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学案(知识单)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学案(知识单)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学案(知识单)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学案(知识单)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 学案(知识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学案(知识单)

一、古代称谓

(一)姓氏、名、字、号

1.姓氏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以后,姓与氏合而为一,从汉代起就统称为姓了。上古时,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无姓亦无氏;贵族中妇人称姓,男子称氏;姓是用来“别婚姻"的,氏是用来“明贵贱”的。

2.名人与人之间相区别的符号。在古代社会,婴儿出生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取名。名一般用作自称、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直呼其名,常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3.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二十岁、女十五岁)取字。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所以字和名是有关联的: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②名和字意思相反,如韩愈,名愈,字退之。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后人对前人,可尊称其字,以表示敬重;平辈之间也可以彼此称字,表示礼貌。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

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号又叫别号、表号。号有自取的,也有别人给取的,如:苏轼号“东坡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有的人有多个别号,如: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又号“醉翁”;白屈易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二)年号、谥号、庙号、尊号、爵号

1.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个新君即位,一般都要改变年号,叫作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两朝,一般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2.谥号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的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谥号一般分为三类:

①美谥: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yì)等。

②平谥:怀、悼、哀、闵、思、殇(shānɡ)等。

③恶谥:厉、灵、炀等。

(2015·全国Ⅱ卷)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立的名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称为“太祖"或“高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自此“太祖"便成为开国皇帝惯用的庙号。庙号并不唯一,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尊号尊崇帝、后或其先王及宗庙等的称号。别名“徽号”。尊号一般认为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多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

爵号即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以后各封建王朝都有封爵制度。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各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了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

(三)人称姓名

1.直称姓名(或名)

(1)用于自称。例如:.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2)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例如: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兵部侍郎吕师孟与文天祥有宿怨,他当时已投降元军。贾余庆与文天祥一同去元军军营,他却暗中与元军商议投降,并唆使元军扣押文天祥。

(3)用于介绍,为人作传。例如: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这是黄宗羲为柳敬亭作传时对他的称谓。

(4)尊者对卑者称名。例如:

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是孔子直呼弟子冉有的名。

(5)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例如:

夫子何哂(shěn)由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是曾皙在孔子面前对子路的称呼。

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1)称字。例如: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君则"是马生的字。

(2)称号。例如: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蓼洲”是周顺昌的号。

(3)称谥号。例如: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忠毅"是左光斗的谥号。

(4)称斋名。例如:

后人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称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饮冰室"是梁启超的书房名。

称官名、爵名

(1)称官名。例如:

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杜甫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韩愈晚年官至吏部侍郎。

(2)称爵名。例如: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敬亭传》)“宁南”是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

称籍贯

例如: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谭嗣同传》)康有为是当时广州府南海县人,用“南海"代指康有为。

称郡望

例如:唐代诗人韩愈系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兼称

指同时称呼几个称谓,可以兼称官职、字和姓,也可以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例如:

“四人者:庐陵(籍贯)萧(姓)君圭(名)君玉(字),长乐(籍贯)王(姓)回(名)深父(字),余弟安国(名)平父(字)、安上(名)纯父(字)。"(《游褒禅山记》)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称与作者的关系,再称名和字。

唐代还有种特殊称呼,即以曾祖兄弟的长幼排行来称呼

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例如:

韩愈的七言绝句《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特殊称谓

(1)职业+人名。例如: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庖丁,厨师丁。

(2)姓+之+人名。例如: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3)封地+人名。例如:

商鞅,卫国人,姬姓,公孙氏,又称卫鞅、公孙鞅。因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又称商鞅。

(四)谦称、敬称、贱称

1.谦称

(1)王侯自称

①朕第一人称代词。从秦始皇起,专用为全帝的自称。

②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例如: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③孤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例如:

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赤壁之战》)

④寡君臣子对别国称呼自己国君的谦辞。例如: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秦晋殽之战》)

⑤不谷、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例如:

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

(2)臣子自称

①臣男性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地位尊贵,译为“我”。例如: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②老臣官吏面对君主时的自称,多指年长者。例如: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触龙说赵太后》)

(3)一般人自称

①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时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例如:

仆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

②愚谦称自己不聪明。例如: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

③某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例如: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

④小人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例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另外,“小人"又是旧时地位低的人对上自称的谦辞。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⑤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⑥贱子谦称自己。例如: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无家别》)

