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杂交试验(一)课件_第1页
孟德尔杂交试验(一)课件_第2页
孟德尔杂交试验(一)课件_第3页
孟德尔杂交试验(一)课件_第4页
孟德尔杂交试验(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1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能保持性状的稳定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牛生小犊,山羊生羔,人生娃儿”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3问题探讨:不同颜色的牡丹:红牡丹和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人们曾认为生物的双亲的遗传物质混合后,子代的性状介于双亲之间;这种观点称为融合遗传。4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20215(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

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21岁起做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1865年宣读了自己研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回归了无机世界。主要贡献有:(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的生平简介:20216一、为什么用豌豆做实验易成功?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具有易区分的性状性状能稳定遗传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实验7我们先来学习一些概念: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雄蕊的花。(包括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8豌豆花剖面图自花传粉(自交)闭花授粉雄蕊(产生雄配子)雌蕊(产生雌配子)自然界中的豌豆几乎都是纯种1.豌豆花——两性花9玉米——单性花1011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如:豌豆的花色、种子形状、子叶颜色、茎的高矮等都可以称之为性状。再如:人的肤色,血型,高度,脸型等具有易区分的性状1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1314图1耳垂的位置1、有耳垂2、无耳垂15图2卷舌1、有卷舌2、无卷舌16图3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17图4上眼脸有无褶皱1、双眼皮2、单眼皮18图5

脸颊有无酒窝1、有酒窝2、无酒窝202119相对性状

相关概念

此概念的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2.0米,矮茎0.3米左右201)牵牛花的阔叶与小麦的窄叶()2)兔的白毛与黑毛()3)狗的长毛与卷毛()1.请判断下列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不是是不是【跟踪练习】212.下面都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①红葡萄与白葡萄②黄菊花与白菊花③黑头发与黄皮肤④白猫与黑狗⑤高杆水稻与矮杆水稻⑥黄牛与奶牛A、①②⑤B、①②③C、③④⑥D.③④⑤C22(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2)同时,豌豆还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3)豌豆的花大,便于人工授粉(4)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一、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易成功?202123思考感悟玉米也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吗?是。(1)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2)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多,结论更可靠;(3)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4)雌雄异花、同株,杂交、自交均可进行。202124去雄传粉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高茎(矮茎)的花矮茎(或高茎)的花202125人工杂交:去雄授粉套袋套袋(未成熟)(防止外来花粉干扰)(花蕊成熟)(防止外来花粉干扰)播种,获得子代植株,观察性状异花传粉26亲本:(父本和母本)父本(♂):指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母本(♀):指异花传粉时接受花粉的植株遗传图谱中的符号:PF1F2

子一代子二代♀♂×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27高茎的花矮茎的花正交反交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高茎的花矮茎的花28紫花豌豆作母本与白花豌豆作父本杂交正交:反交:紫花豌豆作父本与白花豌豆作母本杂交可区分核遗传(相同)和质遗传(母系遗传)【特别说明】(1)孟德尔杂交试验无论正、反交子一代均相同说明是核遗传。(2)正、反交还可用于可区分常染色体遗传(相同)和性染色体遗传(不同)。202129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正交:反交:显性类型个体做母本的杂交方式显性类型个体做父本的杂交方式30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父本)(母本)矮茎高茎×高茎正交反交发现问题不遵循融合遗传!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31高茎787高茎277矮茎×PF1F2高茎矮茎3:1(杂交)(自交)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32实验结果:1.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2.F2出现了性状分离3.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33(1)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不高不矮?现象的思考(3)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2)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34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2.84:1277(矮)787(高)茎的高度F2的比隐性性状显性性状性状2.82:1152(黄色)428(绿色)豆荚颜色2.95:1299(不饱满)882(饱满)豆荚的形状3.01:12001(绿色)6022(黄色)子叶的颜色3.15:1224(白色)705(灰色)种皮的颜色3.14:1207(茎顶)651(叶腋)花的位置2.96:11850(皱缩)5474(圆滑)种子的形状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又要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202135

