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选择题。(本题20分,每小题2分,共有10小题)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觉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觉地分布状况如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运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D对:从图片中能看出当时黄河流域铁器分布广泛,而当时的江南及新疆地区只是小部分集中分布,联系所学可知当时黄河流域是主要的农耕区,这说明铁器的分布与社会的发展程度是亲密相关的。A错:材料中仅反映了当时铁器的少数分布区域,而且也不能说明这些铁器都是铁制农具。B错:仅凭铁器在新疆出现,不能说明当时新疆与中原联系紧密。C错:材料中只反映了铁器的发觉地分布状况,并不能说明这些铁器都是在当地生产的。2.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斗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确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旺盛【答案】A【解析】从地图可以看出陶和曹鲁都位于今山东地区,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故A项正确。争霸斗争往往不利于经济交往,故B项错误;交通条件可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而不行能“确定”,故C项错误;地图信息未体现城市规模与商业旺盛的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3.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需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忱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B【解析】B对:依据材料可知,西汉政府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货币形式),这使得自耕农被迫将收获物卖到市场,给了富商大贾操纵物价的可乘之机,这就使得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A错:不符合史实,自商鞅变法后,中国古代历朝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错:材料只是提及国家收取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对自耕农产生的影响,与农夫的生产热忱无关。D错:富商大贾操纵的是物价,国家税收由政府掌控。4.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经常讪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起先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样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解析】南方人喝茶习俗在北方从“被讪笑”到“‘道俗’皆饮”,体现了南方饮茶文化对北方的影响,这说明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渐渐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唐朝中期南茶才起先北运,故A项错误;喝茶习俗不能等同于饮食习惯,故B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得出南北方经济水平发展状况,故解除D项。5.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状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峻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解析】材料中土地规模在20—130亩的农户占绝大多数(占比为74.1%),说明多数人都能依靠自己的土地生存,反映了当地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自耕农数量占大多数,C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推断农业生产效率,D项错误。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纳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足,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答案】A【解析】A对:依据材料“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纳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可知民营手工作坊众多;手工业者“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足,辄另谋高就”,也说明当地民营手工业作坊多,手工业者选择空间大。综合以上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错: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同朝代对工商业基本都实行压制政策,故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并不高。C错:“已经普及”说法与史实不符。D错:材料仅体现了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的制盐业状况,不能体现盐业专卖制度解体。7.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闻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沟通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沟通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答案】B【解析】B对: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对于图中外国使者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是中国传闻中的“麒麟”,这反映了当时明朝政府官员运用中国文化对外国使者贡献的奇珍异兽进行解读。A错:题中图画仍属于中国传统绘画。C错: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旧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加剧,海禁政策愈加严格,故“海禁政策解除”的说法错误。