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B/24/wKhkGWdGaAOAGjmRAAJaSAyJr8Y166.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B/24/wKhkGWdGaAOAGjmRAAJaSAyJr8Y166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B/24/wKhkGWdGaAOAGjmRAAJaSAyJr8Y166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B/24/wKhkGWdGaAOAGjmRAAJaSAyJr8Y166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B/24/wKhkGWdGaAOAGjmRAAJaSAyJr8Y16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867年,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徐继畬曾说过“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其必传于世无疑也。”据此可知徐继畬()A.提倡君民共治 B.赞同西方教化C.主见民主革命 D.关注美国制度解析:依据材料“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可知徐继畬主见学习美国,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并非君民共治,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对西方教化的看法,故B项错误;材料维护封建统治,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徐继畬对华盛顿的看法可知其关注美国制度,故D项正确。答案:D2.维新变法前夕,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再次强调“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这表明他()A.提倡新学主见兴民权B.坚决维护封建纲常伦理C.支持维新派政治变革D.力主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解析:材料中张之洞仍旧强调中体西用,反对兴民权,故A项错误;材料张之洞强调“旧学为体”,坚决维护封建纲常伦理,故B项正确;材料中张之洞仍旧强调中体西用,反对政治变革,故C项错误;材料中张之洞仍旧强调中体西用,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3.“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此番言论意在指责()A.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B.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维新派“君主立宪,发展工商业”D.革命派“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解析:依据材料“以为吾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可知这是在批判洋务派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而没有变更落后的政治制度,而林则徐、魏源属于地主阶级的反抗派,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而对中国的文化制度没有详细论述,故A项错误;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并付诸实践,故B项正确;维新派主见变更封建专制,故C项错误;革命派也是主见变更政治制度,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故D项错误。答案:B4.清末学者皮锡瑞(1850~1908)说:“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观点与哪一人的思想最吻合()A.林则徐 B.魏源C.康有为 D.严复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该思想家借用孔子权威宣扬其思想主见,结合所学可知是康有为。答案:C5.中国近代有维新人士提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后人评论他“立论锐利,条例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他是()A.郑观应 B.康有为C.谭嗣同 D.梁启超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得出题中的政论家是梁启超,故D项正确。答案:D6.19世纪90年头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局势下,维新思想进一步传播,严复在维新理论的宣扬上贡献巨大。他翻译了《天演论》,主见()A.“师夷长技以制夷” B.“驱除鞑虏,复原中华”C.“科学与人权并重” 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解析:本题考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主要内容,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他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故选择D项。答案:D7.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写道:“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行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行谓之变政。”此言论旨在()A.否定洋务运动的成果 B.批判保守的传统文化C.变革封建的政治体制 D.传播西方的启蒙思想解析:“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是承认洋务运动有确定成效,A项表述属于主观臆测,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保守的传统文化,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目中“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行谓之变政”相符,强调变政,故C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传播西方启蒙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C8.梁启超说:“舍西学而言中学者,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者,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由此看,他主见()A.变法才是治国之本 B.西学乃为强国之路C.中西文化地位同等 D.中体西用缺一不行解析:材料中是强调体用之间的关系,不是变法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洋务派学习西学的看法,不是强调西学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对中西文化的地位的相识,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对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忽视其政治制度,主见全面学习西方,故D项正确。答案:D9.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后说:“痛人心之肆落,吾不能忍也;噬纪纲之亡绝,吾不能忍也;视政治之腐败,吾不能忍也;伤教化之陵夷,吾不能忍也……”据此可知,康有为()A.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主动维护清政府统治C.缺乏爱国主义精神 D.剧烈反对社会变革解析:通过题干“噬纪纲之亡绝”、“伤教化之陵夷”可知康有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故A项正确;康有为主见对社会进行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而不是维护清政府统治,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反映康有为对辛亥革命后的感想,没有提及爱国主义精神,故C项错误;康有为主见社会变革,只是希望用改良手段来进行变革,故D项错误。答案:A10.康有为断言:“政治之学最美者,莫如吾《六经》也。尝考泰西所以强者,皆暗合吾经义者也。”这表明康有为意在()A.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进步性B.复兴传统文化C.认同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D.推动社会变革解析:“政治之学最美者,莫如吾《六经》也。尝考泰西所以强者,皆暗合吾经义者也”表明康有为是为了学习西方找寻理论依据,故A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为学习西方找寻理论依据,不是复兴传统文化,故B项错误;认同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与材料的内容为学习西方找寻理论依据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为学习西方找寻理论依据,推动社会变革,故D项正确。答案:D11.顽固派在攻击近代某思想家时说:“其谈治术则专主西学,欲将中国数千年相承大经大法一扫刮绝,事事时时以师法日本为长策。”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魏源 B.张之洞C.康有为 D.胡适解析:由材料“其谈治术则专主西学,欲将中国数千年相承大经大法一扫刮绝,事事时时以师法日本为长策”,可见该派效法日本君主立宪制,故选C项。魏源和张之洞属于地主阶级思想家,不主见变革封建制度,解除A、B两项;D项主见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故解除。答案:C12.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评价道:他所宣扬的儒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学,而是一种“儒表西里”的新儒学,一种体现资产阶级思想和观念的儒学,故又称“新学”。这里的“他”应是()A.魏源 B.洪秀全C.康有为 D.李大钊解析:依据材料中“是一种‘儒表西里’的新儒学,一种体现资产阶级思想和观念的儒学”可知属于资产阶级并且儒家思想与西方的思想结合,故C项正确;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洪秀全属于农夫阶级,李大钊属于无产阶级,故解除A、B、D三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中国不受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行易也。——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材料二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材料三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看法及其缘由。(2)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精确并说明理由。(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当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答案:(1)看法: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确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见回来中国传统文化。缘由: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见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悲观。(2)分析: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新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对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严复的看法相对保守。(3)评价:不精确。理由: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面否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严复反思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确定。(4)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要增加文化自信;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详细时空予以详细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挚友贵乎信也……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诗书不行不读,礼仪不行不知。——摘自朱熹《朱子家训》材料二康有为坚决反对封建礼教中的一些陋俗,他不但阻挡女儿裹足并成立了不裹足会,希望通过破除这种愚昧的残忍行径减轻更多妇女的苦痛。他把教化作为开展维新运动的一个主要手段,注意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们关切时事、独立思索、通经致用、挽救世变有着很好的启蒙作用。他著书立说,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中描绘了志向的政治蓝图,希望通过社会变革,寻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他一生有许多探寻中国道路的实践,其中“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运动是影响比较大的政治实践。虽然变法最终被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但这些变法的详细方案无疑是中国向近代化方向迈进的先进性举措。——摘编自《论康有为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朱子家训》中所提倡的治家理念并指出其时代意义。(2)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绩效管理和激励计划
- 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案例研究计划
- 2025年中国消毒灭菌设备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出口贸易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企业战略规划与执行结构优化方案
- 电子支付系统安全测试的要点
- 2025年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NOX、NO2自动采样器及测定仪合作协议书
- 新产品使用指南及功能介绍
- 物理治疗课件
- 80天环游地球知识竞赛
- 一年级综合实践小小医院
- 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第2版)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动家校共育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表格式)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授课教案
- 船舶结构与货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线性代数》课后习题答案
- 前交叉韧带损伤PPT
- 数学四年级下册口算题(每页60道直接打印)
- 学校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案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教材解读新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