系统: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自动调节新风量,保证室内空气质量。(4)遮阳系统:根据光照监测数据,自动调节遮阳设备,实现室内光照舒适。8.3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集成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集成是将环境监测系统和环境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建筑环境智能化管理的过程。其主要任务包括:(1)数据融合:将环境监测系统采集的各种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上,便于分析和处理。(2)智能调控:根据环境监测数据,结合环境控制技术,实现对建筑环境的智能调控。(3)系统联动:将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与建筑其他子系统(如安防、消防等)进行联动,提高建筑的整体智能化水平。(4)能耗管理:通过实时监测建筑能耗,分析能耗数据,提出节能措施,降低建筑运行成本。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集成应用,有助于提高建筑环境的舒适度、安全性和节能性,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建筑环境。第九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融合发展9.1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融合的意义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建筑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建筑强调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全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智能建筑作为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融合,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高建筑能效,降低能耗。智能建筑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建筑设备、系统和环境的集成管理,有助于提高能效,降低建筑能耗。(2)提升居住舒适度。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融合,可以实现室内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调控,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3)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融合,将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建筑品质,提升行业竞争力。9.2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融合的关键技术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融合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为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融合提供数据支持。(2)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建筑设备、系统和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3)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建筑运行数据,为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优化提供依据。(4)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可以为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建筑系统的集成与优化。(5)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建筑智能化。9.3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融合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融合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对绿色建筑与智能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