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点整理
专题一声现象
1.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
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征.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知识梳理】
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句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住手,发声也随之住手.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合
1224kmh
【关键点击】(1)振动住手,再也不继续发声而不是声音住手,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维续存在并传播着.
(2)判断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温和体都可以传声.在听到声音时,分析声音传播的途
径,则可判别传播声音的介质.
(3)真空不能传声,由于真空中没有物质粒子,所以振动无法在真空中产牛.声波.
(4)普通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5)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就形成回声.
(6)回声测距:如果利用回声测距时,声音走了一个来回,所以测距公式为s=¥,计算前最好先画示意图,以避免出
错.
【豆习茱略】复习该部份内容时,可自行列举生活中常.见声现象的例子,分析总结各发声体的发声原理及其传播途径.
此外,此处还用到了“放大法”和“科学推理.”的方法,要注意总结.
考点2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然后通
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我们便听到声音了.即物体振动产生声波一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一鼓膜振动一听小骨振动一听
觉神经一大脑.
(2)我们感受到声音的另一条途径,声音振动一骨头一听觉神经一大脑.
【关键点击】利用骨传导能够传播声音,在相同条件下,骨传导的效果比空气要好.所以,传导性失聪的人可以考虑利
用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考点3乐音与噪声
(1)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指发声体做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
度看,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
的.
(2)响度:驾理学中把人尊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粤称为响度.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3)音调: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频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即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用符号Hz表示.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4)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的物理量.音色是发声体本身的一种特征,它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音
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主要依据,人能利用音色来区分不同物体(如人,乐器等)发出的声音.
(5)减小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人耳)处减弱.
(6)噪声与乐音的区别:噪声的影响因人、因时而异.优美动听的音乐不会成为噪声吗?昨天你还十分喜欢的音乐,
今天你就可能I•分讨厌它,所以乐音和噪声具有相对性、时效性、地域性.
【关键点击】(1)音调是指声音高低的程度(声音的粗细):响度则指声音的大小(声音的响亮程度).
(2)音色是发声体本身的一种特征,它是我们区别不同发声体的一个垄要依据.
(3)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歇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巨习策略】(1)复习该部份内容时,要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二个特性的含义不同,音调是指声音高低的程度(声一音
的粗细);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声音的响亮程度);音色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此外,本考点有
时考查用“控制变量法”米探索乐音的三个特性.
(2)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重视环保是当今的热点话题,因此中考试题中往往浮现噪声及其控制的问题.中考命
即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当前中考命题的主要特点之一.
考点4超声与次声
(1)超声与次声: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
(2)超声的应用:超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声呐、B超、超声粉碎结石、利用超声提高种子发芽率等.
【关键点击】(1)超声听不见,但有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应用;次出也听不见,却有许多危害.
(2)超声与次声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传递能量.
(3)次声的应用:利用次声我们可以预报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
[复习策略】超声与次声这部份往往考查声呐、B超、彩超,这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超声能探测金属内部缺陷、
超声能诊断疾病,这是利用超声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超声波能清洗精细机械、超声振动能除结石,这是利用的超声波具有
能量的特点.记住常见的实例即可.
专题二物态变化
1.知道液体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物体的温度.
2.知道水的三态变化,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
3.通过对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的科学探索,知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4.会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理解熔点,会查熔点表和沸点表.
5.能用水的一态变化来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
6.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7.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象的方法.能分析熔化图线的物理意义.
【知识梳理】
考点]温度计白勺使用
(1)箱度:应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2)实验室温度计
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②使用方法;
a,温度计不能测量超出刻度范围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充分接触:
c.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中取出来读数;
d.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平齐.
(3)体温计:体温计玻璃管中装的液体是水银,它的刻度范围是35℃42最小刻度值是0.1°C.从构造上来看,体
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上面玻璃管里,读体温计时体温计
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因此,使用前必须用力向下甩一甩.
【关键点击】(1)温度计读数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温度计的刻度,即弄清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二是确定不
数是高于(TC,还是低于。笆,若所给刻度值“上小下大”,则低于0笆,若所给刻度值“上大下小”,则高于0℃:三是
读数时工要求温度计与液面垂直,但视线定耍和温度”液面相切.
