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2/1E/wKhkGWdEBOCAd232AAInbzba95g544.jpg)
![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2/1E/wKhkGWdEBOCAd232AAInbzba95g5442.jpg)
![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2/1E/wKhkGWdEBOCAd232AAInbzba95g5443.jpg)
![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2/1E/wKhkGWdEBOCAd232AAInbzba95g5444.jpg)
![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2/1E/wKhkGWdEBOCAd232AAInbzba95g54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共29分)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卑劣(liè)应和(hé)拈轻怕重(niān) B.胆怯(qiè)绚丽(xuàn)锲而不舍(qiè) C.寒噤(jìn)取缔(dì)大庭广众(tīng) D.悄然(qiāo)拜谒(yè)矫揉造作(jiǎo)2.(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北方多槐,槐树是人们乡情的。随风潜入远行游子梦中的,是槐花的香味和着玄蝉声的树荫。古槐树皮间的沟壑深了毫厘,是几十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古槐,不声不响,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感情更像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相互陪伴度过温热岁月。A.寄予承载伫立 B.寄托记载伫立 C.寄予记载矗立 D.寄托承载矗立3.(2分)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启用数字人技术,吉祥物“安达”和“赛努”活灵活现地体现在观众面前。②数字人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动作捕捉、人工智能等科技开发设计的。③它是具有“人”的外形、表情、语言、行为的可交互虚拟形象。④这种形象凭借丰富的表现力、突出的互动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为大众生活带来全新体验。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4.(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何以阅读□读书知人,读史阅世。读王佐良,他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有深刻洞见,今天读来仍有启发意义□读叶嘉莹,她由词体美学意蕴提出“弱德之美”,充满温柔的力量;读厉以宁,他以经济学理论阐释中国道路的学术著作,其理论创见与深厚学养、严谨学风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密不可分□A.:ㅤㅤ;ㅤㅤ。 B.?ㅤㅤ;ㅤㅤ…… C.:ㅤㅤ。ㅤㅤ…… D.?ㅤㅤ。ㅤㅤ。5.(3分)下面对《己亥杂诗(其五)》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A.首句用“浩荡”形容“离愁”的广大无边,“白日斜”暗指当时的国运与局势。 B.次句诗人说一离京师,从此便如远隔天涯,写出了诗人对国事的忧念,更加忧伤。 C.后两句展开联想,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 D.本诗通过叙事、抒情等方式,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6.(9分)阅读《迎春和连翘谁把春来报》一文,完成下列各题。迎春和连翘谁把春来报赵世伟①春天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五颜六色的花次第开放。②迎春是北方地区最早开花的灌木之一,是名副其实的迎接春天的使者。因其美好的寓意,黄色的迎春花赢得许多人的喜爱。只是许多人不知道,他们眼中的“迎春”,可能是另一种开黄花的植物——连翘。③迎春和连翘属于远房亲戚,同为木樨科家族的成员。其中迎春隶属素馨属,与茉莉、素馨的亲缘关系较近,全世界素馨属植物有200多种。而连翘属于连翘属,连翘属在全世界仅有7种植物,其中连翘因具有抗炎、解热、镇吐、抗肝损伤等作用,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迎春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因其先于众花开放,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④区别迎春和连翘最简便直观的方法,是看花瓣数量。迎春的花朵较小,花瓣数5至6枚。而连翘的花略大,花瓣数为4枚。虽然都是在春天开花,迎春通常花期较早,天气略转暖即开放,等花期结束之后才慢慢长出叶片。连翘通常在3月同桃花杏花一起开放。⑤迎春的植株比较秀气,株型整齐,枝条一般纤细且自然下垂,节间较短。而连翘则略显高大粗壮,植株呈直立状生长或在末端下垂。迎春的枝条为四棱形,即使在冬天也呈绿色;而连翘的小枝为圆柱形,通常为棕褐色。⑥连翘叶通常为单叶,或三裂至三出复叶,叶片呈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叶片比较大,除了基部以外边缘都有整齐的粗锯齿。迎春的叶片是三出复叶,小叶较小,卵状椭圆形,全缘,一般呈十字形对称生长。⑦此外,连翘通常每年10月结果,其果实就是药用的部位。连翘可通过播种的方法来繁殖。迎春在栽培中不易结果,一般都是用扦插方式来繁殖。在较少情况下迎春会结出蓝黑色浆果。实际上,春天开黄色花的不只迎春和连翘,比如南方地区常见的云南黄素馨,与迎春更为接近,在当地也常常被误认为是迎春。⑧无论迎春,还是连翘,都让我们体会到自然万物的美好。春天来了,百花竞开,去尽情欣赏这大自然的馈赠吧!