D错:题干无法反映出传统观念更新。8.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运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运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一般人家也都运用玉制器皿。这一变更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侈风气【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明代玉制器皿的运用从上层社会专属到一般人家的变更,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与君主专制的加强无干脆对应关系,故A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解除。9.明中后期,大运输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输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变更 D.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解析】由材料“明中后期,大运输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输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可知北方的棉花作为原料运到南方,在南方加工生产成棉布后返销北方。联系所学学问可知,明朝中后期,江南棉纺织业发达,民营纺织业甚至超过官营纺织业,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因此题干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地区经济的差异,故D项正确。10.探讨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变更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起先成为流通货币【答案】C解析C对:材料反映了清朝大商人的资本远远超过明朝,反映了清朝时期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清代商人的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更,A项错误;清代依旧固守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起先”说法错误,D项错误。一、选择题。(本题44分,每小题2分,共有22小题)微专题一精耕细作的古代中国农业1.民间有很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行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B.注意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答案】C【解析】“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行强种”等强调农事与自然同步,故选C项;“二十四节气的谚语”不属于天人感应的内容,解除A项;“民间有很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强调农业生产与自然气候的关系,不是南北的关系,解除B项;“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等是农业阅历的总结,没有提到统治者的看法,解除D项。2.以下是两汉人口的变更统计,据表分析可知()关中西汉东汉凉州西汉东汉并州西汉东汉240万50万128万40万330万70万扬州西汉东汉荆州西汉东汉益州西汉东汉320万430万350万620万470万20万——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A.东汉大部分人口集中到长江流域B.古代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起先南移D.我国北方经济整体呈衰退的趋势【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人口的增加超过了黄河流域,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故B项正确。3.宋神宗时期,东南六路(两浙、淮南、江东、江西、湖北、湖南)的两税、商税、盐酒课、茶税、免役钱等项目所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额数仅是北方(开封府、京东、京西、河北、陕西、河东)的79.6%。这反映了()A.商业税起先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B.中心对地方的财政限制渐趋减弱C.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D.北方主要赋税收入小于东南地区【答案】C【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宋神宗时东南六路的商业税收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额数仅是北方的79.6%,说明宋神宗时国家财政收入中依旧以北方税收为主,联系史实可知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说明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选C项。4.两宋客户比重一览表年头公元客户占总户数的百分比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37.9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35.0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30.5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33.7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32.8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32.7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36.15客户,指无土地和资产的人户。导致表中所示总体状况出现的重要缘由是()A.小农经济衰退 B.商品经济旺盛C.租佃关系普遍 D.土地政策调整【答案】D【解析】依据表格可知两宋客户比重渐渐削减,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其缘由为王安石变法限制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特权,土地政策调整,故选D项;依据表格可知两宋客户比重渐渐削减,促进了小农经济发展,解除A项;据表格可知两宋客户比重渐渐削减,其作用促进了商品经济旺盛,与设问缘由无关,解除B项;依据表格可知两宋客户比重渐渐削减,租佃关系削减,解除C项。