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应用基础》课件-第七章 金融科技监管政策_第1页
《金融科技应用基础》课件-第七章 金融科技监管政策_第2页
《金融科技应用基础》课件-第七章 金融科技监管政策_第3页
《金融科技应用基础》课件-第七章 金融科技监管政策_第4页
《金融科技应用基础》课件-第七章 金融科技监管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科技应用基础》课件

7.1金融科技监管政策第七章节目录CONTENTS教学目标课程导入一、国际金融科技监管政策二、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政策PartOne教学目标01理解国际金融科技监管政策与经验02熟悉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政策和现状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分析国内外监管政策并进行对比和总结素质目标认识国家金融科技监管政策与党和国家规划的统一性树立金融科技监管的法律意识和观念010201PartTwo课程导入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业态和交易规则的影响想一想:同学们对传统金融风险有一定的认识,但金融技术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金融行业产生了新的风险。那么,究竟金融科技风险的“新”体现在哪里呢?PartThree一、国际金融科技监管政策“双峰模式”监管框架英国金融监管的“双峰模式”由审慎监管局(PRA)和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构成,分别负责宏观审慎监管和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该模式旨在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英国:以“监管沙盒”为特色的监管模式0102主要监管政策与实践案例监管沙盒允许金融科技企业在监管机构的监督下测试其创新产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金融创新。英国:以“监管沙盒”为特色的监管模式英国FCA的创新项目与创新中心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设立创新项目及创新中心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其对金融创新和监管的推动作用监管沙盒的启动与定义2016年5月9日首次正式启动“监管沙盒”项目。金融科技企业可以测试其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监管沙盒的申请与测试从事金融创新的机构提交申请取得有限授权后,在适用范围内测试,FCA会对测试过程进行监控并评估,以判定是否给予推广。监管托儿所的建立与功能2021年4月筹划监管托儿所,同年7月正式上线。监管沙盒的升级与创新英国监管沙盒制度近年来的升级和创新,包括申请窗口期的变化以及针对ESG领域的数字沙盒的推出等。英国主要监管政策表7-1英国主要政策时间表时间机构政策2014年7月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发布“创新工程:征求意见”(ProjectInnovate:CallforInput)2015年11月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制定“监管沙盒”文件2017年4月英国财政部发布《金融科技监管白皮书》

2017年12月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发布《2017-2018年商业计划》2018年3月英国财政部《金融科技发展战略》2019年6月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PS19-14:基于信贷(P2P)和投资的众筹平台:CP18-20的反馈和最终规则》2021年4月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新建数字市场部门2022年12月英国财政部《爱丁堡改革》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也影响了此后近十年的世界经济。为了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再次发生,美国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严监管、强管控”的监管措施,包括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而且,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金融危机开始,美国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分业监管模式。背景:金融危机后的监管变革美国:功能区分的限制性监管美国:功能区分的限制性监管表7-2各机构监管职责划分机构职责美国货币监理署(OCC)OfficeoftheComptrolleroftheCurrency,美国财政部下辖的独立机构,由《国民银行法》赋予监管美国联邦层面的国民银行的职能,负责对所有国民银行、存款性金融机构等进行授权和监管。美联储(FED)FederalReserveBoard,国民银行为联邦储备系统成员,同时Fed还负责对成为其成员的州级银行及银行控股公司的审慎监管。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FinancialCrimesEnforcementNetwork,负责受理货币服务提供方(MoneyServiceBusiness,MSB)注册申请、对其进行监管,并执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管义务。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FederalDepositInsuranceCorporation,为美国存款机构提供存款保险的两大机构之一,负责颁发、监管工业贷款公司(ILC)牌照,并为持牌主体提供存款保险。此外,FDIC还负责对非FRS成员的州银行进行监管。美国国家信贷联盟管理局(NUCA)NationalCreditUnionAdministration(NCUA)负责对信贷联盟(CreditUnion:非营利性、合作的金融机构,为成员提供安全的存款和以合理利率的借款服务)进行特许和监管,以及通过联邦信用合作共享基金为信贷联盟提供存款保险。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

