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9 文言文阅读之实、虚词判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天津专用)_第1页
考点09 文言文阅读之实、虚词判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天津专用)_第2页
考点09 文言文阅读之实、虚词判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天津专用)_第3页
考点09 文言文阅读之实、虚词判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天津专用)_第4页
考点09 文言文阅读之实、虚词判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天津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9文言文实、虚词判断1.高考真题考点分布年份篇目/作者及朝代考查知识点2023年材料一:宋·程大昌《演繁露》材料二:明•杨荣《<题苏武忠节图>跋》实词推断虚词推断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文意理解翻译句子文意理解与情节鉴赏2022年唐·杜牧《投知己书》实词推断虚词推断文言断句信息筛选文意理解翻译句子文意理解与归纳2021年宋·苏轼《魏武帝论》唐·朱敬则《魏武帝论》实词推断虚词推断文言断句信息筛选文意理解翻译句子文意理解与归纳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1、实词:《考试大纲》中规定了考生要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一定要在牢牢掌握这120个实词的基础上,领悟理解实词含义的一般方法,以求收到闻一知十的奇效。翻译文言句子往往将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设置为得分点,其中重点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2、虚词:《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文言虚词已经多年没有单独设题考查,主要是在断句和翻译题中渗透了对虚词的考查。虚词的考查范围主要是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除了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外,高考也还有对其他文言虚词、兼词和复音虚词等进行考查的情况。天津卷,实词、虚词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实词部分针对重点实词主要进行一词多义的考查,需要学生在句中找到准确的词义;虚词部分主要与课内文言文进行考查,需要学生在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知识延伸。【备考策略】1、实词推断: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2、虚词推断: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命题预测】2025年天津卷,实、虚词的推断仍将是重点考查部分,实词方面,对于在不同语境下词义的延伸与拓展的考查将会更加综合,在虚词方面,在用法上需要注意特殊文言句式的使用,在意义方面加强对于词义准确理解的考查。考点精讲01实词推断(2024年·天津·和平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以自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删改)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煮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元年,诏封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节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摭其旧事 摭:拾取,找出B.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坐:因……犯罪C.而不能弭李逢吉之谤 弭:安抚D.皆笃于文行 笃:专注(2020·浙江·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上曾子固龙图①书[宋]张耒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气道,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顾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厌。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彷徨悲嗟,卒无存省之者,故剖志决虑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也;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也;如神仙烟云,高远而不可挹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江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试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则愈之文章虽欲不如是,盖不可得也。自唐以来,更五代之纷纭。宋兴,锄叛而讨亡。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休养生息,日趋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闻之先达,以谓公之文其兴虽后于欧公,屹然欧公之所畏,忘其后来而论及者也。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选自《张耒集》,标点有改动)【注】①曾巩:字子固。龙图:宋代官职名。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惟其言不浮乎其心 浮:显现 B.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 纂:继承C.兵戈不试 试:使用 D.近揆两汉,远追三代 揆:揣度方法指导1、通假字:据音悟义通假字是指本当用甲字,却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的一种语言现象。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句中本该用“早”字,却用音同的“蚤”替代。还有一种情形,一个汉字(古字)原本有好几个意义,后为了区别不同义项,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苏轼《石钟山记》),“莫”是会意字,从字形结构分析,就是“太阳坠入草丛中”,后来为了区别其他义项,才又造了一个“暮”字专门表示“太阳落山的时刻,即傍晚”这个意思。因此,这两个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因为通假字和本字多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所以在阅读时如遇到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都解释不通的字时,就要考虑这个字是不是某个字的通假字。2、一词多义:据境断义文言实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在词典中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而这些义项,又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等。而文中的实词,确切的含义只有一个。阅读时,应根据该词的特定语境来断定其特定的含义。