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版《历史》资料:习题部分课堂课件第十九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_第1页
新高考版《历史》资料:习题部分课堂课件第十九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_第2页
新高考版《历史》资料:习题部分课堂课件第十九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_第3页
新高考版《历史》资料:习题部分课堂课件第十九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_第4页
新高考版《历史》资料:习题部分课堂课件第十九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

历史新高考版专用第十九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考点一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1.(2022辽宁协作体模拟,11)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

借马、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向欧亚大陆迁徙,如下图所示.这次大

迁徙引发了

(

)

2A.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B.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C.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D.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传播答案

A32.(2020海南,1,2分)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

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答案

A43.(2022天津红桥区一模,9)公元前6世纪,埃及法老将瑙克拉提斯城赐予了

希腊人.在这里,不少希腊人开始使用埃及人传统的陪葬品——陪葬

俑.同时,希腊商人还将铁器带到这里,而铁器则改变了埃及人传统的生

产工具及武器.这主要反映了古代

(

)A.地域文化的交流B.埃及手工业的落后C.宗教信仰的融合D.希腊化时代的到来答案

A5考点二近代殖民活动和现代社会的移民与多元文化1.(2019上海单科,7,2分)今拉美国家官方语言多为西班牙、葡萄牙语,与

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答案

A62.(2018课标Ⅱ,33,4分)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

7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

A83.(2015浙江文综,21,4分)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

图.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

)

9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答案

B104.(2022天津河西区二模,3)19世纪上半期,契约华工被卖到南北美洲等地,

境况凄惨.清政府知悉后,尝试改变这种境况,如:1877年,清政府与西班

牙政府签订了《古巴华工条约》,其中规定,“严禁买卖华工”“清政府

在哈瓦那设领事馆,以保护在古巴的中国人”.这体现了

(

)A.西班牙民主制度比较完善B.华工推动了美洲经济发展C.海外华工利益得到全面保障D.清政府用近代外交手段解决华工问题答案

D115.(2023届浙江浙南名校联考,24)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因战争、

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

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

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下列关于难民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民在收留国有基本的国民权利B.此时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非洲C.确定世界难民日以引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D.目前世界上输出难民最多的国家为阿富汗答案

C126.(2022天津南开区一模,12)下表是美国外来移民潮与技术发明统计表,据

此可知,外来移民

(

)年份(年)移民增长数(万人)年份(年)专利证书增长数(项)1851—185437.9~42.81851—1856757~23151863—186617.6~31.91863—18673781~123011879—188217.8~78.91880—188312926~2119613A.以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为主B.与美国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相关性C.推动了美国的民主化进程D.主要受到了美国新兴产业的吸引答案

B14考点三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2019上海单科,5,2分)要研究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最值得寻访的城市是

(

)A.西安B.开封C.泉州D.天津答案

C152.(2017上海单科,5,2分)“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

(

)A.张骞出使西域B.遣唐使节来华C.海上丝路繁荣D.朝贡贸易推行答案

C163.(2019海南单科,3,2分)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

)A.瓷器B.茶叶C.棉布D.白银答案

A174.(2022广东,5,3分)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

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

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答案

A18考点四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1.(2018海南单科,16,2分)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

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

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

来说明

(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答案

B192.(2022广东,12,3分)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整洁的

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

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

(

)A.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B.浪漫主义艺术风靡一时C.商业公司垄断新航路贸易D.启蒙运动塑造社会风貌答案

A203.(2022北京东城二模,12)18世纪20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了频繁的贸

易活动,把产自中国的大量茶叶带入欧洲.荷兰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

的同时,依据自身习俗形成“茶室”.下表为荷兰茶叶贸易中绿茶和红

茶进口变化情况.材料折射出

(

)

1720—1722年1730—1732年绿茶60.4%15.6%红茶39.6%84.4%21①饮茶从上流社会向普通民众普及②国际贸易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传播③荷兰人的饮茶喜好已经发生改变④东西方贸易推动了世界市场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D22综合集训知能一人口迁徙的阶段特征及影响1.(2018海南单科,6,2分)下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

(

)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国家时间

17世纪18世纪19世纪印尼851251泰国1485马来西亚17216合计106255223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答案

A242.(2019海南单科,9,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

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

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

用来说明

(

)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答案

B253.(2020海南,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公元年代世界人口

中国人口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最高估计数最低估计数

1700110014001600170018003.27亿2.07亿3.20亿3.74亿5.79亿6.79亿11.24亿1.70亿3.01亿3.50亿5.45亿6.10亿8.14亿0.60亿0.58亿1.00亿0.75亿2.00亿1.50亿3.40亿18.35%~35.29%27.05%31.25%~33.22%20.05%~21.43%34.54%~36.70%22.09%~24.59%30.25%~41.77%——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26(1)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口在1400—1800年增长的经济

因素.(9分)27答案

(1)增长缓慢;(2分)具有阶段性;(2分)人口数量居世界前列.(2分)(2)①生产工具的进步,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5分)②垦荒与耕地面积的扩大.(2分)③外来农作物的传入和广泛种植.(2分)说明:出现赋税政策变革,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等词意给2分;仅出现经济发