1.生物体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三、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控制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来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是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来表示202136DD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高茎矮茎ddPF1(减数分裂)配子Dd3、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受精)Dd高茎4、受精时,遗传因子恢复成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纯合子、杂合子)202137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F13、配子形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Dd配子DdDdDdDDDdDddd高茎高茎高茎矮茎1∶2∶13∶1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02138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dd孟德尔对一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39Dd×DdDdDDDdDdddDD×dd高茎矮茎P配子DdF1Dd配子F2高茎高茎高茎矮茎1:2:1202140亲本:P父本:母本:子一代:F1子二代:F2杂交自交♀亲子代杂交符号配子分离比例基因型表现型遗传图解六要素P--亲代parentalgeneration

F--子代filialgeneration

202141堂上练习番茄有红果(R)和黄果(r),写出以下杂交的遗传图解:RR×RRRR×RrRR×rrRr×RrRr×rrrr×rr42你们认为关键要验证什么?请思考、讨论验证方法杂合子(Dd)是否产生了两种配子,既:D和d,且比例为1: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202143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Dddd×测交

配子DddDddd高茎

矮茎

1∶1测交后代

①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合②证明了F1是杂合子③证明了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让F1与___________杂交隐性纯合子请预测实验结果202144实验现象的验证:测交

F130:341:145五、分离定律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6

等位基因: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如Dd。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一定是杂合子。DdDD相同基因等位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及适用范围47(1)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中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如图所示:48(2)基因分离定律适用范围: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3、细胞核遗传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即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细胞核遗传。2021493、一对有耳垂的父母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说明()

A.有耳垂为显性形状B.无耳垂为显性形状

C.有耳垂为隐形形状D.不能说明问题

4、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3﹕1比例的是()

A.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B.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

C.F1代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D.F2代性状的分离比

5.在育种实验中,将纸袋套在花上的目的是()

A.保持开花的温度和水分B.防止花粉成熟后散失

C.防止自花传粉D.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A

D

D

2021509、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是()

A.其后代全部都是高茎豌豆B.其后代全部都是矮茎豌豆

C.后代一半高茎.一半矮茎D.以上三项都不对

10、下列关于遗传因子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B.具有显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为显性类型

C.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

D.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为隐性类型AD

学案纠错CDADDBDCADB性状分离51六、假说演绎法52以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试验为例分析说明:(1)提出问题→为什么F2中总是出现3∶1的比例?(2)假说解释→提出遗传因子控制相对性状等观点。(3)演绎推理→F1为杂合子,其测交后代为1∶1。(4)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演绎推理。(5)总结规律→通过实验验证,假说成立。53【典型案例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54【解析】1866年,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即基因。故A错。【答案】选A。55实验原理:精巢卵巢雄配子(精子)雌配子(卵子)模拟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七、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56步骤:甲桶(雌配子):两种彩球各10个乙桶(雄配子):两种彩球各10个摇动混合均匀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记录彩球字母组合放回小球,摇均,再抓取(重复做50—100次)统计分析模拟过程的含义:小桶:雌雄配子彩球:减数分裂形成的两种比例相等雌(或雄)配子左右手放在一起:受精作用即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D︰d=1︰1)♂(D︰d=1︰1)♀♂571DD:2Dd:1dd高:矮=3:158(1)雌雄配子交叉图解法:

(2)棋盘法:DdDd×DdDDDdddDdF1Dd配子F2DdDDDDddDdddDd♂♀F1F2八、遗传图解表示方法---交叉法、棋盘法59♀配子♂配子

½

D

½

d

½

D

½

DD¼

Dd¼

Dd¼

DdF2基因型比:1DD:2Dd:1ddF2表现型比:3高茎:1矮茎(棋盘格法)Dd(高茎)×↓遗传图解分析:60性状类型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基本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九、61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1.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2.多对相对性状杂交可把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杂交:基本概念杂交类型62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动物)。植物体中指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1.可不断提高纯合体所占比例;2.判断F1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自交:63回交:F1与亲本类型进行交配。有利于某些性状的传递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1.验证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2.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F1产生配子时的行为。3.验证F1的基因型,鉴定纯合子杂合子测交:64显性遗传因子(基因):

