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完整课件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课件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课件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课件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编辑ppt1

精选编辑ppt2病因病机学中医认为,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机,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机理精选编辑ppt3一、病因中医学认为,临床上没有无原因的症候,任何症候都是在某种原因的影响下,患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反映。精选编辑ppt4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掌握中医学各门学科知识的理论基础,是研究和探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必修课程,学员必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掌握。

精选编辑ppt5(一)、六淫精选编辑ppt6六淫的概念及分类概念风、寒、署、湿、火本是自然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简称“六气”。当四时气候急剧变化,出现反常气候所谓太过或不及时,超过了人体试应能力,或人体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这时六气才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才成为致病因素。这种情况下的“六气”就成为“六淫”,为一切外感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精选编辑ppt7

六淫性质病机及治病特点临床表现风寒署湿燥火精选编辑ppt8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医学是植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数千年的学术渊源,以其博大精深的医学内容,完整的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哲学内涵,显著的临床疗效,向世人展示着其特殊的魅力,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突出贡献。精选编辑ppt9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国医药学有着辉煌的历史,16世纪之前一直遥居世界医学之先,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精选编辑ppt10华佗在东汉末年,约公元2~3世纪就发明了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并成功进行腹部肿瘤和胃肠吻合术,而西方医学在19世纪40年代才使用乙醚全身麻醉,外科手术则更晚,比华佗足足晚了1600余年。精选编辑ppt11华佗创制“五禽戏”开创体操健身先河

精选编辑ppt12西晋时葛洪在《肘后方》中,就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

精选编辑ppt13葛洪最早记载用大豆、牛乳、松叶等富含维生素B1的天然物质治疗脚气病,比欧州人早1300多年;葛洪最早发现恙虫病,比日本人桥本伯寿1810年的发现早1400多年;精选编辑ppt14葛洪最早用疯狗脑髓捣烂外敷防治狂犬病,而法国人巴斯德在19世纪的1885年才制成狂犬疫苗,比之晚了1500余年;葛洪的炼丹术,也是世界制药化学的先声。精选编辑ppt15中医学不仅在过去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年代,是我国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而且在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发挥了西医无法替代的作用,其重要原因就是东方文化的魅力,中医学蕴藏着许多西方医学无法破解的科学内涵,如经络现象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其中包含了许多“超前科学”的内容。精选编辑ppt16著名演员斯琴高娃患了“股骨头坏死”,当时她在法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就诊,那边西医就建议说这个骨头已经不行了,应该换一个人工的髋关节。那时候,斯琴高娃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已经不能行走但考虑到西医治疗的创伤很大,为了能够继续从事演艺工作,斯琴高娃找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教授黄枢。黄教授运用中医手法为斯琴高娃实施治疗,再经过一些中药的调理和手法配合,斯琴高娃很快就能活动了,治好后又拍了《大宅门》等影响很大的影视剧。精选编辑ppt172002年5月,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英国采访时因火车出轨而严重受伤,送进英国皇家自由医院的第一天,医院便发出病危通知,并诊断刘海若“脑死亡”。随后,刘海若的家人将其转往北京宣武医院治疗。住院以后的两周,出现了败血症,高烧不退。因为她服用了大量的西药抗生素已经产生耐药性,只能停用抗生素而选用中药。中医给她用了醒神开窍、活血化瘀的中药,3天后高烧就退下来了;随后,由昏迷转向苏醒、会说话、吞咽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刘海若感慨地说:“对于中医这次我感受很深,我觉得中医真的是博大精深,我要好好看中医方面的书,多了解中医。”精选编辑ppt18我国当代的科学泰斗钱学森先生,20多年之前曾说过:中医的合理内核一旦被揭破,整个现代科学都要改写。虽然改写的时代远未到来,可是,从中却透出了一线亮光。精选编辑ppt19近几年国外陆续报导了一些新发现,引起国内极大关注。如:英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分别分折了死了100多年法国皇帝拿破伦的一根头发和死了250多年科学家牛顿的四朿头发。证实拿破伦砷含量高出正常人40倍,死于砷中毒,从而否定他死于胃病;而牛顿则死于铅、锑、汞金属中毒。精选编辑ppt20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头发用于诊断疾病、测知微量元素、鉴别血型、性格、遗传基因等报导,大家感觉很新鲜。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懂得用头发诊断疾病。仅《黄帝内经》就有几十处有关记载。精选编辑ppt21近代科学产生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科学成就都被淘汰殆尽,成了明日黄花,唯一没有被淘汰、完整保留至今、仍然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的,只有中医学。精选编辑ppt22中医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自然科学仅存的熊猫,活的化石,它具有古代自然科学的全部本质特征,它完全未受近、现代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不依赖现代科学成就和手段,独立于现代医学之外,仅凭自身在两千年以前创造的理论体系和两千年来不间断地积淀下来的经验,即能把握生命的规律,有效地治疗疾病。精选编辑ppt23有位韩国留学生郑洪益正在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实习。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是按照中医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精选编辑ppt24郑洪益到过很多国家,认为:中医可以治疗很多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亲身体验到外国人对中医很重视。认为中医太有魅力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的。