(1)参照上下文意:根据上下文意,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该词的含义在句中能否讲通,而且要看其与全段乃至全篇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否协调,前后是否一致。如:①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②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句①说的是孔子路过泰山脚下,听到有妇人哭于墓前,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却又不肯离开这“无苛政”之地,于是便发出感叹,且用命令语气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记住这句话,“识”在此处的含义应是“记住”。句②说的是苏轼月夜泛舟游石钟山的切身体会,游到兴起便笑着问儿子苏迈:“你明白吗?”“识”在此处应当作“明白”“懂得”来理解。(2)依据语法结构:①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②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史记》)按句法结构,句①中“莫之能一”,用现代汉语语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副词和能愿动词修饰,说明“一”在句中不是数词而是动词,是“统一”的意思,“之”是它的宾语。句②中“号令一出太后”,实际是“号令一出于太后”,“出”是动词,“一”在动词前便是作为副词修饰动词“出”,是“完全,一概”之义。(3)利用互文辨义:所谓互文,是指两个相同的语言结构互相阐发、互相补充。互文句子中位置相对应的词,含义往往相近、相同或互为补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文的这一特点来推断词义。如: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五蠧》)(4)了解历史渊源: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如“百姓”一词,在周秦时是“贵族”的总称,平民无姓氏,平民只能称之为“黎民”。3、古今异义词:明词义演变规律(1)词义扩大:如“中国”,古义一般指中原地区,也指京师;今义则指整个中国。“江”“河”,古义一般特指长江、黄河,如“江东”“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今义则泛指一般的江河。(2)词义缩小:如“谷”,原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则专指稻谷了。“臭”古代泛指气味,如“乳臭未干”“铜臭”;现在专指难闻的气味。(3)词义转移: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现在专指“书信”,而“送信的人”这个意思已经消失了。“涕”,古代指眼泪、鼻涕,如“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现在一般指鼻涕。(4)词义弱化:如“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都通称为“病”,不含有“重病”这个意思。(5)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的意思;现在则表示仇恨、怨恨的意思。(6)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时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无贬义;现在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变为贬义词了。(7)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4、偏义复词:扣语境,细揣摩古汉语中有少量的双音节词,偏义复词是其中特殊的一类。这类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其词义却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不了解这类词的特点,就会产生误解。为避免误解,要紧扣语境加以揣摩。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中的“异同”只有“异”的意义,“同”为衬字。再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出入”只有“入”的意义,“出”为衬字。考点精讲02虚词推断(2024年·天津·河西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大司马刘秀引兵东北拔广阿。秀披舆地图,指示邓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子前言以吾虑天下不足定,何也?”禹曰:“方今海内般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者在德薄厚,不以大小也!”蓟中之乱,耿弇与刘秀相失,北走昌平,就其父耿况,因说况击邯郸。时王郎遣将徇渔阳、上谷,急发其兵,北州疑惑,多欲从之。上谷功曹寇恂说况曰邯郸拔起难可信向大司马刘伯升母弟尊贤下士可以归之况曰邯郸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对曰:“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况然之,遣恂东约彭宠,欲各发突骑二千匹、步兵千人诣大司马秀。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亦劝彭宠从秀,宠以为然。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汉出止外亭,遇一儒生,召而食之,问以所闻。生言:“大司马刘公,所过为郡县所称,邯郸举尊号者,实非刘氏。”汉大喜,即诈为秀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会寇恂至,宠乃发步骑三千人,以吴汉行长史,与盖延、王梁将之,南攻蓟,杀王郎大将赵闳。寇恂还,遂与上谷长史景丹及耿弇将兵俱南,与渔阳军合,所过击斩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凡斩首三万级,定涿郡、中山等凡二十二县。前及广阿,闻城中车骑甚众,丹等勒兵问曰:“此何兵?”曰:“大司马刘公也。”诸将喜,即进至城下。城下初传言二郡兵为邯郸来,众皆恐。刘秀自登西城楼勒兵问之;耿弇拜于城下,即召入,具言发兵状。秀乃悉召景丹等入,笑曰:“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聊应言‘我亦发之’,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乃以景丹、寇恂、耿弇、盖延、吴汉、王梁皆为偏将军,使还领其兵,加耿况、彭宠大将军;封况、宠、丹、延皆为列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犹赤子之慕慈母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B.遇一儒生,召而食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C.城下初传言二郡兵为邯郸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秀乃悉召景丹等入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2016·天津·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李台州传[宋]杨万里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①?”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②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泣下。宗质负其母③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予一见不敢再④,亦未知其孝。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选自《杨万里集笺校》)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东南无之,必也蜀____②必宽譬之,____饮泣强食③宗质负其母____归④予一见不敢再____A.焉

