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数据图表论文)》12000字_第1页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数据图表论文)》12000字_第2页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数据图表论文)》12000字_第3页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数据图表论文)》12000字_第4页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数据图表论文)》12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目录TOC\o"1-3"\h\u23193前言 摘要:202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提出,要为幼儿做好入学所需的基本素质准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附件《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以下简称《幼儿园指导要点》)中也明确指出了科学入学准备的具体表现。入学准备实施的好坏不但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还直接关乎幼儿的终身发展。因此,本研究以《幼儿园指导要点》为背景,对当前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在幼儿入学生活准备实施的现状上进行调查,并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科学贯彻《幼儿园指导要点》提供良好助力。关键词:幼小衔接;生活准备;入学准备前言学前教育作为初始教育阶段,为幼儿后续的学习以及终身教育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石。做好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对于幼儿今后进入小学接受正规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围绕“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展开,目的就是要指导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广大家长们建立起科学正确的现代教育观,要关注到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成长规律,帮助幼儿为将来能够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做好十足的准备。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生活能力因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而容易被忽视。当幼儿进入小学后,相对独立的学校生活让他们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果生活经验准备不足,容易出现诸多问题。例如:上课困倦,照看不好自己的学习物品;整口不喝水,在校不排便;午餐吃不饱或进餐时间过长,影响下午上课;课间休息不会有序安排和适当放松等,有的幼儿上学后变得消瘦和疲惫不堪……由此可见,生活经验准备的不足会导致入学适应问题,进而影响儿童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成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对幼儿人小学后尽快适应新环境,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非常重要。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从生活与卫生习惯、独立自主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劳动习惯等四个方面来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一、相关理论概述(一)幼小衔接的概念关于幼小衔接的定义具有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的区别。一般狭义的幼小衔接仅仅是指幼儿园的教育和小学的教育之间的衔接。而广义的幼小衔接涵盖了面临幼儿园步入小学阶段的幼儿所处环境中的所有影响因素,包括社区、小学、家庭、幼儿园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衔接。本文所涉及的幼小衔接主要指的是狭义的幼小衔接,仅仅包含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本文针对的是5-6岁的大班幼儿,研究其在大班一年内为了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而做的心理和能力上准备工作,同时在遵循身心发展规律与年龄特征的基础上,同时实施有效手段和措施,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提升。(二)幼小衔接的重要性1.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幼小衔接做为幼儿园和小学教育间的衔接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对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交能力,是每个人适应新环境,在新环境中得到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的一个重要能力。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有利于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提高对于新的小学环境和新的人际交往的适应能力。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能够满足幼儿的探索欲和好奇心,给幼儿提供了展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影响非常大。有一种观点觉得,只要幼儿提前认识一些英语单词,学一些拼音和数学计算,就不会出现太大问题,这样的观点是很浅薄的。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这对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是增进幼儿更好融入小学环境的重要手段。2.培养幼儿基本学习素质幼小衔接,除了要在幼儿的心理上和人际交往上发挥作用外,也需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将协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是立足于幼儿终身教育的需求,培养他们的基本学习素质,并在这个过程中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现阶段,许多家长及学前教育从业者也逐渐重视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幼小衔接,这对于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有着好奇心,因而,幼儿阶段是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的最佳时机。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培养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例如将游戏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养成对学习的兴趣。将有效避免幼儿升学后,由于小学学习方式与环境同幼儿园存在巨大差距,而无法适应学习环境,从而对学习抱有抵触情绪的现象发生。好的幼儿衔接,将促进学生求学意愿的培养,使学生产生对于学习的向往。