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高考地理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飞地经济是通过跨行政区域的共同开发和管理,实现“飞入地”和“飞出地”双方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传统飞地经济模式主要是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建设工业园区。近年来出现了由欠发达地区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的创新型反向飞地,从而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如图为传统飞地和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更适合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产业为()A.重化工业 B.生物医药 C.电子装配 D.棉麻纺织2.与传统飞地相比,设立创新型反向飞地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园区建设 B.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人才流动 D.提升研发效率2023春节档电影中,《满江红》深受观众们的喜爱。电影取景地位于山西太原古县城一处五进庭院(连续的五层四合院),其建筑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图为院落不同结构处的照片和风陵渡的位置。庭院经济是以农村居民庭院及周围闲置用地为空间,进行种植、园艺、养殖、手工等活动的家庭经济模式。据此完成3~5题。3.有关该地院落结构及其最主要功能对应正确的是()①窄巷一通风降温②内坡顶一收集雨水③五进一凝内御外④布列有序一透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4.庭院经济不是“小农生产”,而是小庭院、大市场、新产业。关于该地发展庭院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方向为以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B.生产经营方式简单、粗放,产品附加值高 C.从事生产人员仅可能为家庭成员 D.消费对象可以是村落外人员5.电影结尾,孙均威胁秦桧给军队下达了“暂缓出发秋凌渡”的命令,据分析“秋凌渡”可能为今山西风陵渡黄河古渡口(渡口指的是道路越过河流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的地点)。历史上风陵渡曾为商旅云集的重要渡口,主要原因可能为()①该处河道较窄,通航里程短②该河段河道稳定,摆动范围小③河道拐弯处,水速快,节省时间④该河段无沙洲、浅滩,河水较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台风是强烈的海一气相互作用现象,对过境海区产生重要影响。台风在其前进过程中,处于移动路径的左、右两侧因风速不同危险程度差别较大,一侧为可航半圆,一侧为危险半圆。如图1为某超强台风移动路径及剖面位置示意图,图2示意该台风过境前和过境时剖面M﹣N的海水温度变化。据此完成6~8题。6.与过境前比,台风过境时表层水温变化最明显的海区在()A.台风中心北侧、台风路径左侧 B.台风中心北侧、台风路径右侧 C.台风中心南侧、台风路径左侧 D.台风中心南侧、台风路径右侧7.造成台风可航半圆与危险半圆风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距离陆地远近 B.台风移动路径 C.副热带高压位置 D.台风生成位置8.若船只在图3中台风移动路径附近海域行驶,最危险海域位于第几象限()A.第Ⅰ象限 B.第Ⅱ象限 C.第Ⅲ象限 D.第Ⅳ象限我国某学校高三(2)班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日照观测活动,发现从9月23日开始,正午太阳光可透过窗户照射进本班教室(如图),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一段时间后,正午太阳光重新照进本班教室……据此完成9~11题。9.该校可能位于()A.云南省 B.吉林省 C.福建省 D.河南省10.10月23日之后,正午太阳光重新照进高三(2)班教室时间约为()A.当年11月23日 B.当年12月22日 C.次年2月21日 D.次年3月21日11.与高三(2)班相比,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楼上高三(8)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A.同时出现,持续时间更长 B.同时出现,持续时间一样 C.更早出现,持续时间更长 D.更早出现,持续时间一样二、非选择题:共160分。(36-37题为地理必答题;38-42题为政治必答题;43-45为历史必答题。)12.(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两三百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凌空出世,对中国的气候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一:如图1为青藏高原某地7月同海拔气温的分布状况。材料二:色林错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湖面形状不规则(图2),北部和东部为浅水区。色林错冬半年多大风天气,以西风为主,风力因素是影响湖冰存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指从湖泊开始冻结到完全消融这段时期)。研究表明,近年来该湖面积不断扩大,湖水浑浊度上升,湖冰存在期呈现缩短趋势。青海省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国优质三文鱼的重要产地之一。