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一位英国诗人在诗作中写道:“在一颗沙粒中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野花中看到一个天国;在你的手掌中把握无限;在一个小时中把握永恒。”这首诗的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 B.印象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在一颗沙粒中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野花中看到一个天国;在你的手掌中把握无限;在一个小时中把握永恒。”是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诗句,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答案:A2.19世纪中叶法国某小说家曾对一位挚友说:“你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我依据我希望的人类来描绘。”该小说家应当属于()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解析:题干所指的小说家主见“依据我希望的人类来描绘”,这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等特点。答案:D3.“常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宠爱从雄伟、邈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从而“激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事实上反映了人们()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解析:材料所示的创作风格应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对启蒙思想家所提倡的理性王国的悲观,是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故B项正确。答案:B4.雨果几乎经验了19世纪法国的全部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巴黎圣母院》是其著作之一,与这部著作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B.利用了剧烈的对比C.表达了作者对美妙心灵的赞美D.反映了大革命前夕封建王朝的黑暗解析:本题考查调动运用学问的实力。《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浪漫主义文学出现于法国大革命后。答案:D5.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样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溢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两点,一是“20世纪初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爱国青年都在主动探究救国救民的道路。二是G.Byron(拜伦)是英国闻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的特点是对社会弊端进行抨击,反对封建专制,歌颂民主自由。这正契合了当时中国爱国青年的需求,因此深受他们的宠爱。答案:D6.巴尔扎克,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是“吃黑面包的收账员的诚恳”,主要以此说明()A.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B.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悲观C.用作品描绘了法国人民抗拒侵略的斗争场景D.他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真实地反映了法国社会生活。答案:D7.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除细微环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下列文学流派符合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A.古典主义文学 B.启蒙文学C.浪漫主义文学 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解析:由“除细微环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可以推断出这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体现,故D项正确。答案:D8.被誉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的哪部作品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之作()A.《童年》 B.《在人间》C.《海燕之歌》 D.《母亲》解析:《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被列宁赞扬为“一本特别刚好的书”。答案:D9.“假如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到荒谬的程度,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他那具有新颖 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激昂”。材料评价的文学流派是()A.古典主义 B.批判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峻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苦痛,“荒谬的程度”“似是而非的诡谲”“新颖 形式”,都反映了现代主义的特征,故D项正确。答案:D10.有一位闻名作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小说)我要让人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惊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笑过的一切。”据此推想他最有可能属于哪一派文学派别()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现代主义文学不主见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动身,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故选D项。答案:D11.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突破逻辑严密的传统心理描写方法,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干脆展示人物潜意识,再现当前、过去情景,或对将来的想象,不受时空和逻辑限制,貌似紊乱,实则高度真实。这部小说的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无产阶级文学 D.现代主义解析:依据材料内容“突破逻辑严密的传统心理描写方法”“干脆展示人物潜意识”“不受时空和逻辑限制,貌似紊乱,实则高度真实”可知这部小说的创作风格是现代主义,故D项正确。答案:D12.徐葆耕在《西方文学十五讲》中谈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和现代化科学固有特性把整个西方世界联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网络系统,人不再是单个的人,而是整个网络中的一个因子,一个……小零件……为了……使被挤压的心灵获得自由,人们重新起先找寻上帝。”在此背景下西方兴起了()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本题考查获得材料信息、调用所学学问的实力,从题干中“现代化科学固有特性把整个西方世界联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网络系统”“为了使被挤压的心灵获得自由,人们重新起先找寻上帝”等信息可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人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在精神方面出现了危机,这符合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问题。材料一浪漫主义在许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浪漫主义的作家把想象……直觉作为视察、理解世界的工具。他们吸取了卢梭认为社会和物质的旺盛毁坏了人性的观点,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浪漫主义强调特性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单一价值,是推动民族主义出现的主要动力。——唐纳德·卡根《西方的遗产》(下册)材料二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尤其是望见他那花布裹头,去助希腊独立时候的肖像……其实,那时拜伦之所以比较的为中国人所知,还有别一缘由,就是他的助希腊独立。时当清的末年,在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有叫喊报仇和抗拒的,便简单惹起感应。——摘编自鲁迅《杂忆》材料三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需要正确地设想其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丹纳《艺术哲学》(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举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拜伦诗歌在清末受到中国青年宠爱的缘由。从材料一、二动身,分析浪漫主义文学的主动影响。(3)以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为例,说明材料三的观点。从历史角度看,鲁迅作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1)“背景”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特殊是要抓住浪漫主义文学和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列举代表人物及作品只需精确即可。(2)第一小问,提取材料二信息并联系课本学问回答;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从民族主义和艺术自身发展等方面作答。(3)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三所揭示的文学艺术与时代和风俗的关系,以及1918年的时代特征回答;其次小问,依据所学学问回答。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向欧美各国扩展,法国大革命,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快速发展;启蒙思想家所提倡的“理性王国”与现实产生剧烈的反差;卢梭等人对过度崇拜理性思想的批判。代表人物及作品:英国雪莱《西风颂》、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2)缘由:拜伦诗歌艺术水平较高;拜伦宣扬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拜伦本人主动参与希腊民族解放斗争;清末中国民主革命思想渐渐盛行,拜伦诗歌简单引起他们的共鸣。影响:浪漫主义文学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文艺创作,促成了一大批文学艺术精品的诞生。(3)说明:文学是时代精神和风俗的反映,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揭露了中国传统社会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的丑陋,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革命的代表作,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影响:鼓舞了人们的斗争志气,唤起了国人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你可会遗忘那欢乐的时刻,被我们在爱之亭榭下埋没?对着那冰冷的尸体,我们铺了不是青苔,而是叶子和鲜花。呵,鲜花是失去的欢乐,叶子是希望,还依旧留贮。——雪莱《往昔》材料二《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多卷本巨著,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里,他以醒悟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们供应了一部法国社会,特殊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袤的社会图景。材料三1953年《等待戈多》曾在法国演出,连演三百场,轰动法国。1957年《等待戈多》在美国旧金山监狱演出,观众是1400名囚犯。它竟然马上被囚犯观众所理解,一个个感动得痛哭流涕。一个犯人说:“戈多就是社会。”另一个犯人说:“他就是局外人。”(1)材料一的作品具有怎样的特征?这种风格产生的缘由是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风格有何不同?(3)概括材料三作品的艺术特点,《等待戈多》大受欢迎背后反映的是什么问题?解析:本题考查西方近代文学的发展。第(1)问,诗作中的“叶子是希望,还依旧留贮”,表明作者对将来充溢向往,据此推断该诗作特征;结合19世纪初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这一风格产生的缘由。第(2)问,依据材料中“以醒悟的现实主义笔触”“广袤的社会图景”并结合现实主义的特征分析两者的不同。第(3)问,结合荒诞派的相关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