不难看出幼儿衔接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均有巨大的影响。3.有益于幼儿的终身发展幼小衔接做为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关键人生转折点,幼小衔接教育能不能顺利开展这对于幼儿、幼儿园、小学、家庭、学校教育的总体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大实际意义。幼小衔接可以促使幼儿优良行为习惯养成与学习认知的衔接。利用“幼小衔接”可以让幼儿在小学入学前做好的心理上的准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幼儿园与小学的学习环境存有极大差别,幼儿可能会因纪律意识淡薄,或缺少独立生活能力,而适应不了小学学习环境。但是,幼儿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其影响深远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轨迹。幼儿教育对于幼儿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有着深远影响作用。优良的幼小衔接,能够协助幼儿树立对于事物的正确见解,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终身教育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学习和教育重大的意义,但是很多低年级的幼儿班没有学习很多知识,主要以爱好兴趣的培养为主,然而,小学阶段之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加强,将可能给幼儿带来较大的学习负担,使他们无法适应学习新环境,甚至可能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涯。在这种情况下,幼儿衔接的顺利完成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二、幼儿园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实习所在地的幼儿园展开调研。笔者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145份。对教师基本信息调查结果如下:表2.1教师工龄数据表选项人数百分比A1-3年3724%B3-5年5738%C5-10年4228%D10年以上1510%接受调查的教师中,女性教师为148人,男性教师为2人。根据表格所示,工龄为3-5年的教师有57人,占比较高,而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仅占10%。表2.2教师学历数据表选项人数百分比A中专64%B大专8154%C本科5436%D研究生及以上96%在学历方面,大专学历占比最高,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占比仅有6%。通过对数据分析可知,幼儿园内经验丰富的教师较少且缺少高学历教师。(一)教师对幼小衔接的认识通过对比相关资料,发现大部分老师对于幼小衔接的理解是科学的,符合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幼儿教师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幼小衔接的作用和重要性。但就教育内容而言存在着分歧。访谈记录(一)时间:2021/11/5访谈对象:李老师访谈人:笔者李老师:“我有时候也觉得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合适,对孩子来说压力也太大了点,但不这样做,孩子的家长会觉得我教得不好。王老师倒是很认同,她觉得现在的孩子都聪明起点也高。”访谈可知一些教师认为:现在的孩子接受能力强,起点高,如果孩子可以接受就可以进行超前学习,否则家长会觉得是幼儿园不好。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幼儿园和小学在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教育应该符合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也要符合教育规律,不可以拔苗助长。(二)幼小衔接教学的侧重点分析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侧重点都存在差异。表2.3教学侧重点数据表选项人数百分比A学习品质8456%B行为规范4530%C社会交往2114%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其次为行为习惯,最后是社会结构。1.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情况调查显示有56%的教师认为学习品质是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都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访谈记录(二)时间:2021/11/5访谈对象:杨老师、李老师访谈人:笔者杨老师:“学习品质的培养可以从学习内容、幼儿兴趣等入手。实际教学中很难考虑幼儿的兴趣,缺少能引起幼儿注意的教具,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实践。”李老师:“对于幼儿的注意力几乎不会专门训练,在集体教学时,维持课堂秩序有时候就很困难,很难针对注意力进行训练。孩子也多,难免顾此失彼。”通过访谈可以看出教师肯定兴趣的重要性,但是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受各种限制很少从幼儿的学习兴趣出发。同时注意力的针对性培训也较少,大多数教师没办法分出精力专门进行注意力相关的训练。2.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情况30%的教师认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会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访谈记录(三)时间:2021/11/5访谈对象:赵老师访谈人:笔者赵老师:“小学教师不会有过多精力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重要的。幼儿园不会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这就需要家长加强对他们的教育。”通过访谈发现,教师虽然重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但更多地认为这一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家长,应该在家庭中培养这一能力。3.对幼儿社会交往的培训情况15%的教师将社会交往看作培养重点,总体来看,社会交往方面受到忽视。访谈记录(四)时间:2021/11/5访谈对象:李老师访谈人:笔者李老师:“更多关注幼儿之间的交往情况。但对于很少回答问题和很少参与课堂互动的小朋友很少能做到及时鼓励或者给他们回答的机会。”杨老师:“社会交往训练大多数在园内,对于园外的各种资源有点难以利用。”通过访谈发现教师认为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很重要,也给予幼儿鼓励,为其创造交往机会,但是教师实施策略方面的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很少有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展开社交。(三)幼儿园幼小衔接的课程设置1.幼小衔接课程数量及种类表2.4课程数量数据表选项人数百分比A开设多种4530%B开设少许9060%C从未开设1510%表2.5课程种类数据表选项人数百分比A语文等文化类课程150100%B音乐等艺术类课程10066%C体育课9764%D.角色扮演等社会交往类课程6543%E.生活常识类课程6946%注:问卷发放为150份,但课程种类可多选,因此最高百分比为100%。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幼儿园都针对幼小衔接开展了相关课程,有10%的幼儿园未开设相关课程。对比数据可知开设相关课程的幼儿园占多数,但是开设的课程种类并不多,接受调查的所有幼儿园都开设了文化类课程,而社会交往类课程和生活常识类课程占比较少。