展等词意给1分.28知能二商业贸易活动与文化交流的关系1.(2017浙江11月选考,4,2分)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

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

方经济文化交流.下列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

(

)①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②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③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④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B292.(2019江苏单科,20,3分)“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

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

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

)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答案

A303.(2023届安徽A10联盟摸底,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7世纪初中国茶叶进入英国,主要由葡萄牙、荷兰等转口1637年东印度公司船只去广州运茶回英国,后来直接进口武夷茶17世纪中后期饮茶风尚在王室传播开来;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尔特献给查理二世有关茶叶的诗,或许成为欧洲最早的饮茶诗;有关茶的其他文学作品也逐渐出现1660年英国上等茶叶每磅售价10英镑,其价格之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买得起18世纪东印度公司垄断中国瓷器的进口,大量中国茶具也输入英国,中国的瓷茶杯是无把手的,其后英国人学会了制瓷,将茶杯加上了把,又将这一技术传回中国311799年进入伦敦附近“随便哪家贫民住的茅舍,都会发现他们不但从早到晚喝茶,而且晚餐桌上也大量豪饮”19世纪初英国人从中国进口大量茶叶,需支付巨额白银,为了改变这一不利情况,便将印度的鸦片输入中国1820年以后英国人开始在殖民地印度和锡兰种植茶树1834年为了抢时间及时运来中国新茶,英国海运公司竞相采用快速帆船19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上层社会受法国人影响,按福建方言的发音将茶叫做Tea;大部分英国人喜欢喝红茶,习惯将茶叶放在水里煮,喝时加上蔗糖或牛奶,与中国福建饮茶风俗差异大——摘编自沈立新《略论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

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32答案参考示例1论题:茶的传播折射中英文化交流.(2分)阐释: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历史悠久,蕴含了含蓄内

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17世纪以来,中国茶文化随着国

际贸易传播至英国,饮茶成为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在英国形成了“下午

茶”的习俗,并形成自己的饮茶方式,英国人喜欢在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

国茶具来招待客人,这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有关茶的文学作品出现.同

时,英国人也在仿制中国茶具的同时,创新了茶具,并将其传入中国.总

之,从茶叶在英国的传播可以看出,商品流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变迁.

(10分)33参考示例2论题:茶的传播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2分)阐释: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之中,中国茶叶随着贸易进入英国,中国茶成为一些特权贸易公司的重要

产品,如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些特权贸易公司的贸易活动,推动世界市场初

步形成.随着英国人饮茶文化的形成,英国人对茶叶的需求猛增.工业

革命时期,英国人在殖民地引种中国茶,增强了这些殖民地与英国的经济

联系;为了扭转中英茶叶贸易的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白银

外流,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进一步增强;以英国为代表的殖民者在中国等

34地掠夺包括茶叶在内的原料,随着新交通工具的运用,越来越多的地区纳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总之,中国茶的传播见证了西方殖民扩张的

历史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史.(10分)(以上“参考示例”仅供阅卷参考,不是唯一标准答案,如拟定其他论题,

阐释合理亦可赋分)35单元集训1.(2022辽宁丹东二模,11

时空下的历史)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

印欧人早期迁徙路线示意图(约公元前3000—前1000年)①迁徙的范围西起欧洲东到西亚地区36②迁徙影响了亚欧大陆区域文明交流③赫梯人由印欧人与迁入地居民融合形成④迁徙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贸易繁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B372.(2023届重庆巴蜀中学“零诊”,2)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中亚、印度等

地区的古墓中,发现有精美的中国丝绸残片;大约同一时期的希腊古典著

作称中国为“赛里丝”(丝国),据此可知

(

)A.中国丝织技术开始西传B.汉代以前中西交通往来已经出现C.中国与欧洲建立了直接联系D.汉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明交流答案

B383.(2022北京朝阳一模,3

史料实证)考古学家在位于阿富汗北部的蒂拉丘地发掘了一批墓葬,年代约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之间,很多学者

倾向于这是月氏人首领墓.其中出土的公羊金饰有着帕米尔高原上马

可波罗羊的典型特征,还有酒神狄奥尼索斯、女神维纳斯等古希腊神灵

金饰品,一些扣饰上的动物图案则有中国元素.该墓葬群可见证

(

)

39①赫梯人入侵两河流域②古巴比伦王国的鼎盛③“凿空”西域后的互动④多元文明的交融互鉴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答案

D404.(2021重庆,2)下图是分别在埃及、阿富汗和中国出土的罗马搅胎玻璃

瓶,有学者指出它们是罗马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

(

)

A.大月氏成为丝绸之路的中心B.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41C.罗马搅胎玻璃瓶技术沿丝绸之路东传D.东汉与罗马帝国建立了官方直接往来答案

B425.(2022北大附中三模,11)“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

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

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

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时期B.西欧封建制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C.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社会保留了农奴制答案