者 B.乎

者C.乎

也 D.焉

也方法指导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最根本的是要辨识语境,因为虚词的意义并不固定,用法也很灵活,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准确把握。除了辨识语境,考场中,还要掌握以下方法以帮助判断:(1)语境分析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它在具体语句中的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的整体语境和句子(单句和复句)之间、句子内部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中的“而”,上文对曹操“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下文“今安在哉”则充满了叹惋之情,下文没有顺承上文的句意,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2)位置推断法:同一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例如“也”,用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也”表判断语气。“也”如果用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中的“也”。再如“乎”,作助词时,表感叹、疑问或反问等语气,一般位于句尾;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面;用于句中,则表停顿。作介词时,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相当于“于”;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3)语法分析法:同一虚词,在句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之”,如果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中的“之”,是“到”的意思;如果处在宾语部分的两名词之间,则为指示代词“这样”,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之”;如果处在主谓之间,则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如“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中的“之”。1.(21-22高三上·天津西青·阶段练习)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卑微的B.许君焦、瑕 许:赞许C.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情D.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意图2.(22-23高三上·天津和平·阶段练习)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复众人之所过(弥补)悟言一室之内(同“晤”,面对) 强公室,杜私门(堵塞)B.审容膝之易安(深知) 空以身膏草野(滋润)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凭”,乘) 辟邪说,难壬人(批驳)C.迨诸父异爨(等到) 知来者之可追(补救)河海不择细流(同“释”,舍弃) 蒙故业,因遗策(沿袭)D.莫不殷忧而道著(深)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统治)盖亦反其本矣(同“何”,为什么) 门衰祚薄(福分)3.(21-22高三上·天津·阶段练习)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②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A.三五:每月十五 B.先:对逝去的人的尊称C.先妣:祖母 D.抚:对待4.(23-24高二下·天津·期中)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平属草稿未定(撰写) 日月忽其不淹兮(久留)B.隳名城,杀豪杰(毁坏) 赢粮而景从(景,同“影”)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其根本) 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D.再拜还入户(第二次拜) 可怜体无比(可爱)5.(22-23高三上·天津津南·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臣之所好者道也 道:道理会论虞常 论:讨论B.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责备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贼:偷窃C.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劝:劝说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效仿D.若入前为寿 若:你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判罪7.(21-22高三上·天津西青·阶段练习)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吾与点也

与:赞成 B.明烛天南

烛:蜡烛C.晋军函陵

军:驻孔 D.始速祸焉

速:招致8.(21-22高三上·天津·阶段练习)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②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A.端:萌芽,发端 B.犹:尚且C.复:复习 D.过:过错9.(23-24高二上·天津·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更始北都洛阳,分遣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使者至上谷,上谷太守扶风耿况迎,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功曹寇恂勒兵入见使者,请之,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今天下初定,使君建节衔命,郡国莫不延颈倾耳。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将复何以号令他那乎?”使者不应。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更始北都洛阳 都:都城B.分遣使者徇郡国 徇:巡行C.郡国莫不延颈倾耳 延:伸长D.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 堕:毁坏10.(23-24高二上·天津·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明孝宗弘治六年秋七月,京师大雨雹。礼部尚书倪岳疏弭灾急务,劝上黜奸贪,进忠直,上嘉纳之。十七年六月,小王子寇宣府,刘大夏请屯兵喜峰口、燕河营以备之。上召大夏问以王越威宁之捷,大夏曰:“臣闻之从征将士,当时所俘获妇稚十数耳。幸而大寇方深入,不相值,值之则无噍类矣。”上曰:“即尔,太宗何以屡得志?”大夏曰:“陛下神武故不后太宗,而将领人马,不能什二三拟也。且其时淇国公一小违节制,而举十万众悉委之沙漠,奈何易言之!度今上策,惟有守耳。”