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上)12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上)12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上)12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上)12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上)12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上)12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ㅤㅤ清晨的滩涂色彩浅淡,如同一幅水墨画蔓延在灰蒙的大地上,有着甲(A.纯粹B.纯洁)原生的天然美感;当一轮朝阳升起,在海平面上徐徐绽①放,浅灰、橙黄、绯红、亮金……各种色调便在一片静mì②里开始无休止地乙(A.荣耀B.炫耀),光影交错中,整片滩涂像是一只上帝挥毫间不慎掉入人间的调色盘,又像是_______,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远处,几座灵巧秀气的小山温驯地quán③伏在滩涂上,恬静悠然。(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书写汉字。①绽放②静mì③quán伏(2)从语段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甲乙(3)下列在空白横线处补写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电影B.一片黄沙漫天无边无际的沙漠C.一段如泣如诉婉转悠扬的旋律D.一座春风吹拂下百花争艳的花园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B.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C.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作用。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3.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让•乔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泰戈尔。 B.《纪念白求恩》一文先叙后议,叙的简明扼要,议的精辟恳切,论议有机结合。 C.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特有的纪年法,去年2021年是辛丑年,那么2022年应是壬寅年。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ㅤㅤ那一曲“红楼”几百年的浅吟低唱。A.名词数词形容词 B.代词量词形容词 C.代词数词动词 D.量词代词形容词5.古诗文名句默写。(1)秋天有数不尽的况味。谭嗣同秋日骑马,在猎猎秋风中遥望山川,发出了“河流大野犹嫌束,①”的感慨;年轻的李白满怀憧憬,在“峨眉山月半轮秋,②”这样的秋夜离家,外出闯荡;壮年的曹操踌躇满志,在“③,洪波涌起”这样的秋日班师,观海抒情;刘禹锡也一改秋日愁绪写出了“④,⑤”的明丽秋景,诗情豪迈。(2)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孔子说“⑥,⑦”(《<论语>十二章》),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二、阅读。6.根据707班的一位同学的阅读笔记,回答问题。ㅤㅤ(12月5日)在回顾《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经历时,我整理了他们四人经历的磨难,认为可以分为这样几类:第一种是与妖魔斗,如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等情节,彰显了神勇与机智;第二种是与神佛斗,如四圣试禅心、①(A.大闹五庄观B.小雷音寺遇险)等情节,突出了缺陷与不足;第三种是与凡人斗,如西梁国留婚、②(A.乌鸡国救主B.灭法国救僧)等情节,影射了现实世界。纵观整段西天取经的经历,其实也是师徒四人与自己斗争,从而完成蜕变的一个过程,所以“斗争”是这部小说的主题之一。(1)请补充上面这则阅读笔记,为①②处选择正确的选项。(2)有同学指出,孙悟空的取经之路的同时,也是个体的“成长”之路,有很多关键因素促使他的成长。请结合原著,提炼一个关键词,结合原著情节,说说理由。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词典的故事阿来ㅤㅤ①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ㅤㅤ②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还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我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都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里。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照。这个消息早在一两个月前,就由老师告诉我们了。于是,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到那个当时对我们来讲意味着远方的小镇去看看。ㅤㅤ③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ㅤㅤ④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走到那个作为镇子中心的十字路口,一切正像来过这个镇子的人都知道的一样:街道一边是邮局,一边是百货公司,一边是新华书店。街的中心,一个水泥基座上高高的旗杆上有一面国旗,在晴朗的天空下缓缓招展。在远处是一家叫人民食堂的饭馆。我们一群孩子坐在旗子下面的基座上,向东望去,可以看到我们曾经向西远望这个镇子时的那座积雪的山峰。太阳照在头顶,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而我走向了另一个方向的新华书店。ㅤㅤ⑤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精装的毛主席的书,还有马克思、列宁的书。墙壁上则挂满了他们不同尺寸的画像。当然,柜子里还有一薄本一薄本的鲁迅作品,再加上当时流行的几部小说,这就是那时候新华书店里的全部了。不会有像今天走进上千平方米的大型书城里那种进了超市一样的感觉。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然后,在一个装满了小红书的柜台前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ㅤㅤ⑥那本书跟语录书差不多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书店里只有我和一个小伙伴,还有一个营业员。