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导则
Guidelineforstructuraldesignofcode-exceedingtallbuildings
(征求意见稿)
2018年11月
上海
1总则
1.0.1为做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确保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质
量,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和《上海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
特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所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是指超出国家和上海市现行规范、规程所规定的适
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结构布置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有关的
规范、规程、政府管理机构文件中规定应当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
1.0.3本《导则》是对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高层民用
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和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DGJ08-9-2013)、《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筒体结构设计规程》(DGJ08-31-2001)、《高层建筑钢-
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DG/TJ08-015-2004)、《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DG/TJ
08-32-2008)的补充。遵循本《导则》进行结构设计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还应符合国家和上
海市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4本《导则》倡导建筑形体多样化与结构受力合理性统一的原则,倡导建筑师增强抗震设
计理念的原则,使建筑物既满足建筑功能和形体美观的要求,又保证地震下的结构安全。本
《导则》也倡导结构的概念设计与计算分析并重的原则,设计者应通过已有的工程经验、仔
细的结构概念设计、精细的结构分析、有针对性的构造措施或必要的结构试验验证,来满足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时的特殊要求。
1.0.5当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结构安全与建筑美观之间出现矛盾时,应以结构安全为
重。影响结构安全的建筑方案,包括局部方案,均应服从结构安全的需要。
1.0.6对于主体结构总高度超过300m的高层建筑或结构体系特别复杂、结构类型特殊的工程,
应从严把握抗震设防的各项技术性指标。当没有可借鉴的设计依据时,应提供试验报告。
1.0.7对于特殊体型(含屋盖)或风洞试验结果与荷载规范规定相差较大的风荷载取值,以及
特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规模大、高宽比大等)的隔震、减震设计,宜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在抗
震设防专项审查前进行专门论证。
1.0.8对高度超限或规则性超限工程,不应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五
种类型中的四种及以上的复杂类型。
1.0.9对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宜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高层建筑tallbuildings
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
2.1.2房屋高度buildingheight
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2.1.3高宽比ratioofheighttowidthofbuildingplan(aspectratioofbuildings)
房屋高度与建筑平面宽度之比。
2.1.4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protectioncriterion
衡量单体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和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确定。
2.1.5建筑抗震概念设计seismicconceptdesignofbuildings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
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2.1.6抗震构造措施detailsofseismicdesign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
各种细部要求。
2.1.7抗震措施seismicdesignmeasures
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2.1.8抗震性能水准seismicperformancelevels
建筑物在震后的损坏状况及其可继续使用功能的受影响程度。
2.1.9抗震性能目标seismicperformanceobjectives
针对各级地震动水准期望建筑物达到的抗震性能水准。
2.1.10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seismicdesign
综合考虑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房屋高度、规则性、建造费用、
震后损失等因素后,选择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以建筑的抗震性能分析为基础进行设计,使