精选编辑ppt25郑洪益认为:西医依靠机器来检查,确定病人得什么病;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大脑思考,辨证施治。西医理论是建立在对死人的解剖、分析上,以死人为基础;而中医则是几千年来对活人进行研究,除了考虑病人本身,还要考虑时、空等诸多因素。这么好的医学为什么不寻找适应它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而要去学习西医呢?说到这些,郑洪益的激动和遗憾溢于言表。精选编辑ppt26中医的生命力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形影相随.中药品种之多,资源之丰富,用途之广,开发前景之广阔,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所没有的.由于中药制剂以天然药物为原料,讲究综合疗效,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中国的草药已成了西洋医学研究人员的金矿」.中医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可持续发展性强,是未来医学发展研究的方向,理应对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精选编辑ppt27中国传统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世界医学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精选编辑ppt28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中医热”。不少国家已经从原来只注重针灸,中药的应用,发展到重视探讨中医理论的价值,由个人分散地研究,到组织中医学会,针灸学会开展学术交流,同时还翻译出版中医书籍。精选编辑ppt29进入70年代,日本政府投资成立了中医研究所,并建立各种中医学术研究会,创办中医刊物。针灸学从1980年起,日本科学技术厅正式拨款进行中医学基础与临床的综合研究,培养正规的中医师,建立健全东洋医学体系。在朝鲜,平壤大学开设有中医系和中药系,郡以上医院设有中医部。精选编辑ppt30韩国设有2700所中医医院,还于1976年培养出第一批中医博士。自70年代以来,美国众多的医学家对中医学的兴趣与日俱增。现在美国已有中医,针灸学会等组织数十个,美国中医学会还主办了《美洲中医医学杂志》,《中国医学报导》。波士顿创办了美洲中医学院,加利福尼亚州也建有数所中医学校。精选编辑ppt31德国对中医学理论的研究也很重视,成立了国际中医学会,附设有中医门诊部,中药房,并用德文出版《中医杂志》。英国里明顿办有中医学院。法国巴黎拉丁区也办有中医学院。前苏联成立有全苏中国医学研究会。新加坡,马亚西亚,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都设有中医研究院,中医学院,并创办了中医药杂志。中国医药学已被世界各国所承认。它将和现代医学一起,为人类作出贡献。

精选编辑ppt32(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它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精选编辑ppt33(三)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等四部分。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精选编辑ppt34中医基础理论属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学习本课程对认识中医理论体系的全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各科及中医经典著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精选编辑ppt35中医学的学科属性精选编辑ppt36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又带有鲜明的社会科学属性特点,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医学科学。精选编辑ppt37