局(CFPB)ConsumerFinancialProtectionBureau负责金融部门的消费者保护,对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存款机构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负责美国的证券监督和管理工作,是美国证券行业的最高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负责对智能投顾等业务的监管。美国主要监管法规及政策理性监管是美国在金融科技竞赛中的竞争力的关键。理性监管为数字科技与金融领域的融合带来了金融科技创新和市场机遇。美国政府的理性监管,一方面为金融科技创新创造充分的施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让市场在充分竞争中迸发活力、产生效益,同时也要让监管立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消费者提供足够的保护。美国货币监理署(OCC)成立了创新办公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建立了综合审计追踪系统(CAT)。2022年6月3日,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发布了《美国数据隐私和保护法案》(简称《法案》)讨论稿。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正式批准成立创新实验室(LabCFTC)。2022年5月24日,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宣布成立“竞争与创新办公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成立创新和金融科技战略中心。2022年,商品和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将其LabCFTC重组为技术创新办公室。美国众议院2019年通过《金融科技保护法案》。2022年3月28日,美国众议院公布《电子货币和安全硬件法案》。2019年9月,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提出合规协助沙盒政策。2020年1月29日,美国众议院以表决方式通过了《2020年全面信用报告增强、披露、创新和透明度法案》。2016201720182019201920222022202220222020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作为监管核心,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与创新。“金管局”为核心的监管框架新加坡通过监管沙盒等政策,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灵活的监管环境。创新监管政策新加坡:紧跟创新的动态性监管01金管局的角色与职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作为国家中央银行,自1971年成立以来,一直扮演着金融科技监管的核心角色。MAS不仅指导金融业的发展,还监督银行业务,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与安全。02监管原则与目标:技术中立性是MAS监管原则的核心,确保监管措施不偏向任何特定技术,而是根据技术的风险程度进行适当的干预。这一原则旨在促进金融创新,同时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安全。新加坡:“金管局”为核心的监管框架

监管范围与领域:MAS的监管范围广泛,覆盖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支付业等多个领域。这种全面的监管策略确保了金融科技的创新活动在遵守规定的同时,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监管方式的创新:监管沙盒是MAS的一项创新监管方式,允许金融科技企业在受控环境中测试其创新产品,从而降低市场风险并加速金融创新的落地。新加坡:“金管局”为核心的监管框架

012015年6月,新加坡启动了“智慧金融中心”创建计划。2015年8月,金融科技署作为MAS的下属机构,致力于推动金融科技企业、行业和生态圈的发展,是新加坡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06《数字代币发行指南》为ICO提供了明确的监管框架,而PS

Act的实施则改善了支付服务的监管,加强了消费者保护。022016年推出的监管沙箱指南,为金融机构和公司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来尝试创新性技术解决方案,促进了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05数字银行牌照的颁发标志着新型银行业务的发展,这些银行在MAS的监管下,除了满足传统银行的监管要求外,还需遵守额外的限制。03全球APIX平台和乌宾计划是MAS推动金融创新的两个重要项目。APIX平台支持东盟及全球金融创新,而乌宾计划则专注于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04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联合27个金融行业组成的联盟发布五份白皮书,详细介绍了公平、道德、负责和透明度(FEAT)原则的评估方法,以指导金融机构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新加坡创新监管政策