(4)读书人自称。

①不才本义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自称。例如: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报刘一文书》)

②不肖即“不似"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谦称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

③不佞(nìnɡ)同“不才"。例如:

不佞寝疾,不能趋走。(《战国策·赵策二》)

④后学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例如:

宜为章句,以悟后学。(《后汉书·徐防传》)

(5)女子自称

①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例如: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乐羊子妻传》)

②贱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例如:

贱妾留空房。(《孔雀东南飞并序》)

③婢子受奴役的女子,谦称,译为“我"。例如:

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

(6)自称家人

①家严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②家慈旧时对别人谦称自己的母亲。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

③舍弟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

④拙荆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荆”本为一种灌木,古代贫寒人家妇女戴荆钗穿布裙,故以此代称。又作“山荆"荆室”。

⑤贱息古人对自己子女的谦称。例如: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触龙说赵太后》)

⑥犬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例如:

同犬子,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鹧鸪天·为老母寿》)

又指对别人儿子的鄙称。例如: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三国演义》)

⑦弱息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女儿。

⑧息女对人称自己的女儿。例如: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史记·高祖本纪》)

⑨小女对人称自己的女儿。例如:

小女既不在,就该转去了。(《意中缘·赴任》)

敬称

(1)称君王

①对帝王的敬称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圣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接对皇帝说话,就告诉在陛(官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转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另外,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表示尊敬。

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陛下指官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②殿下对皇太子、诸侯王的敬称。殿下,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诸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皇太子、诸侯王为“殿下”。从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唐以后只称皇太子、皇太后、皇后为“殿下”,诸侯王不称。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注]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仅一人得此称谓。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者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

殿下是古代对大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注]“殷下”是中国古代对皇太子、诸侯王的敬称,不能称丞相为“殿下"。

(2)称臣子

①麾下古代对将帅的一种敬称。麾(huī)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例如:

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三国志·吴书·张紘传》)

②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辞,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例如: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泰王》)

③执事敬称对方,译为“您"。例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④阁下尊称,译为“您”。例如: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与于襄阳书》)

⑤左右身边侍候的人,近臣。例如: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君尊称,译为“您"。例如: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冯谖客孟尝君》)

(3)称老师、长辈

①夫子尊称,译为“老师”或“您"。例如: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②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译为“您"。例如:

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吕氏春秋·异宝》)

③老对老年人的尊称。例如:张老、谢老等。

④父(fǔ)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周代贵族取字时,在字前加伯、仲、叔、季以示排行,而在字后加“父”或“甫"以示性别,后多沿用为对男子的美称。另指称呼从事某种行业的人。例如:渔父、田父等。

⑤亚父亚,仅次一等的。古代对年长者的尊敬称呼。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例如:

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⑥膝下古代儿女对父母的敬称。往往用于书面语。例如:

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孝经·圣治》)

⑦爷旧时称父亲或尊贵者。例如: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⑧大母旧时称祖母。例如:

一日,大母过余日。(《项脊轩志》)

⑨长者尊称,指年纪大、辈分高、德高望重的人。例如: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兵车行》)

若愿受长者教乎?(2014·湖北卷《吴德基传》)

⑩高堂古称父母为高堂。

泰山旧时称妻父为泰山。

先考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又称“先君子”。

先妣(bǐ)对已故母亲的敬称。

(4)称朋友、同辈的人

①先生尊称,译为“您"。例如:

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②卿尊称,译为“您"。例如: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世说新语·德行》)

③子尊称,译为“您”。例如: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论语·公冶长》)

④公尊称,译为“您”。例如: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⑤吾子尊称,比称“子"更亲切,译为“您”。例如: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秦晋毅之战》)

(5)称对方亲眷

①令尊对对方父亲的敬称。

②令堂对对方母亲的敬称。

③令兄对对方哥哥的敬称。

④令弟对对方弟弟的敬称。

⑤令妹对对方妹妹的敬称。

⑥令坦对对方女婿的敬称。

⑦令郎对对方儿子的敬称。

⑧令爱对对方女儿的敬称。

上称下或平辈之间不客气的称呼

这种称呼无尊卑之说,一般直接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例如: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贱称

①小子贱称,含有轻蔑的意味。例如: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并序》)

②竖子贱称,相当于“小子"。例如: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

(1)加“从”表示堂房亲属。“从父"指伯父或叔父。“从弟”即堂弟。“从子"即侄子。例如:

