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年,隋炀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A.581B.605C.618D.6262、唐朝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出现了()的局面。A.隋朝统一B.五代十国C.隋朝灭亡D.唐朝灭亡3、题干: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是什么?A、选拔人才B、巩固中央集权C、提高官员素质D、扩大民族融合4、题干: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分裂,但为什么仍能保持较高的文化成就?A、政治稳定B、民族融合C、经济繁荣D、科举制度5、()年,唐朝设立科举制,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平、合理。A.605年B.626年C.649年D.684年6、()年,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A.907年B.916年C.960年D.975年7、唐玄宗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以下关于开元盛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军事上,唐朝疆域扩大,对外战争频繁B.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C.文化上,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D.政治上,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8、五代十国时期,我国政治分裂,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以下关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B.十国指的是前蜀、后蜀、吴、南吴、南唐、吴越、闽、南汉、荆南、北汉C.五代十国时期,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五代十国时期,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但仍有较高水平9、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官员素质B.加强中央集权C.选拔优秀人才D.促进地方自治10、五代十国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以下哪种特点:A.经济繁荣,文化昌盛B.经济衰退,文化衰落C.经济持续发展,文化停滞D.经济繁荣,文化停滞11、关于唐朝的科举制度,下列哪一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科举考试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B.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儒家经典上C.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没有舞弊现象D.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12、关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分裂割据B.中央集权弱化,地方势力崛起C.各政权普遍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D.统治者多为武人出身,重武轻文13、《旧唐书》记载:“贞观之治,百姓安乐,海内富庶,政治清明。”这段话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政治状况?A.唐太宗时期B.唐玄宗时期C.唐睿宗时期D.唐武宗时期14、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五代十国时期政治相对稳定B.北方战乱,江南地区相对安宁C.南方经济基础较好D.江南地区实行开放的政策15、下列关于唐朝开元的描述,错误的是:A.开元年间,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B.开元年间,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开创了“开元盛世”C.开元年间,唐朝对外交往频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友好D.开元年间,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16、五代十国时期,以下哪个国家的疆域最广?A.前蜀B.后梁C.后唐D.南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被誉为“贞观之治”。在唐太宗的统治下,政治制度得到完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更加成熟,经济文化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材料二:五代十国时期,国家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艺术家,如赵匡胤、李克用、杜甫等。问题:请简要概括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请列举五代十国时期的主要历史现象,并说明其产生的原因。第二题题目:结合所学,分析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盛世局面的主要原因,并论述这一盛世对后世的影响。第三题题目背景: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文化、科技等领域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随着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问题日益严重,最终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随之而来的是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题目要求:根据上述背景资料,请回答以下问题:试述隋朝建立后的主要改革措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并说明五代十国的形成与唐朝末年的哪些因素有关?第四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开皇年间,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增加,被称为“开皇之治”。唐朝继承隋朝,继续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行科举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等,使国家进入了一个长达一百多年的繁荣时期,史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材料二:唐朝末年,由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阶级矛盾激化等原因,导致国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分裂的时期,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问题:阐述唐朝进入繁荣时期的主要原因。分析唐朝末年导致国家分裂的主要原因。《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年,隋炀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A.581B.605C.618D.626答案:B解析:隋炀帝在公元605年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因此,正确答案是B。2、唐朝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出现了()的局面。A.隋朝统一B.五代十国C.隋朝灭亡D.唐朝灭亡答案:B解析:唐朝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节度使权力增大,导致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因此,正确答案是B。3、题干: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是什么?A、选拔人才B、巩固中央集权C、提高官员素质D、扩大民族融合答案:B解析: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通过选拔能够忠诚于中央政府的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科举制度使得官员选拔更加公平,减少了贵族和地方豪强的权力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因此,选项B正确。4、题干: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分裂,但为什么仍能保持较高的文化成就?A、政治稳定B、民族融合C、经济繁荣D、科举制度答案:D解析:五代十国时期虽然国家分裂,但科举制度仍然得以延续。科举制度使得各地人才得以通过考试进入仕途,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科举制度也为士人提供了晋升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学问的追求,从而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因此,选项D正确。5、()年,唐朝设立科举制,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平、合理。A.605年B.626年C.649年D.684年答案:A解析:隋炀帝大业三年(605年),隋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科举制使得官员选拔不再局限于世家大族,而是通过考试选拔有才能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稳定。6、()年,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A.907年B.916年C.960年D.975年答案:A解析: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导致国力大衰。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此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五个短暂的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还有十个割据政权。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的局面。7、唐玄宗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以下关于开元盛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军事上,唐朝疆域扩大,对外战争频繁B.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C.文化上,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D.政治上,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A选项中提到唐朝对外战争频繁,这与开元盛世时期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不符。开元盛世时期,唐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裁汰冗官、整顿财政、加强边疆防御等,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从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因此,A选项是不正确的。8、五代十国时期,我国政治分裂,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以下关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B.十国指的是前蜀、后蜀、吴、南吴、南唐、吴越、闽、南汉、荆南、北汉C.五代十国时期,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五代十国时期,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但仍有较高水平答案:D解析:D选项中提到五代十国时期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但仍有较高水平。实际上,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政治分裂,地方割据势力强大,导致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国家政治不稳定,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虽然在一些地区,如吴越、南唐等地,经济、文化仍有较高水平,但整体而言,五代十国时期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因此,D选项是不正确的。9、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官员素质B.加强中央集权C.选拔优秀人才D.促进地方自治答案:B解析: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人才,将地方官员的任命权集中在皇帝手中,从而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此外,科举制度还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普及。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10、五代十国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以下哪种特点:A.经济繁荣,文化昌盛B.经济衰退,文化衰落C.经济持续发展,文化停滞D.