(2)用“观察比较法”解答温度计的使用这种题目,普通步骤是:(1)认定正确的使用、观察温度计的方法;(2)明确题
意,子细观察图中的温度计测量、观察方法或者示数:(3)将观察到的情况,对照温度计使用规则(认定的标准)进行比较:
(4)作出判断,写出结果.
【发习策略】复习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获取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方法,真正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考点2熔化和凝固
(1)熔化与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
要放热.
(2)店点与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达到熔点,二是不断吸热.
(3)晶体和非晶体: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如左下图为晶体熔化图
I象,右下图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孤,温
度度1
r
0时间')时间’
【关键点击】(1)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2)“熔化”和“溶化”是不同的,“熔化”是一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而“溶化”是表示一些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例如糖溶于水变成糖水:(3)在利用图象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时,持续上
升(卜.降)的是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呈阶梯式上升(卜.降)的是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4)用图象法解题的一
般步骤是:①明确图象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本专题中横坐标表示加热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物体的温度:②
注意坐标上最小分格的数字、单位:③明确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譬如本专题温度时间图象中某点的意义是表示某一时
刻对应的物质温度的高低及其所处的物态.再如,根据晶体物质的熔点、沸点的特点,确定熔化、沸腾的过程在图象中应
是一条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该直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就是物质的熔点或者沸点:④根据图象对题目中问题作出判断性
结论.
【复习策略】复习本考点应尽可能多的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的实例.通过图象的方式对熔化和凝固的考查
是各地区中考的命题趋势,因此应掌握图象题的解题方法.
考点3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
(2)汽化有两种方式
①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时吸热有制冷作用,使液体温妻降低.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a.液体的温度: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的表面枳:液体的表而枳越大,蒸发越快:
c.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液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②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如下表所示).
特点比较
汽化方式发牛部位温唐条件剧烈程度影响因素温度变化共同特点
表面积、温
只在液体度、液体表
蒸发任何温度下缓慢降温致冷
表面发直空气流动都属于汽化
生速度现象,都要
在一定的温吸收热量,吸热
液体表面气
沸腾在液体度下(沸剧烈温度不变
压
表面和点)(等于沸点)
(3)液化的两种方法
①降低温度:液体汽化时要吸热,那末我们可以猜想和分析,如果能让气体把原来吸的热再放出来,它就可能变回
原来的液态,让气体放热的基本方法是降低气体的温度.
②压缩体积:如果不改变气体的温度,而是通过外部力量,对气体进行压缩,使其体积变小,也能使气体再次回到
液体.
【关键点击】(1)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1注意:汽化的“汽”字有三点水,“汽”字恰巧强调是从“水”变成水蒸气的;水蒸气的“气”没有三点水,也
恰巧说明了水蒸气是肉眼看不见的无色、透明的气体,所以,“白汽”、“白雾”属于液化后的肉眼看的见的小水珠,不
是水蒸气.
(3)气体液化时放热,汽化时吸热.如冬天向手中哈气给手取暖是利用液化放热,但向手中吹气时手感到凉是因为
汽化吸热.
【复习茱略】复习本考点时应尽可能多的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的实例.解决这种题,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说
了几个物理过程,每一个物理过程包含哪些物理现象以及这个物理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次要明确该物质原来是什么
状态,后来是什么状态,即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
考点4升华和凝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质升华需要吸热,凝华则需要放热.
【关说点击】(1)并非任何物质都能发生凝华现象,惟独某些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凝华现象.
(2)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
(3)升华和凝华中间没有经过液态过程.
【豆习策略】复习本考点,我们要明确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的实例.抓住升华和凝华的实质,
即物质在固态温和态之间直接的相互转化,中间没有经过液态过程.
考点5水的三态与节约用水
(1)水的三态:水有固态、如图所示.
(2)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水资源污染与缺水是当今世界面临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
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关键点击】常见的水是液态,温度升高,可以使水变成气态:温度降低,可以使水变成固态,温度是水的二种状态
相互转化的条件.
【豆习策略】复习本考点时,可通过自然界水循环图的学习,归纳总结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
专题三光现象
1.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认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自然界中最快的,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
2.通过实验认识光的反射定律,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别出光的反射现象.
3.在实验探索中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在实际中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成像特点.
4.认识光的折射规律,以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
5.通过实验探索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虚实与发光体的位置关系.
6.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方法.
7.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
【知识梳理】
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
(1)第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注:月亮不是光源,
它是反射的太阳光进入人的眼睛)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不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许多光线在一起
称为光束.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建立模型法.