与从父嵩俱为三公。(《魏书·长孙道生传》)

中常侍曹节从子绍为东郡太守。(《后汉书·谢弼传》)

(2)加“太”表示身份或辈分高的。例如:

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

(3)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例如:

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其他称谓

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官,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的道理。

卿子冠军对率楚军救赵的最高统帅上将军宋义的美称。例如: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史记·项羽本纪》)

媵(yìnɡ)指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随嫁的人。是古代一夫多妻制的一种形式。其方式是,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嫡夫人,女方以侄女、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也各以侄女、妹妹相从。这些随嫁、陪嫁的人统称为“媵”。但这些被称为“媵"的贵族妇女,其间虽有辈分、嫡庶之分,但都是主子,不是奴才,她们都是经过“聘”的,都有资格成为夫人。后来随着“媵女"制度的逐渐消亡,“媵”的地位逐渐降低,在只有妻妾之分的时代,就与“妾"成了同义词。例如:

妃嫔媵嫱(yìnɡqiánɡ),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姬原是古代的显姓。如周王族姓姬。后来成为贵族妇女的代称,再进一步泛化,便成为对妇女的美称,进而成为对美女的通称。后来又成为对富贵人家婢妾的美称。例如: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士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春秋时,士通常担任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后便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例如: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搢绅(jìnshēn)古代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亦作“缙绅”“荐绅"。“搢”,插;“绅”,腰带。“搢绅”为“搢笏(hù)而垂绅带也”,代指官员。例如: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鸿儒“鸿”,大;“儒”,读书人。古代知识渊博的学者为“鸿儒”。

麻衣古代对赴试举子的称谓。“麻衣"即布衣,旧时赴试举子多着此衣,故以此代称。亦可指平民所穿的麻布衣服,或古代的常服。

青衣古代婢女的代称。“青衣”即黑衣服,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婢女多穿青衣,故称。

苍头一指戴青色头巾的士卒。《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万。"一指奴仆。

珠履战国时对有谋略的门客的称谓。战国楚春申君有食客三千,其中上宾鞋上皆缀明珠,故将此等人以“珠履”代称。

纨绔亦作“纨袴”,古时富贵人家子弟的代称。“纨”,白色的细绢,富贵人家子弟多穿此料做的衣服,故以此代称。例如:

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红楼梦》)

迁客迁,贬谪,放逐。古称被贬谪或流放去外地为官者为迁客。

骚人骚体诗人,泛指诗人、文人。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袍泽旧时将士、战友的代称。“袍泽”本指将士的衣服,故以此代称。古时称战友之情为“袍泽之谊"。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黄冠道士所戴束发之冠,因以为道士的别称。

蛾眉亦作“娥眉”,古代美女的代称。“蛾眉"本为女子长而美的眉毛,故以此代称美女。

巾帼古称妇女为巾帼。“巾帼”本为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故以此代称妇女。例如:巾帼英雄。

待字古代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取字,未许嫁称待字。

须眉古称男子为须眉。古时男子以须眉浓秀为美,故以此代称。

秦晋古称结为婚姻关系。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姻亲指因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即由于结婚使男女各方与对方亲属所形成的亲属关系,可分为三类:①血亲的配偶。如儿媳、女婿、兄嫂、姐夫等。②配偶的血亲。如岳父母、公婆等。③配偶血亲的配偶。主要有连襟、妯娌等。如:

(2017·全国I卷)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注]姻亲,包含血亲,“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说法错误。

昆仲古称兄弟为“昆仲"。“昆”,兄;“仲"排行第二。两字合在一起为兄弟之称。

棠棣(dì)古称兄弟为“棠棣”。“棠棣"亦作“常棣”。相传《诗经·小雅·常棣》是周公宴兄弟的乐歌,后人借“常棣"称兄弟,也以“棣”代“弟"。

金兰旧称异姓结拜兄弟为“义结金兰”。“金兰"语出《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xiù)如兰。”本谓友情契合。

东床古称女婿为“东床"。源出《晋书·王羲之传》:“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后即有此称。

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黎民即“平民"众民”之意。也称“蒸黎"黎元”等。

布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例如: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黔(qián)首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例如: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庶人也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比奴隶高。

(五)年龄称谓

1.襁褓本义是包裹、背负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例如: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