经济繁荣,文化停滞答案:A解析:五代十国时期,尽管政治上动荡不安,但社会经济却呈现出一定的繁荣。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特别是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同时,文化也呈现出昌盛的景象,如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都有所创新。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11、关于唐朝的科举制度,下列哪一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科举考试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B.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儒家经典上C.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没有舞弊现象D.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答案:C解析:尽管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并且确实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但是说它完全没有舞弊现象并不准确。任何时代和制度下都可能存在不公平的情况,唐朝也不例外。因此选项C表述有误。12、关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分裂割据B.中央集权弱化,地方势力崛起C.各政权普遍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D.统治者多为武人出身,重武轻文答案:C解析: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混乱的时期,各政权之间战争不断,政权更迭频繁,中央政府的力量被大大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兴起。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大多出身军伍,更加注重军事实力的增强而非文化教育的发展。因此,选项C的描述与史实不符。13、《旧唐书》记载:“贞观之治,百姓安乐,海内富庶,政治清明。”这段话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政治状况?A.唐太宗时期B.唐玄宗时期C.唐睿宗时期D.唐武宗时期答案:A解析:这段话描述的是唐太宗时期的政治状况。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以政治清明、百姓安乐、海内富庶著称,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典范。14、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五代十国时期政治相对稳定B.北方战乱,江南地区相对安宁C.南方经济基础较好D.江南地区实行开放的政策答案:B解析: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北方频繁发生战乱,许多中原人士南迁,使得江南地区的人口、技术等资源得到增加,加之南方相对安宁,为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发展。15、下列关于唐朝开元的描述,错误的是:A.开元年间,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B.开元年间,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开创了“开元盛世”C.开元年间,唐朝对外交往频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友好D.开元年间,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答案:D解析:唐朝实行科举制度是在隋朝,而非开元年间。开元年间,唐朝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但本题要求找出错误的描述,故选D。16、五代十国时期,以下哪个国家的疆域最广?A.前蜀B.后梁C.后唐D.南唐答案:C解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疆域最广,曾一度恢复唐朝的疆域。前蜀、后梁、南唐虽然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但疆域相对较小。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被誉为“贞观之治”。在唐太宗的统治下,政治制度得到完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更加成熟,经济文化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材料二:五代十国时期,国家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艺术家,如赵匡胤、李克用、杜甫等。问题:请简要概括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请列举五代十国时期的主要历史现象,并说明其产生的原因。答案: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有:政治清明,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更加成熟,经济文化繁荣,国家强盛。解析:唐朝“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一段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在此期间,唐太宗励精图治,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政治制度得到完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更加成熟,经济文化繁荣,国家强盛。这些特点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五代十国时期的主要历史现象有:国家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艺术家。产生的原因有: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导致中央政权衰弱;北方民族入侵,加剧了社会动荡;唐末农民起义,削弱了封建统治基础。解析: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导致中央政权衰弱,北方民族入侵加剧了社会动荡。同时,唐末农民起义削弱了封建统治基础,使得国家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艺术家应运而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第二题题目:结合所学,分析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盛世局面的主要原因,并论述这一盛世对后世的影响。答案:政治方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实行节度使制度,稳定边疆。经济方面: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增加;商业繁荣,丝绸之路贸易兴盛;手工业发达,陶瓷、丝绸、冶金等技艺达到较高水平。文化方面:诗歌、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繁荣,唐玄宗时期被誉为“诗仙”;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发展,影响深远。影响:唐朝盛世对后世政治制度、科举制度、边疆治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的繁荣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对后世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唐朝盛世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唐朝盛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首先,考生需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唐朝盛世的主要原因。政治方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实行节度使制度,稳定边疆。经济方面,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增加;商业繁荣,丝绸之路贸易兴盛;手工业发达,陶瓷、丝绸、冶金等技艺达到较高水平。文化方面,诗歌、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繁荣,唐玄宗时期被誉为“诗仙”;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发展,影响深远。其次,考生需论述唐朝盛世对后世的影响。在政治制度方面,唐朝的繁荣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在科举制度方面,唐朝的科举制度对后世选拔人才的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边疆治理方面,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对后世边疆治理起到了借鉴作用。在经济方面,唐朝的繁荣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对后世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文化方面,唐朝的繁荣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总之,唐朝盛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时期。第三题题目背景: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文化、科技等领域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随着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问题日益严重,最终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随之而来的是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题目要求:根据上述背景资料,请回答以下问题:试述隋朝建立后的主要改革措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并说明五代十国的形成与唐朝末年的哪些因素有关?参考答案:隋朝建立后的主要改革措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政治上,隋文帝杨坚即位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恢复和发展均田制、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科举制度,成为了此后历代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经济上,隋朝继续推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全国经济的一体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上,隋朝重视教育,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如编纂《隋书》等文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主要成就:政治上,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科举制度得到发展和完善,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经济上,唐朝实行租庸调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城市。文化上,唐朝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此外,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也十分兴盛,对外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畜胃肠道线虫生防菌的分离及铜绿假单胞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 牧区人居环境的整治路径分析
- 两类夏季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研究
- 2025-2030年微波消解系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抹茶冰淇淋泡芙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可见光与近红外干涉仪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口腔健康露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工陶艺摆件制作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快速加强长期变化的机理研究及预估
- G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优化研究
- 超市商品结构图
- 沃尔沃S60L 2014款说明书
- 汽车零部件喷漆项目分析报告
- 2023年2月对医疗机构的培训(新区医院版)
-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储能+光伏+风电)规划报告
- 100以内加法减法口算练习题100题有答案
- 少儿美术课件- 9-12岁 素描班《感知力素描》
- 《静心的力量》课件
- 续命汤系列-千金要方治疗中风
- 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分工图
- 2023年《植物保护》专业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