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 八下 地理 第5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复习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8/30/wKhkGWdIg1mAY0IlAADGUaz3F5Y205.jpg)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5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复习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8/30/wKhkGWdIg1mAY0IlAADGUaz3F5Y2052.jpg)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5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复习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8/30/wKhkGWdIg1mAY0IlAADGUaz3F5Y2053.jpg)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5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复习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8/30/wKhkGWdIg1mAY0IlAADGUaz3F5Y2054.jpg)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5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复习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28/30/wKhkGWdIg1mAY0IlAADGUaz3F5Y20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目
录CONTENTS011星题基础练022星题提升练033星题拓展练知识点1气温[2024山西大同期末]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活动。读图,完成1~2题。13456789101112132141.气温测定时()A.测量工具只需百叶箱
B.百叶箱距离地面3米C.温度计需被阳光直接照射
D.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1345678910111213214重点:测量气温一般是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测量,如果没有百叶箱,也可以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1.5米,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射,不被其他物体遮挡的阴影处来测量,这样测出的温度可以减小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以保证测量数值的准确,D正确,A、B、C错误。1345678910111213214答案:D2.该日,小组成员在2时、8时、14时、20时进行记录,从记录的数据可以分析出()A.序号②表示日出前后的气温状况B.序号③表示正午12时的气温状况C.气温日较差是15℃D.日平均气温为9℃23456789101112131142345678910111213114重点:序号①测量的气温最低,表示日出前后的气温状况,A错误;序号③测量的气温最高,表示午后2时(14时)的气温状况,B错误;最低气温为序号①测量的3℃,最高气温为序号③测量的15℃,气温日较差为15℃-3℃=12℃,C错误;由计算可得日平均气温为(3℃+6℃+15℃+12℃)÷4=9℃,D正确。答案:D[2024重庆万州期末]读银川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3~4题。32456789101112131143.此日,银川市最高气温出现在()A.午后两时左右
B.正午前后C.日出前后
D.日落前后A32456789101112131144.此日,银川市气温日较差约为()A.2℃ B.6℃ C.10℃ D.14℃D42356789101112131145.判断图中①地的气温是()A.12℃以上
B.8℃~12℃C.8℃D.4℃~8℃B5234678910111213114知识点2世界气温的分布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6~8题。62345789101112131146.读图可知,世界平均气温最低区域出现在()A.欧洲西部
B.青藏高原C.北冰洋沿岸
D.南极大陆重点:读图可知,世界平均气温最低区域是南极大陆,这里是大陆中纬度最高的地区,终年严寒,D正确。6234578910111213114D7.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A.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B.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C.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D.从山顶向山麓逐渐降低C72345689101112131148.图中大致位于同纬度的A、B两地产生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河流
C.植被
D.土壤重点:图中A、B两处纬度大致相当,但A地平均气温低于B地,这是由于A地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A正确。8234567910111213114A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不耐高温,在2月份发芽,16℃~20℃进入开花期。读洛阳气候资料图,完成9~10题。92345678101112131149.洛阳牡丹2月份发芽时,气温()A.在0℃以下
B.在0℃以上C.在10℃~20℃之间
D.接近30℃B923456781011121311410.洛阳牡丹开花最佳时期在()A.3月
B.4月
C.5月
D.6月B1023456789111213114下面是某地1月平均气温分布略图。读图,完成11~12题。11.该地所在半球是()A.北半球
B.南半球C.西半球
D.东半球A112345678910121311412.①②两地纬度相同,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的气温低于②地B.①②两地的气温相同C.①地是海洋,②地是陆地D.①地是陆地,②地是海洋12234567891011131141223456789101113114重点:北半球1月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①②两地纬度相同,但是①地的气温要高于②地,所以①地是海洋,②地是陆地,C正确。答案:C13.[2024广东云浮期中]下面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推测四地着装最合理的是()A.莫斯科
B.拉萨C.曼谷
D.雅加达13234567891011121141323456789101112114重点:莫斯科1月气温非常低,应穿厚厚的棉服;拉萨气温也在0℃以下,要穿棉衣;曼谷和雅加达位于热带,气温较高,穿轻薄的衣服,D正确。答案:D14.北京某中学气象站要招聘气象员,想参加的同学要进行应聘考试,洋洋同学想应聘,他应该怎样回答才能顺利过关?结合下图帮他做出正确回答。1423456789101112113(1)气象观测要会读气温,甲图中的A、B、C三个角度,正确的角度是_______。重点:读气温时应当平视温度计的液面,以减小误差,B角度正确。1423456789101112113B(2)乙图所示为校园某日2时、8时、14时、20时四次气温观测值,计算该日平均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日最不可能是_______(季节)。9.5℃(误差不超过1℃)1423456789101112113夏季1423456789101112113重点:一天中2时、8时、14时、20时气温之和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读图可知,①温度为4℃、②为15℃、③为7℃、④为12℃,可算出该日平均气温为9.5℃。该日有一个气温为4℃,不可能为夏季。(3)读丙、丁两地气温的变化情况,该图展示的都是两地气温的_______(日变化/年变化)情况,其中_____(丙/丁)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日变化1423456789101112113丙1423456789101112113重点:图中所示丙、丁一天的气温变化,展示的都是两地气温的日变化情况。读图可知,丙地最低气温为零下5℃左右、最高气温为20℃左右,气温日较差大,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丁地气温日较差相对较小。(4)某地理兴趣小组记录了校园各月平均气温值,请你绘制出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如图所示:1423456789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与教育共筑绿色校园未来
- 知识产权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
- 电商类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要点
- 社交媒体在旅游时尚教育中的作用
- 电子商务环境下仓储管理策略研究
- 大班第二学期健康教育总结
-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 知识产权教育在高校的创新推广
- 电子商务平台下的市场推广策略研究
- 高速公路隧道机电工程合同范本
- LH制造中心组织架构图职能
- 医院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轮岗制度
- 2023年通辽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肠内营养考评标准终
- (完整版)牧场物语精灵驿站详细攻略
- 2020年化学品泄漏应急演习报告(含现场图片)
- 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申报表
-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自主招生民航工程类
- STEM教学设计与实施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门窗加工制作合同
-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