孩提指开始会笑可提抱的幼儿。例如: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孟子·尽心上》)

龀(chèn)·龆(tiáo)龀指儿童换牙时,表示童年。例如: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

垂髫(tiáo)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童年或儿童。例如: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总角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借指童年。例如: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卫风·氓》)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例如: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

及笄(jī)古时称女子十五岁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

束发·成童指男子十五岁。例如: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以示成年。例如: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滕王阁序》)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

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又《论语》中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故称六十岁为耳顺之年。

耆(qí)艾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例如:

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荀子·致士》)

古稀七十岁。例如: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

耄耋(màodié)指高寿,高龄。耄指八九十岁,耋指七八十岁。

期(qī)颐称百岁之寿。人生以百年为极,故曰期;百岁之人生活起居需人养护,故曰颐。例如:

百年日期,颐。(《礼记·曲礼上》)

(六)作品命名

1.以“地名”命名例如:

《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世称柳河东。

以“书室名"命名例如:

《惜抱轩全集》作者姚鼐,惜抱轩是他的书房。

以“谥号”命名例如:

《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谥文忠。

以“名号"命名例如:

《诚斋集》作者杨万里,号诚斋。

以“字”命名例如:

《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

以“官职"命名例如:

《王右丞集》作者王维,官至尚书右丞。

以“年号”命名例如:

《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

二、古代国家官制

(一)中央官制

1.秦汉:三公九卿制

九卿

职责

秦汉

奉常太常掌管宗庙礼仪

郎中令光禄勋掌管宫廷侍卫

卫尉___掌管宫门近卫军

太仆___掌管皇帝车马

廷尉___掌管刑狱司法

典客大鸿胪掌管少数民族来朝事宜

宗正___掌管皇族事务

治粟内史大司农掌管租税赋役

少府___掌管宫廷总务

2.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长官___副长官

中书省中书令(隋称内史令)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

设在宫内

门下省侍中(隋称纳言)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

设在宫外尚书省尚书令左、右仆射

六部___职责____________长官

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等

户部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___各部长官称尚书,

礼部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___副长官为侍郎,各

兵部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司长官为郎中,副

刑部管刑法、狱讼等___长官为员外郎。

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3.三省

中国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

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为中书舍人。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为给事中。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以匡正皇帝的过失。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仆射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这个原则并没有始终贯彻。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号为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此时,决定政事之权已不全由三省长官执掌,其后又有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官参政。

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真正的宰相,而三省长官则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玄宗以后,中书舍人起草诏敕之权又为翰林学士所分割;尚书省各部司的职权,在安史之乱后也大部分为各种使职所瓜分。故唐中叶后,三省制已名存实亡。

宋承唐制,设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但主要职权都已转移至其他机构,其长官也都只作为寄禄官衔,另派升朝官分别主判,以处理残留细务。

4.六部

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两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为六部前身。后屡有变异。隋初有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至唐代改度支为户部,改都官为刑部,遂成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统于尚书省。宋代承袭。

元代改属中书省。明代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各部置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清太宗于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设六部。初以贝勒(亲王、郡王)分别总理各部部务。雍正元年(1723)以后常以大学士兼管各部。六部职责见前边表格。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注】“土地”“户籍"属户部掌管。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二)各类官职

1.文官——政务

【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丞相之名起源于战国,为百官之长,秦从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秦以后各朝,时废时设,后为明太祖所废,以内阁大学士行丞相职权,迄清末未予恢复。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三公】古代中央执掌军、政、监察的最高官职,周代即有“三公”,一说为司马、司徒、司空,亦称“三司";一说为太师、太傅、太保。西汉初年用来称丞相、御史大夫等高级官员。东汉则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唐、宋虽沿用此称,却无实际职务。政和二年(112)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司徒】官名。掌管民户、土地、徒役的辅政大臣。相传商代已置。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改大司徒置,东汉末罢,改置丞相。

【司空】官名。相传商代已置,金文多作“司工”,掌管土木工程的辅政大臣。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改大司空置。后世则为工部尚书的别称,工部侍郎为“少司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

【尚书】始置于战国,是掌管文书的小吏。后来权势渐大。汉成帝时设尚书五人,分曹治事。隋代始分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以尚书为各部长官。以后历代相承。

【太守】本为战国时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改郡守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

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注】“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错,太守不掌管军事和科举。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主要负责接受表奏及向中书、门下传达帝命;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家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枢臣”。