(选自《人民日报》)(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迎春是迎接春天的使者,也是北方地区最早开花的灌木。B.迎春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种类繁多,隶属素馨属。C.连翘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属于连翘属。D.迎春和连翘都在春天开花,迎春天气略转暖即开放,连翘通常晚于迎春开花。(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迎春和连翘在春季开花的时间不同。B.使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迎春和连翘在春季开花的时间不同。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通过花瓣数量可以区分迎春和连翘。D.使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通过花瓣数量可以区分迎春和连翘。(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由春天五颜六色的花次第开放,引出对迎春和连翘各自特征的说明。B.第②段中加点词“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的特点。C.第⑤段从株型、枝条、颜色方面,说明迎春植株和连翘植株的差异。D.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说明了迎春和连翘的区别,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7.(9分)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尤:格外B.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C.日光下澈澈:清澈D.悄怆幽邃邃:深(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其岸势犬牙差互D.凄神寒骨(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B.第②段写游鱼,首先是由面到点,接着采用特写镜头,直接描摹出小石潭水的澄澈透明。C.第③④段描写潭上的景物,文章的情感由此前的“乐”,渐渐转化为“寂寥”与“悄怆”。D.本文的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三五七字句,造成参差错落的变化美,极具韵味。二、(共6分)8.(6分)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3),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4)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两句,诗人借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福和思念之情。三、(共7分)9.(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乾隆初,李御史慎修,德州人。身躯伛偻而敢言直谏,上于上元夜赐诸王公大臣观火戏,公安谏阻之,以为玩物丧志。上喜吟诗,尝召对,问能诗否,因进言:“皇上一日万几,恐以文翰①妨政治,祈不以此劳圣虑。”上韪②其言,载其言于诗。上尝召见曰:“是何渺小丈夫,乃能直言若此。”公奏曰:“臣面陋而心善。”上大笑。又当时以钱贵③故,诸大臣议变法制,公上疏阻之,历举前代之政,洋洋万言,已预料近日钱价俑贵之弊矣。(节选自《啸亭续录》,有删改)【注释】①文翰:翰,原指羽毛,后借指毛笔、文字、书信。文翰,这里指文章、文采。②韪(wěi):动词,以为是,即认为是对的。③钱贵:清政府规定千文制钱合银1两,银1两超过1000钱称为“银贵钱贱”,反之为“银贱钱贵”。(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公尝谏阻之②又当时以钱贵故(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上尝召见曰:“是何渺小丈夫,乃能直言若此。”(3)请结合原文分析,李慎修具有怎样的品格和才能。四、(共15分)10.(15分)阅读《养一晚月色入诗》一文,回答问题。养一晚月色入诗杜明芬①对于月色,我向来是不介意多费笔墨的。②月色似乎总有一种清冷冷的味道,在不经意的时候就引人沉思。我喜欢看冷清的月光透过湖面照在一尾鲤鱼的鳍上,也喜欢热闹的月光穿过树影落在读书人的身旁。有了月光,万事万物仿佛就都有了想象。③灯影是月色的桨,烟火是月色的帆。一条寂寞的长街上灯火微微,偶尔还能听见几声犬吠。当月光轻柔地落在青石板、屋檐还有那半截枯朽的树枝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辛弃疾的那一首《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此时此刻,岁月温柔,月光辵故事发生的佐证。一个平常小院里,瘦弱的老人为他心爱的妻子煮了一壶滚烫的茶,茉莉茶的幽香顺着微风爬上洁白的月色,映照着院里的紫藤萝。灯影下,妻子端来炒好的一荤一素,而后两人对坐。不谈哲学和书籍,也不谈审美和情趣,只是说着:“明天又是一个好天气。”寻常巷陌总有简单的生活,月光微微,烟火悠悠,好似从未有故事发生,但月光知晓你与我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对待生活。④宁静是月色的曲,从容是月色的词。当一个人与月光对坐时,却也不愿怠慢生活。或宁静是月色的曲,从容是月色的词。当一个人与月光对坐时,却也不愿怠慢生活。或是在废旧的玻璃瓶上画一束向日葵,抑或拿出朋友送的尤克里里(是先秦)调调音,或者是对着喜欢的字帖临摹一首词,再不然一个人发发呆想想明天的生活……日子虽平淡如水,激不起半点水花,但平淡中也有生活的诗意。月色照耀的那一刻,适合宁静地畅想,也适合仔细地回味,更适合将自己看作一颗星星,光芒微弱却也能与月亮同在。我欣赏处事不惊的人,许是因为他们足够沉稳从容。他们深知花开花落自有时序,人来人往皆是定律。我理应不强求这朵花必须此刻开,这轮月必须此时摘,我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去等待。