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础》课件-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_第1页
《管理基础》课件-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_第2页
《管理基础》课件-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_第3页
《管理基础》课件-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_第4页
《管理基础》课件-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01如何管理好情绪03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02如何正确释放压力04如何高效利用时间管理的概念01成绩构成比例主要内容平时表现20%早退、迟到一次扣0.5分,旷课扣1分,积极讨论回答问题一次加1分。分组作业30%每次分组的大作业根据完成情况打分期末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如何理解西方管理思想0201如何理解西方管理思想的内涵及外延02如何理解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内涵及外延如何理解西方管理思想的内涵及外延任务1学习目标16能力目标养成应用中西方经典管理理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习惯、思维、理念。认知目标1.熟悉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脉络。2.掌握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管理思想。3.了解现当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4.理解现代管理思想新发展的主要趋势。素质目标具有初步应用管理思想分析与处理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西方管理概览17早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一、早起管理思想1817世纪~18世纪,西方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迅速从家庭转向工厂,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和现实的经济需要促进了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发展阶段阶段特征阶段名称时间段管理学形成之前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管理学形成之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发展阶段一、早期管理思想www.islide.cc19(一)发展阶段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管理在埃及金字塔的建造、中国万里长城的修筑、罗马帝国的崛起以及14世纪威尼斯商业的繁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时的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二、萌芽阶段www.islide.cc20(二)代表人物在其《富国论》中阐述了分工理论和利己主义的人性观;在工业生产中开展了以人为主要影响因素的系列研究在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固定工资加利润的分配制度,为现代劳动工资制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古典管理理论21(一)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产生、形成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的30年代。它主要包括由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及其追随者们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法国的法约尔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及德国的马克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理论”。二、古典管理理论22(二)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从物理的、生理的方面研究工人的操作规范,制定标准操作方法、劳动定额和有差别的计件奖励工资;是从个别工人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个别工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率。法约尔则从一般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出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五项管理职能和十四条管理原则,为管理基本理论的建立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框架。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对泰勒、法约尔的理论是一种补充。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1898年,泰勒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公司期间,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是在这家公司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中进行的。由于这一研究,改进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其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工人每人每天的搬运量从12.5吨提高到47.5吨。泰勒的搬运生铁块试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铁锹试验首先是系统地研究铲上的负载应为多大问题;其次研究各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问题,还研究了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的问题。此外还对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间作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这一研究的结果是非常出色的,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0吨,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泰勒的铁锹试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1881年,泰勒在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厂(MidvaleSteelWorks)开始进行了金属切削试验,此试验延续了26年之久,进行的各项试验达3万次以上,耗用了80万吨的钢铁,总共耗费约15万美元。试验结果发现了能大大提高金属切削机工产量的高速工具钢,并取得了各种机床适当的转速和进刀量以及切削用量标准等资料。泰勒的金属切削试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经营: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管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古典组织理论(一)法约尔关于管理的概念(职能观)2024/11/25271分工8集权2权力与责任9等级链与跳板3纪律10秩序4统一指挥11平等5统一领导12保持人员稳定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13首创精神7公平报酬14集体精神法约尔古典组织理论(二)法约尔十四项管理原则2024/11/2528法约尔古典组织理论2024/11/2529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代表著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什么是官僚制?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一)韦伯简介2024/11/2530(二)韦伯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明确分工权力体系公私有别职业定向非人性化遵守规则和纪律管理职业化规范录用韦伯行政组织理论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1)任何机构组织都应有确定的目标。(2)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3)按等级制度形成的一个指挥链。(4)在人员关系上,他们之间是一种指挥和服从的关系。(5)承担每一个职位的人都是经过挑选的,也就是说必须经过考试和培训,接受一定的教育获得一定的资格,由需要的职位来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承担。(6)该人员实行委任制,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委任的,而不是选举的(有一些特殊的职位必须通过选举的除外)。(7)管理人员管理企业或其他组织,但他不是这些企业或组织的所有者。(8)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并且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有严格的考核制度。(9)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组织中的法规和纪律,这些规则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而适用于一切情况。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二)韦伯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二、古典管理理论32(三)共同特征尽管这些不同的管理理论产生于不同的国家,但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强调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三、行为科学理论33(一)历史背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情绪、动机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管理的目的。行为科学基本上可以分为早期和后期两大时期。行为科学: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及行为产生的动机进行分析,以便调节人际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背景

