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课件_第1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_第2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_第3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_第4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绪论、疾病概论2病理生理学

01绪论、疾病概论2

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

教学任务、研究对象、

基本内容、研究方法。

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01绪论、疾病概论2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

研究: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病体的机能、代谢变化和原理;

探讨疾病本质。

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01绪论、疾病概论2三、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内容1.总论:

2.基本病理过程:

3.各论:

细胞与分子病理生理学:凋亡、自由基、细胞信号转导等。01绪论、疾病概论2四、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主要方法★

⑴易观察疾病发展的全过程

⑵人为控制实验条件

⑶易重复

⑷人道主义精神2.临床研究3.流行病学调查4.其它:细胞培养、放射免疫、聚合酶链反应

(PCR)、DNA凝胶电泳等。01绪论、疾病概论2

五、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

健康机体:形态、结构机能代谢解剖学、组胚学生理学生化学(基础医学)

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桥梁学科)疾病诊治:内、外、妇、儿等(临床医学)01绪论、疾病概论2

第二章疾病概论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第二节病因学第三节发病学第四节疾病的转归01绪论、疾病概论2第一节:健康与疾病一、健康:(health)

无疾病和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完全圆满的一种状态。

★最新定义:躯体、心理、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01绪论、疾病概论2

新进展:

亚健康

(sub-health)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01绪论、疾病概论2

亚健康:临床发展过程

1.心身轻度失调状态:情绪低落,烦躁、失眠,周期性。

2.潜临床状态:某些疾病相关的高危倾向,有发展为一类病理损害的可能性或态势。

3.前临床状态:有明显病理变化,无明显临床症状。

01绪论、疾病概论2亚健康的表现形式: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社会性: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孤独感。病因不清.01绪论、疾病概论2二、疾病:(disease)★

病因损害,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

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引起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01绪论、疾病概论2

概念区别:

病理过程★

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01绪论、疾病概论2

第二节病因学(etiology)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一、疾病发生的原因引起疾病、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

决定疾病特异性。01绪论、疾病概论2

病因分类:1.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2.理化因素:3.必需物

多少:4.遗传性因素: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5.先天性因素:损害胎儿的有害因素。6.免疫性因素:7.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非致病性物质

营养因素: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营养不良营养过剩白化病:

父母

AaAaAAAaaAaa遗传易感性★:某些家族人员易患某种疾病的倾向,如糖尿病、精神分裂症等。遗传因素:(先天性因素:

妊娠期能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有害因素唇裂无脑儿01绪论、疾病概论2分子病:由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酶缺陷病、蛋白缺陷病、受体病、酶转运障碍病。基因病: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表达调空障碍.

单基因病、多基因病。

01绪论、疾病概论2

思考题:

请比较下列因素的致病特点:

1.生物因素:

2.物理因素:

3.化学因素:01绪论、疾病概论2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条件: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促进或阻碍

诱因同一因素,对一种疾病是条件,而对另一种疾病却可以是原因。01绪论、疾病概论2第三节发病学(pathogenesis)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损伤与抗损伤规律

2.因果交替规律:恶性循环(图2-2)

3.局部与整体的关系01绪论、疾病概论2因果交替外伤大出血心排出量↓回心血量↓血压↓↓微循环淤血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开放微血管收缩组织缺血缺氧01绪论、疾病概论2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1.神经机制

2.体液机制(图)

3.组织细胞机制

4.分子机制【新进展】: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

分子病、基因病。

:01绪论、疾病概论2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01绪论、疾病概论2

第四节疾病的转归

(一)康复

1.完全康复

2.不完全康复

(二)死亡

01绪论、疾病概论2(一)康复

1.完全康复★

损伤性变化消除,自稳态恢复正常。

2.不完全康复★

病因和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症状、体征消失,体内仍有损伤性变化,代偿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增加负荷(输血、感染等)失代偿,疾病重现。01绪论、疾病概论2(二)死亡01绪论、疾病概论2breath

heartbeat01绪论、疾病概论2

定义: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机能活动的

永久性停止。

原因:1.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损伤(脑、心)2.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

★3.失血、休克、窒息等导致器官系统的协调性变化判定:传统观念、现代观念

01绪论、疾病概论2

传统观念---死亡是一个发展过程⑴濒死期(临终状态):脑干以上抑制。⑵临床死亡期:延脑深度抑制.

标志:呼吸和心跳停止,反射消失。

持续6-8分钟。可复苏。

⑶生物学死亡期:新陈代谢相继停止。不可逆阶段。猝死:6~24小时内因非暴力意外的突然死亡。

01绪论、疾病概论2植物人

现代观念脑死亡★BrainDeath01绪论、疾病概论2

事变Event

现代观念:脑死亡01绪论、疾病概论2脑死亡(BrainDeath)1、概念:全脑功能不可逆性的永久性停止。

枕骨大孔以上

(大脑半球、间脑、脑干等各部分)

01绪论、疾病概论22、诊断标准:

①心跳、呼吸停止:特别是自主呼吸停止(人工呼吸15分、呼吸机3分无自主呼吸)②不可逆性昏迷。③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反射、角膜反射等)④瞳孔散大、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流停止。

01绪论、疾病概论2

3、意义

(1)准确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

(2)器官移植

01绪论、疾病概论201绪论、疾病概论2思考题:

脑死亡和植物人有何不同?01绪论、疾病概论2思考题:脑死亡和植物人有何不同?

脑死亡:全脑功能不可逆性的永久性停止(大脑半球、间脑、脑干等).植物人:脑干功能正常,昏迷是由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突然抑制。病人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射.

01绪论、疾病概论2教学目标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诱因。掌握: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机制、脑死亡的有关内容。熟悉:疾病经过和转归。重要名词术语:健康、疾病、病理过程、遗传易感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因素、康复、死亡、脑死亡。01绪论、疾病概论2参考书目病理生理学石增立李著华科学出版社2006.高级病理生理学(第二版)杨惠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