就像今晚的月色,从朦胧隐约、薄如蝉翼到明月高悬、温柔耀眼,至少也要耗费几个时辰的光阴。生活就像是一幅画,在落笔时亦应提前省视内心。是想要一篱架的凌霄花还是只要一株广玉兰,是要一只猫还是一壶茶?漫漫岁月里的多种滋味唯有自己明白,如此,找到一种从容的态度才能与岁月达成真正的和解。⑤素简是月色的意,深情是月色的境。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特别喜欢“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一句。农历十五的月亮真是美好,将那一晚的夜色变得极为温柔。树影也可爱,清风也可爱,你与我都是可爱的人,我们都对生活抱以最诚挚的热情和最饱满的爱意。虽然琐碎之事如月色般浅淡,又素净又简单,但素简才是生命的真谛。人的一生不免有波澜壮阔之景,但多数是以平淡如水来为生活作序。走过万里路,看过万座山,听过万句言,还是觉得最爱之处在最寻常之地。喜欢那间住了很久的小屋子和那株养了很久的水仙花,也喜欢那本读了很多遍的书和那句写了很多遍的诗,我总觉得人是长情的,因为我们所追求的一直是内心里如月色般的平和。⑥养一晚月色入诗,将生活的情致写于月亮之中。而后在月光下做个温柔的人,闲时听松风过耳,忙时与花草呢喃,你看这人间烟火,可爱否?(选自《思维与智慧》2024年3期,有删改)(1)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第③段引用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两句词有何作用?(3)请结合语境,从感官角度品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一个平常小院里,瘦弱的老人为他心爱的妻子煮了一壶滚烫的茶,茉莉茶的幽香顺着微风爬上洁白的月色,映照着院里的紫藤萝。(4)文章结尾作者说:“养一晚月色入诗……可爱否?”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觉得这月色下的人间烟火“可爱”?五、(共13分)11.(5分)“天津始‘钟’‘响’你——春风十里,天津等你”春季文旅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10大热门推荐、90项重点活动、60个赏花点位,为广大游客提供一场别具风味的盛宴。某班学生将开展以“春风十里,天津等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利用军事文化资源,泰达航母主题公园举办“花漾之春•约会航母”主题活动,吸引游客登航母看军舰,凭栏远眺,领略“航母编队”的恢宏气势,体验独具特色的军事文化。游客在春日的航母公园中感受别样的浪漫与军事魅力。【材料三】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大河文明展”的活动,神秘莫测的古埃及木乃伊、绚丽的古印度陶钵、栩栩如生的古代两河流域浮雕像、巧夺天工的古代中国青铜器……带领游客深入探索大河文明的魅力,增添丰富和多样的历史文化内涵。【材料四】春山里隆重推出“绿艺生活、春风纸鸢节”活动,春风纸鸢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制作技艺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形状各异的风筝,为游客带来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活体验。(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春风十里,天津等你”各项活动特色。12.(4分)在“探寻名著作者”活动中,许多同学搜集了资料,为名著作者写了小传。请你根据作者小传写出相应的作品。作品作者小传《(1)》他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后来成为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2)》他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著名的现当代诗人。他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解放后的生活里,写作已然成为他的生活方式。《(3)》他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小时候勤奋好学,过目成诵。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4)》他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6月他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13.(4分)鲁迅说:“中国确也还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因此,某班同学以“探寻《水浒传》中的‘水浒气’”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中有同学摘抄了《水浒传》中的片段,并做了批注。请你完成以下两个阅读任务。【原文】柴进大笑道:“大汉,你认得宋押司不?”那汉道:“我虽不曾认得,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柴进问道:“如何见得他是天下闻名的好汉?”那汉道:“却才不说了;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批注】柴进和宋江的“水浒气”都体现在收容他人,救助他人。(1)原文中的“那汉”是谁?批注中提到的“水浒气”体现了梁山泊哪种侠义精神?(2)柴进和宋江的“水浒气”虽然都体现在收容他人,救助他人方面,但细读文本,我们发现“那汉”最终还是选择投奔宋江,请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六、(共50分)14.(50分)作文。作家汪曾祺说,世界纷扰,路途多艰,无法逃避,但不管你走到哪一步,也不必愁眉苦脸,可慢下来细品生活,就会发现很多美好。是啊,时光匆匆,我们应该学会在紧张忙乱中放慢脚步:看一片云,赏一朵花,吟一首诗,唱一支歌,踢一场球,跑一次步,看一回海,尝一种美食……发现成长中忽略了的乐趣,体味生活中的诸多美好。