人为什么要工作????金钱??三、行为科学理论34(二)早期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谈话研究观察试验霍桑实验“社会人”“非正式组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早期的行为科学即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职工在生产中的人群关系,研究作为“社会人”的职工及其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三、行为科学理论35(三)后期的行为科学激励理论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人的本性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X-Y法则”威廉·大内的Z法则非正式组织及人与人关系的理论组织中领导方式方面的理论三、行为科学理论36(三)后期的行为科学三、行为科学理论37(三)后期的行为科学四、现代管理理论丛林38(一)管理理论丛林二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现代管理理论,由于这个阶段的管理理论没有一个主流的、较为统一的理论学派,而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故孔茨称之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能力测验39人员安排:请同学们6人为一组,思考如何运用西方管理系列理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日常问题任务内容:制作演讲PPT,派1名代表上台汇报2分钟,时间到后停止演讲,演讲结束后其他同学在蓝慕云APP投票,票数越多分数越高。活动形式:演讲、评分素质测验40给定情景:思考西方管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任务内容:请同学们每人根据所学知识,思考西方管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至少100字的心得体会。纵观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既是同西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又是同企业管理的丰富实践密不可分的。研究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学习、借鉴西方企业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推动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都有着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小结我国古代管理思想03成绩构成比例主要内容平时表现20%早退、迟到一次扣0.5分,旷课扣1分,积极讨论回答问题一次加1分。分组作业30%每次分组的大作业根据完成情况打分期末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概念01如何理解西方管理思想的内涵及外延02如何理解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内涵及外延如何理解西方管理思想的内涵及外延任务1学习目标54能力目标养成应用中西方经典管理理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习惯、思维、理念。认知目标1.熟悉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脉络。2.掌握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管理思想。3.了解现当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4.理解现代管理思想新发展的主要趋势。素质目标具有初步应用管理思想分析与处理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西方管理概览55早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一、早起管理思想5617世纪~18世纪,西方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迅速从家庭转向工厂,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和现实的经济需要促进了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发展阶段阶段特征阶段名称时间段管理学形成之前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管理学形成之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发展阶段一、早期管理思想www.islide.cc57(一)发展阶段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管理在埃及金字塔的建造、中国万里长城的修筑、罗马帝国的崛起以及14世纪威尼斯商业的繁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时的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二、萌芽阶段www.islide.cc58(二)代表人物在其《富国论》中阐述了分工理论和利己主义的人性观;在工业生产中开展了以人为主要影响因素的系列研究在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固定工资加利润的分配制度,为现代劳动工资制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古典管理理论59(一)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产生、形成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的30年代。它主要包括由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及其追随者们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法国的法约尔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及德国的马克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理论”。二、古典管理理论60(二)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从物理的、生理的方面研究工人的操作规范,制定标准操作方法、劳动定额和有差别的计件奖励工资;是从个别工人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个别工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率。法约尔则从一般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出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五项管理职能和十四条管理原则,为管理基本理论的建立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框架。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对泰勒、法约尔的理论是一种补充。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1898年,泰勒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公司期间,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是在这家公司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中进行的。由于这一研究,改进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其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工人每人每天的搬运量从12.5吨提高到47.5吨。泰勒的搬运生铁块试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铁锹试验首先是系统地研究铲上的负载应为多大问题;其次研究各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问题,还研究了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的问题。此外还对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间作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这一研究的结果是非常出色的,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0吨,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泰勒的铁锹试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1881年,泰勒在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厂(MidvaleSteelWorks)开始进行了金属切削试验,此试验延续了26年之久,进行的各项试验达3万次以上,耗用了80万吨的钢铁,总共耗费约15万美元。试验结果发现了能大大提高金属切削机工产量的高速工具钢,并取得了各种机床适当的转速和进刀量以及切削用量标准等资料。泰勒的金属切削试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经营: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管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古典组织理论(一)法约尔关于管理的概念(职能观)2024/11/25651分工8集权2权力与责任9等级链与跳板3纪律10秩序4统一指挥11平等5统一领导12保持人员稳定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13首创精神7公平报酬14集体精神法约尔古典组织理论(二)法约尔十四项管理原则2024/11/2566法约尔古典组织理论2024/11/2567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代表著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什么是官僚制?