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 八下 地理 第八章《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期末大概念专题练_第1页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八章《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期末大概念专题练_第2页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八章《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期末大概念专题练_第3页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八章《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期末大概念专题练_第4页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八章《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期末大概念专题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1星题

基础练知识点1

自然地理概况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摘自《平凡的世界》)。读下图,完成1~3题。1.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地方位于(

)

B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2.关于该地区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B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B.位于秦岭以北C.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D.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重点: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没有到达阴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B正确。3.造成“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D①土质疏松

②夏季多暴雨③河流结冰

④植被稀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知识点2

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2024山西吕梁模拟]

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紧密联系。某同学手绘了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如图)。据此完成4~6题。4.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

DA.冰屋

B.高脚屋

C.蒙古包

D.窑洞5.这种民居的特点是(

)

DA.通风散热

B.防火抗震C.便于拆卸

D.冬暖夏凉6.针对传统民居,我们应该(

)

BA.全部拆除重建

B.合理修缮保护C.保持原貌不动

D.全部建成旅游景区知识点3

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新质生产力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陕西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优势领域,制定“路线图”、明确重点任务。读陕西省分区数据统计表,完成7~8题。区域生产总值/亿元人口占全省/%耕地面积占全省/%水资源占全省/%陕北7

043.8214.94279.5关中6

230.5665.465319.4陕南2

931.0219.62071.17.推测陕北地区经济体量最高的原因是依靠(

)

AA.良好的资源禀赋

B.充足的水热资源C.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优越的生态环境重点:推测陕北地区经济体量最高主要依靠的是良好的资源禀赋,陕北地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通过销售丰富的煤炭资源,经济体量最高,A正确。读表可知,陕北地区水资源不足,B错误。陕北地区人口比重小,劳动力资源不丰富,C错误。水资源和耕地比重不协调,生态环境不优越,D错误。8.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陕西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不包括(

)

DA.新能源汽车

B.半导体

C.集成电路

D.煤炭开采2星题

提升练

近年来,陕西省针对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废石堆采取了台阶式平整治理方法,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面为废石9.牧草和灌木主要的生态作用是(

)

CA.减少噪声

B.净化空气

C.保持水土

D.吸烟滞尘堆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10.护坡挡墙主要的作用是(

)

DA.降低坡度

B.阻挡水流C.减少地震

D.保护坡体[2024山东泰安模拟]

“荒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山腰腰梯田沟道道坝。秃峁峁变绿海,沟道道赛江南。”一曲悠扬的信天游回荡在陕北的沟沟峁峁间,讲述着黄土高原由“黄”转“绿”的奇迹。据此完成11~13题。11.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CA.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粮食产量高B.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地表沟壑纵横C.夏季多暴雨,黄土疏松,水土流失严重D.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资源尤为丰富重点:黄土高原土壤不肥沃,A错误;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B错误;夏季多暴雨,黄土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C正确;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尤为丰富,D错误。12.“沟沟峁峁”是黄土高原长期(

)

BA.洪涝泛滥的结果

B.水土流失的结果C.地面塌陷的结果

D.板块挤压的结果13.黄土高原由“黄”转“绿”的奇迹(

)

AA.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B.导致了黄河最终注入渤海的泥沙增加C.使得黄土高原黄土变得更加深厚D.彻底解决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问题3星题

拓展练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上,延安市沟壑纵横,植被稀少,环境脆弱。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植被覆盖率显著增加,每年输送到黄河的泥沙量显探究一:地理位置著减少,黄土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一座座“金山银山”。这片民俗独特的革命老区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大公园”。(1)延安市位于__________(地形区),该地人们爱唱秦腔,歌声高亢,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原因是这里地形___(单选)。黄土高原BA.沙丘起伏

B.沟壑纵横C.丘陵广布

D.雪山连绵

探究二: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治理(2)将黄土高原生态问题的原因及措施的缺失内容在下面方框图横线处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__多且集中疏松水土流失

探究三:绿色发展换新颜(3)目前,每年输送到黄河的泥沙量减少,对下游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