5.家产均分继承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继承原则,其在唐代被载入《唐律》,宋承唐制,其在继承法中的地位更加稳固。这种制度的实行()A.源于人多地少的冲突B.推动了多子多福观念的形成C.规范了耕织结合模式D.巩固了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答案】D【解析】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家产均分继承巩固了这种模式,故选D项。微专题二古代农业的新变更6.《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营田》记载,绍兴六年樊宾提举江淮营田公事,置司建康府,“官给牛、种,抚存流亡,岁中收本谷三十万斛有奇,除客户当给六分,官收十余万斛”。这表明南宋“营田”的实行()A.有效缓解了土地兼并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导致了税收政策的变更【答案】C【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在“营田”上劳作的是“流亡”之人,通过“营田”这种方式,稳定了“流亡”之人,即社会秩序也稳定下来,故选C项;通过所学学问可知,在宋代,政府是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解除A项;题干只是述及了把“流亡”之人支配在“营田”上进行劳作,没有述及商品经济,解除B项;题干叙述的不是古代中国的税收政策,解除D项。7.宋代出现了特地从事某种营生的中介性行业。在农村的土地经营之中,出现了充当地主与佃户之间媒介的“业主”;在商业领域,出现了联结客商与铺户的中介经纪人。这说明宋代()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社会结构根本变更 D.重农抑商政策变更【答案】B【解析】“在农村的土地经营之中,出现了充当地主与佃户之间媒介的‘业主’”可见贫佃户与地主子身依附关系松弛,故选B项;“出现了联结客商与铺户的中介经纪人”只能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解除A项;“从事某种营生的中介性行业”不能说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解除C项;“在农村的土地经营之中,出现了充当地主与佃户之间媒介的‘业主’”与重农抑商政策并不冲突,解除D项。8.唐宋时期,江浙所产粮食,通过运输河,大量运往北方。到了明末清初,江浙地区每年要从湖广、四川等地调运大量粮食。这一变更表明江浙地区()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农业生产衰退C.经济作物种植扩大 D.斗争破坏严峻【答案】C【解析】题干中江浙从唐宋粮食大量运往北方到明清大量进口粮食,再结合所学江浙明清经济旺盛,手工业、商业发达,农业广种利润更大的经济作物可知选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重心是江浙经济结构的转型,解除A项;江浙明清时期农业转型到经济作物,解除B项;明清时期江浙经济旺盛,解除D项。微专题三手工业者的才智9.《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致巨万”。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A.对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成为有肯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C.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D.已在肯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答案】B【解析】题干述及了“邯郸郭纵”“卓氏之先”“鲁人……曹邴氏”三个人物通过冶铁业发财致富,说明在战国时期,冶铁业成为具有肯定经济实力的生产部门,故选B项。10.读汉代中等生活水平自耕农年收支表,据此可知()年收入年支出粮食农副业纺织生存消费简洁再生产租税负担其他粮食120石园圃家禽织布10匹口粮80石4800钱食盐1.8石900钱衣着5匹2000钱留种6石360钱饲料10石600钱农具7石420钱田租4石240钱赋敛11石660钱祭祀、人际往来、医药共6石360钱7200钱4000钱7700钱1380钱900钱360钱总计收入:11200钱总计支出:10340钱A.赋税负担沉重入不敷出B.纺织业成为主要创收活动之一C.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D.重农抑商是当时主要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从图表信息总计收入大于总计支出,赋税负担沉重入不敷出不符合题意,解除A项;图表只是体现农耕收入和支出,没有体现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解除C项;图表信息体现不出重农抑商政策,解除D项。11.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A.宋朝奉行“工商皆本”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发展B.宋朝不抑兼并,破产自耕农迁往城市,促进城市工商业发展C.成语从侧面说明当时东京行业之多以及手工业的发达程度D.南宋推行抑商政策,只允许都城有五种商行和八种作坊存在【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南宋都城出现了“团”“行”“市”“作分”等商业、小手工业形式,这充分证明白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实施,导致了大量自耕农的破产,他们不得不涌入城市,从而促进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故选B项;“工商皆本”政策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主见,解除A项;题干没有提及手工业的发达程度,解除C项;“五行八作”不是指在南宋都城只允许存在五种商行和八种作坊,解除D项。12.据《天工开物》记载,明代一般铁炉每炉可装矿砂2000余斤,一日出铁6次,共需矿砂万余斤;燃料运用煤炭。这反映出当时()A.雇佣劳动的盛行 B.生产技术停滞不前C.手工业得到发展 D.政府对冶铁的重视【答案】C【解析】《天工开物》记载,明代炼铁中须要的铁矿砂和燃料的量比较大,这体现了明代的冶铁规模比较大,手工业得到了发展,故选C项。微专题四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13.西汉初年一度“纵民铸钱、冶铁、煮盐”,汉武帝时期,国家设盐铁丞,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特地负责经营盐铁的制造和销售。这一变更()A.确保了盐铁生产的质量 B.减弱了豪强的经济实力C.减轻了民众的生活负担 D.开启了盐铁官营的先河【答案】B【解析】题干中西汉初“纵民铸钱、冶铁、煮盐”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盐铁专营,打击了豪强,故选B项。