(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藏高原内部气温高于同海拔边缘气温的原因。(2)解释色林错北部和东部湖岸存冰时间长的原因。(3)分析近年来湖冰存在期缩短的自然原因。(4)推测龙羊峡养殖三文鱼经济效益高的主要理由。13.(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石窟造像有规模地传入巴蜀地区,始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从北魏到明清从未间断过。巴蜀地区的200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大小不等的石窟及摩崖造像,数量接近全国数量的一半。规模宏大的石窟造像投资巨大、历时长,巴蜀石窟捐资开凿的供养人多是普通人,大多是浅龛与摩崖造像,已无中原石窟的皇家风范。佛道文化浸润巴蜀山水,石窟造像与这里乡土民俗相伴相生,巴蜀石窟造像既体现出与北方中原一脉相承的风格,叉形成独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如图为巴蜀地区石窟数量及分布。(1)与北方石窟相比,列举巴蜀石窟摩崖造像主要特征。(2)概述巴蜀石窟摩崖造像兴盛于唐宋、从北魏到明清从未间断过的人文原因。(3)推断巴蜀石窟摩崖造像多位于河流两岸的原因。(4)石窟摩崖造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请你献出自己的三点建议。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高考地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飞地经济是通过跨行政区域的共同开发和管理,实现“飞入地”和“飞出地”双方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传统飞地经济模式主要是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建设工业园区。近年来出现了由欠发达地区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的创新型反向飞地,从而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如图为传统飞地和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更适合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产业为()A.重化工业 B.生物医药 C.电子装配 D.棉麻纺织【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土地、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可知,欠发达地区以创新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为目标,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平台,试图借助发达地区优越的要素聚集环境和飞地特殊的政策优惠引入科技创新资源,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因此适合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产业为生物医药,该产业需要人才及科技的投入,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化工业、电子装配、棉麻纺织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小,ACD错误。故选:B。2.与传统飞地相比,设立创新型反向飞地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园区建设 B.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人才流动 D.提升研发效率【分析】创新型反向飞地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动借助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飞地”,以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飞地的创新。【解答】解:欠发达地区以创新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为目标,引入科技创新资源,反向设立飞地平台,带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赶超,提升研发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D正确。飞地园区不仅没有挤占发达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反而帮助其消化了存量楼宇资源,A错误。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蕴含着欠发达地区企图通过创新要素在异地空间的聚集、跃迁,实现带动本土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新愿景,B错误。人才依然留在发达地区,C错误。故选:D。2023春节档电影中,《满江红》深受观众们的喜爱。电影取景地位于山西太原古县城一处五进庭院(连续的五层四合院),其建筑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图为院落不同结构处的照片和风陵渡的位置。庭院经济是以农村居民庭院及周围闲置用地为空间,进行种植、园艺、养殖、手工等活动的家庭经济模式。据此完成3~5题。3.有关该地院落结构及其最主要功能对应正确的是()①窄巷一通风降温②内坡顶一收集雨水③五进一凝内御外④布列有序一透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分析】影响传统民居建设的因素有气候、地形、河湖、生物、岩石、发展历史等。