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化学试题汇编:燃烧及其利用章节综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2F/16/wKhkGWdGifCAK8aoAAJmZiQ_FuQ117.jpg)
![2023年北京市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化学试题汇编:燃烧及其利用章节综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2F/16/wKhkGWdGifCAK8aoAAJmZiQ_FuQ1172.jpg)
![2023年北京市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化学试题汇编:燃烧及其利用章节综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2F/16/wKhkGWdGifCAK8aoAAJmZiQ_FuQ1173.jpg)
![2023年北京市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化学试题汇编:燃烧及其利用章节综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2F/16/wKhkGWdGifCAK8aoAAJmZiQ_FuQ1174.jpg)
![2023年北京市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化学试题汇编:燃烧及其利用章节综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2F/16/wKhkGWdGifCAK8aoAAJmZiQ_FuQ1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化学汇编燃烧及其利用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23秋·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空间站中会配备一种手套状的灭火巾。如果火情小,可使用灭火巾抓握火苗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A.隔绝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2.(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灭火方法所用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用砂子盖灭燃着的木柴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火灾时将火场周围树木砍伐掉3.(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北京冬奥会火种灯中的燃料为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C.反应后的产物均属于氧化物D.丙烷燃烧放出热量4.(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河水中的泥沙过滤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气体C鉴别硬水和软水取等量水样,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振荡D鉴别CO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A.A B.B C.C D.D5.(2023秋·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A. B. C. D.6.(2023秋·北京密云·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电器起火—用水浇灭 B.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C.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D.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7.(2023秋·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8.(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二、选择题组(2023秋·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完成下面小题。9.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CO2 B.N2 C.稀有气体 D.O210.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11.患有骨质疏松的病人,医生建议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这里的“钙”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12.泡茶时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的质量很小13.钾(K)元素对人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已知一种钾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9个质子和20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9 B.20 C.38 D.3914.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纸张双面打印 B.乘坐公共交通出行C.使用一次性餐具 D.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15.为了安全,公共场所用氦气球代替氢气球。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氦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C.元素符号是He 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g16.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将火盖灭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 B.清除可燃物C.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三、科学探究题17.(2023秋·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研究人员用硫酸亚铁(FeSO4)和氯化铁(FeCl3)等试剂制备了超顺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并探究影响产物纳米四氧化三铁尺寸的因素。【查阅资料】纳米四氧化三铁尺寸在20nm~30nm之间时呈现超顺磁性,在该范围内,纳米四氧化三铁尺寸越大,超顺磁性越好。【进行实验】称取一定量的FeCl3和FeSO4充分溶解在水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恒温,机械搅拌的同时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有沉淀产生,进一步处理沉淀得到产物纳米四氧化三铁。实验记录如下:实验编号铁元素含量/(g/L)温度/(℃)搅拌速度/(r/min)产物颜色产物尺寸/(nm)①8.4701000黑褐色9②14701000黑色21③19.6701000黑色32④1470400黑色41⑤1470700黑色34⑥14501000黑色23⑦14901000黑褐色33【解释与结论】(1)实验过程中的主要反应如下,补全化学方程式:_______。(2)具有超顺磁性的产物颜色应为__________(填“黑色”或“黑褐色”)。(3)依据实验①~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4)探究温度、铁元素含量相同时,搅拌速度对纳米四氧化三铁尺寸的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反思与评价】(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铁元素含量、搅拌速度相同时,温度越高,纳米四氧化三铁尺寸越大”的结论,其证据是__________。(6)依据实验数据,制备超顺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最佳实验条件是:铁元素含量、温度、搅拌速度分别为(填字母序号)。A.14g/L,50℃,1000r/min B.8.4g/L,70℃,1000r/minC.14g/L,70℃,700r/min D.14g/L,70℃,400r/min18.