2.幼小衔接课程落实情况除了对幼儿园开设幼小衔接课程的数量和种类展开调查之外,还调查了已开设的课程是否发挥作用。访谈记录(五)时间:2021/11/5访谈对象:王老师、杨老师访谈人:笔者王老师:“我认为本园课程开设比较合理,多类课程都有涉及,也不会忽视幼儿的课外活动,对幼儿起到了帮助的作用。”杨老师:“我认为本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也对幼儿起到的帮助作用也十分有限。”通过访谈发现有教师认为本园课程的安排上尽可能地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课程。在课程选择方面大多数幼儿园都不再只注重文化课,而是更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且幼儿每天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不相同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认为本园的课程并未完全发挥作用,对幼小衔接工作起到的帮助十分有限,还有些课程虽然开设却无法得到落实。3.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途径表2.6幼小衔接开展途径数据表选项人数百分比A教学活动8456%B观看相关视频4530%C带领幼儿参观小学2114%教师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大多数通过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幼小衔接幼儿更容易参与和接受。其次为观看相关视频,这种方式更为简单,教师也省时省力。少部分教师会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这种方式更为直接有效,但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使用者较少。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超过一半的教师没有考虑过利用小学和周围的社区资源。(四)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开展主体表2.7幼小衔接开展主体数据表选项人数百分比A幼儿园为主导8758%B家庭为主导2416%C家、园、校合作推进3926%幼小衔接的开展方式关乎幼小衔接是否有效,幼儿园和小学作为双主体须通向发力,根据问卷调查可知目前幼小衔接的开展多为幼儿园主导,占比58%。其次为家、园、校合作推进,占比26%。家庭为主导是占比最少的一种开展方式。(五)园内开展幼小衔接培训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水平意义重大,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水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表2.8培训频率数据表选项人数百分比A每月一次2416%B半年一次9664%C一年一次3020%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幼儿园会不定期对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培训的频率最多的为半年一次,随后为一年一次,只有较少的幼儿园可以做到每月都进行培训。表2.9培训内容数据表选项人数百分比A课程内容5436%B教学方式7248%C基本理论2416%根据调查发现幼儿园更加注重对教学方式的培养,其次为课程内容,基本理论受到了忽视。培训的主讲人为园长、小学校长或者小学教师,只有少部分园区会邀请教育专家来进行培训。(六)幼、家、小关于幼小衔接沟通情况1.幼儿园与家庭交流情况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家庭的参与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表2.10家长教师交流数据表选项人数百分比A每周一次4530%B每月一次9060%C每学期一次1510%通过调查发现只有30%的教师可以做到每周与家长进行交流讨论,大部分是孩子出现问题时才会与家长交流。同时家长入园参观,配合课程衔接的频率较低。通过访谈了解到目前幼儿园缺乏与家长的交流与互动。访谈记录(六)时间:2021/11/5访谈对象:赵老师、李老师访谈人:笔者赵老师:“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任务。而且班上的孩子这么多也做不到经常联系。”李老师:“我认为和家长的沟通时有必要的,但是家长并不重视与园方的沟通,只能电话联系或者微信联系。”2.幼儿园与小学合作情况比起与家长的交流,幼儿园的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交流更少。访谈记录(七)时间:2021/11/5访谈对象:陈老师访谈人:笔者陈老师:“园内幼小衔接的工作大多是本园自行开展,和家长们虽说联系少但好歹也联系,小学那边就是压根不合作。”访谈可知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更少,教师对双方的教学大纲,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也缺乏了解,很少一起研究幼小衔接工作。由于多方缺少合作,给幼小衔接的工作带来阻碍。三、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分析,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一)教师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存在偏差受各种因素影响,有些教师的认识过于片面,甚至出现认知误区。仇美华(2007)发现有35%的左右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对小学的生活和学习感到不适应造成了入学障碍[24],这正是认知偏差带来的后果。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幼儿园和小学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区别,更没有做出正确处理。幼小衔接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现实中很多幼儿园只重视知识的培养。这些幼儿园忽视了潜在课程,仅仅在意幼儿是否学到了学科知识,是否会被家长夸奖有进步。张满清(2010)认为过早开始知识学习确实可以帮助儿童赢在开端,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学习缺乏后劲、夹生饭等消极效应[25]。过早强调知识学习是一种短视行为,在衔接时期应该避免这种错误的认知。(二)幼小衔接教育过于片面幼小衔接过程中应该进行全面的衔接,但当下教育的衔接在教育侧重点和教育过程方面都存在片面的问题。1.教师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缺乏策略性和针对性学习品质是影响学业成就的重要条件,应该重视对其的培养。在学习品质相关访谈中有些教师表示“很少针对注意力进行训练。”“简单的教学活动无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但是也很少去做道具。”通过访谈发现以下问题:教师很少针对注意力展开培训;对幼儿学习时间管理方面缺乏重视;教师虽然能认识到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是受到种种限制还是忽视了幼儿的学习兴趣。2.教师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全面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适应小学的关键因素,但是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虽然会培养幼儿穿脱衣物、整理保管自己的物品等生活适应能力,但忽略了幼儿自主表达、时间观念等方面的培养。然而被忽视的这些能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幼儿能力的培养和幼儿能否适应小学。