【解答】解:窄巷宽度较小,不利于通风,故①错。内坡顶可以将屋顶的雨水排向屋内,有利于收集雨水,故②对。五进体现了院落层次,故③错。大院房屋布列有序,层次分明,充分考虑了通风与透光,故④对。故选:D。4.庭院经济不是“小农生产”,而是小庭院、大市场、新产业。关于该地发展庭院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方向为以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B.生产经营方式简单、粗放,产品附加值高 C.从事生产人员仅可能为家庭成员 D.消费对象可以是村落外人员【分析】庭院经济是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它的特点主要有:生产经营项目繁多,模式多种多样;投资少,见效快,商品率高,经营灵活,适应市场变化。【解答】解:畜牧业占地规模较大,不适合庭院经济,故A错。庭院经济投入较多资金和劳动力,属于密集型经济,故B错。庭院经济从事生产的人员可以是雇佣的劳动力,故C错。庭院经济的农产品可以供应村落外人员,故D对。故选:D。5.电影结尾,孙均威胁秦桧给军队下达了“暂缓出发秋凌渡”的命令,据分析“秋凌渡”可能为今山西风陵渡黄河古渡口(渡口指的是道路越过河流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的地点)。历史上风陵渡曾为商旅云集的重要渡口,主要原因可能为()①该处河道较窄,通航里程短②该河段河道稳定,摆动范围小③河道拐弯处,水速快,节省时间④该河段无沙洲、浅滩,河水较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分析】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因素有流速、含沙量、水量、水位季节变化、结冰期等。【解答】解:风陵渡河道较窄,渡河的距离较短,故①对。风陵渡河道较窄,流速较快,河道摆动幅度较小,故②对。水速快,渡河较危险,时间较长,故③错。风陵渡河道较窄,流速较快,流水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水较深,故④对。故选:B。台风是强烈的海一气相互作用现象,对过境海区产生重要影响。台风在其前进过程中,处于移动路径的左、右两侧因风速不同危险程度差别较大,一侧为可航半圆,一侧为危险半圆。如图1为某超强台风移动路径及剖面位置示意图,图2示意该台风过境前和过境时剖面M﹣N的海水温度变化。据此完成6~8题。6.与过境前比,台风过境时表层水温变化最明显的海区在()A.台风中心北侧、台风路径左侧 B.台风中心北侧、台风路径右侧 C.台风中心南侧、台风路径左侧 D.台风中心南侧、台风路径右侧【分析】与过境前比,台风过境时表层水温变化最明显的海区应该在图示等温线发生弯曲变化较大的区域。【解答】解:读图可知,在太平洋,台风中心自东向西移动,逐步从太平洋向我国靠近,台风过境时表层水温变化最明显的海区在23°N﹣25°N附近,且根据M﹣N剖面图可知,在23°N﹣25°N区域的海区M一侧表层水温变化最明显,由此可以判断台风过境时表层水温变化最明显的海区在台风中心北侧、台风路径右侧。故选:B。7.造成台风可航半圆与危险半圆风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距离陆地远近 B.台风移动路径 C.副热带高压位置 D.台风生成位置【分析】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给人类送来了丰沛的淡水资源,对改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答】解:同一区域内的气压差异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所以风也就越大。台风自东向西(或西北)移动时,由于台风前进方向的右侧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邻,通常在台风的右半圆内风较强,而在左半圆内风力较弱。故选:C。8.若船只在图3中台风移动路径附近海域行驶,最危险海域位于第几象限()A.第Ⅰ象限 B.第Ⅱ象限 C.第Ⅲ象限 D.第Ⅳ象限【分析】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给人类送来了丰沛的淡水资源,对改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答】解:在北半球,台风前进的右侧距离副热带高压近,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所以图中I、Ⅳ整体风速较大;但Ⅰ象限在台风路径的前进方向,距离台风越来越近,风速会越来越大,最危险。故选:A。我国某学校高三(2)班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日照观测活动,发现从9月23日开始,正午太阳光可透过窗户照射进本班教室(如图),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一段时间后,正午太阳光重新照进本班教室……据此完成9~11题。9.该校可能位于()A.云南省 B.吉林省 C.福建省 D.河南省【分析】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所求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解答】解:读图可知,9月23日正午太阳高度是48°,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要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由此计算该地的纬度位置是90°﹣48°=42°(N)。根据我国省级行政区地理分布来看,云南省、福建省、河南省纬度位置较低,位于35°N纬线以南,吉林省绝大部分位于40°N纬线以北,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10月23日之后,正午太阳光重新照进高三(2)班教室时间约为()A.当年11月23日 B.当年12月22日 C.次年2月21日 D.