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部尚书倪岳疏弭灾急务 弭:消除B.小王子寇宣府 寇:贼寇C.不相值 值:对等、相当D.奈何易言之 易:容易11.(23-24高一下·湖南益阳·期中)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是者何也B.因其固然 因人之力而敝之C.是乃仁术也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牛何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2.(23-24高一下·北京·期末)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②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③提刀而立,为之四顾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⑤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⑥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⑦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⑧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⑨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⑩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A.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B.①⑦/②④⑤/③⑧/⑥/⑨⑩C.①⑦/②⑤⑨/③⑩/④⑧/⑥D.①④⑥/②⑤⑦/③⑧/⑨/⑩13.(23-24高一下·浙江·期中)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吾一日长乎尔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加之以师旅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阙秦以利晋14.(23-24高二下·福建福州·期中)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⑦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⑧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A.①②④ B.①⑤⑦ C.⑤⑥⑧ D.②③⑥15.(23-24高一下·福建福州·期中)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①因其固然 ②因之以饥馑B.而:①夜缒而出 ②拔剑切而啖之C.之: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D.以: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王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1.(21-22高三上·天津·阶段练习)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A.蚩蚩:忠厚貌 B.贸:换C.言:说 D.悼:悲悼、悲伤2.(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3.(22-23高三上·广东佛山·阶段练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阅读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忍:容忍B.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运:运转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恻隐:怜悯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结交(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B.非恶其声而然也 然:这样C.若火之始然 然:这样D.犹其有四体也 四体:四肢(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贼者也 贼:偷窃B.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辞让:谦逊推让C.仁之端也 端:发端D.不足以事父母 事:侍奉4.(2024年·天津·南开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大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节选自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材料二:娄敬赐姓刘,拜为郎中,号奉春君。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上怒,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材料三: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选自《孟子·尽心下》)材料四: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节选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始计篇》)(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大旆 建:竖起B.此宜夸矜见所长 矜:夸耀C.在我者,皆古之制也 制:制度D.佚而劳之 劳:疲劳(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勿视其巍巍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D.利而诱之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5.(2024年·天津·河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由吾不学,无以为训。然重华①无严父,放勋②无令子,亦各由己耳。汝辈窃议,亦当云阿越③不学,在天地间可嬉戏,何忽自课谪?幸及盛时逐岁暮,何必有所减?汝见其一耳,不全尔也。设令吾学如马、郑④,亦必甚胜,复倍不如,今亦必大减。致之有由,从身上来也。汝今壮年,自勤数倍,许胜,劣及吾耳。世中比例举眼是,汝足知此,不复具言。吾在世虽乏德业,要复推排人间,数十许年,故是一旧物,人或以比数汝等耳。即化之后,若自无调度,谁复知汝事者?舍中亦有少负令誉,弱冠越超清级者,于时王家门中,优者则龙凤,劣者犹虎豹,失荫之后,岂龙虎之议?况吾不能为汝荫,政应各自努力耳。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或父子贵贱殊兄弟声名异何也体尽读数百卷书耳。吾今悔无所及,欲以前车诫尔后乘也。汝年入立境,方应从官,兼有室累,牵役情性,何处复得下帷如王郎⑤时邪?为可作世中学,取过一生耳。试复三思,勿讳吾言。犹捶挞志辈,冀脱万一,未死之间,望有成就者,不知当有益否?各在尔身,己切身,岂复关吾邪?鬼唯知爱深松茂柏,宁知子弟毁誉事?因汝有感,故略叙胸怀矣。选自王僧虔的《诫子书》精藏于晦则明,养神于静则安。晦,所以蓄用;静,所以应动。善蓄者不竭,善应者无穷。此君子修身治人之术,然性近者得之易也。勉诸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虽不琢以为器,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小人,可不念哉!选自欧阳修的《诫子书》自汝行之后,恨恨不乐,何哉?我实老矣,所恃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也。人之居世,忽去便过。日月可爱也!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读书,并学作人。