APRA与ASIC的角色: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APRA)负责监管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适应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的快速发展,采取开放和可持续的政策,重点监管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ASIC的创新中心: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通过创新中心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非正式引导,帮助企业适应监管体系,维护创新与消费者风险、市场诚信之间的平衡。澳大利亚:双主体”的监管框架澳大利亚主要监管政策监管政策的平衡可信数字身份框架:2018年澳大利亚数字化改造办公室发布“可信数字身份框架”,建立全国统一的线上身份认证体系,提高数字交易的安全性。财务法修正案:2020年《2019年财务法修正案》通过,延长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时长至24个月,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更宽松的监管环境。监管沙盒的建立:2016年ASIC发布《监管规则257》,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奠定基础,允许企业在受控环境中测试金融产品和服务。限制性银行牌照:2018年APRA推出限制性银行牌照,降低金融科技企业进入存款业务的门槛,促进与传统银行的竞争。消费者数据权利:2020年《消费者数据权利规则》生效,规定银行业数据分享,赋予消费者访问和控制个人信息的权利。监管沙盒的更新与扩展:2017年ASIC更新监管沙盒框架,同年政府出台草案,创建强化型监管沙盒,支持金融科技创新。010605020403做一做请查找资料,了解日本、泰国等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及最新的监管政策。PartFour二、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政策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冲击金融科技的兴起对传统金融机构构成了挑战,迫使它们进行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新型金融风险的识别金融科技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风险类型,如网络安全风险、数据隐私泄露等,这要求监管机构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监管需求的提出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监管机构需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政策,以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新挑战。金融科技的创新模式金融科技通过引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了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例如,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金融科技的创新驱动该指导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的初步建立,为后续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基础和方向。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监管职责在不同监管部门之间进行了明确划分,以提高监管效率和针对性。《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的出台,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监管原则。监管科技的引入,如监管沙盒等,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了安全测试的环境,同时加强了监管的适应性和前瞻性。《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监管职责的明确划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监管科技的应用与创新监管框架的初步建立与深化完善P2P网贷平台的兴起与风险暴露,成为金融科技监管的重要实践领域。监管机构通过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和运营规则,有效防范了风险的扩散。P2P网贷平台的监管实践01第三方支付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管面临技术更新快、业务模式多样等挑战,需要监管机构不断创新监管手段。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挑战02监管的实践与挑战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与监管科技相结合,提高服务效率,同时确保合规性和安全性。监管科技的创新应用监管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在监管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监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数字化转型与监管科技的发展表7-32015-2023年金融科技监管重要事件年份部门事件内容2015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金融科技监管治理架构开始建立2016国务院办公厅《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专项整治重点从P2P网贷借贷、股权众筹业务、互联网保险、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业务、互联网金融广告和信息业务等方面开展2017中国人民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强化监管科技,识别和防范新型金融风险2018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建设多层次、全方位监管治理体系2019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监管体系的丰富完善,强化金融科技的规范应用2020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测试规范》《金融科技创新安全通用规范》和《金融科技创新风险监控规范》对金融科技创新的交易安全、交易监控、风险防控、风控机制、内控安全等作出了明确的要求2021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及“十四五”规划纲要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监管,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探索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框架2022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对金融科技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202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金融消费者反映事项办理工作安排的公告》聚焦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明确了金融消费者反映事项办理工作安排,以做好人民银行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以及证监会投资者保护职责的划转衔接工作,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2023国务院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金融监管方面,强调行为监管、功能监管与机构改革相辅相成,明晰央地金融监管关系。面对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监管框架需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监管框架的动态调整监管理念需要与时俱进,从传统的规则制定者转变为市场参与者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监管理念的更新与创新监管框架的持续优化与完善“一行一总局一会”监管新格局新的监管体系通过整合监管资源,提高了监管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为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监管基础。监管新格局图7-2“一行一总局一会”监管体系我国金融科技政策梳理与分析金融科技监管政策概述01银行领域监管政策04数据治理领域监管政策07征信领域监管政策02保险领域监管政策05其他领域监管政策08支付领域监管政策03虚拟货币与代币领域监管政策06金融科技监管政策的发展历程十部委发布指导意见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全局性规划文件新时期的指引文件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

2021年)》,首次从国家层面对金融科技发展作出全局性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监管原则。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