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ㅤㅤ⑦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这书不卖给学生,再说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流泪是因为我心里的绝望,也因为恨我不敢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出了怜悯的表情。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ㅤㅤ⑧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遥不可及。ㅤㅤ⑨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考你。”ㅤㅤ⑩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ㅤㅤ⑪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而今天,看到新一代的青少年面对日益丰富的精神食粮,好奇心却放在与知识无关的地方,心里真有一种痛惜之感。如果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面对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们却失去了好奇与珍重之心,即使社会的物质生活再丰裕,我也觉得仍然像生活在精神一片荒芜的二十多年前。(有删减)(1)作者购买词典的过程充满曲折,请阅读全文,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完成思维导图。玻璃柜前发现词典时告知不卖时被怜悯受考时得到词典后①惊喜②③好奇与珍重(2)划线语句描写意味深长,请试着进行赏析。①一切正像来过这个镇子的人都知道的一样:街道一边是邮局,一边是百货公司,一边是新华书店。②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3)有人说购买词典的经历是“我”毕生难忘的,可以把原题改为“令人难忘的事”,你觉得哪个更好,说说理由。(4)联系全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对词典的向往以及得到一本词典的曲折过程,体现了作者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十分匮乏的少年时代,对精神食粮的好奇与珍重。B.作者借本文提醒当代青少年,在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更应当对凝聚着人类情感和智慧的好书保持好奇与珍重之心。C.作者从一大堆毛主席的语录书中一下子认出词典的细节,与前文觉得所有学问都在老师的词典里前后呼应,体现了乡下孩子对词典的痴迷与渴求。D.营业员得知我来自偏僻的乡下,深知我买书的困难,出于怜悯,于是破格把书卖给了我。8.“网络与阅读”专题学习活动,围绕以下材料,请完成问题。材料一: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中国青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影响了互联网发展潮流。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国青年在网上积极弘扬正能量、展示新风尚,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摘编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2年4月21日)材料二: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从图书阅读率来看,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从图书阅读量来看,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比2020年的10.71本增加了0.22本;从阅读时长来看,未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增长。同时,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5%,听书率为32.7%。(摘编自“中国消费网”2022年4月24日)材料三: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Z世代”已成为网络文学读者增量的主力。作为“网生”一代,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Z世代”的加入,更加凸显了网络文学对于全民阅读的意义。“Z世代”成长于崛起后的中国,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他们通过评论反馈,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报告》指出:“Z世代”的涌入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用。网络文学不仅创造了年轻人爱看的中国故事,发挥着文学作品的正向价值引导作用,也在不断吸纳新读者、新作品,拓宽全民阅读的疆域和内容。(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4月13日)(1)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2020年底,中国未成年人网民超过1.8亿,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B.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C.“Z世代”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D.“Z世代”作为“网生”一代,将成为网络阅读的主力,他们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通过评论反馈表达家国情怀。(2)阅读材料一的图和材料二,你读出哪些信息?(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Z世代”下的中国青年对于网络文学有哪些深刻影响。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ㅤㅤ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ㅤㅤ初,亮①自表后主②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③。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释】①亮:这里指诸葛亮。