【尹、令尹】先秦官名。春秋战国时,中原各国以尹为官名者不多。南方的楚,官名中带尹者极多。百官中最高者为令尹,另有左尹、右尹,为位次于令尹的尊官。秦汉以后,亦有尹官,如汉时的京兆尹、河南尹,均为京畿的地方长官。元代州、县长官亦称尹。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注】“尹”是官的通称,如令尹、府尹、京兆尹等,而不是知府的简称。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事。秦、汉设太史令后,其职掌范围渐小,职位渐低。

【中书令】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负责直接向皇帝密奏“封事”,责任重大。西汉年间中书归属于内廷宦官机构,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有与皇帝频繁接触的机会,其主官称中书令。司马迁曾以太史公的身份担任中书令,职位在丞相之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

【知府】也称太守,是州府最高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县令】一县的地方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的官员。

【里正】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如《促织》:“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主簿】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小。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以后,三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副长官。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侍中。

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注】近侍的职位一般不高,很多都是宦官,对帝王的影响也不一定很大。

【郎中】始置于战国,职掌侍卫。秦汉设置,内充侍卫,外从作战。魏、晋南北朝,为尚书省郎曹长官。隋唐以后,各部都设郎中,分掌部内各司政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如《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巡抚】地方长官。明宣德五年(1430)始于各省专设,成为定员,名称时相参错。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代正式以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一省军事、吏治、刑狱等,地位略次于总督,仍属平行,别称“抚台”“抚军”,也叫“抚院”。

文官——谏官

【光禄大夫】战国时置中大夫,汉武帝时改称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属光禄勋。魏、晋以后无定员,皆为加官及褒赠之官。唐、宋为文职阶官称号,光禄大夫为从二品。明、清时光禄大夫为正一品。

【拾遗】唐代官名,掌供奉、讽谏。武则天时始置,分左、右拾遗。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北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后人因称其为陈拾遗、杜拾遗。

【司谏】《周礼》谓地官所属有官谏,设中士二人及史二人、徒二十人。掌道德教导,发现民间堪任国事的人才,并考核乡里治绩。唐垂拱元年(685)置左、右补阙,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宋端拱元年(988)改左、右司谏。掌讽喻规谏,凡朝廷阙失,大事廷诤,小事论奏。金沿置,元不置谏官,明初一度设置。

3.文官——人事监察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

【监察御史】隋始置。掌出使巡察州县,隶属御史台。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低而权限广。

【御史大夫】秦时为最高的监察官,秦始皇时此官位次于左、右丞相,后逐渐成为御史台长官。丞相位缺,也可由御史大夫升任。西汉时御史大夫虽居副丞相之位以协助丞相综理大政,但仍偏重于执法或纠察。御史大夫属官有御史中丞、侍御史、绣衣御史等。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更名为大司空,与丞相、大司马合称三公。汉末,恢复御史大夫之称。隋唐以后所设御史大夫,除宋代为虚衔外,均为御史台长官。明改御史大夫为都御史,自此其官遂废。

【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

4.文官——司法

【司寇】官名。相传商代已置。西周置,春秋战国沿用,为掌刑狱、纠察之官。后世以大司寇为刑部尚书的别称,刑部侍郎为“少司寇"。

【廷尉】掌刑狱,秦置,为九卿之一,汉承秦制,后改为大理。

【巡检】官署名巡检司,官名巡检使,省称巡检。始于五代后唐庄宗。宋时掌训练甲兵,巡逻州邑,职权颇重,后受所在县县令节制。

【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于九卿之列。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末为大理院。

5.文官——教育

【学官】掌管学校教育的教官。宋以后用以泛称各级儒学的教授、教谕等。明清两代,学官规定有不同等级的名目,府学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各设训导的副职。负责在学生员的管理教育。亦称“教官”,别称“广文"。

【教授】学官名。教授之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教谕】宋代开始设置,负责教育生员。明清时县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是教谕的助手。

【太师、太傅、太保】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或“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权,如宋代赵普、文彦博曾被加太师衔。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老师的简称,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预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宋代的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学士与大学士是专门为那些需要礼遇的大臣或文学之士而设。明清两代的殿阁学士实际上掌握着宰相的职权,这是历代地位最高的“学士"了。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西周置,与少师、少傅合称“三少”或“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官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祭酒】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儒学训导之职。