小学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存在差异,许多幼儿园并没有提前做出调整,这使得有些幼儿在小学不能迅速适应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3.社会交往训练中忽视实践的重要性社会交往训练被教师所重视,但是开展方式单一且实践不足。在问卷调查中只有少部分教师对幼儿进行语言鼓励,还有一少部分教师会为不善于交际的幼儿创造与其他幼儿交往的机会。通过观察区域活动发现有些幼儿很少交流讨论,大多数都在安静地进行独立活动。在幼儿园中如果不能较好的培养幼儿社会交往的能力,出园后幼儿往往不知所措,进入小学后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三)幼小衔接相关课程少且效果较差1.幼小衔接课程设置数量及种类少目前大多数幼儿园为了应付多方监督,象征性开设少许课程,但开设的相关课程数量以及种类都很少。幼小衔接虽然已经受到多方重视,但是一些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依旧只重视形式,流于表面。许多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都是“面子工程”,往往是为了美化幼儿园形象来吸引学生或者应付家长,实际上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未得到重视。2.幼小衔接课程发挥作用十分有限课程设置效果也较差。有许多幼儿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制定课程,但是后期能不能得到落实并不确定。还有些幼儿园即便开设并落实课程,也无法保证课程是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多少作用。比如:幼儿园大班上课时间和课程内容都有所调整却没有考虑幼儿是否可以接受与理解等情况。3.幼小衔接的开展途径过少教师进行幼小衔接工作时,开展途径过少,且开展途径固定。由于教学活动更为简单且省时省力,所以幼小衔接主要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只有少部分教师会利用各种资源来帮助工作的开展。这种固定的开展方式很难调动幼儿的兴趣,无法更好的帮助幼儿进行幼小衔接。(四)幼小衔接的开展主体单一幼儿园和小学分属不同学段,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均有显著差异,这也导致了彼此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也尤为明显。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依旧是幼儿园主导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未能考虑到家庭等方面的参与,不利于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五)幼小衔接培训的开展频率过低林崇德教授(1996)认为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26]。对教师进行幼小衔接方面的系统培训有助于优化教师的教学,更好地发挥幼小衔接的作用。现有的针对幼小衔接开展的培训数量少,发挥的效果也十分有限。大多数幼儿园针对幼小衔接开展的培训多为教学研讨的形式,即园内教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这种形式便于教师参与,但工作中缺少权威指导。虽然有些幼儿园开展了相关的培训,但存在着培训的频率过低、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等问题。(六)幼、家、小关于幼小衔接缺乏有效沟通1.幼儿园与小学缺乏合作小学和幼儿园共同配合才能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工作,虽然幼儿园是幼小衔接的主要场所,但是要做好幼小衔接也必须有小学的积极参与。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并不了解。幼儿园对入学准备的认识存在偏差,小学不熟悉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无法主动对接。现实中多数幼儿园和小学几乎是完全独立的存在,教师之间也极少沟通。目前幼小衔接中大多是幼儿园单方面靠拢,但是小学对幼儿园的关注过少,小学教师也难以照顾到学生对环境、身份转变的不适。2.家庭和幼儿园缺乏交流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的参与起到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只有29%的教师可以做到每周与家长进行交流讨论,其余教师没有重大事件不联系家长。在访谈中发现教师认为与家长沟通困难,家长对文化课过于重视,当他们认为幼儿园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时便会办理退园,另择学校。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家长对于幼儿园的认知定位并不正确,认为孩子去幼儿园只是花钱买方便,认为教师是保姆,对于幼儿园教师的建议极少采纳,这也加大了教师和家长沟通的难度。四、幼儿园幼小衔接生活准备工作的改进建议(一)正确认识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在幼小衔接中作用重大,幼儿园要全面、正确的看待幼小衔接,为幼儿的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幼儿园应该积极进步,加强业务训练、保持先进思想,树立正确认识来帮助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幼儿园也要承担起宣传科普的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认识。目前仍有部分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这就导致了幼小衔接实施的困难。因此幼儿园和家长要树立并且保持正确的认识,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二)优化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实施全面教育幼小衔接基本内容与要求是幼小衔接工作的目标,也是检验衔接工作效果的标准。1.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儿童在入学准备阶段所要培养的重要品质包括儿童的注意力、儿童的主动性和计划性等。良好的学习品质能够使幼儿更好的整合已有知识和技能,也能帮助幼儿迅速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正因此应该重视对学习品质的培养,教学中要灵活的运用不同方式帮助幼儿培养注意力;帮助儿童学会时间管理,激励幼儿主动学习,提高幼儿学习效率;教学要增加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家园联手拓展习惯养成打造园所、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体,围绕“生活”这个中心,将习惯养成由园内走出园外、走进家庭,让家长在家中创造机会使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得以巩固。开展家庭“生活能力大闯关”活动:垃圾分类、叠被子、系鞋带、七步洗手法、整理衣柜、穿脱衣物,在探究、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形成交流沟通能力、自律行动能力、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升入小学前,邀请家长和幼儿共同走进学校,近距离地观察一年级小学生活,对照小学生活找寻自身的差距。在家庭中提供机会让幼儿锻炼提升,针对个体差异,根据不同阶段的表现调整策略,在长期的协作配合中体验“合力效应”见表4-1。表4-1家庭生活技能训练体系(三)合理安排幼小衔接课程1.设置科学有效的课程遵循幼小衔接的政策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制定幼儿可以接受的具体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语言、美术、科学等课程的比例。