(2023秋·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小组探究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及影响因素。【查阅资料】①生成O2的平均速率越大,H2O2分解反应越快。②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化学反应越快。③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浓度越高,化学反应越快。【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恒温加热器能够保持恒定的水浴温度)。实验步骤:向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30%的H2O2溶液,锥形瓶内加入不同试剂,打开活塞,将H2O2溶液放入瓶中后立即关闭活塞。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水浴温度/℃锥形瓶内试剂各时间段生成O2的平均速率/(mL·min-1)0~3min3~6min6~9min①201mL14%的CuSO4溶液amL水2.42.72.8②3091010③40906328④402mL水1.01.21.3⑤401mL14%的CuSO4溶液2mLH2SO4溶液2.02.32.4【解释与结论】(1)实验装置组装完成后,应先_______,再向其中加入试剂,进行实验。(2)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表中的a=_______。(4)通过对比实验_______(填序号),说明CuSO4溶液能加速H2O2分解。(5)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6)对比实验③⑤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反思与评价】(7)实验③中,3~6min比0~3min反应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19.(2023秋·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小组探究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实验】20℃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组别实验序号液体种类电压(V)时间(min)氢气体积(mL)氧气体积(mL)Ⅰ①200mL蒸馏水24500②200mL蒸馏水1045极少极少③200mL蒸馏水164552.5Ⅱ④200mL蒸馏水+1滴浓H2SO41688104.9⑤200mL蒸馏水+2滴浓H2SO41668104.9⑥200mL蒸馏水+3滴浓H2SO41652104.9Ⅲ⑦200mL蒸馏水+0.8gNaOH103.0104.9⑧200mL蒸馏水+1.6gNaOHx2.6104.9⑨200mL蒸馏水+3.2gNaOH102.0105.0【解释与结论】(1)写出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3)Ⅲ组实验⑧中的x=_______。(4)对比实验②⑦,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5)Ⅱ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6)通过本实验得出,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反思与评价】(7)表中部分数据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从物质性质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选项)A.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氢气B.相同条件下,氢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氧气C.氧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D.氢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四、实验题20.(2023秋·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3)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温度B.实验中热水的温度应不低于40℃C.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可使白磷燃烧21.(2023秋·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兴趣小组利用红磷和白磷进行实验。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1)A中,红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是_______(写化学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2)B中,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_。(3)C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4)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上面的三个实验中用到的红磷需要过量的是实验_______(填序号)。22.(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下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资料: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1)步骤I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_。(2)步骤Ⅱ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3)该实验说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有___________。23.(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1,缓慢倒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此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2)实验2,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4.(2023秋·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下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过程:①通入CO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均无明显变化。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处无明显变化,b处红磷燃烧。(1)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2)对比①②中b处红磷的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五、填空题25.(2023秋·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1)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____、天然气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2)化石燃料燃烧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之一,发展新能源可助力实现碳达峰。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填字母序号)。A.风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3)倡导“低碳”生活,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填字母序号)。A.双面使用纸张 B.垃圾分类处理 C.多用一次性餐具26.(2023秋·北京密云·九年级统考期末)补齐连线。请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A.物质用途与性质B.标识与含义27.(2023秋·北京密云·九年级统考期末)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如图1,该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如图2,将两小块白磷固定在U形管底部基座上,分别加入等体积冷水和80℃热水,白磷均不燃烧。