②后主:三国时期蜀国君主刘禅。③尺寸:微小的收入。(1)解释下列加点词。①非学无以广才②淫慢则不能励精③自有余饶④及卒,如其所言(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随身衣食,悉仰于官。(4)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让诸葛亮定格为智慧的化身。从[甲][乙]两文看,诸葛亮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些方面?10.古诗文阅读。绝句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1)本诗后两句是名句,分别写出了雨的特点和风的特点。(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本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写作。11.春节期间,小龙的奶奶要求他年夜饭一定要吃韭菜、大年初一要早起、不能说晦气的话……他烦不胜烦,向好友抱怨起奶奶的迂腐。如果你是小龙的好友,你会怎么劝说他?12.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ㅤㅤ同学们正处在花季的年龄,有许多美好簇拥着你们。然而,生活的道路并非总是铺满鲜花,生命的里程中会出现许许多多和你“过不去”的事情。一次不理想的考试成绩,一回做好事后被人误解;或是个人抱负受到阻碍,家长、老师的批评与指责;或者是独自外出办事时走迷了路……这些对花季人生都是一次小小的挫折。ㅤㅤ请以“在挫折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ㅤㅤ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和戏剧外)②要写出真情实感。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上)12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ㅤㅤ清晨的滩涂色彩浅淡,如同一幅水墨画蔓延在灰蒙的大地上,有着甲(A.纯粹B.纯洁)原生的天然美感;当一轮朝阳升起,在海平面上徐徐绽①放,浅灰、橙黄、绯红、亮金……各种色调便在一片静mì②里开始无休止地乙(A.荣耀B.炫耀),光影交错中,整片滩涂像是一只上帝挥毫间不慎掉入人间的调色盘,又像是_______,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远处,几座灵巧秀气的小山温驯地quán③伏在滩涂上,恬静悠然。(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书写汉字。①绽zhàn放②静mì谧③quán蜷伏(2)从语段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甲A乙B(3)下列在空白横线处补写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DA.一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电影B.一片黄沙漫天无边无际的沙漠C.一段如泣如诉婉转悠扬的旋律D.一座春风吹拂下百花争艳的花园【分析】(1)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汉字。①“绽放”的“绽”读作“zhàn”。②“静mì”的“mì”应为“谧”。③“quán伏”的“quán”应为“蜷”。(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纯洁:清白;没有污点;没有私心。纯粹:指心无杂念,有理想有追求的人。①根据甲处“有着甲(A.纯粹B.纯洁)原生的天然美感”语境,使用“纯粹”恰当,故选A;荣耀:应得或能够赢得崇高称誉,光荣。炫耀:卖弄夸耀。②根据乙处“各种色调便在一片静mì里开始无休止地乙(A.荣耀B.炫耀)”语境,使用“炫耀”恰当,故选B。(3)本题考查补写。根据划线处前文比喻的对象(或本体)是“整片滩涂”和后一句“五彩缤纷”可知,此处填“百花争艳的花园”最贴切。故选:D。【解答】答案:(1)①zhàn②谧③蜷(2)①A②B(3)D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B.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C.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作用。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应删去“使”;B.有误,语序不当,应将“研究”“了解”换位置;C.正确;D.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故选:C。3.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让•乔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泰戈尔。 B.《纪念白求恩》一文先叙后议,叙的简明扼要,议的精辟恳切,论议有机结合。 C.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特有的纪年法,去年2021年是辛丑年,那么2022年应是壬寅年。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解答】ACD.正确。B.有误,《纪念白求恩》一文先叙后议,叙议结合,(或夹叙夹议)叙则简明扼要,议则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叙议有机结合。而非“论议有机结合”。故选:B。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ㅤㅤ那一曲“红楼”几百年的浅吟低唱。A.名词数词形容词 B.代词量词形容词 C.代词数词动词 D.量词代词形容词【分析】本题考查词性。【解答】结合“那一曲‘红楼’几百年的浅吟低唱”分析,“那”是代词,“曲”是量词,“浅”是形容词;故选:B。5.古诗文名句默写。(1)秋天有数不尽的况味。谭嗣同秋日骑马,在猎猎秋风中遥望山川,发出了“河流大野犹嫌束,①山入潼关不解平”的感慨;年轻的李白满怀憧憬,在“峨眉山月半轮秋,②影入平羌江水流”这样的秋夜离家,外出闯荡;壮年的曹操踌躇满志,在“③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样的秋日班师,观海抒情;刘禹锡也一改秋日愁绪写出了“④晴空一鹤排云上,⑤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明丽秋景,诗情豪迈。(2)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孔子说“⑥三军可夺帅也,⑦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答案:(1)①山入潼关不解平(注意“潼”写法)②影入平羌江水流(注意“羌”的写法)③秋风萧瑟④晴空一鹤排云上⑤便引诗情到碧霄(注意“霄”写法)(2)⑥三军可夺帅也⑦匹夫不可夺志也二、阅读。