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研究报告_第1页
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研究报告_第2页
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研究报告_第3页
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研究报告_第4页
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研究报告TOC\o"1-2"\h\u278第一章引言 232851.1研究背景 2155271.2研究目的与意义 3196371.3研究方法与框架 313293第二章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457122.1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 4195752.2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现状 4250242.3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519351第三章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5241093.1政策法规需求 537223.2技术需求 5316903.3市场需求 6217513.4用户需求 621206第四章平台架构设计 6144484.1系统架构设计 6142514.2技术架构设计 72084.3数据架构设计 730904.4安全架构设计 817577第五章资源整合与优化 883175.1资源分类与整合 8322985.2资源优化策略 9194155.3资源评价体系 9164165.4资源更新与维护 922280第六章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9214966.1用户管理模块 93526.1.1用户注册与登录 1043416.1.2用户信息管理 10198386.1.3用户行为监控 10322476.2资源管理模块 106386.2.1资源与审核 1067836.2.2资源分类与检索 10274976.2.3资源发布与下架 10206976.3互动交流模块 10284676.3.1论坛交流 11252346.3.2个人博客 11117456.3.3在线问答 11270436.4统计分析模块 11295656.4.1用户统计 1171656.4.2资源统计 1161466.4.3互动交流统计 11113486.4.4平台运营统计 1123408第七章技术实现与开发 12149357.1技术选型 1219497.2开发环境与工具 1255757.3关键技术与实现 12116557.4系统测试与优化 1329436第八章平台运营与管理 13169428.1平台运营模式 13258188.2平台管理机制 14161888.3用户服务与支持 14203068.4平台可持续发展策略 1419982第九章平台建设案例分析 15242729.1国内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案例分析 15306789.1.1国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案例 15133939.1.2国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案例 15276269.2成功案例分析 16130449.2.1中国大学MOOC成功原因 16136999.2.2学堂在线成功原因 168349.3问题与挑战 16175249.3.1资源质量参差不齐 16167679.3.2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1622149.3.3技术支持不足 16142789.4经验与启示 1777689.4.1建立严格的资源筛选机制 17188769.4.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7147069.4.3优化技术支持 1710011第十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171240210.1研究结论 171725810.2存在问题与不足 171938410.3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18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基础设施,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投入,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普及。但是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分散、重复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对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策略,以期为我国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2)探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原则与关键要素;(3)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策略;(4)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所提出的建设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发展;(2)为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3)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1.3研究方法与框架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进行探讨。通过文献分析,梳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以典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为案例,分析其建设过程、成果与不足,为本研究提供实证依据。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策略。研究框架如下:(1)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与框架;(2)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发展现状分析:分析我国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3)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原则与关键要素:探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原则和关键要素;(4)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策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策略;(5)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验证所提出的建设策略的有效性;(6)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对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第二章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2.1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以下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1)启蒙阶段(199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教育信息化主要表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学校和教师开始尝试将计算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2)推广阶段(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教育部门开始关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3)深化阶段(2000年代初至今):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领域。以下是这一阶段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几个方面:①课程改革: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设置,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②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③教育管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2.2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2)资源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资源体系。