一段时间后,将装置倒置,热水一侧的白磷开始燃烧,冷水一侧的白磷仍不燃烧。以上现象说明:可燃物发生燃烧需要_________。(3)如图3,a、c为喷水的紫色石蕊试纸条,b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条。能说明CO2与水发生反应的证据是________;该实验还可以证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28.(2023秋·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乙醇是世界公认的优良汽油添加剂,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1)使用乙醇汽油与使用普通汽油相比,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明显下降。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填序号)。A.CO B.N2 C.NO2 D.O2(2)我国科学家研究煤炭代替粮食作物制备乙醇。①煤、石油和_______属于化石燃料。②合成气制甲醇是煤制乙醇生产工艺中的重要步骤,该反应前后微粒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A.甲、乙、丙都属于化合物
B.甲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1:229.(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_、天然气等。(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依下图分析:燃烧后更易导致酸雨的燃料是___________。为减少该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30.(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1)下列应用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太阳能飞机 B.风力发电机 C.潮汐能动力机(2)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①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②自然界中水是氢的大“仓库”。若全球水的总质量为1.38×1021kg,其中氢元素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31.(2023秋·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能源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1)日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节约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能源进一步利用和开发的重点。①H2是理想的清洁燃料。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②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填序号)。A太阳能路灯
B.风力发电
C.核动力潜艇(3)倡导“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填序号)。A.外出随手关灯 B.双面使用纸张C.骑自行车出行 D.回收喝完的矿泉水瓶六、流程题32.(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的化学变化实现能量的存储与转化,同时生产纯净硫酸。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1)歧化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2)硫在综合发电厂燃烧时需要通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3)该流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太阳能→化学能→热能→___________。七、综合应用题33.(2023秋·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补齐连线。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A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B补齐标识与其含义的连线二氧化碳
氧气
活性炭供给呼吸
净水
灭火可回收物
节约用水
静止烟火______
参考答案1.C【详解】A、使用灭火巾抓握火苗灭火,并不是隔绝可燃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采用抓握火苗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故选项符合题意;D、采用抓握火苗灭火,并不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而是隔绝氧气(或空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D【分析】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清除可燃物分析判断。【详解】A、往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利用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B、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利用的原理是空气或氧气;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的原理是空气或氧气;D、森林火灾时将火场周围树木砍伐掉是设置隔离带,从而灭森林大火,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综上所述分析,故选D。3.B【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丙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每1个丙烷分子与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4个水分子和3个二氧化碳分子,则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反应后的产物均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D、燃烧会放出热量,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4.B【详解】A、泥沙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所以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正确;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C、取等量水样,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正确;D、CH4燃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的是甲烷,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所以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故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而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5.C【详解】A、该图是禁止吸烟标志,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图为禁止烟火标志,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该图为禁止燃烧鞭炮,该选项符合题意;D、该图为禁止放易燃物标志,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6.A【详解】A、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以免发生触电,故选项说法错误。B、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C、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D、图书档案着火不能用水基型灭火器,以防损坏档案,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B【详解】A、表示小心有电;B、表示禁止吸烟;C、表示小心地滑;D、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故选B。8.D【详解】A选项为禁止烟火;B选项为禁止带火种;C选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D选项为禁止吸烟;故答案选择D9.D10.D11.C12.B13.A14.C15.D16.A【解析】9.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故选:D。10.A.禁止堆放易燃物;