6.根据707班的一位同学的阅读笔记,回答问题。ㅤㅤ(12月5日)在回顾《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经历时,我整理了他们四人经历的磨难,认为可以分为这样几类:第一种是与妖魔斗,如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等情节,彰显了神勇与机智;第二种是与神佛斗,如四圣试禅心、①(A.大闹五庄观B.小雷音寺遇险)等情节,突出了缺陷与不足;第三种是与凡人斗,如西梁国留婚、②(A.乌鸡国救主B.灭法国救僧)等情节,影射了现实世界。纵观整段西天取经的经历,其实也是师徒四人与自己斗争,从而完成蜕变的一个过程,所以“斗争”是这部小说的主题之一。(1)请补充上面这则阅读笔记,为①②处选择正确的选项。(2)有同学指出,孙悟空的取经之路的同时,也是个体的“成长”之路,有很多关键因素促使他的成长。请结合原著,提炼一个关键词,结合原著情节,说说理由。【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现实。【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①A.“大闹五庄观”写的是孙悟空与镇元子的矛盾冲突,镇元子符合“神佛”的身份;B.“小雷音寺遇险”写的是孙悟空与妖怪黄眉怪的斗争,黄眉怪是妖怪,不符合“神佛”的身份;故选A。②A.“乌鸡国救主”写的是乌鸡国国王被妖道推入井中,妖道本人变作国王,占人妻子和王位。那死去的国王,在唐僧的梦中诉说冤情,请求除妖救他。悟空和八戒去井下,通过井龙王引路,背出国王的尸体,用还魂丹救活了他。悟空变作木箱中的小和尚,向王太子揭露了事实真相,并在大殿上用真国王掀开了假国王的面具,一场打斗迫使妖道显出原形。妖怪不符合凡人的身份;B.“灭法国救僧”写的是孙悟空纠正灭法国国王专嗜杀僧一事,“灭法国国王”符合凡人的身份;故选B。(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本题结合原著相关情节,谈促进孙悟空取经之路的“成长”关键因素,并说明理由。关键词可从唐僧的教导、关爱、大善、团队合作、本心、目标等着手。孙悟空本心善良,只是做事有时过于急躁,不讲情面,但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一路的斩妖除魔中,团队的合作,磨合了他们的性格,也增进了他们的了解,孙悟空也在一次次的磨合中得以成长。孙悟空从石猴,历经个人的努力修炼,他人的关爱(观音、如来等),朝着目标迈进,每一次劫难的成功渡过都是一次成长经历。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关键词“了解”。悟空的成长与唐僧脱不开关系。随着对唐僧了解的加深,悟空感受到唐僧取经志向的坚定、内心的善良、意志的坚韧,为唐僧所折服,从而一心一意辅佐唐僧西去取经。最后不仅取经事成,自己也获得了成长。答案:(1)①A;②B。(2)示例:关键词:磨难。如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他有所反省;又如与白骨精的几次正面冲突,让悟空在困难和磨难中变得理性稳重。关键词示例:唐僧的教导,关爱,大善,团队合作,本心,目标等等。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词典的故事阿来ㅤㅤ①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ㅤㅤ②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还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我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都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里。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照。这个消息早在一两个月前,就由老师告诉我们了。于是,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到那个当时对我们来讲意味着远方的小镇去看看。ㅤㅤ③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ㅤㅤ④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走到那个作为镇子中心的十字路口,一切正像来过这个镇子的人都知道的一样:街道一边是邮局,一边是百货公司,一边是新华书店。街的中心,一个水泥基座上高高的旗杆上有一面国旗,在晴朗的天空下缓缓招展。在远处是一家叫人民食堂的饭馆。我们一群孩子坐在旗子下面的基座上,向东望去,可以看到我们曾经向西远望这个镇子时的那座积雪的山峰。太阳照在头顶,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而我走向了另一个方向的新华书店。ㅤㅤ⑤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精装的毛主席的书,还有马克思、列宁的书。墙壁上则挂满了他们不同尺寸的画像。当然,柜子里还有一薄本一薄本的鲁迅作品,再加上当时流行的几部小说,这就是那时候新华书店里的全部了。不会有像今天走进上千平方米的大型书城里那种进了超市一样的感觉。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然后,在一个装满了小红书的柜台前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ㅤㅤ⑥那本书跟语录书差不多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书店里只有我和一个小伙伴,还有一个营业员。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ㅤㅤ⑦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这书不卖给学生,再说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流泪是因为我心里的绝望,也因为恨我不敢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出了怜悯的表情。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ㅤㅤ⑧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遥不可及。ㅤㅤ⑨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考你。”ㅤㅤ⑩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ㅤㅤ⑪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而今天,看到新一代的青少年面对日益丰富的精神食粮,好奇心却放在与知识无关的地方,心里真有一种痛惜之感。