(4)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①影子的形成,如日蚀、月蚀:②小孔成像.
(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做操时队列排直:②射击瞄准:③利用激光准直挖掘隧道:④木工检查木块是否平直,
(6)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X108m/s.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小.光在水中的速
32
度为真空中光速的彳: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亍
【关键点击】(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也就是说如果介质不是同一种或者不均匀,光将会发生弯
曲.
(2)影了是光线被物体挡住,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阴影区;而小孔成像是光线在光屏上实际达到的区域,是倒立的实
像.
(3)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复习策略】复习本考点是,要将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熟记于心.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这个常数是要记住
的,以后用到它时,可以作为已知条件.光在水和玻强中的速度可大致了解.
考点2光的反射
(1)定义: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
射角等亍入射角.可以简记为“三线共直、二线分居、二角相等”.
(3)分类:①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物体的光滑表面,如镜面或者平静的水面,其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这
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②漫反射:普通物体表面往往都比较粗糙,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再也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
漫反射.
【关键点击】(1)光源是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若反射了其他光源射出的光,
不要误认为它们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等.
(2)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表述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是因为入射角和反射角是有因果关
系、先后联系的,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也就是说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
【复习茱略】复习本考点要弄清关于光的反射中“一面”、“一点”、“两角”、“三线”的涵义是做对题的关键,
部份学生往往误将入射光线(或者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当做入射角(或者反射角),应注意纠正.练习作图时注意避免浮
现:
(1)不画法线;(2)光线上不画箭头;(3)作图不许确,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相差太大.
考点3平面镜
(1)原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成像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
等:④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3)应用:①成像;②改变光路.利用“对称法”作图就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完成光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简
记为:E立、等大、对称、虚像,利用“对称法”可以方便地解决四种类型的平面镜作图题:①确定虚像的位置:②确定
观察范围或者光照范围;③确定光路;④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在作图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称法的核心是平面镜成像
的规律,从根木上讲是光的反射规律的应用.解根据物(像)的特点判断像(物)的特点的题目时常用“对称法”或者”背面
透视法
【关键点击】(1)像与物体摆布颠倒,大小相同.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成像大小与自身大小有关,和物体到镜
面的距离无关.
(2)壶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并不存在,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用光屏承接.
【红习策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中考中的考点,对于本考点应牢汜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是对称的,不少问题即可迎
刃而解.像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到镜而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观察者的位置等均没有关系.
考点4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现象:放入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一个深水池注入水后,看上去变浅了等.
(3)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
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关键点击】(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成正比关系.
(2)无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还是光从水或者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在空气中的角总大于在其
他介质中的角.
(3)人在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或者在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虚像位置都比实物高而稍向后移.
(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零.
【巨习策略】本考点时常考查折射现象的判断、折射角的确定、光的折射作图等是考试中时常涉及到的,在做题时应
特殊注意分析光从哪种介质斜射入哪种介质,以便确定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注意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或
者反射)的光线进入了眼睛.
考点5光的色散与人眼看不见的光
(1)第的色散:将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3)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红颜料、黄颜料、蓝颜料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4)红外线
①定义:在可见光谱的红光外存在着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称为红外线.
②特点:热效应、穿透云客的能力很强.
③应用:加热、红外遥感、遥测、遥控等.
(5)紫外线
①定义:在可见光谱的紫光外存在着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称为紫外线.
②特点:荧光效应、化学效应、杀菌.
(6)物体的颜色:
①不透明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
②能反射各种色光的物体呈白色.能吸收各种色光的物体呈黑色.
【关键点击】光的色散实质是山于白光折射时,不同的单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所造成的.
【狂习策略】复习本考点要记准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能反
射的色光决定的.光的三基色及颜料的三原色分别指的是什么.此外还需要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各自的应用实例.
考点6凸透镜及其成像特点
(1)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光学性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是根据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和光的折射规律而成像的.
(4)凸透镜成像规律:
成像规律
物距像距成像特点像物分布
u>2f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和物异侧
倒立等大的实像像和物异侧
f<u<2fv>2f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和物异侧
u=f不成像
a<fv>u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同侧
【关键点击】(1)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及“会聚”与发散的含义.