隐性遗传因子(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同一个英语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基因类型65纯合子(纯合体):杂合子(杂合体):由两个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发育而成的个体。如:DDdd如多对必须每对都纯和。如DDaaBB由两个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发育而成的个体。如多对,只要有一对杂合即为杂合子。个体类型66纯合子特点:①只产生一种配子②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③遗传因子组成相同(无等位基因)纯合子与杂合子在性状遗传上的区别: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会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还会发生性状分离。67基因型和表现型

F1Dd配子DF2DdDddDDDdDddd高茎矮茎高茎高茎基因型

表现型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68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69喜马拉雅白化兔25ºC时在体温较低的部分的毛都是黑色的,其余部分全为白色。但在30ºC以上的环境里长出的毛全为白色。70【归纳】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相同的环境下表现型相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种基因型的个体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型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71十、【难点突破】1.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判断(1)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的亲代杂交,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同一性状的亲本自交(植物)或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动物),若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72(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①双亲正常,若子代患病,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②双亲患病,若子代正常,则该病为显性遗传病。【特别提醒】在动物的有关杂交实验中,要选多对亲本杂交并产生足够多的子代个体,才能充分说明问题。73742.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表现为隐性性状的肯定是隐性纯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则既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⑴自交:让某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此法不适用于动物,适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⑵测交:让待测显性个体与隐性类型杂交,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子。75【特别提醒】植物既可以用自交也可以用测交,但在特别限定条件下要区别对待。如:①最简便方法用自交;②若既判断基因型又要保持纯种必须用自交。测交是在已经知道显隐性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若显隐性未知,应用自交(植物)或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动物),根据后代性状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来判断。③在动物的有关杂交实验中,要选多对亲本杂交并产生足够多的子代个体,才能充分说明问题。76【答案】选B。7778【答案】选B。793.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1)测交法: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中出现两种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个体,证明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2)自交法: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显、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也是由于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减数分裂产生花粉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80十一、分离定律的应用1.分离定律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②防止或减少某些遗传病的出现202181医学上的应用①系谱图ⅠⅡⅢ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男性正常女性正常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做出推断202182②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头小畸形等白化病:正常

AAAa(携带者)患者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配子亲代子代202183白化病:正常

AAAa(携带者)患者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配子亲代子代aaAaAaaa202184③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偏头痛等多指:患者

AAAa正常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配子亲代子代202185多指:患者

AAAa患者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配子亲代子代aaAaAaaa862.分离定律在育种上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遗传的基本定律。根据分离定律,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不会再分离,而显性性状可能发生分离,不能随意舍弃子一代。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需要连续自交,逐步淘汰由于性状分离出现的不良性状,直到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87(2)杂交育种的有关计算①隐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例小麦、水稻矮杆性状的选育(aa)F1Aa×

AAAaaa②显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例小麦抗杆锈病性状的选育(AA)F1Aa×AAAaaa1/42/41/4×AA1/42/4AAAaaa1/42/41/488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后,第n代的比例分析AA(1/4.3/8、7/8…1/2(1-1/2n)aa(1/4.3/8、7/8…1/2(1-1/2n)202189901.一对相对性状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后代中杂合子出现的概率___________,纯合子出现的概率____________(1/2)n1-(1/2)n应用:农业上选育显性性状的优良品种杂合子自交问题1/2N1-1/2N显性纯合体:隐性纯合体:½(