B.禁止燃放鞭炮;C.禁止烟火;
D.禁止吸烟。故选:D。11.这里的“钙”粗略地描述了物质地组成,所以指的是元素。故选:C。12.泡茶时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B。13.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所以原子核内有19个质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9。14.A.纸张双面打印,利用节约资源,符合低碳生活;
B.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地排放,符合低碳生活;C.使用一次性餐具容易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低碳生活;
D.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利用节约资源,符合低碳生活。故选:C。15.A.原子序数是2,正确;
B.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为2,正确;C.元素符号是He,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选项错误。故选:D。16.锅盖将火盖灭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故选:A。17.(1)Fe3O4(2)黑色(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铁元素的含量越高,产物的尺寸越大(4)②④⑤(5)在铁元素含量、搅拌速度相同时,温度为50℃时,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尺寸比70℃时,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尺寸大(6)A【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Fe、Cl、S、O、Na、H的个数分别是3、6、1、12、8、8,生成物中含Fe、Cl、S、O、Na、H的个数分别是0、6、1、8、8、8,故生成物中还应含3个Fe、4个O,故应补充Fe3O4;(2)纳米四氧化三铁尺寸在20nm~30nm之间时呈现超顺磁性,由表可知,具有超顺磁性的产物颜色应为黑色;(3)实验①~③铁元素的含量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且铁元素的含量越高,产物的尺寸越大,故可得出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铁元素的含量越高,产物的尺寸越大;(4)由表可知,实验②④⑤搅拌速度不同,温度和铁元素含量相同,故探究温度、铁元素含量相同时,搅拌速度对纳米四氧化三铁尺寸的影响的实验是②④⑤;(5)实验②⑥⑦中,铁元素含量和搅拌速度相同,温度不同,故实验②⑥⑦是探究温度对纳米四氧化三铁尺寸的影响,由表中数据可知,在铁元素含量、搅拌速度相同时,温度为50℃时,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尺寸比70℃时,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尺寸大,故不能得出“铁元素含量、搅拌速度相同时,温度越高,纳米四氧化三铁尺寸越大”的结论;(6)纳米四氧化三铁尺寸在20nm~30nm之间时呈现超顺磁性,在该范围内,纳米四氧化三铁尺寸越大,超顺磁性越好,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⑥中纳米四氧化三铁尺寸在20nm~30nm之间,且尺寸最大,故铁元素含量为14g/L、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1000r/min是制备超顺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最佳实验条件。故选A。18.(1)检查装置气密性(2)(3)2(4)③④(5)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6)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H2SO4溶液后的分解速率比加水后的分解速率慢(7)过氧化氢逐渐分解,过氧化氢浓度变低【详解】(1)实验装置组装完成后,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向其中加入试剂,进行实验;故填:检查装置气密性;(2)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3)由实验记录表知,实验③和④的水浴温度相同,实验③锥形瓶内的试剂含有硫酸铜和水,实验④锥形瓶内的试剂只有水,要根据各时间段生成氧气的平均速率,说明硫酸铜溶液能加速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则实验③和④中水的体积应相同,为2mL,故a=2;(4)由实验记录表知,实验③、④的水浴温度相同,实验③锥形瓶内的试剂含有硫酸铜和水,实验④锥形瓶内的试剂只有水,通过对比各时间段生成O2的平均速率,说明CuSO4溶液能加速H2O2分解;故填:③、④;(5)实验①②③水浴温度不同,锥形瓶内的试剂相同,各时间段生成O2的平均速率不同,由此可知,实验①②③是通过对比实验说明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故填: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6)实验③⑤的水浴温度相同,实验③锥形瓶内的试剂为1mL14%的CuSO4溶液2mL水,实验⑤锥形瓶内的试剂为1mL14%的CuSO4溶液2mLH2SO4溶液,而各时间段生成O2的平均速率不同,故对比实验③⑤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氧化氢溶液中加入H2SO4溶液后的分解速率比加水后的分解速率慢;(7)实验③中,3~6min比0~3min反应慢的原因可能是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逐渐分解,过氧化氢浓度变低;故填:过氧化氢逐渐分解,过氧化氢浓度变低。19.(1)(2)氧气/O2(3)10(4)其他条件相同时,向蒸馏水中添加NaOH,能加快电解水的反应(5)其他条件相同时,探究不同浓度的硫酸对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影响(6)通电电压、水中是否添加能解离为离子的物质、水中添加能解离为离子的物质的质量多少
(7)A【详解】(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所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3)设计对比实验要遵守单一变量原则。Ⅲ组中⑦⑨电压相同,该组液体中蒸馏水量相同、氢氧化钠的量不同,所以⑧电压和⑦⑨相同,x=10。(4)对比实验②⑦,电压相同,液体种类不同,⑦中除蒸馏水外加入氢氧化钠,⑦用时较短,收集氢气和氧气较多,所以可得出结论是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加速水的电解。(5)Ⅱ组实验电压相同,液体中加入的浓硫酸滴数不同,所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硫酸对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影响。(6)通过Ⅰ组实验,液体种类相同,电压不同,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氢气、氧气体积不同可知电压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Ⅲ组实验,电压相同,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同,及Ⅱ组电压相同,加入的硫酸滴数不同,可知道加入在水中解离为离子的物质的质量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②⑦对比可得出是否加入在水中解离为离子的物质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7)A、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氢气,水中溶解的氧气多,所以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正确;B、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氢气,错误;C、氧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错误;D、氢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错误;故选A。