汝今逾郡县,越山河,离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远节,闻一得三。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际也。行止与人,务在饶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违斯败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选自王修⑥的《诫子书》【注】①重华:虞舜的名。②放勋:帝尧的名。③阿越:百越子弟。④马、郑:指马融和郑玄,才高博洽,为世名儒。⑤王郎:王羲之,是王僧虔的曾祖父。传说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他的草隶为古今之冠。琅琊王氏是名门望族,人才辈出,王家除了王羲之外,王僧虔和《诫子书》中提到的王志都是著名书法家。⑥王修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贤士。(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忽自课谪 谪:谴责B.失荫之后 荫:庇佑C.人之性因物则迁 迁:迁居D.所恃汝等也 恃:依靠(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由吾不学,无以为训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B.况吾不能为汝荫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C.晦,所以蓄用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人之居世,忽去便过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6.(2023·天津东丽·天津市第一百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雪屋记杜琼(明)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五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黄州快哉亭记苏辙(宋)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天适雨雪 雨:下雨B.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 弭:消除C.风云开阖 阖:闭合D.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 濯:洗涤(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必造其庐焉 盘盘焉,囷囷焉B.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 不知东方之既白C.使其中不自得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D.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7.(2022·天津·河西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奏记丞相府论学事(唐)刘禹锡凡今能言者,皆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而不扬,非天不生材也。亦犹不耕者不叹廪庾之无馀,非地不产百谷也。伏以贞观中,增筑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馀人。时外夷上疏,请遣子弟入附於三雍者五国。虽“菁菁者莪”,育材之道不足比也。今之胶庠,不闻弦歌,而室庐圯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欲振学也,病无赀财以给其用。鲰生今有一见,使大学立富。幸遇相公在位,可以索言之。《礼》云:“凡学官春释奠于其先师。斯礼止於辟宫,非及天下也。”今四海郡县,咸以春秋上丁,有事孔子庙,其礼不应於古,且非孔子意也。炎汉初定,群臣皆起屠贩为公卿,故孝惠、高后之间,置原庙于郡国。逮孝元时,韦元成以硕儒为丞相,遂建议罢之。夫以子孙尚不敢违礼以飨其祖,况后学师先圣之道,而首违之乎?与其烦于旧飨,孰若行其教道?今夫子之教日颓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斯儒者所宜愤悱也。窃观历代,无有是事。皇家武德二年,诏于国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致祭。贞观十一年,又诏修宣尼庙于兖州。至二十年,许敬宗等奏,乃遣天下诸州县置三献官,其它如方社。敬宗非通儒,不能稽典礼。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后数年定令。时王孙林甫为宰相,不涉学,委御史中丞王敬从校刊之。敬从非文儒,遂以明衣牲牢编在学令。是首失于敬宗,而终失于林甫,习以为常,罕有敢非之者。谨桉本州四县,一岁释奠物之直,缗钱十六万有奇。举天下之郡县,当千七百不啻,羁縻者不在数中。凡岁中所出,于经费过四千万,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而已,于尚学之道,无有补焉。今谨条奏:某乞下礼官博士,详议典制,罢天下县邑牲牢衣币。如有生徒,春秋依开元敕旨,用酒醴等,示敬其事,而州府许如故仪。然后籍其资,半附益所隶州,使增学校,其半率归国庠,犹不下万计。筑学室,具器用,丰篹食,增掌固,以备使令。凡儒官各加稍食,其纸笔铅黄视所出州,率令折入。学徒既备,明经日课缮书若干纸,进士命雠校亦如之。则贞观之风,粲然不殊。(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能稽典礼 稽:考查B.罕有敢非之者 非:非议C.当千七百不啻 当:应当D.然后籍其资 籍:登记(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室庐圮废 而耻学于师B.则贞观之风,粲然不殊 凌万顷之茫然C.于尚学之道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病无赀财以给其用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8.(2022·天津·十二校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①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②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窃为陛下惜之!(节选自《汉书·食货志》)(乙)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徒成都,叁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亭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节选自《管子·治国》)注:①娥:zhí,细致。②罢:通“疲”,疲乏。(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物力必屈 屈:亏损,匮乏B.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 拟:模仿C.而直为此廪廪也 廪廪:恐惧的样子D.蚤生而晚杀 杀:凋落(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未之尝闻 句读之不知B.国胡以相恤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C.四种而五获 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D.—夫为粟二百石 吾属今为之虏矣9.(2020·天津·红桥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神宗崩,哲宗立,召为礼部郎中。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卒不许。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大臣议迁之岭南。