①透镜中有三条特殊光路:一是过光心的不改变传播方向,二是平行于主光轴的经透镜后过焦点(或者反向延长线
过
焦点),二是通过焦点的经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②所谓“会聚"和'‘发散"并非指会聚光线和发散光线,而是一种作用,是相对于原入射光线而言的.会聚作用的结
果可能是发散光束,发散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会聚光束.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
②〃二歹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③君=/■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④〃=/是正立和倒立的分界点:
⑤〃=/'是像和物体同侧、异侧的分界点:
⑥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小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
【匆习策略】透镜的判断、透镜的作图、凸透镜焦距的测量、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中考的热点,同学们在复
习时要善于总结规律,也可以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对几种成像情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理解和记忆成像规律,这是做题的关
键:此外,有关透镜的作图,虽然类型有所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几条特殊光线通过透镜
后的情况.
考点7眼睛与视力矫正
⑴眼睛
①构造:山角膜、瞳孔、虹膜、巩膜、晶状体、睫状体、视网膜、玻璃体、视神经等构成.
②成像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
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物体了.
(2)近视眼和远视眼
近视眼远视眼
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
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
特点
体.伍.
【关健点击】(1)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先后方向上太长,即焦距太短,会聚能力太强,所以,应配戴凹透镜在
光进入眼睛前先发散一下.
(2)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先后方向上太短,即焦距太长,会聚能力太弱,所以,应配戴巴透镜在光进入眼睛
刖先会聚一下.
【发习策略】本考点在中考题中多以图片形式浮现,让同学们判断近视眼或者远视眼及其矫正.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
从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实验作为切入点,将本实验与近视眼的矫正原理进行类比,把物理规律融于生活常识中,
使物理、社会、生活有机结合.
考点8生活中的透镜
(1)放大镜:它就是一个凸透镜,利用的是物体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由两个镜片组成,每组镜片相当于一个E透镜.物镜的焦距较短,目镜的焦距较长.
(3)望远镜:望远镜是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
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4)照像机:利用凸透镜■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个原理来工作的.
(5)投影仪:利用凸透镜./七〃<2/■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个原理来工作的.
【关键点击】(1)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使用时应将物体放在焦点以内.
(2)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两次成像、两次都放大,最终观察到的是倒立、
放大的虚像,其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两次成像,先缩小、后放大,最终观察到的是倒
立、缩个的虚像.
【豆习策略】复习本考点不要急于了解书本上的结论,应该根据已有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来理解显微镜、望远镜、照像
机、投影仪的组成及成像原理」也可以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一下显微镜、望远镜、照像机、投影仪来体验它们的物理原理.
专题四物体的运动
1.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了解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长度的物品进行长度的估测.
3.会正确使用手表或者停表测量时间.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4.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5.r解测量速度的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和.
6.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7.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断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状态.
【知识梳理】
考点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需要选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就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与我们所选的参照物有关.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一物
体运动的描述就有可能不同.可见,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关键点击】(1)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它的运动和静止情况可能不同.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在改变和怎样改变:其具体步骤是:①选
定一个参照物;②观察比较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有无发生变化:③作出判断结论,发生了位置变化的,则说明该物体相
对于参照物在运动:没有位置变化的,则说明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状态
普通是大同的.反之,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所选的参照物时,就应该看运动的物体相对谁的位置在变化,谁就
是运动物体的参照物.
【豆习策略】近年来,中考试题有关本考点的题目,多是给出参照物判断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或者给出运动情况判
断是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这部份知识H勺关键是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了机械运动,关键看
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物体就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物体就
是运动的.
考点2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
①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
米(cm)、亳米(mm)、微米(pm)、纳米(Nm).
②换算关系:1km=103m,lm=10dm,Idm=10cm,Icm=10mm,Imm=10apimJpim=10sNm.
③长度的测量:
A.基本测量工具一一刻度尺.
B.刻度尺的使用方法:a.首先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刻度尺,并观察刻度尺的刻度线的位置、分度值、量程.b.刻度尺要
放正,有刻度的一而要紧靠被测物体.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d.要传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e.记录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
组成.
C.长度的特殊测法:积累法、配合法、替代法、化曲为直、利用工具平移等.
(2)时间
①时间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亳秒(ms)、微秒()is).
②换算关系:lh=60min.lmin=60s,1s=103ms,1ms=IO3[is.
③时间的测量: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停表来计时,停表的特点是可走可停.