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共29分)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卑劣(liè)应和(hé)拈轻怕重(niān) B.胆怯(qiè)绚丽(xuàn)锲而不舍(qiè) C.寒噤(jìn)取缔(dì)大庭广众(tīng) D.悄然(qiāo)拜谒(yè)矫揉造作(jiǎo)【解答】A.有误,“应和”的“和”应读作“hè”。B.正确。C.有误,“大庭广众”的“庭”应读作“tíng”。D.有误,“悄然”的“悄”应读作“qiǎo”。故选:B。2.(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北方多槐,槐树是人们乡情的。随风潜入远行游子梦中的,是槐花的香味和着玄蝉声的树荫。古槐树皮间的沟壑深了毫厘,是几十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古槐,不声不响,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感情更像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相互陪伴度过温热岁月。A.寄予承载伫立 B.寄托记载伫立 C.寄予记载矗立 D.寄托承载矗立【解答】寄予:指寄托;给予关怀、同情等。寄托:本意是心灵的某种依靠。根据语境,第一空填:寄托。承载:指承受支撑物体。记载:意思是指把事情记录下来,也指记录事情的文字。根据语境,第二空填:承载。伫立:指长时间地站立,没有动作;也指站立。矗立:词义为高耸直立。根据语境,第三空填:矗立。故选:D。3.(2分)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启用数字人技术,吉祥物“安达”和“赛努”活灵活现地体现在观众面前。②数字人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动作捕捉、人工智能等科技开发设计的。③它是具有“人”的外形、表情、语言、行为的可交互虚拟形象。④这种形象凭借丰富的表现力、突出的互动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为大众生活带来全新体验。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解答】A.有语病,“吉祥物‘安达’和‘赛努’活灵活现地体现在观众面前”是“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启用数字人技术”的结果,所以应在“吉祥物”前加“让”。BCD.正确。故选:A。4.(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何以阅读□读书知人,读史阅世。读王佐良,他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有深刻洞见,今天读来仍有启发意义□读叶嘉莹,她由词体美学意蕴提出“弱德之美”,充满温柔的力量;读厉以宁,他以经济学理论阐释中国道路的学术著作,其理论创见与深厚学养、严谨学风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密不可分□A.:ㅤㅤ;ㅤㅤ。 B.?ㅤㅤ;ㅤㅤ…… C.:ㅤㅤ。ㅤㅤ…… D.?ㅤㅤ。ㅤㅤ。【解答】“何以阅读”是疑问语气,后面用问号。“今天读来仍有启发意义”是并列分句结尾,后面用分号。“其理论创见与深厚学养、严谨学风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密不可分”是不完全列举,后面用省略号。故选:B。5.(3分)下面对《己亥杂诗(其五)》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A.首句用“浩荡”形容“离愁”的广大无边,“白日斜”暗指当时的国运与局势。 B.次句诗人说一离京师,从此便如远隔天涯,写出了诗人对国事的忧念,更加忧伤。 C.后两句展开联想,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 D.本诗通过叙事、抒情等方式,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议论和抒情。故选:D。6.(9分)阅读《迎春和连翘谁把春来报》一文,完成下列各题。迎春和连翘谁把春来报赵世伟①春天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五颜六色的花次第开放。②迎春是北方地区最早开花的灌木之一,是名副其实的迎接春天的使者。因其美好的寓意,黄色的迎春花赢得许多人的喜爱。只是许多人不知道,他们眼中的“迎春”,可能是另一种开黄花的植物——连翘。③迎春和连翘属于远房亲戚,同为木樨科家族的成员。其中迎春隶属素馨属,与茉莉、素馨的亲缘关系较近,全世界素馨属植物有200多种。而连翘属于连翘属,连翘属在全世界仅有7种植物,其中连翘因具有抗炎、解热、镇吐、抗肝损伤等作用,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迎春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因其先于众花开放,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④区别迎春和连翘最简便直观的方法,是看花瓣数量。迎春的花朵较小,花瓣数5至6枚。而连翘的花略大,花瓣数为4枚。虽然都是在春天开花,迎春通常花期较早,天气略转暖即开放,等花期结束之后才慢慢长出叶片。连翘通常在3月同桃花杏花一起开放。⑤迎春的植株比较秀气,株型整齐,枝条一般纤细且自然下垂,节间较短。而连翘则略显高大粗壮,植株呈直立状生长或在末端下垂。迎春的枝条为四棱形,即使在冬天也呈绿色;而连翘的小枝为圆柱形,通常为棕褐色。⑥连翘叶通常为单叶,或三裂至三出复叶,叶片呈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叶片比较大,除了基部以外边缘都有整齐的粗锯齿。迎春的叶片是三出复叶,小叶较小,卵状椭圆形,全缘,一般呈十字形对称生长。⑦此外,连翘通常每年10月结果,其果实就是药用的部位。连翘可通过播种的方法来繁殖。迎春在栽培中不易结果,一般都是用扦插方式来繁殖。在较少情况下迎春会结出蓝黑色浆果。实际上,春天开黄色花的不只迎春和连翘,比如南方地区常见的云南黄素馨,与迎春更为接近,在当地也常常被误认为是迎春。⑧无论迎春,还是连翘,都让我们体会到自然万物的美好。春天来了,百花竞开,去尽情欣赏这大自然的馈赠吧!(选自《人民日报》)(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A.