设计的建筑在遭受未来可能的地震时具有预期的抗震性能。
2.2主要符号
C30——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30N/mm2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fck、ftk——分别为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和抗拉强度标准值;
R、Rk——分别为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和标准值;
SGE、SEK——分别为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和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Ehk、SEvk——分别为多遇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wk——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VGE、VEK——在结构构件中分别由重力荷载代表值和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剪力;
Ki——第i楼层的等效剪切刚度;
b——建筑平面局部突出宽度;
bc——建筑平面局部凹口累计深度或楼板开洞宽度;
B——建筑平面的典型宽度;
Bmax——建筑平面最大宽度;
2
H——房屋高度;
l——建筑平面局部突出长度;
lc——建筑平面局部凹口长度或楼板开洞长度;
L——建筑平面长度;
S1、S2——建筑平面中开洞两侧的楼板有效宽度;
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3
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认定
3.1建筑物高度超限的认定和控制
3.1.1建筑物高度超过表3.1.1规定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属高度超限的高层建筑工程。
表3.1.1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体系
7度8度
框架5040
全部落地剪力墙120100
部分框支剪力墙10080
混
较多短肢剪力墙10080
凝
错层的剪力墙8060
土
筒中筒150120
结
框架-剪力墙120100
构
错层的框架-剪力墙8060
框架-核心筒130100
板-柱-剪力墙7055
混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160120
合型钢(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190150
结钢外筒-钢筋混凝土核心筒210160
构型钢(钢管)混凝土外筒-钢筋混凝土核心筒230170
框架11090
钢
框架-中心支撑220180
结
框架-偏心支撑(延性墙板)240200
构
各类筒体和巨型结构300260
注:1对于甲类建筑,宜按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后采用本表。
2表中框架不含异形柱框架。
3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地面以上有部分框支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4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框支层以上的楼层不规则),其最大适用高度应比
表内数值降低至少10%。
5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是指: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
倾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0%的剪力墙结构。在采用该比例进行判别时,
应在建筑物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取较大的比例作为控制条件。
6仅有少量墙体(不落地剪力墙截面面积不大于剪力墙总截面面积的10%)采用框支时,可以按全
部落地剪力墙结构控制建筑物的高度;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局部错层(错层的楼面面积不大于
总楼面面积的10%)时,可以按非错层结构控制建筑物的高度。
7根据上海市的工程经验,在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当楼板的厚度不小于相应跨度的1/18时(不
适用于现浇空心楼板),可以按框架-剪力墙结构控制建筑物的高度,但在结构设计时仍应在框
架受力方向设置暗梁。应该指出,采用较厚楼板的无梁楼板体系虽可以满足内部美观或一些
特殊建筑功能的要求,但会明显增加结构的混凝土用量和建筑物自重,对结构抗震是不利的。
4
3.1.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高度不宜超过表3.1.1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时可改用框架-
剪力墙结构、带支撑的框架结构(含阻尼支撑)等结构。
3.1.3较多短肢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高度不宜超过表3.1.1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时可改用框架-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等结构。
3.1.4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高度不宜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中B级高度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时可改用筒中筒结构、巨型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等结构。
3.2建筑物规则性超限的认定和控制
3.2.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高层建筑工程属于规则性超限的高层建筑工程:
1具有表3.2.1-1中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情况。
2具有表3.2.1-2中两项及两项以上不规则情况。
