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QC/T631—XXXX汽车排气消声器总成本文件规定了汽车排气消声器总成(以下简称消声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M类和N类机动车辆用的排气消声器总成。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15173电声学声校准器GB/T18297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GB/T20878—2007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排气系统exhaustsystem处理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并向外排出的整套装置(排气热端出口到排气尾管口之间的部分)。3.2排气消声器总成exhaustmufflerassembly排气系统中装有吸声材料或特殊形式的气流管道可有效降低排气噪声的装置(一般包括单体消声器、法兰、管路、吊钩等)。单体消声器是能够独立发挥消声作用、构成排气消声器总成的部件。3.3密封性leakproofness消声器密闭的程度。用漏气量表示。3.4排气噪声exhaustnoise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从排气管口排出时产生的声音。3.5背景噪声backgroundnoise被测排气噪声不存在时周围环境的噪声(包括风噪声)。3.6插入损失insertionloss安装消声器前后,排气噪声A计权声压级的差值。3.74QC/T631—XXXX功率损失比powerlossratio发动机在额定工况下,安装消声器与不安装消声器用等长排气管替代时功率的差值与不安装消声器用等长排气管替代时功率的比值。3.8排气背压exhaustbackpressure指发动机工作时在排气系统规定测量点处的压力。3.9排气背压差differenceofbackpressure安装消声器与不安装消声器用等长排气管替代时排气背压的差值。4技术要求4.1基本要求4.1.1消声器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技术文件或按照供需双方会签的技术协议进行设计与制造。4.1.2消声器所有部位不应有毛刺、折皱。4.1.3消声器焊接部位不应有气孔、断裂、熔解不良等缺陷。消声器连接法兰或托架的接触面和螺栓、螺母的结合面应平滑,不得附着焊接飞溅物。4.1.4整车在正常行驶情况下,在行驶里程60000km或行驶时间3年内消声器不得出现影响功能的锈蚀,所有焊接部位不得出现影响功能的裂纹。4.2防腐蚀性消声器应采取适当的防腐蚀措施。按5.2的规定进行盐雾试验,消声器壳体和外部管路的外表面红锈点面积分别不超过壳体外表面总面积和管路外表面总面积的40%,或不超过使用GB/T20878-2007标准中06Cr11Ti材料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的锈蚀情况。4.3密封性按5.3的规定进行密封性试验,消声器漏气量限值满足表1中要求(不含排水孔漏气量);如由两级或两级以上单体消声器组成,总漏气量不超过30L/min。表1消声器漏气量限值-4.4耐压强度按5.4的规定进行耐压强度试验,试验后消声器应无破损。4.5内压耐久性按5.5的规定进行内压耐久性试验,试验后消声器应无破损。4.6固有频率按5.6的规定进行固有频率试验,消声器壳体、吊钩的最低固有频率大于1.3倍发动机最高转速的点火频率。5QC/T631—XXXX4.7振动耐久性按5.7的规定进行振动试验,试验后消声器的任何部位不应出现开裂、脱焊等损坏现象。消声器经振动试验后,其总漏气量比振动试验前总漏气量增加值不大于20L/min。4.8发动机台架试验性能按5.8的规定进行台架试验,在发动机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工况下,消声器插入损失、功率损失比和排气背压差限值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插入损失、功率损失比和排气背压差限值MN%5试验方法5.1外观5.2腐蚀试验按照GB/T10125的方法,采用消声器样件进行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若受样件和试验设备尺寸的限制,也可采用试板进行试验,试验周期400h。试验结束后检查消声器壳体和外部管路或试板外表面红锈点情况。5.3密封性试验如图1所示,将消声器固定在密封性试验台上。如消声器结构中有排水孔,试验时需将排水孔堵住。向消声器内加入(30±1)kPa的压缩空气,待压力稳定并保持30s后,记录消声器3min内的漏气量。测量三次,并计算平均值。图1密封性试验示意图5.4耐压强度试验6QC/T631—XXXX将消声器与试验台联接并固定,用水给消声器加压至300kPa±10kPa后,稳定30s,检查消声器各部位外观情况。5.5内压耐久性试验将消声器与试验台联接并固定,在0kPa~98kPa±5kPa水压范围内,用水反复连续给消声器加减压(3Hz),达到2×104次循环后,检查消声器各部位外观情况。5.6固有频率试验5.6.1利用柔性好的弹性绳索将消声器自由悬挂,将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在壳体和吊钩上。