1-1/2N)½(

1-1/2N)杂合体:纯合体:91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922.Aa的黄粒豌豆自交3次,黄粒豌豆所占的比例(不进行淘汰挑选)纯黄×纯绿F1(黄)自交F2中挑出黄粒自交F3中挑出黄粒自交F4,问在F4中黄粒豌豆所占的比例(进行淘汰挑选)(2N-1)/(2N+1)杂合体:纯合体:2/(2N+1)93【规律总结】Tt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tt,至第n代,则;941.有由亲代基因型推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1∶1全为显性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为隐性十二、利用分离定律解题的方法952.由子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技巧一:隐性突破法(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表示,隐性性状的基因型肯定只有aa,由隐性性状能推知其亲代或子代体细胞中至少含有一个隐性基因a。然后根据其他条件再进一步推断亲代或子代体细胞中的另一个基因是A还是a。(如下图示)96技巧二: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用B,b表示相关基因):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Bb)。即Bb×Bb→3B__∶1bb。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③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BB×BB或BB×Bb或BB×bb。④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bb)。即bb×bb→bb。97十三、概率的计算方法概率是对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估计,是指特定事件与总事件的比例,其范围从0-1。1、杂合子(Aa)自交,求自交后代中某一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

(1)若该个体未知性状表现,则该个体遗传因子组成3种可能都有:AA.Aa和aa,比例为1:2:1,因此它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2)若该个体性状为显性性状,它的遗传因子组成有2种可能性:AA和Aa,比例为1:2,因此它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2)高茎中杂合子的概率?(1)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982.在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未肯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是某一性状的概率?

例如,一对夫妇均肤色正常,且他们的双亲肤色也都正常,但夫妇都有一个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1)确定该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概率。(2)如果该夫妇均为Aa,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4。(3)将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2/3×2/3)与该夫妇均为Aa的情况下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1/4)相乘,乘积即为该夫妇孩子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答案:1/9若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多少?若生一个男孩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993.自由交配与自交的区别。①自由交配:各种基因型个体之间均可交配,子代情况应将各自由交配后代的全部结果一并统计,计算技巧:先算出基因频率(即配子频率),再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再得出表现型的比例。②自交:同种基因型个体之间交配,子代情况只需统计各自交结果。202110020211012021102103104【解析二】F2除去全部黑身后,所有灰身基因型应为1/3BB.2/3Bb,则b的基因频率(b配子的频率)为1/3,则配子的频率的乘积得:bb=1/9,B_=8/9,灰身与黑身之比为8:1。【答案】选D.105十四、分离定律异常情况分析(1)不完全显性:如红花AA.白花aa,若杂合子Aa开粉红花,则AA×aa杂交再自交F2代性状比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不再是3∶1。(2)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性状分离比。如两只杂合黑豚鼠杂交,生下的4只小豚鼠不一定符合3黑1白,有可能全黑色或全白色,也有可能既有黑色又有白色,甚至还可能3白1黑。106(3)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致死基因是指某个基因的存在能使个体或配子致死,有以下几种情况:据致死基因的显隐性可分为:①隐性致死:指隐性基因纯合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②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107据致死基因发生作用的不同发育阶段可分为:①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具有生活力的配子。②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成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早夭的现象。108109【答案】A。110十五、补充内容1.显性的相对性第一种情况:豌豆为例亲本(P)高茎(DD)矮茎(dd)F1

高茎(Dd)F2

高茎(DD)高茎(Dd)矮茎(dd)比例121第一种情况:完全显性111第二种情况:茉莉花的花色为例亲本(P)红色(RR)白色(rr)F1

粉色(Rr)F2

红色(RR)粉色(Rr)白色(rr)比例121第二种情况:不完全显性112第三种情况:ABO血型为例第三种情况:IAIB为共显性、IAi和IBi为完全显性血型基因IAIBi血型(表现型)A型血B型血AB型O型血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已知人类的血型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IA,IB,i113血型基因型抗原(红细胞上)抗体(血清中)血清血细胞ABIAIBAB—不能使任一血型的红细胞凝集可被O,A,B型的血清凝集AIAIAIAiAB可使B及AB型的红细胞凝集可被O及B型的血清凝集BIBIBIBiBA可使A及AB型的红细胞凝集可被O及A型的血清凝集Oii—AB可使A,B及AB型的红细胞凝集不能被任一血型的血清凝集人类ABO血型的表型和基因型及其凝集反应2021114已知人类的血型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IA,IB,i则A型血与B型血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