B436.(2023届浙江“山水联盟”开学考,19)公元3—6世纪,亚欧游牧部落开始

了新一轮的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下列国家的

崛起,与之相关的是

(

)A.阿拉伯帝国B.波斯帝国C.赫梯帝国D.罗马帝国答案

A447.(2022河南大联考一,26)唐初,大臣魏征曾说:“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

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涂遥万里之外,重译入

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由此可以看出,魏征

(

)A.认识到对外贸易的意义B.提倡平等互利的中外贸易C.赞成重开陆上丝绸之路D.主张设立贸易的管理机构答案

A458.(2022广东测评,4)宋朝的铜钱大量出现在东南亚和西亚国家等地区,当

时的朝鲜和日本甚至一度停用自己的货币,改用宋钱,宋钱成为大受欢迎

的硬通货.这说明当时

(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B.周边国家商品经济落后C.陆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D.宋朝对外经济交流频繁答案

D469.(2022北京朝阳期末,5)有学者在研究早期移居与家庭变化时发出这样

的感慨,“迁移过程中相遇的人们在宗教、种族、社会地位和生活习俗

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相遇中家庭也在发生着改变.家庭是一

个单位,同时也成为了混合体……而17世纪英国到‘新英格兰’(美国大

陆东北角、濒临大西洋、毗邻加拿大)的移民家庭显得与众不同,他们大

多是由原有的家庭单位组成的移民,而不是像一些移民那样选择与外族

人通婚”.造成这种“与众不同”特征的原因是

(

)A.经济差异B.制度差异C.种族隔离D.宗教迫害答案

D4710.(2023届浙江“七彩阳光”联考,20)18世纪,东印度公司共进口2.15亿

件瓷器到英国,瓷器茶具成为英国家庭的常用器皿.最初中国的茶杯是

无把手的,后来英国人学会了制瓷,并为烫手的茶杯加上了把,又将这一技

术传回中国.这反映出

(

)A.经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B.茶文化体现了社会价值观念C.中国茶文化得到英国人广泛认可D.文化在互相借鉴中向前发展答案

D4811.(2021福建,14)1884年,美国某公司推出一则主题为“给非洲带去文

明”的香皂广告.此后近30年间,该公司的广告经常宣称,使用其香皂可

以让非洲人皮肤变白,变得文明.同时期,法国和希腊的老牌香皂公司也

声称其产品能“让黑人变白”.这主要体现了西方

(

)A.推广欧美生活方式B.存在着固有的种族偏见C.重视争夺非洲市场D.旨在推动非洲文明进步答案

B4912.(2022湖北,14)1871年12月,岩仓具视率使团出访欧美.初到美国时,他

的传统发式与和式礼服引来无数好奇的围观者,这刺激他剪掉发髷并订

制西式礼服.1872年11月,岩仓具视拜见英国女王时已经是全身西式装

扮.这一变化说明

(

)A.维新官员积极践行“文明开化”B.日本社会生活开始西化C.社会习俗的转变引领改革浪潮D.岩仓使团重视外交礼仪答案

A5013.(2022北京丰台综合,7)19世纪中后期,大批华工被贩卖至澳大利亚墨尔

本开采金矿,金矿开采完毕后,由于遭受歧视,很多穷苦的华工只能蜗居在唐人街里,以种菜、做家具、做厨师等方式来谋生,那些巧夺天工的中式家具及中式餐馆里的可口饭菜,成功地吸引了外国人的眼球.这些华工

(

)①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③融入了当地的主流文化④保留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C5114.(2022北京西城二模,15

论从史出)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

史实结论A18世纪末,美利奴羊引入澳大利亚后数量迅速增长,羊毛源源不断运往英国物种的引进引发澳大利亚生态危机B独立后的埃及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目前古埃及最早的文字是阿拉伯文C20世纪末,新加坡公布了“孝顺尊长”“忠诚承诺”“和谐沟通”等内容的家庭价值观新加坡是西方文化占主导的移民社会D“难民奥林匹克运动员代表队”作为一支不分国界的队伍

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和东京奥运会难民问题已得国际社会的关注答案

D5215.(2023届浙江浙南名校联考,20

让数据说话)下图为某地区近代以来的人口结构图,与该地区发展状况符合的有

(

)

①拉丁舞成为当地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②独立战争之后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③华工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主要劳动力④因殖民活动导致当地人口的结构性变化53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B5416.(2023届辽宁省实验中学期中,16)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期间,东道主通常会为与会领导人提供定制的当地传统服装,在宣传介绍

东道主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亚太大家庭”的理念.在每次会议上,

“穿什么”总成为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反映出

(

)A.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深入人心B.文化借助特定的载体得到了传播C.文化活动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D.贸易往来推动了文化交融和认同答案

B5517.(2020山东,16,12分

在时空中探索历史)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

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图156

图257

图3——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

时期.(12分)58答案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

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

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

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

六年).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

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

元年).5918.(2020浙江1月选考,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

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

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

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

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

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60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

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

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

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

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

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

代化的进程.——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61(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

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