5.6.2用力锤对消声器壳体和吊钩分别进行锤击激励,激励位置选择消声器上强度较大部位,垂直方向敲击。5.6.3根据自由状态下测得的频响函数曲线,峰值频率即为壳体和吊钩的固有频率。5.7振动耐久试验5.7.1安装消声器的支架应模拟消声器在车辆上安装的状态,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5.7.2试验方式一见表3:——将排气系统按照整车上的使用状态安装在振动试验台架上;——在消声器强度薄弱位置(如消声器进出端、吊钩等位置)布置加速度传感器;——扫频:在排气系统进气入口端,分别按气流方向轴向和垂向施加10Hz~200Hz(频率范围应覆盖发动机怠速的点火频率~发动机最高转速的点火频率)的扫频激励,激励载荷选取1g~3g(g为重力加速度记录各激励频率下不同测点的加速度数据,根据加速度曲线的峰值或最大值确定激励频率范围内轴向和垂向的振动频率F;——施加振动:在各振动频率点,在排气系统入口施加该频率入口端的实际振动加速度A,分别进行1000×104次振动。轴向和垂向的各振动频率点应分别进行试验。表3振动试验条件1方式一FA5.7.3试验方式二见表4:——将排气系统按照整车上的使用状态安装在振动试验台架上;——振动施加方法:相对于消声器的安装状态依次给予上下、左右及前后的正弦曲线的振动,也可以调换方向重新安装进行振动试验;——测定位置应为消声器与支架的连接处。表4振动试验条件2M422N5.7.4完成振动试验后检查消声器是否完好。5.7.5振动试验前后的消声器应进行密封性试验。5.8台架试验5.8.1试验及测量条件:——试验用发动机台架按GB/T18297的规定;——测量声压级应使用1型或2型的声级计或其他声学测量仪器;——背景噪声应比排气噪声低15dB(A)以上。若背景噪声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对背景噪声源采取措施,满足条件后方可进行试验。本文件不推荐采用背景噪声修正计算方法;7QC/T631—XXXX——发动机应按GB/T18297中的规定额定工况,即在额定功率和相应转速下稳定运转。待转速、功率及排气温度稳定1min后方能进行测量。也可根据使用要求在不同工况时进行测量,并在报告中予以说明;——进行安装消声器和不安装消声器用等长排气管替代的试验间隔时间应在60min以内;——测点位置的风速超过2m/s时,应使用防风罩。当风速超过5m/s时,应停止测量;——测点声场条件为保持测量时声场分布状况不变,测点附近应符合自由场条件,或测点和周围环境中反射面保持相对位置不变;——消声器和排气管的长度、管径、形状要按接近整车上使用状态安装在台架上。若与车上使用状态有较大差异时,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消声器走向示意图及消声器进出气管道的管径和长度。测量未安装消声器的排气噪声时,应加装长度与消声器相同、管径与排气管相同的空管,若有催化转化器等后处理器,应按实车安装位置保留;——排气系统中有两级及两级以上单体消声器,应进行排气系统试验。模拟在整车上布置状态安装。5.8.2排气噪声声压级测量:——在排气口气流轴向成45°水平方向500mm处,两个传声器均应指向排气口(见图2)。若有两个排气口时,测点分别在两个排气口轴向45°水平方向500mm处(见图3,多个排气口可以参照两个排气口方式布置测点)。若测点在半消声室内,测点距地面高度、距非反射面应大于1.2m。若测点不在半消声室内而在室外场地,为减少反射声的影响,测点距地面高度、距排气口上游反射面应大于1.2m,距其他反射面应大于10m;图2一个排气口的消声器的测点位置图3两个排气口的消声器的测点位置8QC/T631—XXXX——在额定工况下测量不安装消声器用等长排气管替代时和安装消声器的排气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和发动机的功率及排气背压。两种情况下声压级测量结果差值应小于2dB(A)。测量结果均应记录,数据处理时应取平均值。消除大气条件和其他因素影响所产生的误差,根据需要测量点可增加至5点或5点以上,并均匀分布,应包括额定功率点转速和最大扭矩点转速;——每次测量前后,应该用符合GB/T15173规定的1级声校准器按制造厂规定对声级计进行校准。在没有再作任何调整的条件下,如果后一次校准读数相对前一次校准读数的差值超过0.5dB,则认为前一次校准后的测量结果无效。插入损失符号D,单位dB(A)。按式(1)计算:D=LP1−LP2······················································(1)式中:D——插入损失dB(A)LP1——不安装消声器用等长排气管替代时的排气噪声dB(A)LP2——安装消声器后的排气噪声,(dB(A))。5.8.3排气背压测量方法:——发动机台架应具有压力测量装置;——按GB/T18297中规定设置排气背压测量点,离发动机排气管出口或涡轮增压器出口75mm处,在排气连接管里测量,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头与管内壁平齐。如果该位置无法安装压力传感器时,则在排气下游最接近该位置处进行安装测试;——排气背压应与排气噪声同时测量。排气背压差符号∆p,单位kPa。按式(2)计算:∆p=p2−p1······················································(2)式中:∆p—排气背压差kPap1—不安装消声器用等长排气管替代时排气背压kPap2—安装消声器时排气背压kPa)。5.8.4发动机功率测量按GB/T18297中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应与排气噪声同时测量。