【学政】“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助教】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6.武官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太尉】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秦朝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称“三公"。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置僚佐。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中所说的参军。南北朝时,成为诸王、将军开府者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的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总督】明初在用兵时派部院官总督军务的官员,清朝始正式成为地方最高长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安史之乱以后,内地也相继增设节度使,地方武官亦常置节度使名号,自置官署,父死子继,造成割据局面,世称“藩镇割剧"。

【经略使】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代遇重要军事行动则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大将军】先秦、两汉时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权。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车骑将军】高级将军官名。汉制,位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位次上卿。汉时,车骑将军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战事时拜官出征,事成之后便罢官。东汉末年开始成为常设的将军官名,唐朝之后废除。

【都尉】秦、汉时重要的高级武官,皆临事设置。

【校尉】两汉时次于将军的官职。唐以后地位渐低。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达。

7.其他

【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让官吏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长吏】俸禄较高的官吏。也泛指上级官长。

【大夫】官职,先秦诸侯国中,位于卿之下,士之上,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等。

【左徒】楚国特有的官名,主要职责是参政议政,颁布法令,兼管外事。《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都曾担任过左徒。

【司农】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主司】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当轴】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三)官职变动词语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授予官职。例如: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和地方官署征聘,任以官职。例如: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举、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例如:

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官。例如: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例如:

延祐、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

【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例如: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授】授予官职。例如:

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例如: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

【封】指帝王将爵位、土地、名号赐人。例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重新起用,任以官职。例如: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元史·贾鲁传》)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例如: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例如:

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汉书·苏武传》)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例如: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废掉官职。例如:

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例如:

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例如: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废】废黜,放逐。例如:

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史记·吕后本纪》)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例如:

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超擢:破格提拔。例如:

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例如:

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也可指贬官。例如:

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陟】提升,进用。例如: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例如: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进】用于较高职务的提拔。例如: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明史·马文升传》)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例如: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降职。例如:

贬连州刺史。(《新唐书·刘禹锡传》)

【左迁、左降、左除、左转、左授、左宦】降职。例如: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自题》)

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裴延龄传》)

【窜】放逐。例如:

暂为御史,逐窜南夷。(《进学解》)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徙】一般的官职调动。例如:

徙齐王信为楚王。(《史记·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例如:

调为陇西都尉。(《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转】调动官职。例如:

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补充空缺官职。例如:

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例如:

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离开京城外调。例如: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例如: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县斋读书》)

【入】地方官调任京官。例如:

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复作《游玄都》诗。(《新唐书·刘禹锡传》)

6.表兼任官职

【兼】兼任。例如: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例如:

桓温镇京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兼摄官职。例如:

丞相蚡薨,安国行丞相事。(《汉书·韩安国传》)

【判】高位兼低职。例如:

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7.表代理官职

【权】暂代官职。例如: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假】临时的,暂时代理的。例如: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

【署】代理、暂任。例如:

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摄】暂代官职。例如:

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高频考点)

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守】暂时代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代理官阶高的职务。例如:

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三国志·魏书·王脩传》)

8.表辞去官职的词语

【逊位】也称退位,是君主或统治者(通常特指世袭产生的统治者)放弃自己的职务和地位的行为。例如:

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悬车】辞官居家。例如:

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陈寔碑》)

【解官】辞去官职。例如: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包拯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例如:

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刘恺传》)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乞骸(hái)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例如: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乞身】古人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例如:

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报君恩便乞身。(《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

【告老】官员年老辞职。例如:

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左传·襄公七年》)

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请老】告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例如: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左传·襄公三年》)

【移病、移疾】上书称病,为官者请求隐退的委婉语。例如:

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明史·陈登云传》)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注】移疾是官员请求隐退的委婉说法,不一定是受到权臣诋毁的被动做法。

9.其他

【视事】任职。例如:

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汉书·游侠传》)

【下车】官吏初到任。例如:

自明府(对郡守的敬称)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后汉书·刘宠传》)

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解褐(hè)】脱去粗布衣服,即入仕为官。例如:

(嵇)绍惧不自容,将解褐,故咨之于涛。(《世说新语·政事》注引《竹林七贤论》)