迎春是迎接春天的使者,也是北方地区最早开花的灌木。B.迎春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种类繁多,隶属素馨属。C.连翘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属于连翘属。D.迎春和连翘都在春天开花,迎春天气略转暖即开放,连翘通常晚于迎春开花。(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迎春和连翘在春季开花的时间不同。B.使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迎春和连翘在春季开花的时间不同。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通过花瓣数量可以区分迎春和连翘。D.使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通过花瓣数量可以区分迎春和连翘。(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第①段由春天五颜六色的花次第开放,引出对迎春和连翘各自特征的说明。B.第②段中加点词“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的特点。C.第⑤段从株型、枝条、颜色方面,说明迎春植株和连翘植株的差异。D.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说明了迎春和连翘的区别,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A.有误,根据文章第②段“迎春是北方地区最早开花的灌木之一,是名副其实的迎接春天的使者”可知,迎春是北方地区最早开花的灌木之一,选项“是北方地区最早开花的灌木”表述过于绝对。BC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辨析及作用。根据画线句“迎春的花朵较小”“连翘的花略大”可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根据“花瓣数5至6枚”“花瓣数为4枚”可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根据第④段“区别迎春和连翘最简便直观的方法,是看花瓣数量”可知,画线句运用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通过花瓣数量可以区分迎春和连翘。故选:D。(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ACD.正确;B.有误,“可能”一词表推测,句子的意思是他们眼中的“迎春”,或许是另一种开黄花的植物连翘,并不是非常确定是连翘,“可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而不是生动形象。故选:B。答案:(1)A(2)D(3)B7.(9分)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水尤清冽尤:格外B.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C.日光下澈澈:清澈D.悄怆幽邃邃:深(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D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其岸势犬牙差互D.凄神寒骨(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第①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B.第②段写游鱼,首先是由面到点,接着采用特写镜头,直接描摹出小石潭水的澄澈透明。C.第③④段描写潭上的景物,文章的情感由此前的“乐”,渐渐转化为“寂寥”与“悄怆”。D.本文的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三五七字句,造成参差错落的变化美,极具韵味。【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句意: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澈:穿透。故选:C。(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A.名词作状语,向西;B.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C.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D.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CD.正确;B.有误,第②段写游鱼,首先是由面到点,接着采用特写镜头,运用动静结合,突出了鱼儿的活泼可爱,又侧面烘托了小石潭水的澄澈透明。故选:B。答案:(1)C(2)D(3)B二、(共6分)8.(6分)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诗人借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福和思念之情。【解答】答案:(1)病树前头万木春(2)闲敲棋子落灯花(3)乡书何处达(4)不求闻达于诸侯(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意“婵”的书写)三、(共7分)9.(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乾隆初,李御史慎修,德州人。身躯伛偻而敢言直谏,上于上元夜赐诸王公大臣观火戏,公安谏阻之,以为玩物丧志。上喜吟诗,尝召对,问能诗否,因进言:“皇上一日万几,恐以文翰①妨政治,祈不以此劳圣虑。”上韪②其言,载其言于诗。上尝召见曰:“是何渺小丈夫,乃能直言若此。”公奏曰:“臣面陋而心善。”上大笑。又当时以钱贵③故,诸大臣议变法制,公上疏阻之,历举前代之政,洋洋万言,已预料近日钱价俑贵之弊矣。(节选自《啸亭续录》,有删改)【注释】①文翰:翰,原指羽毛,后借指毛笔、文字、书信。文翰,这里指文章、文采。②韪(wěi):动词,以为是,即认为是对的。