对一门学科的定性,直接关系到这门学科在科学体系中的定位,也直接影响到这门学科的生存处境和发展方向。将医学科学的属性加以定位,人们理所当然地将以诸种标准审视和要求医学。精选编辑ppt38中医学属自然科学的范畴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防治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精选编辑ppt39现在我们国人大多将中医学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京剧、书法一样属于我们的“国粹”,医学界的许多人士也多附和这一说法。中医学在外国人眼里也多是与京剧一样的传统文化,外国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中医学,也多是将其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来看待,并非将其作为一门医学科学来学习。这也许反映了中医学目前的窘境。精选编辑ppt40我们国家是将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来开设的,中医院校的大学生们是学习“医学”以做医生而非为学习传统文化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确立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地位,将中医学发展为一门属于自然科学的并且兼收并蓄人文社会学和古代哲学思想精华的新的医学科学。

精选编辑ppt41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人不仅具有自然物质(生物)的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精选编辑ppt42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环境给以影响,常引起一些医学问题。社会环境的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的心身健康亦有较大影响,常可引起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生。精选编辑ppt43中医学还揭示了许多疾病的社会根源,认为社会动荡,政治腐败,饥荒战乱,经济萧条,以及不良的习俗风气,都是导致疾病,尤其是身心疾病的原因。这些都说明中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精选编辑ppt44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作用。

精选编辑ppt45台湾学者朱高正先生在题为《易学思维的跨时代价值》的发言中认为,在启蒙运动以前,欧洲文明一直远远地落后于中国。十七八世纪之交的欧洲大哲学家、微积分与计算机的发明者莱布尼兹,对中国文化即推崇备至。1703年,莱布尼兹在提交法国皇家科学院的论文中,曾用他发明的二元运算法,诠释宋代易学家邵雍的八八六十四卦方圆图,他认为我国易学中的八卦图与他的二元运算法同构。精选编辑ppt46中国古代哲学,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形成于秦汉时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自然而然地受到当时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也决定了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和历史嬗变的轨迹,为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自然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精选编辑ppt47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中医学思想指导下,以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和气一元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类比、演绎、外揣等具体的思维方法,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建立了中医学理论框架,也促进了中医方法学体系的建立精选编辑ppt48中医学的某些成就,丰富与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中医学对精的认识,对形神关系的认识,对人体结构与功能中阴阳关系的认识,对五脏之间功能失调的五行乘侮的认识等,都对古代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容,促进了古代哲学的发展。精选编辑ppt49《周易》作为中国传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一开始便以其精湛的思维方法和宏深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古代名医的医学思想,处闪烁着《周易》哲理的光芒,故自古有“医易同源”之说。精选编辑ppt50

中医学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

中医理论体系将古代科学技术,如: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军事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候学、农学、数学等,使之成为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精选编辑ppt51精选编辑ppt52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永炎对中医学学科属性的认识是:中医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与理化数学交叉渗透,以人文哲学相融合,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古代医学科学。精选编辑ppt53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部主任高思华认为:中医学是以生命科学为核心,以东方哲学为指导,与人文科学相融合,与其他自然科学相渗透自成体系的独特的医学体系。精选编辑ppt54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精选编辑ppt55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理论体系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体系:《辞海》曰:“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整体。”精选编辑ppt56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精选编辑ppt57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图2、医药知识的积累。图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选编辑ppt58战国到三国的七百多年间,由于社会变革及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哲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医药学发生的质的飞跃,使医学发展进入了第一个重大里程碑。精选编辑ppt59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与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精选编辑ppt60中医学四大经典精选编辑ppt611.基础理论的确立:(1)《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是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典籍,被称为“医家之宗”。该书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