功率损失比用百分比表示,符号Y,按式(3)计算:式中:Y——功率损失比;pe1——不安装消声器用等长排气管替代时发动机功率kWpe2——装消声器时发动机功率kW)。5.8.5整车上装有两级及两级以上消声器,应同时进行试验。5.8.6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按附录A中的表A.1、表A.2、表A.3和图A.1的要求记录。6检验规则6.1出厂检验6.1.1消声器按出厂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并有产品合格证或标志,方可出厂。6.1.2检验项目及抽样方法按表5进行。表5出厂检验项目1239QC/T631—XXXX6.2型式检验6.2.1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定型时;b)批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结构有重大更改或生产场地变更,影响产品性能时;c)停产已逾一年的产品,重新生产时;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6.2.2型式检验项目及抽样方案按表6进行。表6型式检验项目1234566.3判定规则6.3.1出厂检验项次合格率大于或等于80%,该批次产品可以作合格品出厂,项次合格率小于80%,允许加倍抽查。6.3.2加倍抽查项次合格率小于80%,应对该批次产品进行全数检验,并对所有有缺陷的项目进行返6.3.3经返工后,项次合格率大于80%,可作为合格品出厂,不能返工或经返工项次合格率仍小于80%,该批次产品不能作为合格品出厂。6.3.4经过型式检验的样品不能作为合格品出厂。6.3.5列入本文件型式检验的项目为关键项,型式检验有不合格项,允许加倍复查一次,重新判定。产品关键项目有一项不合格,该批次产品不能作为合格品出厂。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消声器上应有永久性制造日期标记。当无法从外形上识别消声器装配方向时,应有表示排气进出方向的永久性箭头标记。7.2产品应妥善包装,包装内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或制造厂商说明,为客户装配生产线发货产品应与客户协商包装要求,包装箱(袋)外宜标明以下内容:a)注册商标,或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条码;b)产品名称和型号;c)制造厂名、地址、邮编和电话;d)产品执行标准编号;e)出厂编号(批号)或出厂日期;f)数量;g)总质量和净质量;h)包装箱外形尺寸;i)“防淋雨水”或相应标记。7.3产品在运输途中应防止磕碰、变形。在长途运输途中应有防锈蚀措施。7.4产品应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库房中贮存。QC/T631—XXXX消声器台架试验报告表A.1试验基本状况记录表试验样品零件号试验样品生产厂家 试验日期年月日试验时间 试验人员 试验地点测功机型式/型号 传声器位置(室内/室外)发动机制造厂家 天气大气压(kPa)发动机型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过氧化锌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调压箱市场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装饰天花板制造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蜜蜂养殖与蜂产品加工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莴苣和菊苣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膜片式微孔曝气器行业前景趋势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行业运行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粗粮饮料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硝酸异辛酯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眼影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 光伏电气设备试验方案
- 经济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全套】
- 2024-2030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非标自动化行业需求领域与供需平衡预测分析报告
- 2024年重庆市高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学习强国)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DL∕T 540-2013 气体继电器检验规程
- 数控机床技术先进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