14.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宋朝对社会经济部门的掌控,只限于传统农业和少数最重要的商品,而对于新兴的商业、金融业与作坊手工业则管理宽松。这表明()A.宋朝失去对经济的掌控实力B.商品经济发展动摇宋朝统治基础C.新兴的行业拥有了发展空间D.新兴行业冲击自然经济传统地位【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对于新兴的商业、金融业与作坊手工业则管理宽松”,说明宋代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环境相对宽松,使新兴的行业拥有了发展空间,故选C项;对新兴行业管理宽松,不是失去对经济的掌控实力,解除A项;材料信息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对专制统治的影响,解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新兴行业冲击自然经济传统地位,解除D项。15.江浙地区唐宋以后始终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东南之田,所种惟稻”。但到了明中后期,“农田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植者,则十之七八”,各地广种棉花、甘蔗、果木、烟草等作物的记载也多见于史书。这种现象反映了江浙地区()A.经济重心地位日渐凸显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加强D.小农经济逐步瓦解【答案】C【解析】由材料“江浙地区唐宋以后始终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明中后期却“广种棉花、甘蔗、果木、烟草等作物”可知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故选C项;宋以后经济中心已经南移,解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农产品商品化的现象而非资本主义萌芽,解除B项;鸦片斗争后小农经济逐步瓦解,解除D项。16.下图为考古发觉的元代印刷的商品包装纸——“裹贴”实物,上面的文字是“□□□家打造南无佛金诸般金箔”“见(现)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坐西面东开铺”“□□××”“不误主顾运用”。这一考古实物反映出()A.商业经营注意宣扬效应 B.佛教思想出现兴盛局面C.活字印刷技术已经成熟 D.商品生产已出名牌意识【答案】A【解析】材料中商品包装纸上有商品名称、店铺及地址、强调信誉等,这反映商业经营注意宣扬效应,故选A项;由一个商品包装纸得不出佛教思想兴盛的结论,解除B项;我们从材料中看不出活字印刷技术成熟与否,解除C项;材料只是商家宣扬,连商品牌子都没有,不涉及名牌意识,解除D项。17.明朝货币白银化“把国家财政活动推到快速运转的经济旋流中,从而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材料表明货币白银化()A.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B.加速了社会转型的进程C.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破坏了稳定的社会秩序【答案】C【解析】据材料“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并依据所学可知主要是指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无法推断海外贸易的影响,解除A项;明朝没有发生明显的社会转型,解除B项;材料没有关于社会稳定的内容,解除D项。18.(2025届潍坊二模,27)明清时期,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指责和冷落,商人们憧憬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以商养农成为商人的生存之道B.儒家财宝观是商业发展的动力C.商业行为受到传统儒学的影响D.形成了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环境【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明清时期,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指责和冷落”可知商业行为受到传统儒学义利观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商业与农业的关系,解除A项;依据材料“明清时期,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指责和冷落”可知商业行为受到传统儒学义利观的影响,但并非动力,解除B项;依据材料可得出儒家获得财宝的目的是固守本业、光宗耀祖,不是有利于资本积累,解除D项。微专题五古代经济政策19张骞出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长C.有利于丝路的旺盛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答案】C【解析】据材料“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可知有利于西域经济的旺盛,另据材料“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可知有利于维持西域秩序,故选C项;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西域的限制并非攫取经济利益,解除A项;据材料“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有利于商业发展,不是抑商政策,解除B项;据材料“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可知没有将西域纳入郡国体制,解除D项。20.(2025届天一大联考二测,6)年份赋税总收入农业税收入农业税收入占比9973559万贯2321万贯65%10215723万贯2762万贯48%10777070万贯2162万贯30%上表反映了北宋时期赋税收入的变更。出现这一变更的缘由是()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农业生产快速衰退C.商帮不断发展壮大 D.政府经济政策调整【答案】D【解析】题干中显示总税收增加,而农业税占比下降,说明工商业占比上升,并结合宋代商业旺盛,故选D项;题干未提及南北方经济实力的比较,解除A项;题干中农业税收有所增加,在1077年虽下降但幅度小,解除B项;商帮是在明清时期出现的,解除C项。21.《宋刑统·盗律》中对于侵扰商人私人财产的惩罚规定相当严峻,如“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子登时杀者勿论”;有敢于“烧人舍屋及积聚之物而盗者,计所烧减价,并赃以强盗论”;“恐吓取人财物者,准盗论,加一等”。材料体现()A.宋代政府惠商的经济政策B.宋代新的经济观念的确立C.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D.