如果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面对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们却失去了好奇与珍重之心,即使社会的物质生活再丰裕,我也觉得仍然像生活在精神一片荒芜的二十多年前。(有删减)(1)作者购买词典的过程充满曲折,请阅读全文,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完成思维导图。玻璃柜前发现词典时告知不卖时被怜悯受考时得到词典后①胆怯惊喜②绝望③看到希望好奇与珍重(2)划线语句描写意味深长,请试着进行赏析。①一切正像来过这个镇子的人都知道的一样:街道一边是邮局,一边是百货公司,一边是新华书店。②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3)有人说购买词典的经历是“我”毕生难忘的,可以把原题改为“令人难忘的事”,你觉得哪个更好,说说理由。(4)联系全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本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对词典的向往以及得到一本词典的曲折过程,体现了作者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十分匮乏的少年时代,对精神食粮的好奇与珍重。B.作者借本文提醒当代青少年,在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更应当对凝聚着人类情感和智慧的好书保持好奇与珍重之心。C.作者从一大堆毛主席的语录书中一下子认出词典的细节,与前文觉得所有学问都在老师的词典里前后呼应,体现了乡下孩子对词典的痴迷与渴求。D.营业员得知我来自偏僻的乡下,深知我买书的困难,出于怜悯,于是破格把书卖给了我。【分析】本文记叙了小时候,“我”渴望有一本词典,因为没有证明,营业员不肯卖。“我”禁不住流泪,营业员同情“我”,破例把词典卖给了“我”。文章表现了“我”对词典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内容。结合第⑤段“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然后,在一个装满了小红书的柜台前停了下来”可知,“我”在玻璃柜前是胆怯的;结合第⑦段“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这书不卖给学生,再说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流泪是因为我心里的绝望,也因为恨我不敢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知,当营业员告知不能把书卖给“我”时,“我”的内心是绝望的;结合第⑨段“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考你’”,第⑩段“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可知,当营业员怜悯“我”说要考考“我”时,“我”的内心又充满了希望。据此作答。(2)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结合①句“一切正像来过这个镇子的人都知道的一样:街道一边是邮局,一边是百货公司,一边是新华书店”分析,这是环境描写,交代了书店和邮局、百货公司同处于中心位置,暗示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尊重;交代了“新华书店”与邮局、百货公司一样,都是“我”眼里的主要建筑,突出了新华书店在“我”心里的重要地位,表达了“我”对买词典的热切和向往之情。结合②句“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分析,这里描写了“我”进入新华书店后的动作与语言。“攥”“举”的动作与“我要这本书”的话语,写出了“我”在书店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激动和开心的心情,表达了我对词典的向往和渴求。(3)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结合第②段“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还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我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都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里”,第⑥段“那本书跟语录书差不多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第⑧段“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遥不可及”,第⑩段“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第⑪段“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可知,全文围绕“我”向往词典、购买词典的故事展开,词典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始终,通过词典表达了我对知识的好奇与珍重,也希望青少年一代对知识保持好奇与珍重;“词典的故事”不仅点明了文章的内容,还点明故事因为词典而难忘。“令人难忘的事”做标题,只是突出“令人难忘”;所以还是原题更好。(4)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ABC.正确;D.有误,“营业员得知我来自偏僻的乡下,深知我买书的困难”表述有误。结合第⑨段“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考你’”,第⑩段“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可知,营业员知道“我”对词典的向往与对知识的渴求,出于怜悯,于是破格把书卖给了“我”。故选:D。答案:(1)①胆怯②绝望③看到希望(2)①环境描写,交代了书店和邮局、百货公司同处于中心位置,暗示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尊重;或环境描写,交代了我眼里的主要建筑(书店),突出了书店在我心里的重要地位,表达了我对买词典的热切和向往。②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激动和开心,表达了我对词典的向往和渴求。(3)原题更好,“词典的故事”点明了文章的内容,全文围绕我向往词典、购买词典的故事展开,词典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始终,通过词典表达了我对知识的好奇与珍重,也希望青少年一代对知识保持好奇与珍重。(4)D8.“网络与阅读”专题学习活动,围绕以下材料,请完成问题。