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一)韦伯简介2024/11/2568(二)韦伯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明确分工权力体系公私有别职业定向非人性化遵守规则和纪律管理职业化规范录用韦伯行政组织理论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1)任何机构组织都应有确定的目标。(2)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3)按等级制度形成的一个指挥链。(4)在人员关系上,他们之间是一种指挥和服从的关系。(5)承担每一个职位的人都是经过挑选的,也就是说必须经过考试和培训,接受一定的教育获得一定的资格,由需要的职位来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承担。(6)该人员实行委任制,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委任的,而不是选举的(有一些特殊的职位必须通过选举的除外)。(7)管理人员管理企业或其他组织,但他不是这些企业或组织的所有者。(8)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并且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有严格的考核制度。(9)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组织中的法规和纪律,这些规则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而适用于一切情况。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二)韦伯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二、古典管理理论70(三)共同特征尽管这些不同的管理理论产生于不同的国家,但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强调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三、行为科学理论71(一)历史背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情绪、动机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管理的目的。行为科学基本上可以分为早期和后期两大时期。行为科学: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及行为产生的动机进行分析,以便调节人际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背景

人为什么要工作????金钱??三、行为科学理论72(二)早期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谈话研究观察试验霍桑实验“社会人”“非正式组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早期的行为科学即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职工在生产中的人群关系,研究作为“社会人”的职工及其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三、行为科学理论73(三)后期的行为科学激励理论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人的本性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X-Y法则”威廉·大内的Z法则非正式组织及人与人关系的理论组织中领导方式方面的理论三、行为科学理论74(三)后期的行为科学三、行为科学理论75(三)后期的行为科学四、现代管理理论丛林76(一)管理理论丛林二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现代管理理论,由于这个阶段的管理理论没有一个主流的、较为统一的理论学派,而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故孔茨称之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能力测验77人员安排:请同学们6人为一组,思考如何运用西方管理系列理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日常问题任务内容:制作演讲PPT,派1名代表上台汇报2分钟,时间到后停止演讲,演讲结束后其他同学在蓝慕云APP投票,票数越多分数越高。活动形式:演讲、评分素质测验78给定情景:思考西方管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任务内容:请同学们每人根据所学知识,思考西方管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至少100字的心得体会。纵观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既是同西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又是同企业管理的丰富实践密不可分的。研究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学习、借鉴西方企业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推动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都有着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小结如何理解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内涵及外延任务2学习目标81能力目标养成应用经典管理思想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习惯、思维、理念。认知目标1.熟悉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发展的脉络。2.掌握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管理学派的主要管理思想。3.了解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素质目标具有初步管理思想分析与处理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知识储备82中国管理思想奠基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主要有儒、墨、兵、道、法五家管理思想,它们的本质特征在于儒家重组织,墨家重目标,兵家重决策,道家重领导,法家重控制,它们是中国管理思想主要组成部分,五家代表人物的管理思想,勾画出了先秦诸子管理思想的大致面貌,由此初步展示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韩非子孙武墨子老子孔子一、儒家的管理思想83孔子孟子荀子(一)儒家代表人物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荀子,他们的学说是先秦儒家学说中最具代表性又各具特色的三种不同类型,而其共同的基本范畴则是“礼”。一、儒家的管理思想84(二)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弟子言行的著作,孔子的一系列思想和主张都记录在其中。一、儒家的管理思想85(三)孔子管理思想孔子主张“和为贵”,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一、儒家的管理思想86(四)孟子管理思想孟子进一步明确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把“人和”的理念推到管理准则的最高位置上。。一、儒家的管理思想87(五)核心概念“和”就是和谐统一“仁”就是尊重和关爱人

孔子的思想其实就是要表达为了能实践仁的价值观,把握和的精义,管理者必须加强自我修养。二、道家的管理思想88老子庄子(一)道家代表人物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鬼谷子,道家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二、道家的管理思想89(二)老子的哲学思想“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此话的大意是:最好的领导者,部属与他无私交,人们仅仅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者,部属亲近他,而且赞美他;再次一等的,则是让部属畏惧害怕;而最差劲的领导者,则是处处被部属看不起,遭人蔑视。而且,领导者最重诚信,没有诚信则得不到部属的信任与效忠。最好的领导者的态度是悠闲自然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对部属多鼓励、少责难,如此而为,则事事顺遂、功成业就。二、道家的管理思想90(三)核心概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功成事遂”,就必须追求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唯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企业管理者才是真正称职和优秀的领导者。三、墨家的管理思想91墨子(一)墨家代表人物墨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墨子。墨子主张人与人之间要“兼爱”,经济上“强本节用”,政治上“非攻”、“尚贤”,观念上“尊天”、“非命”,文化习俗上“非乐”、“节葬”。墨家在战国时是一个重要的学派,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先秦诸子中,最为自觉地研究目标问题的,是墨家。三、墨家的管理思想92(二)墨子的哲学思想“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皆有法。“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墨子·法仪》。“法仪”:乃含有标准、目标之义。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首先确立一个目标,未有不立目标而能成事者。管理天下,管理国家,亦同此理。三、墨家的管理思想93(三)核心概念墨子的思想其实就是要表达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首先确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