2021年)》,首次从国家层面对金融科技发展作出全局性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监管原则。2015年,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金融科技监管政策的正式诞生。该政策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提供了首个官方纲领性文件,明确了监管的基本原则和方向。2016年,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政策发生转向,国家出台一系列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策引导和具体规范,为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01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出台,为征信业提供了法律依据,规范了征信机构和业务的运行。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全面部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022021年,《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明确了征信业务需持牌经营,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行为属于违法。03《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实施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的明确征信领域监管政策支付牌照的发放与停发自2011年起,央行发放了271张支付牌照,但自2016年起支付牌照停发,体现了监管机构对支付市场的审慎态度。支付业务的规范2017年,央行发布通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的整治工作,确保支付业务的合规性。支付领域监管政策2016年,《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银行业应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规划2022年,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互联网贷款业务的管理银行领域监管政策互联网保险风险的整治2016年,原保监会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整治互联网保险领域的风险。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规范2020年,《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发布,规范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开展,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保险领域监管政策代币发行融资的监管2017年,多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代币发行融资的风险,禁止相关兑换业务和信息中介服务。01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处置2021年,十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加强了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风险防范。02虚拟货币与代币领域监管政策2020年,央行发布《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规定了个人金融信息在各环节的安全防护要求。2021年,《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建立了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框架个人信息保护的加强数据治理领域监管政策数据安全2018年,三部门联合发布《管理办法》,明确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与自律管理相结合的反洗钱工作机制。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管理2021年,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为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提供了指引。反垄断法的修订与实施其他领域监管政策《金融科技应用基础》感谢您的教学使用《金融科技应用基础》课件金融科技监管技术第七章第二节目录CONTENTS金融科技监管技术概述金融监管科技概述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概述金融科技监管技术应用金融监管科技应用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具体应用PartOne金融科技监管技术概述金融监管科技概述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概述多元定义金融监管科技定义为“监管机构对创新技术的使用”。巴塞尔委员会,《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和银行监管者的启示》将金融监管科技定义为“监管机构为监管活动提供支持所采用的创新技术”。金融稳定研究院(FinancialStabilityInstitute,SI)2019年,将金融监管科技重新定义为“金融监管机构使用创新技术以支持其监管工作”。金融稳定研究院(FinancialStabilityInstitute,SI)金融监管科技的定义金融监管科技的定义金融监管科技是指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以达到高效、最小成本化的金融安全,从而满足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模式的需求,为维护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监管机构应对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而产生的监管理念、监管方式与技术手段等一系列的变革。金融监管科技的特征智能化共享性数字化联动化基于报告数字化和合规流程的自动化,能精准、高效地搜集所需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处理,实现从“了解客户”到“了解数据”的转变在与其他技术相融合的前提下,能掌握各种监管指标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能动性监管,通过人工机器的充分应用提升监管水平在与其他技术相融合的前提下,能掌握各种监管指标主要领域工具和底层技术主要应用主要优势数据处理云计算数字加密技术数据处理、分析、共享等获取、处理结构化数据创建数据报告,拓宽数据获取渠道通过加密技术实现数据安全客户身份识别生物识别行为检验等技术身份识别、获客渠道提高客户身份识别效率为客户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压力测试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场景模拟、快速响应快速处理大规模数据处理风险减少压力测试成本市场行为监控知识图谱大数据处理等技术自动捕捉分析、自动上报挖掘主体关系、深层信息提炼信息法律法规跟踪人工智能案例推理、全局化计算、评估风险学习最新法律法规,降低金融机构法律合规风险研究国家监管文件的差异性监管科技运用的主要领域和主要优势金融监管科技的发展历程监管科技1.0阶段从运用于金融市场电子化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这一时期的监管技术。监管科技2.0阶段从运用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到金融科技产生前的这段时期的监管技术。监管科技3.0阶段应用于金融科技之后的监管技术。智能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融入监管科技之中,不仅能降低监管成本,实现有效监管,并能加速实现监管技术、方式的变革。金融监管科技的重要作用监管科技赋能金融科技监管监管科技重构金融监管框架体系监管科技赋能金融科技监管监管科技发挥技术优势,通过引入机器可读、智能合约、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能够实现对监管规则的统一化、标准化解读,对监管程序的自动化执行,有利于缓解监管机构的人力资源压力、提高监管流程的执行力和运行效率,实现政策预期效果。监管科技赋能监管流程智能化监管科技依托大数据、云计算、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主题建模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转换和处理,对结构化数据进行高速运算,从而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在数据的分析过程中,监管科技可以实现对不同来源渠道信息的对比验证和关联分析,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和信息网络,帮助刻画清晰、完整的金融市场图像。在数据结果呈现中,通过可视化技术既可以实现简单、直观的表现形式,为信息的快速使用提供条件,也可以对信息进行多维度的展示,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思维视角。监管科技赋能信息处理高效化监管科技应用容量大、速度快、高智能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精确分析识别、金融交易行为的实时跟踪记录。