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5201∕T 119-2022 公交线路优化技术导则_第1页
(高清版)DB5201∕T 119-2022 公交线路优化技术导则_第2页
(高清版)DB5201∕T 119-2022 公交线路优化技术导则_第3页
(高清版)DB5201∕T 119-2022 公交线路优化技术导则_第4页
(高清版)DB5201∕T 119-2022 公交线路优化技术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01IDB5201/T119—2022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25公交网络结构 26线路优化要求 37线路优化工作流程 4附录A(资料性)公交线路申报表 61DB5201/T119—2022公交线路优化技术导则本文件规定了公交线路优化的总则、公交网络结构、线路优化要求、线路优化工作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城区公共汽车线路的新辟、调整和终止。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484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GB/T37114-2018公共汽电车线网设置和调整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公交线路在城区内按照固定的线路、站点、票价和规定的时间运营,为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公共汽车线3.2公交快线服务于组团间、跨区域的长距离出行的公交线路,具有速度快、站距长、直达性强等特点。3.3公交干线服务于区域内部或相邻区域的中距离出行的公交线路,具有发车频次高、客流量大等特点。3.4公交支线服务于区域内中、短距离出行的公交线路,具有线路短、站距短、客流量小等特点。3.5微循环线主要为城市区域、社区提供“最后一公里”运输服务的公交线路。3.6线路新辟根据公交实际客流需求及道路条件新增公交线路的行为。3.7线路调整对既有公交线路的线路走向、站点布局、运营组织模式等进行变更的行为。2DB5201/T119—20223.8线路终止对既有公交线路终止运营的行为。4总则4.1目标4.1.1公交线路的优化,应统筹规划、科学论证,与城市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公交线路规划等相协4.1.2优化现状公交线路层级,形成科学合理的网络布局,提升城市公交服务能力。4.1.3线网密度适中,路线长度、站点设置合理,提高市民出行效率。4.1.4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充分优化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的换乘接驳,引导科学换乘。4.1.5兼顾社会公益效益与经济成本效益。4.2原则4.2.1合理配置以对现状居民出行影响最小为原则,采取裁弯取直、减少绕行等方式,调整过绕的公交线路;充分利用公交专用车道、城市快速路,发展公交快线,减少换乘,缩短远距离出行时间。合理优化公交线路长度,缩短过长的公交线路,减小作业强度,提高周转频率,确保运营安全和效率。4.2.2强化接驳强化公交与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BRT)之间的接驳,突出轨道骨干公交作用,调整公交与轨道之间、公交与公交之间的线路。在轨道交通客流走廊,视客流情况削减与轨道相重复的线路,减少或缩短轨道交通已覆盖的跨区线路。降低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形成干支结合的公交线网。4.2.3增加覆盖增加公交线路,填补地铁末端与外围居住区、镇区及产业物流园、大学城等地区的公交线网空白,为城市空间拓展提供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并做好地铁站与周边居民区、大型商业区、公共设施间公交的衔接。4.2.4平衡效益公交线路的优化宜综合轨道交通和公交的协同发展,充分论证优化可行性,以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公交网络结构公交线路由公交快线、公交干线、公交支线、微循环线四层级线网构成,不同功能层次公交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3DB5201/T119—2022表1不同功能层次公交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现跨区和区域主要集散—6线路优化要求6.1基本要求6.1.1对于新建成区域,应进行客流预测,在客流强度、公共汽车日出行人次等指标的预测值达到相应标准时进行设置。6.1.2对于已建成区域,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BRT和既有公共汽车线网的客流情况及服务功能等因素,合理进行线网设置和调整,并以接驳服务为主。6.1.3线路调整和终止后,应确保不产生新的公交服务空白点,原有线路的客流最多增加一次换乘即可满足原方向的出行。6.1.4公交线路通行道路路幅宽度、转弯半径、坡道的坡度等道路条件宜满足GB/T37114-2018的要6.1.5公交站点的设置应方便乘客乘车、换乘,宜设在乘客较多的地点和交叉口出口一侧附近。6.1.6线网覆盖率、站点覆盖率、线路及站点命名等宜满足GB/T22484的要求。6.1.7线网设置和调整宜与公交场站、公交专用道、公交站台、公交优先信号设施、充电站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同步进行。6.2线路新辟6.2.1宜以新开发区域为主要服务对象,老城区严格控制新辟干线公交线路,主要以支线、微循环线为主,用于与轨道接驳,填补公交服务空白。6.2.2不宜与既有线路过多重复。线路走向应与主要客流方向相一致,优先满足大流量的直达客流。具体站点布局应与需求点相匹配,充分考虑与周边已有轨道交通站点与公交枢纽、大型居住区等相衔接。6.2.3应进行客流预测,平均100km客流低于100人次时应慎重开辟。6.2.4对于新开发地区,达到以下条件的应新辟线路:a)居住区人口规模达到0.5万人以上,并具备设置公交中途站的,至少配套1条公交线路。人口规模超过1.5万人的,配置公交始发线路和相应的公交首末站。如暂不具备实施条件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先建设过渡站点设施,待基本条件具备后再实施永久设施建设;路和相应的公交首末站。有条件的应配置相应规模停车场,以满足周期性的潮汐客流出行需c)大型高教园区(高等院校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建设一所高校以上,应新辟公交线路并设置公a)因工程建设、交通管制或重大活动等原因,对道路沿线的公交线路或周边线网进行的临时调5DB5201/T119—2022c)市民通过12345热线电话、政府官网、行业主管部门官网或其他渠道提出整改建议的,对部分站点位置或短距离运行线路进行调整。7.2调研分析调研分析包括以下内容:a)客流预测:对公交线路调整后(新辟、调整、终止)的客流情况进行预测,内容应包括预测依据、预测方法、早高峰与晚高峰时段客流、全日客流量、平均乘距等指标;b)道路及用地条件分析:对公交线路调整涉及的道路、场站用地等指标进行充分论证;c)线路和站点分析:对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线路与其他线路(含轨道交通)之间的重复率等指标进行分析。7.3方案制定根据调研分析结论,提出线路优化方案及线路申报,公交线路申报表见附录A。7.4评估论证应对公交线路优化方案进行评估论证。主要内容包括资金估算及来源、交通影响评价、效益评价、风险评估。6DB5201/T119—2022(资料性)公交线路申报表A.1新辟公交线路申报表新辟公交线路申报表格式见表A.1。表A.1新辟公交线路申报表格式新辟公交线路申报表A.2调整公交线路申报表调整公交线路申报表格式见表A.2。7DB5201/T119—2022表A.2调整公交线路申报表格式调整公交线路申报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