三、科举制度

1.汉代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制】汉代一种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方正、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明经、有道等。定期的察举科目称为常科或岁举,如孝廉、茂才科;由皇帝不定期下诏要求贡举的为特科或诏举,如贤良方正、文学、明经、有道等科。察举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现任的吏员。汉文帝十五年(前165),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参加对策,并根据等第授予官职,特科察举的制度由此正式确立。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征辟制】是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皇帝下诏指名征聘,往往是由于被征聘者在社会上颇负声望,或是出于大臣的推荐。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再向朝廷推荐,汉时也称辟召或辟除。皇帝下诏征聘或官府辟召,被征辟者可以应聘,也可托词不就。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于元光元年(前134)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秀才在西汉后期成了岁举,举主为刺史,遂形成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体制。孝廉举至中央后,经选拔才能被任命为地方或中央的有关官职。汉顺帝阳嘉元年(132),规定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孝廉科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从西汉到东汉初,察举的实施比较严格,保证了王朝对行政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孝廉一科是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但东汉后期的政治腐败,造成了严重的察举不实。例如: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秀才】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与科举考试的“秀才”不同。

2.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220年,曹丕用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曹芳时,司马懿当政,于各州加置大中正,遂有大小中正之别。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期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种制度实际是汉朝察举制的延续和发展,隋朝时被废止。

3.隋唐到清代实行科举制

【科举制】隋以后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为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于开皇年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其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曾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新学,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明清科举简介

①院试

考场: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

主考人:各省学政

参加者:童生(儒生)

中者名称:生员(秀才)

日期:三年之内两次

第一名:案首第二名:秀才第三名:秀才

②乡试(秋闱)

考场:京城和各省城贡院(省城)

主考人: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参加者:生员及监生

中者名称:举人

日期:子、卯、午、酉年八月,桂榜

第一名:解元第二名:2~10名为亚元第三名:举人

③会试(春闱)

考场:京城贡院(礼部)

主考人:礼部侍郎或钦差大臣

参加者:举人

中者名称:贡士

日期:乡试次年三月,杏榜

第一名:会元第二名:贡士第三名:贡士

④殿试

考场:皇宫(宫殿)

主考人:皇帝或委派大臣

参加者:贡士

中者名称:进士

日期:会试同年四月,金榜

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2017年·全国Ⅲ卷)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4.与科举相关的内容

【童生试】明、清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的“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侍郎或钦差大臣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名额不定,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注】“由丞相主持”错。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由皇帝主持。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通俗地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座主自称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例如: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训俭示康》)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分别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有时也指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例如:

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体。

5.古代学校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序】都是古代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庠序,古代的乡学,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后泛指学校。例如: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的教育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临淄稷下而得名,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当时的儒、墨、道、法、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都曾来此讲学。

【太学、国子监】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学府。汉武帝时始设,立五经博士。隋初置国子寺,隋炀帝改为国子监。唐设国子、太学、广文、四门,隶属国子监。明以后只设国子监,不设太学。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太学生。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权势、正直刚硬又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四、地理常识

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山川关隘名、城市村镇名等。

(一)地区名

【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如: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例如:

江东巳定,急引兵西击秦。(《史记·项羽本纪》)

【江左】即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例如:

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例如: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忆江南》)

【江外】江南。在中原人看来,其地在长江以外。例如:

虽长自江外,言语风气犹同华夏。(《魏书·董峦传》)

【淮左】淮水东面。例如: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慢》)扬州在淮水东面。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例如: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蒿里行》)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例如: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指函谷关以西一带。例如: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山东】①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为山东。例如: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②战国时除秦外,六国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故称六国为山东。例如:

山东之言从横未尝一日而止也。(《韩非子·忠孝》)

③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例如: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史记·货殖列传》)

【京师】国都。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因各朝国都大多不同,京师就指代不同的城市。例如: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张衡传》)指东汉国都“洛阳”。

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注】“京”字单用可以指国都,但“师"字单用常指老师、军队,故“旧时均可指国都”错。

【京畿】指国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例如: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秦灭之后,项羽把秦地分为雍、塞、翟三部分,故称三秦。例如: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辅】汉景帝时,把京畿官内史分为左右内史,与都尉同治京城长安,称三辅。汉武帝时,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左内史为左冯翊,治长陵以北;都尉为右扶风,治渭城以西。三辅所辖地区也称三辅。例如: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张衡传》)

【两都(两京)】两都又叫“两京”,东汉两京指东京洛阳、西京长安,隋唐指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五代、宋前期指东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