次年3月21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解答】解:结合材料“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可知,10月23日正午阳光恰好被南侧高楼遮挡,之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每天正午阳光都会被南楼遮挡,冬至之后,正午太阳高度渐大,但仍被南楼遮挡,直到下一次太阳直射点和10月23日相同时,正午太阳高度和10月23日相同,正午阳光再次恰好被南楼遮挡,之后正午阳光可以照进教室内。根据对称原则可知,太阳直射同一纬度对应的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或夏至对称,10月23日到冬至约两个月,即下一个日期为冬至后约两个月,即次年2月21日前后,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与高三(2)班相比,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楼上高三(8)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A.同时出现,持续时间更长 B.同时出现,持续时间一样 C.更早出现,持续时间更长 D.更早出现,持续时间一样【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解答】解:结合材料“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可知,10月23日正午阳光恰好被南侧高楼遮挡,之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每天正午阳光都会被南楼遮挡,冬至之后,正午太阳高度渐大,但仍被南楼遮挡,直到下一次太阳直射点和10月23日相同时,正午太阳高度和10月23日相同,正午阳光再次恰好被南楼遮挡,之后正午阳光可以照进教室内。该地10月23日到次年2月21日期间,正午太阳光会被南楼遮挡,即其他日期内(2月21日到10月23日)正午太阳光都可以照进教室。夏至在2月21日到10月23日日期范围内,两个教室都有正午太阳光照,因此为同时出现,CD错误。在10月23日时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高三(2)班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但高三(8)班在楼上,仍未被遮挡,有正午太阳光照,因此高三(8)班正午太阳光照持续时间更长,A正确,B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160分。(36-37题为地理必答题;38-42题为政治必答题;43-45为历史必答题。)12.(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两三百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凌空出世,对中国的气候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一:如图1为青藏高原某地7月同海拔气温的分布状况。材料二:色林错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湖面形状不规则(图2),北部和东部为浅水区。色林错冬半年多大风天气,以西风为主,风力因素是影响湖冰存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指从湖泊开始冻结到完全消融这段时期)。研究表明,近年来该湖面积不断扩大,湖水浑浊度上升,湖冰存在期呈现缩短趋势。青海省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国优质三文鱼的重要产地之一。(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藏高原内部气温高于同海拔边缘气温的原因。(2)解释色林错北部和东部湖岸存冰时间长的原因。(3)分析近年来湖冰存在期缩短的自然原因。(4)推测龙羊峡养殖三文鱼经济效益高的主要理由。【分析】(1)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距地面越远、海拔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少。(2)湖泊结冰与气温、深度、流速、距陆地远近等因素有关。(3)近年来湖冰存在期缩短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温变化分析。(4)龙羊峡养殖三文鱼经济效益高的理由从生存条件、三文鱼品质、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太阳辐射由于温度高,波长短,只有一小部分会被大气直接吸收,绝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地面升温后会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给大气,所以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山体内部由于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大气的热量也较多;而山体外部的地面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经大为减弱。(2)北岸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易先冻结;湖泊东、北岸为浅水区,湖水热容量小,且靠近冷源陆地,水温较低,湖水先冻结;冬半年以西风为主,在西风定向吹拂下,初冰在东岸不断累积,所以色林错北部和东部湖岸存冰时间长。(3)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升高,湖冰冻结时间退后,消融时间提前;冰雪融水增多,湖泊面积扩大且水量增加,热容量增大,冬季降温慢,水温较高,湖水不易冻结;材料提到“湖泊浑浊度上升”,湖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湖面吸收热量增加,水温较高,湖水不易冻结,综上所述,可知湖冰存在期缩短。