材料一: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中国青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影响了互联网发展潮流。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国青年在网上积极弘扬正能量、展示新风尚,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摘编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2年4月21日)材料二: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从图书阅读率来看,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从图书阅读量来看,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比2020年的10.71本增加了0.22本;从阅读时长来看,未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增长。同时,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5%,听书率为32.7%。(摘编自“中国消费网”2022年4月24日)材料三: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Z世代”已成为网络文学读者增量的主力。作为“网生”一代,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Z世代”的加入,更加凸显了网络文学对于全民阅读的意义。“Z世代”成长于崛起后的中国,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他们通过评论反馈,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报告》指出:“Z世代”的涌入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用。网络文学不仅创造了年轻人爱看的中国故事,发挥着文学作品的正向价值引导作用,也在不断吸纳新读者、新作品,拓宽全民阅读的疆域和内容。(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4月13日)(1)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2020年底,中国未成年人网民超过1.8亿,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B.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C.“Z世代”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D.“Z世代”作为“网生”一代,将成为网络阅读的主力,他们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通过评论反馈表达家国情怀。(2)阅读材料一的图和材料二,你读出哪些信息?(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Z世代”下的中国青年对于网络文学有哪些深刻影响。【分析】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材料二主要介绍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在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材料三主要介绍“Z世代”与网络文学的关系。【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ABC.正确;D.有误,“将成为”错,原文是“已成为”。故选:D。(2)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结合“2018年至2020年中国未成人网民规模逐年提升图表”可知,2018年至2020年中国未成人网民规模逐年提升。结合“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从图书阅读率来看,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从图书阅读量来看,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比2020年的10.71本增加了0.22本;从阅读时长来看,未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增长”可知,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未成人图书阅读率、阅读量、阅读时长均有所提升。结合“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5%,听书率为32.7%”可知,可知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高。(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Z世代’成长于崛起后的中国,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他们通过评论反馈,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可知“Z世代”中国青年深刻影响网络文学发展潮流,弘扬网络文学正能量。“Z世代”中国青年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结合“‘Z世代’的涌入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用。网络文学不仅创造了年轻人爱看的中国故事,发挥着文学作品的正向价值引导作用,也在不断吸纳新读者、新作品,拓宽全民阅读的疆域和内容”,可知,“Z世代”中国青年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用。“Z世代”中国青年的加入凸显了网络文学对全民阅读的意义。“Z世代”中国青年增加了网络文学的读者量,推动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答案:(1)D(2)①2018年至2020年中国未成人网民规模逐年提升。②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或未成人图书阅读率、阅读量、阅读时长均有所提升)。③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高。(3)①“Z世代”中国青年深刻影响网络文学发展潮流,弘扬网络文学正能量。②“Z世代”中国青年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③“Z世代”中国青年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用。