③钱贵:清政府规定千文制钱合银1两,银1两超过1000钱称为“银贵钱贱”,反之为“银贱钱贵”。(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公尝谏阻之劝谏劝说规劝②又当时以钱贵故原因,缘故(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上尝召见曰:“是何渺小丈夫,乃能直言若此。”(3)请结合原文分析,李慎修具有怎样的品格和才能。【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李慎修曾经劝谏阻止这件事。谏:劝谏劝说规劝。②句意为:当时因为钱贵的原因。故:原因,缘故。(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有:尝,曾经;乃,竟然。句意为:皇上曾经召见他说:“你是身材多么矮小的人,竟然能够像这样直言进谏。”(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身躯伛偻而敢言直谏,上于上元夜赐诸王公大臣观火戏,公安谏阻之,以为玩物丧志”可知,李慎修不顾自身形象,勇敢地向皇上进谏,在上元夜皇上赐观火戏时,直言这是玩物丧志,体现了他的正直和敢于直言;根据“又当时以钱贵故,诸大臣议变法制,公上疏阻之,历举前代之政,洋洋万言,已预料近日钱价俑贵之弊矣”可知,李慎修预见到改变钱法制度可能带来的弊端,通过列举前代政事进行劝阻,展现出其具有远见卓识;根据“上尝召见日:‘是何渺小丈夫,乃能直言若此。’公奏日:‘臣面陋而心善。’上大笑”可知,当皇上说李慎修是“渺小丈夫”时,他马上回奏“臣面陋而心善”,巧妙地回应了皇上的话,化解尴尬,体现出他的机敏应变。答案:(1)①劝谏劝说规劝;②原因,缘故(2)皇上曾经召见他说:“你是身材多么矮小的人,竟然能够像这样直言进谏。”(3)①正直敢言,忠诚为国:劝谏皇帝不要玩物丧志(劝谏上元夜观火戏和阻止写诗),显示了他对国家关心。②沉着冷静,机智应变:当皇帝调侃他时(说他“是何渺小丈夫”),李慎修没有表现出胆怯或尴尬,而是机智地回答“臣面陋心善”,既显示了他的自知之明,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善意。③远见卓识:能够预见到变更法制可能带来的弊端,如钱价昂贵的问题。四、(共15分)10.(15分)阅读《养一晚月色入诗》一文,回答问题。养一晚月色入诗杜明芬①对于月色,我向来是不介意多费笔墨的。②月色似乎总有一种清冷冷的味道,在不经意的时候就引人沉思。我喜欢看冷清的月光透过湖面照在一尾鲤鱼的鳍上,也喜欢热闹的月光穿过树影落在读书人的身旁。有了月光,万事万物仿佛就都有了想象。③灯影是月色的桨,烟火是月色的帆。一条寂寞的长街上灯火微微,偶尔还能听见几声犬吠。当月光轻柔地落在青石板、屋檐还有那半截枯朽的树枝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辛弃疾的那一首《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此时此刻,岁月温柔,月光辵故事发生的佐证。一个平常小院里,瘦弱的老人为他心爱的妻子煮了一壶滚烫的茶,茉莉茶的幽香顺着微风爬上洁白的月色,映照着院里的紫藤萝。灯影下,妻子端来炒好的一荤一素,而后两人对坐。不谈哲学和书籍,也不谈审美和情趣,只是说着:“明天又是一个好天气。”寻常巷陌总有简单的生活,月光微微,烟火悠悠,好似从未有故事发生,但月光知晓你与我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对待生活。④宁静是月色的曲,从容是月色的词。当一个人与月光对坐时,却也不愿怠慢生活。或宁静是月色的曲,从容是月色的词。当一个人与月光对坐时,却也不愿怠慢生活。或是在废旧的玻璃瓶上画一束向日葵,抑或拿出朋友送的尤克里里(是先秦)调调音,或者是对着喜欢的字帖临摹一首词,再不然一个人发发呆想想明天的生活……日子虽平淡如水,激不起半点水花,但平淡中也有生活的诗意。月色照耀的那一刻,适合宁静地畅想,也适合仔细地回味,更适合将自己看作一颗星星,光芒微弱却也能与月亮同在。我欣赏处事不惊的人,许是因为他们足够沉稳从容。他们深知花开花落自有时序,人来人往皆是定律。我理应不强求这朵花必须此刻开,这轮月必须此时摘,我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去等待。就像今晚的月色,从朦胧隐约、薄如蝉翼到明月高悬、温柔耀眼,至少也要耗费几个时辰的光阴。生活就像是一幅画,在落笔时亦应提前省视内心。是想要一篱架的凌霄花还是只要一株广玉兰,是要一只猫还是一壶茶?漫漫岁月里的多种滋味唯有自己明白,如此,找到一种从容的态度才能与岁月达成真正的和解。⑤素简是月色的意,深情是月色的境。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特别喜欢“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一句。农历十五的月亮真是美好,将那一晚的夜色变得极为温柔。树影也可爱,清风也可爱,你与我都是可爱的人,我们都对生活抱以最诚挚的热情和最饱满的爱意。虽然琐碎之事如月色般浅淡,又素净又简单,但素简才是生命的真谛。人的一生不免有波澜壮阔之景,但多数是以平淡如水来为生活作序。走过万里路,看过万座山,听过万句言,还是觉得最爱之处在最寻常之地。喜欢那间住了很久的小屋子和那株养了很久的水仙花,也喜欢那本读了很多遍的书和那句写了很多遍的诗,我总觉得人是长情的,因为我们所追求的一直是内心里如月色般的平和。⑥养一晚月色入诗,将生活的情致写于月亮之中。而后在月光下做个温柔的人,闲时听松风过耳,忙时与花草呢喃,你看这人间烟火,可爱否?(选自《思维与智慧》2024年3期,有删改)(1)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第③段引用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两句词有何作用?(3)请结合语境,从感官角度品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一个平常小院里,瘦弱的老人为他心爱的妻子煮了一壶滚烫的茶,茉莉茶的幽香顺着微风爬上洁白的月色,映照着院里的紫藤萝。(4)文章结尾作者说:“养一晚月色入诗……可爱否?”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觉得这月色下的人间烟火“可爱”?