精选编辑ppt62成书年代:先秦战国,近代学者认为是西汉中后期。作者:众多医家所著。此书非一人手笔,非一个时代,一个地方,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各医学家们经验的总结汇编。内容:该书分为两部分:《素问》(平素之问答)各9卷81篇《灵枢》(神灵之枢要)精选编辑ppt63《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创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精选编辑ppt64精选编辑ppt65精选编辑ppt66(2)《难经》在此同时《难经》作为《内经》的辅翼,同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实了《内经》的内容。成书在汉以前,相传为秦越人所著。创造性提出“独取寸口,以知五脏六腑死生吉凶”的诊脉方法。创“右肾为命门”说,《难经·三十六难》:“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精选编辑ppt67精选编辑ppt682.辨证论治体系的创立和应用:《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精选编辑ppt69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2、作者:张机,字仲景,后世誉为“医圣”。3.《伤寒杂病论》内容与成就:(1)《伤寒论》:22篇,397法,113方,确立了外感病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2)《金匮要略》:25篇262方,载病40多种,对内伤杂病进行了辨证论治。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的楷模精选编辑ppt70精选编辑ppt713.药物专著的问世《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集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1)成书年代:汉代。(2)作者:托名神农。(3)内容:收载中药365种,分为三类,其中植物类239种,动物类65种,矿物43种。精选编辑ppt72首先对药品进行初步分类: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补养药)中品——120种(补养兼攻病药)下品——125种(攻病类药)对药物的四性五味,七情和合,方剂的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作了阐述,并对药物的产地、采集、炮制方法和剂型与疗效的关系,成为了历代本草之蓝本。所载药物疗效确切,如水银治疗疥疮、常山截疟,麻黄止喘发汗等。精选编辑ppt73精选编辑ppt74精选编辑ppt751.七情和合:药物的配伍关系。(1)单行:单味药治病。(2)相须:功效相类似药物配合应用,增强治疗效果。如槟榔与南瓜子配合,明显增强驱绦虫的治疗效应。(3)相使:性能功效有其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和降低。生半夏、生南星的毒副作用,能生姜降低精选编辑ppt76(5)相杀:一种药物能降低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降低生半夏、生南星的毒副作用。(6)相恶:一种药物的某种或几种功效,能被另一种降低或消除。如生姜与黄芩相互相畏。生姜有温胃温肺作用,黄芩有清胃清肺作用,二种配伍相互降低治病功效。(7)相反:两种药物配合,能增强原有的毒副作用或产生新的毒副作用。如朱砂和昆布等含碘药配合产生碘化汞,导致汞中毒。精选编辑ppt772.四气五味:(1)四气:又称四性,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性能。(2)五味:酸、苦、甘、辛、咸。酸:收敛固涩作用。苦:降泄、通泄、燥湿作用。甘: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药味作用。辛: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咸: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精选编辑ppt78至此,从基础理论的确立,辨证论治体系的应用,药物专著的问世,相对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精选编辑ppt79

(二)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精选编辑ppt801.晋隋唐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一批分支学科,如针灸学,脉学在分化中日趋成熟。精选编辑ppt81(1)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在经络、俞穴和针灸治疗的方法和理论方面充实了《黄帝内经》。精选编辑ppt82精选编辑ppt83(2)晋·王叔和:著《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记载24种病脉。确立“寸口脉法“。提出两手寸、关、尺与脏腑对应的脉学理论。归纳24种脉象,并进行具体描述,使脉象名称规范化。阐述脉象的临床意义,将脉与证统一起来精选编辑ppt84(3)隋·巢元方等人著《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论病源与证候的专著(第一部病因病证候的专著,)对内、外、妇、儿等及传染病的诊治有不少精碎的论述,记载了1739种病候,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精选编辑ppt85葛洪著《肘后备急方》精选编辑ppt86(4)唐·孙思邈:誉称“药王”,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堪为第一部古代医学百科全书,发展了《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开医学伦理学之先河。精选编辑ppt87精选编辑ppt88精选编辑ppt89(5)唐·苏敬等:著《新修本草》是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载药844种,比欧州纽伦堡政府颁发的药典要早883年精选编辑ppt902.宋金元时期:

学派涌现,理论有突破性进展。(1)宋·陈无择:倡“三因学说”,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病因分为三类: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对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精选编辑ppt91(2)宋·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该书是一部系统的儿科专著,开创脏腑证治先河,丰富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精选编辑ppt92(3)王惟一制铜人精选编辑ppt93(4)金·宋慈:著《洗冤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医学专著。精选编辑ppt94(5)金元四大家:各具特长的医学流派,他们冲破了泥古不化,墨守成规的陋习,指出:“古方今病,不相能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精选编辑ppt95刘完素

(字守真,后人尊称刘河间)学术观点: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倡导火热论——寒凉派代表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

精选编辑ppt96张从正

(字子和,号戴人)学术观点:“邪去则正安”。倡导祛邪论一一攻下派代表著作:《儒门事亲》

精选编辑ppt97李杲

(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学术观点:“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派。代表著作:《脾胃论》

精选编辑ppt98朱震亨

(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学术观点:倡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称为滋阴派。代表著作:《格致余论》精选编辑ppt99姓名派别学术观点代表著作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正攻下派祛邪论“邪去则正安”《儒门事亲》李杲补土派“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论》朱震亨滋阴派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格致余论》精选编辑ppt1003.明清时期:

综合集成和深化发展阶段(1)集古代中医基础理论之大成,出现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楼英的《医学纲目》、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和清·吴谦等的《医宗金鑒》等对历代医学领域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精选编辑ppt101(2)大胆提出了一些新创见:①赵献可,张介宾提出了“命门学说”,探讨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原动力。指出“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人身脏腑阴阳之根本。②李中梓明确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重要论断,使中医藏象学说得到了深化。精选编辑ppt102(3)温病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温病:为热性病的总称,以急性发热,热象显著为特点。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与外感热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精选编辑ppt103明·吴又可:著《温疫论》,是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指出“温疫”的病因是一种异气所感。提出“戾气学说”。是医学史上第一位温病学家。精选编辑ppt104清·温病学理论日趋完善,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涌现出温病四大家: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薜生白。精选编辑ppt105清代温病四大家的突出成就精选编辑ppt106叶桂(字天士、号香岩)精选编辑ppt107精选编辑ppt108薛雪(字生白)精选编辑ppt109精选编辑ppt110精选编辑ppt111王士雄:字孟英,著作《温热经纬》,汇集古今温病学成就,集十九世纪温病学之大成。精选编辑ppt112(4)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是一部科学巨著,总结了我国十六世纪以前药学的成就,集明以前医学之大成。被译成英、法、德、日、朝等多种文字、广泛流传。该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为分类基础,分为16纲60类。精选编辑ppt113中医药巨著

《本草纲目》精选编辑ppt114(5)清·简明实用的本草和方书陆续出现。大大地丰富了中药学宝库。如汪昂《本草备要》、黄宫琇《本草求真》著。(6)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倡导活血化瘀的诊治方法。精选编辑ppt115王清任著《医林改错》重视解剖,改正了前人解剖方面的错误,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创立六腑逐瘀汤。精选编辑ppt1164.近、现代中医学的发展近代,鸦片战争以后,隨作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文化和科技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中医理论的发展,呈现新旧并存的趋势。精选编辑ppt117建国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事业的发展,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异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中医学发展有以下特点:1、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2、用哲学、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现代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大量专著和科研成果相继出现。3.对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中医理论概念的发生之源和发展创新之路。精选编辑ppt118近30年来,随着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整理、继承和研究,亦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无论在文献的系统整理和理论的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精选编辑ppt119精选编辑ppt120精选编辑ppt121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二)恆动观念(三)辨证论治精选编辑ppt122(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精选编辑ppt123精选编辑ppt124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组织结构——不可分割的五大系统2.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气血津液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选编辑ppt1253、功能活动——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任何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在其它 脏器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任何一个体表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都与内 脏的活动密切相关。 4.病理方面——相互影响体表组织器官与内脏的病变相互影响脏腑之间的病变相互影响精选编辑ppt1265、诊断方面——为临床上从外测内提供了依据。朱丹溪:“欲知其内,当以观乎外”。“有诸内必形诸外”6.治疗方面——局部病变从整体治疗,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精选编辑ppt127精选编辑ppt128