3同时具有表3.2.1-2中一项和表3.2.1-1中一项及一项以上不规则情况。
4具有表3.2.1-3中一项及一项以上不规则情况。
表3.2.1-1一般不规则的简要涵义
序号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备注
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弹性参见GB50011-3.4.3、
1a扭转不规则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JGJ3-3.4.5、DGJ
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08-9-3.4.3
偏心率大于0.15或相邻层质心位置相差大于相应边长参见JGJ99-3.2.2
1b偏心布置
15%
平面凹进的深度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或参见GB50011-3.4.3、
平面凹凸不规凸出的长度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且凸出JGJ3-3.4.3、DGJ
2a
则的宽度小于凸出长度的50%08-9-3.4.3,如图3.2.1-1
所示
角部重叠或细角部重叠面积小于较小一侧面积的40%;中部两侧收参见JGJ3-3.4.3,如图
2b
腰形进超过平面宽度的40%的细腰形平面3.2.1-2、3.2.1-3所示
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或开洞参见GB50011-3.4.3、
楼板局部不连
3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错JGJ3-3.4.6、DGJ
续
层高度大于楼面梁的截面高度或大于0.6m)08-9-3.4.3
楼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参见GB50011-3.4.3、
4a侧向刚度突变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JGJ3-3.5.2、DGJ
08-9-3.4.3
(除顶层或出屋面小建筑或收进起始部位的高度不超参见JGJ3-3.5.5、DGJ
过房屋高度的20%外)局部收进后的水平向尺寸小于08-9-3.4.3
4b尺寸突变相邻下一层的75%,或上部楼层外挑水平尺寸大于下部
楼层水平尺寸的10%,或上部楼层整体外挑尺寸大于4m,
或多塔
竖向抗侧力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墙、柱、支撑)上下不连续贯通参见GB50011-3.4.3、JGJ
5
件不连续3-3.5.4、DGJ08-9-3.4.3
楼层承载力突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参见GB50011-3.4.3、
6
变80%JGJ3-3.5.3、DGJ
5
08-9-3.4.3
错层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大底盘多塔结构,连体已计入第1~6项者除外
7复杂结构
结构
局部的穿层柱、斜柱、夹层、个别构件错层或转换,
8局部不规则已计入第1~7项者除外
或个别楼层的扭转位移比略大于1.2等
注:1序号数字相同的a、b项,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数。
2计算扭转位移比时应采用刚性楼板模型;对于平面弱连接结构,不能保证整层楼板为刚性楼
板,宜采用分块计算扭转位移比。含跃层柱、空梁的楼层,跃层柱的节点位移不应计入本层
位移比。
3对于带有较大裙房的高层建筑(裙房与主楼结构相连),当裙房高度不大于建筑总高度的20%、
裙房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小震层间位移角限值的40%时,判别扭转不规则的位移比
限值可以放松到1.3。
4偏心率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附录二计算。
5对于平面外凸部分,判断是否不规则,本导则采用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DGJ08-9提出的双控指标,即同时用外凸长度和外凸部分宽度两个条件来控制,两个条件同
时满足时才属于凸角不规则,与国家标准有所区别。
6不规则平面凹口的深度宜从抗侧力构件截面外边线算起,在凹口设置拉梁,当拉梁刚度较小
不足以协调两侧的变形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连续的开洞对待。对于有连续内
凹的情况,则应累计计算凹口深度。
7第4项不规则易造成软弱层,第6项不规则易造成薄弱层,同一楼层不宜同时出现这两项不规
则。
8对于侧向刚度比的计算,采用不同的刚度计算方法有时会得到相差较大的结果。为统一起见并
便于计算,本导则建议:一般情况下采用等效剪切刚度计算侧向刚度;对于带有支撑的结构
可采用剪弯刚度计算。
9在计算结构竖向收进和外挑尺寸时,应按竖向构件(包括斜柱)计算,当仅有楼盖梁板外悬挑时,
可不作为不规则情况。
10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11在计算层间受剪承载力时,应采用实际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标准值,在两个主轴方向上分
别计算,对于具有斜撑的楼层,应在正负方向上分别计算,其承载力不应将不同倾斜方向斜
撑的承载力绝对值相加。
12有效楼板宽度和典型楼板宽度应针对结构受力的两个水平主轴方向确定。
表3.2.1-2较高程度不规则的简要涵义
序号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备注
裙房以上的较多楼层(超过总楼层数的20%)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与表3.2.1-1之第1
1扭转偏大
位移比大于1.4项不重复计算
平面凹进的深度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50%;或凸出的长度
平面凹凸尺寸与表3.2.1-1之第
2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50%,且凸出的宽度小于凸出长度的
偏大2a项不重复计算
50%
连续三层(含三层)楼板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
楼板不连续区与表3.2.1-1之第3
340%,或连续三层(含三层)楼板的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
域偏大项不重复计算