宋代法律体系完善【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对于侵扰商人私人财产的惩罚规定相当严峻”说明宋代政府注意爱护商人的利益,重视商业的发展,故选A项;中国古代的封建政府始终都坚持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新的经济观念的确立不符合史实,解除B项;材料仅体现对商人经济利益的爱护而无政治地位的信息,解除C项;仅由材料信息推出宋代法律体系完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解除D项。22.明朝平静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更()A.说明白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起先解体C.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形成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C【解析】闭关锁国政策在鸦片斗争前始终存在,解除A项;鸦片斗争后自然经济起先渐渐解体,解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材料不涉及这方面信息,解除D项。一、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35分)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继“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四大民间传闻之一“牛郎织女传闻”已胜利申报为其次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沂源县也成为民间文学类“牛郎织女传闻”申遗胜利的两个县份之一。材料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史记•平准书》材料四:(吴江县)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织丝。——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八(1)材料一中“牛郎织女传闻”反映的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该经济形式有何突出特点?(2)材料二、三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什么经济政策?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材料二、材料三体现这一经济政策的详细规定?(不得摘抄原文)(3)材料三反映市镇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在明清(鸦片斗争前)时期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为什么?【答案】(1)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体现重农抑商政策详细规定:①嘉奖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者免除徭役;②从事商业而致贫者,罚为官奴婢;③汉代不准商人穿丝绸衣服;课以重税;④商人子弟不得为官。
(3)新现象:出现雇佣关系或者资本主义萌芽。状态: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大大加强,“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自然经济结构,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儒家重义轻利安土重迁思想,缺乏技术创新。【解析】(1)第一小问的形式,材料中“牛郎织女传闻”体现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其次小问的特点,结合小农经济的特点解答即可。
(2)第一小问的政策,依据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其次小问的规定,依据材料二、三概括即可。
(3)第一小问的新现象,依据材料三“有力者雇人织挽”可以得出出现雇佣关系。其次小问的状态,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时期缓慢发展。第三小问的缘由,结合所学可知,缘由是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大大加强,“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自然经济结构,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儒家重义轻利安土重迁思想,缺乏技术创新。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转型时期的几个世纪(15-17世纪)中,英国胜利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领先完成了从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期间,商人的数量和财宝不仅快速增加,而且社会地位也随之获得了提高……商人还利用自己手中驾驭的财宝,与英国王权紧密结合,广泛参加国家政治事务,从而使国家制定有利于商人的政策法令……这一时期,英国商人渐渐成为一支数量可观、拥有强大经济政治实力的重要社会力气,对英国的社会转型产生了不行忽视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商业和商人的推动作用,近代早期英国社会转型的完成是不可思议的。
——白永亮《近代早期英国社会转型中的商人及其作用》
材料二:明清商业相对旺盛,其中不乏豪商大贾,而称雄明清商界者又非徽商莫属。明中叶以来三百年间,从其拥有的资金到广泛的影响力,皆为一时之冠,有“无徽不成镇”之谚……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宝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的堡垒,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阐述明清时期中国和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群体是如何推动两国社会发展的。(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在推动社会变革与转型方面,与英国近代商人群体相比明清时期中国商人群体的不同,并分析缘由。