(3)平台搭建:各地纷纷搭建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为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提供技术支持。(4)应用推广:教育信息化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普及,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但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仍面临一些问题,如资源分布不均衡、质量参差不齐、共享机制不健全等。2.3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1)政策导向: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将继续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政策将更加注重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共建共享。(2)技术创新: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3)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将深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教育质量。(4)资源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将实现更广泛的整合,形成统一、高效、优质的教育资源体系。(5)平台建设: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将不断完善,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6)应用普及:教育信息化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将更加普及,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将得到提高。第三章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需求分析3.1政策法规需求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政策法规需求是基础保障。以下为政策法规需求的具体分析:(1)政策支持: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应加大对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平台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路径。(2)法规保障:为保证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相关法规,对平台建设过程中的权益保障、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3)标准制定:应组织专家研究制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等,以保证平台建设的质量和效果。3.2技术需求技术需求是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核心要素。以下为技术需求的具体分析:(1)平台架构:平台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架构,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兼容性和稳定性,以适应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2)数据存储与管理:平台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存储与管理能力,保证教育资源的快速检索、和共享。(3)信息安全:平台应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用户数据和教育资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4)智能化推荐:平台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智能推荐,提高用户获取资源的效率。3.3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以下为市场需求的具体分析:(1)教育资源整合:市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需求较高,平台应满足用户对各类教育资源的需求,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2)个性化服务:平台应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3)商业模式创新:平台应摸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实现商业价值。3.4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是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下为用户需求的具体分析:(1)便捷性:用户希望平台操作简便、易于上手,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教育资源。(2)丰富性:用户期望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3)互动性:用户希望平台具备互动功能,能够与其他用户交流、分享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果。(4)实时性:用户期望平台能够实时更新教育资源,保证获取最新、最有效的教育信息。(5)个性化:用户希望平台能够根据个人需求推荐合适的资源,提高学习效率。第四章平台架构设计4.1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是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了高可用性、高安全性、高可扩展性的原则,保证平台能够满足大规模教育资源的管理、共享和个性化需求。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表现层:负责展示用户界面,与用户进行交互,提供丰富的功能入口。(2)业务逻辑层:实现教育资源管理、共享、评价等核心业务逻辑。(3)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4)持久层:存储教育资源数据,包括教育资源元数据、用户数据、评价数据等。(5)基础服务层:提供平台运行所需的基础服务,如用户认证、权限控制、数据缓存等。4.2技术架构设计技术架构设计旨在保证平台的技术选型合理、先进,能够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我们采用了以下技术架构:(1)前端技术:使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构建响应式、易用、美观的用户界面。(2)后端技术:采用Java、Python等主流编程语言,结合SpringBoot、Django等框架,实现业务逻辑。(3)数据库技术:选用MySQL、Oracle等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教育资源数据。(4)分布式存储技术:采用HDFS、Ceph等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大规模存储。(5)大数据技术:运用Hadoop、Spark等大数据技术,对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和分析。4.3数据架构设计数据架构设计关注教育资源数据的组织、存储、管理和分析。我们采用了以下数据架构:(1)数据模型:构建教育资源数据模型,包括资源元数据、用户数据、评价数据等。(2)数据存储: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和分布式存储技术,分别存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3)数据管理:实现对教育资源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以及数据备份和恢复。(4)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4.4安全架构设计安全架构设计是保障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正常运行的关键。我们采取了以下安全措施:(1)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防止外部攻击。(2)数据安全:对教育资源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保证数据安全。(3)用户认证:实现用户登录认证,保证用户合法性。