(4)水库面积广大,养殖场地宽广,能够大量养殖;水库的季节性蓄水、放水,水体交换量大,水质优良,为三文鱼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青海省境内湖泊和河流的自然水温普遍偏低,冷水资源丰富;龙羊峡水库库区水域面积大,水量大,冬季降温慢,水温不是太低,封冻时间短,适宜三文鱼的生长和繁殖;读区域图可知,黄河上游支流众多,携带的营养盐类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鱼的饵料丰富;三文鱼产量高,捕捞时间长,养殖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故答案为:(l)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高原内部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传给大气的热量也多;高原内部大气距地面较近,热量损失较少,获得热量较多。(2)北部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降温早,气温低;北部有河流汇入,稀释作用强,盐度较低,结冰早;北部和东部为浅水区,热容量小,降温快;西风风力大,在结冰初期使冰在东岸积累。(3)全球气候变暖,使结冰时间延后,融冰时间提前;湖泊面积扩大,热容量增大,结冰时间延后;湖水浑浊度增加,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增强,湖水升温使湖冰存在期缩短(4)龙羊峡海拔高水温低,水温适宜三文鱼生长;人类活动少,水质好,三文鱼品质高;水库发电等使水体流动性强,捕捞时间长,产量大;生产方式自动化、机械化,劳动力成本低。13.(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石窟造像有规模地传入巴蜀地区,始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从北魏到明清从未间断过。巴蜀地区的200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大小不等的石窟及摩崖造像,数量接近全国数量的一半。规模宏大的石窟造像投资巨大、历时长,巴蜀石窟捐资开凿的供养人多是普通人,大多是浅龛与摩崖造像,已无中原石窟的皇家风范。佛道文化浸润巴蜀山水,石窟造像与这里乡土民俗相伴相生,巴蜀石窟造像既体现出与北方中原一脉相承的风格,叉形成独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如图为巴蜀地区石窟数量及分布。(1)与北方石窟相比,列举巴蜀石窟摩崖造像主要特征。(2)概述巴蜀石窟摩崖造像兴盛于唐宋、从北魏到明清从未间断过的人文原因。(3)推断巴蜀石窟摩崖造像多位于河流两岸的原因。(4)石窟摩崖造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请你献出自己的三点建议。【分析】(1)巴蜀石窟摩崖造像主要特征主要从数量、分布、地域文化等方面分析。(2)巴蜀石窟摩崖造像兴盛于唐宋、从北魏到明清从未间断过的人文原因主要从社会稳定、交通、生存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3)巴蜀石窟摩崖造像多位于河流两岸的原因主要从运输、地形、观赏等方面分析。(4)石窟摩崖造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的建议主要从弘扬宣传川渝石窟文化、维修与看护、社会保护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根据图上信息及材料“巴蜀地区的200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大小不等的石窟及摩崖造像,数量接近全国数量的一半。”可知,巴蜀石窟摩崖造像数量多,分布广;根据材料“巴蜀石窟捐资开凿的供养人多是普通人,大多是浅龛与摩崖造像,已无中原石窟的皇家风范。佛道文化浸润巴蜀山水,石窟造像与这里乡土民俗相伴相生,巴蜀石窟造像既体现出与北方中原一脉相承的风格,叉形成独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可知,巴蜀石窟摩崖造像的内容与生产生活及当地风土风俗关系密切,既有自己的特色又有北方特色的结合,展示了文化的多元化。(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北魏、明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机械课程设计
- 电子政务项目课程设计
- 贸易合同范本(2篇)
- 电子废弃物处理课程设计
- 课件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人力资源规划
-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 电子产品制造课程设计
- 电商客户管理课程设计
- 2024带家具租房合同范本
- 电动翻谱台的课程设计
-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可打印
- 2024春期国开电大专科《液压与气压传动》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实验报告)试题及答案
-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电力电子技术在煤矿电气中的应用
- 2024年辅警考试公基常识300题(附解析)
- 人用生物制品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指南(征求意见稿)
- 《浙江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导则》
- 围挡施工技术方案
- 突尼斯沙漠国度
- 一标三实培训课件
- 德国民法典与法国民法典的区别课件
- JJF 2095-2024压力数据采集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