同时,还可以通过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API)和高级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实时风控平台,直接从金融从业机构后台数据系统中进行实时数据提取并通过模型运算得出实时风险级别监管科技赋能风险防控科学化金融监管科技的重要作用监管科技应用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数据收集、存储和处理方式,使数据来源更加广泛、多样,数据基础更加实时、全面,对数据的分析也由简单的因果关系推导转变为多方面的相关关系探索,从而提高监管机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和提前感知风险的能力。监管科技推动监管理念从被动应变转向主动求变01通过对监管科技的研发应用,监管机构可以深化对新型科技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克服对创新事物的“未知恐惧”,制定适合金融科技发展、张弛有度、具体详细的监管政策,引导被监管者明确监管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合规支出;监管机构可以采取与其合作开发监管科技的做法,并以此为契机强化双方的沟通交流,打造良好的政企关系,营造良性的金融创新生态环境监管科技推动监管双方从对立互损走向和谐共荣02监管科技应用可以在我国不同监管部门乃至全世界各个监管机构之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监管信息的融合共用。例如,区块链技术可用于跨境数据传输,其可溯源、可追踪、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特点保证了共享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其分布式记账的数据存储方式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层级和承受攻击的能力。监管科技推动监管主体从独立分散趋向协同合作03监管科技重构金融监管框架体系金融监管科技的重要作用是指监管部门在法律授权范围内,根据业务风险程度和影响面,按照适度简化的准入标准和流程,允许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在有限牌照下,利用真实或虚拟的市场环境开展业务测试。通过测试后,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依照现行法律法规获得相关资质和牌照,并被纳入正常监管范围。“监管沙盒”是一种金融产品创新测试机制,提供了一种真实但是受到限制的测试环境,即一个真实“缩小版”金融市场和适度“宽松版”监管环境。“监管沙盒”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定义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特征在这里添加标题Addthetitleinhere包容性时限性主动性“监管沙盒”的审核标准上,因为“监管沙盒”属于适应性监管,监管机构不仅可以对现行有效的监管规则的内容进行创新,还可以基于自由裁量权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其监管策略,以确保测试企业所测项目能顺利通过入盒测试审核。“监管沙盒”能够利用测试期间的有限时间,最大限度地调动测试企业的积极性,准确高效地筛选出不合格的金融科技企业,避免测试企业因竞争而导致资源错配,最终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监管沙盒”的适应性监管加强了监管机构的监管主动性,将传统的事后监管、结果监管转化为事前监管,塑造了一种新型灵活有效的事前柔性监管模式,使金融监管更具主动性。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作用机制从作用机理来看,国际典型的“监管沙盒”在规则设计上有共通之处,设计事前、事中、事后的信息交流规则,严格的消费者保护制度以及为监管者保留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监管沙盒”形成了试错学习和多元协商的作用机制,有效支撑监管者实践适应性监管的理念国内外沙盒的共性规则设计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作用机制试错学习机制试错学习机制为“监管沙盒”提供了应对技术不确定性的试错机制,在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制度下,能够激励各参与主体投入创新过程,充分把握前沿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监管者能够在动态学习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现监管政策的有益迭代。试错学习机制一是解决监管对象的真空,即“监管沙盒”能够纳入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在测试过程中监管者与各类创新主体近距离接触,能够提高监管者的机敏性,对监管对象保持动态追踪与识别。二是解决监管内容的真空,即试验学习过程使得监管者能够掌握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发展动态,从而灵活地添加监管内容,完成监管策略的迭代。作用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作用机制多元协商机制事前准入阶段:监管者便对参与主体的企业特征、资源禀赋、行为特征、商业模式等进行初步了解,并对创新产品的适用范围、数据披露标准、技术规范等进行设定测试过程中:监管者与创新者之间有多样化的信息交流渠道事后的退出阶段:企业需提交“出盒报告”强化数字技术的溢出作用监管沙盒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了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机遇,银行等传统部门能在可控的环境中测试全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最低的成本加深对创新产品和业态的理解。同时,多元协商的共治机制能够推动新旧部门之间的技术融合。缓释竞争替代的颠覆作用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作用机制PartTwo 金融科技监管技术应用金融监管科技应用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具体应用金融监管科技应用外部监管识别监管科技赋能监管流程智能化,强化监管规则的数字化监管科技赋能监管数据采集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的不确定性监管科技赋能风险防控科学化,增强风控措施的及时性内部风险监管利用人工智能和生物特征识别方式验证客户身份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加强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强化信息处理准确性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试点情况012019年8月《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运用信息公开、产品公示、公众参与、共同监督的柔性监管方式”02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北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032020年3月经公示审核通过,6个创新应用正式进入北京首批创新监管试点,涵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04202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将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地区进一步扩大至上海、苏州、杭州、河北雄安新区等6个市(区),这标志着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正在加速落地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具体应用试点情况截至2022年4月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已经进行到第四批,全国共计有156项试点项目。其中,城市(包含直辖市,下同)申报通过的试点项目共有113项(72.4%),省/自治区(不包含直辖市,下同)申报通过的试点项目共有43项(27.6%),共有7个试点项目通过测试成功“出盒”。四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参与机构共计218家。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有121家,占比55.5%;科技公司有52家,占比23.9%;其余主要有支付公司、征信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等。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参与机构01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具体应用首批入盒技术应用中涉及次数最多的是大数据,共110项试点涉及该数据,其次是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以及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云原生等复合交叉技术应用首批纳入监管沙盒的试点项目核心技术情况分析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具体应用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项目业务领域分布业务领域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分布应用于智能投顾、智能运营、智能交易、智能风控、智能营销、保险理赔等各类业务场景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具体应用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