(4)权限控制:根据用户角色和权限,控制用户对教育资源的访问和操作。(5)日志审计:记录用户操作日志,便于追踪和审计。第五章资源整合与优化5.1资源分类与整合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资源的分类与整合是关键环节。需要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系统化分类,便于用户快速检索和使用。根据教育资源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课程资源:包括课程大纲、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2)教学资源:包括试题库、案例库、教学工具等;(3)学术资源: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教育资讯等;(4)实践资源: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资源。在资源整合方面,平台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保证各类资源能够互联互通;(2)采用智能搜索引擎,实现资源的快速检索和推荐;(3)构建资源标签体系,提高资源之间的关联度;(4)开展资源共建共享合作,拓宽资源来源渠道。5.2资源优化策略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率,平台应采取以下优化策略:(1)对现有资源进行筛选和评估,淘汰低质量资源;(2)鼓励优质资源的生产和分享,设立奖励机制;(3)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资源个性化推荐;(4)加强资源审核,保证资源的合规性和安全性;(5)定期对资源进行更新,保持资源的时效性。5.3资源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评价体系是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发展的关键。以下为资源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1)评价指标:包括资源质量、资源利用率、用户满意度等;(2)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3)评价周期:定期进行资源评价,以便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4)评价反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资源提供者,促进其改进资源质量。5.4资源更新与维护为了保证教育资源的时效性和可用性,平台需要建立完善的资源更新与维护机制:(1)定期对资源进行审查,保证其合规性和安全性;(2)对过时或失效的资源进行清理和更新;(3)对用户反馈的资源问题进行及时处理;(4)建立资源更新日志,记录资源更新情况;(5)加强平台运维,保证平台稳定运行。第六章平台功能模块设计6.1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是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平台用户进行有效管理,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平台运营的稳定性。以下是用户管理模块的具体设计:6.1.1用户注册与登录提供用户注册和登录界面,支持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等多种注册方式;实现用户密码加密存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提供用户找回密码功能,方便用户在忘记密码时进行密码重置。6.1.2用户信息管理实现用户信息的添加、修改、查询和删除等功能;支持用户头像、修改昵称等个性化设置;提供用户权限设置,包括管理员、普通用户等角色划分。6.1.3用户行为监控记录用户登录、浏览、等行为,为平台运营提供数据支持;实现用户行为分析,以便于发觉用户需求,优化平台功能。6.2资源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是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主要负责对教育资源的、审核、分类、发布等环节进行管理。以下是资源管理模块的具体设计:6.2.1资源与审核提供资源界面,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和大小限制;实现资源审核功能,保证资源符合平台要求;支持批量和审核,提高工作效率。6.2.2资源分类与检索设立资源分类体系,便于用户快速查找所需资源;实现资源关键词检索,提高资源查找的准确性;提供热门资源推荐,帮助用户发觉优质教育资源。6.2.3资源发布与下架实现资源发布功能,保证资源在平台上正常展示;提供资源下架功能,以便于对不符合要求的资源进行处理;支持资源批量发布和下架,提高管理效率。6.3互动交流模块互动交流模块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在线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以下是互动交流模块的具体设计:6.3.1论坛交流设立多个论坛版块,包括教育资源交流、教学心得、技术讨论等;实现帖子发布、回复、删除等功能,方便用户交流;支持图片、视频等附件,丰富论坛内容。6.3.2个人博客提供个人博客功能,用户可以发表日志、心得、教程等;支持评论功能,便于用户互动;实现博客文章分类、标签管理,便于用户查找。6.3.3在线问答提供在线问答功能,用户可以提问和回答问题;支持问题分类、标签管理,便于用户查找;实现答案采纳功能,鼓励用户分享优质答案。6.4统计分析模块统计分析模块是对平台运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展示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了解平台运行状况,优化平台功能。以下是统计分析模块的具体设计:6.4.1用户统计统计用户注册量、活跃度、访问时长等数据;分析用户地域、年龄、职业等分布情况;为平台运营提供用户画像,指导市场推广。6.4.2资源统计统计资源、次数,分析资源受欢迎程度;按分类统计资源数量,了解资源结构;为资源优化提供数据支持。6.4.3互动交流统计统计论坛帖子、评论、博客文章等数据;分析用户活跃度、互动频率等指标;为互动交流模块优化提供数据依据。6.4.4平台运营统计统计平台访问量、页面浏览量等数据;分析平台运行状况,发觉潜在问题;为平台优化和拓展提供数据支持。第七章技术实现与开发7.1技术选型为保证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高效、稳定运行,本研究报告在技术选型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虑。以下为技术选型的具体内容:(1)前端技术:选用当前主流的前端框架Vue.js,具备高度可配置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能够满足平台在界面展示、交互设计等方面的需求。(2)后端技术:采用Java语言开发,运用SpringBoot框架,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便于实现平台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3)数据库技术:选用MySQL数据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平台在数据存储、查询等方面的需求。(4)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利用云服务器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资源的弹性扩展和高效计算,为平台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7.2开发环境与工具为保证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本研究报告对开发环境与工具进行了如下配置:(1)开发环境: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配置Java开发工具包(JDK)1.8版本,Python开发环境,以及Node.js环境。(2)集成开发工具:选用IntelliJIDEA作为Java开发工具,VisualStudioCode作为前端开发工具,PyCharm作为Python开发工具。(3)版本控制工具:采用Git进行代码版本控制,实现代码的协同开发与维护。(4)项目管理工具:使用Jira进行项目任务管理和进度跟踪。7.3关键技术与实现本研究报告在平台开发过程中,实现了以下关键技术:(1)前后端分离:通过Vue.js与SpringBoot框架实现前后端分离,提高系统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2)RESTfulAPI设计:遵循RESTful设计原则,构建易用、高效、可扩展的API接口,便于前端调用和第三方接入。(3)分布式文件存储:利用云OSS对象存储服务,实现资源文件的分布式存储,提高平台功能和稳定性。(4)数据库设计与优化:采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通过合理的数据表结构设计和索引优化,提高数据查询效率。(5)安全性与权限控制:运用JWT(JSONWebToken)实现用户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保障平台数据安全。