【答案】(1)中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城乡经济联系的加强;对各地区城市的兴起与旺盛起了主动作用;商人群体实行各种赈灾、修路、架桥等“义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对教化事业,社会公益事业以及交通运输等方面贡献较大;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发的出现和封建社会的解体;英国:英国重商主义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增加了英国的财宝,增加了英国经济实力;在对外贸易上,发展海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在工业领域上,商人不仅投资于乡村工业,甚至干脆或间接的经营制造业,这对英国的工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民族国家形成上,英国王权须要商人的资金支持,而商人须要以王权为代表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支持,他们共同巩固着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2)不同:英国商人群体有力的推动社会转型,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没有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气。缘由: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的盘剥与束缚;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商业资本用来置地、买官等,商人缙绅化,商业资本封建化;社会购买力低下,消费畸形;经商致富依靠权钱交易,权力支撑;【解析】(1)关于明清时期的商人群体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依据材料“从其拥有的资金到广泛的影响力,皆为一时之冠,有‘无徽不成镇’之谚”“将大量财宝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和结合所学学问可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各地区城市的兴起与旺盛、促进教化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以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资本主义萌发等方面思索作答。关于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群体推动英国社会的发展,依据材料“商人的数量和财宝不仅快速增加,而且社会地位也随之获得了提高”“商人还利用自己手中驾驭的财宝,与英国王权紧密结合,广泛参加国家政治事务,从而使国家制定有利于商人的政策法令”和结合所学学问可从增加英国经济实力;发展海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推动英国的工业发展;推动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等方面思索作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英国商人渐渐成为一支数量可观、拥有强大经济政治实力的重要社会力气,对英国的社会转型产生了不行忽视的影响”可概括为英国商人群体有力的推动社会转型;依据材料“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和结合所学学问可从没有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气方面作答。其次小问,关于缘由,依据材料“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宝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的堡垒”和结合所学学问可从政治(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影响、权钱交易等)、经济(重农抑商政策、社会购买力低下)、思想观念守旧(商人缙绅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初,曾设局铸钱。至洪武七年,卒因铜之不给,罢铸钱局而行钞。大明宝钞,以千文准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后因钞价下落,屡次鬻官物,或税收限定必纳宝钞以收钞。然最终不能维持。至宣宗宣德三年,遂停止造钞。其时增设新税,或加重旧税的税额,专收钞而焚之。钞法即平之后,有些新税取消,税额复旧,有的就相沿下去了。钞关即是其中之一。自此租税渐次而普遍收银,银两就成为通用的货币了。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16世纪末叶西式银元起先流入,至19世纪下半叶,国际贸易畅通后,西方银元才大量涌入,并以其面值流通市面。由于西方银元的形式重量、成色较为一样,运用简便,且铸工精细,易于辨识与分合、携带或转移。这些正是银两的缺失。制钱则太琐细,一串千文,劣币、伪币夹杂其中,数目亦不等,结算费时费事,对渐趋常见的交易已难因应,而纸钞又无全国性公正牢靠的发行机构。因此外国银元很快受到国人欢迎,快速扩散流通……
洋钱的含银量只有9成,中国人却习惯用十足的白(纹)银换取外国贸易银,吃亏难免。由于列强在华势力不断增加,外商来华增多,外国银元也随之大量涌入,在沿海沿江港铺渐渐成为流通货币。外国银元既受欢迎,加上外商也有意哄抬,例如要求中国商人用外国银元付款等,遂使外国银元超过铸银价格,于是就有外商用外国银元收购中国纹银,运出国外贩卖图利。
自19世纪下半叶。国内多民变,云南回变使该省铜产量锐减;而太平军与捻军又扰乱铜矿运销,使铜价飞涨,很多铸钱局因缺铜矿而减产或停铸,制钱可缺,即所谓“铜贵钱荒”。当朝野苦无对策解救钱荒时,两广总督张之洞适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租租赁合同(2篇)
- 员工借款工资抵扣协议书(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涉及的物业维修与保养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网络安全服务合同:某大型企业
- 墙地砖购销协议
- 环保型土方销售协议
- 保密协议对企业的战略意义
- 碎石河沙销售购销合同
- 工程监理补充协议模板
- 农村农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危重症患者护理
- 2025届浙江省嘉兴市重点名校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预案演练知识培训
-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复习课件)-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 医院药房人员培训课件
- 2024年度Logo设计及品牌形象重塑合同
- 中小学学校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应用项目实施方案
- 2024版2024年【教案+】初中美术《铅笔淡彩》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的认识》课件
- 2024-2030年铝型材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辣椒种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