50%或大于40%且洞边至板边距离小于2m
侧向刚度突变楼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5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与表3.2.1-1之第
4
偏大向刚度平均值的60%4a项不重复计算
与表3.2.1-1之第
5塔楼偏置偏大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
4b项不重复计算
6
楼层承载力突与表3.2.1-1之第6
6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65%
变偏大项不重复计算
超过A级高度的结构的扭转周期比大于0.85,其他结构的扭转周
7抗扭刚度偏弱参见JGJ3-3.4.5
期比大于0.9
表3.2.1-3特别不规则的简要涵义
序号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
1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的位置,7度超过5层,8度超过3层
2厚板转换不低于7度设防的厚板转换结构
3复杂连接各部分层数、刚度、布置不同的错层,连体两端塔楼高度、体型或沿大底盘某个主
轴方向的振动周期显著不同的结构
4多重复杂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复杂类型中的3种
注:对于错层,若仅前后错层或左右错层,则为表3.2.1-1中的一项一般不规则,若多数楼层同时前后、
左右错层,则属于本表中的复杂连接。
b<0.5lb<0.5lL
1
b1<0.5l1
l>30.0Bmax
l>30.0Bmaxb2>30.0L
Bl>30.0B
maxB1max
maxB
max
B
2
LL
Ll2<0.5b2
b<0.5l
l>30.0Bmax
l>30.0Bl>30.0Bmax
maxB
Bmax
max
B
max
L
图3.2.1-1结构平面凹凸不规则示意图
A
2A1
A0.4(A)A
2<1+2
图3.2.1-2结构平面角部重叠不规则示意图
7
l1
Bmax
l2
l1+l2>0.4Bmax
图3.2.1-3结构平面细腰形不规则示意图
3.2.2高层建筑平面规则性的超限程度宜符合下列要求:
1平面布置中的凹口深度超限的情况如图3.2.2-1所示,bc⁄Bmax的比值不宜大于50%,超
过此值时宜改变建筑和结构平面布置。
2各标准层平面中楼板间连接较弱(洞口周围无剪力墙)的情况如图3.2.2-2所示,(S1+S2)⁄B
的比值不宜小于50%,或S1+S2的尺寸不宜小于5m,S1或S2的最小尺寸不宜小于2m,不满
足上述要求时宜改变建筑和结构平面布置。
max
B
c
b
图3.2.2-1凹口深度超限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2.2-2楼板间连接较弱的平面示意图
3.2.3高层建筑竖向规则性的超限程度宜符合下列要求:
1立面收进幅度过大是一种常见的竖向不规则性情况,收进的最大尺寸应有个限度,可
从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变化来控制,即收进层侧向刚度与下层侧向刚度之比不宜小于50%,
且连续两次收进后的侧向刚度不宜小于未收进层的30%。
2连体建筑也是容易形成竖向不规则的结构形式,如图3.2.3-1所示。连体建筑顶部的重
量一般较大,对结构抗震很不利,因此,应控制连体部位的层数,一般情况下连体部位的层
数不宜过多。当连体部位的层数超过该建筑总层数的20%时,对结构抗震极为不利,并会大
大增加结构的造价。连接体下的两个塔楼的层刚度不宜相差太大(不宜相差30%及以上)。
8
图3.2.3-1连体建筑及立面开大洞建筑示意图
3立面开大洞建筑容易形成竖向刚度突变,成为竖向不规则性结构,如图3.4.2-1所示。
立面开大洞后对洞口周边的构件受力极为不利,洞口越大,结构的抗震性能越差。因此,立
面开洞的尺寸也应进行限制,洞口宜设置在中部,洞口宽度不宜大于建筑平面相应方向长度
的50%,洞口面积不宜大于整个建筑立面面积的30%。
4大底盘多塔楼建筑由于底盘刚度与塔楼刚度有差异以及底盘尺寸与塔楼尺寸有较大差
异,也容易造成竖向刚度变化较大而成为竖向不规则结构,如图3.2.3-2所示。多塔楼建筑结
构各塔楼的层数、平面和侧向刚度宜接近,塔楼对底盘宜对称布置,各塔楼结构的质心与底
盘结构刚度中心的距离不宜大于该方向底盘边长的20%。
图3.2.3-2大底盘多塔楼示意图
5带转换层结构由于结构上部楼层的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容易造成竖
向刚度突变,从而形成竖向不规则结构。转换层的结构形式,宜优先采用梁式转换,并避免
主、次梁多次转换。对于采用框支层的转换层,其位置7度时不宜超过7层,8度时不宜超
过5层。
注:连体建筑与立面开大洞建筑在结构外形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结构形式上有较大的差异性。连
体建筑中被连的两部分结构相对比较独立,结构布置、结构体系和层数等可能差异较大,连接体仅
将两结构在部分位置处连接。而立面开大洞建筑是一个相对完整、有一定整体性的结构,一般洞口
两侧的结构布置、结构体系和层数相似,且洞口跨越了结构的整个厚度方向。
9
3.3其它类型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3.3.1下列特殊类型的高层建筑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现行规范、规程尚未列入的高层建筑
结构,特殊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及超长悬挑结构,特大跨度的连体结构等。
3.3.2下列大跨屋盖建筑为屋盖超限的高层建筑工程:空间网格结构或索结构的跨度大于120m
或悬挑长度大于40m,钢筋混凝土薄壳跨度大于60m,整体张拉式膜结构跨度大于60m,屋盖结
构单元的长度大于300m,屋盖结构形式为常用空间结构形式的多重组合、杂交组合以及屋盖形体
特别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
注:这里的大型公共建筑主要指大型列车客运候车室、一级汽车客运候车室、一级港口客运站、大型航站楼、
大型体育馆、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大型博物馆、大型展览馆、大型会展中心、特大型机库等,其范
围可参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3.3.3采用新结构体系、新结构材料或新抗震技术(超出现行规范应用范围)的高层建筑为超
限高层建筑工程。
10
4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及基本要求
4.1抗震概念设计
4.1.1结构体系宜符合下列要求:
1宜有多道抗震防线。
2宜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连续的配筋设计,以确保完整的传力途径。避免因部分结构或
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体系丧失承受重力荷载、地震作用或风荷载的能力。对可能出现
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
3宜具有必要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变形、延性、耗能能力以及合理的屈服机制。
4宜具有合理的强度和刚度分布,尽可能避免出现薄弱层和软弱层,且避免软弱层和薄
弱层出现在同一楼层。
注:1由水平构件至竖向构件,由顶部至基础,具有直接、连续、完整的传力途径是最基本的力学概
念之一,应在构件及构件之间配置满足整体性要求的钢筋,并进行细部节点设计。对需求/能
力比较高的部位、传力途径发生突变的部位以及薄弱部位,应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且采取有
效措施予以加强。
2抗震设计不仅要考虑结构的弹性力学性能,更应考虑屈服后的力学性能。结构具有必要的强
度和刚度可以满足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减小重力二阶效应,减小地震时的弹塑性变形。合
理的屈服机制是指抗侧力杆件应出现延性塑性铰,避免产生脆性的剪切破坏;水平抗侧力杆
件的出铰次序应早于、数量应多于竖向抗侧力杆件。这样,使结构以最小的弹塑性变形最大
限度地耗散地震能量。
4.1.2结构体系应满足整体稳定的要求。
注:作为判别结构侧向刚度适宜性的其中一项指标,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设计是必要的,以避免结构在
遭遇罕遇地震时,过大的重力二阶效应引起建筑物倒塌的潜在可能。对于简单体型的建筑物,尚
可采用刚重比简单地评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对于复杂体型的超高层建筑,应进行三维屈曲分
析,使用临界屈曲因子评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也可采用结构稳定系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第3.6.3条)评估整体稳定性。弯曲临界屈曲因子10,相当于刚重比1.4;结构稳
定系数10%,相当于刚重比1.4。
4.1.3应注意防止结构构件在刚度退化后发生抗扭转特性的明显改变。
注:为了平衡剪力墙的偏置,有时在相反的一侧布置支撑,以平衡过大的扭矩。当支撑屈服或屈曲后,
结构的抗扭性能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诸如此类的情况,应予以关注。
4.1.4对于嵌固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共用一个连通地下室的建筑群,应尽可能把地下室顶板作为计算的嵌固端。
2除了应满足规范规定的刚度比、嵌固端楼板厚度等要求以外,尚应注意地下室邻近主
楼范围剪力墙布置的均匀性。
3当主楼首层室内地坪与地下室顶板存在错层时,应采取措施确保水平力的传递。与错
层有关竖向构件的错层段的抗剪承载力应高于错层段以上部位的相应构件。当错层过高,应
提供错层段有足够侧向刚度满足嵌固条件的分析结果。
4当地下室顶板开大洞时,应确保在大震作用下仍有可靠的传力途径。
5当在地下室顶板标高处设置局部转换时,转换梁应满足规范要求的强度和抗弯刚度,
还应在垂直于梁轴线的方向上设置拉梁,提供抗扭刚度。对于托柱梁,其线刚度在两个方向
上均宜大于所托柱的线刚度。
4.1.5对于超高超限高层建筑,应从严把握建筑结构规则性以及整体性的要求。应注意楼板局
11
部开大洞导致较多数量的长短柱共用和细腰形平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避免过大的地震扭
转效应。主楼与裙房间设置防震缝时,缝宽应适当加大或采取其他措施。
4.1.6对于全楼错层结构,宜减少其它不规则的类型及程度。
4.1.7对于连体结构,当连接体两端主体建筑的高度、体型、刚度等明显不协调时,连接体与
支承体宜采用柔性连接。
4.1.8对于多塔、连体、错层等复杂体型的结构,应尽量减少不规则的类型和不规则的程度;
应注意分析局部区域或沿某个地震作用方向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分别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对复杂的连体结构,宜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包括施工),确定是否补充不同工况下各单塔结构
的验算。
4.1.9对于由相互连接薄弱的各子结构组成的结构,应采用分块刚性的概念对薄弱连接处的楼
板进行应力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加强连接的可靠性。必要时,可取结构整体模型和
分块模型单独计算结果的包络作为设计依据。
4.1.10转换层应严格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肤与汗液分泌》课件
- 《疫系统本科》课件
- 《微利会员活动方案》课件
- 《短文改错精简》课件
- 天使的微笑护理读书笔记
- 电工培训的课程设计
- 电容感应传感器课程设计
- 电子钟汇编课程设计
- 电子调节器课程设计
- 电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
- DB15T 1700.1-2019“蒙字标”认证通用要求 农业生产加工领域
-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定稿;共7课)
- 妇产科学课件:子宫内膜异位症(英文版)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3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丨苏教版 (共17张PPT)
- 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
- 铁路线路工起道作业指导书
- 酒店安全生产规范要求
- 幼儿园:幼儿园食育课程的五个实施途径
-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3Food and Culture Reading Cultureand Cuisine课件(13张ppt)
- 2022年婚姻法与继承法案例分析题
- 物流配送路线优化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