循心包经的神经性皮炎精选编辑ppt129精选编辑ppt130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观1、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存。2.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生理:春温、夏热—腠理开—汗多、尿少;秋凉、冬寒—腠理闭—尿多病理:春多温病、夏多泄泻;秋多疟疾、冬多伤寒。精选编辑ppt1313.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生理:人身的阳气早晨——生发日中——旺盛日西——渐衰夜半——入里病理: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精选编辑ppt132中医不仅认识到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以及昼夜晨昏給人体带来的影响,在一月之内,也同样受到影响。如《灵枢·岁露篇》说:“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指的是海水受月球绕地球旋转时产生吸引力的影响,出现潮汐涨落,而人体气血盛衰,亦受其影响。精选编辑ppt133中医学这一理论,逐步被现代“生物钟”、“时间生物学”所证实。如妇女月经周期平均是29.5天,一个朔望月是29.53天。卵巢黄体的形成也呈现出14左右的半月周期。精选编辑ppt134近年来时间生物学研究表明,日月的阴晴圆缺、昼夜的晨昏更替、四季的寒暑迭换,对人的血压、体温、情绪、智能,内分泌的调节、生老病死、药物作用的发挥等都有明显的影响精选编辑ppt135伦敦大学有位化学教授,通过对宇宙间元素及其在生物系统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的曲线图完全一致,从而得出了生物系统元素的分布是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复制品的结论。进一步论证了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的科学性。精选编辑ppt136中医的整体观,包含有现代系统论、全息论等理论的雏形,难怪日本学者丸山敏秋盛赞其为“具有几千年传统的中医学之真正价值”。精选编辑ppt1374.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东南——地低、气温热、腠理疏松皮肤生理 润、个子细。 西北——地高、气燥寒、腠理致密皮肤 粗糙、个子慓悍。精选编辑ppt138东方——多痈疡病理南方——多挛痹西方——多内伤北方——多脏寒生满病因时5.自然环境与治疗的关系制宜因地精选编辑ppt139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自我感觉,有的时候体力充沛,心情愉快,思维敏捷;有的时候却疲倦乏力,心灰意冷,反应迟钝;也有的时候思绪不稳,喜怒无常,烦躁不安,糊涂健忘,难以自持。这些感觉呈周期性发生,贯穿了人的一生。精选编辑ppt140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这是人体生物钟在起作用,是人体的生物节奏现象,因为其呈一定的规律变化,所以称之为人体生物节奏规律,简称人体生物节律。

精选编辑ppt141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1、社会的治与乱对人体的影响社会安定,有益健康:“太平之世多长寿人”。社会动乱,有害健康:大兵之后必有大荒,大荒之后必有大疫2.人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影响身心健康:《素问·疏五过论》:“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精选编辑ppt142

今天,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和人类对自然宝库的大量开掘和利用,人类正面临着大气污染、全球气温变暖、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问题。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古人所说的四时、地理环境变化的范畴。因此,我们应该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今天实际,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及如何维持人与自然平衡的问题。

精选编辑ppt143另一方面,当今社会,随着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变得非常方便;人们的物质生活(包括夜生活)、精神生活十分丰富;公司与公司之间,人与人之间竞争激烈等等,与中医理论产生的年代相比,社会环境要复杂得多。因此,研究当今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如何适应这个社会环境,取得平衡,亦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精选编辑ppt144二、恆动观念1.含义:恆动:即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恆动观念:中医学以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精选编辑ppt1452.内容:(1)“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动与静同为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动静相互为用,促进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精选编辑ppt146(2)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恒动不休。中医学认为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气化活动。(3)疾病亦处于不停地发展变化之中。(4)恒动观念指导疾病的防治。未病先防“治病必求于本”既病防变精选编辑ppt147

三、辨证论治1.症、证、病的含义:(1)症:症状、体征。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自觉或他觉的一种不正常的表现。即单个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