7.4系统测试与优化为保证平台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功能,本研究报告进行了以下系统测试与优化:(1)单元测试:对关键模块和功能进行单元测试,保证各个功能的正确实现。(2)集成测试:对整个平台进行集成测试,检验各模块之间的协作是否正常。(3)功能测试:通过压力测试和功能分析,评估平台在负载情况下的功能表现,并进行相应的优化。(4)安全测试:对平台进行安全测试,发觉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5)持续集成与部署:采用Jenkins实现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提高开发效率和平台稳定性。第八章平台运营与管理8.1平台运营模式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支撑,其运营模式。本节将从平台运营的主体、运营策略以及运营效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平台运营的主体包括部门、教育机构、企业以及社会组织。部门负责制定相关政策,为平台建设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教育机构作为平台的主要使用者,需积极参与平台建设与运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企业和社会组织则可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为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平台运营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明确的运营目标,保证平台建设与运营符合我国教育发展战略;二是构建多元化运营模式,整合各方资源,提高平台运营效率;三是实施差异化运营策略,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四是加强平台宣传与推广,提高用户认知度和使用率。平台运营效果的评价指标包括用户满意度、资源利用率、平台活跃度等。通过持续优化运营模式,提高平台运营效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8.2平台管理机制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管理机制是保证平台正常运行的关键。本节将从组织架构、制度体系、技术保障三个方面阐述平台管理机制。组织架构方面,平台管理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平台的日常运营、维护与管理。同时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平台管理高效、有序。制度体系方面,制定完善的平台管理制度,包括资源与审核制度、用户管理制度、信息安全制度等。通过制度规范,保证平台资源的质量、用户权益的保护以及信息的安全。技术保障方面,加强平台的技术研发与更新,保证平台的稳定运行。同时建立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技术故障、安全问题等及时进行处置。8.3用户服务与支持用户服务与支持是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核心价值之一。本节将从用户需求分析、服务内容、服务渠道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用户需求分析。了解用户在使用平台过程中的需求,包括教育资源类型、教学工具、互动交流等方面。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入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教学需求;二是提供便捷的检索、等功能,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三是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促进用户互动交流;四是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资源。服务渠道。平台应提供多种服务渠道,包括在线客服、电话咨询、邮件沟通等。同时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意见,持续优化服务内容。8.4平台可持续发展策略为保证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策略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支持。部门应加大对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教育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平台建设与运营。二是深化合作与交流。平台应积极与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商、教育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共同发展。三是创新运营模式。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不断摸索新的运营模式,提高平台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平台技术研发。持续投入研发力量,优化平台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五是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奖励政策、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激发用户参与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六是关注用户需求变化。密切关注用户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有望推动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贡献力量。第九章平台建设案例分析9.1国内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案例分析9.1.1国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案例(1)中国大学MOOC中国大学MOOC是国内较早开展在线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之一,由爱课程网和网易云课堂联合推出。该平台汇集了国内外众多知名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用户可以免费学习。平台以共建共享为核心,鼓励高校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2)学堂在线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在线教育平台,汇集了国内外众多知名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平台采用共建共享模式,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9.1.2国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案例(1)CourseraCoursera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教育平台之一,由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办。平台汇集了世界各地知名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采用共建共享模式,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体验。(2)KhanAcademyKhanAcademy是一家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免费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平台汇集了大量的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源,采用共建共享模式,鼓励用户参与课程建设和翻译。9.2成功案例分析9.2.1中国大学MOOC成功原因(1)优质资源汇聚:平台汇集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学习选择。(2)共建共享机制:鼓励高校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3)灵活的学习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安排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9.2.2学堂在线成功原因(1)知名高校支持: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支持,保证了平台课程的权威性和质量。(2)共建共享模式: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