(3)误差
①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②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
【关键点击】(1)单位换算的正确步骤应为:数字不变,乘以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
即可.
(2)对于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常用单位的具体大小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便于我们进行估测时作出准确的判断.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是减小误差常用的方法.但要注意:①错误的记录不能参预求平均值.②对计算结果的平
均俏通过四舍五入,使平均值的位数与测量值的位数相同.
④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复习策略】本考点重点内容有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估测,刻度尺、停表、手表的正确使用及时间的估测等.其
中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时间和长度的估测是历年中考试题考查的重点.今后的中考在考查实际生活能力方面的题会相应增
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最为密切,是很好的考查点,建议同学们联系生活•、积累经验、勤于思量.
考点3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踣程的多少称为速度.
②物理意义: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③公式:v=\o表示速度,s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表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④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在描述交通工具、汽车、火车等运动速度时,时常使用千米/
时(km/h),其单位换算关系为1m/s=3.6km/h.
(2)匀速直线运动
①定义: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②计算公式:
(3)变速直线运动
①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为变速直线运动.
②公式:用来计算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能够粗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者某一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4)探索速度变化的方法:将物体运动时所经历的时偶尔路程分成若干段,测得各段的速度后加以比较.
【关键点击】(1)匀速直线运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速度保持不变,任何路程、任何时间内速度都保持不变,二是运动
方向是亘线.
(2)①变速宜线运动是指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并不一定相等.②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只大体上
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并不代表某一时刻物体的真实速度.
(3)计算平均速度时应注意两点:①平均速度普通不等于各段时间(或者路程)内速度的平均值;②平均速度与路程和
时间有对应性,因此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上或者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更习策略】本考点中考试题时常考查的知识点有: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概念的含义或者辨析,求速度大小,
速度大小比较、单位换算等.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而言,速度是个定值.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是针对某一段时偶尔
一段路程而言的.在应用公式“算时,先应根据题意,在头脑中想象出物体的运动情况,注意各物理量:问的对应关系,对
于几个不同运动的组合问题应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求解过程要按课本中例题的格式写出已知、求、解、答.
专题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II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5.知道材料的分类,知道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6.了解导体、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导体、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知识梳理】
考点1物体的质量
(1)质量及其测量
①概念: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②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千克,符号:kg.常用单位:吨⑴、克(g)、亳克(mg)等.单位换算关系:1吨=1。3千克,
1千克="°3克,1克=1°3亳克.
③性质: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④测量工具:天平(学生天平、托盘天平、秤),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
(2)天平的使用
①会认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感量”.“称量”是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感量”是天平所能测量的最
小质量数,普通为游码标尺上的最小刻度值.“感量“至“称量”就是天平的测量范围.
②会调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③会放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硬码放右盘.
@会读右盘内磋码的质量数,加之游码在标尺卜.的指示数,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⑤会记测量结果由测量数据和单位两部份组成.
(3)测物体质量:
①测普通固体的质量:
②测液体质量:应先测出空容器质量,再加入液体,测出总质量.
液体质量=总质量一空容器质量.
③测特殊物体质量:积少成多法:测一张邮票质量的方法:先测出100张邮票总质量,用总质量除邮票的张数,就得
到一张邮票的质量.
【关键点击】(1)质埴是物体本身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无关.
(2)托盘天平使用方法:一放平,二调零,二调螺母使平衡,天平调好不要动.左物右磋两盘盛,先放大,后放小,最
后平衡调游码.磋游之和是读数.如若物磋位置反,读数秩游要相减.
【发习策略】常见物体的质量及刈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过程、探索物体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
过
,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呼叫中心服务外包合同2篇
- 2024年度软件许可合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授权协议3篇
- 二零二四年光伏发电项目融资与建设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国际物流运输合同2篇
- 2024年度光伏组件生产销售合同
- 年度二手服装设备采购合同20243篇
- 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高考地理四模试卷
- 二零二四年度光纤通信非开挖铺设合同3篇
- 2024年度钢筋工程质量检测与评估合同5篇
- 2024年度某服装设计师与某品牌关于服装设计合作的合同3篇
- 外固定架ppt参考课件
- DB15T 435-2006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风吹雪雪害防治技术
- 《口算除法》课堂实录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完整版课件
- 八年级物理光学部分竞赛试题(卷)与答案
- 《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福乐伟离心机说明书
-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 英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3《回家的路》 人教版(共12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