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尚意的文艺

流动的社会

繁荣的经济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雅座客纷纷。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不用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

歌①②③注解:金明池:北宋东京皇家林园;绿衣郎:宋代低级官员,科举出身,一般无家世背景。史料价值:以下诗歌可用于研究宋元时期的哪些领域,请连线。诗歌中的宋元时代课标要求: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新变化。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了解宋元时期经济、社会和文化新变化的表现。2、通过研读诗歌深刻了解宋元时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特点。3、感悟新时期的学生应该书写怎样的人生诗篇。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雅座客纷纷

——经济新发展壹表

经济(商业)基层市场:边境贸易:

纸币出现:城市繁荣:海外贸易:商业路线:经济格局【活动1】:阅读课本64-66页,找出经济新发展的表现,完成表格。1、经济新发展的表现【初步感知】表

经济(商业)基层市场: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大众服务商业成主流边境贸易:

宋与辽夏金政权间,官方榷场贸易和民间贸易相当活跃纸币出现:北宋开始出现纸币,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城市繁荣:东京、临安、大都尤为兴盛,市场活跃,交易频繁,打

破坊市制、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海外贸易:外贸税成为财源;进出口繁荣;港口广州、泉州、明州商业路线:元朝取直大运河,并开辟长途海运航线经济格局1、经济新发展的表现【活动1】:阅读课本64-66页,找出经济新发展的表现,完成表格。宋朝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元朝南北差距进一步加大。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雅座客纷纷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初步感知】钱塘自古繁华,参差万人家。——(宋)柳永

材料一: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就号召人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宋太宗曾下诏“令两制议致丰盈之术以闻”,让官员们研究理财求富之术。宋神宗也下达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只有农业提供的农产品以及手工业提供更多的产品,商业活动才能兴盛起来。——漆侠《宋代经济史》①政策:统治者重视理财,放宽了对“抑商”的限制②经济:农业和手工业的显著发展;人口的增加;③政治: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民族交融推动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④交通:水陆运输的发展,海外贸易繁荣。2、经济新发展的原因【活动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深度探究】【唯物史观】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新变化在生产、交换、消费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马克思经济新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社会新变化贰①环境:相对和平稳定②经济、社会:农业和手工业的显著发展;人口增加③观念、政策:统治者重视经济事务(重视理财);调整管理政策(放宽限制)④地理、交通: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水陆运输的发展

材料一: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宋)朱彧《萍洲可谈》材料二: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宋仁宗年间

材料三:释其耒耜(指农具)而游于四方,择其所乐而居之。——(宋)苏轼《策别安万民三》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田制不立,不抑兼并。①门第观念的淡化③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②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1、社会新变化的表现【活动3】:阅读材料概括社会新变化的表现

2、社会新变化的特点:社会流动性增强;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文化新气象唯物史观: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新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社会新变化门第观念淡化控制相对松弛身份趋于平等13不用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文化新气象叁儒学发展历程(回顾)含义: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1、理学的概况【合作探究】:观看视频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理学的认识。(从背景、内容、影响角度)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朱子语类》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熹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程颢、程颐1.背景:①魏晋以来,儒学受佛道冲击;②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的变化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秩序;③书院兴起,重文轻武2.内容:①宇宙观:“理/天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三纲五常就是天理②人生观:主张“存天理,灭人欲”③认识论:“格物致知”:探究万事万物以求获得天理。特点:哲学化;思辨化;体系化。3.影响:积极:崇尚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张自我节制和发奋励志,凸显了人性的庄严,有利于民族性格的塑造。消极:①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②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对理学的认识: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宋)朱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马远:《山径行春图》书画特点:追求个性,不拘法度;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给人清新雅致之感。文学特点:自由化、世俗化、平民化宋四家——米芾书法诗证“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苏轼18代表朝代表现印刷术宋朝火药宋朝指南针宋朝沈括北宋郭守敬元朝王祯元朝雕版印刷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量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型射击火器人工磁化法造出,广泛应用于航海《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元朝郭守敬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领先编撰《农书》,集南北方农业技术于一体诗证“一日成书千万卷,文明青史立丰碑

本课总结:辽宋夏金元(公元916—1368年)诗歌中的宋元时代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一、经济新发展二、社会新变化三、文艺新气象农工商业的发展门第观念淡化人身依附减弱国家控制松弛1.程朱理学背景、内容与影响2.文学、艺术、科技经济重心的南移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雅座客纷纷。——王建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宋)王安石不用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宋)苏轼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宋)汪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宋)朱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宋)林生钱塘自古繁华,参差万人家。——(宋)柳永柳永王安石文学艺术科技表现宋词:元曲:话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