【解答】(1)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结合第①段“对于月色,我向来是不介意多费笔墨的”可知,文章开篇直接点明写作对象,总领全文,并与标题“养一晚月色入诗”相照应;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月色的喜爱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对于月色,我向来是不介意多费笔墨的”也引出了下文对月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思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本题考查分析引用诗句的作用。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营造了月夜温馨宁静的氛围,充满诗情画意,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结合第③段“灯影是月色的桨,烟火是月色的帆”“此时此刻,岁月温柔,月光是故事发生的佐证”“月光知晓你与我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对待生活”可知,引用诗句还能引起人们对月夜的想象和憧憬,揭示了月夜月色的美好,月色与生活的和谐共存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月色的喜爱之情。(3)本题考查从感官的角度赏析句子。结合句子“一个平常小院里,瘦弱的老人为他心爱的妻子煮了一壶滚烫的茶,茉莉茶的幽香顺着微风爬上洁白的月色,映照着院里的紫藤萝”可知,这里的“茉莉茶的幽香”运用了嗅觉描写,“洁白的月色”“院里的紫藤萝”运用了视觉描写,这里通过嗅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平常人家的平常却幸福的生活,渲染了一种幸福美好的氛围,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简单宁静美好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第②段“月色似乎总有一种清冷冷的味道,在不经意的时候就引人沉思”“也喜欢热闹的月光穿过树影落在读书人的身旁。有了月光,万事万物仿佛就都有了想象”可知,无论是冷清的月光还是热闹的月光,都让人喜欢,引发想象。结合第③段“寻常巷陌总有简单的生活,月光微微,烟火悠悠,好似从未有故事发生,但月光知晓你与我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对待生活”可知,月色下长街、小院中寻常巷陌简单的生活,温柔、宁静、平和的烟火气让人喜爱。结合第④段“当一个人与月光对坐时,却也不愿怠慢生活”“日子虽平淡如水,激不起半点水花,但平淡中也有生活的诗意。月色照耀的那一刻,适合宁静地畅想,也适合仔细地回味,更适合将自己看作一颗星星,光芒微弱却也能与月亮同在。我欣赏处事不惊的人,许是因为他们足够沉稳从容。他们深知花开花落自有时序,人来人往皆是定律”“漫漫岁月里的多种滋味唯有自己明白,如此,找到一种从容的态度才能与岁月达成真正的和解”可知,月色下一人的畅想回味,能找到一种从容的态度与岁月达成真正的和解的诗意生活。结合第⑤段“我们都对生活抱以最诚挚的热情和最饱满的爱意。虽然琐碎之事如月色般浅淡,又素净又简单,但素简才是生命的真谛。人的一生不免有波澜壮阔之景,但多数是以平淡如水来为生活作序。走过万里路,看过万座山,听过万句言,还是觉得最爱之处在最寻常之地“我总觉得人是长情的,因为我们所追求的一直是内心里如月色般的平和”可知,如月色般素简的琐碎之事,让我们参透生命的真谛,追求内心里如月色般的平和。答案:(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点明文章的中心“月色”;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月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表达对月色的喜爱,为全文设定了一种温柔和沉思的感情基调。(2)引用的诗词描绘了月光笼罩下充满诗意的美景,强化了文章的主题(月色与生活的和谐共存);营造宁静而美丽氛围,引发了人们对月夜的想象与憧憬;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意蕴。(3)示例:这句话运用了嗅觉(“茉莉茶的幽香”)、视觉(“洁白的月色”和“院里的紫藤萝”)的感官描写,细致入微地描绘出了月光下小院生活的简单宁静,表现了对月色下平常人家烟火生活的喜爱与向往。(4)无论是冷清的月光还是热闹的月光,都让人喜欢,引发想象;月色下长街、小院中寻常巷陌简单的生活,温柔、宁静、平和的烟火气让人喜爱;月色下一人的畅想回味,能找到一种从容的态度与岁月达成真正的和解的诗意生活;素简和深情的月色带来美好意境,让我们对生活抱以最诚挚的热情和最饱满的爱意;如月色般素简的琐碎之事,让我们参透生命的真谛,追求内心里如月色般的平和。五、(共13分)11.(5分)“天津始‘钟’‘响’你——春风十里,天津等你”春季文旅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10大热门推荐、90项重点活动、60个赏花点位,为广大游客提供一场别具风味的盛宴。某班学生将开展以“春风十里,天津等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利用军事文化资源,泰达航母主题公园举办“花漾之春•约会航母”主题活动,吸引游客登航母看军舰,凭栏远眺,领略“航母编队”的恢宏气势,体验独具特色的军事文化。游客在春日的航母公园中感受别样的浪漫与军事魅力。【材料三】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大河文明展”的活动,神秘莫测的古埃及木乃伊、绚丽的古印度陶钵、栩栩如生的古代两河流域浮雕像、巧夺天工的古代中国青铜器……带领游客深入探索大河文明的魅力,增添丰富和多样的历史文化内涵。【材料四】春山里隆重推出“绿艺生活、春风纸鸢节”活动,春风纸鸢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制作技艺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形状各异的风筝,为游客带来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活体验。(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春风十里,天津等你”各项活动特色。