20.(1)与氧气接触(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3)BC【详解】(1)铜片上的白磷接触到氧气燃烧而水中白磷不能接触到氧气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为240℃,而此时温度为80℃,达到白磷着火点,使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所以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3)A、热水不仅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同时隔绝氧气,使水中白磷无法接触氧气,故A说法不正确;B、白磷着火点为40℃,实验中,热水的温度应不低于40℃,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说法正确;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可使白磷燃烧,故C说法正确;故选BC。21.(1)P2O5防止白烟进入空气,同时起到缓冲压强的作用(2)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C【详解】(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五氧化二磷,其化学式为:P2O5。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闭装置,防止白烟进入空气,同时起到缓冲压强的作用。(2)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B中,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3)C的实验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C实验需要红磷过量将容器内的氧气尽可能消耗尽,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A、B实验无需过量。故选C。22.(1)隔绝氧气(2)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3)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详解】(1)热水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同时隔绝氧气,使水中白磷无法接触氧气;(2)变量为氧气,因此观察在铝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红磷,看到水中红磷不燃烧,铝片上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接触才可以燃烧;(3)通过步骤I中和步骤Ⅱ中,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而铝片上白磷燃烧,可知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可以燃烧。23.(1)CO2进入烧杯,使蜡烛与空气隔绝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通入CO2后,a不变色,b变成红色【详解】(1)灭火原理是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或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或隔绝可燃物,把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蜡烛熄灭是因为CO2进入烧杯,使蜡烛与空气隔绝,故填:CO2进入烧杯,使蜡烛与空气隔绝;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所以下面的蜡烛首先熄灭,故此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实验2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所以变量是水,实验过程中,通入CO2后,干燥紫色石蕊试纸的a因为没有水的存在,所以没有碳酸生成,因此不变色,湿润紫色石蕊试纸的b因为有水的存在,所以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的碳酸生成,因此变色,故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通入CO2后,a不变色,b变成红色;二氧化碳和水是反应物,碳酸是生成物,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通入O2后,a处无明显现象,b处红磷燃烧与氧气接触【详解】(1)b处有酒精灯加热,比a处温度高,其他条件相同,通入O2后,a处无明显现象,b处红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步骤①②中b处红磷的区别是:步骤①中红磷接触的是CO2,步骤②中红磷接触的是O2,步骤①中红磷没有燃烧,步骤②中红磷燃烧。故对比①②中b处红磷的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25.(1)石油(2)ABC(3)AB【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均属于新能源。故选ABC;(3)A、双面使用纸张,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森林的砍伐,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符合“低碳生活”,符合题意;B、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低碳生活”,符合题意;C、多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低碳生活”,不符合题意。故选AB。26.或【详解】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固体酒精可以做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27.(1)不能(2)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3)c、a处湿润紫色石蕊试纸先后变红,b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红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详解】(1)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无法被称量;(2)冷水中的白磷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没有发生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没有发生燃烧,将装置倒置后,观察到冷水中的白磷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安工作总结计划安全设备行业保安工作的设备测试
- 企业财务战略与市场策略的协调计划
- 提高学生美术表达能力的策略计划
- 消费者关系管理的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课件与练习
- 2025年真空采血管项目发展计划
- 构建稳定异步消息传递框架
- 2025年印铁油墨项目建议书
- 白雪公主的童话世界解读
- 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400道及答案
- 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两课时学习任务单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 生产清场管理制度课件
- 小学科学质量分析报告
- 口腔医院客服培训课件
- 04G325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
- 2024年金城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皮下注射的并发症及预防
- 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演示稿件
- 混凝土搅拌站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模版
- 苯板厂应急预案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