室外课程要跟室内课程相结合,每天的课程也要有所不同。课程应该严格按照政策的规定,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只依赖于课本或课件,课堂要生动有趣,也要善用教具帮助幼儿理解。2.在实践经历中解锁自理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幼儿生命成长,明确活动流程,突出幼儿参与、团队协作等教育因素,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做人做事,提升核心品质见表3。活动前,根据活动需求自己制订计划、整理物品、绘制线路等;活动中,幼儿人际互动、解决困难,通过认真观察、体验、探究、游戏等,收获成长;活动后,通过调查、绘图、摄影、手工等多种形式,展示交流自己的实践成果。图4-2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四)丰富幼小衔接工作开展主体幼儿园作为幼小衔接的主体之一,要拉长衔接期,将为幼儿做好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等工作。小学要适当调整学校课程方案,转变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此外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共同开设“桥梁课程”。主要分为教师版和儿童版,通过桥梁课程可以帮助幼儿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小学教育。同时家庭也应该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其中。(五)重视专业队伍培训1.提高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学校管理者的能力以及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也影响着幼小衔接的落实情况。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的管理者,都应该不断地加强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不断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工作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了解自身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双方的管理者应该加强交流,在交流中学习。也必须了解彼此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特点,在沟通中发现并改正不足。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交流会、与一线教师进行交流等方法加强交流,掌握真实情况。2.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幼儿园可以与小学结成“实践共同体”,打造“贯通型”教师队伍。组织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并给出相同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幼小衔接的内容、意义等内容。另外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建立幼小衔接专题小组,进行系统的研讨培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形式还会提高他们的主体责任感。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把握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还要勇于实践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积极探索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六)促进家庭、幼儿园、小学互动,增强教育合力父母对幼儿的影响是重大的,家园共育关系到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幼儿园应该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促进家园共育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家长和教师的交流,家长可以及时地了解孩子的现状。加强沟通也可以使家长更好地理解学校的工作,更好的促进幼小衔接。另外通过网络转发相关文章利于普及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其次可以邀请家长参加班级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家长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加强对孩子的了解,还能让家长之间互相学习。推行“家长开放日”制度,让家长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和学校实施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双方教师应该正确理解双方教育的差距,全面了解彼此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兼顾双方的特点。组织双方教师参观彼此的学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除此之外也要搭建好互动平台,加强沟通。增强双方的沟通和了解可以增强教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彼此工作的了解。结论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师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存在偏差;幼小衔接教育过于片面;幼小衔接相关课程少且效果较差;幼小衔接的开展主体单一;园内缺少幼小衔接方面的系统培训;幼、家、小关于幼小衔接缺乏有效沟通等。这些问题仍需我们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丰富幼小衔接的相关理论,并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更多更高效的方法。本研究过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问卷的回收率比较低、调查不够全面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的结果,这些都是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园和小学都要依赖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小衔接不是简单地在幼儿园,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1]李函威.解码幼小衔接,做好顺利过渡[J].教育家,2022(34):64-65.[2]王代芬,杨燕霞.幼小断层理论视域下幼小衔接的教材路径探究——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为例[J].林区教学,2022(08):120-124.[3]卢茜茜.奏响学习准备“前奏”三方助力幼小衔接[J].家长,2022(23):177-179.[4]顾云媛.“幼小衔接”实践路径校本化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22(23):92-93+96.[5]尹俊峰.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8):179-181.[6]张晓卉.基于家长视角对幼小衔接现实问题的思考[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8):185-187.[7]武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