【解答】答案:(1)示例:2024年天津初春从3月下旬到5月初各类花开放品种逐渐丰富。(2)示例: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利用军事文化资源,呈现别样的浪漫与军事魅力;国家海洋博物馆围绕“大河文明”,增添历史文化内涵;春山里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游客带来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活体验。12.(4分)在“探寻名著作者”活动中,许多同学搜集了资料,为名著作者写了小传。请你根据作者小传写出相应的作品。作品作者小传《(1)昆虫记》他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后来成为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2)艾青诗选》他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著名的现当代诗人。他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解放后的生活里,写作已然成为他的生活方式。《(3)西游记》他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小时候勤奋好学,过目成诵。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4)红星照耀中国》他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6月他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解答】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结合“后来成为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可知为为法布尔,他写的《昆虫记》。结合“他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解放后的生活里,写作已然成为他的生活方式”可知为艾青,他写的《艾青诗选》。结合“他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小时候勤奋好学,过目成诵。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可知为吴承恩,他写的《西游记》。结合“他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6月他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可知为斯诺,他写的《红星照耀中国》。答案:(1)昆虫记(2)艾青诗选(3)西游记(4)红星照耀中国13.(4分)鲁迅说:“中国确也还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因此,某班同学以“探寻《水浒传》中的‘水浒气’”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中有同学摘抄了《水浒传》中的片段,并做了批注。请你完成以下两个阅读任务。【原文】柴进大笑道:“大汉,你认得宋押司不?”那汉道:“我虽不曾认得,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柴进问道:“如何见得他是天下闻名的好汉?”那汉道:“却才不说了;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批注】柴进和宋江的“水浒气”都体现在收容他人,救助他人。(1)原文中的“那汉”是谁?批注中提到的“水浒气”体现了梁山泊哪种侠义精神?(2)柴进和宋江的“水浒气”虽然都体现在收容他人,救助他人方面,但细读文本,我们发现“那汉”最终还是选择投奔宋江,请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以及主题理解。根据原文“柴进问道:‘如何见得他是天下闻名的好汉?’”“却才不说了;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可知,此处的情节是宋江因在家杀死阎婆惜,出逃前往柴进府,在柴进府遇见了武松,那时候,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身上,武松愤怒要打宋江,柴进道出宋江姓名后,武松大惊,纳头便拜。第二天,武松说得知当时被他“打死”的人只是昏迷了,没有死去,就辞别柴进、宋江,赶奔清河县寻兄。可知,“那汉”是指:武松。批注中提到“柴进和宋江的‘水浒气’都体现在收容他人,救助他人”。就柴进而言,他不但能对前来投奔之人施舍衣食,接济钱物,还可以不分身份、不避风险的接纳藏匿犯下弥天大罪的人。加上其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运营中的消费者心理分析
- 社交媒体营销策略与网络舆论引导
- 小学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 少先队建队日活动总结
- 直播平台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策略
- 知识产权管理企业创新的基石
- 生产流程优化与员工绩效提升的关系
- 社区O2O超市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与改进措施
- 汽车钣金喷漆修理厂转让协议书范本
- 网络服务反馈协议书(2篇)
- 2025年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物业公司行政人事部职责
- 模具检测知识培训
- 医疗健康行业保密免责协议书
- 《设计思维与方法》课件
- 2025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主要知识点
- 第一课走进人工智能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第25章 概率初步(2)-2024-2025学年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零模)英语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