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谓宜皇帝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轼出郊,用前执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辄能语其要 语:说出B.不欲骤履要地 履:担任职务C.轼恐不见容 见:显现D.又减价粜常平米 粜:卖(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后以书见修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B.为当轴者所恨 且为之奈何C.大臣议迁之岭南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轼请于朝 不拘于时,学于余10.(2023·天津和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魏征,字玄成,钜鹿曲城人也。父长贤,北齐屯留令。征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诡为道士。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征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征所为遽使召之。及密败,征随密来降,至京师,久之不见知。自请安辑山东,乃授秘书丞,驱传至黎阳。俄而建德悉众南下,攻陷黎阳,获征,署为起居舍人。及建德就擒,与裴矩西入关。隐太子①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征见太宗②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器其直,无恨意。及践祚,擢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贞观二年、迁秘书监,参预朝政。征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七年,代王珪为侍中,尚书省滞讼有不决者,诏征评理之。征性非习法,但存大体,以情处断,无不悦服。征自以无功于国,徒以辩说,遂参帷幄,深惧满盈,后以目疾频表逊位。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公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也,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卿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其年,征又面请逊位,太宗难违之,乃拜征特进,仍知门下事。其后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十六年,征薨,时年六十四。太宗亲临恸哭,谥曰文贞。(节选自《旧唐书·魏征传》)(二)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深纳其言。(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注:①隐太子:李建成。②太宗:李世民。(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诡为道士 诡:偷偷地B.征雅有经国之才 雅:非常C.流祚无疆 祚:福分D.已婴祸诛 婴:被……所缠(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久之不见知 慈父见背B.众皆为之危惧 为击破沛公军C.朕拔卿于仇虏之中 不拘于时D.良冶锻而为器 吾尝终日而思矣1.(2023·天津·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周礼》:“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郑氏曰:“旌节,今使者所拥节也。”予以古事考之,知旌之与节不为一物也。旌者,旗类,如曰“孑孑干旌,在浚之城”是也。为其有柄可揭,有游可垂,故能建之于城,则其貌孑孑然;植之于野,则来者指以为望也。此足以见旌为旗属,其类可稽也。若夫节者,汉之铜虎、竹使符,唐之铜兽、龟、鱼,皆一类而异名也。考其意制,中分一物而两之,授者、受者各执其半以待参验,则符瑞圭璋亦其物也。盖节之为义,信也,著之于事,若曰以此为约也。后世但见《周官》旌之与节同出而联文,遂亦以旌为节,误矣。节若果为旗类,而乃将之以函,则揭示舒垂之用皆何在也?以意揣度,亦自可以知其不然也。若夫汉世之节,则可仗可执,其制全非符节之比矣。苏武仗节牧羊,节旄尽落。汉时之谓节者,正是旗类,不复古制矣。《宣和卤簿图》曰:“节者,黑漆竿,上施圆盘,周缀红丝,拂盘八层,碧油笼之,执人骑从也。”又曰:“《汉官仪》:节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毦,三重。”崔豹《古今注》云:“秦制也,今王公得通用之。”则夫以旗为节,秦世已然,而汉特因之焉耳。(宋·程大昌《演繁露》,有删节)材料二:宋舒城李龙眠写《汉苏子卿忠节图》,而文正诸公继以诗,厥后文信公天祥又识其首,迄今几四百年,而河南左布政使旴江饶君得之,携来京师示余。呜呼!忠义在人心,万世如一日也。子卿居匈奴十九年,卧起持汉节,仗义不屈。信公当宋运之去,蹇蹇匪躬之日,一览此图,慷慨激烈,有去国思君之念。盖公之心即子卿之心,所谓易地皆然者也。第子卿之生还,信公之死义,有幸不幸焉耳。彼甘心降虏,忘国背君,微富贵于一时者,视二公为何如?饶君生长江右文献之邦出膺方伯之任于忠义之道讲之有素又得此而宝之诚可谓知所重者矣。因其请,故赋诗一首,书以归之。(明•杨荣《<题苏武忠节图>跋》)(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货贿用玺节 贿:财物B.故能建之于城 建:竖立C.其制全非符节之比矣 比:比较D.有去国思君之念 去:离开(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则来者指以为望也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而乃将之以函 宁溘死以流亡兮C.而文正诸公继以诗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第子卿之生还 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2.(2022·天津·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复曰:“知我者《春秋》,罪我者亦以《春秋》。”此圣人操心,不顾世人之是非也。柱厉叔事莒敖公,莒敖公不知,及莒敖公有难,柱厉叔死之。不知我则已,反以死报之,盖怨不知之深也。豫让谓赵襄子曰:“智伯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此乃烈士义夫,有才感其知,不顾其生也。行无坚明之异,才无尺寸之用,泛泛然求知于人,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此乃众人之心也。圣贤义烈之士,既不可到,小生有异于众人者,审己切也。审己之行,审己之才,皆不出众人,亦不求知于人,已或有知之者,则藏缩退避,唯恐知之深,盖自度无可以为报效也。或有因缘他事,不得已求知于人者,苟不知,未尝退有怼言怨色,形于妻子之前,此乃比于众人,唯审己求知也。大和二年,小生应进士举。当其时,先进之士以小生行可与进,业可与修,喧而誉之,争为知己者不啻二十人。小生迩来十年江湖间,时时以家事一抵京师,事已即返。尝所谓喧而誉之为知己者,多已显贵,未尝一到其门。何者?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欲持何说复于知己之前为进拜之资乎默默藏缩,苟免寒饥为幸耳。昨李巡官至,忽传阁下旨意,似知姓名,或欲异日必录在门下。阁下为世之伟人巨德,小生一获进谒,一陪宴享,则亦荣矣,况欲异日终置之于榻席之上,齿于数子之列乎?无攀缘丝发之因,出特达倜傥之知,小生自度,宜为何才可以塞阁下之求,宜为何道可以报阁下之德。是以自承命已来,审己愈切,抚心独惊,忽忽思之,而不自知其然也。若蒙待之以众人之地,求之以众人之才,责之以众人之报,亦庶几异日受约束指顾于簿书之间,知无不为,为不及私,亦或能提笔伸纸,作咏歌以发盛德,止此而已。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