④“Z世代”中国青年的加入凸显了网络文学对全民阅读的意义。⑤“Z世代”中国青年增加了网络文学的读者量,推动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ㅤㅤ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ㅤㅤ初,亮①自表后主②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③。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释】①亮:这里指诸葛亮。②后主:三国时期蜀国君主刘禅。③尺寸:微小的收入。(1)解释下列加点词。①非学无以广才增长②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③自有余饶富余,有剩余④及卒,如其所言像(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随身衣食,悉仰于官。(4)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让诸葛亮定格为智慧的化身。从[甲][乙]两文看,诸葛亮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参考译文【甲】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当初,诸葛亮亲自上书给后主说:“在成都我有八百棵桑树,薄地八百顷,子女弟子衣食所用,自然有富余。至于我在其他任所,没有别的调配安排,随身的衣着食用,都仰仗官职俸禄,没有别的经营生计来使我的财产增长一丝一毫。如果到我死的那天,不会让家内有多余的锦帛,家外有赚取的钱财,而辜负陛下。”等到诸葛亮辞世,果然像他当初说的一样。【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为: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广:增长;②句意为: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淫:放纵;③句意:自然有富余。余饶:富余,有剩余;④句意为:等到诸葛亮辞世,果然像他当初说的一样。如:像。(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意思是:如果到我死的那天,不会让家内有多余的锦帛,家外有赚取的钱财,而辜负陛下。“若臣死之日”偏正结构,应在“日”后停顿;“外有赢财”动宾结构,应在“财”后停顿;因此断句为: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重点词语: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句意:不恬淡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屏除杂念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②重点词语:悉,全,都;仰,仰仗,依靠;官,此处指俸禄。句意:身上穿的和平日吃的,全都依靠做官的俸禄。(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也概括。根据【甲】文“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教育儿子志存高远、淡泊明志,勤学立志、奋进惜,可知,他有教育和学习的智慧;根据【乙】文“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让子女自食其力,可知,有治家的智慧;根据【乙】文“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一心为国,不经营自己的产业,可知,有从政的智慧;根据【乙】文“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忠心耿耿,不谋私利,可知,有清廉的智慧。答案:(1)①增长;②放纵;③富余,有剩余;④像。(2)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3)①不恬淡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屏除杂念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②身上穿的和平日吃的,全都依靠做官的俸禄。(4)从乙文中看出,他有清廉智慧,身为蜀国丞相,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有教育的智慧,“子弟衣食,自有余饶”,可见不为下一代积累物质财富。从甲文中看出,他有教育和学习的智慧,教导子女要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勤学立志、奋进惜时,如此才能修身养德,获得学习的成效。10.古诗文阅读。绝句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1)本诗后两句是名句,分别写出了雨的细小特点和风的温和特点。(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本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名诗。首二句写诗人的行踪,尾二句写诗人眼中的春光。首二句用笔精妙,予人以清凉幽静的美感:斑驳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朴的小桥和无事的老僧,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游春图。一句“杖藜扶我过桥东”,诗意地表现了禅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意思是:杏花时节的蒙蒙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吹拂着脸庞的微风已感觉不到寒意,嫩绿的柳条随风舞动,格外轻飏。“欲湿”,表现了濛濛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不寒”二字,点出季节,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连缀下面风吹动细长柳条的轻盈多姿场面,越发表现出春的宜人。故而特点是:雨,细小;风,温和。(2)本题考查思想感情。首二句写诗人的行踪,尾二句写诗人眼中的春光。首二句用笔精妙,予人以清凉幽静的美感:斑驳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朴的小桥和无事的老僧,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游春图。尾二句造语疏清,予人以清新悠然的体味:小桥东边,杏花如烟,杨柳如线,细雨如酥,和风如丝。那杏花烟雨,欲沾人衣而不湿,何其令人惬意;那杨柳和风,吹在脸上凉美而不觉寒冷,它们是何等善解人意。整诗洋溢着对早春自然景象的喜爱之情。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